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1344A - 齿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1344A
CN101981344A CN2009801109831A CN200980110983A CN101981344A CN 101981344 A CN101981344 A CN 101981344A CN 2009801109831 A CN2009801109831 A CN 2009801109831A CN 200980110983 A CN200980110983 A CN 200980110983A CN 101981344 A CN101981344 A CN 101981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bearing
gearing
axial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09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1344B (zh
Inventor
中村江儿
今井雅
藤本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1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1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eccentric crankshafts driving or driven by a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齿轮装置,在一对配对部件之间能够按规定的减速比传递转动力,其包括:外筒,固定在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内面上设有内齿;曲轴,在所述外筒内能够绕轴转动,具有偏心部;外齿齿轮,安装于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同时与所述偏心部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摇动转动;支座,固定在另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中央部具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贯穿孔,通过所述外齿齿轮的摇动转动的传递,相对于所述外筒同轴相对转动;筒体,与所述支座同轴地嵌插在所述贯穿孔中;其中,所述支座具有外嵌于所述筒体的一端部上的第1部分,以及相对于该第1部分在轴向上离开的外嵌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上的第2部分,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轴向外侧突出,向对应的所述配对部件侧延伸,所述筒体中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所述第1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

Description

齿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齿轮装置,其通过由曲轴的偏心部使外齿齿轮与外筒的内齿啮合的同时摇动转动,从而获得将输入转动减速后的输出转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例这样的齿轮装置。
图5是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齿轮装置的纵剖视图。该齿轮装置中设有可进行轴转动的曲轴104,该曲轴104具有在外筒102内沿轴向排列的两个偏心部104a、104b。另外,图5中虽然没有图示,但除曲轴104以外,外筒102内还设有同样的曲轴,上述各曲轴在外筒102的轴心周围等间隔设置。曲轴104及未图示的其他曲轴的各偏心部104a、104b上分别通过轴承106a、106b安装有外齿齿轮108a、108b。外筒102的内面上,环绕全周设有多个内齿销102a。各外齿齿轮108a、108b与这些内齿销102a相啮合。
此外,外筒102内收容有支座(carrier)112。该支座112通过一对轴承110a、110b安装在外筒102上且可相对于该外筒102同轴转动。外筒102在其轴向的一端部与隔板部件114相接合。另一方面,支座112在与所述隔板部件114相反侧的端部与作为旋转体的平台(tab1e)116相接合。支座112、隔板部件114、平台116及外齿齿轮108a、108b的各中央部中分别设有贯穿轴向的贯穿孔。
上述贯穿孔内插入有筒体118,且该筒体118固定在支座112中。具体而言,筒体118的下端部附近的外侧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18a。该凸缘部118a通过多个螺栓120与支座112相连接,筒体118由此固定在支座112上。此外,筒体118的下端部,从支座112的下端突出。在组装所述平台116和支座112时,使从支座112的下端突出的筒体118的下端部与平台116的贯穿孔相嵌合。由此,可以容易地使平台116和支座112的轴心对准。在隔板部件114的上端面的贯穿孔的周围,安装有环状的外嵌部件115。筒体118的上端部,经隔板部件114的贯穿孔从该隔板部件114的上端突出,并插入外嵌部件115内。在该外嵌部件115的内侧面和筒体118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密封部件115a。密封部件115a防止填充在齿轮装置内的润滑剂从该外嵌部件115的内侧面和筒体118的上端部的外侧面之间漏出。
然而,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齿轮装置中,仅通过使设置在筒体118下端部附近的凸缘部118a与支座112相连接来将筒体118固定在支座112上。因此,筒体118与支座112一起转动时,会在该筒体118的上端部产生径向振动,结果有可能在筒体118的上端部和密封部件115a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有发生润滑油泄漏的可能。
此外,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齿轮装置中,凸缘部118a向筒体118的径向外侧突出地与该筒体118一体设置。为了高精度地形成该凸缘部118a,必须以切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凸缘部118a。此时,有必要通过切削加工除去筒体118的材料中凸缘部118a的轴向两侧部分的全部。因此,由于必须在筒体118的长度方向上对其大部分进行切削加工,筒体加工所需的工时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0665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向与齿轮装置相连的配对部件侧延伸的筒体的端部上产生的径向振动,并防止筒体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
