CN102034952B -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4952B
CN102034952B CN201010291578.9A CN201010291578A CN102034952B CN 102034952 B CN102034952 B CN 102034952B CN 201010291578 A CN201010291578 A CN 201010291578A CN 102034952 B CN102034952 B CN 102034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ng elements
intercell connector
welding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15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4952A (zh
Inventor
金成培
金容三
卞相辕
金孝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82341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03495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034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4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4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4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7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 Y10T29/49966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with supplemental joining
    • Y10T29/49968Metal fusion joi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以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以及用于将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一材料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另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二材料的第二端子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二材料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焊接部分。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具有电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可再充电电池能够被充电和放电。小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被用于诸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及可携式摄像机等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而大容量电池被用作驱动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的电源等。
已经开发了使用高能量密度非水电解液的高功率电池模块,并且该高功率电池模块通过串联连接多个可再充电电池被形成为大容量电池模块,以用于驱动电动车的电动机等。
进一步,一个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一般由串联连接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其中可再充电电池可被形成圆柱形形状或棱柱形形状。
棱柱形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其具有正电极和负电极与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板被布置在其中的电极组件以及电极组件被布置在其中的空间;密封壳体并具有电极端子插入其中的端子孔的盖板;以及与电极组件电连接并通过端子孔突出到壳体外的电极端子。
电极端子通过螺母被固定到盖板,但是该螺母会由于连续的外部振动或震动而变松。这在可再充电电池内引起接触电阻,从而降低可再充电电池的输出和循环寿命。
具体地,当正电极端子由铝制造且负电极端子由铜制造时,由于连接构件与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由不同的材料制造,可能发生腐蚀或者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接触而可连续地增加接触阻力。
已经提出一种利用电阻焊接将连接构件连接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方法。
然而,当连接构件由与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造时,由于不同的熔点,难以利用电阻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将连接构件与具有不同材料的端子结合。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在该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容易并稳定地将连接构件与端子连接的电池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以及用于将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一材料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另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二材料的第二端子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二材料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焊接部分。
所述焊接部分可通过搅拌摩擦焊形成。
所述焊接部分可包括点焊缝。
所述第一材料可包括铝。所述第二材料可包括铜。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可不同。
所述第一部分可包括第一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一连接条延伸的第一焊接突出部。所述第二部分可包括第二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二连接条延伸的第二焊接突出部,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焊接突出部被构造为相互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并且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包括所述焊接部分。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可比所述第一连接条薄且所述第二焊接突出部可比所述第二连接条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及所述重叠区域可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为板形,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为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弯曲部分,其中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并且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包括所述焊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部分共面,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在所述重叠区域处比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处或所述第二部分处厚。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为板形并被设置为共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侧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侧部可相互接触。所述焊接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侧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侧部接触的地方可沿直线形成。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可为板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焊接到所述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二部分被焊接到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可为圆柱形并包括螺纹外表面,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各自具有端子孔以分别容纳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并且其中锁定螺母将所述连接构件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焊接部分可包括熔核区,该熔核区包括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混合物。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接触,并且其中所述熔合区域横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接触表面。所述熔核区可通过在固体状态下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熔合以形成熔合材料并将所述熔合材料动态再结晶而形成。所述焊接部分可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熔核区且通过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塑性变形和部分再结晶而形成的热机械影响区,以及围绕所述热机械影响区并具有倾斜的晶体和气孔的热影响区。
