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405A -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405A
CN101983405A CN200980111998XA CN200980111998A CN101983405A CN 101983405 A CN101983405 A CN 101983405A CN 200980111998X A CN200980111998X A CN 200980111998XA CN 200980111998 A CN200980111998 A CN 200980111998A CN 101983405 A CN101983405 A CN 10198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optic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layer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3405B (zh
Inventor
富泽祐寿
小山和成
萩原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4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improving adhesion between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3Preparing and using a stamper, e.g. pressing or injection molding substra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e.g. ablative layers
    • G11B7/2433Metals or elements of Groups 13, 14, 15 or 16 of the Periodic Table, e.g. B, Si, Ge, As, Sb, Bi, Se or 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在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化中,利用金属压模形成第二膜时,不会发生由无机材料形成的保护层的剥离。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具有中间层,上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含不同的材质,该第一膜的材质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比第二膜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高。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记录、再现的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光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及其层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信息记录介质为了记录高精细的视频数据,越来越要求高信息记录密度。为了应对该要求,开发了一种蓝光光盘(BD-R),其使用短波长侧的360~450nm附近、例如405nm左右的蓝激光。使用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光透射性树脂基板的光入射面侧形成光反射层和记录层,在形成有该光反射层和记录层的面上设置有光透射层的结构;或者隔着保护层设置有该光透射层的结构。这样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由含偶氮类色素或花青(cyanine)类色素的有机物质或者Te-Pd类、Si-Cu类、Ge-Bi类等无机物质构成,通过记录用的激光照射形成坑(pit)来记录数据。
另外,为了使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进一步增加其记录信息量,提案了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隔着透明中间层以层叠膜彼此相对的方式贴合,上述第一基板具有至少层叠有由有机色素形成的第一记录层和半透射性的第一反射层的第一信息层,上述第二基板具有至少层叠有第二反射层和由有机色素形成的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基板上沿层叠方向具有多个记录层,并且能够通过激光进行记录和再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该光信息记录介质如下形成:不但在基板上依次层叠有反射层、记录层和由SiO2形成的功能层,而且形成中间层,并且还在该中间层上依次层叠有半透射反射膜、记录层、和由SiO2形成的功能层。
可是,在两面具有记录层的DVD等光记录介质中,替代现有技术的将在凹凸表面形成有反射层的透明树脂基板以其反射层相对并通过粘合剂贴合的方法,而是通过涂敷在凹凸表面具有反射层(或记录层)的光盘基板的反射层上设置有光固化性树脂层。另一方面,提案了一种方法,通过涂布,在聚碳酸酯制压模上设置光固化性树脂,其后使基板表里反转,将基板和压模贴合,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之固化,固化后除去压模,在其凹凸上形成反射层(或记录层)和覆盖层。
另外,专利文献3也提案了一种使用转印片的方法替代涂敷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的方法。该方法为,在表面具有作为记录坑和/或槽的凹凸的基板的该凹凸表面上,将由含有具有光重合性官能基的反应性聚合物且通过加压能够变形的光固化性组成物形成的光固化性转印片,以其一个表面与该凹凸表面接触的方式载置,按压之,且通过紫外线照射使该光固化性转印片固化。
但是,使用所述的转印片的方法中,在使转印片固化后剥离压模时,在压模上光固化性转印片的已光固化的转印层的一部分常常从银合金等反射层剥离而附着在压模上。于是,专利文献4提案了一种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使用一个面相对于另一个面在紫外线固化时的残留粘合率具有3%以上的差值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容易从压模剥离,并且提高与反射层的粘合力。
但是,这些方法均与DVD-ROM有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3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3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72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85896号公报
所述的蓝光光盘(BD-R)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也有将相同结构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贴合而制造的方法,但由于蓝光光盘其槽的宽度窄,且坑也小,所以优选使用下述方法,即在通过注塑成型转印第一层基板的凹凸后,为了形成第二层的凹凸,在第一层上通过树脂膜或转印片形成转印层,然后利用金属压模或低硬度压模,形成坑或槽。
该情况下,转印率与剥离性的关系成为重要的要素,尤其是,为了具有从压模的剥离性,必须与压模的各种材质相配合使用转印层的剥离性良好的材料。其中,由于低硬度压模使用树脂基板,主要是一次性利用,所以对成本或环境来说也不理想。而金属压模能够重复使用,故能够优选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材料。另外,本发明所说的金属压模除由Ni等的由金属形成的压模之外,还包含在由树脂制压模等金属以外的材质构成的压模的表面形成有金属膜的压模。
专利文献4中,转印层的表里具有残留粘合率的差值,由此容易从压模剥离,并且提高与反射层的粘合力,但由于以DVD-ROM为对象,所以主要关注与Ni压模和银类的反射层之间的粘合力。
