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0731B -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0731B
CN101970731B CN2008801280360A CN200880128036A CN101970731B CN 101970731 B CN101970731 B CN 101970731B CN 2008801280360 A CN2008801280360 A CN 2008801280360A CN 200880128036 A CN200880128036 A CN 200880128036A CN 101970731 B CN101970731 B CN 101970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plate
plate
melt
distribution
dispens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0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0731A (zh
Inventor
M·格罗奈尔-罗特尔梅尔
V·比克霍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97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0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0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0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4/00Spinnerette packs; Cleaning thereof
    • D01D4/06Distributing spinning solution or melt to spinning nozzl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熔体入口以用于导入被分开引导的熔体组分。为此,该装置具有带有多个用于分配熔体组分的进料通道的进料板、配设给该进料板的分配器组件、以及与分配器组件相邻接的且具有多个喷丝孔的喷丝板,其中该分配器组件包括多个彼此上下堆叠的薄分配板,每个分配板具有由多个分配口组成的孔眼图案。在分配器组件内如此组合薄分配板,使得形成多个熔体通道,其连接了进料板的进料通道与喷丝板的喷丝孔。为了尤其在熔体组分在分配板的板平面中流动时实现较大的流量,具有同样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多个分配板紧贴、密封地堆叠在分配器组件内。因此,在用于制造这种分配板的制造技术维持简单的同时,还实现了较大的流动横截面。

Description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时,两种熔体组分一起通过喷丝孔挤出,使得通过喷丝孔产生的纤维条在横截面中具有多种材料组分。例如双组分纤维可以由两种输入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其横截面具有皮芯型结构或并列型结构(Seiten-Struktur)。这种多组分纤维通常大量地平行并排地被挤出,以例如生产长丝、丝束或无纺织物。在此必须分配熔体组分并将熔体组分分别输送到每个喷丝孔。为了得到熔体组分在大量喷丝孔上的均匀分配,在现有技术中优选使用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其中通过分配器组件将熔体组分分配和输送到喷丝孔,该分配器组件由多个单个的薄分配板组成。在此,现有技术基本上公开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熔融纺丝装置。
由EP 0 677 600已知一种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其中分配器组件由多个两组分配板形成。所有分配板都具有单独的分配口孔眼图案,分配口完全穿透分配板。第一组分配板具有槽状分配口,以实现在板平面方向上的熔体流。第二组分配板设有圆形的分配口,以引导熔体流穿过。现在第一组的所谓的图案板和第二组的所谓的边界板彼此交替地组合,从而交替地沿板平面的方向或横向于板平面引导熔体组分。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沿板平面方向的自由流动横截面主要由分配板的厚度来确定。
一方面,已知装置的缺点在于,由于不同组的分配板,产生了穿过分配器组件的较长的熔体通道以分配并输送熔体组分。此时只有通过相应厚的分配板才能实现熔体通道内较大的通过量。然而厚壁的分配板的缺点在于,以较高的制造成本才能在分配板中制造分配口。一方面,为了实现熔体组分的均匀分配,所有分配口必须具有尽可能相同的横截面。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泄露,板必须具有高的平直性。为此,希望简单且精确的制造工艺,例如分配口的蚀刻。然而这种工艺仅适用于极薄的板。
由EP 0 413 688 B1已知另一种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其中堆叠在分配器组件内的分配板在其表面上具有分配槽,该分配槽与分配板中的分配口协同工作。在此,在板平面中的熔体流通过分配板上侧和下侧上的分配槽来引导。较大的熔体通过量需要较大的槽截面,这可仅通过极厚的分配板来实现,或者通过在分配板的表面上的高面积百分数来实现。然而,由于每单位面积喷丝孔的数目较高,在分配器组件内每个喷丝孔的单独的熔体通道不可能实现较大的熔体流。而具有相应大的槽深的分配槽的可选设计方案又导致了前面已提及的制造问题。
