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8380B - 辅食用汤匙 - Google Patents

辅食用汤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8380B
CN102028380B CN201010501607.XA CN201010501607A CN102028380B CN 102028380 B CN102028380 B CN 102028380B CN 201010501607 A CN201010501607 A CN 201010501607A CN 102028380 B CN102028380 B CN 10202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n
shank
leading section
recess
ba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8380A (zh
Inventor
细谷美穗
服部美铃
松原范宜
石田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DENTAL COLLEGE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DENTAL COLLEG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DENTAL COLLEGE,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TOKYO DENTAL COLLEGE
Publication of CN10202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83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1/00Table-ware
    • A47G21/04Spoons; Pastry server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利用汤匙向婴儿喂食辅食时,能够抑制婴儿舌头的伸出动作的辅食用汤匙。辅食用汤匙(1)包括形成有凹部(4)的勺部(2)和与勺部连接的柄部(3)。勺部具有连接前端部(10)和底部(11)并形成外周面(12)的一部分的前方连接面(13),前端部(10)在凹部(4)的深度方向上的壁厚(t1)被设定为比与前端部(10)相比向柄部(3)侧后退的位置处的勺部(2)在深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t2+Dm)小。前方连接面(13)具有第一弯曲面(13a)和第二弯曲面(13b),第一弯曲面与前端部(10)连续而向靠近凹部(4)的一侧后退,第二弯曲面与第一弯曲面(13a)平滑地连接,并以朝向离开凹部(4)的一侧突出的方式与底部(11)连续。

Description

辅食用汤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婴儿的辅食摄取量、口腔宽度等且用于向婴儿喂食辅食的辅食用汤匙。
背景技术
人们在摄取食物时所使用的餐具有筷子、叉子、杯子等各种类型。但最适于断奶期的婴儿的餐具是汤匙。汤匙与其它餐具不同,基本上没有锐利的形状,作为婴儿使用的餐具是令人放心的,并且,对于保持断奶期婴儿要摄取的流食或水分并使之摄取是有用的。
作为适于婴儿的汤匙,例如已知设有定位机构的辅食用汤匙,当给婴儿喂食固态或半固态的辅食时,该定位机构限制汤匙送入口腔内的送入量(专利文献1)。在向婴儿的口腔内送入该汤匙时,通过定位机构与嘴唇相碰触来限制汤匙的送入量。该送入量被限制在婴儿能够学习用嘴唇获取汤匙上的食品并向里侧输送的口腔动作的程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74947号公报。
哺乳期的婴儿在哺乳时通过舌头的被称为蠕动状运动的波浪那样的动作,在舌头与上颚之间形成大的负压空间,从而从乳头向口腔内取入乳汁。通过舌头向上方抬升而闭合舌头与上腭之间产生的空间,将取入到口腔内的乳汁向咽喉输送,由此吞咽下乳汁。上述动作被称为吸吮反射(哺乳反射),但该反射在进入断奶期时并不立即消失。当向还存在吸吮反射的婴儿的口腔中送入有形的物品时,婴儿会产生要将该物品用舌头推回去的动作。例如,婴儿为了摄取汤匙上的辅食,需要进行闭合上下嘴唇以刮取辅食的动作,但吸吮反射妨碍该动作。因此,如果要使用汤匙使婴儿摄取辅食,则必须对断奶期婴儿的舌头伸出动作采取某些富有创意的对策,因而可能妨碍婴儿对于适于摄取辅食的舌头和嘴唇的有意动作(随動作)的学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汤匙给婴儿喂食辅食时能够抑制婴儿的舌头伸出动作的辅食用汤匙。
以下对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在括号中标记了附图的参照符号,但该参照符号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图示方式。
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1)通过下述结构而解决上述课题,辅食用汤匙(1)包括形成有凹部(4)的勺部(2)和与所述勺部连接的柄部(3),所述勺部具有连接前端部(10)和底部(11)并形成外周面(12)的一部分的前方连接面(13、13′、13″),所述前端部在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壁厚(t1)被设定为比与该前端部相比向所述柄部侧后退的位置处的所述勺部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t2+Dm)小,所述前方连接面具有第一弯曲面(13a)和第二弯曲面(13b),所述第一弯曲面(13a)与所述前端部连续而向靠近所述凹部的一侧后退,所述第二弯曲面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平滑地连接,并以朝向离开所述凹部的一侧突出的方式与所述底部连续。