所述焊接部分可包括从所述连接构件的表面凹入的焊接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连接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一端子与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端子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连接构件部分,该第一连接构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同的材料;提供第二连接构件部分,该第二连接构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同的材料;以及利用搅拌摩擦焊形成焊接部分,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连接;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并将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所述搅拌摩擦焊可形成熔核区,通过在固体状态时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熔合以形成熔合材料并将所述熔合材料动态再结晶,该熔核区包括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接触阻力和腐蚀的减小,能够改善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并还能够改善可再充电电池的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和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指示附图中的特征的附图标记的描述
100、300:电池模块                110、310:可再充电电池
112、312:壳体                    114、314:盖板
130、330:正电极端子              140、340:负电极端子
150、215、236:焊接部分           151、216、235:焊接槽
152:熔核区                       154:热机械影响区
156:热影响区                     160、210、230、350:连接构件
161、211、231、351:第一连接条    211a:主体部分
212a:弯曲部分                    161a:第一焊接突出部
162、212、232、352:第二连接条    116:排气构件
162a:第二焊接突出部
165:端子焊接部分                 323:下螺母
324:上螺母                    351a、352a:端子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已通过例示的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仅仅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改进。因此,附图和描述旨在被认为本质上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整个申请文件中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1和图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包括:具有正电极端子130和负电极端子140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110;以及电连接可再充电电池110的连接构件160。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通过串联连接可再充电电池110而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110例如可被并联连接。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10被形成为棱柱形形状,并包括壳体112、连接到壳体112的开口的盖板114以及突出到壳体112外的正电极端子130和负电极端子140。虽然,可再充电电池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被示例为棱柱形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该电池可被形成为例如圆柱形形状或其他形状。
当内部压力增加时被打开的排气构件116和用于密封电解液注入口的密封盖118位于盖板114上。
端子130和140被固定到盖板114,同时突出到盖板114外,垫圈123位于盖板114与端子130和140的每一个之间进行绝缘和密封。在该实施例中,正电极端子130和负电极端子140被形成为大致板形,并被电连接到插入到壳体112中的电极组件(未显示)。正电极端子130可由铝制造,负电极端子140可由铜制造。
可再充电电池110被设置为相互邻近并通过连接构件160被串联连接,其中邻近的可再充电电池110的正电极端子130和负电极端子140被交替设置,且连接构件160被焊接到一个可再充电电池110的正电极端子130和邻近的可再充电电池110的负电极端子。
连接构件160为板形并覆盖正电极端子130和负电极端子140。连接构件160被分别焊接到端子130和140,且端子焊接部分165被形成在连接构件160上。
连接构件160包括第一连接条161和通过搅拌摩擦焊被结合到该第一连接条161的第二连接条162。可与正电极端子130一样,第一连接条161可由铝制造;可与负电极端子140一样,第二连接条162可由铜制造。第一连接条161例如通过焊接被固定到正电极端子130,第二连接条162例如通过焊接被固定到负电极端子140。
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被形成在第一连接条161的侧部。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可从第一连接条161的下侧延伸并可具有比第一连接条161的其他部分小的厚度,并相对于第一连接条161的上表面为台阶状。
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被形成在第二连接条162的侧部。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可从第二连接条162的上侧延伸并可具有比第二连接条162的其他部分小的厚度,并相对于第二连接条162的下表面为台阶状。
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被定位在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上方,从而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与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重叠。在该位置,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与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通过搅拌摩擦焊被结合。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局部横截面图。
参见图3,由于焊接突出部161a和162a重叠,焊接部分150通过使工具旋转以利用动态流动再结晶该结构而被形成。该工具具有焊头(pin)和焊头固定于其中的焊柄(shank),并且焊头从焊柄突出的横截面被称为肩部。在该实施例中,焊接突出部161a和162a相互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包括焊接部分150。第一焊接突出部161a比第一连接条161薄,第二焊接突出部162a比第二连接条162薄,并且重叠区域、第一连接条161和第二连接条162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
第一连接条161和第二连接条162可通过点焊接被结合,其中肩部接触连接构件160的部分为焊接部分150,且焊接槽151位于焊头被定位在焊接部分150的一部分周围。并且,焊接槽151从连接构件160的表面凹入。
如图3所示,通过动态再结晶形成的熔核区152、热机械影响区(TMAZ)154和热影响区(HAZ)156被形成在焊接部分150中。
熔核区152为由于高热和变形量而发生复原和再结晶的部分,从而熔核区152也可被称为动态再结晶部分。与由于热发生熔融的一般焊接不同,熔核区152通过由摩擦热和搅拌在固态中熔合的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形成。熔核区152的直径一般大于焊头的直径并小于肩部183的直径。熔核区152的尺寸根据工具的旋转速度而改变,从而当旋转速度高时,熔核区152的尺寸减小。当旋转速度太高时,晶体的形状可能不完全并在大约不完全部分处可能发生缺陷。
