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2405B -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2405B CN101972405B CN 201010501376 CN201010501376A CN101972405B CN 101972405 B CN101972405 B CN 101972405B CN 201010501376 CN201010501376 CN 201010501376 CN 201010501376 A CN201010501376 A CN 201010501376A CN 101972405 B CN101972405 B CN 1019724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parts
- weight
- radix astragali
- ethan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25~35份,煨木香5~10份,苦参5~10份,甘草5~8份,白及5~8份,地榆5~15份,血竭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黄芪香参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黄芪香参胶囊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愈率高、携带服药方便、且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发生在结肠的粘膜层,以溃疡糜烂为主要表现,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向远端扩展遍及整个结肠,以腹泻、粘液和/或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过去认为UC在西方国家比较多见,我国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近10余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迁、消化内镜的普及和诊断手段的完善,本病的检出率与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UC在我国也成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其治愈难度较大,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结肠癌关系密切,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是消化病领域研究的热点。
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针对性的治疗,多采用休息、饮食、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以及手术等方法,所有这些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长期服用,依从性差,停药后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中医中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久痢”、“休息痢”等范畴。病因与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及禀赋不足等有关。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病发作期多实,久病缓解期多虚,本虚责之于脾、肾气虚或阳虚,标实责之于湿热壅滞,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治法有清热燥湿解毒、健脾益气、温肾固元、活血化瘀、收敛涩肠、祛腐生肌、缓急止痛等,投药方法已形成了内服法、外治法(如灸法等)、保留灌肠法及内服加灌肠法合用等多种疗法并存的格局,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价廉效优,停药后不易复发,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开发适合本国国情的纯天然药物,势在必行。
然而,综观10余年来中医中药治疗UC的文献,基本以中药煎剂为主,尚未有疗效肯定的中成药制剂。由于汤剂剂型的落后,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发展,特别是灌肠疗法有很多缺陷,如患者使用不方便,不易接受;药物在结肠的分布不均匀,个体差异大;药物只限于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到达不了横结肠和升结肠,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负担。因此,结合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中药制剂的改革和现代化,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也已成为目前中医中药治疗、研究UC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其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愈率高、携带服药方便、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黄芪香参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黄芪香参胶囊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10~35份,煨木香5~10份,苦参5~10份,甘草5~8份,白及5~8份,地榆5~15份,血竭1~5份。
上述黄芪香参胶囊,优选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20~35份,煨木香5~8份,苦参8~10份,甘草5~6份,白及5~6份,地榆10~15份,血竭1~3份。
上述黄芪香参胶囊,最优选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30份,煨木香6份,苦参9份,甘草6份,白及6份,地榆10份,血竭2份。
血竭为贵重药,且用量少,考虑全粉入药;黄芪为主药,指标成分为黄芪甲苷,可溶于热水,有效成分还有黄芪多糖,溶于水,所以考虑用水单独提取;白及含有大量白及胶,由大分子多糖组成,在预试中曾与黄芪同时提取,但结果黄芪甲苷含量甚微,估计原因为白及药材或白及胶对其有吸附,损失严重,所以白及与黄芪分别单独水提取;苦参含生物碱,醇溶性,单独用乙醇提取;甘草、地榆中均含偏酸性成分,有效成分溶于水,可共同水煎提取;木香含挥发油,提油后蒸馏液与甘草、地榆煎液合并,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处理。
上述黄芪香参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的提取:
①黄芪:
将25~35重量份的蜜炙黄芪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黄芪重量的10倍,8倍和6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5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24h后,固液分离得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
上清液部分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5%,静置12~24h后,取上清液,经浓缩、干燥得到甲苷部分;
沉淀部分加6倍重量的水溶解,过滤,上清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24h,沉淀经干燥得多糖部分;
②白及:
将5~8重量份的白及加水浸泡6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白及重量的12倍,10倍和8倍量,煎煮时间分别为2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24h后,经过滤得沉淀,用80%(v/v)乙醇洗涤二次,再经干燥得白及胶部分,干燥温度优选<80℃,最好一次性干燥完,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可由白色转为黄色,硬度加强,质量下降;
