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348A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9348A
CN101989348A CN201010242401XA CN201010242401A CN101989348A CN 101989348 A CN101989348 A CN 101989348A CN 201010242401X A CN201010242401X A CN 201010242401XA CN 201010242401 A CN201010242401 A CN 201010242401A CN 101989348 A CN101989348 A CN 101989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ar code
unit
target area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2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9348B (zh
Inventor
滨田裕太
浅井贵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9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9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04N1/0086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04N1/0086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 H04N1/008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with hidden additional data, e.g. data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2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 H04N1/321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on the same paper sheet, e.g. a facsimile page h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04N1/32208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involving changing the magnitude of selected pixels, e.g. overlay of information or super-i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04N1/32229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with selective or adaptive application of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n selected regions of the image
    • H04N1/32235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with selective or adaptive application of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n selected regions of the image in highly textured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04N1/32251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in multilevel data, e.g. greyscale or continuous ton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69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machine readable codes or marks, e.g. bar codes or glyphs
    • H04N2201/32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machine readable codes or marks, e.g. bar codes or glyphs which are undetectable to the naked eye, e.g. embedd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71Printing or stam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74Storage or retrieval of prestor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8Processing of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生成单元和叠加单元。生成单元利用要被嵌入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生成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为半透明的,并以第二图像可以被机械地读取且第一图像可以被用户读取的方式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是图像载体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2009年7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78308和2010年2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4337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都通过参考包含在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了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例如,公知有数字水印作为用于确保纸张上打印的文档的安全性的技术。数字水印是用于将机密信息等嵌入到图像中的技术。存在多种类型的数字水印,诸如在代表文档的图像(文档图像)的背景上面叠加由机密信息转换而来的点图案以使得机密信息可以被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的技术、以及在文档图像中边缘部分(例如,字符部分)上形成空白(剪切)和斑点(spot)(点)或是精细地偏移文档图像中的字符之间的空隙以使得机密信息可以被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的技术(内容处理技术)。然而,传统的数字水印却存在如下的问题,即根据文档不能恰当地嵌入机密信息。例如,在将点图案嵌入到文档图像的背景的方法中,当文档图像包含多个字符区域、图表区域和图片区域时,或是当文档图像的背景被着色时,很难将点图案嵌入到文档图像中或是从点图案中读取机密信息。进而,在使用内容处理技术的方法中,当文档图像仅包含小量的字符区域和图表区域时或是当文档图像包含大量的图片区域(灰度(gradation)图像)时,由于字符部分和边缘部分的数量是小的,因此很难将机密信息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8-131420公开了如下一种技术,其中当由于文档图像包含大量的字符区域而造成通过数字水印不能将机密信息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时,在文档图像中的特定的区域上面叠加由机密信息编码得到的条形码以使得机密信息可以被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其中特定的区域诸如是包含少量字符的区域。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8-131420公开的技术中,当文档图像包含大量的字符区域以至于它实际上不包含具有少量字符的区域时,由于条形码的叠加造成用户不能够读取文档图像的内容。因此,会丧失文档图像的原始功能。因此,很难解决机密信息不能根据文档被适当地嵌入的问题。进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8-131420公开的技术中,将条形码嵌入到包含少量字符的区域当中,即被认为是文档图像中不重要的区域。因此,当条形码被屏蔽掉或是剪切掉时,可以轻易地使得机密信息无效。因此,很难确保安全性。
考虑到上面的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在其中保存了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将诸如机密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可靠地嵌入,并实现了无论文档的类型如何都可机械地读取各种信息,从而防止嵌入的信息的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生成单元,利用要被嵌入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生成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和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成为半透明的,并以第二图像能够被机械地读取且第一图像能够被用户读取的方式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是图像载体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包括生成单元和叠加单元的图像处理装置来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生成单元利用要被嵌入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生成代表机器可读的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通过叠加单元使得作为图像载体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成为半透明的;以及通过叠加单元以第二图像能够被机械地读取且第一图像能够被用户读取的方式,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第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当执行所述图像处理程序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当参考所附的附图一并考虑时,通过阅读下面的关于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显著性获得更好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个人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多功能外设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与图像处理系统中打印处理相关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EMF格式下绘图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关于图像处理系统中与条形码读取处理相关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代表文档图像的电子文档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打印设置对话框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在其上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的打印的文档图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生成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在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制作半透明的条形码所期望的透明度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从打印介质读取条形码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其中在打印介质上打印了具有叠加的条形码的图像;
图15是示出了由条形码读取单元执行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了利用二值化(binarization)阈值由条形码读取单元将图10所示的图像数据二值化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打印处理相关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由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了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在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了打印的文档图像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在打印的文档图像上面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
图23是示出了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设置对话框的示意图,该对话框允许用户指定叠加目标区域;
图26是示出了由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设置对话框的示意图;
图28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了在其上由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条形码叠加单元叠加了多个条形码的文档图像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单元执行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了从通过由图像打印单元打印图10所示的文档图像所获得的图像中提取得到的半透明条形码部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2是示出了被二值化并且未经过噪声去除处理的条形码部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3是示出了被二值化并且经过噪声去除处理的条形码部分的示例性状态的示意图;
图34是示出了由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条形码生成单元生成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35是示出了由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单元执行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了由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将条形码叠加到图像上面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37是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被制成半透明并且被叠加到文档图像上面的条形码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所附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了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系统包括个人计算机101和多功能外设(MFP)102,它们都是经由连接机制彼此互连的图像处理装置。连接机制的示例包括诸如LAN(局域网)等网络和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等连接线。个人计算机101根据用户的打印指令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 102,并且MFP 102利用打印数据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进而,MFP 102读取在其上设置的打印介质上出现的图像并生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个人计算机101获取图像数据。在图1中,示出了个人计算机101和MFP 102一对一相连的示例;然而,当它们经由网络相连时,还可应用多对多连接。