因此,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熔融纺丝的装置以用于向喷丝孔分配和输送多个熔体组分的分配器组件为基础,其中分配器组件内的板布置结构仅能实现较小的熔体通过量,或者说只能以相当大的制造复杂性、并因此伴随着损失制造公差才能实施分配器组件的分配板。然而,制造分配板时较大的制造公差必然导致其中密封地上下堆叠地保持有分配板的分配器组件内部的密封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使得即使在较大的熔体通过量时,也可以通过具有多个分配板的分配器组件均匀地为大量的喷丝孔进行供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其中由分配器组件内多个分配板产生的熔体通道能实现在基本同样的压降下均匀的计量/定量供给。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来实现。
通过各个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限定了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分配器组件内由分配板的分配口产生的熔体通道的流动横截面与各个板厚度无关。因此,为计量熔体通道中的各个熔体流所需的压降可仅由分配口的形状来决定。此外,还可与各个分配板的厚度无关地将分配器组件内较大的熔体通过量引导至多个喷丝孔。为此,具有同样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多个分配板紧贴、密封地堆叠在分配器组件内。由此,即使利用极薄的分配板也能尤其在板平面内实现熔体通道中的较大的流动横截面。此外,薄分配板的特殊优点在于,能用简单的制造工艺、高的制造精度来制造分配口。
为了把多种熔体组分均匀地分配给喷丝板的各个喷丝孔,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优选地,具有相同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堆叠的分配板形成板叠,分配器组件具有多个带有不同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彼此堆叠的板叠。因此,每种熔体组分可以被引导经过分离的熔体通道,该熔体通道的自由流动横截面仅仅由相应分配口来确定。
为了在上侧和下侧维持熔体通道的在板叠内形成的流动横截面,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通过至少一种定心件如此保持分配板,使得在板叠之一的内部,由此形成的熔体通道具有同样大小的流动横截面。
当板叠之一内部有多个分配板时,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中,设置在板叠之一的中间区域内的分配板的分配口的横截面大于该板叠的外部分配板的分配口的横截面。因此,例如板叠内的上分配板和下分配板之间的容许偏差可以通过中间的分配板的较大的分配口来补偿。
为了尽管多重布置具有相同孔眼图案的分配板、但仍在分配器组件内保持尽可能少的分配板,根据权利要求5的改进方案的分配器组件的设计尤其有利。在此,分配器组件的分配板分别具有两类分配口。第一类作为通孔垂直于板平面引导熔体流,而第二类作为转向开口在板的平面内引导熔体流,从而在每个分配板内都在板平面内和垂直于板平面引导熔体流。在此,分配口的孔眼图案确定了分配板内通孔和转向开口的位置。
向各个喷丝孔精确地计量和输送熔体组分可以有利地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具有不同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分配板在分配器组件内布置成使得熔体组分分离地通过分配器组件的熔体通道输送至喷丝板的喷丝孔。因此,为每个喷丝孔配设了一个或多个熔体通道,熔体组分通过这些熔体通道被导入。
当向喷丝板的喷丝孔输送各熔体组分时,优选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来实现熔体组分的相同的停留时间,在该改进方案中,分配器组件内的熔体通道在进料板和喷丝板之间长度相同。因此可以挤出在其质量和熔体组分的特性方面高度一致的纤维条。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适用于制造高级质量的纤维产品。
为了得到足够的过压用以通过喷丝孔挤出纤维条,优选在分配器组件内如此布置和组合分配板,使得在进料板的进料通道和喷丝板的喷丝孔之间的熔体通道在熔体组分中产生<120bar、优选<60bar的压降。因此,在熔体组分的超过200bar的普遍的进料压力下,确保了足够的挤出压力。
通过选择分配板内的孔眼图案以及通过对分配板的布置和组合可以实现熔体通道的配属,从而使每个喷丝孔能挤出例如具有皮芯型横截面的纤维或者具有并列型横截面(Seite/Seite-Querschnitt)的纤维。就此而言,可以非常灵活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来挤出多组分纤维。
为了特别是尽可能简单地对分配板内的分配口的制造进行设计,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分配板由材料厚度<1mm、优选<0.5mm的金属制成,其中可通过在分配板中进行蚀刻来制造分配口。因此,仅需一道工序来通过蚀刻形成分配板中贯通的分配口。
一方面为了实现分配板内的分配口的高密度,另一方面为了使分配口能够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由直径为分配板的材料厚度的至少一倍的圆孔形成分配板中的通孔。
在此,优选由槽形成分配板中的转向开口,该槽的槽宽为分配板的材料厚度的至少一倍。
优选如此选择分配板的金属以及进料板和喷丝板的材料,使得所有的板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由此,即使在较高的温度时,也可以可靠地控制形成在各个板之间的密封缝隙,而不产生泄露。此外,避免了板之间的材料应力。
优选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所述实施例,其中进料板、分配器组件的分配板和喷丝板自密封地被保持在一起。不需要额外的密封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一些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附图示出: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实施例的剖视图的局部;