③苦参:
将5~10重量份的苦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加醇重量都为苦参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h和2h,合并二次醇提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可;
④木香、甘草、地榆:
将5~10重量份的煨木香加12倍重量的水,浸泡20~30分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h,挥发油单放备用,蒸馏液单放备用,药渣弃去;
将5~8重量份的甘草和5~15重量份的地榆混合,加水浸泡20~30分钟,煎煮提取二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甘草和地榆混合物料重量的10倍和8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和1h,合并二次煎液,再加入木香蒸馏液,三味药液合并搅拌均匀,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24h,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得三味药干膏粉;
⑤血竭:
将1~5重量份的血竭直接打粉(100目)入药;
(2)胶囊成型工艺:
将步骤(1)得到的黄芪、白及、苦参、甘草、地榆、木香各提取物干膏及血竭药材各自粉碎,过筛100目,混合均匀,加入混合料重量的2%的磷酸氢钙和2%的淀粉,搅拌均匀,用90%(v/v)乙醇制颗粒,颗粒干燥(优选80℃下干燥),整粒,喷入步骤(1)制得的木香挥发油后加盖密闭30分钟,装胶囊,即可,颗粒灌装胶囊时环境湿度小于50%为宜。
上述黄芪香参胶囊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UC的主要是饮食、劳倦、思虑、久病等,若情志失畅,肝病传脾,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劳则伤脾”,日久则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滞于肠中,肠络失和,脂络受损,血败肉腐,内溃成疡,倾脂刮膜,大肠传导失司,则见腹泻便溏,大便夹有粘液或少量脓血,粘滞不爽;脾虚日久,中阳不足,脉络失和,则腹痛隐隐,绵绵不休;湿热阻滞,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或“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或“久病必瘀”,则腹痛时有加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运化失司,故见面黄形瘦,食少肢倦,气短;湿热留恋肠中,熏蒸于上则口苦;舌质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苔微黄腻,脉细均为脾虚湿热,夹有血瘀之象。
本发明组方以黄芪为君。黄芪甘温,入脾、肺经,为补气之圣药,补脾之要药,功擅补气托毒排脓,收敛生肌,对痈疽气虚久溃不敛者尤效。黄芪甘温纯阳、走而不守,扶正并能祛邪,有一举两得之妙。现代研究黄芪主要含有三萜皂甙、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苦参苦寒,入在大肠、小肠、胃、肝、心经,功擅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现代研究苦参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过敏、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木香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止痛,醒脾开胃,现代研究木香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抗溃疡、抗炎、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抗菌等作用。两药合用,取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种福堂公选良方》香参丸意,清热行气止痢,共为臣药。且黄芪得木香,补而不滞,苦参伍黄芪,寒温并用,消补兼施。
白及苦、甘、涩,微寒,功善收敛消肿生肌。白及虽归肺、胃经,然肺与大肠相表里,目前白及也广泛用于大肠疾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等均有很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血竭甘咸平,入心肝经,功能散瘀生新,活血止痛,与黄芪合用,则黄芪有推动之力,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而不伤正之效,现代研究血竭有抗真菌作用,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有抗血栓作用。地榆苦酸涩,微寒,归大肠、肝经,功能敛疮解毒,凉血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榆有抑菌、止泻、抗炎、止血等作用,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能形成保护膜,有收敛作用。三药与黄芪相配,则益气活血,敛疮生肌之力可增,共为佐药。
本发明组方选药精良,寒温并用,配伍严谨,抓住本病的病机关键,集口服与灌肠中药之优势,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用药相结,共奏健脾清化,生肌活血之效。
本发明的黄芪香参胶囊主具健脾清化,生肌活血之功。主治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虚湿热兼夹血瘀证,症见大便夹有粘液或少量脓血,粘滞不爽,腹中隐痛,肠鸣,时作时止,经年不已,面黄形瘦,食少肢倦,气短,口苦,舌质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苔微黄腻,脉细。
有益效果: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对于UC的发生,发明人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血瘀为其病理产物,脾虚湿热瘀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益气清化活血是其治疗大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疗理论。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方便患者,汲取现代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精选处方,研制开发的黄芪香参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以下优势。
(1)本方乃古方与现代名医经验的完美结合,临床疗效肯定。
(2)处方组成独特、精炼,药物组成融口服与灌肠,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治疗于一体。
(3)制成胶囊,携带、服药方便,依从性好。
(4)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破坏少。
(5)从临床及实验两方面验证,本品无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黄芪香参胶囊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黄芪蜜炙30份,煨木香6份,苦参9份,甘草6份,白及6份,地榆10份,血竭2份。
具体制备工艺:
(1)药材的提取:
①黄芪:
将30重量份的蜜炙黄芪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黄芪重量的10倍,8倍和6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5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24h后,固液分离得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