本发明的齿轮装置是在一对配对部件之间能够按规定的减速比传递转动力的齿轮装置,其包括:外筒,固定在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内面上设有内齿;曲轴,在所述外筒内能够绕轴转动,具有偏心部;外齿齿轮,安装于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同时与所述偏心部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摇动转动;支座,固定在另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中央部具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贯穿孔,通过所述外齿齿轮的摇动转动的传递,相对于所述外筒同轴相对转动;筒体,与所述支座同轴地嵌插在所述贯穿孔中;其中,所述支座具有外嵌于所述筒体的一端部上的第1部分,以及相对于该第1部分在轴向上离开的外嵌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上的第2部分,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轴向外侧突出,向对应的所述配对部件侧延伸,所述筒体中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所述第1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旋转体和基座的纵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齿轮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的齿轮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旋转体和基座的纵剖视图。
图5是一个以往例的齿轮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适于在例如机器人的旋转体、腕关节等旋转部或各种作业机器的旋转部用作减速机。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将齿轮装置应用于机器人的旋转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该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如图1所示,构成为可在基座50和转动体52之间按规定减速比传递转动力的结构。基座50包含于本发明的一方的配对部件的概念中,旋转体52包含于本发明的另一方的配对部件的概念中。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包括外筒2、内齿销3、支座4、支座轴承6、筒体8、突出部件10、输入轴12、中间齿轮14、中央齿轮16、曲轴齿轮18、曲轴20、曲轴轴承22、第1外齿齿轮24、第2外齿齿轮26、第1滚子轴承28a和第2滚子轴承28b。
所述外筒2用作构成齿轮装置外表面的壳体。该外筒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此外,外筒2与固定在设置面上的所述基座50的上部相连接。在外筒2的内面上,多个内齿销3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置。该内齿销3包含于本发明的内齿的概念中。
所述支座4以与所述外筒2设置在同轴上的状态收容于该外筒2内。支座4相对于外筒2绕同轴相对转动。该支座4通过多个螺栓5a(参照图2)与旋转体52的下端相连接。一旦支座4开始相对于外筒2相对转动,旋转体52就相对于基座50转动。
具体而言,支座4通过在轴向上相离设置的一对所述支座轴承6相对于外筒2可相对转动地受到支撑。支座4包括被相互连接的基部4a和端板部4b,在基部4a和端板部4b之间收纳所述第1外齿齿轮24和所述第2外齿齿轮26。
所述基部4a在外筒2内具有设置在该外筒2的上端部附近的基板部4c和从该基板部4c向下方延伸的轴部4d。轴部4d通过螺栓5b与端板部4b相连接。由此,使基部4a和端板部4b一体化(参照图3)。
基板部4c的径向中央部处设有贯穿轴向的贯穿孔4e。该贯穿孔4e中,如后所述,穿插有所述筒体8。此外,该贯穿孔4e具有筒体支撑孔部4f。
所述筒体支撑孔部4f具有以支座4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形剖面。筒体支撑孔部4f具有与所述筒体8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由基板部4c中筒体支撑孔部4f周围的部分构成外嵌于筒体8轴向的中间部分上的第2部分4g。筒体支撑孔部4f的内面与筒体8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外面相紧贴。即,所述第2部分4g支撑筒体8轴向的中间部分以使筒体8轴向的中间部分在径向上不会偏移。此外,在基板部4c的下面且在筒体支撑孔部4f的周部,设有由圆形的凹部构成的突出部件嵌合部4h。该突出部件嵌合部4h中嵌合有所述突出部件10。由基板部4c中位于突出部件嵌合部4h上侧的部分构成一方的夹持部4i。
此外,所述端板部4b的径向中央部设有贯穿轴向的贯穿孔4n。本实施方式中,由该端板部4b的贯穿孔4n和所述基板部4c的贯穿孔4e构成支座4的贯穿孔。贯穿孔4n具有以支座4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形剖面。贯穿孔4n的上部形成有由直径略微扩大的圆形凹部构成的筒体嵌合孔4p。该筒体嵌合孔4p具有与所述筒体8的外径大致相等的直径。所述筒体8的下端部紧密地嵌合于该筒体嵌合孔4p中。由端板部4b中该筒体嵌合孔4p周围的部分构成外嵌筒体8下端部的第1部分4r。这样,外嵌于筒体8上的第1部分4r和所述第2部分4g便在筒体8的轴向上相互离开地设置。由端板部4b中位于筒体嵌合孔4p下侧且与筒体8的下端面相抵接的部分构成另一方的夹持部4q。
所述筒体8由内部可穿通配线的电缆60的圆筒管构成。该筒体8防止电缆60和齿轮装置内的各齿轮等的接触,并防止润滑油等侵入其内部。该筒体8以与支座4同轴的状态嵌插于该支座4的基板部4c的贯穿孔4e及端板部4b的贯穿孔4n中。
具体而言,该筒体8的下端部紧密地嵌入于端板部4b的贯穿孔4n的筒体嵌合部4p中。此外,筒体8经基板部4c的贯穿孔4e向上方延伸。详细地说,筒体8的轴向中央部,嵌插于贯穿孔4e的筒体支撑孔部4f,并受到基板部4c的第2部分4g的支撑。筒体8的上端部相对于第2部分4g向轴向外侧(上方)突出,向旋转体52侧延伸,并且相对于对应的基板部4c的轴向的端部(上端)向上突出。