接下来,参考图2说明个人计算机101的硬件配置。个人计算机101具有如下的个人计算机配置,其包括用于整体上控制个人计算机101的CPU(中央处理器)201、用于保存各种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的主存储单元202(诸如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保存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的辅存储单元203(诸如HDD(硬盘驱动器))、用于控制与外部装置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204、驱动设备205、以及用于相互连接上述单元的总线209。驱动单元205可被配置为驱动在其中插入的介质206。进而,诸如显示器等显示设备207和诸如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208经由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机制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1。在个人计算机101的存储单元中保存随后将会描述的打印机驱动器。在这种硬件配置下,个人计算机101实现了将条形码嵌入到图像中并且从图像机械地读取条形码等功能。下面将会说明实现这些功能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参考图3说明MFP 102的硬件配置。如图3所示,MFP 102包括控制器310和引擎单元(引擎)360,它们经由PCI(外围部件互连)总线相互连接。控制器310控制整个MFP 102从未示出的操作单元执行绘图、通信和输入。引擎单元360是可与PCI总线相连的打印机引擎等,并包括诸如扫描仪等扫描单元和诸如单色绘图仪、单鼓彩色绘图仪或四鼓彩色绘图仪等打印单元(这些都没有示出)。引擎单元360包括用于误差扩散、伽马转换等的图像打印部、以及诸如绘图仪等所谓的引擎部。MFP 102进一步包括诸如扫描仪等图像读取单元以扫描纸张来读取图像。另外,MFP 102进一步包括其中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设备和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彼此集成在一起的操作面板320。操作面板320连接至ASIC 316。控制器310中包括的CPU 311具有定时器功能以便对当前时间和日期计时。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6-177990中公开了可应用到MFP 102的详细配置,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接下来,参考图4说明关于图像处理系统中打印处理的功能配置。如图4所示,作为关于对文档数据等的操作和打印控制的功能,个人计算机101包括应用410、图形引擎420、打印机驱动器430、假脱机单元(spooler)440、以及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上述部件的实质是诸如在主存储单元202和辅存储单元203中保存的模块等各种计算机程序,并且上述部件的功能是通过CPU201执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MFP 102包括图像打印单元460。
应用410是用于生成将要由MFP 102打印的信息(例如,用于生成将文档表示为电子数据的电子文档)的诸如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等通用应用。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电子文档的图像作为代表文档的文档图像中的一个来处理。除了字符和数字之外,文档还可包含例如图形和图片的图表。应用410生成将要被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并将要被转换为条形码(被称为追加信息)的诸如机密信息等信息。图形引擎420是用于提供功能接口的模块,该模块用于绘图并消除诸如MFP、打印机和显示器之间的差异。图形引擎420是用于根据应用410的功能调用将打印范围内的电子文档转换为独立于应用的格式的数据(例如,EMF(加强元文件)格式下的数据;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绘图数据”),并将生成的绘图数据输出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图形引擎420是由OS(操作系统)提供的。例如,在WINDOWS(注册商标)环境下,GDI(图形设备接口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起到图形引擎420的功能。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EMF格式下的绘图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EMF格式的绘图数据等都是由一系列绘图命令和对应于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组成的。如图5B所示,对“字符串”、“图形(图像)”、“矢量”等提供绘图命令。对应于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的示例包括“字符串”、“位置”、“尺寸”和“颜色”。对应于图形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的示例包括“图形数据”、“位置”和“尺寸”。对应于矢量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的示例包括“矢量数据”、“位置”和“颜色”。在“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的情形中,尺寸代表字符尺寸。对于字符尺寸,可提供多个不同的尺寸。在“图形(图像)”和“矢量”的绘图命令的情形中,“尺寸”代表包含了图表和图片中至少一个的图像的尺寸,并对应于图像的面积。字符串的绘图命令对应于其中出现字符串的文本区域。图形的绘图命令对应于其中出现包含了图表和图片中至少一个的图像的图形区域。矢量的绘图命令对应于其中出现矢量格式的图像的图形区域。
再次参考图4,打印机驱动器430将由图形引擎420输出的绘图数据转换为对应于打印机驱动器430的MFP和打印机可以解析并处理的格式下(例如,(PDL(页面描绘语言))的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为“打印数据”)。在将绘图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的处理中,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绘图数据和用于生成条形码的条形码生成参数至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获取在其上通过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叠加了条形码的图像(条形码图像)的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条形码是代表机器可读几何图像图案的信息载体。条形码的示例包括一维条形码和二维代码。关于条形码的类型,一维条形码公知有Code 39、EAN-8、EAN-13、Codabar(NW-7)、Code 128等,而二维代码公知有二维堆栈代码的PDF 417和二维矩阵代码的QR和DataMatrix。各种类型都具有各自预定的规则,通过执行根据各种类型的预定规则的编码生成各种类型的条形码。例如,条形码生成参数包含条形码类型、诸如作为将要被转换为条形码的对象所指定的字符串和机密信息等额外信息、以及条形码模块的尺寸(称为模块尺寸)。条形码模块是构成条形码的最小单元部件。更具体的,条形码模块对应于一维条形码中的最细线条和二维代码中的单元格(cell)。
假脱机单元440是用于保存打印任务以实现后续打印的模块。假脱机单元440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打印数据,并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 102。通常,由于打印机驱动器430生成打印数据的速度快于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 102的速度,因此要在假脱机单元440中临时保存打印数据。在完成了所有打印数据的发送之后,假脱机单元440删除打印数据。
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用于实现将条形码嵌入到图像中的功能,并被配置为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绘图数据和条形码生成参数,生成条形码,并生成对其追加条形码的绘图数据。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包括用于分割上述功能的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和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条形码生成单元451是利用条形码生成参数根据预定的规则通过编码额外信息生成条形码的模块。换句话说,通过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将额外信息转换为条形码。关于编码条形码,已经公知并提出了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在第一实施例中可使用它们中的任一个。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是用于接收绘图数据和条形码,在绘图数据的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以生成对其追加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的模块。在第一实施例中,条形码叠加单元453使得条形码图像变为半透明并在绘图数据的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下面,将会通过操作的说明来描述关于如何使得条形码图像变为半透明并在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的细节。
图像打印单元460是用于从个人计算机101的假脱机单元440接收打印数据并利用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模块。
接下来,参考图6说明图像处理系统中关于条形码读取处理的功能配置。如图6所示,MFP 102包括图像读取单元1210以实现与控制读取条形码相关的功能。个人计算机101包括TWAIN驱动器1220、应用1230、以及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这些部件实质是各种计算机程序,诸如在主存储单元202和辅存储单元203中保存的模块,并且上述部件的功能是通过CPU 201执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
图像读取单元1210是用于读取在MFP 102上设置的打印介质(诸如文档)上出现的图像,并生成图像的图像数据。TWAIN驱动器1220是用于直接地访问MFP 102以获取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应用1230的模块。这个功能是与现有的TWAIN驱动器所具有的功能相同,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TWAIN驱动器。应用1230从TWAIN驱动器1220接收图像数据,发送图像数据至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并从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接收已经作为条形码嵌入到图像中的额外信息。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用于实现从图像读取条形码的功能,并且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是实现以下功能的模块:从应用1230接收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向图像数据追加的条形码的图像以便识别条形码(条形码图像的识别),根据预定的规则解码条形码以便获取已经被转换为条形码并嵌入到图像中的额外信息,并向应用1230返回额外信息作为识别结果。对于识别条形码图像并解码条形码的处理,公知并提出了大量的技术和产品,在第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它们当中的任意一种。
接下来,参考图7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个人计算机101的应用410生成代表图8所示的文档图像的电子文档701(步骤S1)。电子文档701包含文本区域710-713和图形区域720和721。随后,应用410在显示设备207上显示打印菜单作为用于打印电子文档的用户界面。当用户从打印菜单选择了MFP 102作为打印目的地时,应用410在显示设备207上显示如图9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步骤S2)。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包含额外信息嵌入设置标签1102作为打印条件的一部分。在这个标签中,包含有用于选择是否嵌入额外信息的复选框1103、用于设置将要被嵌入的条形码类型的组合框1104、以及用于指定额外信息的分组框1105。对于额外信息,可指定任意的字符串或机密信息。假定机密信息是用于识别文档的源(例如,打印时间和日期、打印文档的人员、以及打印装置的型号)的信息。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还包含用于指令打印处理的执行的确认按钮1106和用于取消打印处理的取消按钮1107。在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中,当用户输入指定条形码类型和额外信息的操作并按下确认按钮1106时,图形引擎420接收操作的输入,将电子文档701转换为绘图数据(步骤S3),并将绘图数据与打印条件一起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其中打印条件包含所指定的条形码类型和所指定的额外信息作为条形码生成参数。在图8所示的电子文档701的示例中,通过字符串和所附数据的绘图命令代表文档区域710-713,而通过图像和所附数据的绘图命令代表图形区域720和721。在这个示例中,假定将QR指定为条形码类型并将机密信息指定为额外信息。
当绘图数据和打印条件被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时,打印机驱动器430将绘图数据和条形码生成参数发送到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利用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条形码生成参数生成条形码(步骤S4),使得所生成的条形码的图像变为半透明,将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叠加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上面(步骤S5),由此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返回到打印机驱动器430。打印机驱动器430将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发送的绘图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步骤S6),并经由假脱机单元440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 102的图像打印单元460(步骤S7)。图像打印单元460从个人计算机101接收打印数据,并利用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步骤S8)。结果,如图10所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文档图像,该文档图像是通过将步骤S4生成的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叠加到步骤S1生成的电子文档而获得的。如图10所示,条形码图像1010被制成半透明的并被叠加到对应于图8所示的电子文档701的文档图像1001上面,该条形码图像1010具有经由图9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由用户指定的条形码类型并由用户指定的额外信息转换而来。下面将会给出关于图10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参考图11说明步骤S4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生成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生成单元451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条形码生成参数(步骤S501),并利用条形码生成参数中包含的额外信息根据与条形码生成参数中包含的条形码类型相对应的规则来执行编码,从而生成条形码(步骤S502)。随后,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将步骤S502中生成的条形码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步骤S503)。
