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4459B -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4459B
CN101954459B CN2010102428631A CN201010242863A CN101954459B CN 101954459 B CN101954459 B CN 101954459B CN 2010102428631 A CN2010102428631 A CN 2010102428631A CN 201010242863 A CN201010242863 A CN 201010242863A CN 101954459 B CN101954459 B CN 101954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entioned
picture
molding device
re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2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4459A (zh
Inventor
高须修司
波多野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5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11/00Mould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the parts of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15/00Mould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acting mechanism;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2C15/02Compacting by pressing device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19/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oulding machines
    • B22C19/04Controlling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oulding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箱铸型造型装置,能使停止了的机械迅速恢复。顺序控制器(200)对可动部件(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上型箱(10)、靠模板(22)、推出板(32))、汽缸(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下砂箱汽缸(5)、上型箱汽缸(9)、型板滑动汽缸(21)、铸型推出汽缸(31))和汽缸驱动机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等)的各动作状态进行监视,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经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操作面板(触摸面板(300))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和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

Description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气压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气压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与砂箱造型装置相比,设备整体小且造型线短,因而设备整体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在中小企业的铸件工厂使用。而且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铸型设备的使用也并不稀奇,而且多半是从使用具有气压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开始的。
在大企业中常时配置有设备专属的维护人员,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多数由设备操作人员兼任维护人员。而且在零星企业中,甚至由设备厂家的营业人员来兼任维护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进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企业缺少熟练的维护人员,不用说对各种故障的修理、恢复甚至找到原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没有熟练的维护人员,很多时候甚至无法查出停止原因。
此外,在国内外,发生故障时会频繁地向厂家询问恢复方法,虽然从状况报告到恢复都通过电话等交流,但仍需要大量时间。尤其是对于海外,由于语言的不同或时差的关系,与国内相比到设备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另外,在检索本发明的在先技术时发现了下述的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6195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0247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目的在于针对具有气压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从对停止了的机械的停止原因进行追查到恢复为止的期间进行支援。
一种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具有:多个可动部件,这些可动部件实施利用铸型砂对铸型进行造型并将铸型推出到输送线为止的作业;可动部件用汽缸,其使各可动部件动作;汽缸驱动机构,其包括空气压力电路或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对上述各汽缸进行驱动;控制电路,其对各汽缸驱动机构的构成元件即电磁阀的通电进行控制;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画面和输入开关,从上述控制电路接收指令信号,并且将来自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电路,上述控制电路监视上述可动部件、上述汽缸和上述汽缸驱动机构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经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上述操作面板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和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