于是,在组装旋转体52和支座4时,可利用筒体8的上端部使支座4和旋转体52的轴心对准。具体而言,在旋转体52的下部的平板部52a的中央部设有贯穿轴向的贯穿孔52b。该贯穿孔52b,具有与筒体8的外径大致相等的直径。由此,在将旋状体52和支座4相互连接之前,通过将筒体8的上端部紧密地嵌合于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中,使旋转体52和支座4的轴心对准。在该轴心对准之后,通过用所述螺栓5a将旋转体52和支座4相互连接,以在旋转体52和支座4的轴心准确对准的状态下使两者相接合。
筒体8的下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密封用槽部8a。该密封用槽部8a内安装有密封圈(seal ring)9a。该密封圈9a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在筒体8的下端部紧密地嵌入端板部4b的筒体嵌合部4p中的状态下,密封圈9a通过其弹力压接于筒体嵌合部4p的内面。由此,密封圈9a不仅作为密封部件发挥作用而且还用作为筒体8的止转部件发挥作用。即,密封圈9a通过压接并紧贴筒体嵌合部4p的内面,在防止润滑油从筒体8的外侧进入内侧的同时,抑制筒体8相对于支座4的绕轴转动。
此外,筒体8的上端部的外周也和所述下端部同样形成有密封用槽部8b。该密封用槽部8b内安装有与上述同样的密封圈9b。该密封圈9b通过压接并紧贴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的内面,作为密封部件和止转部件发挥作用。
在筒体8的轴向中间部的外周设有槽部8c。该槽部8c中嵌入有自筒体8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所述突出部件10。该突出部件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C形环等扣环构成。通过支座4的基部4a与端板部4b的连接,在基部4a的夹持部4i和端板部4b的夹持部4q之间,从轴向两侧(上下两侧)将固定在筒体8上的突出部件10和筒体8的下端部相夹。由此,筒体8被固定于支座4上。另外,在突出部件10和筒体8的下端部被夹持在两夹持部4i、4q之间的状态下,基部4a的夹持部4i用规定的力从上方按压突出部件10。突出部件10在该按压力的作用下发挥楔子的作用,并且该突出部件10在筒体8的槽部8c内受到向轴向下方的按压。在上述突出部件10的作用下,筒体8的绕轴转动也受到抑制。
此外,筒体8中的支座4的所述第1部分4r所外嵌的下端部以及支座4的所述第2部分4g所外嵌的轴向中间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第1部分4r所外嵌的下端部的最外径以下,且为第2部分4g所外嵌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最外径以下。具体而言,筒体8除形成密封用槽部8a、8b及槽部8c的部分外,外径均一。
所述输入轴12作为向齿轮装置输入转动的输入部发挥作用。该输入轴12与支座4的轴平行地延伸。输入轴12通过轴承54转动自由地安装在旋转体52上。该输入轴12与设置在旋转体52上的驱动电动机56的驱动轴56a相接合。输入轴12随驱动电动机56的驱动而转动。输入轴12的下端部的外周面设有输入齿轮12a。
所述中间齿轮14,如图2所示分别与所述输入齿轮12a和所述中央齿轮16相啮合。该中间齿轮14向中央齿轮16传递输入轴12的转动。中间齿轮14,如图3所示通过轴承15a转动自由地支撑在支座4的基板部4c所设的轴部15上。
所述中央齿轮16设置在支座4的基板部4c的径向中央部。该中央齿轮16的中央设有贯穿轴向的穿插孔16a。该穿插孔16a中穿插有所述筒体8。穿插孔16a的内径大于筒体8的外径。因此,穿插孔16a的内面和筒体8的外面之间存在有间隙。中央齿轮16下部的外周部通过轴承17安装在基板部4c上。由此,中央齿轮16相对于支座4同轴转动自由。
所述曲轴齿轮18外嵌于所述曲轴20的上端部。曲轴20除图3所示的那个以外还有两个,即共计设有3个。该各曲轴20的上端部分别安装有曲轴齿轮18。各曲轴齿轮18分别与中央齿轮16相啮合。该各曲轴齿轮18向安装有该曲轴齿轮18的曲轴20传递中央齿轮16的转动。各曲轴20经由一对所述曲轴轴承22绕该轴转动自由地安装在支座4上。各曲轴20在外筒2内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筒体8的周围。
曲轴20具有第1偏心部20a和第2偏心部20b。该第1偏心部20a和第2偏心部20b以排列在轴向上的状态设置于曲轴20中的由所述的一对曲轴轴承22分别支撑的部分之间。该第1偏心部20a和第2偏心部20b分别形成为从曲轴20的轴心以规定偏心量偏心后的圆柱状。此外,第1偏心部20a和第2偏心部20b按相互之间具有规定角度的相位差设置。
在曲轴20下端部的下方位置且在支座4的端板部4b上安装有密封盖21。该密封盖21防止从端板部4b中安装该密封盖21的位置处发生润滑油的泄漏。
支座4的基板部4c和外筒2之间安装有油封23a,另一方面,支座4的端板部4b和外筒2之间安装有油封23b。该油封23a、23b用作密封部件。通过上述油封23a、23b、所述密封圈9a、9b及密封盖21,防止润滑油漏出齿轮装置的外部。
所述第1外齿齿轮24通过所述第1滚子轴承28a安装在曲轴20的第1偏心部20a上。第1外齿齿轮24在曲轴20转动时与第1偏心部20a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一边与外筒2内面的内齿销3相啮合一边摇动转动。
具体而言,第1外齿齿轮24形成为较之外筒2的内径略小。该第1外齿齿轮24具有多个外齿24a、中央部贯穿孔24b、3个第1偏心部穿插孔24c和3个轴部穿插孔24d。
所述外齿24a与所述内齿销3相啮合。该外齿24a的个数略少于内齿销3的个数。
所述中央部贯穿孔24b设于第1外齿齿轮24的径向中央部。该中央部贯穿孔24b中带有游隙地穿插着所述筒体8。
所述的3个第1偏心部穿插孔24c等间隔地设置于第1外齿齿轮24中央部贯穿孔24b周围的圆周方向上。各第1偏心部穿插孔24c中以隔着第1滚子轴承的状态分别穿插有各曲轴20的第1偏心部20a。
所述的3个轴部穿插孔24d等间隔地设置于第1外齿齿轮24中央部贯穿孔24b周围的圆周方向上。各轴部穿插孔24d分别设置在所述各第1偏心部穿插孔24c间的位置上。各轴部穿插孔24d中以带有游隙的状态穿插有支座4的各轴部4d。
所述第2外齿齿轮26通过所述第2滚子轴承28b安装在曲轴20的第2偏心部20b上。该第2外齿齿轮26在曲轴20转动时与第2偏心部20b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一边与外筒2内面的内齿销3相啮合一边摇动转动。该第2外齿齿轮26具有与所述第1外齿齿轮24同样的结构。
下面,对该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运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驱动电动机56的驱动使输入轴12转动。由此,输入齿轮12a与输入轴12一起转动。该输入齿轮12a的转动,经由中间齿轮14、中央齿轮16向各曲轴齿轮18传递。由此,各曲轴20,分别绕轴转动。