但是,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多层化时,金属压模和设于记录层上的无机材质的保护膜之间的粘合性成为问题,这一点与所述的DVD-ROM不同。
即,为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时,在第一层的记录层使用了偶氮类色素或花青类色素等的色素膜的情况下,要在其上利用树脂膜或转印片形成第二层,为了防止来自所述树脂层或转印片的溶剂等向记录层的混合,必须在该色素膜上形成有保护膜。
作为这样的保护膜,使用由SiO2、ZnS-SiO2、ZnO-SiO2、Nb2O5-Al2O3等的主要由无机材料形成的保护膜,在使用金属压模形成第二层时,判明与Ni压模的剥离性高的树脂膜或转印片与这些无机材料的剥离性也变高易于剥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在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中,利用金属压模形成第二层时,使中间层具有兼具与压模的剥离性和与第一层的粘合性的功能,由此,含有无机材料的保护层不会发生剥离。
发明者们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深入研究的结果如下:作为中间层,做成由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的第一膜和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低的第二膜形成的二层结构,由此能够解决光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是如下所述的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为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至少依次形成有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记录层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层;配置在该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上且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导向槽的中间层;依次形成有在该中间层上形成的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和形成于该第二光信息记录层上的光透射性层,该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该第一膜的材质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比第二膜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高。
本发明第二方面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的膜厚比所述第二膜的膜厚小。
本发明第三方面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所述第一膜为比所述第二膜硬的材质。
本发明第四方面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所述第一膜的维氏硬度比所述第二膜的维氏硬度高。
本发明第五方面为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第二膜的厚度为15~20μm。
本发明第六方面为如第二方面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第二膜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合计厚度为20~30μm。
本发明第七方面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包括多个光信息记录层。
本发明第八方面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层包含含有机色素的有机材料。
本发明第九方面为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形成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该记录层的保护层而制成第一光信息记录层,在该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该保护层上,形成第一膜并且使之半固化,在该第一膜上配置第二膜,在第二膜的表面上按压金属压模的同时从所述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第一膜和第二膜固化,在固化之后将该第一膜和第二膜从该金属压模剥离,由此形成中间层,进一步,在该中间层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在该第二光信息记录层上形成光透射性层。
本发明第十方面为如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含不同的材质,使用该第一膜的材质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比第二膜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高的材料。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为如第九或第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的膜厚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膜的膜厚小。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为如第九或第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使用比所述第二膜硬的材质。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为如第九或第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使用的材质的维氏硬度比所述第二膜的维氏硬度高。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为如第九或第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片粘贴的方法进行第二膜的形成。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为如第九或第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旋涂法进行第一膜的形成。
多层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压模能够再使用,因此利用一个压模就能够进行多个复制。尤其是,所述中间层使用第一膜和第二膜形成为一体的片,由此中间层的形成能够在一次工序中完成,故能够减少制造工序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其通过使用由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的第一膜和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低的第二膜构成的中间层,在从金属压模剥离时,第一保护层能够不发生剥离,能够高效地制造多层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使用有机色素的二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层叠结构概要的部分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中间层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转印中间层前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向中间层转印凹凸图案的转印方法的概要图。