根据本发明,控制电路监视可动部件、汽缸和汽缸驱动机构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经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操作面板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和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因此能够使停止了的机械迅速地恢复。
在这里,上述汽缸包括型箱配置压实汽缸,对该型箱配置压实汽缸进行驱动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包括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若上述显示画面显示上述型箱配置压实汽缸的工序,则通过在显示画面显示型箱配置压实汽缸,能明确该机械是否搭载了型箱配置压实汽缸。此外通过工序显示,能明确型箱配置压实汽缸是否在动作过程当中。
此外,若在上述显示画面中进行确认压实上升条件的成立的显示,则能够确认型箱配置压实汽缸是否能动作,并且在不能动作时能确认妨碍条件成立的条件。
此外,若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则针对停止原因查明、原因解决简单时的机械停止,原因查明甚至恢复能够通过画面操作和实物确认在短时间内进行。此外,针对由型箱配置压实汽缸的部件异常、空气压力电路、液压电路的阀类或电气系统的故障而引起的机械停止,也能够通过显示查明原因的流程在短时间查明原因和恢复。而且,若显示查明原因的流程,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查明原因。
此外,若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执行器的动作进行确认的画面,则能够确认是否从控制电路输出了动作指令。
此外,若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阀连接器的通电进行确认的画面,则能够确认电信号是否到达了阀连接器。此外,通过该确认结果,能够判定故障的原因在于阀连接器或从控制电路到阀连接器之间的配线、电装部件的情况,此外能够确认配线、电装部件正常的情况。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追查是否是电装部件故障而到导致的停止。
此外,若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与执行器、工件干涉、妨碍工件动作的异物进行确认的画面,则能够确认是否是因与执行器、工件干涉而导致的机械停止。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追查机械停止的原因是否是因与执行器、工件干涉而引起的。
此外,若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确认来自阀的空气、油的供给的画面,则能够确认停止的原因是否在于向执行器供给的动作流体不足。此外,如果原因在于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追查原因是否是阀主体的故障引起的。此外,如果原因在于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追查是否是因配管泄露等导致停止。此外,如果原因不是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追查原因是否是由执行器主体的故障引起的。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可以查明机械停止的原因是空气、油的供给而引起的、是阀主体的故障引起的、还是执行器主体的故障引起的。
此外,若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策画面,则可以知道恢复机械所需的对策,能够尽快恢复。
而且,如上所述,通过显示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每当发生故障停止时,操作人员会多次反复看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并在故障时进行确认,因此即便是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培养成熟练的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下压实板周边的简要放大图。
图5是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上型箱周边的简要放大图。
图6是通过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实施的铸型造型方法的全流程图。
图7是用来对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型板滑进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8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松砂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9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压实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10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拔出(起模)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11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型板滑出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12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合箱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13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脱箱工序的图。
图14同样是动作说明图,是表示铸型造型方法中的型箱分离工序完了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电系统和气液压系统的框图。
图16是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的气液压电路图。
图17是表示本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方法的前一半顺序的流程图。
图18表示该机械停止恢复支援方法的后一半顺序的流程图。
图19是触摸面板的主画面。
图20是该触摸面板的工序显示画面。
图21是该触摸面板的联锁条件不成立时的画面。
图22是该触摸面板的联锁条件成立时的画面。
图23是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的前一半的转换图。
图24是该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的后一半的转换图。
图中符号说明:
2...型箱配置压实汽缸(可动部件用汽缸);4...下压实板(可动部件);5...下砂箱汽缸(可动部件用汽缸);6...下砂箱(可动部件);8...上压实板;9...上型箱汽缸(可动部件用汽缸);10...上型箱(可动部件);21...型板滑动汽缸(可动部件用汽缸);22...靠模板(可动部件);23...下型箱;24...双面型板;31...铸型推出汽缸(可动部件用汽缸);32...推出板(可动部件);51...铸型砂;54...上铸型(铸型);55...下铸型(铸型);100...脱箱铸型造型装置;200...顺序控制器(控制电路);300...触摸面板(操作面板);401...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电路)402...油箱(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403...助力液压缸(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404...空气压力电路;405...液压电路;500...传感器;V1、V2a、V2b...阀(空气压力电路);CV...切换阀(电磁阀、液压电路);SV1、SV2、SV3、SV5、SV6、SV7、SV8...电磁阀(空气压力电路);PS...压力开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进行说明。
A.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构成
在图1~图5中,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构成为,具备:对由上铸型和下铸型形成的铸型进行造型的铸型造型部100A、使下型箱相对于铸型造型部100A进入和后退的下型箱进退驱动部100B、将在铸型造型部造型出的铸型向外部推出的铸型推出部100C、向铸型造型部100A供给铸型砂的铸型砂供给部100D。
(1)铸型造型部100A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具备门型框架1。门型框架1构成为,在俯视时的四角经由柱1c将下部基架1a和上部基架1b一体地连结。
如图4所示,在下部基架1a的上面中央部,朝上安装了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在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的前端,隔着下压实框架3的上端部3a安装有下压实板4。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主体部2b插通于在下压实框架3的下端部3b的中央设置的插通孔3c。在下部基架1a的俯视四角设有至少高度10mm以上的滑动套筒(未图示),保持下压实框架3的水平状态。
在下压实框架3的下端部3b,以包围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方式,以铅垂状态安装有四个下砂箱汽缸5。各下砂箱汽缸5的上侧的活塞杆5a穿过设于下压实框架3的下端部3b的插通孔3d,在该活塞杆5a的前端安装有下砂箱6。
下砂箱6的内面6a形成为朝向下方逐渐变窄,并且下压实板4形成为在保持气密状态的同时能够嵌入下砂箱6。下砂箱6的侧壁部6b设有铸型砂导入口6c。在下砂箱6的上面竖立着定位销7。
如上所述,在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的前端,隔着下压实框架3的上端部安装有下压实板4,在下压实框架3的下端部3b安装有下砂箱汽缸5,在下砂箱汽缸5的上侧的活塞杆5a的前端安装有下砂箱6。因此,若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进行伸缩动作,则下压实板4、下压实框架3、下砂箱汽缸5和下砂箱6成为一体,同时地上升或下降。此外,若下砂箱汽缸5的上侧的活塞杆5a进行伸缩动作,则下砂箱6上升或下降。
如图5所示,在上部框架1b的下面固定地设有上压实板8,上压实板8位于下压实板4的上方对置位置。在上部框架1b上,朝下固定地安装有由空气汽缸形成的上型箱汽缸9。在上型箱汽缸9的活塞杆9a的前端安装有上型箱10。
上型箱10的内面10a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宽,且上压实板8在保持气密状态的同时能嵌入上型箱10中。如图7所示,在上型箱10的侧壁部10b设有铸型砂导入口10c。
在上压实板8与下压实板4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可供后述的下型箱23可以进入,并且可供进入了的下型箱23升降的空间S。
在柱1c的内侧,配设有一对移动轨道11,此一对移动轨道11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以图1所示的状态为基准而定。以下也同样。)平行地延伸。
(2)下型箱进退驱动部100B
下型箱进退驱动部100B配置于柱1c的左方或右方(在图1中为左方)。
图1和图3所示的下型箱进退驱动部100B具备朝右配置的型板滑动汽缸21。在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的前端,以水平状态安装有靠模板22。靠模板22以能从活塞杆21a的前端向上方离开的方式安装于活塞杆21a的前端。
在靠模板22的下面安装有下型箱23。
在靠模板22的上面安装有在上下面具有模型的双面型板24。
靠模板22在俯视四角分别具备铅垂状态的辊子臂22a。各辊子臂22a的上端及下端分别配设有带缘辊子22b、22c。
下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c,在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处于后退状态时,可转动地放置于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导向轨道25上,若上述活塞杆21a变成前进状态,则从一对导向轨道25离开,向柱1c的内侧移动。
上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b,在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处于后退状态时,仅右侧的两个带缘辊子22b放置在从柱1c延伸出的一对移动轨道11的左端部上,若上述活塞杆21a变成前进状态,则左侧的两个带缘辊子22b也放置在一对移动轨道11上。
(3)铸型推出部100C
铸型推出部100C配置于柱1c的左方。
铸型推出部100C具备朝右配置的铸型推出汽缸31。在铸型推出汽缸31的活塞杆31a的前端连结有推出板32。
(4)铸型砂供给部100D
铸型砂供给部100D配设于上部框架1b。
铸型砂供给部100D构成为,具备:铸型砂供给口41、对铸型砂供给口41进行开闭的砂门42、配置于砂门42的下方的松砂箱43。如图7所示,松砂箱43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分成两股状来构成砂导入孔43a。
B.通过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来实施的铸型造型方法。
接着,对通过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来实施的铸型造型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铸型造型方法包括以下一系列的工序:型板滑进工序S1、型箱配置工序S2、松砂工序S3、压实工序S4、拔出工序S5、型板滑出工序S6、合箱工序S7、起模工序S8、型箱分离工序S9和铸型推出工序S10。
(1)开始时(图1、图2、图4、图5)
铸型造型部100A中,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位于后退端,下压实板4位于下降端。此外,下砂箱汽缸5的上侧的活塞杆5a位于后退端,下砂箱6位于下降端。此外,上型箱汽缸9的活塞杆9a位于前进端,上型箱10位于下降端。
在下型箱进退驱动部100B中,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位于后退端,靠模板22、下型箱23和双面型板24分别位于后退端。