随着各曲轴20的转动,该曲轴20的第1偏心部20a和第2偏心部20b偏心转动。由此,第1外齿齿轮24,与第1偏心部20a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一边与外筒2内面的内齿销3相啮合一边摇动转动。此外,第2外齿齿轮26,与第2偏心部20b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一边与外筒2内面的内齿销3相啮合一边摇动转动。所述第1外齿齿轮24和第2外齿齿轮26的摇动转动,通过各曲轴20向支座4传递。由此,支座4和旋转体52以从所述输入轴12的转动减速后的转速,相对于外筒2和基座50相对转动。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支座4的第1部分4r外嵌于筒体8的下端部,并且支座4的第2部分4g外嵌于筒体8的轴向中间部分,筒体8在轴向上相离开的两处支被撑在支座4上。因此,与仅筒体的一端部固定在支座上的以往结构相比,可以抑制筒体8与支座4一起转动时筒体8的上端部上发生的径向振动。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仅通过使支座4的第1部分4r和第2部分4g外嵌于筒体8来将筒体8固定在支座4上,因而在筒体上可以不形成以往那样的用于固定在支座上的凸缘部。因此,可以减少筒体8的加工所需的工时。因此,该第1实施方式中,可在向与齿轮装置相连的旋转体52侧延伸的筒体8的上端部上抑制径向振动的产生,并可防止筒体8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与支座4同轴设置的筒体8的上端部相对于支座4的第2部分4g向轴向外侧(上方)突出地向旋转体52侧延伸,故可通过嵌合设于旋转体52中央部的贯穿孔52b和筒体8的上端部,使支座4和旋转体52的轴心对准。
此外,该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筒体8中的支座4的第1部分4r及第2部分4g所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在第1部分4r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且在第2部分4g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因此,与筒体8中的第1部分4r及第2部分4g所外嵌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外径大于第1部分4r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第2部分4g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的突出部时相比,可以减少对筒体8进行切削加工的部分,防止筒体8的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大。
此外,该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筒体8可以不设置以往那样的凸缘部,故可以防止在将筒体8从轴向的上方向下方插入齿轮装置内以将该筒体8组装到该齿轮装置内时凸缘部所造成的阻碍。此外,像以往的齿轮装置那样将筒体的凸缘部从下侧连接到支座上时,需要进行使齿轮装置上下反转的操作,而该第1实施方式则无需进行这样的反转操作。因此,可以简化筒体8安装到齿轮装置内的安装作业。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支座4具有从轴向两侧相夹设于筒体8的下端部和筒体8的轴向中间部分的突出部件10的一对夹持部4q、4i,故可通过这一对夹持部4q、4i,将筒体8沿轴向切实地固定于支座4。该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用嵌入设于筒体8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周的槽部8c中的突出部件10,构成受支座4的夹持部4i支撑的部分,故较之该受支撑的部分与该筒体8一体形成而从筒体8中间部分的外周突出的情况,可以抑制筒体8的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即,受支座4的夹持部4i支撑的部分与筒体8一体形成而从筒体8中间部分的外周突出时,该突出部分以外的大部分必须在筒体8加工时通过切削加工除去。与此相对,该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对用于使突出部件10嵌入筒体8的中间部分中的槽部8c进行切削加工即可,故较之所述突出部分与筒体8一体形成时,可以减少对筒体8进行切削加工的部分,结果可以抑制筒体8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因此,根据该第1实施方式,可以抑制筒体8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并且可以将筒体8沿轴向切实地固定于支座4。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突出部件10由扣环构成。由于该扣环几乎围绕筒体8一周设置,故支座4的夹持部4i可以几乎围绕筒体8一周地支撑扣环。因此,该第1实施方式,与突出部件仅设置于筒体8圆周方向的局部时相比,可以更为稳定地将筒体8固定在支座4上。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支座4具有将基部4a和端板部4b相互连接而成的能够收纳第1外齿齿轮24和第2外齿齿轮26的结构。支撑筒体8的下端部的夹持部4q设置在端板部4b上,支撑安装在筒体8上的突出部件10的夹持部4i设置在基部4a上。因此,利用支座4的基部4a与端板部4b间的固紧力,可在将两外齿齿轮24、26收纳于该基部4a和端板部4b之间的情况下,在夹持部4q和夹持部4i之间沿轴向将筒体8的下端部和固定在筒体8上的突出部件10相夹。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嵌插于支座4的端板部4b的筒体嵌合部4p中的筒体8的下端部的外周安装有用作止转部件的密封圈9a,故可通过该密封圈9a防止筒体8相对于支座4的转动。因此,可以防止筒体8随着该筒体8的转动与支座4发生摩擦,并防止因该摩擦而产生磨损粉末。此外,由于筒体8的上端部嵌插于固定在基座4的基板部4c上的旋状体52的贯穿孔52b中,同时该筒体8的上端部的外周还安装有用作止转部件的密封圈9b,故可通过该密封圈9b防止筒体8相对于支座4的转动,防止所述磨损粉末的产生。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筒体8的上端部相对于支座4的轴向的对应端部(上端部)向轴向外侧(上方)突出。在筒体8的上端部相对于支座4的上端部不向轴向外侧突出的情况下,若利用该筒体8的上端部进行支座4与旋转体52的轴心对准,则旋转体52的嵌合用的贯穿孔52b的周围部分必须向支座4侧突出,以形成与筒体8的上端部可以嵌合的结构。此时,为使旋转体52的嵌合用贯穿孔52b的周围部分突出,必须将该部分径向外侧的部分全部予以切削,旋状体52加工所需的工时增大。与此相对,该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筒体8的上端部相对于支座4的上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无需进行使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的周围部分突出的切削加工。因此,可以减少旋转体52的加工所需的工时。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以下之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不同。即,筒体8通过安装在支座4的第1部分4r所外嵌的该筒体8的下端部上的密封圈9a,以及安装在支座4的第2部分4g所外嵌的该筒体8的轴向的中间部分上的密封圈9d,在转动方向及轴向上不发生移动地固定于支座4。