根据该辅食用汤匙,由于通过连接向靠近勺部的凹部的一侧后退的第一弯曲面和朝向离开该凹部的一侧突出的第二弯曲面而形成连接前端部和底部的前方连接面,因此,前方连接面以朝向前端侧的状态配置在从勺部的前端部向柄部侧后退的位置处。因此,当以在勺部中载置有辅食的状态向婴儿的口腔内送入汤匙时,即使婴儿因哺乳反射而欲伸出舌头,其舌尖也会与勺部的前方连接面碰触。从而能够抑制婴儿的舌头的伸出动作。由此,当将勺部向婴儿的口腔中送入时,能够将婴儿的舌头留在嘴唇后方的口腔内。因此,容易使婴儿习惯于闭合嘴唇以刮取勺部上的辅食的动作。另外,由于与前端部连续的第一弯曲面向靠近凹部的一侧后退,因此,前端部与前方连接面的边界为圆形。因此,从前端部向前方连接面连续的形状容易与婴儿的舌尖形状相一致。由此,能够缓解婴儿的舌尖与前方连接面碰触时的不舒适感。前端部的壁厚被设定为比与该前端部相比靠柄部侧的勺部的最大高度小,因此,能够将婴儿的舌头向前方连接面引导且将前端部送入口腔内,使前方连接面产生上述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可以以所述勺部在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壁厚(t1、t2)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底部增加的方式构成该勺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加勺部的壁厚,确保前方连接面的面积或高度,并能够将凹部的最大深度减少至适于摄取辅食的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Dm)可以设定为比所述底部的所述壁厚(t2)小。根据该结构,能够充分确保前方连接面的面积或高度,并能够将凹部的最大深度限制地较小,从而容易使该凹部的容积适于辅食的一次摄取量。
在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的一方式中,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可以比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大,且所述底部的所述壁厚可以是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的两倍以上。根据该结构,由于凹部的深度相对于勺部的整体大小相对较浅,因此,不容易在勺部的凹部残留食物。
本发明的勺部的各个尺寸在具备上述特征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设定。优选的是,可以将所述勺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设定为1.5~3.0mm的范围,将所述勺部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壁厚设定为3.0~8.0mm的范围,将所述凹部的所述最大深度设定为0.5~2.5mm的范围。
勺部的前端部的形状和前方连接面的形状在具备上述特征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设定。例如,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端部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柄部的中心线(CL)上具有顶点(P)的弧状,或者所述前端部可以形成为沿与所述柄部的中心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另外,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方连接面(13)可以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P)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P′)沿与所述中心线正交的方向直线延伸,所述前方连接面(13′)也可以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以向所述柄部侧后退的方式曲线延伸,所述前方连接面(13″)也可以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以向所述前端侧突出的方式曲线延伸。当将前方连接面形成为直线形状、或向柄部侧后退的曲线形状时,与所述前方连接面碰触的婴儿的舌头不容易左右躲避,能够可靠地抑制舌头的伸出。另一方面,当将前方连接面形成为向前端侧突出的曲线形状时,能够提高舌头的压入效果,并且,即使在将勺部倾斜送入婴儿口腔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前方连接面充分压入该婴儿的舌头。
在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中,可以分别构成所述勺部和所述柄部,使得当以所述凹部朝上的状态水平配置所述勺部时,产生所述柄部比所述勺部高的高低差。根据该方式,当勺部处于水平时,柄部位于勺部的上方。因此,当看护者握持柄部向婴儿喂食载置于勺部的辅食时,能够以勺部处于水平的状态将勺部从斜上方送入婴儿的口腔内。由此,不需要为了防止辅食从勺部洒落而使看护者的手部高度与婴儿的口部高度相一致,从而使对婴儿的护理变得容易。
在该方式中,所述柄部可以以向上侧凸出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弯曲。该情况下,当看护者与握持铅笔的情况相同地握持柄部以护理婴儿时,能够以看护者的手腕向上侧弯曲的状态将勺部保持为水平。由此,与需要以手腕伸展的状态水平保持勺部的情况相比,看护者容易进行汤匙的角度的微调整,从而提高护理的容易性。