图5是表示用于剥离试验的试验片的图。
图6是剥离试验装置。
图7是表示用于确认试验的试验片的概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层型的追记型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利用激光能够记录和再现的二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层叠结构的部分剖面图。
在该例中,在第一光信息记录层上形成中间层,该第一光信息记录层在基板上层叠有全反射光的第一反射层、由有机色素形成的第一记录层、由无机材料形成的第一保护层。在该中间层上还形成有第二光信息记录层,该第二光信息记录层依次层叠有由半透射性金属形成的第二反射层、由有机色素形成的第二记录层、和由无机材料形成的第二保护层,最后形成光入射侧的光透射层。
本发明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并不仅限于图1所示,以至少依次形成有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层的层叠结构作为一个基本结构的“光信息记录层”,只要在基板上在层叠方向上具有两个以上“光信息记录层”,就没有特定限定。例如,在记录层使用无机材料的BD-R中,虽然在反射层和记录层之间形成提高光吸收性的电介质层,但基本上具有依次形成有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层的层叠结构,因此构成本发明所说的“光信息记录层”。使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层”多层化时,重要的是在光信息记录层和光信息记录层之间设置有中间层。
作为上述基板,可以任意选择使用作为现有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透射性基板材料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具体可以举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类树脂、环氧树脂、非晶聚烯烃、聚酯树脂、铝等金属、玻璃等,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在上述材料中,从成型性、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和低价格等方面考虑,优选热可塑性树脂,特别优选聚碳酸酯。
在使用这些树脂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注塑成型等方法将基板做成规定的形状(如果是光盘的话,为圆板状)。另外,优选上述基板的厚度做成0.9~1.1mm的范围。另外,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涂敷于基台上并使涂膜固化而使用。
另外,有关设置于上述基板的螺旋状的槽,通过在用于上述基板的注塑成型的模型内,配置在一个主面实施有与上述槽相反图案的螺旋状的微细的凹凸的压模,从而在与上述基板的注塑成型的同时形成。
本发明的反射层反射用于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激光。该反射层是为了提高对激光的反射率或赋予改良记录再现特性的功能,而分别设置于基板和记录层之间、以及中间层和记录层之间。构成该反射层的装置例如利用蒸镀法、离子电镀法、喷镀法等将该反射层形成在上述基板的形成有槽的面上。其中,从批量生产、成本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喷镀法等。
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层为全反射层,作为构成的材料,只要是通常的蓝光光盘优选使用的材料就可以。例如优选使用Au、Al、Ag、Cu或Pd等金属膜、这些金属的合金膜或者在这些金属中添加有微量成分的合金膜。
另外,第二光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层为半透射性,要求对于记录再现激光的光透射率为30~60%的范围、光反射率为15~35%的范围。如果超出该范围,则光透射率过低,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再现困难,或者当光反射率过低时,向第二记录层的记录再现困难,良好的二层型的记录再现变得困难。作为构成该层的材料,使用与上述的全反射层相同的材料,反射层的透射率通过膜厚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作为记录层,优选包含由吸收激光的有机色素构成的光吸收物质。其中,特别优选的是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坑来记录数据的色素型的光记录层。作为上述有机色素,优选酞花青色素、花青色素、偶氮色素等,例如,优选将化学式1表示的偶氮色素或化学式2表示的花青色素与结合剂等一起溶解于例如TFP(四氟丙醇)等的溶剂来调节涂敷液,接着,将该涂敷液经上述光反射层,通过旋涂方法或网版印刷法等进行涂敷形成涂膜后,例如在温度80℃下干燥30分钟左右而形成。
化1
Figure BPA00001233216100081
(式中,A和A′表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和碲原子的杂原子的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杂环,R21~R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21、Y22表示选自周期律表的第16族元素的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
化2
Figure BPA00001233216100082
(式中,Φ+和φ分别表示假吲哚环残基、苯并假吲哚环残基或二苯并假吲哚环残基,L表示用于形成一羰花青色素或二羰花青色素的连结基,X-表示阴离子,m是0或1的整数。)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记录层,也可以使用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光吸收物质。作为这样的无机材料,使用Te-Pd、Si-Cu、Ge-Bi等。无机材料类的记录层通过蒸镀或喷镀等将这些材料成膜而形成。
在本发明中,保护层分别为了调节记录特性等和提高粘合性、以及防止中间层和光透射层的溶剂或粘合剂引起的向记录层的混合,因此分别设置于记录层和中间层之间、或者记录层和光透射层之间,优选由SiO2、ZnS-SiO2、ZnO-SiO2、Nb2O5-Al2O3等无机材料形成的透明的膜,例如,通过蒸镀法、离子电镀法、喷镀法等形成。其中,从批量生产、成本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喷镀法。另外,关于无机材料的记录层也形成有与上述的保护层相同的层。所使用的材料也相同。在无机材料类的记录层的情况下,与前面的介电质层一样,是为提高光吸收性而形成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中间层的一例的概要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中间层由具有与保护层接触的面的第一膜和具有与反射层接触的面的第二膜形成。
图中,总厚度为25μm,但由于转印压模的图案的是第二膜,所以优选第一膜为数μm或其以下的厚度,优选为5~10μm。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膜与上述第二膜相比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上述第二膜与上述第一膜相比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低。另外,在此无机材料是Ni等金属也包含在其范围中的材料。维氏硬度越高,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越高。因而,优选上述第二膜与上述第一膜相比维氏硬度低。
在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低的第二膜上形成有上述的第二反射层(半透射),如上所述,优选通过喷镀法等形成。利用该喷镀法,将金属粒子射入膜的表面而成膜,因此已成膜的金属膜以嵌入第二膜的方式形成。因此,形成于第二膜的第二反射层难以从第二膜剥离。
