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1556A -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1556A
CN102001556A CN2010102663025A CN201010266302A CN102001556A CN 102001556 A CN102001556 A CN 102001556A CN 2010102663025 A CN2010102663025 A CN 2010102663025A CN 201010266302 A CN201010266302 A CN 201010266302A CN 102001556 A CN102001556 A CN 102001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mentioned
long
time
elevator h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63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1556B (zh
Inventor
久保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1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1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5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长时间等待检知部(23)检测到长时间等待后,到达时间预测部(22)预测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时间和其他各号机分配变更已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而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到达时间。救援号机选择部(24)检索到达时间比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以上的号机,将其中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选择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救援运转部(25)将已分配到救援号机的电梯厅呼叫中的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层所登记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并将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救援号机,执行救援运转。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统一地控制多个号机电梯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在某层发生长时间等待时进行救援运转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多个号机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为了使各层的等待时间平均化且缩短未响应时间,要向各号机的电梯高效率地分配各层的电梯厅呼叫。
但是,实际上,在电梯厅呼叫分配后有由于新的电梯厅呼叫、轿厢呼叫的登记等而使到达延迟而产生所谓「长时间等待」的情况。「长时间等待」是指分配了电梯厅呼叫的号机到响应该登记层为止的未响应时间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60秒)以上的状态。
发生这样的长时间等待时,例如日本特开2006-124075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检索各号机中没有乘客的空号机,在该空号机可比该分配号机早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场合,将该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上述空号机而响应的情况。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长时间等待发生时各号机中不存在空号机则不进行分配变更,因此存在无法消除长时间等待状态的问题。
即,例如7层中在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发生长时间等待,此时仅仅一个乘客的A号机在2层上行方向运转中,该A号机已经登记9层的轿厢呼叫和4、5层的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在这样的场合,若将A号机已登记的4、5层的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轿厢,则可最快到达7层,但是由于A号机搭乘了人,因此不成为分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其他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没有考虑分配变更对其他电梯厅呼叫的影响,因此在分配变更时,可能在其他层产生新的长时间等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与乘客有无无关,可通过分配变更尽快消除长时间等待状态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个号机的电梯作为一群统一地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分配控制部,其伴随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向上述各号机中的最适合的号机分配上述电梯厅呼叫,响应登记了上述电梯厅呼叫的楼层;长时间等待检测部,其将由上述分配控制部分配了上述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响应为止的未响应时间经过了一定时间以上的状态检测为长时间等待;到达时间预测部,其在上述长时间等待检测部检测到长时间等待时,预测上述分配号机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时间和其他各号机对已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进行分配变更而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到达时间;救援号机选择部,其检索由上述到达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到达时间比上述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以上的号机,选择其中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以及救援运转部,其将已经分配到由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选择的救援号机的电梯厅呼叫中、到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层所登记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并将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上述救援号机,执行救援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同实施例中的各号机的运转状态的一例的示图,是长时间等待发生前的状态示图。
图3是同实施例中的各号机的运转状态的一例的示图,是长时间等待发生后的状态示图。
图4是同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同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8是同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中设置的等待人数预测部的表的一例的示图。
图9是同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1...群管理控制部,12a、12b、12c...单体控制部,13a、13b、13c...轿厢,14a、14b、14c...目的层按钮,15a、15b、15c...负载检测器,16...电梯厅呼叫按钮,21...分配控制部,22...到达时间预测部,23...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4...救援号机选择部,25...救援运转部,26...负载预测部,27...等待人数预测部,27a...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本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包括:统一地控制多个电梯的群管理控制部11;在该群管理控制部11下控制各电梯的运转的单体控制部12a、12b、12c...。群管理控制部11、单体控制部12a、12b、12c...分别由计算机实现。
