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005B -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005B
CN101996005B CN201010254428.0A CN201010254428A CN101996005B CN 101996005 B CN101996005 B CN 101996005B CN 201010254428 A CN201010254428 A CN 201010254428A CN 101996005 B CN101996005 B CN 101996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photodiode
transistor
optical sensor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44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005A (zh
Inventor
黑川义元
池田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本发明的触摸屏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设置有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各像素进行:第一工作,即将与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第二工作,即利用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第三工作,即通过改变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而通过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光电流改变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

Description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传感器的触摸屏和其驱动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具有多个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的像素的触摸屏和其驱动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安装有触控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引人注目。安装有触控传感器的显示装置被称为触摸屏或触控荧幕等(下面简称为“触摸屏”)。触控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有电阻膜式、静电容量式、光式等的方式。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式都可以通过使检测对象和显示装置接触或相近,来输入数据。
光式触控传感器通过将检测光的传感器(也称为“光传感器”)设置在触摸屏,而将显示屏幕还用作输入区域。作为具有这种光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的一例,可以举出通过配置有进行图像接收的密接型区域传感器而具备有图像接收功能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具有光式触控传感器的触摸屏中,从触摸屏发射光。当在触摸屏的任意位置存在着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存在着检测对象的区域的光被检测对象遮断,而其中一部分的光被反射。在触摸屏内的像素中设置有能够检测光的光电传感器(有时还称为“光电转换元件”),通过用该光电传感器检测被反射的光,能够知道在光检测区域中存在着检测对象。
另外,正在研究开发具有个人识别功能等的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的电子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作为个人识别,利用指纹、脸、手形、掌纹和手静脉的形状等。在将个人识别功能提供在与显示部不同的部分中的情况下,会导致零部件个数的增多、电子设备的重量及价格的增大。
此外,在触控传感器的系统中,已知根据外光的亮度选择检测指尖位置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292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2-0338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83706号公报
在将触摸屏用于具有个人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需要将设置在触摸屏的各像素中的光传感器通过检测光而生成的电信号收集并进行图像处理。尤其是,为了实现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工作能力的个人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需要光传感器高速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其中通过独立控制光传感器的复位工作和读出工作,可以提高拍摄帧频。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包括:多个分别具有显示元件和光传感器的像素;能够独立控制光传感器的复位工作和读出工作的控制电路,其中,复位工作和读出工作不会在时间上重复。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多个像素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多个像素分别设置有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其中,各像素进行:第一工作,即将与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第二工作,即利用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第三工作,即通过改变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而通过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使电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的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的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光电流改变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多个像素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多个像素分别设置有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其中,各像素进行:第一工作,即将与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第二工作,即利用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第三工作,即通过改变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而通过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使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的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电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的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光电流改变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
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中,在多个像素中的一个进行第一工作的同时,在多个像素中的另一个进行第三工作。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中,在多个像素中的一个进行第一工作,并且在沿行方向与该一个像素相邻的像素进行第一工作期间,多个像素中的另一个进行第三工作。在此,“行方向”是指表示栅极信号线的行数的数字增加的方向。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中,在多个像素中的一个进行第三工作,并且在沿行方向与该一个像素相邻的像素进行第三工作期间,多个像素中的另一个进行第一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其中能够确保光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并且可以高速摄像。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其中能够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并且可以高速摄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触摸屏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例的图;