上清液部分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5%,静置12~24h后,取上清液,经浓缩、干燥得到甲苷部分;
沉淀部分加6倍重量的水溶解,过滤,上清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h,沉淀经干燥得多糖部分;
②白及:
将6量份的白及加水浸泡6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白及重量的12倍,10倍和8倍量,煎煮时间分别为2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h后,经过滤得沉淀,用80%(v/v)乙醇洗涤二次,再经干燥得白及胶部分,干燥温度优选<80℃,最好一次性干燥完,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可由白色转为黄色,硬度加强,质量下降;
③苦参:
将9重量份的苦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加醇重量都为苦参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h和2h,合并二次醇提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可;
④木香、甘草、地榆:
将6重量份的煨木香加12倍重量的水,浸泡30分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h,挥发油单放备用,蒸馏液单放备用,药渣弃去;
将6重量份的甘草和10重量份的地榆混合,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提取二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甘草和地榆混合物料重量的10倍和8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和1h,合并二次煎液,再加入木香蒸馏液,三味药液合并搅拌均匀,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h,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得三味药干膏粉;
⑤血竭:
将2重量份的血竭直接打粉(100目)入药;
(2)胶囊成型工艺:
将步骤(1)得到的黄芪、白及、苦参、甘草、地榆、木香各提取物干膏及血竭药材各自粉碎,过筛100目,混合均匀,加入混合料重量的2%的磷酸氢钙和2%的淀粉,搅拌均匀,用90%(v/v)乙醇制颗粒,颗粒干燥(优选80℃下干燥),整粒,喷入步骤(1)制得的木香挥发油后加盖密闭30分钟,装胶囊,即可,颗粒灌装胶囊时环境湿度小于50%为宜。
实施例2:
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10份,煨木香5份,苦参5份,甘草5份,白及5份,地榆5份,血竭1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蜜炙35份,煨木香10份,苦参10份,甘草8份,白及8份,地榆15份,血竭5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黄芪提取方案设计及优选
一、设计四种提取方案。
方法(1)水煎煮法:取黄芪100g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1.5h;药渣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1h,合并两次煎液,浓缩,干燥,即得浸膏干粉。
方法(2)水提-醇沉法:取黄芪100g,采用实施例1中黄芪的提取方法。
方法(3)醇提-水再提法:取黄芪100g,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加入醇重量分别为黄芪重量的10倍和8倍,合并两次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甲苷部分;黄芪经醇提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两次,两次的加水重量分别为黄芪重量的10倍和8倍,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再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h,沉淀部分经干燥即得多糖组分。
方法(4)黄芪与白及共提法:因黄芪与白及都含多糖成份且溶于水,考虑合煎。取黄芪83.5g、白及16.5g混合,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h,得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上清液部分浓缩回收乙醇,再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5%,放置12h,再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剩余部分干燥得甲苷;沉淀部分加水溶解,经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放置12h,沉淀用95%(v/v)乙醇洗2次,沉淀干燥得干膏粉(黄芪多糖,白及胶)。
本批黄芪药材含甲苷0.09%。四种提取方案结果见表1。
表1四种提取方案结果
由结果见,甲苷得率:水煎煮(44.67%)>醇提再水提(43.33%)>水提-醇沉(41.67%)
而黄芪与白及共提二次实验结果均不好,达不到转移率>40%要求,估计白及药材对甲苷吸附有损失,只好放弃合提的方法,余下三种方法。
总干膏粉得量:水提-醇沉(10.26%)<水煎煮(33.50%)<醇提-再水提(34.78%)。
两指标比较后,(2)号方法水提-醇沉法,指标成分甲苷提取率(41.67%),超过40%,杂质携带少(10.26%),有利于缩小剂量,减轻装量压力。因此选用(2)号方法水提-醇沉法。
二、黄芪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各因素与水平优选。
上述初步试验,提取次数,溶媒用量,药材粒度,醇沉浓度四个因素对黄芪甲苷含量有影响,因此对这些因素与水平进行优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择L9(34)设计表,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2,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见表3。实验方法按(2)水提-醇沉法,及L9(34)设计表中安排条件进行。
表2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表
表3L9(34)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1)R比较(极差比较)A>D>C>B 即:煎煮次数>醇沉浓度>药材粒度>加水量
(2)方差分析见表4:
表4
(3)结果:
①.A因素(煎煮次数与时间):影响显著,且A3>A2>A1,取水平A3即煎煮三次(1.5h,1h,1h)
③.C因素(药材粒度):影响不显著,根据实验和生产实际选择条件,这里选用饮片。
④.B因素(加水量):影响不显著,影响最小,作为误差项。根据实验和生产实际安排条件,在三次煎煮中分别加入10倍,8倍,6倍量水较符合实际。
⑤.多糖部分二次醇沉浓度选择:参考资料和黄芪注射液工艺,及本次实验结果,第一次醇沉浓度为70%,将黄芪多糖与黄芪甲苷分离;第二次醇沉多糖部分,乙醇浓度以80%为佳;而甲苷部分醇沉浓度则以85%效果较好,这一步可除去许多杂质。
三、黄芪干燥温度的考察。
实验中观察到干燥温度的高低,对甲苷的含量有影响,无论是药材还是提取后的样品。本批黄芪药材含甲苷0.09%。考察结果如表5:
表5药材和干燥样品在100℃和80℃情况下干燥结果
干燥时温度控制在80℃以下。也可用真空低温干燥。或者先用微波间歇性蒸出水份2/3量,之后用真空干燥,这样较快。
黄芪提取的最终优选方案见实施例1。
实施例5:白及提取方案设计及优选。
有效成分白及胶,溶于水,分子量近200000,白及胶在乙醇中溶解度差,因此可用水提取,高浓度乙醇沉淀的方法纯化。
一、设计提取工艺。
白及药材加H2O浸泡,经煎煮提取白及胶再用高浓度醇沉淀。经初步小试后对提取次数,溶媒用量,药材粒度,醇沉浓度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优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择L9(34)设计表。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6