热机械影响区154为通过由在工具的肩部接触连接构件160的接触表面处的摩擦引起的塑性变形而发生局部再结晶且同时发生由于摩擦的热变形和由于肩部引起的机械变形的部分。由于材料的过度塑性流动和变形而软化的晶体在热机械影响区154中成一定角度分布。
热影响区156比热机械影响区154更受热的影响。其中,存在倾斜的晶体并可形成多个气孔。
当接触正电极端子130的第一连接条161由与正电极端子130相同的材料制造并且接触负电极端子140的第二连接条162由与负电极端子140相同的材料制造时,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接触阻力可被最小化或被减小,连接构件160与端子130和140之间的腐蚀也可被最小化或被减小。因此,不仅改善电池模块100的输出,而且也改善连接构件160与端子130和140之间的结合,从而也可改善电池模块100的总循环寿命。
进一步,在连接构件160中,由与正电极端子130相同的材料制造的部分被焊接到正电极端子130,并且由与负电极端子140相同的材料制造的部分被焊接到负电极端子140,从而改善连接构件160与端子130和140之间的相应焊接性。
进一步,通过利用搅拌摩擦焊结合第一连接条161与第二连接条162,由铝制造的第一连接条161和由铜制造的第二连接条162可被更有效地焊接在一起。铜和铝具有不同的熔点,从而当它们通过电阻焊接或超声波焊接被结合时,在焊接部分150处更有可能发生缺陷,或者焊接部分由于外部震动或振动可能更容易分离。具体地,当电池模块用在电动车或混合电动车时,振动被连续地施加到连接构件160,从而该连续的振动可引起连接构件与端子之间的接触缺陷。
然而,当第一连接条161与第二连接条162通过搅拌摩擦焊被结合时,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固态结合得以实现,从而具有不同熔点的连接构件160与端子130和140能够被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地,近似在焊接部分150的中心形成的熔核区152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区域,通过在固态下将第一连接条161与第二连接条162熔合以形成熔合材料并将所述熔合材料再结晶而形成,也就是,包括铝、铜的混合物。并且,第一连接条161和第二连接条162接触,熔核区152横过第一连接条161和第二连接条162的接触表面,从而具有更有效地抵抗外部振动或震动的结构。进一步,热机械影响区154为两个连接条161和162被旋转和结合的区域。并且,热机械影响区154围绕熔核区152且通过铝和铜的塑性变形和部分再结晶而形成,具有混合的母材,从而也具有抵抗外部震动或振动的结构特性。另外,焊接部分150还包括围绕热机械影响区154的热影响区156。
进一步,与其他类型的焊接不同,搅拌摩擦焊不需要热源、焊条或填充金属,从而搅拌摩擦焊是不排放有害光或物质的环境友好型焊接。进一步,由于发生动态重组,例如可能在熔丝结合(fuse bonding)中形成的晶间裂纹(solidification cracks)可被最小化或被减少,而且具有少的变形,从而机械性能优良。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4,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210包括第一连接条211和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第一连接条211的第二连接条212。第一连接条211和第二连接条212由不同的材料制造,其中第一连接条211可由与负电极端子140相同的材料制造,第二连接条212可由与正电极端子130相同的材料制造。
第二连接条212被大致形成为矩形板形。第一连接条211具有被布置在与第二连接条212大致相同的平面中的主体部分211a和从主体部分211a弯曲并被布置在第二连接条212下方且在与主体部分211a大致平行的平面中的弯曲部分212a。
弯曲部分212a与第二连接条212的下侧紧密接触并与第二连接条212重叠。焊接部分215利用工具通过搅拌摩擦焊将第二连接条212与弯曲部分212a结合而形成。工具的焊头所在的焊接槽216位于焊接部分215的中心周围并从连接构件210的表面凹入。弯曲部分212a与第二连接条212的重叠区域包括焊接部分215。第一连接条211和第二连接条212共面,连接构件210在重叠区域处比在第一连接条211处或第二连接条212处厚。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连接条211通过弯曲第一连接条211能够容易地与第二连接条212重叠。进一步,由于第一连接条211和第二连接条212通过搅拌摩擦焊结合,不同的金属能够被更容易并且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连接构件210也能够例如通过更多传统类型的焊接被更容易地联接到端子130和140。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5,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230包括第一连接条231和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第一连接条231的第二连接条232。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可由不同的材料制造,其中第一连接条231可由与正电极端子130相同的材料制造,第二连接条232可由与负电极端子140相同的材料制造。
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各自被大致形成为矩形板形,并被设置为共面,使得第一连接条231的侧部与第二连接条232的侧部相互接触。
在该位置,工具被定位在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之间的界面处,并且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能够通过焊接被固定在一起。工具在沿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之间的界面移动的同时进行焊接,从而焊接部分236大致沿直线形成。焊头所在的焊接槽235位于焊接部分236的中心周围并从连接构件230的表面凹入。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焊接线通过相互接触的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形成,焊接区域更宽,从而第一连接条231和第二连接条232能够被更稳定地固定。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参见图6,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0包括:具有正电极端子330和负电极端子340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310,以及电连接可再充电电池310的连接构件350。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0通过串联连接可再充电电池310而形成。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310各自被形成为棱柱形形状,并包括壳体312、连接到壳体312的开口的盖板314以及突出到壳体312外的正电极端子330和负电极端子340。当内部压力增加时被打开的通气构件316和用于密封电解液注入口的密封盖318位于盖板314上。
进一步,端子330和340突出到盖板314外,用于在盖板314上支撑端子330和340的下螺母323被装配在端子330和340上。进一步,垫圈321可被设置在每个下螺母323和盖板314之间进行绝缘。
在该实施例中,正电极端子330和负电极端子340各自为大致圆柱形形状,并且外周界表面可车有螺纹以装配螺母。进一步,每个电池的正电极端子330和负电极端子340与插入到电池的壳体312中的电极组件电连接。正电极端子330可由铝制造,负电极端子340可由铜制造。
连接构件350被设置在下螺母323上,并包括接触正电极端子330的第一连接条351和接触负电极端子340的第二连接条352。第一连接条351可由与正电极端子330相同的材料制造,并可具有正电极端子330插入其中的端子孔351a。第二连接条352可由与负电极端子340相同的材料制造,并可具有负电极端子340插入其中的端子孔352a。
通过将正电极端子330和负电极端子340分别插入到端子孔351a和352a中,然后分别将上螺母324装配在端子330和340上,连接构件350能够被固定到端子330和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构件350以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160类似的结构形成。焊接突出部被形成在第一连接条351和第二连接条352上,通过重叠并然后利用搅拌摩擦焊结合该焊接突出部,焊接部分360被形成在连接部分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构件可具有其它的结构,例如,与上述的第二或第三实施例中的连接构件类似。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如果连接构件350的接触正电极端子330的部分由与正电极端子330相同的材料制造,并且连接构件350的接触负电极端子340的部分由与负电极端子340相同的材料制造,则连接构件350与端子330和340之间的腐蚀能够被最小化或被减小。进一步,由于第一连接条351与第二连接条352通过搅拌摩擦焊被结合,所以不同的金属能够被更稳定地固定在一起。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可实现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意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进和等同的配置。