图3是说明光传感器读出电路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说明光传感器读出工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5是说明触摸屏的截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说明触摸屏的截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说明触摸屏的工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8是说明具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9A至9E是说明使用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说明触摸屏的工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1是说明触摸屏的工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2是说明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其方式和详细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下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注意,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4、图7、图10和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参照图1说明触摸屏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触摸屏100具有像素电路101、显示元件控制电路102及光传感器控制电路103。像素电路101具有在行列方向上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104。每个像素104具有显示元件105和光传感器106。
显示元件105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保持电容、具有液晶层的液晶元件等。薄膜晶体管具有控制对保持电容进行电荷的注入或排出的功能。保持电容具有保持与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相对应的电荷的功能。并且利用通过对液晶层施加电压而使偏光方向改变的现象来形成透过液晶层的光的明暗(进行灰度显示),从而实现图像显示。作为透过液晶层的光,使用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照射的来自光源(背光灯)的光。
作为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方式,可以举出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方式,即,彩色滤光片方式。在这个方式中,通过使透过液晶层的光经过彩色滤光片,进行特定颜色(例如,红(R)、绿(G)、蓝(B))的灰度显示。
此外,作为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另一方式,可以举出场序制方式(fieldsequentialmode),即,利用特定颜色(例如,红(R)、绿(G)、蓝(B))的光源构成背光灯,且依次使各个颜色发光的方式。在场序制方式中,通过在各个颜色的光源发光的期间中形成透过液晶层的光的明暗,可以形成该颜色的灰度。
以上,说明了显示元件105具有液晶元件的情况,但是作为显示元件105也可以具有发光元件等的其他元件。发光元件是其亮度由电流或电压控制的元件,具体地可以举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等。
光传感器106包括光电二极管和薄膜晶体管,所述光电二极管是具有通过接受光来发射电信号的功能的元件。作为光传感器106所接受的光,利用背光灯的光照射到检测对象时的反射光。
显示元件控制电路102是用来控制显示元件105的电路。显示元件控制电路102包括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7和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8。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7通过视频数据信号线等的信号线(也称为“源极信号线”)对显示元件105输入信号。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8通过扫描线(也称为“栅极信号线”)对显示元件105输入信号。
例如,扫描线一侧的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8具有选择配置在特定的行的像素104所具有的显示元件105的功能。此外,信号线一侧的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7具有对被选择的行的像素104所具有的显示元件105提供任意电位的功能。另外,在被扫描线一侧的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8施加高电位的像素中,薄膜晶体管成为导通状态,由信号线一侧的显示元件驱动电路107提供的电荷供给到显示元件。
光传感器控制电路103是用来控制光传感器106的电路,并且它包括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等连接的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以及光传感器驱动电路110。光传感器驱动电路110具有对配置在特定的行的像素104所具有的光传感器106进行后述的复位工作及选择工作的功能。
此外,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具有提取被选择的行的像素104所具有的光传感器106的输出信号的功能。作为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通过利用运算放大器,将模拟信号的光传感器106的输出不加改变地提取到触摸屏外部;或者,通过利用A/D转换电路,将所述输出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提取到触摸屏外部。
利用图2说明像素104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像素104包括具有晶体管201、保持电容202和液晶元件203的显示元件105以及具有光电二极管204、晶体管205和晶体管206的光传感器106。
晶体管201的栅极与栅极信号线207电连接,其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视频数据信号线210电连接,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保持电容202的一个电极以及液晶元件203的一个电极电连接。保持电容202的另一个电极和液晶元件203的另一个电极保持为恒定的电位。液晶元件203是包括一对电极和该一对电极之间的液晶层的元件。
当对栅极信号线207施加高电平的电位“H”时,晶体管201向保持电容202和液晶元件203施加视频数据信号线210的电位。保持电容202保持上述施加的电位。液晶元件203根据上述施加的电位改变光透过率。
光电二极管204的一个电极与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电连接,另一个电极通过栅极信号线213与晶体管205的栅极电连接。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212电连接,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晶体管20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电连接。晶体管206的栅极与栅极信号线209电连接,晶体管20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电连接。
注意,晶体管205和晶体管206的配置不局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如图12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晶体管20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212电连接,晶体管20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电连接,晶体管205的栅极与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电连接,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电连接。