作为第一膜的材料,片状的材料优选使用例如杜邦公司的SURPHEX,液状的材料优选使用例如大日本油墨的SD-694(维氏硬度:3400MPa)。
另外,作为第二膜的材料,片状的材料优选使用例如桥石公司制的UV固化型奈米压印(nano-imprinting)用丙烯酸类粘合/转印片(维氏硬度:100MPa),液状的材料优选使用例如大日本油墨的BD-ROM材料(维氏硬度:1760MPa)。
通过金属压模在上述中间层形成凹凸后,从基板侧或金属压模侧照射紫外线,使中间层固化,其后形成第二以后的光信息记录层。
图3是示意性表示在转印中间层前的、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向中间层转印凹凸图案的方法的一例的概要图。
如图4所示,有关紫外线的照射方向,在金属压模为金属制的压模时,从基板侧照射。在此,在基板侧第一反射层介于其间,但由于第一反射层将若干光通过,所以只要稍强地照射紫外线即可。另外,金属压模为在树脂制压模等上形成有金属膜的情况下,从压模侧照射紫外线。金属压模的金属膜的厚度为通过光程度的厚度,比较充分,因此能够从金属压模侧进行照射。
本发明中,作为上述光透射层,优选由透明的树脂形成。更具体地说,优选使用例如由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的光透射性良好的树脂形成的片,或者涂敷这些树脂形成光透射层。
上述光透射层构成为,通常照射400nm~420nm附近波长的激光,在上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数据和/或者从上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读出数据。优选光透射层的厚度加上光信息记录层和中间层为0.1mm。即,为两层时,优选为0.75mm。
以下,示例光透射层的形成方法的具体例子,但并不仅限于此。
(ア)在形成有上述第二保护层的基板上涂敷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性的粘合剂后,贴合厚度0.1mm的聚碳酸酯树脂制的盘形的片,照射紫外线使上述粘合剂固化,得到厚度约1.2mm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イ)通过透明粘合剂,在形成有上述第二保护层的基板上贴合0.1mm的由聚碳酸酯制片形成的光透射层,由此得到厚度约1.2mm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ウ)利用旋涂法,在形成有上述第二保护层的基板上涂敷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其后进行紫外线固化,形成0.1mm厚度的覆盖层,得到厚度约1.2mm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通过这些实施例来进行任何限定。
(粘合性和剥离性的评价)
(1)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的评价
准备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的直径120mm、厚度1.1mm的聚碳酸酯(PC)基板,如图5所示,从基板上切出宽度10mm、长度40mm的试验片。设其为试验片1。试验片2如下形成。首先,ZnS·SiO2试验片是,准备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的直径120mm、厚度1.1mm的聚碳酸酯基板,在该基板上喷镀ZnS·SiO2而成膜,然后从基板切出宽度10mm、长度40mm的试验片。Ni的试验片是,从Ni压模切出宽度10mm、长度40mm的试验片。使用通过市场上出售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厚度25μm)连接试验片1和试验片2的各端部10mm而成的试验片,利用图6所示的剥离测试设备测定剥离强度(N/cm2)。在表1中表示结果。
其结果是,作为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的第一膜的材料,片状的材料优选使用杜邦公司的SURPHEX,液状的材料优选使用如大日本油墨的SD-694那样维氏硬度比较高的材料,而作为与Ni压模的剥离强度低的第二膜的材料,片状的材料优选使用桥石公司制的UV固化型奈米用丙烯酸类粘合/转印片,液状的材料优选使用如大日本油墨的BD-ROM材料那样的维氏硬度比较低的材料。
表1
  试验片1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试验片2   剥离强度(N/cm2)
  ①   PC   UV粘合片   ZnS/SiO2喷镀PC   30
  ②   PC   SURPHEX   ZnS/SiO2喷镀PC   200
  ③   PC   UV树脂(SD694)   ZnS/SiO2喷镀PC   140
  ④   PC   UV树脂(BD-ROM)   ZnS/SiO2喷镀PC   70
  ⑤   PC   UV粘合树脂   Ni   50
  ⑥   PC   SURPHEX   Ni   225
  ⑦   PC   UV树脂(SD694)   Ni   105
  ⑧   PC   UV树脂(BD-ROM)   Ni   90
UV粘合片:普利司通(Bridgestone Corporation)制丙烯酸类粘合转印片
SURPHEX:杜邦(Du Pont)公司制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材
UV树脂(SD694):大日本油墨(大日本インキ)制液状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UV树脂(BD-ROM):大日本油墨制液状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2)中间层的粘合性和剥离性的评价
试验片1使用喷镀有ZnS·SiO2的PC基板,试验片2使用Ni,进行了相同的试验。
图7是表示试验片的一例的概要的图。表2表示结果。另外,剥离强度差基于表1的结果为:
(相对于试验片1的剥离强度)-(相对于试验片2的剥离强度)[N/cm2],
剥离强度差基于表1的结果,通过基于试验片序号的减法计算求出,表示于表2。
剥离强度比根据表1的结果,基于(剥离强度差/相对于试验片2的剥离强度)×100[%]的式子计算,表示于表2。
表2
Figure BPA00001233216100121
另外,试样9和试样12从Ni的剥离良好,但也从试验片1剥离,故综合评价为×。从该结果可知,当将中间层做成二层时,从Ni的剥离良好。另外,可知剥离强度比为+100%以上比较理想。
(实验品的制作)
通过注塑成型制成直径120mm、厚度1.1mm的聚碳酸酯基板。在该基板的一侧转印第一层的槽,通过喷镀法在其上形成厚度60nm的银的全反射层。接着,通过旋涂法将上述化学式1所示的色素成膜为厚度60nm,再通过喷镀法在其上形成厚度20~25nm的保护膜,做成实验品(参照图3)。
如下所述,在所得到的实验品中形成了中间层即转印层。
(实施例1)
作为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的第一膜(转印层1),通过旋涂法使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制SD694在实验品的保护膜上形成20μm的厚度,且使表面固化。其后,作为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低的第二膜(转印层2),在转印层1上层叠有厚5μm的普利司通制的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接着,将Ni压模按压于转印层2之后,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转印层2固化。其后,剥离Ni压模。
(实施例2)
作为转印层2,使用5μm的普利司通制的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且将其按压于Ni压模。接着,作为转印层1,通过旋涂法使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制SD694在实验品的保护膜上形成为20μm的厚度。接着,通过真空贴合,使转印层1和转印层2贴合后,从基板侧使其固化,剥离Ni压模。
(实施例3)