接下来,参考图12说明步骤S5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在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接收步骤S503由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发送的条形码和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步骤S801),并使得条形码图像半透明(步骤S802)。此时,条形码叠加单元453使得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半透明为不同的透明度。随后将会详细说明这个处理。之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将步骤S802中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叠加到步骤S801中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上面,由此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步骤S803)。此时,在文档数图像中,不限制在其上叠加了条形码图像的区域。之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向打印机驱动器430返回步骤S803中生成的绘图数据(步骤S804)。
下面,参考图13说明为使条形码图像变为半透明所期望的透明度。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条形码图像可识别并允许用户读取其中叠加了条形码图像的部分中的图像,对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中的每一个如此设置透明度,即使得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图像的颜色变得比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颜色更亮。白色背景部分是由代表白色的像素(被称为白色像素)形成的区域,而黑色背景部分是由代表黑色的像素(被称为黑色像素)形成的区域。在图13中,示出了被着色为黑色并写在白色背景上的字符串“ABCDE”作为文档图像,并且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覆盖图像的一部分的字符串“BCD”。如下,为了方便说明,假定将文档图像和条形码图像转换为灰阶(grayscale)数据。灰阶数据是代表具有256个等级的单色图像的数据,其中黑色像素的亮度是“0”而白色像素的亮度是“255”。进而,假定条形码图像和文档图像中的每一个的黑色背景部分的亮度(L(Bb)和L(Cb))是“0”,而条形码图像和文档图像中的每一个的白色背景部分的亮度(L(Bw)和L(Cw))是“255”。进而,透明度α取“0~255”范围内的值,其中“0”代表完全不透明而“255”代表完全透明。
假定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是α(Bb)而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是α(Bw),覆盖文档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亮度L(Bb/Bw)等于α(Bb)。进而,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文档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亮度L(Cb/Bw)等于“255-α(Bw)”。为了使得条形码图像变得可以被识别,必须准确地识别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和黑色背景部分,因此需要使得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可被删除。通过二值化可使得文档图像被删除。因此,需要满足由表达式(1)代表的条件表达式。
L(Bb/Bw)<L(Cb/Bw)                           (1)
当扩展上述条件表达式时,可相应地获得由如下表达式(2)代表的条件表达式。
α(Bb)+α(Bw)<255                           (2)
随着表达式(2)中左侧的值越来越接近“0”,条形码图像变得更加容易被识别。然而,对于用户而言变得很难读取文档图像。更具体的,当值α(Bw)接近“0”时,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的浓度降低,从而用户很难读取文档图像。另一方面,当值α(Bb)接近“0”时,很难区分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文档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用户还很难读取文档图像。考虑到上面提及的,需要独立地确定并设置值α(Bb)和α(Bw)。在第一实施例中,假定将值α(Bb)设置为“90”而将值α(Bw)设置为“110”。
图10是示出了在其上通过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步骤S803中叠加了条形码图像的文档图像的示意图。在图10所示的文档图像1001中,在文本区域711的中心位置处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QR代码的条形码图像1010。由于QR代码被制成半透明的,因此用户可读取作为文本区域711的图像内容的字符串。包围条形码图像1010的框线是用于可视化而绘制的辅助行,实际上不出现。对于包围文本区域711的框线也是这样。
下面,参考图14说明从在其上打印具有叠加的条形码的上述图像的打印介质读取条形码的处理的流程。MFP 102的图像读取单元1210读取MFP 102上设置的打印介质上出现的图像,并生成图像的图像数据(步骤S20)。另一方面,个人计算机101的TWAIN驱动器1220直接地访问MFP 102以获取图像数据(步骤S21),并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应用1230。应用1230接收步骤S21中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从应用1230接收图像数据,识别向图像数据追加的条形码的图像,根据预定的规则解码条形码,由此获取被转换为条形码并被嵌入到图像中的额外信息,并向应用1230返回作为识别结果的额外信息(步骤S22)。应用1230从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接收额外信息并利用额外信息适当地执行处理。关于利用额外信息要执行什么处理并不受到限制。
接下来,将会参考图15说明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从应用1230接收图像数据(步骤S1301),并执行标准化(normalize)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S1302)。这种处理是转换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以使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的最小亮度是“0”而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的最大亮度是“255”的处理。随后,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确定二值化阈值(步骤S1303)。在这个处理中,使用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其还在当嵌入条形码时被条形码叠加单元453使用。例如,如参考图13所述,假定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是α(Bb)而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是α(Bw),覆盖文档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的亮度L(Bb/Cw)等于α(Bb),而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的亮度L(Cb/Bw)等于“255-α(Bw)”。通过取上述几个亮度的中间值作为二值化阈值,可以删除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换句话说,例如通过如下的等式(3)表达将要被确定的二值化阈值Th。
Th={α(Bb)+255-α(Bw)}/2                           (3)
如参考图13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α(Bb)=90”和“α(Bw)=110”,因此当在等式(3)中应用它们时,二值化阈值变为“118”。随后,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利用步骤S1303中确定的二值化阈值来二值化图像数据(步骤S1304)。图16是示出了利用二值化阈值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二值化图10所示的图像数据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在图16中示出了利用适当的二值化阈值删除在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以这种方式,通过删除覆盖了条形码图像的图像,可以提取条形码图像自身,以便能够识别条形码图像。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识别步骤S1304中被二值化的图像数据上的条形码图像(步骤S1305),解码条形码以便获取被转换为条形码并被嵌入到图像中的额外信息,并向应用1230返回额外信息作为识别结果(步骤S1306)。
利用上述配置,当诸如机密信息等各种额外信息被嵌入到将要打印的文档中时,由于条形码图像被制成半透明并随后被叠加到文档图像上面,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文档图像的内容是可读的并且无论文档类型如何都可靠地将额外信息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进而,利用透明度的差异通过二值化从文档图像中提取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从而可以准确地识别条形码图像并从条形码中准确地解码并获取额外信息。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于叠加条形码图像的区域不作限制。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确定在其上叠加条形码图像的区域(被称为叠加目标区域)。图17是示出了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打印处理相关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除了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和条形码叠加单元453之外,个人计算机101中包括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还包括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
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是用于利用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确定在其上叠加条形码图像的区域(被称为叠加目标区域)的模块,并将指示所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第二实施例中,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区域被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
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接收叠加目标区域信息、绘图数据和条形码,生成对其追加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其中追加条形码是通过将条形码图像叠加到在绘图数据的图像中由目标区域信息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并发送绘图数据到打印机驱动器430。
接下来,参考图18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步骤S1至S4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在步骤S4之后,在步骤S10,个人计算机101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并利用绘图数据确定叠加目标区域。在步骤S5,将步骤S4生成的条形码的图像制成半透明,并将其叠加到在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中的步骤S10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从而生成了对其追加条形码的绘图数据。随后,将绘图数据返回到打印机驱动器430。步骤S6至S8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相同。
接下来,参考图19说明在步骤S10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步骤S601),分析绘图数据,并提取文本区域(步骤S602)。随后,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从步骤S602提取的文本区域中确定其中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步骤S603)。更具体的,例如,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的绘图数据中对应于“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计数各随附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中字符的数目,并确定与具有最多数目的字符的绘图命令相对应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在图8所示的电子文档701的示例中,在文本区域710~713中,文本区域711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从而将文本区域711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随后,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将指示步骤S603中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步骤S604)。
