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5699B -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5699B
CN101995699B CN 200910090593 CN200910090593A CN101995699B CN 101995699 B CN101995699 B CN 101995699B CN 200910090593 CN200910090593 CN 200910090593 CN 200910090593 A CN200910090593 A CN 200910090593A CN 101995699 B CN101995699 B CN 101995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lexible panel
transmission equipment
panel transmission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90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5699A (zh
Inventor
黄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905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5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5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5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其中设备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刚性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柔性面板的吸附口;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采用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柔性面板,就可以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间接地传送柔性面板,进而完成柔性面板的制备工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不需添加专用的生产线,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TFT-LCD)以其超薄和轻便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显示器,成为显示器技术中的主流。在TFT-LCD中,柔性显示器具有可卷曲和超薄等特性,其制造和研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但是,由于现有的TFT-LCD制造行业中主要使用玻璃基板,现有的TFT-LCD生产线一般适用于制造玻璃基板或其它刚性材料的液晶显示器。而因为柔性基板具有易卷曲特性,所以不能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为了制造柔性显示器,需要使生产商添加专用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传送柔性基板,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刚性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柔性面板的吸附口,该吸附口贯穿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用于吸附柔性面板的吸附口,该吸附口贯穿所述第一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涂覆密封装置,并在所述密封装置上留设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
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
密封所述出气口;
将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的所述柔性面板进行切割;
将切割后的所述柔性面板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并使用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传送所述切割后的柔性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多个已切割后的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
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
密封所述出气口。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采用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柔性面板,就可以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间接地传送柔性面板,进而完成柔性面板的制备工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不需添加专用的生产线,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1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2中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3中形成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中吸附柔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装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刚性基板;第一基板设有用于吸附柔性面板的吸附口;密封装置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刚性基板,所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采用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柔性面板,就可以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间接地传送柔性面板。
图1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及位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密封装置。其中,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为刚性基板,举例来说,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可以为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这种基板不易卷曲,能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
第一基板11设有用于吸附柔性面板的吸附口13,该吸附口13贯穿第一基板11(见图2)。图1中吸附口13的排布方式为矩形,其中省略号表示省略了若干个吸附口。本发明吸附口13的排布方式不仅限于矩形,还可以为十字形等其他形式。另外,如果需要对吸附的柔性面板进行切割,本发明也可以根据预估计切割后柔性面板的尺寸设计吸附口13的排布方式,使得吸附口避开需要去除的废料区。
本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具体包括封框胶14和多个隔垫物15。封框胶14涂覆在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的周边,封框胶14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密封接触,封框胶14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16。隔垫物15分布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封框胶14形成的区域中,隔垫物15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密封接触,起到一定的支撑和粘合作用。
进一步的,封框胶14和隔垫物15可以为同种材料制成,其所采用的材料为耐强酸、热稳定性良好、化学性质稳定和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材料,较佳的一种材料为硅胶。硅胶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它除了与氢氟酸反应之外,不与其它强酸反应;并且硅胶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质也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使用硅胶这种材料,也可以选择使用其它在强酸强气压下保持特性的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将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11表面;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16吸出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空气;密封出气口16,具体地,可以采用密封塞将出气口16密封,密封塞进行密封的原理与膨胀螺栓类似,密封塞采用耐高温、耐酸碱的材料,能在强酸强气压下保持特性;此时,封框胶14和密封塞用于将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区域密封起来,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形成负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柔性面板被吸附并紧贴于第一基板11的表面。将吸附有柔性面板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置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上,即可进行后续的阵列基板制造工艺。当柔性面板制备完成后,拿掉密封塞,打开出气口16,解除内外压差,就可以将制备完成的柔性面板取下。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将柔性面板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之后可以进行切割工艺,即柔性面板在吸附过程中完成切割。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的吸附口的排布方式可以考虑切割后柔性面板的尺寸,要避开切割时需要去除的废料区,以免切割去除废料时影响吸附效果。
具体地,柔性面板可以对盒后再切割。由于柔性面板和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可以采用激光或刀具等工具进行切割,不损害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即可;切割完成后,可以采用较小号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继续进行传送。
当然柔性面板也可以切割后再进行后续生产,也就是说柔性面板为阵列面板或彩膜面板,两者还没有对盒的时候。在生产工序开始的时候,柔性面板被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进行切割。如果一个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柔性面板之间会有缝隙,整个基板高低不平,会影响后续的生产。所以可以在缝隙中填充金属线或者陶瓷等其他介质,具体为碳纤维线,硅酸铝陶瓷纤维线等具有优良的抗拉伸性能,耐高温,耐酸碱的材料,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这些材料可以待工艺完成之后拆除,介质的选择标准是不和后续生产中的气体或液体反应。
另外:切割时也可以不考虑吸附效果,这样就可以随意设置吸附口而不受面板尺寸的限制。但是需要别的配套设施协助,以确保吸附不良时面板不会卷曲而影响切割。具体地可以设置抵触装置,该抵触装置可以包括数根带圆头的抵触条,类似于现在生产线中使用的吸附玻璃的机械手,切割前,用抵触装置按住柔性基板,再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可以采用较小号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继续进行传送。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也可以在其他切割台上完成柔性面板的切割工艺,然后将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由于柔性面板之间会有缝隙,整个基板高低不平,会影响后续的生产。所以将面板放置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以后,可以在缝隙中填充金属线或者陶瓷等其他介质,再运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介质具体为碳纤维线,硅酸铝陶瓷纤维线等具有优良的抗拉伸性能,耐高温,耐酸碱的材料,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这些材料可以待工艺完成之后拆除,介质的选择标准是不和后续生产中的气体或液体反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采用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柔性面板,就可以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间接地传送柔性面板,进而完成柔性面板的制备工艺。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不需添加专用的生产线,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也可以应用于采用柔性基板作衬底的制造工艺中,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制造工艺,用于传送柔性面板。
图3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用于吸附柔性面板的吸附口;
步骤102、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涂覆密封装置,并在密封装置上留设用于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
步骤103、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盒。
图4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1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101中,在空白的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第一基板)21上通过激光光束22形成贯穿基板的多个吸附口23,这些吸附口23的排布方式为矩形,其中省略号表示省略了若干个吸附口。吸附口23的排布方式不仅限于矩形,还可以为十字形等其他形式。另外,本发明也可以根据柔性面板的尺寸设计吸附口23的排布方式,为了使柔性面板传送设备更好的吸附住柔性面板,吸附口23对应于柔性面板上的吸附点可以均匀分布在柔性面板上。