形成于上述试验品的转印层如下形成:转印层1使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SD694通过旋涂法形成为15μm的厚度且使之固化,其后在第二层使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BD-ROM,同样通过旋涂法形成为10μm的厚度,从而形成转印层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相同,按压压模,进行转印。
(比较例1)
仅由25μm的普利司通制的紫外线固化性粘合片形成形成于上述试验品的转印层,按压Ni压模后,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转印层固化,然后剥离Ni压模。
(比较例2)
仅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BD-ROM通过旋涂法以25μm的厚度形成形成于上述试验品的转印层,按压Ni压模后,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转印层固化,然后剥离Ni压模。
(比较例3)
仅由厚度25μm的杜邦公司制的SURPHEX(粘合片)形成形成于上述试验品的转印层如下形成,按压Ni压模后,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转印层固化,然后剥离Ni压模。
(比较例4)
仅用大日本油墨制UV树脂SD694通过旋涂法以25μm的厚度形成形成于上述实验品的转印层,按压Ni压模后,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转印层固化,然后剥离Ni压模。
表3表示实施例1~3和比较例1~4的结果。
表3
  从压模的剥离性   与保护膜的粘合性
  实施例1   ○   ○
  实施例2   ○   ○
  实施例3   ○   ○
  比较例1   ○   ×转印不全
  比较例2   ○   ×转印不全
  比较例3   ×   ○
  比较例4   ×   ○
从该结果可知,从压模的剥离性和与保护膜的粘合性均良好的状态只有实施例1~3。比较例1~4,仅一方面不满足就不适合本发明。由该结果证明了中间层和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的关系证明:与第二膜相比,第一膜相对于无机材料的剥离强度高是主要条件。

Claims (15)

1.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至少依次形成有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记录层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层;配置在该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上且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导向槽的中间层;依次形成有在该中间层上形成的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和形成于该第二光信息记录层上的光透射性层,该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该第一膜的材质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比第二膜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的膜厚比所述第二膜的膜厚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所述第一膜为比所述第二膜硬的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与保护层接触的第一膜和与反射层接触的第二膜,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括不同的材质,所述第一膜的维氏硬度比所述第二膜的维氏硬度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第二膜的厚度为15~20μ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第二膜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合计厚度为20~3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包括多个光信息记录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层包含含有机色素的有机材料。
9.一种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形成反射层、记录层和保护该记录层的保护层而制成第一光信息记录层,
在该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该保护层上,形成第一膜并且使之半固化,在该第一膜上配置第二膜,在第二膜的表面上按压金属压模的同时从所述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第一膜和第二膜固化,在固化之后将该第一膜和第二膜从该金属压模剥离,由此形成中间层,
进一步,在该中间层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层,在该第二光信息记录层上形成光透射性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材料包含不同的材质,使用该第一膜的材质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比第二膜相对于第一光信息记录层的保护层的材质的剥离强度高的材料。
11.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的膜厚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膜的膜厚小。
12.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使用比所述第二膜硬的材质。
13.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使用的材质的维氏硬度比所述第二膜的维氏硬度高。
14.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片粘贴的方法进行第二膜的形成。
15.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型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旋涂法进行第一膜的形成。
CN200980111998XA 2008-03-31 2009-03-31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0367 2008-03-31
JP2008090367A JP5393045B2 (ja) 2008-03-31 2008-03-31 光情報記録媒体
PCT/JP2009/057150 WO2009123353A2 (ja) 2008-03-31 2009-03-31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405A true CN101983405A (zh) 2011-03-02
CN101983405B CN101983405B (zh) 2013-11-06

Family

ID=411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9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405B (zh) 2008-03-31 2009-03-31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94480B2 (zh)
EP (1) EP2259264A4 (zh)
JP (1) JP5393045B2 (zh)
CN (1) CN101983405B (zh)
HK (1) HK1150091A1 (zh)