接下来,参考图20说明步骤S5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叠加条形码图像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接收步骤S4生成的条形码,即图11的步骤S503中由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发送的条形码,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以及指示步骤S10中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即图19的步骤S604中由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发送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步骤S801′),并将条形码图像制成半透明的(步骤S802)。将条形码图像制成半透明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方法相同。随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步骤S801′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中由步骤S801′接收到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步骤S802中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从而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步骤S803′)。此时,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叠加目标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叠加最大可能尺寸的条形码图像,即在叠加目标区域中可以被叠加的最大的尺寸。为了相对地减小在读取条形码时图像噪声的影响,而执行上述尺寸的变化,由此使得条形码图像的识别变得比较容易。进而,由于与字符等相比较条形码充分地被放大,因此存在用户可以方便地观看图表和图片的优点。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文档图像1001中已经被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的文本区域711的中心位置处叠加与文本区域711的尺寸实质上相同的作为半透明QR代码的条形码图像1010。随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将步骤S803′中生成的绘图数据返回到打印机驱动器430(步骤S804)。
如上所述,通过确定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并在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来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利用上述配置,无论文档类型如何,对于用户而言文档图像的内容成为可读取的,在文档图像中可靠地嵌入额外信息,实现了准确地识别条形码图像,确保从条形码中解码并获取额外信息。进而,由于在绘图数据的打印图像中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文本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如果用户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则文本区域中的字符变为不可读的。因此,通过将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假定这样的文本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可以降低条形码被涂黑或剪切掉的可能性,从而确保安全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利用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到的绘图数据从文本区域中确定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故对其不再赘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S601和S602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相应的步骤相同。在步骤S610中,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从步骤S602提取的文本区域中将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更具体的,例如,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的绘图数据中对应于“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计数各随附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中数字的数目,并确定与具有最多数目的数字的绘图命令相对应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在图8所示的电子文档701的示例中,在文本区域710~713中,文本区域712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从而将文本区域712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步骤S604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
在图18的步骤S5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将步骤S4中生成的条形码图像制成半透明的,并将其叠加到文档图像中步骤S10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随后,执行步骤S6至S8的处理并如图22所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文档图像。在图22的示例中,在文档图像1601中已经被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的文本区域712的中心位置处叠加作为半透明的QR代码的条形码图像1610。
利用上述配置,当在包含文档中最多数目的数字的文本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诸如数字是重要的报价单)时,由于当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会造成文本区域中的数字变为不可读的,因此不期望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因此,通过将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假定这样的文本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并且在上述文本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从而可以降低了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的可能性,由此确保了安全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四实施例中,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利用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到的绘图数据从文本区域中确定包含最多数目的作为关键字的特定字符串的文本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例如,特定字符串是用户经由图9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指定的。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故对其不再赘述。然而,在步骤S3中,图形引擎420从用户接收操作的输入,将电子文档701转换为绘图数据,并将所指定的特定字符串和绘图数据与包含作为条形码生成参数的所指定的条形码类型和额外信息的打印条件一起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进而,在第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23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620,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接收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和特定的字符串。步骤S602是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在步骤S621中,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从步骤S602提取的文本区域中将在步骤S620接收的包含最多数目的特定字符串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更具体的,例如,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的绘图数据中对应于“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计数各随附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中特定字符串的数目,并将与具有最多数目的特定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相对应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步骤S604是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
利用上述配置,当在诸如其中特定字符串具有重要暗示的内部机密文档等文档中包含最多数目的特定字符串的文本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时,很难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因此,通过将包含最多数目的特定字符串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假定这样的文本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并且在上述文本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可以降低了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的可能性,由此确保了安全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五实施例中,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利用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到的绘图数据,从其中出现了包含至少一个图表的图像(诸如图片和照片等)的图片区域中确定具有最大图像面积的图片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故对其不再赘述。在第五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24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S601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步骤相同。在步骤S630,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通过分析绘图数据提取图片区域,其中每一个图片区域都包含图表和照片中的至少一个。在步骤S631,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从步骤S630提取的图片区域当中将包含图表和照片中的至少一个并具有最大面积的图像的图片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更具体的,例如,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的绘图数据中对应于“图片”的绘图命令的随附数据,并确定与各随附数据中包含的具有最大“尺寸”的绘图命令相对应的图片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步骤S604是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
利用上述配置,当在比起字符包含大量绘图和照片的演示文档等文档中包含最大图表或最大照片的图片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时,很难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因此,通过将具有包含图表和照片中的至少一个并具有最大面积的图像的图片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假定这样的图片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并且在上述图片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可以降低了涂黑或剪切掉条形码的可能性,由此确保了安全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六实施例中,用户被允许指定叠加目标区域。图25是示出了用于允许用户指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打印设置对话框2001的示意图。在图25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2001中,在图9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中追加了用于指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分组框2002。在分组框2002中,用户指定将要被指定为叠加目标区域的区域的起始点的X坐标、起始点的Y坐标、区域的宽度以及区域的高度等值。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故对其不再赘述。然而,在步骤S2,应用410在显示设备207上显示如图25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2001。在打印设置对话框2001中,当用户执行在分组框2002中一并指定条形码类型、额外信息和叠加目标区域的操作的输入并随后按下确认按钮1106时,图片引擎420接收步骤S3的操作输入,将电子文档701转换为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和指示所指定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与包含作为条形码生成参数的所指定的条形码类型和额外信息的打印条件一起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在步骤S10,个人计算机101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和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并利用所接收到的数据和信息来确定叠加目标区域。
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在步骤S10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640,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和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在步骤S641,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步骤S640接收到的由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所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在步骤S604,叠加目标区域信息被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上述步骤S10之后,执行步骤S5至S8的处理,从而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文档图像,该文档图像是通过在步骤S1生成的电子文档中的所指定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在步骤S4已经生成的条形码的半透明图像而获得的。
利用上述配置,允许用户任意地指定叠加目标区域,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七实施例中,用户被允许选择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中的一个。图27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设置对话框的示意图。在图27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2201中,向图9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1101追加了用于指定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叠加目标区域确定标准)的组合框2202和用于指定任意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分组框2203。在组合框2202中,用户被允许从如下选项当中指定哪个区域被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即(a)包含最多字符的文本区域;(b)包含最多数字的文本区域;(c)包含最多数目特定字符的文本区域;(d)具有包含了图表和照片中至少一个并具有最大面积的图像的图片区域;以及(e)特定区域。当指定了确定特定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时,用户进一步指定该区域的起始点的X坐标值、起始点的Y坐标值、指示区域宽度的值、以及指示区域高度的值。