Claims (18)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以及连接构件,用于将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一材料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另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二材料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
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一部分;
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二材料的第二部分,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焊接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一连接条延伸的第一焊接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二连接条延伸的第二焊接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焊接突出部被构造为相互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包括所述焊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焊接部分通过搅拌摩擦焊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焊接部分包括点焊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包括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包括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比所述第一连接条薄且所述第二焊接突出部比所述第二连接条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及所述重叠区域具有相同的厚度。
8.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以及连接构件,用于将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一材料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另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包括第二材料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
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一部分;
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并包括所述第二材料的第二部分,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焊接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一连接条延伸的第一焊接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板形;
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为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包括所述焊接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部分共面,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在所述重叠区域处比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处或所述第二部分处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板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焊接到所述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二部分被焊接到所述第二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圆柱形并包括螺纹外表面,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各自具有端子孔以分别容纳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并且其中锁定螺母将所述连接构件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焊接部分包括熔核区,该熔核区包括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接触,并且其中所述熔核区横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接触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熔核区通过在固态下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熔合以形成熔合材料并将所述熔合材料动态再结晶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焊接部分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熔核区且通过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塑性变形和部分再结晶而形成的热机械影响区,以及围绕所述热机械影响区的热影响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焊接部分包括从所述连接构件的表面凹入的焊接槽。
17.一种连接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一端子与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连接构件部分,该第一连接构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同的材料;
提供第二连接构件部分,该第二连接构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同的材料;
利用搅拌摩擦焊形成焊接部分,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连接;以及
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将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一连接条延伸的第一焊接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包括第二连接条和从所述第二连接条延伸的第二焊接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焊接突出部被构造为相互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包括所述焊接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一端子与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端子的方法,其中所述搅拌摩擦焊通过在固态下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部分熔合以形成熔合材料并将所述熔合材料动态再结晶而形成熔核区,该熔核区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同的材料和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同的材料的混合物。
CN201010291578.9A 2009-10-05 2010-09-21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Active CN1020349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880609P 2009-10-05 2009-10-05
US61/248,806 2009-10-05
US12/871,812 US9196890B2 (en) 2009-10-05 2010-08-30 Battery module with welded por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12/871,812 2010-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4952A CN102034952A (zh) 2011-04-27
CN102034952B true CN102034952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82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1578.9A Active CN102034952B (zh) 2009-10-05 2010-09-21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96890B2 (zh)
EP (1) EP2339670B2 (zh)
JP (1) JP5250599B2 (zh)
KR (1) KR101147173B1 (zh)
CN (1) CN102034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7858B2 (en) * 2009-02-02 2015-04-28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Conductor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comprising plate-shaped parts, assembled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ssembled battery