具体而言,该第2实施方式中,支座4的基部4a和端板部4b,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上下颠倒地设置。基部4a的基板部4c具有所述贯穿孔4n、所述筒体嵌合孔4p,并且具有外嵌于筒体8下端部的第1部分4r。另一方面,端板部4b具有所述筒体支撑孔部4f(贯穿孔4e),并且具有外嵌于筒体8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第2部分4g。
第2部分4g所外嵌的筒体8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周上形成有密封圈用槽部8d。该密封圈用槽部8d中嵌入有作为止转部件的密封圈9d。该密封圈9d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压接第2部分4g的筒体支撑孔部4f的内面并紧贴其内面。此外,筒体8的下端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密封圈用槽部8a。该密封圈用槽部8a中嵌入有密封圈9a。该密封圈9a紧贴筒体嵌合孔4p的内面。筒体8通过密封圈9d对该筒体支撑孔部4f的内面的紧贴和密封圈9a对筒体嵌合孔4p的内面的紧贴,在转动方向及轴向上不发生移动地固定于支座4。
此外,该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筒体8中的支座4的第1部分4r所外嵌的下端部及支座4的第2部分4g所外嵌的轴向中间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在第1部分4r所外嵌的下端部的最外径以下,且在第2部分4g所外嵌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最外径以下。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外径小于该上端部8e以外部分的外径。该筒体8的上端部8e插入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中。该第2实施方式中,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的内径大于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外径。该贯穿孔52b的内面和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外面之间安装有作为密封部件的油封23c。该油封23c防止润滑油从贯穿孔52b的内面和筒体8的上端部的外面之间向齿轮装置的外部漏出。
此外,该第2实施方式中,外筒2与旋转体52相连接。具体而言,旋转体52的下部的平板部52a的外缘部向下方突设有筒状部52d。该筒状部52d的下端部,与外筒2的上端部相接合,在该状态下,筒状部52d和外筒2相连接。另一方面,支座4与基座50相连接。具体而言,基座50具有内径与支座4的基板部4c的外径相配合的圆筒状部分。该圆筒状部分的上端部与基板部4c的下端部相接合,在该状态下,基座50和基板部4c相连接。
此外,输入齿轮12a和中央齿轮16它们之间不设置所述中间齿轮14而直接啮合。具体而言,中央齿轮16具有与曲轴齿轮18相啮合的第1齿轮部16a和直径大于该第1齿轮部16a的第2齿轮部16b。该第2齿轮部16b与输入齿轮12a相啮合。
该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结构相同。
该第2实施方式中,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外径小于该上端部8e以外部分的外径。因此,将筒体8的上端部8e经由油封23c嵌合于旋转体52的贯穿孔52b中时,与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外径和该上端部8e以外部分的外径同等时相比,可以使用内径较小的油封23c。由此,可以减轻油封23c施加于筒体8的箍紧力。
该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可以抑制筒体8的上端部8e的径向振动,因此可以抑制因该振动而引起的筒体8的上端部8e和油封23c之间微小缝隙的产生,结果可以抑制润滑油从该微小缝隙中漏出。
由该第2实施方式所获得的上述以外的效果,与通过上述第1实施方式获得的效果相同。
另外,以上揭示的实施方式,其所有的内容均为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定而并非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其还包含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等同意思及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筒体8的上端部虽相对于基座4的基板部4c的夹持部4i向轴向外侧突出,但也可不相对于基座4的旋转体52侧的端部突出。
此外,突出部件10还可使用扣环以外的部件。即,也可使用仅设于筒体8的外周局部的突出部件、或在筒体8的圆周方向上被分为多个的形状的部件。
此外,也可将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上下方向置换为上下以外的方向来构成齿轮装置。
此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有以下结构的齿轮装置中:本发明一方的配对部件为旋转体52,并且本发明另一方的配对部件为基座50。
此外,支撑筒体8的一端部的夹持部也可以设置在基部4a上,支撑突出部件10的夹持部也可设置在端板部4b上。
[实施方式的概要]