接下来,使用图3说明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由多个电路300构成。多个电路300的每一个分别与像素电路101所具有的多个像素104中的一列像素相对应。如图3所示,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所具有的与一列像素相对应的电路300包括p型晶体管301和保持电容302。此外,211表示与该像素的一列相对应的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303表示预充电信号线。
在光传感器读出电路109所具有的与一列像素相对应的电路300中,在像素104内的光传感器106工作之前将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设定为基准电位。在图3中,通过使预充电信号线303的电位为低电平电位的“L”,可以将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设定为作为基准电位的高电位。
注意,当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寄生电容大时,就不需要设置保持电容302。
另外,也可以采用基准电位为低电位的结构。在此情况下,通过利用n型晶体管而代替p型晶体管301,并使预充电信号线303的电位为电位“H”,可以将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设定为作为基准电位的低电位。
接下来,使用图4的时序图说明触摸屏的光传感器106的读出工作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信号401至信号404分别相当于图2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电位、与晶体管206的栅极连接的栅极信号线209的电位、与晶体管205的栅极连接的栅极信号线213的电位、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另外,信号405相当于图3的预充电信号线303的电位。
在时刻A处,当将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电位(信号401)设定为电位“H”时,换言之,当将与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复位工作)时,光电二极管204导通,从而与晶体管205的栅极连接的栅极信号线213的电位(信号403)成为电位“H”。另外,当将预充电信号线303的电位(信号405)设定为电位“L”时,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信号404)被预充电到电位“H”。
在时刻B处,当将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电位(信号401)设定为电位“L”(累积工作)时,由于光电二极管204的光电流,与晶体管205的栅极连接的栅极信号线213的电位(信号403)开始下降。当照射光时,光电二极管204的光电流增大,因此与晶体管205的栅极连接的栅极信号线213的电位(信号403)根据照射光量而变化。也就是说,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变化。
在时刻C处,当将栅极信号线209的电位(信号402)设定为电位“H”(选择工作)时,晶体管206导通,并且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212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通过晶体管205和晶体管206导通。于是,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信号404)下降。注意,在时刻C之前,将预充电信号线303的电位(信号405)设定为电位“H”,来结束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预充电。在此,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信号404)的下降速度取决于晶体管205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也就是说,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信号704)的下降速度根据照射到光电二极管204的光量而变化。
在时刻D处,当将栅极信号线209的电位(信号402)设定为电位“L”时,晶体管206被截止,从而在时刻D之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信号404)成为一定值。在此,该一定值根据照射到光电二极管204的光量而变化。因此,通过获得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可以知道照射到光电二极管204的光量。
如上所述,通过反复进行复位工作、累积工作、选择工作,而实现各个光传感器的工作。为了实现触摸屏的高速拍摄,需要高速进行所有像素的复位工作、累积工作、选择工作。
简单地说,如图10所示的时序图那样,在所有像素的复位工作之后,进行所有像素的累积工作,然后进行所有像素的选择工作,来可以实现所希望的拍摄。图10是说明触摸屏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在图10中,信号1001、信号1002、信号1003、信号1004、信号1005、信号1006、信号100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时序图。此外,信号1011、信号1012、信号1013、信号1014、信号1015、信号1016、信号101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栅极信号线209的时序图。期间1018是第m行光传感器工作的期间,期间1019、期间1020、期间1021分别是进行复位工作、累积工作、选择工作的期间。此外,期间1022是所有像素的一次拍摄所要的期间。注意,m和n是自然数,且满足1<m<n。在此,图10所示的期间T表示从某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到下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的期间。
在此,通过利用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确保每个光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并且容易进行高速摄像。
图7是说明触摸屏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在图7中,信号701、信号702、信号703、信号704、信号705、信号706、信号70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时序图。此外,信号711、信号712、信号713、信号714、信号715、信号716、信号71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栅极信号线209的时序图。期间718是第m行光传感器工作的期间,期间719、期间720、期间721分别是进行复位工作、累积工作、选择工作的期间。此外,期间722是所有像素的一次拍摄所要的期间。注意,m和n是自然数,且满足1<m<n。在此,图7所示的期间T表示从某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到下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的期间。
通过利用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在不同行同时进行复位工作、累积工作和选择工作。例如,可以在某一行进行复位工作的同时在另一行进行选择工作。在图7中,同时进行第m行的复位工作和第1行的选择工作。
在此,当将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各行的光传感器的复位工作及选择工作的期间设定为与图10所示的时序图相同时,可以使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所有画面的一次拍摄所要的时间(期间722)小于图10所示的期间(期间1022)。因此,与图10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相比,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通过提高摄像帧频,而高速摄像。
由此,通过利用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在确保每个光传感器的工作时间的同时,通过提高拍摄帧频,高速摄像。
另外,为了实现图7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光传感器驱动电路110优选独立具有控制复位工作的驱动电路以及控制选择工作的驱动电路。例如,优选地是,使用第一移位寄存器构成控制复位工作的驱动电路,而使用第二移位寄存器构成控制选择工作的驱动电路。