在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中,当以所述凹部朝上的状态水平配置所述勺部时,所述柄部可以呈其横截面在横向上扁平且下侧的曲率比上侧的曲率大的形状。根据该方式,柄部的下表面容易与在看护者的拇指以及食指的各指根之间形成的拱形的指股部相配合,并且,食指的指尖容易沿着柄部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中,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勺部在与所述柄部的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Wd)可以被设定为14~30mm的范围。由此,能够在确保压入婴儿舌头的效果的同时,通过将勺部的宽度可靠地设定为比摄取辅食的月龄范围的婴儿的口腔宽度小,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辅食用汤匙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由于前方连接面以朝向前端侧的状态配置在从勺部的前端部向柄部侧后退的位置处,因此,当以在勺部中载置有辅食的状态向婴儿的口腔内送入汤匙时,即使婴儿因哺乳反射而欲伸出舌头,其舌尖也会与勺部的前方连接面碰触。由此能够抑制婴儿的舌头的伸出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辅食用汤匙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从箭头II方向观察到的图1的辅食用汤匙的状态的图。
图3是图1的III线-III线的剖面图。
图4A是图2的IVa线-IVa线的剖面图。
图4B是图2的IVb线-IVb线的剖面图。
图4C是图2的IVc线-IVc线的剖面图。
图4D是图2的IVd线-IVd线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辅食用汤匙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前方连接面的其它方式的图。
图7A是示出直线形成前端部的其它方式的图。
图7B是示出对于图7A变更了前方连接面的方式的图。
图7C是示出对于图7A进一步变更了前方连接面的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辅食用汤匙
2勺部
3柄部
4凹部
10前端部
11底部
12外周面
13、13′、13″前方连接面
13a第一弯曲面
13b第二弯曲面
CL中心线
P前端部和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
t1、t2壁厚
Dm凹部的最大深度
Wd勺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辅食用汤匙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从箭头II方向观察到的图1的辅食用汤匙的状态的图。图3是图1的III线-III线的剖面图,图4A~图4D分别是图2的IVa线-IVa线、IVb线-IVb线、IVc线-IVc线、IVd线-IVd线的剖面图。
上述图中所示的辅食用汤匙(以下称为汤匙)1用于母亲或保育员等看护者向婴儿喂食辅食。汤匙1具有用于挖取并保持辅食的勺部2和与勺部2连接的柄部3。在勺部2形成有用于保持辅食的凹部4。柄部3相对于勺部2足够长,具体而言,其具有勺部2的纵向(图1~图3的左右方向)尺寸的4倍左右的长度。在汤匙1中,通过将形成于柄部3的连接部6嵌入形成于勺部2的安装孔5而连接勺部2和柄部3。
汤匙1的勺部2和柄部3由不同类材料构成。作为勺部2的材质,选择在将勺部送入婴儿口腔内时,不容易给婴儿带来硬质触感或冰凉触感等不舒适感觉的材料。在汤匙1中,作为勺部2的材料,使用具有与加硫橡胶相同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柄部3的材料,使用作为塑料的聚丙烯。为了提高柄部3的不易滑动性和美观性,对柄部3的整周表面实施赋予橘皮花纹或皮革花纹等微细凹凸的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勺部2和柄部3也可以由相同材料构成,并且可以为一体结构。另外,也可以省略柄部3的凹凸加工。
如图1所示,在勺部2中设有包围大致椭圆形状的凹部4的头部7以及与该头部7连续且形成有上述安装孔5的颈部8。勺部2的前端部10形成为在柄部3的中心线CL上具有顶点P的弧状。如图3所示,在勺部2中,其凹部4的深度方向的壁厚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从前端部10向底部11增加。前端部10的壁厚t1被设定为比与该前端部10相比向柄部3侧后退的位置处的勺部2在深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即凹部4的最大深度Dm和底部11的壁厚t2的合计值(t2+Dm)小。勺部2的凹部的最大深度Dm被设定为比底部11的壁厚t2小。进而,前端部10的壁厚t1比凹部4的最大深度Dm大,且底部11的壁厚t2是前端部10的壁厚t1的两倍以上。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前方连接面13的面积或高度,并能够将凹部4设定地比较浅,使该凹部4的容积比较小而与辅食的一次摄取量相一致。凹部4的最大深度Dm的优选范围是0.5~2.5mm。若最大深度Dm不足0.5mm,则凹部4能够收容的辅食的量可能过少,若最大深度Dm超过2.5mm,则凹部4能够收容的辅食的量可能过多。另外,壁厚t1的优选范围是1.5~3.0mm,壁厚t2的优选范围是3.0~8.0mm。当前端部10的壁厚t1不足1.5mm时,前端部10对于婴儿的嘴唇而言可能过薄,若超过3.0mm,则可能妨碍前端部10顺利送入婴儿的口腔内。另外,若底部11的壁厚t2不足3.0mm,则可能难以在确保勺部2的总高度的同时将凹部4形成地浅,若壁厚t2超过8.0mm,则勺部2可能因过厚而不能进入婴儿的口腔内。作为具体示例,将壁厚t1设定为2.2mm,壁厚t2设定为5.5mm,深度Dm设定为1.5mm,由此,勺部2的最大高度(t2+Dm)为7.0mm。需要说明的是,前端部10的形状不限于弧状,后面将对其它形状进行阐述。