在铸型推出部100C中,铸型推出汽缸31的活塞杆31a位于后退端,推出板32位于后退端。
在铸型砂供给部100D中,松砂箱43内填充了铸型砂51(图7)。
(2)型板滑动工序S1(图2、图7)
使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前进。通过该活塞杆21a前进,靠模板22前进,上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b中左侧的两个带缘辊子22b也放置于一对移动轨道11上,并且下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c从一对导向轨道25离开,在活塞杆21a前进到前进端时,靠模板22、下型箱23和双面型板24被放置于铸型造型部100A的柱1c的内侧的规定位置。
(3)型箱配置工序S2(图8)
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前进而使下压实板4上升,同时使下砂箱汽缸5前进而使下砂箱6上升,下砂箱6的定位销7插通于下型箱23的定位孔(未图示),下砂箱6与下型箱23的下面重合,通过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下型箱23和双面型板24形成密闭的下铸型空间。在这里,下压实板4与下压实框架3为一体,因此若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升降,则下压实框架3也与下压实板4一起升降。
接着,使上述部件一体地上升,将定位销7插通于上型箱10的下面,使下型箱23隔着双面型板24和靠模板22与上型箱10的下面重合,通过上压实板8、上型箱10和双面型板24形成密闭的上铸型空间。另外,形成了上铸型空间时,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尚未到达前进端(上升端)。
在形成了上铸型空间时,下砂箱6的铸型砂导入口6c与松砂箱43的砂导入孔43a吻合。
另外,图8表示在上铸型空间和下铸型空间填充了铸型砂51的状态,但是型箱配置工序S2为填充铸型砂51之前的状态。
(4)松砂工序S3(图8)
在铸型砂供给部100D中,关闭砂门42(图2),向松砂箱43供给压缩空气。松砂箱43内的铸型砂51在压缩空气的气压的作用下,经由下侧的砂导入孔43a和下砂箱6的铸型砂导入口6c导入下铸型空间,并且经由上侧的砂导入孔43a和上型箱10的铸型砂导入口10c导入上铸型空间。
在该松砂工序S3中,仅压缩空气从设置于上型箱10和下型箱23的侧壁部的排气孔(未图示)被排出到外部。
(5)压实工序S4(图9)
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进一步前进,通过上压实板8和下压实板4来挤压上铸型空间内的铸型砂52和下铸型空间内的铸型砂53,从而进行压实。在该压实工序S4中,随着下压实板4上升,下砂箱6、下型箱23、双面型板24和上型箱10也上升,分别到达上升端。
通过该压实工序S4形成上铸型54和下铸型55。
(6)拔出(起模)工序S5(图10)
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后退,使得下压实板4下降。随着下压实板4的下降,下型箱23、双面型板24、靠模板22、下砂箱6也下降。在下降途中,靠模板22的上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b放置于一对移动轨道11上,靠模板22、下型箱23和双面型板24停止下降,下压实板4和下砂箱6继续下降。
(7)型板滑出工序S6(图11)
在拔出工序S5中,靠模板22的上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b放置于一对移动轨道11上时,靠模板22成为与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的前端连结的状态。
在型板滑出工序S6中,使型板滑动汽缸21的活塞杆21a后退至后退端。通过活塞杆21a后退,靠模板22的下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c放置于一对导向轨道25上,并且靠模板22的上侧的四个带缘辊子22b中左侧的两个带缘辊子22b从一对移动轨道11离开,靠模板22、下型箱23和双面型板24复原至后退端(原位置)。
该型板滑出工序S6结束后,可能会在柱1c的内侧放入型芯,应需要来进行下芯。
(8)合箱工序S7(图12)
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前进而使下压实板4上升,使下铸型55与上铸型54的下面接触。此时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前进输出被设定为,小于压实工序S4时的前进输出,并且不会压坏上铸型54和下铸型55。
(9)脱箱工序S8(图13)
使上型箱汽缸9的活塞杆9a后退,使上型箱10上升。通过上型箱10的上升,上铸型54被从上型箱10脱箱。脱箱后,使上型箱汽缸9的活塞杆9a前进,使上型箱10复原至下降端(原位置)。
(10)型箱分离工序S9(图14)
使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活塞杆2a后退,使下压实板4复位到下降端(原位置)。另外,使下砂箱汽缸5的上侧的活塞杆5a后退,使下砂箱6复位到下降端(原位置)。
(11)铸型推出工序S10
使铸型推出汽缸31的活塞杆31a前进而使推出板32前进,将下压实板4上的铸型(上铸型54和下铸型55)送出到输送线。
C.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电系统和气液压系统(图15)
如图15所示,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电系统构成为,具备顺序控制器200,并且在顺序控制器200上电连接有触摸面板300(图1~图3)、电磁阀SV1、SV2、SV3、SV5、SV6、SV7、SV8和切换阀CV。此外,顺序控制器200上电连接有用来对铸型推出汽缸的回归端(后退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后述的压力开关PS、对所供给的压缩空气是否为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进行监视的压力传感器、对各汽缸的去往端、回归端进行确认的舌簧触点开关或无触点开关、为防止压实时铸型的厚度不到固定的厚度而进行监视的无触点开关等各种传感器500。
电磁阀SV1、SV2、SV3和切换阀CV是图16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的构成要素,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电磁阀SV5是对铸型推出汽缸31进行压缩空气的给排气来使活塞杆31a前进和后退的电磁阀。
电磁阀SV6是对型板滑动汽缸21进行压缩空气的给排气来使活塞杆21a前进和后退的电磁阀。
电磁阀SV7是对上型箱汽缸9进行压缩空气的给排气来使活塞杆9a前进(下降)和后退(上升)的电磁阀。
电磁阀SV8是对下砂箱汽缸5进行压缩空气的给排气来使活塞杆5a前进(上升)和后退(下降)的电磁阀。
D.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图16)
如图16所示,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具备压缩空气源401、油箱402和助力液压缸403,并且以由空气压力电路404和液压电路405的复合电路形成的气动液压(air on oil)方式构成。所谓气动液压方式是指将空气压力转换成液压来进行使用的空气压力、液压的复合功能。在气动液压方式中,不采用使用了液压泵的专用液压单元而仅采用压缩空气源。
I)空气压力电路404