在这样的打印设置对话框中,当指定了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根据所指定的方法来确定叠加目标区域。在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区域(a)至(e)的方法,因此不再对其赘述。当指定了区域(e)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由分组框2203所指定的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故对其不再赘述。然而,在步骤S2,应用410在显示设备207上显示如图27所示的打印设置对话框2201。在打印设置对话框2201中,当用户执行以下输入操作时:在组合框2202中一并指定条形码类型、额外信息和指定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当特定区域被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时在分组框2203中指定特定区域;以及并按下确认按钮1106,图片引擎420接收步骤S3的操作输入,将电子文档701转换为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和指示所指定的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的方法指示信息与包含作为条形码生成参数的所指定的条形码类型和额外信息的打印条件一起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当指定了作为叠加目标区域的区域时,图片引擎420还将指示所指定的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在步骤S10,个人计算机101的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方法指定信息、以及某些情形下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并利用所接收到的数据和信息来确定叠加目标区域。
在步骤S10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28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在步骤S10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方法指定信息、以及某些情形下的叠加目标信息(步骤S650),并确定由接收到的方法指定信息所指示的方法(步骤S651)。当选择了上述(a)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执行参考图19所述的步骤S602至S604的处理。当选择了上述(b)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执行参考图21所述的步骤S602、S610和S604的处理。当选择了上述(c)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执行参考图23所述的步骤S602、S621和S604的处理。当选择了上述(d)的方法时,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执行参考图24所述的步骤S630、S631和S604的处理。当选择了上述(e)的方法时,由于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在步骤S650已经接收了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因此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由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所指示的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步骤S652),并执行步骤S604的处理。在完成了上述步骤S10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5至S8的处理,从而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文档图像,该文档图像是在步骤S1生成的电子文档中由所指定的方法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步骤S4已经生成的条形码的半透明图像而获得的。
利用上述配置,用户被允许根据文档任意地选择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通过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文档图像上面叠加了一个条形码图像。然而,在第八实施例中,叠加了多个条形码图像。条形码图像的数目可以由用户经由打印设置对话框来指定,或是被设置为预定的数目,或是被限定为基于叠加目标区域的尺寸可设置的最大数目。
更具体的,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示出了图7的步骤S5的详细处理流程的图12的步骤S802,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制作步骤S801接收到的条形码的多个副本,并使得多个条形码图像中的每一个都变为半透明的(步骤S802)。在步骤S803,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步骤S801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上面一个接一个地叠加在步骤S802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多个条形码图像,从而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在步骤S804,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将绘图数据返回到打印机驱动器430。在完成了步骤S5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6至S8的处理,从而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文档图像,该文档图像是通过在步骤S1生成的电子文档上面叠加步骤S4已经生成的条形码的多个半透明图像而获得的。
在上述第二至第七实施例中,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从打印机驱动器430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中的由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一个接一个地叠加多个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从而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
图29是示出了在步骤S803由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其上叠加多个条形码图像的文档图像的示意图。在图29所示的文档图像2301中,一个接一个地在文本区域712上面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多个条形码的QR代码的图像2310至2313。在图29中,根据文本区域712的尺寸叠加可以设置的最大数目的条形码图像。
利用上述配置,由于多个条形码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以识别的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可以提高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条形码图像的识别的成功率。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九实施例中,当对从应用123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标准化之后执行二值化时,个人计算机101的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对图像数据的图像执行去除噪声的处理(被称为噪声去除处理)。
接下来,说明从其上打印具有上述叠加后的条形码图像的图像的打印介质读取条形码图像的处理的流程。该处理的流程自身与图7或图18所示的流程实质上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赘述。在第九实施例中,在步骤S22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流程。图30是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例在步骤S22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S1301至S 1304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在步骤S1310,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对步骤S1304中执行了二值化的图像数据执行噪声去除处理。噪声去除处理是在对图像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过程中从图像中去除由于伪灰阶(pseudo grayscale)处理(诸如抖动处理)造成的半透明部分出现的噪声。
图31是示出了包含半透明条形码图像的部分(被称为条形码部分)的状态的示意图,该部分是从由图像打印单元460通过打印图10所示的文档图像1001所获得的图像中提取的。在普通打印机中,对于半色调颜色的部分(被称为半色调部分)执行作为打印处理中一种的伪灰阶处理(诸如抖动处理等)。因此,半色调部分的颜色不具有统一的亮度值,并且半色调部分是由其中黑色像素和白色像素交替地并精确地设置的图像图案形成的。当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识别经过伪灰阶处理后的条形码部分2501中的半透明条形码图像时,半透明部分的颜色不是具有统一亮度值的半色调颜色并可能根据分辨率等参数而变化。在这种情形下,如图32所示,通过二值化处理不会完全地删除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形下,噪声仍存在于图像上。如果在存留有噪声的图像中识别条形码图像,则很难准确地识别出条形码图像并且识别的成功率会降低。作为在图像上去除这样的噪声的噪声去除处理,例如可使用中值滤波器(median filter)。
中值滤波器是用于输出在包围感兴趣的特定像素的n×n个像素的局部的区域(被称为局部区域)内的像素值的中间值的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在不引起边缘模糊的前提下去除包围感兴趣的像素的噪声(被称为椒盐(salt-and-pepper)噪声)。在二值化图像数据的情形下,计数包围感兴趣的像素的n×n个像素的局部区域中白色像素的数目和黑色像素的数目,并且利用白色像素和黑色像素之间占优势的一方的像素值替代感兴趣的像素的像素值。因此,在步骤S1310,当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对步骤S1304二值化的图像数据执行上述噪声去除处理时,从图32所示的条形码部分2501中去除噪声,并获得图33所示的图像。在图33中,去除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另外还去除条形码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中的白色斑点。由于与文档图像中字符和数字的尺寸相比条形码足够地大,因此通过噪声去除处理不会去除掉条形码的模块。进而,由于对二值化数据执行噪声去除处理,因此可以高速地执行噪声去除处理。
紧随步骤S1310的步骤S1305和S1306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
利用上述配置,可以去除在打印处理过程中由于伪灰阶处理(诸如抖动处理等)造成的在半透明部分的图像上出现的噪声。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条形码图像的识别准确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十实施例中,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加密条形码生成参数中包含的额外信息并利用加密后的额外信息对条形码执行编码以便生成条形码。另一方面,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识别对于从应用123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追加的条形码的图像并解码条形码以便获得已经被转换为条形码并被嵌入到图像中的额外信息。随后,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解密额外信息并将解密后的额外信息作为识别结果返回到应用1230。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自身的流程与图7或图18中对应的流程实质上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赘述。在第十实施例中,在步骤S4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生成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各实施例的流程。图34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在步骤S4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生成单元451生成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S501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的。在步骤S510,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加密步骤S510接收到的条形码生成参数中包含的额外信息。关于加密额外信息的方法,公知有各种技术,对于第十实施例可以应用它们当中任意一个。在步骤S502,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利用步骤S510加密后的额外信息编码步骤S501接收到的条形码生成参数中包含的条形码类型以便生成条形码。步骤S503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的。
下面将会描述从在其上打印具有上述叠加后的条形码图像的图像的打印介质中读取条形码图像的处理流程。处理流程自身与图14中的流程本质上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赘述。在第十实施例中,在步骤S22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个的流程。图35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在步骤S22由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执行的处理的详细流程。步骤S1301至S1305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的。在步骤S1320,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解密在步骤S1305获取的额外信息。解密额外信息的方法对应于上述加密额外信息的方法。在步骤S1306,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将步骤S1320解密后的额外信息作为识别结果返回到应用1230。