另外,各电梯按轿厢(搭乘轿厢)为单位也称为「号机」。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假定3台电梯,分别称为A号机、B号机、C号机。
单体控制部12a、12b、12c进行与A号机、B号机、C号机的轿厢13a、13b、13c的运转相关的控制。具体是门的开闭控制、轿厢呼叫的登记控制等。
轿厢13a中设置了用于登记轿厢内的乘客期望的目的层的目的层按钮14a和用于检测载重负载的负载检测器15a。其他轿厢13b、13c也同样,分别设置了目的层按钮14b、14c和负载检测器15b、15c。
另外,各层的电梯厅(电梯的乘梯处)设置了用于登记电梯厅呼叫的电梯厅呼叫按钮16。图1的例中,电梯厅呼叫按钮16仅仅图示一个,实际上在各层的电梯厅分别进行了设置。
「电梯厅呼叫」是通过电梯厅呼叫按钮16的操作发出的呼叫信号,具有进行了呼叫登记的楼层的识别信息和乘客指定的上行方向(上升方向)/下行方向(下降方向)的目的方向的信息。
与此相对,「轿厢呼叫」是通过轿厢13内的目的层按钮14的操作发出的呼叫信号,具有进行了呼叫登记的轿厢的识别信息和乘客指定的目的层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群管理控制部11内,具备分配控制部21、到达时间预测部22、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3、救援号机选择部24、救援运转部25。另外,这些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
分配控制部21进行对各号机的电梯厅呼叫的分配控制。到达时间预测部22算出各号机从当前位置到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层为止的移动所需时间。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3将由分配控制部21分配了电梯厅呼叫的号机响应该登记层为止的未响应时间经过一定时间(例如60秒)以上的状态检测为长时间等待。
救援号机选择部24在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3检测出长时间等待时从各号机中选择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救援运转部25用救援号机选择部24选择的救援号机进行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
这样的构成中,在某层通过电梯厅呼叫按钮16的操作登记了电梯厅呼叫后,群管理控制部11内的分配控制部21算出向各号机分配该电梯厅呼叫时的评价值,对其中评价值最优的号机输出分配指令。另外,评价值采用例如各号机到达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层为止的所要时间和到达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层时的满员概率等。
到达时间预测部22算出从各号机的当前位置到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层为止的所要时间。具体地说,将楼层间的移动所需行驶时间、呼叫响应时的停止时间等相加,算出各号机响应已经分配的轿厢呼叫、电梯厅呼叫而从当前位置到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层时的时间。
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3在从登记电梯厅呼叫时到分配号机响应为止的未响应时间经过60秒以上的场合判断为长时间等待状态,向救援号机选择部24输出长时间等待检测信号。
救援号机选择部24从长时间等待检测部23接收长时间等待检测信号后,以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以外的各号机的全部为对象,在这些中选择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详细地说,救援号机选择部24比较分配号机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时间和其他各号机分配变更已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而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到达时间,检索可比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例如20秒)以上到达且分配变更不会发生新的长时间等待的号机,选择其中可最早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
救援运转部25将由救援号机选择部24选择的救援号机中已经分配的电梯厅呼叫中从当前位置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登记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将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救援号机,进行救援运转。而且,救援运转部25在救援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期间,向分配控制部21输出禁止分配其途中层发生的新的电梯厅呼叫的指令。从而,可在救援运转中限制对救援号机的电梯厅呼叫,快速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
接着,详细说明第1实施例的动作。
图2及图3是A~C号机的运转状态的一例的示图,图2是长时间等待发生前的状态,图3是长时间等待发生后的状态的示图。另外,图中的黑圈表示轿厢呼叫,黑三角表示电梯厅呼叫。
当前,如图2所示,在16层登记了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发出分配指令,将A号机作为该时刻的最适合的号机。然后,如图3所示,A号机中,由轿厢内的乘客登记了多个轿厢呼叫,在响应这些轿厢呼叫期间,将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检测为长时间等待。
另外,检测出上述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长时间等待时,B号机在向上行方向运转中,轿厢内的乘客登记了到9层、19层、21层的轿厢呼叫,而且分配了4层、6层的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和22层的下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C号机在向下行方向运转中,轿厢内的乘客登记了到5层的轿厢呼叫,而且分配了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
图4是第1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11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
将分配了电梯厅呼叫的号机的未响应时间经过60秒以上的场合检测为长时间等待。检测到长时间等待后,群管理控制部11首先算出该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从当前位置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时间,作为预测到达时间T(步骤S101)。
图3的例中,在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检测为长时间等待。将分配了该电梯厅呼叫的A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设为T,例如算出T=45秒。
另外,该预测到达时间T由到达时间预测部22将各层的移动所需时间、各层的停止时间、反转所需时间等相加而求出。下记的预测到达时间Tb、Tc也同样。
接着,群管理控制部11以分配了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号机以外的各号机的全部为对象(步骤S102的否),算出这些号机不响应从当前位置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途中层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而移动时的预测到达时间Tn(n是号机ID)(步骤S103)。
图3的例中,B号机不响应到达16层为止之间的4、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而仅仅响应9层的轿厢呼叫。从而,此时的预测到达时间若设为Tb,则例如算出Tb=24秒。