油箱402在上部具有空气压力室402a,空气压力室402a通过与电磁阀SV1联动且被控制在两个位置的阀V1,而成为与压缩空气源401和大气(消声器406)的任意一个连通的状态。电磁阀SV1在未通电时,使阀V1的控制端与消声器407连通,将阀V1保持在非工作状态,并且使油箱402的空气压力室402a与消声器406连通,将空气压力室402a内保持为大气压。此外,电磁阀SV1在通电时,使阀V1的控制端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将阀V1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使油箱402的空气压力室402a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向空气压力室402a内供给压缩空气。
助力液压缸403具备汽缸部403a和活塞部403b。汽缸部403a具有上部的空气压力室403c和下部的空气压力室403d,将空气压力室403c的截面面积与空气压力室403d的截面面积的面积比设定为,例如10∶1这样较大的值。活塞部403b包括:配设于汽缸部403a的空气压力室403c、且将空气压力室403c划分成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和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的大径活塞部403g、和从大径活塞部403g向下方延伸且前端部配设于液压室403d的小径活塞部403h。助力液压缸403在上述面积比为10∶1时产生是压缩空气气压的10倍的液压。
助力液压缸403的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通过与电磁阀SV2联动且被控制在两个位置的阀V2a,而成为与压缩空气源401和大气(消声器408)的任意一个连通的状态。电磁阀SV2在未通电时,使阀V2的控制端与消声器407连通,将阀V2a保持在非工作状态,并且助力液压缸403的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与消声器408连通,将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内保持为大气压。此外,电磁阀SV2在通电时,使阀V2a的控制端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将阀V2a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使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向上部空气压力室403e内供给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源401和阀V2a之间的空气压力配管上配设有调压阀409。
助力液压缸403的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通过与电磁阀SV2联动且被控制在两个位置的阀V2b,而成为与压缩空气源401和大气(消声器410)的任意一个连通的状态。电磁阀SV2在未通电时,使阀V2b的控制端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将阀V2b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助力液压缸403的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向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内供给压缩空气。此外,电磁阀SV2在通电时,使阀V2b的控制端与消声器410连通,将阀V2a保持在非工作状态,并且使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与消声器410连通,将下部空气压力室403f内保持为大气压。
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具备主体部(汽缸部)2b、配设于主体部2b的内部的活塞2c、从活塞2c向上方延伸的活塞杆2a,如上所述,在活塞杆2a的前端连结有下压实板4。主体部2b具有上部的空气压力室2d和下部的液压室2e,活塞2c划分空气压力室2d和液压室2e。
空气压力室2d通过电磁阀SV3而成为与压缩空气源401和大气(消声器407)的任意一个连通的状态。电磁阀SV3在非通电时,使空气压力室2d与消声器407连通,将空气压力室2d内保持为大气压。此外,电磁阀SV3在通电时,使空气压力室2d与压缩空气源401连通,向空气压力室2d供给压缩空气。
II)液压电路405
液压电路405通过液压配管412将油箱402与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液压室2e之间连通,并且在油箱402侧的液压配管部412a的中途连通有速度控制器SC和切换阀CV,并且在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侧的液压配管部412b连通有助力液压缸403的液压室403d,而且在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侧的液压配管部412b连通有压力开关PS。
切换阀CV在非通电时,将油箱402与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液压室2e之间、和油箱402与助力液压缸403的液压室403d之间保持为关断状态。此外,切换阀CV在通电时,将油箱402与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液压室2e之间、和油箱402与助力液压缸403的液压室403d之间保持为连通状态。
D.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方法(图17~图24)
顺序控制器200和触摸面板300以图17和图18所示的顺序进行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机械停止时的恢复支援。
(1)超时判定(S11)
若自动运行开始,则顺序控制器200对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等、各执行器(各汽缸)的动作指令信号进行监视,对上述铸型造型方法的每个工序,判定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是否为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例如10秒以上(S11)。
(2)超时显示点亮(S12)
在顺序控制器200判定为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为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向触摸面板300发送超时显示点亮命令,收到该命令的触摸面板300点亮图19所示的主画面中的超时显示部(输入开关)(S12)。
(3)超时显示点击确认(S13)
触摸面板300判定是否点击了超时显示部(S13)。
(4)工序显示(S14)
如果操作人员点击了超时显示部,则触摸面板300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图20所示的工序表示画面(S14)。
型箱配置压实显示闪烁(S15)
触摸面板300使“11U”显示部(输入开关)在工序显示画面上成为闪烁状态(S15)。在这里,“11U”显示部的闪烁表示在型箱配置压实(型箱配置工序S3、压实工序S4和合箱工序S7)中,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在上升行程动作中,如果超时显示点亮,则表示动作工序中经过了规定的设定时间,发生了超时。