如图1~图3所示,勺部2具有连接前端部10和底部11并形成外周面12(参照图2)的一部分的前方连接面13。需要说明的是,勺部2的外周面12的其它部分向离开凹部4的一侧突出,由曲率符号不反向的单一弯曲面14形成(参照图4D)。
如图1所示,前方连接面13在比前端部10的顶点P向柄部3侧偏移的位置P′处沿与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直线延伸。如图2及图3所示,前方连接面13具有第一弯曲面13a和第二弯曲面13b,所述第一弯曲面13a与前端部10连续而向靠近凹部4的一侧后退,所述第二弯曲面13b与该第一弯曲面13a平滑地连接,并以朝向离开凹部4的一侧突出的方式与底部11连续。各弯曲面13a、13b的弯曲方向彼此相反,在图2及图3中,各弯曲面13a、13b在从概念上可作为拐点的连接点C处彼此连接。
这样,由于前方连接面13由弯曲方向彼此不同的两个弯曲面13a、13b形成,因此,前方连接面13以在从勺部2的前端部10向柄部3侧后退的位置处朝向前端侧的状态进行配置。由于前方连接面13被如上配置,因此,如图5所示,当看护者H以在勺部2中载置有辅食F的状态向婴儿I的口腔内送入汤匙1时,即使婴儿I因哺乳反射而欲伸出舌头T,其舌尖也会与勺部2的前方连接面13碰触,从而能够抑制婴儿I的舌头T的伸出动作。当将汤匙1从图5所示状态进一步送入时,能够将舌头T留在嘴唇L后方的口腔内。因此,容易使婴儿I习惯于闭合嘴唇L以刮取勺部2上的辅食F的动作。另外,由图2以及图3可知,由于前端部10与前方连接面13的边界为圆形,因此,从前端部10向前方连接面13连续的形状容易与婴儿的舌尖形状相一致。由此,能够缓解婴儿的舌尖与前方连接面13碰触时的不舒适感。
进而,当从正面观察勺部2的凹部4时(图1),勺部2在与柄部3的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Wd被优选设定为14~30mm的范围。若宽度Wd不足14mm,则前方连接面13的面积不足而可能对于婴儿有损按压舌头的效果。若宽度Wd超过30mm,则勺部2过大,有可能不能将勺部2顺利送入本实施方式的汤匙1的对象月龄、即辅食摄取时期(例如月龄为5个月左右)的婴儿的口腔。即,12个月~18个月的婴儿的口腔宽度的平均值为30.9mm左右,鉴于汤匙1是以比12个月~18个月小的月龄的婴儿为对象,因此将宽度Wd的最大尺寸设为30mm是合理的。
如上所述,由于勺部2的前端部10形成为具有顶点P的弧状,因此,容易将勺部2送入婴儿的口中。并且,如图1所示,由于前方连接面13在与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上直线延伸,因此,与前方连接面13向前端侧突出的情况相比,碰触于前方连接面的婴儿的舌头难以向左右躲避,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舌头的伸出。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当以凹部4朝上的状态配置汤匙1而使勺部2处于水平时,在勺部2和柄部3之间产生柄部3比勺部2高的高低差ΔH。即,分别构成勺部2和柄部3,使得汤匙1产生上述高低差ΔH。由于汤匙1中产生了上述高低差ΔH,因此,当看护者H如图5所示给婴儿I喂食辅食时,能够在勺部2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从斜上方向婴儿I的口腔内送入勺部2。由此,不需要为了防止辅食从勺部2洒落而使看护者H的手部高度与婴儿I的口部高度相一致,因此,使对婴儿I的护理变得容易。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柄部3以使上侧凸出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弯曲。因此,如图5所示,当看护者H与握持铅笔的情况相同地握持柄部3以护理婴儿I时,能够以看护者H的手腕W向上侧弯曲的状态将勺部2保持为水平。由此,与省略了图示的需要以手腕伸展的状态水平保持勺部的情况(柄部直线延伸的情况等)相比,看护者H容易进行汤匙1的角度的微调整,从而提高护理的容易性。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汤匙1的柄部3呈其横截面在横向上扁平且下侧的曲率比上侧的曲率大的形状。因此,如图5所示,柄部3的下表面容易与在看护者H的拇指f1以及食指f2的各指根之间形成的拱形的指股部A相配合,并且,食指f2的指尖容易沿着柄部3的上表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方式,在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上述方式中,前方连接面13沿与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直线延伸(参照图1),但也可以取代该形状,如图1假想线所示,前方连接面13′在比顶点P向柄部3侧偏移的位置处以向柄部3侧后退的方式曲线延伸。假想线所示方式的情况与直线的前方连接面13的情况相比,与前方连接面13碰触的婴儿的舌头更难躲避,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舌头的伸出动作的可靠性。或者也可以如图6所示,前方连接面13″在比前端部10和中心线CL的交点即顶点P向柄部3侧偏移的位置P′处,以向柄部3的相反侧(即前端部10侧)突出的方式曲线延伸。在该情况下,利用前方连接面13″的突出部分,能够提高婴儿的舌头的压入效果,并且,即使在将勺部2倾斜送入婴儿口腔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前方连接面13″充分压入婴儿的舌头。