表6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表
各组分别取白及药材100g,按表中所设条件提取,醇沉淀白及胶,干燥得样品。
结果判断:用称量方法,直接称白及胶重量,按得量高低判断结果。L9(34)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见表7
表7L9(34)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1)R比较(极差比较)A>D>B>C 即:提取次数>醇沉浓度>溶媒用量>药材粒度
(2)方差分析,见表8。
表8
(3)结果:
①.A因素(提取次数)有极显著差异,且A3>A2>A1,取水平A3,即煎煮三次(2h,1h,1h)
②.B因素(溶媒用量)无显著影响,按预试和有利于生产取条件,即三次煎煮中分别加入12倍,10倍,8倍量水。
③.C因素(药材粒度)无显著影响,影响最小,作为误差项。实验中用药材饮片,需浸泡。
④.D因素(醇沉浓度)无显著影响,排在影响因素第二位,A>D>B>C且D2值最大,取D2,即醇沉浓度70%。
白及提取的最终优选方案见实施例1。
实施例6:苦参提取方案设计及优选。
指标成分为苦参碱,在醇中溶解度好,故用乙醇回流提取。
一、设计提取工艺:
苦参药材加乙醇回流提取,再回收乙醇,干燥即可。
预试及资料中显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对苦参碱含量有影响,因此对各因素与水平进行优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择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9。
表9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表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各组分别取苦参药材100g,按表中所设条件乙醇加热回馏提取,醇提液浓缩、干燥得样品。按2005版药典P141操作检测苦参碱含量。L9(34)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见表10。
表10L9(34)实验安排顺序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1)R比较(极差比较):A>C>B 即:乙醇用量>醇提浓度>提取次数
(2)方差分析,见表11。
表11
(3)结果:
①.A因素(乙醇用量):对本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取最佳值为A3,即乙醇用量为10倍。
②.B因素(提取次数和时间):对本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根据预试验和生产实际选择条件,即回馏提取二次,时间分别为3h和2h。
③.C因素(乙醇浓度):对实验结果也有显著影响,原则应选C3(无水乙醇100%),但考虑成本过高,所以仍用工业乙醇,结果符合质量检测标准的要求。
(4)苦参优选的提取方案见实施例1。
实施例7:木香、地榆、甘草提取方案设计及优选。
三味药有效成分均溶于水,因此可以合并处理。
木香含挥发油,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得挥发油,蒸馏液保留,其中主要含有机酸类和多种氨基酸。甘草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地榆效成分为地榆皂甙,均为水溶性,因此两者可用水煎煮法同时提取,水煎液与木香蒸馏液合并,浓缩,醇沉,除大分子杂质,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
一、提取路线设计。
木香经水蒸气蒸馏提取4~6小时,挥发油、蒸馏液备用,药渣弃除。
地榆和甘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
木香蒸馏液和地榆、甘草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放置12小时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干燥。
指标成分检查方法:
木香挥发油:直接用量筒读ml数;
甘草酸测定用2005版药典P59方法;
地榆鞣质测定用2005版药典P83方法。
二、木香挥发油提取时间及加水量考察。
木香药材100g,水蒸气蒸馏法提挥发油,结果见表12。
表12水蒸气蒸馏法提木香挥发油结果
结果可见:加12倍水提6小时,基本达到要求。蒸馏液备用(过滤)。药渣弃去。
三、甘草、地榆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选择。
按处方比例甘草6,地榆10,取两种药材。
实际甘草药材36g,地榆药材60g,共96g,加水浸泡0.5小时,煎煮三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8倍,6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1h,1h),(1h,1h,1h)结果见表13。
表13甘草、地榆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选择结果
由结果见:选择煎煮二次,每次1h,加水分别为10倍,8倍量提取两味药材即可。
四、乙醇沉淀浓度选择。
由资料和预试验:含醇量达60%时,可去除淀粉,蛋白质等杂质,含醇量达75%时,可除去树脂、水溶性色素,部分鞣质等,因此选用80%含醇量除杂质。质量检测符合要求。
五、三味药最终提取方案见实施例1。
实施例8:胶囊成型工艺。
药材经以上提取,干燥处理,得浸膏干粉,为半成品,以下装胶囊成型。
一、设计填装胶囊工艺路线。
将黄芪提取物、白及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木香、甘草、地榆提取物及血竭药材,分别打粉(100目),混合,加入辅料,搅拌均匀,用一定浓度乙醇制颗粒,颗粒干燥,整粒,喷入木香挥发油后,加盖密闭30分钟,装胶囊,包装即可。
二、选择辅料。
中药浸膏易吸潮,久置结块,需选用合适的吸湿剂,根据资料和预试,对淀粉、磷酸钙、硫酸氢钙三个辅料进行考察。不同辅料配比制成胶囊后,于湿度70%,温度25℃±1的恒温箱中放置1个月,观察胶囊内容物有无潮解现象,情况见表14。
表14辅料选择结果
说明:++胶囊内有结块;+胶囊帽端有结块;-有轻微吸潮,但有流动性;--无变化,手感好
结果:选择磷酸氢钙与淀粉合用,比例为2%与2%即可。(如用粉末直接灌装胶囊,可选择磷酸氢钙4%)。
三、制粒用乙醇浓度选择。
因中药提取物粘性大,制粒时需根据当时情况选用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媒。称取一定量浸膏干粉,加入辅料(2%磷酸氢钙和2%淀粉),混合均匀,用不同浓度乙醇制粒,选出较好的一组,情况见表15。
表15制粒用乙醇浓度选择结果
结果:90%乙醇制粒较好。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空气湿度不同,选用乙醇浓度也不同。
四、优选的装胶囊工艺,具体见实施例1。
五、胶囊的质量检查。
内容物:棕色细颗粒,味微苦,无臭
水分,装量差异,崩解度,符合药典要求。
实施例9:药理学研究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小鼠,ICR种,17-22克,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鼠,SD种,180-220克,雌雄兼用,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新西兰兔,重约2.5kg(雌雄不论,购自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合格证号:SCXK(苏)2003-0027)于中国药科大学动物室喂养,12小时照明,除特别标明,自由饮水摄食。
(2)药物与试剂:受试药:黄芪香参胶囊提取干粉(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教研室提供),硫氮磺胺嘧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2C06。隐血、PGE2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2,4-二硝基氯苯(DNCB),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工厂国产分装,批号:60-12-10,化学纯。考马斯亮蓝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060316),福氏佐剂(由BIO BASIC INC.生产,不完全佐剂批号:600327;死结核杆菌批号:600101)。