此外,通过利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
在图11中,信号1101、信号1102、信号1103、信号1104、信号1105、信号1106、信号110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208的时序图。此外,信号1111、信号1112、信号1113、信号1114、信号1115、信号1116、信号1117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第m行、第(m+1)行、第(n-1)行、第n行的栅极信号线209的时序图。期间1118是第m行光传感器工作的期间,期间1119、期间1120、期间1121分别是进行复位工作、累积工作、选择工作的期间。此外,期间1122是所有像素的一次拍摄所要的期间。在此,图11所示的期间T表示从某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到下一行的复位工作开始的时序的期间。在图10所示的时序图中,期间T没有进行选择工作的像素,而在图11所示的时序图中,期间T有进行选择工作的像素。
通过利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不改变控制复位工作的驱动电路的工作频率以及控制选择工作的驱动电路的工作频率,而对不同行不同时进行复位工作和选择工作。例如,通过在某一行的复位工作和与该行相邻的行的复位工作之间进行另一行的选择工作,可以不同时进行复位工作和选择工作。在图11中,在第m行的复位工作和第(m+1)行的复位工作之间进行第2行的选择工作。此外,例如,通过在某一行的选择工作和与该行相邻的行的选择工作之间进行另一行的复位工作,可以不同时进行复位工作和选择工作。在图11中,在第1行的选择工作和第2行的选择工作之间进行第m行的复位工作。
通过利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少因进行选择工作的行的光传感器而导致的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变化对另一行的光传感器的复位工作造成的影响。因此,通过利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
在此,对复位工作造成影响的原因在于,在图2中,由于晶体管206的关态泄漏电流,泄漏电流从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经过晶体管205流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212。对复位工作造成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发生光传感器的工作缺陷,例如:在复位工作中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达不到所希望的电压;或者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211的电位以及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212的电位因泄漏电流而变得不稳定。
由此,通过利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可以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并通过提高拍摄帧频而可以高速摄像。
另外,在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中,在复位期间中将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设定为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的电位相等的电位,也是有效的。
另外,为了实现图11所示的时序图的驱动方法,光传感器驱动电路110优选独立具有控制复位工作的驱动电路以及控制选择工作的驱动电路。例如,以下结构是有效的,即使用第一移位寄存器构成控制复位工作的驱动电路,使用第二移位寄存器构成控制选择工作的驱动电路,并且,各个行的控制信号由各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与只在所希望的期间中设定为电位“H”的信号的逻辑和生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可以提供具有能够确保工作时间且能够高速摄像的光传感器的触摸屏。此外,还可以提供能够确保光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并且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方式,可以提供具有工作稳定且能够以高速工作进行拍摄的光传感器的触摸屏。此外,还可以提供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并且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结构。
图5表示触摸屏的截面的一个例子。图5所示的触摸屏在具有绝缘表面的基板501(TFT基板)上设置有光电二极管502、晶体管503、保持电容504、液晶元件505。
光电二极管502和保持电容504可以在制造晶体管503的步骤中与晶体管503一起形成。光电二极管502是横向结型的pin二极管,其中,光电二极管502所具有的半导体膜506包括具有p型导电性的区域(p层)和具有i型导电性的区域(i层)和具有n型导电性的区域(n层)。注意,在图5所示的触摸屏中,示出了光电二极管502为pin二极管的情况,但是光电二极管502也可以是pn二极管。通过将赋予p型的杂质和赋予n型的杂质分别添加到半导体膜506的特定区域中,可以形成横向结型的pin结或pn结。
另外,通过利用蚀刻等的方法将形成在基板501上的半导体膜加工(构图)为所希望的形状,可以一起形成光电二极管502的岛状半导体膜和晶体管503的岛状半导体膜。这时,不需要对其中形成有包括晶体管等的像素的普通面板的制造步骤追加用于形成光电二极管的一部分的步骤。由此,可以降低成本。
液晶元件505包括像素电极507、液晶508和对置电极509。像素电极507被形成在基板501上,并通过保持电容504及导电膜510电连接到晶体管503。而且,对置电极509被形成在基板513(对置基板)上,并在像素电极507和对置电极509之间夹有液晶508。注意,在图5所示的触摸屏中,未图示用于光传感器的晶体管,但是该晶体管也可以在制造晶体管503的步骤中与晶体管503一起形成在基板501上。
像素电极507和对置电极509之间的单元间隙可以利用间隔物516而控制。在图5中,使用通过光刻法选择性地形成的柱状间隔物516来控制单元间隙,但是,也可以通过将球状间隔物分散在像素电极507和对置电极509之间来控制单元间隙。
另外,液晶508在基板501和基板513之间被密封材料围绕。作为液晶508的注入方法,既可以利用分配器法(滴落法),又可以利用浸渍法(泵浦方式)。
作为像素电极507可以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铟锡氧化物(ITO)、含有氧化硅的铟锡氧化物(ITSO)、有机铟、有机锡、含有氧化锌(ZnO)的铟锌氧化物(IZO(IndiumZincOxide))、氧化锌(ZnO)、含有镓(Ga)的氧化锌、氧化锡(SnO2)、含有氧化钨的铟氧化物、含有氧化钨的铟锌氧化物、含有氧化钛的铟氧化物、含有氧化钛的铟锡氧化物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透过型的液晶元件505为例子,所以与像素电极507同样,对置电极509也可以使用上述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
在像素电极507和液晶508之间设置有取向膜511,并在对置电极509和液晶508之间设置有取向膜512。取向膜511和取向膜512可以使用聚酰亚胺、聚乙烯醇等的有机树脂而形成,并对其表面进行了摩擦(rubbing)等用于使液晶分子向一定的方向配列的取向处理。通过在对取向膜施加压力的同时,使缠绕有尼龙等的布的滚筒转动,而沿一定方向擦磨上述取向膜的表面,可以进行摩擦处理。注意,也可以不进行取向处理,而使用氧化硅等的无机材料通过蒸镀法直接形成具有取向特性的取向膜511和取向膜512。
另外,在基板513上与液晶元件505重叠地形成能够透过特定波长区域的光的彩色滤光片514。可以将分散有颜料的丙烯酸树脂等的有机树脂涂敷到基板513上,然后利用光刻法选择性地形成彩色滤光片514。此外,也可以将分散有颜料的聚酰亚胺树脂涂敷到基板513上,然后利用蚀刻法选择性地形成彩色滤光片514。或者,也可以通过利用喷墨法等的液滴喷射法选择性地形成彩色滤光片514。
另外,在基板513上与光电二极管502重叠地形成能够遮挡光的遮挡膜515。通过设置遮挡膜515,可以防止透过基板513而入射到触摸屏内的来自背光灯的光直接照射到光电二极管502,并可以防止由于像素之间的液晶508的取向混乱而导致的旋错(disclination)被识别到。作为遮挡膜515可以使用碳黑、其氧化数比二氧化钛小的低维氧化钛等的包含黑色颜料的有机树脂。此外,也可以利用使用铬的膜形成遮挡膜515。
另外,在基板501的与形成有像素电极507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置偏振片517,并在基板513的与形成有对置电极509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置偏振片518。