图4:示意性地示出分配板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6.1至6.4:示意性地示出分配板的孔眼图案的多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视图。图1是装置的剖视图,而图2是装置的俯视图。只要没有明确指明参照哪个附图,那么下面的描述就对两个图都适用。
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具有通过多个矩形板组合而成的板结构。因此,设有上部连接板1,该上部连接板1具有两个熔体入口6.1和6.2。熔体入口6.1和6.2在工作中通过熔体管道分别与两个分离的熔体源连接,以能够独立地向装置输送两种熔体组分。
进料板2连接着连接板1,并在上侧上分别具有用于每个熔体入口6.1和6.2的进料腔7.1和7.2。进料腔7.1和7.2通过多个熔体通道与进料板2的下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熔体通道由多个进料槽10和11以及多个进料孔8和9形成。进料孔8一端通入进料腔7.1,另一端通入进料槽10。进料孔9一端通入进料腔7.2,另一端通入进料槽11。进料槽10和进料槽11平行并排地形成在进料板2的下侧上,并在进料板2的整个功能面上延伸。
在图1所示的截面中,并排示出了连接板1的彼此错开布置的熔体入口6.1和6.2和进料板的错开的进料腔7.1和7.2。在此,这种错开通过在连接板1和进料板2的中心区域中绘出的断裂线清晰地示出。
如图1所示出的,由多个分配板形成的分配器组件3连接在所述下侧上。下面还要更详细地说明分配器组件3的构造和功能。
喷丝板4连接着分配器组件3,该喷丝板4在其功能面内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丝孔22。在此,喷丝孔22优选成排状布置,其中每个喷丝孔22以毛细部段24通向喷丝板的下侧。在喷丝板4的上侧形成有喷丝孔22的输入部段23,该输入部段通向分配器组件3的下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出的,在连接板1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如此将连接板1、进料板2、分配器组件3和喷丝板4连接在一起,使得形成在各个板1至4之间的密封缝隙以密封的方式被保持在一起,从而不会出现向外的泄露也不会出现导致熔体组分混合的内部泄露。
现在补充参考图3来说明位于进料板2和喷丝板4之间的分配器组件3。图3示出分配器组件3的区域内的剖视图的一部分。进料板2布置在分配器组件3的上侧上。并排形成在下侧的进料槽10和11以其敞开的槽端部直接通至分配器组件3的上侧。分配器组件3由多个分配板12.1至12.6形成。在此,分配板的数量是示例性的。分配板12.1至12.6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从上侧到下侧完全贯穿分配板的分配口14。为了在分配器组件3内部通过分配板12.1至12.6中的分配口14形成熔体通道以连接分配器组件3的上侧和下侧,以一定的、预先确定的孔眼图案将分配口14布置在分配板12.1至12.6中。在此,分配板12.1至12.6的孔眼图案分别包括两种类型的分配口14。第一类型的分配口14由通孔15形成,其只能横向于板平面引导熔体流。第二类型的分配口由转向开口16形成,其能沿板平面的方向引导熔体流。因此通过选择孔眼图案和相互配设,可在分配器组件3内形成多个熔体通道,所述熔体通道能够在分配器组件下侧分别为喷丝孔供给两种熔体组分。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前两个分配板12.1和12.2具有相同的分配口孔眼图案。在示出的局部截面图中,分配板12.1和12.2具有一中心转向开口16和两个外部通孔15。因此,分配板12.1和12.2形成具有相同孔眼图案的板叠13.1。在此,自由的流动横截面基本由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的几何形状形成。尤其因此可以与分配板的各个材料厚度无关地对板平面中的熔体流的压力形成进行调节。因此可以利用转向开口16的槽宽以获得在由此形成的熔体通道内的所需的压力形成。通过在板叠13.1内的分配板12.1和12.2的多重上下堆叠的布置,还可实现较大的熔体通过量。通过选择分配板的数量可以在槽宽相同的情况下任意增大槽深。
布置在分配板12.1和12.2下面的分配板12.3和12.4同样形成具有相同孔眼图案的板叠13.2。分配板12.3和12.4分别具有两个中心通孔15,这两个中心通孔15布置为对应于分配板12.2的转向开口16。分配板12.3和12.4的两个另外的转向开口16设计为对应于分配板12.2的通孔15。
两个具有相同孔眼图案的另外的分配板12.5和12.6连接着分配板12.4。在此,分配板12.5和12.6的分配口的孔眼图案设计为使得分别有一个通孔15和一个转向开口16一起通入喷丝孔22的输入部段23。因此,分配板12.5和12.6形成另一个板叠,从而分配器组件总共由三个板叠13.1至13.3形成。板叠13.1至13.3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具有相同的分配口孔眼图案的分配板。由此,在图3所示的局部截面中总共形成四个熔体通道,所述四个熔体通道连接进料槽10和11与两个喷丝孔22。在此,中间的流体通道共同由直接从进料槽11接收熔体组分的、分配板12.2的转向开口16来供给。外部的熔体通道分别将来自进料槽10的其它熔体组分引导入喷丝孔22中。因此,在每个喷丝孔22中都可以挤出多组分纤维,其纤维横截面具有并列型结构。
为了在板叠13.1至13.3内实现熔体通道的尽可能相同的入口横截面和出口横截面,分配器组件3内的分配板12.1至12.6通过定心件相对彼此固定在其位置上。如图1示出的,例如定心件可以为定心销20。
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分配板12.1至12.6由材料厚度<0.5mm的金属制成。分配板中的分配口14通过蚀刻工艺制造,因此可以在分配板12.1至12.6中制造分配口的任意的孔眼图案。在热膨胀方面,分配板12.1至12.6的金属选择为与喷丝板4和进料板2的材料基本相同,从而即使在工作温度较高超过200℃时也不产生严重的相对彼此的材料应力。就此而言,图1所示的板可以直接密封地上下堆叠而不需要额外的密封剂。因此,板1至4的相应上侧和下侧以及分配器组件3内的分配板12.1至12.6的上侧和下侧自密封地被保持在一起。形成在分配器组件3内、用于供给喷丝孔22的熔体通道设计为长度相同,因此保证了在分配期间熔体组分的停留时间相同。