其余试剂国产,分析纯。
二、实验方法
(1)热板镇痛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硫氮磺胺嘧啶片,150mg/kg)、黄芪香参胶囊组(1.5g/kg,4.5g/kg),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只小鼠每日一次0.2ml,给药7天。第8天把小鼠放在事先加热到55℃的金属盘上,以舔足作为“疼痛”反应指标,用秒表记录小鼠自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痛阈值,进行统计处理。
(2)抗应激实验(常压缺氧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硫氮磺胺嘧啶片,150mg/kg)、黄芪香参胶囊组(1.5g/kg,4.5g/kg),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只小鼠每日一次0.2ml,给药8天,小鼠单个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125ml广口瓶内,瓶盖周围涂以凡士林,以保证密封,观察并记录小鼠缺氧死亡时间,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耐缺氧时间,进行统计处理。
(3)扭体实验和抗炎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硫氮磺胺嘧啶片,150mg/kg)、黄芪香参胶囊组(1.5g/kg,4.5g/kg),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只小鼠每日一次0.2ml,给药7天后进行扭体实验;给药8天后进行抗炎实验。扭体实验:每只小鼠腹腔注射6%冰醋酸0.2ml,5min后开始记录,记录10min内的扭体次数。抗炎实验:每只小鼠在左耳前后均匀涂抹30微升二甲苯,30min后剪双耳称重,每鼠左耳片重减去右耳片重即为肿胀度,将对照组与给药组的肿胀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
(4)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酸复合法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取成年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颈背部脱毛,每天20g/L DNCB丙酮液(DNCB2.0g,丙酮100ml)滴背一次,每次0.3ml,连续14d,15d用直径3mm的尼龙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8cm处,注入0.04nmol/L(1g/L)DNCB乙醇(500ml/L)液0.25ml,16d同部位注入0.2%乙酸溶液2ml,准确计时15s后再用5ml生理盐水冲洗,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硫氮磺胺嘧啶片,150mg/kg)、黄芪香参胶囊组(1.0,3.0g/kg)。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天一次,给药时间从制备模型48h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14d,正常及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体重下降的百分率、大便黏稠度、大便出血、HE切片,按文献19的方法,测定结肠部位PGE2含量。
(5)免疫法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取家兔的新鲜结肠,沿肠系膜附着部剪开肠壁,用蒸馏水洗净结肠内容物,用刮刀轻轻刮下黏膜层。收集一定量的黏膜层糊后加入到匀浆管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以液面恰好没过黏膜糊为宜)然后利用高速组织离散器制备匀浆。把制备好的匀浆进行冻融,冻结24小时后取出解冻,再冻结24小时取出解冻,如此反复两次后,用离心机对匀浆进行离心(3000转/分,15分钟),取上清液。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浓度要求达到8.5mg/ml,不符合要求的弃去不用,高于此浓度的用生理盐水进行适当稀释至所要求浓度)。如此制得家兔结肠黏膜蛋白溶液,-5℃保存备用。
1毫升不完全福氏佐剂与2毫克的死结核杆菌混合配置成完全福氏佐剂,把家兔结肠黏膜蛋白溶液与完全福氏佐剂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兔结肠蛋白注射乳剂。
大鼠首次每只足跖内注射乳剂0.5ml,于10、17、24天分别于后腿内侧皮下、背部皮下、腹股沟内注射乳剂1ml,第31天只注射蛋白质溶液1ml。自第一次给乳剂24小时后起每3至5天给大鼠称一次体重,自第2次免疫开始,每3至5天用试剂盒测便隐血一次,当所有造模大鼠均进入重度便血状态,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已经成功制备。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硫氮磺胺嘧啶片,120mg/kg)、黄芪香参胶囊组(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其中高剂量组3.6g/kg,低剂量组0.4g/kg),药物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天一次,从模型组最后一次注射异体蛋白24小时后开始至实验结束一共给药20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
所有动物均于第51天处死,处死后剖取距离肛门2至10厘米处结肠共8厘米,沿肠系膜附着部剪开肠壁,用蒸馏水洗净内容物,称重,以结肠重量与动物处死当天的体重之比作为结肠的肿胀度指标;平展结肠,肉眼观察肠系膜损伤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无溃疡形成及炎症:0分;局部充血,无溃疡:1分;1处溃疡不伴充血或肠壁增厚:2分;1处溃疡伴症:3分;>2处溃疡伴炎症:4分;>2处溃疡和(或)炎症>1厘米:5分。
全部结肠组织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4微米厚),HE染色后送至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研究室由专业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阅片。
三、实验结果
1.黄芪香参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6。
表16黄芪香参胶囊的镇痛作用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黄芪香参胶囊有显著镇痛功效,对热板和扭体两种模型均有效,阳性药物硫氮磺胺吡啶的镇痛作用不明显。
2.黄芪香参胶囊耐缺氧及抗炎作用:结果见表17。
表17黄芪香参胶囊耐缺氧及抗炎作用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表明,黄芪香参胶囊对二甲苯所致的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明显延长动物耐缺氧时间,抗炎作用与硫氮磺胺吡啶相近,抗应激作用强于阳性对照。
3.对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1)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见表18。
表18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比较
*P<0.05,**p<0.01
(2)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大便隐血的影响:结果见表19。
表19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大便隐血的影响
注:“-”代表阴性,“+”代表弱阳性,“++”代表阳性
(3)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结肠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0。
表20黄芪香参胶囊对大鼠结肠PGE2含量的影响