接着,群管理控制部11比较A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和B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b,判断B号机是否可比A号机早预设定的时间(这里20秒)以上到达(步骤S104)。该场合,T-Tb=45-24=21,B号机可比A号机早20秒以上到达。
若可比A号机早20秒以上到达(步骤S104的是),群管理控制部11接着判断使B号机进行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时是否发生了成为新的长时间等待的电梯厅呼叫(步骤S105)
即,图3的例中,分配到B号机的4、6层的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此时,计算变更后的号机响应包含4、6层的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各电梯厅呼叫时的预测到达时间,调查是否发生成为长时间等待的电梯厅呼叫。
这里,没有成为新的长时间等待的电梯厅呼叫时(步骤S105的否),群管理控制部11选择B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步骤S106)。
图3的例中,在B号机之后继续调查C号机是否同样可成为救援号机的候补。C号机不响应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而响应到5层的轿厢呼叫后,反转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从而,若C号机对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预测到达时间设为Tc,则例如算出Tc=20秒。
若Tc=20秒,则在步骤S104的判定为是,接着在步骤S106分配变更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判断是否发生新的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这里,对于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最适合的号机例如是在C号机之后的未图示的D号机。向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D号机的场合,从1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发生到D号机到达为止的时间若在60秒以上,则C号机不会成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
对未图示其他号机也进行同样判定,结果若候补号机仅有B号机(步骤S107的YES),则群管理控制部11最终选择B号机作为救援号机(步骤S108)。另外,存在多个候补号机时,群管理控制部11从这些候补号机中选择到达预测时间Tn最小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
这样选择救援号机后,群管理控制部11将该救援号机即B号机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的层的4、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B号机以外的号机,并将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从A号机分配变更为B号机(步骤S109)。
群管理控制部11为了在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不会因新的电梯厅呼叫而延迟到达16层,限制对B号机分配当前位置和16层之间的新的电梯厅呼叫(上行)(步骤S110)。从而,B号机可以在不会比由到达时间预测部22预测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响应成为长时间等待的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在某层发生长时间等待时,将通过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变更可更早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该分配变更不会发生新的长时间等待的号机选择为救援号机,可以与空号机的有无无关地使适当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尽快消除长时间等待状态。
(第2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上述第1实施例中,以通过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变更可比该号机早规定时间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分配变更不发生新的长时间等待为条件,选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第2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增加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响应时的预测负载在一定值以下为条件来选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另外,图5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图1的构成相同的部分附上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第2实施例中,在群管理控制部11具备负载预测部26。负载预测部26预测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选出的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时的负载。救援号机选择部24在该负载预测部26预测的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响应时的负载在一定值(例如轿厢额定载重的50%)以下的场合,进行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
这样的构成中,在群管理控制部11设置的负载预测部26根据当前的负载和该号机已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轿厢呼叫,预测响应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时的负载。具体地说,例如设响应电梯厅呼叫时增加的负载为130kg、响应轿厢呼叫时减少的负载为65kg时,
(响应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时的预测负载)=(当前的负载)+(到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层为止之间的层登记的电梯厅呼叫的个数×130)-(到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层为止之间的层登记的轿厢呼叫的个数×65)。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图3中,如下算出B号机将4、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仅仅响应到9层的轿厢呼叫并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的预测负载。
当前,B号机的轿厢13b设置的负载检测器14b检测的当前负载若为260kg,则响应16层时的预测负载为,
260+(0×130)-(1×65)=195[kg]。
另外,关于每一个电梯厅呼叫及轿厢呼叫的加法负载、减法负载,也可以按照出勤时、闲散时等的时间带和玄关层、一般层等的各层的特性设定为不同的值。
另外,预先按照星期、时间带记录过去的各层的乘梯人数、下梯人数作为学习数据,采用该学习数据更新电梯厅呼叫响应时的加法负载、轿厢呼叫响应时的减法,可以进行更高精度的预测。
接着,详细说明第2实施例的动作。
图6是第2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11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6中,步骤S201~S205的处理与上述图4的步骤S101~S105的处理相同。
即,分配了电梯厅呼叫的号机的未响应时间经过60秒以上的场合,检测为长时间等待。检测到长时间等待后,群管理控制部11首先算出该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从当前位置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时间,作为预测到达时间T(步骤S201)。
接着,群管理控制部11以分配了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号机以外的各号机的全部为对象(步骤S202的否),算出这些号机不响应从当前位置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途中层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而移动时的预测到达时间Tn(n是号机ID)(步骤S203)。