来自背光灯的光如箭头520所示那样穿过液晶元件505照射到基板501一侧的检测对象521。而且,被检测对象521反射的光如箭头522所示那样入射到光电二极管502。
作为液晶元件,除了TN(TwistedNematic:扭转向列)型之外,还可以采用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定向)型、OCB(opticallycompensated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型、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内切换)型等。注意,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在像素电极507和对置电极509之间夹有液晶508的结构的液晶元件505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使用如IPS型那样一对电极的双方都设置在基板501一侧的液晶元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薄膜半导体膜用于光电二极管502、晶体管503、保持电容504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单晶半导体基板、SOI基板等来形成光电二极管502、晶体管503、保持电容504。
根据上述方式,可以提供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此外,可以提供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另一结构。
图6示出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触摸屏的截面例子。在图6所示的触摸屏中,光电二极管602与图5所示的光电二极管502的不同之处在于,光电二极管602具有利用形成晶体管503的栅极电极的导电膜而构成的遮挡膜603。由于光电二极管602具有遮挡膜603,可以防止来自背光灯的光直接入射到具有i型导电性的区域(i层)中,所以可以有效地只检测出被检测对象521反射的光。
另外,在将横向结型的pin二极管用作光电二极管602的情况下,当形成具有p型导电性的区域(p层)和具有n型导电性的区域(n层)时,通过使用遮挡膜603作为掩模,可以以自对准的方式形成这些区域。这在形成微小光电二极管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并且这对减小像素尺寸和提高开口率有效。
根据上述方式,可以提供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此外,可以提供能够高速摄像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参照图8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8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透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一对基板之间形成有包括液晶元件、光电二极管、薄膜晶体管等的像素的液晶面板1601;第一扩散板1602;棱镜片1603;第二扩散板1604;导光板1605;反射板1606;具有多个光源1607的背光灯1608;电路基板1609。
将液晶面板1601、第一扩散板1602、棱镜片1603、第二扩散板1604、导光板1605、反射板1606按顺序层叠。光源1607设置在导光板1605的端部,并且扩散到导光板1605的内部的来自光源1607的光穿过第一扩散板1602、棱镜片1603以及第二扩散板1604从对置基板一侧(液晶面板1601的设置有导光板1605等的一侧)均匀性地照射到液晶面板1601。
注意,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一扩散板1602和第二扩散板1604,但是扩散板的数量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单数或者三个以上。并且,只要将扩散板设置在导光板1605和液晶面板1601之间,即可。因此,既可以只在比棱镜片1603接近于液晶面板1601的一侧设置扩散板,又可以只在比棱镜片1603接近于导光板1605的一侧设置扩散板。
此外,棱镜片1603不局限于图8所示的其截面是锯齿状的形状,只要是具有能够将来自光导板1605的光聚焦到液晶面板1601一侧的形状,即可。
在电路基板1609中设置有生成输入到液晶面板1601的各种信号的电路、或者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对从液晶面板1601输出的各种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等。并且,在图8中,电路基板1609与液晶面板1601通过FPC(柔性印刷电路)1611连接。注意,上述电路可以利用COG(玻璃上芯片安装)法连接到液晶面板1601,或者也可以利用COF(薄膜上芯片安装)法将上述电路的一部分连接到FPC1611。
图8表示在电路基板1609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光源1607的驱动的控制类电路,并且该控制类电路与光源1607通过FPC1610连接的例子。但是,上述控制类电路也可以形成在液晶面板1601上,并且在此情况下,液晶面板1601与光源1607通过FPC等连接。
注意,图8例示在液晶面板1601的端部配置光源1607的边缘照光型的光源,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也可以是在液晶面板1601的正下方配置光源1607的正下型。
例如,当检测对象的手指1612从TFT基板一侧(夹持液晶面板1601与背光灯1608相反一侧)接近液晶面板1601时,来自背光灯1608的光穿过液晶面板1601,并且该光的一部分被手指1612反射,而再次入射到液晶面板1601。按顺序使对应于各个颜色的光源1607发光,并获得每个颜色的拍摄数据,来可以获得检测对象的手指1612的彩色拍摄数据。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具有能够确保光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并且能够高速摄像的特征。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具有能够使光传感器的工作稳定,并且能够高速摄像的特征。因此,对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而言,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追加触摸屏,可以使其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适用于显示装置、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具备记录媒体的图像再现装置(典型地是,能够再现记录媒体如数字通用磁盘(DVD)等并具有可以显示其图像的显示器的装置)中。此外,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可以举出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电子图书、摄像机、数码相机、护目镜型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导航系统、音频再现装置(车载音响、数字音频播放器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复合式打印机、自动取款机(ATM)、自动售货机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A至9E说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
图9A是显示装置,其包括框体5001、显示部5002、支撑台5003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用于显示部5002。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用于显示部5002,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拍摄数据,从而可以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的显示装置。另外,显示装置包括用于个人计算机、TV播放接收、广告显示等的所有用于信息显示的显示装置。
图9B是便携式信息终端,其包括框体5101、显示部5102、开关5103、操作键5104、红外线端口5105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用于显示部5102。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用于显示部5102,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拍摄数据,从而可以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图9C是自动取款机,其包括框体5201、显示部5202、硬币投入口5203、纸币投入口5204、卡片放入口5205、存款簿放入口5206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用于显示部5202。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用于显示部5202,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拍摄数据,从而可以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的自动取款机。而且,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的自动取款机能够以更高精度读出用于生物认证的生物信息,诸如指纹、脸、手形、掌纹和手静脉的形状、虹膜等。因此,可以减小在生物认证时本人被误认为非本人的本人拒绝率和别人被误认为本人的别人接纳率。