为了能够通过分配器组件内的各个流体通道为尽可能多的喷丝孔进行供给,分配口14优选以排状布置设计成孔眼图案。图4为例如可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应用的分配板12.1的俯视图。在此,多个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并排对称地布置成多个排。通孔15设计为具有直径d的圆孔17。圆孔17的直径d与分配板12.1的材料厚度相比最小值为一倍于材料厚度,以便能够通过蚀刻过程在分配板12.1中制造出圆孔17。
形成在分配板12.1中的转向开口16通过槽18形成,该槽18以其槽宽b完全穿透分配板12.1。在此,槽宽b也设计为分配板12.1的材料厚度的1.0倍或更大。通过孔眼图案19来定义转向开口16和通孔15相对彼此的位置。因此,利用这种分配板可以为喷丝板中的喷丝孔的相应的排状布置均匀地供应两种熔体组分。
为了获得对每个喷丝孔尽可能准确的熔体组分的计量,优选根据图5的实施例来设计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根据图5的实施例仅示出分配器组件3连同相邻的进料板2和喷丝板4的局部视图。在此,只有分配器组件3的设计方案与前述图1和2中的实施例的不同。因此,可参考前面的描述,下面仅说明不同之处。
在图5所示的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中,分配器组件3总共由各具有三个分配板12.1至12.9的三个板叠13.1至13.3形成。即板叠13.1由分配板12.1至12.3形成、板叠13.2由分配板12.4至12.6形成而板叠13.3由分配板12.7至12.9形成。在板叠13.1至13.3内部,分配板具有相同的分配口14的孔眼图案。分配板12.1至12.9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多个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所述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以一定的图案排布彼此堆叠。为了在板叠13.1和13.3内在上侧和下侧实现用于熔体通道的相同的入口横截面和出口横截面,在板叠13.1中外部分配板12.1和12.3的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设计为大小相同。然而,具有相同孔眼图案的中间的分配板12.2具有略大的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从而上面的分配板12.1和下面的分配板12.2之间的位置偏差不在由板叠13.1形成的熔体通道的自由流动截面上产生影响。
板叠13.2和13.3的构造类似,所以相对于相邻的外部分配板,中间的分配板12.5和12.8分别具有较大的通孔15和转向开口16。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分配板12.1至12.9在进料槽10和11与喷丝孔22之间形成了两个熔体通道。因此,每种熔体组分通过分离的喷丝通道输送至喷丝板的喷丝孔22。
优选如此选择分配板12.1至12.9的布置和组合,使得进料槽10和11与喷丝孔22之间的熔体通道引起尽可能小的压降。这样,熔体组分能以<60bar的压降通过分配器组件3,因此保留了高的挤压能量用于挤出纤维条。然而,熔体组分中<120bar的压降也足以挤出具有并列型结构的纤维横截面或具有皮芯型结构的纤维横截面。
图6.1至6.4示意性地示出一例如可在前述图1、图3或图5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组件中应用的分配板的孔眼图案的多个例子。图6.1至6.4中的孔眼图案参照喷丝板的喷丝孔示出,其中用虚线示出分别配属于孔眼图案的喷丝孔的输入部段23。
图6.1至6.4中每一个的孔眼图案都由通孔和转向开口的组合来决定。转向开口设计为长形的槽18,其分别在板平面内引导熔体流。通孔设计为圆孔17,其垂直于分配板的板平面引导熔体流。
在如图6.1至6.4所示的孔眼图案19的例子中,圆孔17和槽18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分布而有所不同。图6.1至6.3示出的孔眼图案尤其适合在进料侧上和分配器组件的中间区域内引导熔体组分。图6.4示出的孔眼图案尤其适合将两种熔体组分引入喷丝孔中。在图6.4示出的、圆孔17和槽18的布置中,可以导致熔体组分在挤出的长丝内的分段分布。
图6.1至6.4示出的孔眼图案可例如组合为一分配器组件。在此,首先形成由多个分配板组成的第一板叠,该第一板叠具有图6.1示出的孔眼图案。该板叠直接布置在进料板的下侧上。第一板叠之后为具有根据图6.2的孔眼图案的第二板叠。熔体组分的进一步分配通过具有根据图6.3和图6.4的孔眼图案的另外两个板叠来进行。
因此,通过分配板中孔眼图案的选择和布置,在挤出长丝时能产生所有常见的纤维横截面。因此也可以实现所谓的皮芯结构或所谓的海岛式结构。
图1至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有利地用于所有已知工艺,而与单个挤出的纤维在冷却后是否制成长丝或铺放成无纺织物无关。因此,可以在制造无纺织物时利用这种装置毫无问题地实现高达7m或更大的较大的工作宽度。
在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喷丝板的形状同样是示例性的。原则上也可以这样组合椭圆形、圆形或其它的板形状。
附图标记列表:
1连接板
2进料板
3分配器组件
4喷丝板
5连接件
6.1,6.2熔体入口
7.1,7.2进料腔
8进料孔
9进料孔
10进料槽
11进料槽
12.1-12.9分配板
13.1-13.3板叠
14分配口
15通孔
16转向开口
17圆孔
18槽
19孔眼图案
20定心销
22喷丝孔
23输入部段