利用上述配置,即使当打印文档上的条形码图像是由例如移动电话等读取时,也很难解密已经加密后的额外信息本身。因此,可以保护额外信息,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接下来,将会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至第十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处理,并对其不再赘述。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将所生成的条形码和用于生成条形码的条形码生成参数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接收绘图数据、条形码、条形码生成参数和叠加目标区域信息。随后,当在绘图数据的图像中由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时,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基于叠加目标区域上出现的字符尺寸来确定将要被叠加的条形码的尺寸。随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生成对其追加具有确定的尺寸的条形码的绘图数据,并将绘图数据发送到打印机驱动器430。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打印处理的自身流程与图18的流程实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不再对其赘述。然而,在步骤S4的详细流程中,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生成单元451执行的处理流程部分地不同于图11的流程。尽管没有示出,但是在步骤S502的处理之后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将条形码和用于生成条形码的条形码生成参数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
进而,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步骤S5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在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不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流程。图36是示出了步骤S5由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在图像上叠加条形码的处理的详细流程。在步骤S801″,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的条形码叠加单元453接收步骤S4生成的条形码、用于生成条形码的条形码生成参数、由打印机驱动器430发送的绘图数据、以及指示步骤S10确定的叠加目标区域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即图19的步骤S604由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发送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并随后使得条形码图像半透明(步骤S802)。在步骤S810,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参考与图5A和图5B中示出的绘图数据中“字符串”的绘图命令相对应的随附数据,并从各随附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中包含的尺寸当中获取步骤S801″接收到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中的最大的尺寸(被称为最大字符尺寸)。
在步骤S811,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利用步骤S810获取的最大字符尺寸和步骤S801″接收到的条形码生成参数来确定将要被叠加的条形码图像的尺寸,并适当地将步骤S802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的尺寸转换为所确定的尺寸。更具体的,条形码叠加单元453确定模块尺寸的转换率以便模块尺寸比最大字符尺寸更大,并在转换率下转换条形码图像的尺寸。随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步骤S801″接收到的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中由步骤S801″接收到的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其尺寸已经被适当地转换后的条形码图像,由此生成对其追加了条形码的绘图数据。步骤S804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
图37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被制成半透明的并在文档图像上面被叠加的条形码图像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37所示,在文档图像上面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以使模块尺寸变得比最大字符尺寸更大。
利用上述配置,条形码的模块被制成比字符更大。因此,可相对地降低在识别条形码图像时噪声对图像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识别条形码图像。进而,由于条形码与字符相比较足够地大,因此用户可容易地读取文档图像的内容。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通过修改组成部件来实施本发明。进而,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组成部件还可得到各种发明。例如,从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组成部件中省略其中一些组成部件。此外,如果需要,还可组合彼此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组成部件。进而,对于应用下面提及的各种类型的修改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可在与诸如互联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中保存由个人计算机1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便经由网络通过下载来提供计算机程序。进而,还可在诸如CD-ROM、软盘(FD)、CD-R和DVD(数字通用磁盘)等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以可在计算机上安装并执行的文件格式保存各种计算机程序,以便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等形式来提供计算机程序。
进而,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除了使用MFP 102之外,个人计算机101还可连接至用于打印通过应用410生成的电子文档的打印机以及用于读取在打印介质上出现的图像并生成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复印机和扫描仪之一。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个人计算机101设置有控制文档数据等的操作和打印的功能和控制条形码的读取的功能;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示例。个人计算机101可设置有上述功能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形下,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具有每个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就足够了。
进而,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打印机驱动器430可实施使得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将条形码图像制成半透明的并在文档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等功能。例如,客户端程序或服务器程度可实施一并读取PDF文件或普通图像文件和条形码生成参数、将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嵌入到文件所代表的图像当中、并输出图像等功能。此外,MFP 102可设置有将条形码图像制成半透明的并在文档图像上面叠加条形码图像等功能。进而,这些功能还可由MFP 102执行的打印处理所使用的一个应用来提供。
进而,替代个人计算机101,MFP 102还设置有用于识别半透明的条形码图像的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的功能。该功能可以被设置为实施由MFP 102读取图像的功能的扫描应用的其中一个功能。此外,外部服务器还可设置有上述功能作为与条形码图像的识别相关的后端服务的其中一个功能。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条形码读取单元1240在二值化图像数据之前先标准化图像数据。然而,如果需要还可省略该处理。进而,还可替代标准化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中的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来改变二值化阈值。
进而,用于计算二值化阈值的上述表达式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那些表达式。只要可以通过步骤S1304的二值化删除覆盖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的部分中的文档图像,还可应用确定二值化阈值得其他任何方法。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向条形码嵌入处理单元450输入的绘图数据是以EMF(加强元文件)等格式形成的。然而,还可以普通的光栅格式输入绘图数据。在这种情形下,在上述第二至第八实施例中,当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叠加目标区域时,利用诸如OCR(光学字符识别)和图形识别等公知技术来提取图像上的文本区域和图片区域。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条形码被用作用于将额外信息嵌入到文档图像当中的手段。然而,还可应用用于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任何信息载体。例如,可应用原始开发的诸如原始字符等信息载体。
在上述第二至第八实施例中,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确定一个叠加目标区域;然而,还可确定多个叠加目标区域。例如,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452将所有的图片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指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可以显示将要被打印的文档图像的缩略图并允许用户通过在缩略图上拖拽例如鼠标等输入设备208的操作图形地指定区域。在第七实施例中,当确定特定的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时可对指定区域的方法应用相同的方法。
在上述第八实施例中,允许用户选择用于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然而,可以通过使得个人计算机101分析在其中嵌入了额外信息的文档图像并使用分析结果,自动地确定用于确定叠加目标区域的方法。例如,当作为文档图像的分析结果发现字符数目大于诸如图表和照片等图像的数目时,将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当数字的数目大于字符的数目,还可将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的文本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当诸如图表和照片等图像的数目大于字符的数目,还可将包含具有图表和照片中的至少一个并具有最大面积的图像的图片区域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
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在图像数据的二值化之后执行噪声去除处理。然而,还可在图像数据的二值化之前执行噪声去除处理。进而,尽管在噪声去除处理中使用中值滤波器,只要可删除覆盖了条形码图像的白色背景部分的文档图像,还可应用其他噪声去除处理。
在上述第十一实施例中,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条形码生成单元451生成条形码之后适当地转换条形码图像的尺寸。然而,条形码生成单元451获取叠加目标区域信息,与条形码叠加单元453相类似地确定条形码图像的尺寸,生成预定尺寸的条形码,并将条形码发送到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这种情形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类似,条形码叠加单元453在绘图数据的图像(文档图像)中由叠加目标区域信息所指示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由条形码生成单元451发送的条形码图像。
进而,在上述第十一实施例中,利用最大的字符尺寸来确定条形码的模块尺寸的转换率。然而,还可替代最大的字符尺寸,而利用叠加目标图像上出现的最小的字符尺寸或叠加目标图像上出现的平均的字符尺寸来确定条形码的模块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无论文档的类型如何,都可可靠地嵌入诸如机密信息等各种信息并机械地读取各种信息。进而,还可防止所嵌入的信息的无效从而确保了安全性。
(备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可包括用于加密信息的加密单元,其中生成单元利用加密后的信息生成图像载体。
(备注)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加密信息,并且图像处理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用于解密被加密的信息的解密单元。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了完整并清楚的公开,但是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被构造成在基本上落入这里教示范围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的各种修改和替换结构。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
生成单元,利用要被嵌入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生成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和
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成为半透明的,并以第二图像能够被机械地读取且第一图像能够被用户读取的方式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是图像载体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叠加目标区域,所述叠加目标区域是处在第一图像中并将要叠加第二图像的区域,其中,
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成为半透明的,并在第一图像的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第二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将在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确定为叠加目标区域,其中第一区域是包含最多数目的字符的区域,第二区域是包含最多数目的数字的区域,第三区域是包含最多数目的特定字符串的区域,第四区域是具有包含图表和照片中至少一个并且具有最大面积的图像的区域,而第五区域是用户指定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操作输入接收单元,接收从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中指定哪个区域作为叠加目标区域的操作的输入,其中,
叠加目标区域确定单元根据操作的输入来确定叠加目标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第二图像包含由代表黑色的黑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黑色背景部分和由代表白色的白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白色背景部分,并且