ES2512016T5 (es) * 2009-06-08 2018-12-28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Conector de elementos de batería
JP5528746B2 (ja) * 2009-09-11 2014-06-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
US8460818B2 (en) * 2009-10-05 2013-06-11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US8628875B2 (en) * 2010-04-16 2014-01-1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multi-level connector
DE102010029970B4 (de) * 2010-06-11 2021-06-02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Batterie mit passivem Korrosionsschutz
JP5570383B2 (ja) * 2010-10-15 2014-08-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導電性連結部材、導電性連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連結部材が電極とされたバッテリ
FR2974317B1 (fr) 2011-04-20 2013-04-26 Batscap Sa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soudage par friction malaxage d'un ensemble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US9118069B2 (en) * 2011-05-10 2015-08-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attery cell with integrated busbar
WO2012171071A1 (en) * 2011-06-15 2012-12-20 Ev Engineering Limited Adaptor interface
WO2013001644A1 (ja) * 2011-06-30 2013-01-03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組電池
FR2979472B1 (fr) 2011-08-29 2013-08-23 Batscap Sa Connecteur dispose entre deux ensembles de stockage d'energie
FR2979473B1 (fr) 2011-08-29 2013-08-16 Batscap Sa Ensemble de stockage d'energie longue duree a piece de connexion intermediaire
EP2752921B1 (en) * 2011-08-29 2019-10-02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terminal,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unit battery and battery group
JP5699296B2 (ja) * 2011-09-12 2015-04-08 株式会社貴匠技研 金属材のかしめ構造及びこのかしめ構造を用いたバスバー
JP5672218B2 (ja) * 2011-11-23 2015-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
KR101294188B1 (ko) * 2011-11-30 2013-08-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고전압배터리의 안전구조
KR101292276B1 (ko) * 2011-12-07 2013-08-0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모듈용 단자 연결 장치
KR101324593B1 (ko) * 2011-12-14 2013-11-06 주식회사 한라이비텍 마찰교반용접을 이용하는 이종 전극 배터리용 직렬 연결단자의 제작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작된 직렬 연결단자
KR101324597B1 (ko) * 2011-12-14 2013-11-06 주식회사 한라이비텍 폭발용접을 이용하는 이종 전극 배터리용 직렬 연결단자의 제작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작된 직렬 연결단자
KR101324606B1 (ko) * 2011-12-14 2013-11-06 주식회사 한라이비텍 레이저용접을 이용하는 이종 전극 배터리용 직렬 연결단자의 제작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작된 직렬 연결단자
US8927137B2 (en) 2012-05-01 2015-01-06 Microsun Technologies Llc Fail safe damage resistant battery matrix
US9318734B2 (en) * 2012-05-21 2016-04-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imetal buss bar assembly
EP2720320B1 (de) * 2012-10-12 2016-08-31 Samsung SDI Co., Ltd. Zellverbinder für ein Batteriesystem
US20140134471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0135040B2 (en) 2012-12-25 2018-11-20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WO2014170957A1 (ja) * 2013-04-16 2014-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
EP2819217A1 (de) 2013-06-28 2014-12-31 MAGNA STEYR Battery Systems GmbH & Co OG Batteriesystem mit einem Zell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R20150015153A (ko) 2013-07-31 2015-02-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종 금속의 전지모듈 접속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9722231B2 (en) 2013-09-06 2017-08-0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laded fuse connectors for use in a vehicle battery module
JP6210314B2 (ja) * 2014-02-12 2017-10-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用部材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5789923A (zh) * 2014-12-23 2016-07-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连接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连接组件、电池组、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JP6212028B2 (ja) * 2014-12-26 2017-10-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点摩擦撹拌接合構造
US20160197323A1 (en) 2015-01-05 2016-07-0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module vent and handle configu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062931B2 (en) 2015-04-22 2018-08-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Welding process for battery module components
WO2016195063A1 (ja) * 2015-06-03 2016-12-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接続部材
WO2017014049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590212B2 (ja) * 2015-07-17 2019-10-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623717B1 (ko) * 2015-08-21 2016-05-24 대산전자(주) 전기 연결 수단의 제조 방법
KR102468334B1 (ko) 2015-11-04 2022-1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6741215B2 (ja) * 2017-01-20 2020-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US9997878B1 (en) * 2017-03-01 2018-06-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ghtweight busbar for high voltage battery applications