作为前方连接面13的结构要素的第一弯曲面13a以及第二弯曲面13b的各自曲率的大小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各弯曲面13a、13b既可以具有曲率固定的区间,也可以具有曲率连续变化的区间。另外,各弯曲面13a、13b在存在弯曲区间的范围内,可以包括曲率为0的区间即平面区间。
在本发明中,前端部10不需要一定弧状弯曲。如图7A所示,例如也可以将前端部10形成为沿与柄部3的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如图7A所示,这种直线状的前端部10可以与在顶点P′上沿正交于中心线CL的方向直线延伸的前方连接面13相组合,也可以如图7B所示,与以向柄部3侧后退的方式曲线延伸的前方连接面13相组合,也可以如图7C所示,与以向柄部3相反侧突出的方式曲线延伸的前方连接面13″相组合。

Claims (14)

1.一种辅食用汤匙,包括形成有凹部的勺部和与所述勺部连接的柄部,所述辅食用汤匙的特征在于,
所述勺部具有连接前端部和底部并形成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前方连接面,
所述前端部在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壁厚被设定为比与该前端部相比向所述柄部侧后退的位置处的所述勺部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小,
所述前方连接面具有第一弯曲面和第二弯曲面,所述第一弯曲面与所述前端部连续而向靠近所述凹部的一侧后退,所述第二弯曲面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平滑地连接,并以朝向离开所述凹部的一侧突出的方式与所述底部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以所述勺部在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壁厚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底部增加的方式构成该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比所述底部的壁厚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比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大,且所述底部的壁厚是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的两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所述勺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壁厚被设定为1.5~3.0mm的范围,所述勺部的所述底部的壁厚被设定为3.0~8.0mm的范围,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被设定为0.5~2.5mm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端部形成为在所述柄部的中心线上具有顶点的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端部形成为沿与所述柄部的中心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方连接面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沿与所述中心线正交的方向直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方连接面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以向所述柄部侧后退的方式曲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前方连接面在比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柄部的中心线的交点向所述柄部侧偏移的位置处以向所述前端部侧突出的方式曲线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分别构成所述勺部和所述柄部,使得当以所述凹部朝上的状态水平配置所述勺部时,产生所述柄部比所述勺部高的高低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所述柄部以使上侧凸出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以所述凹部朝上的状态水平配置所述勺部时,所述柄部呈其横截面在横向上扁平且下侧的曲率比上侧的曲率大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食用汤匙,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勺部的所述凹部时,所述勺部在与所述柄部的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14~30mm的范围。
CN201010501607.XA 2009-10-02 2010-09-30 辅食用汤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8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0667A JP5443113B2 (ja) 2009-10-02 2009-10-02 離乳食用スプーン
JP2009-230667 2009-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8380A CN102028380A (zh) 2011-04-27