然后,群管理控制部11比较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和其他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n,检索可比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这里是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不会发生新长时间等待的号机(步骤S204~S205)。
图3的例中,向A号机分配的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被检测为长时间等待,调查将该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B号机、C号机时是否可早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是否不发生新长时间等待。
这里,设B号机满足上述的条件(通过分配变更可早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不发生新长时间等待),则第2实施例中,进一步预测B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即16层时的负载,判断该预测负载是否在额定载重的50%以下(步骤S206)。预测负载在额定载重的50%以下时(步骤S206的是),群管理控制部11确定B号机作为救援号机的候补(步骤S207)。
具体地说,例如B号机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的预测负载为195kg,额定载重是850kg时,响应时的预测负载在额定载重的50%以下。因此,满足步骤S206的负载条件,B号机确定为救援号机的候补。
另外,上述步骤S206中,负载条件设为「额定载重的50%以下」,但是不一定是额定载重的50%以下,例如也可以是额定载重的60%以下或者70%以下等。
另外,不存在满足上述负载条件的号机的场合,也可以将满足上述步骤S204的是和S205的否的条件的各号机中响应时的预测负载最少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的候补。
其他号机也进行同样判定,结果,候补号机仅仅是B号机时(步骤S208的是),群管理控制部11最终选择B号机作为救援号机(步骤S209)。另外,存在多个候补号机的场合,群管理控制部11选择这些候补号机中到达预测时间Tn最小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
这样,救援号机选择后,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群管理控制部11将该救援号机即B号机响应到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的层的4、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B号机以外的号机,并将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从A号机分配变更到B号机(步骤S210)。
然后,群管理控制部11为了使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不会因新的电梯厅呼叫而延迟到达16层,限制对B号机分配当前位置和16层之间的新电梯厅呼叫(上行)(步骤S211)。从而,B号机可以在不会比到达时间预测部22预测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响应成为长时间等待的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通过增加响应时的预测负载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选定条件,可以防止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因轿厢内满员而使用者无法乘梯的情况。
(第3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第3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将响应时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等待人数增加为条件,选出救援号机的候补。
图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另外,图7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图1的构成相同的部分附上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第3实施例中,在群管理控制部11具备负载预测部26及等待人数预测部27。负载预测部26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预测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的候补选出的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时的负载。等待人数预测部27预测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等待人数。
救援号机选择部24根据负载预测部26预测的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响应时的负载和等待人数预测部27预测的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等待人数,选择可搭乘等待人数的一定数以上(例如半数以上)的号机。
这样的构成中,在群管理控制部11设置的等待人数预测部27根据发生电梯厅呼叫起的经过时间,预测等待人数。具体地说,例如图8所示,采用存储了在各层的电梯厅发生电梯厅呼叫起的经过时间和等待人数的关系数据的表27a,预测与分配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对应的等待人数。
图3的例中,B号机针对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预测到达时间Tb是24秒。但是,该预测到达时间Tb是检测出60秒的长时间等待时的时间,因此,从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发生到B号机到达为止的经过时间成为84秒(60秒+24秒)。从而,B号机到达时的等待人数根据图8的表27a预测为12人。
接着,详细说明第3实施例的动作。
图9是第3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部11进行的长时间等待救援运转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9中,步骤S301~S305的处理与上述图4的步骤S101~S105的处理相同。
即,分配了电梯厅呼叫的号机的未响应时间经过60秒以上的场合,检测为长时间等待。检测到长时间等待后,群管理控制部11首先算出该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从当前位置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时间,作为预测到达时间T(步骤S301)。
接着,群管理控制部11以分配了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的号机以外的各号机的全部为对象(步骤S302的否),算出这些号机不响应从当前位置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途中层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而移动时的预测到达时间Tn(n是号机ID)(步骤S303)。
然后,群管理控制部11比较长时间等待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和其他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Tn,检索可比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这里是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不会发生新长时间等待的号机(步骤S304~S305)。
图3的例中,向A号机分配的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被检测为长时间等待,调查将该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B号机、C号机时是否可早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是否不发生新长时间等待。