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为具有不同透明度的半透明,并随后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第二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叠加单元使得第二图像具有设定的透明度的半透明,从而使得在覆盖白色背景部分的部分中第一图像的颜色比黑色背景部分的颜色更亮,并随后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第二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叠加单元以能够在叠加目标区域中被叠加的最大的尺寸来叠加第二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叠加单元一个接一个地在叠加目标区域上面叠加多个相同的第二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图像打印单元,利用叠加了第二图像的第一图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叠加了第二图像的第一图像的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是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并被制成半透明的图像;和
读取单元,利用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第二图像,并获取第一图像中嵌入的信息,其中,
第二图像包含由代表黑色的黑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黑色背景部分和由代表白色的白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白色背景部分,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被设置为具有不同透明度,并且
读取单元包括:
二值化单元,利用第二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计算二值化阈值,并利用二值化阈值来将图像数据二值化;和
图像获取单元,利用二值化后的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第二图像,由此获取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读取单元进一步包括噪声去除单元,所述噪声去除单元从二值化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中去除噪声,并且
信息获取单元利用已经去除了噪声的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第二图像,由此获取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从打印了第一图像的打印介质读取第一图像,并生成第一图像的图像数据,其中,
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由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
1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包括生成单元和叠加单元的图像处理装置来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由生成单元利用要被嵌入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生成代表机器可读的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
由叠加单元使得作为图像载体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成为半透明的;以及
由叠加单元以第二图像能够被机械地读取且第一图像能够被用户读取的方式,在第一图像上面叠加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第二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和读取单元,并且
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步骤,通过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叠加了第二图像的第一图像的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是代表机器可读图像图案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并且被制成半透明的;和
机械地读取步骤,通过读取单元利用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第二图像,由此获取第一图像中嵌入的信息,其中,
第二图像包含由代表黑色的黑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黑色背景部分和由代表白色的白色像素形成的至少一个白色背景部分,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被设置为具有不同透明度,并且
所述机械地读取步骤进一步包括:
计算步骤,利用第二图像的黑色背景部分和白色背景部分的透明度计算二值化阈值;
二值化步骤,利用二值化阈值来将图像数据二值化;以及
读取步骤,利用在二值化步骤中二值化后的图像数据机械地读取第二图像,由此获取信息。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中保存有图像处理程序,当执行所述图像处理程序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CN201010242401.XA 2009-07-30 2010-07-29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989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8308 2009-07-30
JP2009-178308 2009-07-30
JP2010-043377 2010-02-26
JP2010043377A JP5540770B2 (ja) 2009-07-30 2010-02-26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348A true CN101989348A (zh) 2011-03-23
CN101989348B CN101989348B (zh) 2013-01-23

Family

ID=4303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2401.XA Active CN101989348B (zh) 2009-07-30 2010-07-29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0775B2 (zh)
EP (1) EP2280378A1 (zh)
JP (1) JP5540770B2 (zh)
CN (1) CN101989348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783A (zh) * 2012-03-22 2012-09-1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实现装置及其图像实现方法
CN104008407A (zh) * 2013-02-22 2014-08-27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4412278A (zh) * 2012-06-06 2015-03-11 艾克尼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图像上重叠光学可读数据矩阵代码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36700A (zh) * 2013-11-15 2015-05-20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05335395A (zh) * 2014-07-14 2016-02-17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06170821A (zh) * 2014-03-18 2016-11-30 株式会社Live2D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8491913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风力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密美化qr码认证的方法
CN108491747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风力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像后美化qr码的方法
CN110085194A (zh) * 2013-11-28 2019-08-02 佳能株式会社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医用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045617A (zh) * 2019-12-27 2020-04-21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灰阶的打印方法、系统、控制芯片及打印机
CN111223033A (zh) * 2018-11-26 2020-06-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3135043A (zh) * 2021-03-10 2021-07-20 厦门喵宝科技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机的水印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及热敏打印设备
CN114237528A (zh) * 2016-05-06 2022-03-25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和信息处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9866A1 (en) * 2009-01-23 2011-11-17 Matheson Paul F Method of processing a print job
US8424751B2 (en) * 2010-08-12 2013-04-23 Fuji Xerox Co., Ltd. Embedded media barcode link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them
KR101865197B1 (ko) * 2011-11-29 2018-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코드 이미지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485430B2 (en) 2011-12-06 2013-07-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and held bar code readers or mobile computers with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US8821277B2 (en) * 2011-12-16 2014-09-02 Wesley John Boudville Colour barcodes and cellphone
JP5834879B2 (ja) * 2011-12-19 2015-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印刷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3120B1 (en) * 2011-12-21 2014-12-02 Symante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mage having an embedded matrix code
KR101873750B1 (ko) * 2012-02-02 2018-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180317B1 (ko) * 2012-02-15 2012-09-07 주식회사 힘스인터내셔널 멀티 손잡이를 갖는 휴대용 영상 확대 장치
US20130235403A1 (en) * 2012-03-08 2013-09-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setting system, device sett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58386B2 (en) 2012-05-15 2017-01-3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configured to pre-process images
US9064254B2 (en) 2012-05-17 2015-06-2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loud-based system for reading of decodable indicia
WO2014002086A2 (en) * 2012-06-26 2014-01-03 Eyeconit Ltd. Image mask providing a machine-readable data matrix code
US8944313B2 (en) 2012-06-29 2015-02-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uter configured to display multimedia content
US9092683B2 (en) 2012-07-10 2015-07-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loud-based system for processing of decodable indicia
US8668138B1 (en) * 2012-11-29 2014-03-11 Lattice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putting medical information
KR20150006740A (ko) * 2013-07-09 2015-01-19 류중하 문자에 대한 기호 이미지 구성 방법, 및 기호 이미지에 대한 대응되는 문자의 분석 방법
US20140240735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printer driver to create and apply barcodes
US9682590B1 (en) * 2013-09-16 2017-06-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inted document security
US9239833B2 (en) * 2013-11-08 2016-01-19 Google Inc. Presenting translations of text depicted in images
US9547644B2 (en) 2013-11-08 2017-01-17 Google Inc. Presenting translations of text depicted in images
DE102014202764B4 (de) 2014-02-14 2017-11-30 Aifotec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pplung eines Lichtwellenleiters mit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Komponente
US9390358B1 (en) * 2015-04-15 2016-07-12 Faceboo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ing QR codes
US10013224B2 (en) * 2015-04-28 2018-07-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RFID metadata from a document
JP6468102B2 (ja) * 2015-07-14 2019-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131976A1 (en) * 2016-10-11 2018-05-10 Sasha Zabelin Serializable visually unobtrusive scannable video codes