24毛细部段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导入被分开引导的熔体组分的至少两个熔体入口(6.1,6.2);带有多个用于分配熔体组分的进料通道(8,9,10,11)的进料板;配设给所述进料板(2)的分配器组件(3);以及与所述分配器组件(3)相邻接的、具有多个喷丝孔(22)的喷丝板(4),其中所述分配器组件(3)具有多个彼此上下堆叠的薄分配板(12.1,12.6),所述分配板分别具有由多个分配口(14)组成的孔眼图案(19),其中所述薄分配板(12.1,12.6)共同形成多个熔体通道,所述熔体通道使所述进料板(2)的所述进料通道(10,11)与所述喷丝板(4)的所述喷丝孔(22)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配器组件(3)内,具有相同的分配口(14)孔眼图案(19)的多个分配板(12.1,12.2)紧贴、密封地堆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的、具有相同的分配口(14)孔眼图案(19)的分配板(12.1,12.2)形成板叠(13.1);所述分配器组件(3)具有多个板叠(13.1,13.2),所述多个板叠带有不同的分配口(14)孔眼图案(19)并彼此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种定心件(20)将所述分配板(12.1-12.6)保持成,使得在所述板叠(13.1)之一内由此形成的熔体通道具有同样大小的流动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板叠(13.1,13.2)之一的中间区域中的所述分配板(12.1,12.5)中的分配口(14)具有比该板叠(13.1,13.2)的外部的分配板(12.1,12.2,12.4,12.6)的分配口(14)大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组件(3)的所述分配板(12.1-12.6)分别具有两种类型的分配口(14);第一类型作为通孔(15)垂直于板平面引导熔体流;第二类型作为转向开口(16)在所述板平面内引导熔体流;所述分配口(14)的孔眼图案(19)确定了所述通孔(15)和所述转向开口(16)在所述分配板(12.1,12.6)内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此选择具有不同的分配口(14)孔眼图案(19)的所述分配板(12.1-12.6)在所述分配器组件(3)中的布置,使得所述熔体组分分离地通过所述分配器组件(3)的所述熔体通道输送至所述喷丝板(4)的所述喷丝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组件(3)内的所述熔体通道设计为在所述进料板(2)与所述喷丝板(4)之间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此选择所述分配板(12.1-12.6)在所述分配器组件(3)内的布置和组合,使得所述进料通道(10,11)和所述喷丝孔(2)之间的所述熔体通道在熔体组分中产生<120bar的压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丝板(4)之前的、所述分配器组件(3)的最后一个分配板(12.6,12.9)的孔眼图案(19)设计为使得能通过所述喷丝孔(22)中的每一个挤出具有皮芯型横截面的纤维或具有并列型横截面的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12.1-12.6)由材料厚度<1mm的金属制成;能通过在所述分配板(12.1-12.6)中进行蚀刻来制造所述分配口(1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此选择所述分配板(12.1-12.6)的金属以及所述进料板(2)和所述喷丝板(4)的材料,使得所有所述板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热膨胀。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12.1-12.6)中的所述通孔(15)由圆孔(17)形成,所述圆孔(17)的直径至少一倍于所述分配板(12.1-12.6)的材料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12.1-12.6)中的所述转向开口(16)由槽(18)形成,所述槽(18)的槽宽至少一倍于所述分配板(12.1-12.6)的材料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2)、所述分配器组件(3)的所述分配板(12.1-12.6)和所述喷丝板(4)以自密封的方式被保持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此选择所述分配板(12.1-12.6)在所述分配器组件(3)内的布置和组合,使得所述进料通道(10,11)和所述喷丝孔(2)之间的所述熔体通道在熔体组分中产生<60bar的压降。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12.1-12.6)由材料厚度<0.5mm的金属制成。
CN2008801280360A 2008-03-14 2008-05-07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14361 2008-03-14
DE102008014361.8 2008-03-14
PCT/EP2008/055649 WO2009112082A1 (de) 2008-03-14 2008-05-07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von mehrkomponentenfas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0731A CN101970731A (zh) 2011-02-09
CN101970731B true CN101970731B (zh) 2011-12-14

Family

ID=4045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0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731B (zh) 2008-03-14 2008-05-07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77539B2 (zh)
JP (1) JP5232252B2 (zh)
CN (1) CN101970731B (zh)
DE (1) DE112008003614A5 (zh)