这里,设B号机满足上述的条件(通过分配变更可早20秒以上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且不发生新长时间等待),在第3实施例中,进一步预测B号机响应长时间等待发生层即16层时的等待人数,判断是否可搭乘该预测等待人数的一半以上(步骤S306)。可搭乘预测等待人数的一半以上的场合(步骤S306的是),群管理控制部11确定B号机作为救援号机的候补(步骤S307)。
具体地说,例如B号机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的预测负载是195kg,额定载重是850kg时,有655kg(850kg-195kg)的余裕。另外,B号机到达时的等待人数根据图8的表27a预测为12人。
通常,将每一个乘客的体重作为65kg计算,因此,B号机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时可搭乘预测等待人数12人中的10人。因此,满足步骤S306的判断基准,确定为救援号机的候补。
另外,上述步骤S306中,等待人数条件设为「预测等待人数的一半以上」,但是不一定是预测等待人数的一半以上,例如也可以是预测等待人数的1/3以上或者1/4以上。
另外,不存在满足上述等待人数条件的号机的场合,也可以将满足上述步骤S304的是和S305的否的条件的各号机中可搭乘人数最多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的候补。
另外,在等待人数的预测中,也可以根据出勤时、闲散时等的时间带和玄关层、一般层等的各层的电梯利用状况设定不同的表27a。而且,通过预先按照各层、星期、时间带记录过去的分配号机到达为止的未响应时间和乘入人数作为学习数据,使用该学习数据更新表27a,可进行更高精度的预测。
另外,作为其他预测方法,也可以例如在各层的电梯厅设置拍摄机,根据该拍摄机的图像预测等待人数。
其他号机也进行同样判定,结果,候补号机仅仅是B号机时(步骤S308的是),群管理控制部11最终选择B号机作为救援号机(步骤S309)。另外,存在多个候补号机的场合,群管理控制部11从这些候补号机中选择到达预测时间Tn最小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
这样,选择救援号机后,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群管理控制部11将该救援号机即B号机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的层的4、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B号机以外的号机,并将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从A号机分配变更B号机(步骤S310)。
群管理控制部11为了在响应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为止之间不会因新的电梯厅呼叫而延迟到达16层,限制对B号机分配当前位置和16层之间的新的电梯厅呼叫(上行)(步骤S311)。从而,B号机可以在不会比由到达时间预测部22预测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响应成为长时间等待的16层上行方向的电梯厅呼叫。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预测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等待人数,使与该等待人数相应的号机作为救援号机响应,可以搭乘在该处等待的尽可能多的使用者。该场合,虽然有救援号机无法搭乘全员的情况,但是至少可以使最初在该层长时间等待的使用者搭乘,因此,例如与搜索全员可搭乘号机进行响应的情况相比,可消除长时间等待。
如以上详述,根据各实施例,某层的电梯厅呼叫成为长时间等待时,与乘客有无无关,选择各号机中适当的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将该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该救援号机,可以尽快消除长时间等待状态。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原型,在实施阶段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可以使构成要素变形而具体化。另外,通过上述各实施例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宜组合,也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例的全部构成要素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而且,不同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适宜组合。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个号机的电梯作为一群统一地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配控制部,其伴随电梯厅呼叫的登记,向上述各号机中的最适合的号机分配上述电梯厅呼叫,响应登记了上述电梯厅呼叫的楼层;
长时间等待检测部,其将由上述分配控制部分配了上述电梯厅呼叫的分配号机响应为止的未响应时间经过了一定时间以上的状态检测为长时间等待;
到达时间预测部,其在上述长时间等待检测部检测到长时间等待时,预测上述分配号机到达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时间和其他各号机对已登记的电梯厅呼叫进行分配变更而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到达时间;
救援号机选择部,其检索由上述到达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到达时间比上述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以上的号机,选择其中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以及
救援运转部,其将已经分配到由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选择的救援号机的电梯厅呼叫中、到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之间的层所登记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其他号机,并将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的电梯厅呼叫分配变更到上述救援号机,执行救援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以分配变更不会发生新的长时间等待为条件,检索救援号机的候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配控制部在上述救援号机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为止的期间,禁止其途中层发生的新电梯厅呼叫的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号机具备预测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负载的负载预测部,
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检索上述到达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到达时间比上述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以上且上述负载预测部预测的负载在一定值以下的号机,选择其中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在上述负载预测部预测的负载在一定值以下的号机不存在的场合,检索其中负载最少的号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号机具备预测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等待人数的等待人数预测部,
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检索上述到达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到达时间比上述分配号机早一定时间以上且可搭乘上述等待人数预测部预测的等待人数的一定人数以上的号机,选择其中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作为长时间等待救援号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救援号机选择部在可搭乘上述等待人数预测部预测的等待人数的一定人数以上的号机不存在的场合,检索其中可搭乘人数最多的号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从各层的电梯厅发生电梯厅呼叫起的经过时间与等待人数的关系数据的表,