US10857811B2 (en) 2019-01-28 2020-12-0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Marking an organization of papers
JP7477740B2 (ja) 2019-07-26 2024-05-02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アーケードゲーム機、ゲーム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324689A (zh) 2020-10-30 2023-06-2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几何图形识别方法及多图层叠加显示方法
CN115243094A (zh) * 2020-12-22 2022-10-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图层叠加方法
JP2022119629A (ja) * 2021-02-04 2022-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1330145B1 (en) 2021-06-10 2022-05-10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edge device for document noise removal
US20230230291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rint attributes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8159A1 (en) * 2004-09-24 2006-04-13 Masafumi Hamatak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electronic watermark,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1044662A (zh) * 2004-08-20 2007-09-26 国际条形码公司 用于产生组合式条形码图像的系统及方法
CN101228550A (zh) * 2005-07-29 2008-07-23 诺基亚公司 图像的二值化
US20090028381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two-dimensional c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8597B2 (ja) * 1999-06-03 2008-09-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印刷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US6711291B1 (en) 1999-09-17 2004-03-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automatic text placement in digital images
US7139444B2 (en) * 2002-01-04 2006-11-21 Autodesk, Inc. Method for applying a digital watermark to an output image from a computer program
JP2006177990A (ja) 2004-12-20 2006-07-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609546B (zh) * 2005-08-04 2012-05-23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电子水印检测方法和电子水印检测装置
JP4592554B2 (ja) * 2005-10-06 2010-12-01 デジタ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コードパターン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コードパターン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コードパターン付媒体、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61580B2 (ja) * 2005-12-22 2011-03-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300478A (ja) * 2006-05-01 2007-11-15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131420A (ja) 2006-11-22 2008-06-05 Kyocera Mit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記録媒体
JP4807254B2 (ja) * 2006-12-28 2011-11-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4440283B2 (ja) * 2007-04-19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5283915B2 (ja) 2008-01-30 2013-09-04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JP5058887B2 (ja) * 2008-06-06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17211B2 (ja) 2008-08-13 2012-09-0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前駆体アクリル繊維用油剤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炭素繊維前駆体アクリル繊維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11941B2 (ja) 2008-08-29 2013-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662A (zh) * 2004-08-20 2007-09-26 国际条形码公司 用于产生组合式条形码图像的系统及方法
US20060078159A1 (en) * 2004-09-24 2006-04-13 Masafumi Hamatak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electronic watermark,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1228550A (zh) * 2005-07-29 2008-07-23 诺基亚公司 图像的二值化
US20090028381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two-dimensional code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783B (zh) * 2012-03-22 2014-12-10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实现装置及其图像实现方法
CN102663783A (zh) * 2012-03-22 2012-09-1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实现装置及其图像实现方法
CN104412278A (zh) * 2012-06-06 2015-03-11 艾克尼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图像上重叠光学可读数据矩阵代码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08407A (zh) * 2013-02-22 2014-08-27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4636700A (zh) * 2013-11-15 2015-05-20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04636700B (zh) * 2013-11-15 2017-06-09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10085194A (zh) * 2013-11-28 2019-08-02 佳能株式会社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医用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170821A (zh) * 2014-03-18 2016-11-30 株式会社Live2D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US10235785B2 (en) 2014-03-18 2019-03-19 Live2D Inc. Image compositing device based on mask image, image compositing method based on mask imag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05335395A (zh) * 2014-07-14 2016-02-17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05335395B (zh) * 2014-07-14 2018-07-17 株式会社理光 文档图像管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管理系统
CN114237528A (zh) * 2016-05-06 2022-03-25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8491747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风力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像后美化qr码的方法
CN108491747B (zh) * 2018-02-06 2021-06-29 绍兴聚量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像后美化qr码的方法
CN108491913B (zh) * 2018-02-06 2021-07-06 绍兴聚量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密美化qr码认证的方法
CN108491913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风力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密美化qr码认证的方法
CN111223033A (zh) * 2018-11-26 2020-06-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1223033B (zh) * 2018-11-26 2023-05-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1045617A (zh) * 2019-12-27 2020-04-21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灰阶的打印方法、系统、控制芯片及打印机
CN111045617B (zh) * 2019-12-27 2023-12-08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灰阶的打印方法、系统、控制芯片及打印机
CN113135043A (zh) * 2021-03-10 2021-07-20 厦门喵宝科技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机的水印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及热敏打印设备
CN113135043B (zh) * 2021-03-10 2022-06-24 厦门喵宝科技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机的水印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及热敏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348B (zh) 2013-01-23
EP2280378A1 (en) 2011-02-02
US8590775B2 (en) 2013-11-26
US20110026081A1 (en) 2011-02-03
JP5540770B2 (ja) 2014-07-02
JP2011050031A (ja) 201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934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7227661B2 (en)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device and program, and illicit copying prevention system
CN10123751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1009053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US2010031568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6304247A (ja) 画像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600774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tecting alteration in image, and computer product
JP4819723B2 (ja) 情報抽出装置、情報抽出方法、情報抽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0462326B2 (en) Machine readable security mark and process for generating same
US2019013825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050289B1 (en) Digital watermarks
JP5893379B2 (ja) 画像圧縮装置、画像圧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44036B2 (e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processing a document having document data and a set of related data
JP200720718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418826B2 (ja) 画像出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945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サーバ
JP404916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26170B2 (ja) 配色変更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配色復元画像形成装置
JP479776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62656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88670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execut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79696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security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method thereof
JP4144511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16200999A (ja) 印刷指示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47514A (zh) 图像的水印添加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