(4)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①动物分组:空白对照组6例,模型对照组6例(造模后第5天),阳性药组6例,给药低剂量组6例,给药高剂量组6例,自然恢复组6例(造模后第14天,同给药治疗各组)。实验结束,处死取出大鼠结肠,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4μm厚),HE染色,由病理专业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阅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根据病变轻重程度不同,依次标记为“”,“++”,“+++”,表示,其中“-”为无明显改变,不同,“+++”为严重的病理改变。
②结果:
空白对照组:结肠各层结构清晰,黏膜上皮完整,黏膜下层固有腺体无萎缩,增生或化生,间质结结蒂组织血管无扩张充血,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肌层结构完好,浆膜无炎性渗出物。
模型对照组:结肠膜上皮不完整,可见多发性溃疡,溃疡大小不一,有的深达肌层。溃疡表面见明显坏死,黏膜下层固有腺体破坏,炎细胞浸润,溃疡底部见肉芽组织形成,部分肌层结构完好,浆膜无炎性渗出物。
黄芪香参胶囊低剂量组:结肠溃疡大多愈合,表面可见黏膜上皮覆盖,其下为较多瘢痕组织形成(++-+++),并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
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结肠溃疡大多愈合,表面可见黏膜上皮覆盖,其下为较少瘢痕组织形成(+-++),并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
阳性药组:结肠溃疡大多愈合,表面可见黏膜上皮覆盖,其下为较少瘢痕组织形成(+-++),并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
自然恢复组:结肠溃疡大多愈合,表面可见黏膜上皮覆盖,其下为较多瘢痕组织形成(++-+++),并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
病理观察记录见表21:
表21病理观察记录
③结论
黄芪香参胶囊可明显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PGE2含量。从切片结果显示给药组UC大便肠管黏膜皱壁纹理清晰,未见糜烂及溃疡,间质充血水肿不明显,其形态基本与正常相似。本研究充分证实黄芪香参胶囊具有减轻结肠黏膜损伤作用。
4.黄芪香参胶囊对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1)对体重、脓血便等指标的作用
本实验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开始后第三天开始出现精神不振、懒动、食欲下降、消瘦、竖毛、皮毛不洁、脓便、肛门口有粘稠状大便残留等症状;造模开始后第十天左右大鼠开始出现便血,并随时间推移逐渐严重,到造模开始后第30天左右普遍达到最严重状态,为重度便血;造模开始后二十天左右均开始出现体重增加减慢,在造模的第二十五天普遍出现了体重减轻的现象,在给予药物治疗后便血逐渐减轻,其中阳性对照组和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八天便血全部恢复到中度状态,黄芪香参胶囊低剂量组在第十天恢复到中度状态,而模型组则始终维持重度便血状态;给药期间模型大鼠活动开始增加,食欲恢复正常,体重缓慢回升,而模型组体重却持续下降(见图1);其中阳性对照组和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体重增加较快,黄芪香参胶囊低剂量组体重也持续增长。
(2)对结肠肿胀度等指标的影响
服用药物后结肠炎大鼠便血症状逐渐减轻,黄芪香参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作用相近。所有实验动物进行解剖后剪取了结肠组织,称重,进行肿胀度测试,结果如表22所示,结肠肉眼观察评分结果见表23。
表22结肠的肿胀度测试
*:P>0.05**:P<0.05***:P<0.01P与模型组比较
表23结肠黏膜的肉眼平分
*:P>0.05**:P<0.05***:P<0.01P与模型组比较
(3)病理学检查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4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无明显病变+++:严重病理改变
结果显示模型组的结肠各层结构尚清,黏膜层可见明显坏死以及脱落,多处溃疡形成,黏膜下层组织明显水肿,血管扩张;阳性对照组结肠各层结构清晰,黏膜层未见明显坏死以及脱落,血管无扩张;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的观察结果与阳性对照组一致;黄芪香参胶囊低剂量组结肠各层结构清晰,黏膜层可见病灶性坏死,上皮脱落,黏膜下层组织可见水肿,血管扩张。阳性对照组、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形态学有改善,并且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形态比较接近。
(4)结论
本研究根据黄芪香参胶囊的功能主治,选择了抗炎、镇痛、抗应激等指标,同时选用化学物质损伤合并免疫功能异常复合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在模型上观察黄芪香参胶囊的治疗作用,与临床经典药物硫氮磺胺吡啶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黄芪香参胶囊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独特的优势。
实施例10:急性毒性试验。
一、目的:观察黄芪香参胶囊一次或多次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
二、实验材料
(1)、动物:ICR小鼠,18~20g,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受试药物:黄芪香参胶囊药粉,每克含生药5.5g,由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剂教研室提供,实验前,用蒸馏水配成浓度(相当于生药量)为2933g/L的水混悬液。
三、实验方法
(1)、LD50测定
取上述规格小鼠10只,雌雄各半,禁食12小时,不禁水,每只小鼠一次按0.3ml/10g体重灌胃上述浓度(1.65g/ml)的黄芪香参胶囊水混悬液,观察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后24小时,无动物死亡,动物外观及活动均正常,表明该药毒性很低,因受试药物浓度已是可供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浓度,不能再加大浓度测定LD50,故改为最大耐受量试验。
(2)、最大耐受量实验
取上述规格小鼠20只,雌雄各半,禁食12小时,不禁水,每只小鼠按0.3ml/10g体重灌胃上述浓度(1.65g/ml)的黄芪香参胶囊水混悬液,分别于上下午各给药1次,两次相隔6小时。每次给药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情况,包括外观活动行为,呼吸,心跳,口鼻眼分泌物,粪便,死亡等情况。连续观察7天。第8天称体重后麻醉小鼠,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改变,对肉眼发现异常则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
四、结果
(1)、LD50无法测出,其剂量大于165g/kg(相当生药量)。
(2)、最大耐受量试验:小鼠2次给药后,未发现小鼠活动减少、躁动不安、步态不稳、跳跃、抽搐、呼吸急促、腹泻、流涎、流泪、竖毛等异常现象,无动物死亡。连续观察7天,无动物死亡,动物外观毛色光润,活动正常,鼻眼无异常分泌物,大便正常,体重由给药前18.20±0.6g增加到23.60±0.9g。动物解剖肉眼观察未发现心、肝、脾、肺、肾、胃肠等脏器有异常改变。
(3)、剂量计算:临床成人(60kg)日用量为生药量72g,剂量为1.2g/kg,小鼠2次给药剂量为330g/kg,相当成人临床剂量的275倍。
五、结论
黄芪香参胶囊对小鼠急性最大耐受量为228g/kg,此剂量灌胃给药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