上述等待人数预测部参照上述表,预测上述各号机响应上述长时间等待发生层时的等待人数。
CN201010266302.5A 2009-08-31 2010-08-27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91/2009 2009-08-31
JP2009200791A JP2011051694A (ja) 2009-08-31 2009-08-31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556A true CN102001556A (zh) 2011-04-06
CN102001556B CN102001556B (zh) 2014-01-08

Family

ID=4380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630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556B (zh) 2009-08-31 2010-08-27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51694A (zh)
CN (1) CN1020015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2542A (zh) * 2013-05-16 2013-10-02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方法与自适应派梯方法
CN107235392A (zh) * 2016-03-28 2017-10-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06218A (zh) * 2015-03-12 2017-1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4715742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5843B2 (ja) * 2012-07-06 2014-08-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738948B2 (ja) * 2013-08-30 2015-06-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6255843B2 (ja) * 2013-09-26 2018-01-1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402074B2 (ja) * 2015-07-03 2018-10-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21A (zh) * 1988-03-02 1989-1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厢体电梯系统的群控方法及装置
US5388668A (en) * 1993-08-16 1995-02-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multiple term objective function and instantaneous elevator assignment
JPH112103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CN101044078A (zh) * 2005-10-26 200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301975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21A (zh) * 1988-03-02 1989-1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厢体电梯系统的群控方法及装置
US5388668A (en) * 1993-08-16 1995-02-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multiple term objective function and instantaneous elevator assignment
JPH112103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CN101044078A (zh) * 2005-10-26 200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301975A (zh) * 2007-05-08 2008-11-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2542A (zh) * 2013-05-16 2013-10-02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方法与自适应派梯方法
CN107406218A (zh) * 2015-03-12 2017-1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7235392A (zh) * 2016-03-28 2017-10-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4715742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4715742B (zh) * 2021-01-04 2023-11-0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556B (zh) 2014-01-08
JP2011051694A (ja)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556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540439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039027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1670961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US10336575B2 (en) Group call management
CN106744089B (zh)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730502B (zh) 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1205669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973468A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CN106809708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201913139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111112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3303753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US9682843B2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CN102849546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2897637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4030100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4418191B (zh) 电梯控制装置
EP3318524B1 (en) Destination dispatch passenger detection
CN104909224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2002220164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918906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13942900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CN111517184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US20040154872A1 (en)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