US10547043B2 (en) * 2017-07-18 2020-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eld patterns for battery assembly joints
DE102018206231B3 (de) * 2018-04-23 2019-09-19 Triathlon Batterien Gmbh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Kontaktieren einer Leiterplatte an ein Batteriezellenverbundsystem und Einrichtung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und einem derartigen Batteriezellenverbundsystem
KR20200111498A (ko) * 2019-03-19 2020-09-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605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模块
CN101218697A (zh) * 2005-07-05 2008-07-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间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25978D0 (en) 1991-12-06 1992-02-05 Welding Inst Hot shear butt welding
JP3343890B2 (ja) 1997-10-13 200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
US20020046864A1 (en) 2000-04-28 2002-04-25 Bellino Joseph P. Method of joining conductive materials
US6844110B2 (en) 2000-05-24 2005-01-18 Ngk Insulators, Ltd. Lithium secondary cell and assembly thereof
JP2002358945A (ja) * 2000-11-15 2002-12-13 Ngk Insulators Ltd リチウム二次単電池の接続構造体
JP5128739B2 (ja) 2001-09-03 2013-01-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JP4326214B2 (ja) 2002-12-25 2009-09-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ボビンツールを用いた摩擦攪拌接合装置とその接合方法
JPWO2006016441A1 (ja) 2004-08-09 2008-05-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異金属薄板の溶接方法、異金属薄板接合体、電気デバイスおよび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KR100796097B1 (ko) 2004-10-26 2008-01-21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배터리 모듈
JP5151027B2 (ja) 2004-12-14 2013-0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US20060127754A1 (en) 2004-12-14 2006-06-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JP5005183B2 (ja) 2005-04-14 2012-08-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構造
KR100696685B1 (ko) 2005-05-16 2007-03-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08123800A (ja) 2006-11-10 2008-05-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の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CN101315990B (zh) 2007-05-29 2010-06-09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
KR100946834B1 (ko) * 2007-12-13 2010-03-09 현대자동차일본기술연구소 전지 팩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090159354A1 (en) * 2007-12-25 2009-06-25 Wenfeng Jiang Battery system having interconnected battery packs each having multiple electrochemical storage cells
DE202009012647U1 (de) 2009-09-21 2009-11-26 Auto-Kabel Managementgesellschaft Mbh Batteriezellenverbinder
ES2512016T5 (es) 2009-06-08 2018-12-28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Conector de elementos de batería
DE102009024513A1 (de) 2009-06-08 2010-12-09 Auto-Kabel Managementgesellschaft Mbh Batteriezellenverbinder
DE202010012555U1 (de) 2009-06-08 2010-11-18 Auto-Kabel Managementgesellschaft Mbh Batteriezellenverbinder mit Z-Schlag
US8460818B2 (en) 2009-10-05 2013-06-11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697A (zh) * 2005-07-05 2008-07-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间连接装置
CN101145605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模块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58945A 2002.12.13
JP特开2008-123800A 2008.05.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9670B1 (en) 2012-11-14
EP2339670B2 (en) 2019-10-23
JP2011082164A (ja) 2011-04-21
US9196890B2 (en) 2015-11-24
US20110081568A1 (en) 2011-04-07
CN102034952A (zh) 2011-04-27
KR101147173B1 (ko) 2012-05-25
KR20110037844A (ko) 2011-04-13
JP5250599B2 (ja) 2013-07-31
EP2339670A1 (en)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4952B (zh)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CN102034953B (zh) 电池模块及连接电池模块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方法
CN102222786B (zh) 电池模块和车辆
US8586230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231235B2 (ja) 中及び大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用の二次バッテリー
CN103762330B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该电池组的车辆
JP6216062B2 (ja) バッテリの保守、修理及び/又は最適化の方法、及び互いに電気的に接続される複数の単一セルを有するバッテリ
CN102347512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JP4586008B2 (ja) 組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6628B2 (ja) 電池
JP4637122B2 (ja) 組電池及びその溶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OSCH GMBH ROBERT

Effective date: 20130129

Owner name: SAMSUNG SD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B LIMOTIV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SDI Co., Ltd.

Applicant after: Robert Bosch GmbH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B LiMotiv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