所述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即,本发明涉及的齿轮装置是在一对配对部件之间能够按规定的减速比传递转动力的齿轮装置,其包括:外筒,固定在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内面上设有内齿;曲轴,在所述外筒内能够绕轴转动,具有偏心部;外齿齿轮,安装于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同时与所述偏心部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摇动转动;支座,固定在另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中央部具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贯穿孔,通过所述外齿齿轮的摇动转动的传递,相对于所述外筒同轴相对转动;筒体,与所述支座同轴地嵌插在所述贯穿孔中;其中,所述支座具有外嵌于所述筒体的一端部上的第1部分,以及相对于该第1部分在轴向上离开的外嵌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上的第2部分,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轴向外侧突出,向对应的所述配对部件侧延伸,所述筒体中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所述第1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
该齿轮装置中,由于支座的第1部分外嵌于筒体的一端部上,并且支座的第2部分外嵌于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上,故筒体在轴向上相离开的两处支撑在支座上。因此,与仅筒体的一端部固定在支座上的以往结构相比,可以抑制筒体与支座一起转动时筒体的另一端部上产生的径向振动。此外,该齿轮装置中,由于仅通过使支座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外嵌于筒体上来将该筒体固定在支座上,故筒体上可以不形成以往那样的用于固定在支座上的凸缘部。因此,可以减少筒体的加工所需的工时。因此,根据该齿轮装置,可在向与该齿轮装置相连的配对部件侧延伸的筒体的另一端部上抑制径向振动的产生,并防止筒体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
此外,该齿轮装置中,由于与支座同轴设置的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支座的第2部分向轴向外侧突出,向对应的配对部件侧延伸,故可通过在该配对部件的中央部设置嵌合用的孔部,使该孔部与筒体的另一端部嵌合,来使支座和该配对部件的轴心对准。此外,该齿轮装置中,由于筒体中的支座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所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第1部分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且第2部分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故与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所外嵌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形成外径大于第1部分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第2部分所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的突出部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少对筒体进行切削加工的部分,防止筒体的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大。
上述齿轮装置中也可为: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周上设有槽部,该槽部中嵌入有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件,所述支座具有一对从轴向两侧相夹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和所述突出部件的夹持部。
采用该结构,由于可通过支座的一对夹持部,将筒体的一端部和突出部件从轴向两侧相夹来进行固定,故可将筒体在轴向上切实地固定于支座。此外,采用该结构,由于借助嵌入设于筒体的中间部分的外周的槽部中的突出部件,来构成由支座的夹持部相夹的部分中的一方,因此,与由支座的夹持部相夹的部分中的一方为从筒体中间部分的外周突出地与该筒体一体形成的情形相比,可以抑制筒体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即,当由支座的夹持部相夹的部分中的一方为从筒体中间部分的外周突出地与该筒体一体形成时,该突出部分以外的大部分必须在筒体加工时通过切削加工除去。与此相对,采用本结构,由于仅对用于使突出部件嵌入筒体的中间部分中的槽部进行切削加工即可,故与所述突出部分与筒体一体形成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少筒体的被切削加工的部分,结果可以抑制筒体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因此,采用该结构,可以抑制筒体加工所需工时的增加,同时可在轴向上将筒体切实地固定于支座。
此时,所述突出部件可由扣环构成。
采用该结构,由于扣环几乎围绕筒体一周设置,故支座的夹持部可以几乎围绕筒体一周地支撑扣环。因此,采用该结构,与突出部件仅设置于筒体圆周方向的局部上时相比,可以更为稳定地将筒体固定在支座上。
在上述支座具有一对夹持部的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座具有将基部和端板部相互连接而成的能够收纳所述外齿齿轮的结构,支撑所述筒体的一端部的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基部和所述端板部中的一方,支撑所述突出部件的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基部和所述端板部中的另一方。
采用该结构,可利用支座的基部与端板部之间的固紧力,在将外齿齿轮收纳于上述基部和端板部之间的情况下,在端板部上所设的夹持部与基部上所述的夹持部之间,沿轴向将筒体的一端部和突出部件相夹。
上述齿轮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筒体中的嵌插于所述支座的贯穿孔中的部分的外周上设有止转部件。
采用该结构,通过止转部件防止筒体相对于支座的转动,故可防止因转动所产生的筒体与支座的相互摩擦,防止因该相互摩擦而产生磨损粉末。
上述齿轮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支座的轴向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