WO (1) WO200912335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11829A1 (de) 2011-12-06 201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eichersysteme und Blockkopierverfahren davon
JP5977266B2 (ja) * 2012-02-10 2016-08-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転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6756A (ja) * 1985-08-09 1987-02-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溝つき光デイスク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77191A (ja) * 2001-08-31 2003-03-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272244A (ja) 2002-03-13 2003-09-26 Bridgestone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JP3960195B2 (ja) * 2002-10-24 2007-08-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多層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多層光ディスクの製造装置
JP2005243165A (ja) 2004-02-27 2005-09-08 Taiyo Yuden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642539B2 (ja) * 2004-04-22 2011-03-02 三菱化学メディ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IN266857B (zh) 2004-04-22 2015-06-09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JP2005332522A (ja) 2004-05-21 2005-12-02 Lintec Corp 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
CN100470649C (zh) 2004-07-06 2009-03-18 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
JP2006073086A (ja) 2004-09-01 2006-03-16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JP4758189B2 (ja) 2005-09-28 2011-08-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
WO2007058309A2 (ja) * 2005-11-18 2007-05-24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7179703A (ja) * 2005-12-28 2007-07-12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
JP4764173B2 (ja) 2006-01-16 2011-08-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転写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US20090188615A1 (en) 2006-05-18 2009-07-30 Kazuhiro Hayashi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8021393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ディスク媒体認識信号の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23353A2 (ja) 2009-10-08
EP2259264A2 (en) 2010-12-08
HK1150091A1 (en) 2011-10-28
JP5393045B2 (ja) 2014-01-22
US8394480B2 (en) 2013-03-12
JP2009245508A (ja) 2009-10-22
WO2009123353A3 (ja) 2009-11-26
EP2259264A4 (en) 2011-10-26
CN101983405B (zh) 2013-11-06
US20110020581A1 (en)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2206B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303462B (zh)
JP2006318620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スタンパ
CN101983405B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
JP4514582B2 (ja)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透過性スタンパ
CN1989552A (zh) 光学记录介质和记录方法
CN101300632B (zh) 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US9196288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N101142626A (zh) 光盘
TWI262495B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TWI328812B (zh)
JP2005327331A (ja) 光記録媒体
JP4171674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膜厚測定方法、膜厚制御方法、製造方法、膜厚測定装置及び膜厚制御装置
JP4050993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膜厚測定方法、膜厚制御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CN1825447A (zh) 光学记录介质
CN100380484C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01138033A (zh) 光盘及光记录方法
JP200814672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基板、スタンパ、金型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WO2007119672A1 (ja) 光記録媒体、可視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色素化合物の利用方法
WO2006093038A1 (ja) スタンパ、金型及び光ディス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140433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使用方法及び被覆部材
JP2008084458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331569A (ja) 光ディスク
JP2008084468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
CN101510431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00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00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