WO (1) WO20091120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1119A (zh) * 2012-08-06 2015-03-25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精细非晶形聚合物纤维的方法、精细非晶形聚合物纤维以及用于生产这种纤维的喷丝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0538A1 (ja) * 2010-12-27 2012-07-05 東レ株式会社 複合口金および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2260918A (zh) * 2011-07-25 2011-11-30 常州惠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纺丝箱用纺丝模头
CN102409415A (zh) * 2011-11-09 2012-04-11 无锡市宇翔化纤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多头化纤单丝纺丝组件
CN104195656A (zh) * 2014-08-26 2014-12-10 江苏巨鸿超细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的分配板
CN107675271B (zh) * 2016-08-01 2020-02-04 东华大学 复合纺丝装置
US10596798B2 (en) * 2016-11-14 2020-03-24 Xerox Corporation Single extruder configuration that enables multi-color extrus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ers
CN107938072A (zh) * 2017-12-14 2018-04-20 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
DE102020001132A1 (de) * 2020-02-20 2021-08-26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chmelzblasdüsenvorrichtung
CN113136630A (zh) * 2021-03-23 2021-07-20 宿迁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长涤纶短纤维喷丝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7109A (en) * 1992-01-08 1993-07-13 Wellman,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multicomponent polymer fibers
CN1079999A (zh) * 1992-03-30 1993-12-29 美国Basf公司 从单个纺丝板纺出多股彩色长丝用的装置和方法及其纺出的混合长丝
US5344297A (en) * 1987-10-02 1994-09-06 Basf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making profiled multi-component yarns
EP0677600A1 (en) * 1992-10-29 1995-10-18 Basf Corporation Flow distribution pl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0492A (en) * 1958-05-27 1961-04-18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textile yarns
JPS4834525B1 (zh) * 1970-03-14 1973-10-22
DE2826790C2 (de) * 1978-06-19 1985-02-21 Akzo Gmbh, 5600 Wuppertal Spinnkopf zur Herstellung von Mehrkomponentenfäden
JPS61605A (ja) * 1984-06-11 1986-01-06 Kuraray Co Ltd 薄膜状物成形用口金装置
US5620644A (en) * 1992-10-29 1997-04-15 Basf Corporation Melt-spinning synthetic polymeric fibers
JPH111818A (ja) * 1997-04-16 1999-01-06 Nissan Motor Co Ltd 複合高分子繊維紡糸用口金
US6361736B1 (en) * 1998-08-20 2002-03-26 Fib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Synthetic fiber forming apparatus for spinning synthetic fibers
JP2004518828A (ja) * 2000-09-29 2004-06-24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伸張可能なポリマー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生産される物品
US20020094352A1 (en) * 2000-11-14 2002-07-18 Ying Guo Bicomponent filament spin pack used in spunbond production
US20050133948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Cook Michael 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component fibers
WO2006020109A2 (en) * 2004-07-16 2006-02-23 Hills, Inc. Forming shaped fiber fabrics