CN102028380B true CN102028380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88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6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8380B (zh) 2009-10-02 2010-09-30 辅食用汤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43113B2 (zh)
KR (1) KR20110036677A (zh)
CN (1) CN102028380B (zh)
HK (1) HK1151700A1 (zh)
TW (1) TWI510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90944C (en) * 2012-11-12 2018-06-26 Infant Ventures Llc Spoon
TWI645815B (zh) * 2017-11-30 2019-01-01 鴻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輔助嬰幼兒學習擷取食物的手持餐具
CN108158823A (zh) * 2018-01-18 2018-06-15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的喂药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9979U (zh) * 1978-10-20 1980-04-23
JPH11174947A (ja) * 1997-12-05 1999-07-02 Pigeon Corp 学習用スプーン
JPH11309059A (ja) * 1998-04-30 1999-11-09 Pigeon Corp 学習用スプーン
CN2674976Y (zh) * 2004-02-05 2005-02-02 蒋一新 婴幼儿软质喂食勺
JP2005118128A (ja) * 2003-10-14 2005-05-12 Pigeon Corp 液体用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1076U (ja) * 1983-11-30 1985-06-21 小高 三勇 スプ−ン等の食器
US6467175B2 (en) * 1997-07-22 2002-10-22 Boehm-Van Diggelen Bernd Spoon
JP2002320543A (ja) * 2001-04-25 2002-11-05 Pigeon Corp スプーン及びスプーンセット
US20070251103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Handi-Craft Company Baby spo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9979U (zh) * 1978-10-20 1980-04-23
JPH11174947A (ja) * 1997-12-05 1999-07-02 Pigeon Corp 学習用スプーン
JPH11309059A (ja) * 1998-04-30 1999-11-09 Pigeon Corp 学習用スプーン
JP2005118128A (ja) * 2003-10-14 2005-05-12 Pigeon Corp 液体用匙
CN2674976Y (zh) * 2004-02-05 2005-02-02 蒋一新 婴幼儿软质喂食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0208B (zh) 2015-12-01
JP2011078446A (ja) 2011-04-21
TW201117755A (en) 2011-06-01
KR20110036677A (ko) 2011-04-08
JP5443113B2 (ja) 2014-03-19
CN102028380A (zh) 2011-04-27
HK1151700A1 (zh) 201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9545B1 (ko) 고무 젖꼭지
US20040220618A1 (en) Teat
CN102028380B (zh) 辅食用汤匙
CN104994769B (zh) 勺子
CN201718946U (zh) 定量勺
US6467175B2 (en) Spoon
WO2011013741A1 (ja) 液体摂取用スプーン
US20180310740A1 (en) Curved eating utensil
CN204091589U (zh) 一种护理勺
JP5713384B2 (ja) 飲食用具
JP4233075B2 (ja) 人工乳首
CN204995823U (zh) 一种防洒药勺
CN203458160U (zh) 一种哺喂勺
CN201806423U (zh) 持筷连杆装置
CN104223982B (zh) 食品成型器具
JP3877407B2 (ja) 学習用スプーン
JP3238025U (ja) スプーン
JP2017144157A (ja) 食事用スプーン
CN213130654U (zh)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的吞咽训练及辅助的进食勺
JP2000079044A (ja) スプーン
CN215533457U (zh) 一种弹性勺体及卫生餐勺
CN203354249U (zh) 包饺子用筷子
CN207461886U (zh) 一种老年人用喂餐勺
JP2021020046A (ja) 舌圧子
JP4325989B2 (ja) スプ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