图9D是便携式游戏机,其包括框体5301、框体5302、显示部5303、显示部5304、麦克风5305、扬声器5306、操作键5307、触屏笔5308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用于显示部5303或显示部5304。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用于显示部5303或显示部5304,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拍摄数据,从而可以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的便携式游戏机。另外,图9D所示的便携式游戏机具有显示部5303和显示部5304的两个显示部,但是便携式游戏机所具有的显示部的数目不局限于此。
图9E是電子黑板,其包括框体5401、描画部5402等。在电子黑板中,可以通过触屏笔5403或使用油性油墨的笔等,将文字或图画等的信息写入描画部5402。而且,电子黑板可以通过利用光传感器对写入描画部5402的信息进行电子数据化。当使用触屏笔5403时,写入描画部5402的信息被光传感器电子数据化,然后,通过显示元件显示在描画部5402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可以用于描画部5402。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屏用于描画部5402,可以提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应用的电子黑板。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而实施。
附图标记
100触摸屏
101像素电路
102显示元件控制电路
103光传感器控制电路
104像素
105显示元件
106光传感器
107显示元件驱动电路
108显示元件驱动电路
109光传感器读出电路
110光传感器驱动电路
201晶体管
202保持电容
203液晶元件
204光电二极管
205晶体管
206晶体管
207栅极信号线
208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
209栅极信号线
210视频数据信号线
211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
212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
213栅极信号线
300电路
301p型晶体管
302保持电容
303预充电信号线
401信号
402信号
403信号
404信号
405信号
501基板
502光电二极管
503晶体管
504保持电容
505液晶元件
506半导体膜
507像素电极
508液晶
509对置电极
510导电膜
511取向膜
512取向膜
513基板
514彩色滤光片
515遮挡膜
516间隔物
517偏振片
518偏振片
520箭头
521检测对象
522箭头
602光电二极管
603遮挡膜
701信号
702信号
703信号
704信号
705信号
706信号
707信号
711信号
712信号
713信号
714信号
715信号
716信号
717信号
718期间
719期间
720期间
721期间
722期间
1001信号
1002信号
1003信号
1004信号
1005信号
1006信号
1007信号
1011信号
1012信号
1013信号
1014信号
1015信号
1016信号
1017信号
1018期间
1019期间
1020期间
1021期间
1022期间
1101信号
1102信号
1103信号
1104信号
1105信号
1106信号
1107信号
1111信号
1112信号
1113信号
1114信号
1115信号
1116信号
1117信号
1118期间
1119期间
1120期间
1121期间
1122期间
1601液晶面板
1602扩散板
1603棱镜片
1604扩散板
1605导光板
1606反射板
1607光源
1608背光灯
1609电路基板
1610FPC
1611FPC
1612手指
5001框体
5002显示部
5003支撑台
5101框体
5102显示部
5103开关
5104操作键
5105红外线端口
5201框体
5202显示部
5203硬币投入口
5204纸币投入口
5205卡片放入口
5206存款簿放入口
5301框体
5302框体
5303显示部
5304显示部
5305麦克风
5306扬声器
5307操作键
5308触屏笔
5401框体
5402描画部
5403触屏笔
本说明书根据2009年8月24日在日本专利局受理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9-193216而制作,所述申请内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16)

1.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触摸屏至少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该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与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一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
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以通过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两者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用于所述设定与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和用于所述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彼此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5.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触摸屏至少包括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和第三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该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与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一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
在所述设定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的步骤之后,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以通过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两者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在所述改变步骤之后,将与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二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其中所述第三像素是沿行方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像素,
其中,用于所述设定与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和用于所述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彼此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9.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触摸屏至少包括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和第三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该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改变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以通过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两者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在所述改变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的步骤之后,将与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