图5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2中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步骤102中,在另一空白的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第二基板)24的周边涂覆封框胶25,在封框胶25形成的区域内设置隔垫物26,封框胶25和隔垫物26的材料可以相同;在封框胶25上留设用于使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27。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步骤102中也可以在形成有吸附口的第一基板上涂覆封框胶和隔垫物,并留设出气口。
图6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步骤103中形成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步骤103中,将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进行对盒,封框胶25与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密封接触,隔垫物26也与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密封接触,起到支撑和粘合作用。
图7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中吸附柔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当在使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过程中,通过出气口27吸出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之间的空气时,采用密封塞将出气口27密封,使得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4之间形成负压,用于吸附柔性面板28。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造出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适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采用该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吸附柔性面板,就可以使用现有的TFT-LCD生产线间接地传送柔性面板,进而完成柔性面板的制备工艺。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造出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不需添加专用的生产线,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柔性面板也可以应用于采用柔性基板作衬底的制造工艺中,例如OLED制造工艺,用于传送柔性面板。
图8为本发明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将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
步骤202、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
步骤203、密封出气口;
步骤204、进行处理柔性面板的工艺。
上述步骤204可以包括:将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的柔性面板进行切割,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将柔性面板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之后可以进行切割工艺。具体地,可以在对盒之前切割,也可以在对盒之后切割。
本实施例也可以将柔性面板切割后再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上述步骤201包括:将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01之后,步骤202之前还包括:在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充介质。该介质可以为金属线或陶瓷。
上述两种使用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于现有的TFT-LCD生产线,不需添加专用的生产线,降低了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刚性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柔性面板的吸附口,该吸附口贯穿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密封接触的封框胶;所述封框胶涂覆在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周边,所述封框胶上设有所述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隔垫物分布在所述封框胶形成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的材料为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的排布方式是根据切割后柔性面板的尺寸而设计的,使得所述吸附口避开需要去除的废料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的排布方式为矩形或十字形。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用于吸附柔性面板的吸附口,该吸附口贯穿所述第一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涂覆密封装置,并在所述密封装置上留设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的出气口;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盒。
8.一种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
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
密封所述出气口;
将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的所述柔性面板进行切割;
将切割后的所述柔性面板吸附在柔性面板传送设备上,并使用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传送所述切割后的柔性面板。
9.一种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已切割后的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
采用吸气装置通过出气口吸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负压;
密封所述出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柔性面板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之后还包括:在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充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面板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充介质为:在多个已切割的柔性面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金属线或者陶瓷。
CN 200910090593 2009-08-31 2009-08-31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Active CN101995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90593 CN101995699B (zh) 2009-08-31 2009-08-31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90593 CN101995699B (zh) 2009-08-31 2009-08-31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5699A CN101995699A (zh) 2011-03-30
CN101995699B true CN101995699B (zh) 2013-04-03

Family

ID=4378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90593 Active CN101995699B (zh) 2009-08-31 2009-08-31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5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871A (zh) * 2011-06-17 2011-10-12 江苏亿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各种显示器系统的3d液晶镜片
CN102856167B (zh) * 2012-09-14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处理方法和承载基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7201A (ja) * 1998-12-22 2000-07-04 Rohm Co Ltd フィルム状の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1117063A (ja) * 1999-10-19 2001-04-27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セル製造用補助板
CN1314606A (zh) * 1999-12-02 2001-09-26 夏普公司 柔性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
JP2001350130A (ja) * 2000-06-07 2001-12-21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用フィルム切断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7201A (ja) * 1998-12-22 2000-07-04 Rohm Co Ltd フィルム状の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1117063A (ja) * 1999-10-19 2001-04-27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セル製造用補助板
CN1314606A (zh) * 1999-12-02 2001-09-26 夏普公司 柔性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
JP2001350130A (ja) * 2000-06-07 2001-12-21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用フィルム切断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5699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398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160119A (ja) 複層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01995699B (zh) 柔性面板传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CN110058445A (zh) 液晶显示母板结构及其切割方法
CN102354049A (zh) 在显示装置内的间隙中使用间隔物保护显示器阵列的微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JP2004050493A (ja) 可とう性成形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微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9856886A (zh) 一种柔性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5048B (zh) 背光单元
US20110000635A1 (en) Master mold for duplicating fine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375270B (zh) 涂布外围辅助封框胶的方法、液晶基板、对盒方法及结构
CN104102051A (zh) 一种液晶显示母板的对盒方法、非标准尺寸的液晶显示基板
EP1649480B1 (en) Master mold for duplicating fine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888352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236334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2445837A (zh) 激光图案掩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36213A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CN102830542B (zh) 偏光片、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CN105116475A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
CN10285625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63314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扩散片的制造方法
US1137227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354276A (zh) 封装基板、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707477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6154609A (zh) 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WO2021088224A1 (zh) 一种基板、基板的制程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25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5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