实施例11:长期毒性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0±20)g,由南京医科大学动物饲养中心提供,饲养条件:雌雄分笼饲养,每笼5只,温度20~30℃,日照14小时。
(2)药品
黄芪香参胶囊,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教研室提供。批号:061107
(3)实验方法
取大鼠,称重,按体重,性别随机分组,设对照组,黄芪香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0只。高中低剂量分别为(g生药/kg动物体重):80,25,8。药物用0.1%CMC配制成混悬液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给药体积0.5ml/100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溶剂,连续六个月。每周测体重和进食量各一次。给药三个月时,每组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眼球取血,进行常规生化和血象指标的检测,凝血时间的测定,处死取心,肝,肺等重要器官组织并称重,进行病理形态学鉴定。六个月后,每组取20只大鼠,进行同上的指标检测。最后三个月动物进入恢复期实验阶段,所有打算不给药,三个月后同上指标检测。
二、结果。
(1)动物体重变化。
长期给药后高剂量大鼠体重增长最慢(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体重增长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表25,表26)。各剂量组大鼠进食量无明显差异(表27)。
(2)动物血象变化。
给药三个月,六个月及恢复期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给药三个月后高中低三剂量与对照组比白细胞数量上升明显(p<0.05),高、中剂量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成熟度、中荧光网织比率、高荧光网织比率、尿素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增高(p<0.01)。给药六个月后三种剂量与对照组比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钠均下降(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苷、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后高剂量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成熟度、高荧光网织比率、球蛋白、尿素、肌酐均比对照组高(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比对照组低,其余两剂量组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表28,表29,表30)。给药后三剂量组凝血时间比对照组有所延长(表31)。
(3)脏器指数变化。
大鼠脏器称重后计算脏器指数。根据三种剂量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表明:长期给药对大鼠的肝脏、肺、以及膀胱有影响(p<0.05)(表32)。
(4)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
大鼠各主要脏器经组织病理学检验报告显示,各给药期(三个月,六个月,恢复期)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与同期对照组相同,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
三、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黄芪香参胶囊高剂量长期给予,对大鼠的体重、血象等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组方中含血竭,且原粉入药有关。本实验选用的高剂量超出治疗剂量100倍以上。在此剂量下,大鼠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提示黄芪香参胶囊毒性较低,对主要脏器无选择性损害作用。
表25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雄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6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雌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7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进食量的影响(x±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8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血象的影响(x±sd)(三个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9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血象的影响(x±sd)(六个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0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血象的影响(x±sd)(恢复期)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1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2黄芪香参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x±sd)
三个月
六个月
恢复期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Claims (5)
1.一种黄芪香参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蜜炙10~35份,煨木香5~10份,苦参5~10份,甘草5~8份,白及5~8份,地榆5~15份,血竭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香参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蜜炙20~35份,煨木香5~8份,苦参8~10份,甘草5~6份,白及5~6份,地榆10~15份,血竭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芪香参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蜜炙30份,煨木香6份,苦参9份,甘草6份,白及6份,地榆10份,血竭2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香参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的提取:
①黄芪:
将25~35重量份的蜜炙黄芪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黄芪重量的10倍,8倍和6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5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24h后,固液分离得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
上清液部分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5%,静置12~24h后,取上清液,经浓缩、干燥得到甲苷部分;
沉淀部分加6倍重量的水溶解,过滤,上清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24h,沉淀经干燥得多糖部分;
②白及:
将5~8重量份的白及加水浸泡60分钟,煎煮提取三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白及重量的12倍,10倍和8倍量,煎煮时间分别为2h,1h和1h,合并三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70%,静置12~24h后,经过滤得沉淀,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0%的乙醇洗涤二次,再经干燥得白及胶部分;