在所述设定与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所述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的步骤之后,改变与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三栅极信号线的电位,以通过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三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并且所述第三像素是沿行方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像素,
其中,用于所述设定与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所述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和用于所述改变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的步骤的期间彼此不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利用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13.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该触摸屏至少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具有光电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光传感器,该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与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光电二极管复位信号线的电位设定得对所述第一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
在所述设定步骤的同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以通过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两者使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与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导通,来根据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光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并且,所述光传感器基准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改变所述第二像素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CN201010254428.0A 2009-08-24 2010-08-13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3216 2009-08-24
JP2009-193216 2009-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005A CN101996005A (zh) 2011-03-30
CN101996005B true CN101996005B (zh) 2016-05-11

Family

ID=4293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442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05B (zh) 2009-08-24 2010-08-13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24875B2 (zh)
EP (1) EP2290509B1 (zh)
JP (2) JP5513307B2 (zh)
KR (1) KR101735274B1 (zh)
CN (1) CN101996005B (zh)
AT (1) ATE550712T1 (zh)
TW (1) TWI511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7655B1 (ko) 2010-01-15 2021-04-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KR101924318B1 (ko) 2010-02-12 2018-12-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874784B1 (ko) 2010-03-08 2018-07-0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JP5556823B2 (ja) * 2012-01-13 2014-07-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KR101931676B1 (ko) 2012-03-23 2018-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센서,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536606B (zh) * 2014-12-19 2018-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触摸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232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977476B2 (en) 2015-06-01 2021-04-13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rmatoglyphics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acquisi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898322B (zh) * 2015-07-09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6679897B2 (ja) * 2015-11-20 2020-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US10679034B2 (en) * 2018-06-08 2020-06-0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hort latency fingerprint sensing
TWI722827B (zh) * 2019-11-27 2021-03-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KR102480273B1 (ko) * 2020-12-03 2022-12-23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P형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프로그램 가능한 전압이 인가되는 터치 스크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083A (zh) * 2006-12-27 2008-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5911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
CN101414068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光电薄膜晶体管的光学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6278A (ja) 1991-02-08 1992-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ニアイメージセンサ