JP3928174B2 (ja) * 2004-08-17 2007-06-13 株式会社化繊ノズル製作所 サイドバイサイド型複合繊維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紡糸口金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4297A (en) * 1987-10-02 1994-09-06 Basf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making profiled multi-component yarns
US5227109A (en) * 1992-01-08 1993-07-13 Wellman,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multicomponent polymer fibers
CN1079999A (zh) * 1992-03-30 1993-12-29 美国Basf公司 从单个纺丝板纺出多股彩色长丝用的装置和方法及其纺出的混合长丝
EP0677600A1 (en) * 1992-10-29 1995-10-18 Basf Corporation Flow distribution plat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1119A (zh) * 2012-08-06 2015-03-25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精细非晶形聚合物纤维的方法、精细非晶形聚合物纤维以及用于生产这种纤维的喷丝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59196A1 (en) 2011-03-10
JP5232252B2 (ja) 2013-07-10
JP2011515592A (ja) 2011-05-19
WO2009112082A1 (de) 2009-09-17
CN101970731A (zh) 2011-02-09
US8177539B2 (en) 2012-05-15
DE112008003614A5 (de)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0731B (zh)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EP0227020B1 (en) Spinneret assembly for conjugate spinning
CN101443489B (zh) 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的装置
RU238465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олимерных волокон 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включающих множество полимер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в замкнутой системе
US3585685A (en) Spinneret assembly for making composite filaments
SK282761B6 (sk) Spôsob a zariadenie na zvlákňovanie materiálu pozostávajúceho z najmenej dvoch odlišných polymérnych zložiek
KR890701805A (ko) 다성분 섬유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EP1402090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multi-layered, multi-component filaments
CN107675271B (zh) 复合纺丝装置
CN115151686B (zh) 熔喷喷嘴设备
KR20140045323A (ko) 방사구 번들
KR102251338B1 (ko) 3d 프린팅 칼라변경 멀티노즐 시스템
US6361736B1 (en) Synthetic fiber forming apparatus for spinning synthetic fibers
US6773531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multi-layered, multi-component filaments
US20020094352A1 (en) Bicomponent filament spin pack used in spunbond production
US3538544A (en) Spinneret assembly for composite filaments
JP2015014065A (ja) メルトブローン用紡糸口金装置
CN110621816B (zh) 纺丝用组件以及纤维的制造方法
EP04344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bicomponent filaments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EP3943181A1 (en) Spinning beam
JP4950856B2 (ja) 海島型複合繊維の溶融紡糸口金
JP2686321B2 (ja) 製糸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紡糸頭
EP1304401B1 (en) Synthetic fiber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associated process for spinning synthetic fibers
JPH0921015A (ja) 芯鞘複合紡糸口金
CN111542652A (zh) 纳米纤维制造装置用的排出喷嘴以及具有排出喷嘴的纳米纤维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