③苦参:
将5~10重量份的苦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加醇重量都为苦参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h和2h,合并二次醇提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可;
④木香、甘草、地榆:
将5~10重量份的煨木香加12倍重量的水,浸泡20~30分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h,挥发油单放备用,蒸馏液单放备用,药渣弃去;
将5~8重量份的甘草和5~15重量份的地榆混合,加水浸泡20~30分钟,煎煮提取二次,加水重量分别为甘草和地榆混合物料重量的10倍和8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和1h,合并二次煎液,再加入木香蒸馏液,三味药液合并搅拌均匀,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g/mL,加乙醇至浓缩液体积的80%,静置12~24h,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干燥即得三味药干膏粉;
⑤血竭:
将1~5重量份的血竭直接打粉入药;
(2)胶囊成型工艺:
将步骤(1)得到的黄芪、白及、苦参、甘草、地榆、木香各提取物干膏及血竭药材各自粉碎,过筛100目,混合均匀,加入混合料重量的2%的磷酸氢钙和2%的淀粉,搅拌均匀,用体积百分含量为90%的乙醇制颗粒,颗粒干燥,整粒,喷入步骤(1)制得的木香挥发油后加盖密闭30分钟,装胶囊,即可。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香参胶囊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01376 CN101972405B (zh) | 2010-09-29 | 2010-09-29 |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01376 CN101972405B (zh) | 2010-09-29 | 2010-09-29 |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2405A CN101972405A (zh) | 2011-02-16 |
CN101972405B true CN101972405B (zh) | 2011-12-07 |
Family
ID=4357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013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2405B (zh) | 2010-09-29 | 2010-09-29 |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724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7207B (zh) * | 2011-11-23 | 2015-01-1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采用酸催化增加黄芪总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 |
CN104825427B (zh) * | 2015-05-07 | 2018-06-08 | 新疆医科大学 | 一种采用2,4-二硝基氯苯复合乙酸法建立异常胆液质载体uc病证动物模型的方法 |
CN106214791A (zh) * | 2016-07-30 | 2016-12-14 | 张晓丽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
CN116270919B (zh) * | 2022-12-22 | 2023-10-27 | 江苏省中医院 | 一种治疗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7566A (zh) * | 2010-04-07 | 2010-06-3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9-29 CN CN 201010501376 patent/CN1019724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7566A (zh) * | 2010-04-07 | 2010-06-3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2405A (zh) | 2011-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8473B (zh)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8302A (zh) | 一种降血脂的金樱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787233A (zh) | 保肝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和制药用途 | |
CN101972405B (zh) | 黄芪香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041262B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06989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324291A (zh) |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781B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84810A (zh) | 一种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46618C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3705860B (zh) | 一种治疗婴幼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712478B (zh) | 一种治疗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19985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861041B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01353A (zh) |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225016B (zh) |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8686094B (zh) |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0562A (zh) | 一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1596C (zh) |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 | |
CN104352797A (zh) | 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中药及其应用 | |
CN103550739A (zh) | 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08603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46623C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1244127B (zh) | 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药物 | |
CN109224025B (zh) | 一种具有行气和胃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