US6972753B1 (en)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US6597348B1 (en) 1998-12-28 2003-07-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TW459275B (en) 1999-07-06 2001-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112184B2 (ja) 2000-01-31 2008-07-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エリア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US6747638B2 (en) 2000-01-31 2004-06-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dhesion type area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dhesion type area sensor
JP2001298663A (ja) 2000-04-12 2001-10-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197217B2 (ja) 2000-05-08 2008-12-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装置
KR100771258B1 (ko) 2000-05-09 2007-10-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본인 인증 시스템과 본인 인증 방법 및 휴대 전화 장치
JP4364452B2 (ja) 2000-05-09 2009-11-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携帯型情報通信装置
JP4703815B2 (ja) 2000-05-26 2011-06-1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Mos型センサの駆動方法、及び撮像方法
US7030551B2 (en) 2000-08-10 2006-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ea sens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n area sensor
US6747290B2 (en) 2000-12-12 2004-06-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device
US6724012B2 (en) 2000-12-14 2004-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matrix with pixels having sensor and light emitting portions
JP4485087B2 (ja) 2001-03-01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動作方法
JP4703883B2 (ja) 2001-04-09 2011-06-1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JP4831892B2 (ja) 2001-07-30 2011-12-0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JP3992504B2 (ja) 2002-02-04 2007-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
JP4301493B2 (ja) * 2003-04-09 2009-07-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7183706A (ja) 2006-01-04 2007-07-19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タッチセンサシステム
GB2439118A (en) * 2006-06-12 2007-12-19 Sharp Kk Image sensor and display
US8065146B2 (en) * 2006-07-12 2011-1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an answering machine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US8089476B2 (en) 2007-08-01 2012-01-03 Son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evice
WO2009025223A1 (ja) * 2007-08-21 2009-0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
US20090141004A1 (en) 2007-12-03 2009-06-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175136B2 (ja) * 2008-05-22 2013-04-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10102393A1 (en) * 2008-07-02 2011-05-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EP2151811A3 (en) 2008-08-08 2010-07-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00038046A (ko) 2008-10-02 2010-04-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의 구동방법
US8098345B2 (en) * 2008-11-21 2012-0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s device
WO2010073892A1 (en) 2008-12-24 2010-07-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313853B2 (ja) 2008-12-24 2013-10-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センサを有する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5100670B2 (ja) 2009-01-21 2012-12-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タッチパネル、電子機器
JP5202395B2 (ja) 2009-03-09 2013-06-0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タッチパネル、電子機器
US8982099B2 (en) 2009-06-25 2015-03-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I547845B (zh) 2009-07-02 2016-09-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083A (zh) * 2006-12-27 2008-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5911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
CN101414068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光电薄膜晶体管的光学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0509A1 (en) 2011-03-02
JP2011070657A (ja) 2011-04-07
CN101996005A (zh) 2011-03-30
US8624875B2 (en) 2014-01-07
TW201128491A (en) 2011-08-16
KR101735274B1 (ko) 2017-05-15
JP5828928B2 (ja) 2015-12-09
TWI511002B (zh) 2015-12-01
JP2014146362A (ja) 2014-08-14
EP2290509B1 (en) 2012-03-21
US20110043488A1 (en) 2011-02-24
JP5513307B2 (ja) 2014-06-04
KR20110020738A (ko) 2011-03-03
ATE550712T1 (de) 201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6005B (zh) 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TWI539429B (zh) 顯示裝置之驅動方法
CN101937291B (zh) 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86268B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TWI547845B (zh) 觸控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CN102096523B (zh) 半导体装置
KR101843561B1 (ko) 표시 장치 및 반도체 장치
TW201207685A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