当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对应的支座的轴向端部不向轴向外侧突出时,若利用该筒体的另一端部使支座和对应的配对部件的轴心对准,则该配对部件的嵌合用孔部的周围部分必须向支座侧突出,以构成可与筒体的另一端部嵌合的结构。此时,为使配对部件的嵌合用孔部的周围部分突出,必须将该部分径向外侧的部分全部予以切削,因此,配对部件的加工所需的工时增大。与此相对,若如本结构那样,使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对应的支座的轴向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则由于无需进行使对应的配对部件的嵌合用孔部的周围部分突出的切削加工,故可减少配对部件加工所需的工时。
上述齿轮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的外径小于该筒体的另一端部以外部分的外径。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筒体的另一端部经由密封部件与对应的配对部件嵌合的情况下,与筒体的另一端部的外径和该筒体的另一端部以外部分的外径同等时相比,可以使用内径较小的密封部件。由此,可以减轻密封部件施加于筒体的箍紧力。

Claims (7)

1.一种齿轮装置,在一对配对部件之间能够按规定的减速比传递转动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固定在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内面上设有内齿;
曲轴,在所述外筒内能够绕轴转动,具有偏心部;
外齿齿轮,安装于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同时与所述偏心部的偏心转动相联动地摇动转动;
支座,固定在另一方的所述配对部件上,中央部具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贯穿孔,通过所述外齿齿轮的摇动转动的传递,相对于所述外筒同轴相对转动;
筒体,与所述支座同轴地嵌插在所述贯穿孔中;其中,
所述支座具有外嵌于所述筒体的一端部上的第1部分,以及相对于该第1部分在轴向上离开的外嵌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上的第2部分,
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轴向外侧突出,向对应的所述配对部件侧延伸,
所述筒体中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以外部分的外径大小,为所述第1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及所述第2部分外嵌的部分的最外径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周上设有槽部,该槽部中嵌入有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件,
所述支座具有一对从轴向两侧相夹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和所述突出部件的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件由扣环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具有将基部和端板部相互连接而成的能够收纳所述外齿齿轮的结构,
支撑所述筒体的一端部的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基部和所述端板部中的一方,支撑所述突出部件的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基部和所述端板部中的另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中的嵌插于所述支座的贯穿孔中的部分的外周上设有止转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支座的轴向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的外径小于该筒体的另一端部以外部分的外径。
CN200980110983.1A 2008-03-28 2009-03-26 齿轮装置 Active CN101981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6593/08 2008-03-28
JP2008086593 2008-03-28
PCT/JP2009/056119 WO2009119737A1 (ja) 2008-03-28 2009-03-26 歯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1344A true CN101981344A (zh) 2011-02-23
CN101981344B CN101981344B (zh) 2014-10-29

Family

ID=4111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0983.1A Active CN101981344B (zh) 2008-03-28 2009-03-26 齿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4520B2 (zh)
EP (1) EP2261531B1 (zh)
JP (1) JP5231530B2 (zh)
CN (1) CN101981344B (zh)
WO (1) WO20091197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353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手的关节驱动结构
CN113614411A (zh) * 2019-04-26 2021-11-0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减速器和使用减速器的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5668B2 (ja) * 2010-03-05 2014-02-26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
JP5508126B2 (ja) * 2010-05-10 2014-05-2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99951B2 (ja) * 2015-03-05 2018-10-03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CN105114535A (zh) * 2015-08-10 2015-12-02 重庆清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偏心输入中空行星减速器
JP6752070B2 (ja) * 2016-07-12 2020-09-09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
WO2020217831A1 (ja) 2019-04-26 2020-10-29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機構、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を用いる駆動装置
JP2021011942A (ja) 2019-07-09 2021-02-04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機構、減速機
JP7440240B2 (ja) * 2019-10-23 2024-02-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6023B2 (ja) 2000-09-29 2009-03-1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モータ付き減速機
GB2419400B8 (en) 2004-10-22 2013-08-14 Predictive Maintenance Company Web cleaner
JP4762643B2 (ja) * 2005-08-22 2011-08-3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クランク式偏心揺動型減速機
EP1925848B1 (en) * 2005-09-13 2013-06-05 Nabtesco Corporation Eccentrically rocking type reduction gear
JP4851826B2 (ja) * 2006-03-29 2012-01-1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接揺動噛合型遊星歯車減速機
JP5174657B2 (ja) * 2006-04-28 2013-04-0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減速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818818B2 (ja) * 2006-06-05 2011-11-1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接揺動噛合型遊星歯車減速機
JP4820713B2 (ja) * 2006-08-10 2011-11-2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減速機
JP2007218436A (ja) * 2007-05-15 2007-08-30 Nabtesco Corp 産業用ロボットの関節装置
JP2008062377A (ja) * 2007-10-03 2008-03-21 Nabtesco Corp ロボット等の旋回部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353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手的关节驱动结构
CN107150353B (zh) * 2016-03-04 2021-05-25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手的关节驱动结构
CN113614411A (zh) * 2019-04-26 2021-11-0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减速器和使用减速器的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1531A1 (en) 2010-12-15
EP2261531A4 (en) 2011-04-27
JP5231530B2 (ja) 2013-07-10
EP2261531B1 (en) 2013-02-20
CN101981344B (zh) 2014-10-29
WO2009119737A1 (ja) 2009-10-01
US20110015024A1 (en) 2011-01-20
JPWO2009119737A1 (ja) 2011-07-28
US8444520B2 (en)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1344B (zh) 齿轮装置
CN101248291B (zh) 中心曲柄式偏心摆动型减速器
CN105745108B (zh) 驱动装置
CN103118887B (zh) 用于装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系统部件的方法
KR101344202B1 (ko) 기어장치 및 기어장치를 이용한 산업용 로봇의 선회부구조
JP5409397B2 (ja) 歯車伝動装置
CN105745107B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1048575B (zh) 终身润滑的内燃机凸轮轴传动装置
US6508737B2 (en) Eccentric orbiting type speed reducer
KR100872322B1 (ko) 감속기
CN107438726B (zh) 传动组件和带有这样的传动组件的电驱动部
CN104755802A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KR102149066B1 (ko) 편심 요동형 기어 장치
CN103765042B (zh) 齿轮装置
KR20150112991A (ko) 차량의 파워 트레인용 비틀림 진동 댐핑 장치
CN102782362B (zh) 齿轮装置
CN107690534A (zh) 内部行星减速齿轮
CN102235485A (zh) 工件旋转装置
CN103248170A (zh) 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
US7591749B2 (en)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one or more off-axis motor/generators
CN101093015B (zh) 齿轮传动马达以及机器人用齿轮传动马达
JP4925992B2 (ja) 偏心差動型減速機および該偏心差動型減速機を用いた旋回部構造
CN202301495U (zh) 一种柴油机的后取力传动组件
JP2008025846A5 (zh)
JP2010007830A (ja) 歯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