(6)型箱配置压实显示点击确认(S16)
触摸面板300判定是否点击了“11U”显示部(S16)。
(7)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显示(S17)
如果操作人员点击了“11U”显示部,触摸面板300显示图21(A)或图22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S17)。在这里,图21(A)或图22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显示了顺序控制器200的顺序阶梯内的联锁电路。
(8)条件成立判定(S18)
顺序控制器200判定联锁条件是否成立(S18)。
然后,在联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显示图21(A)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该图21(A)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以熄灭状态显示“12B”显示部(输入开关),该“12B”显示部表示成为条件不成立的原因的执行器(铸型推出汽缸31)。若操作人员点击“12B”显示部,则显示图21(B)所示的详细画面。
另一方面,在联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显示图22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该图22所示的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将以点亮状态来显示“条件成立”显示部。
(9)-a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显示点击确认(S19)
在联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触摸面板300判定型箱配置压实上升条件画面中显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显示部(输入开关)是否被操作人员点击了(S19),在操作人员点击了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显示部的情况下,转移到显示后述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
(9)-b联锁确认(S20)和执行器动作确认(S21)
另一方面,在联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对联锁条件进行确认(S20),而联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使联锁条件成立。然后,联锁条件成立后再起动时恢复正常运转,另外,如果即便再起动执行器仍不动作,则进行让操作人员点击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显示部(输入开关)的指示显示(S21),若操作人员点击了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显示部,转移到显示后述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S22)。
(10)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S22)
触摸面板300显示图23(A)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S22)。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中显示“未向阀进行输出(联锁条件成立)”、“实际上对阀进行输出了吗?请确认阀主体的上部灯的点亮”,并且显示“是”键(输入开关)和“否”键(输入开关)。
(11)阀连接器通电确认(S23)
操作人员基于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确认阀主体的上部灯是否点亮,在上部灯熄灭的情况下点击“否”键,在上部灯点亮的情况下点击“是”键(S23)。
(12)-a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4(S24)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的显示中点击了“否”键,触摸面板300显示图23(B)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4(S24)。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4中显示“对策未输出到达阀。请通过检测器等确认下述事项。”、“顺序控制器输出单元的触点熔敷(请更换)”、“确认在控制板内、二次侧配线是否存在断线,如果有断线请更换”。
操作人员看该显示来确认电装部件和电线的断线。
(12)-b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S25)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1的显示中点击了“是”键,触摸面板显示图23(C)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S25)。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中显示“已向阀主体输出信号”、“是否目视到在汽缸周围有积砂或是有机械干涉”,并且显示“是”键(输入开关)和“否”键(输入开关)。
(13)确认与执行器、工件干涉或妨碍动作的异物(S26)
操作人员看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的显示,通过目视确认是否在汽缸周围有积砂或是有机械干涉(S26),如果在汽缸周围有积砂或有机械干涉则点击“是”键,如果没有点击“否”键。
(14)-a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5(S27)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的显示中点击了“是”键,触摸面板显示图24(A)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5(S27)。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5中显示“对策妨碍了汽缸动作请除去异物、干涉物”。
操作人员看到该显示,除去异物或干涉物。
(14)-b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S28)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2的显示中点击了“否”键,触摸面板显示图23(D)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S28)。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中显示“实际上对阀主体输出”、“没有干涉汽缸动作的物体”、“是否有空气从阀中排出(从接口取下软管来进行确认)”,并且显示“是”键(输入开关)和“否”键(输入开关)。
(15)确认来自阀的空气、油的供给(S29)
操作人员看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的显示,确认是否从阀供给了空气或油,如果供给了点击“是”键,如果没有供给点击“否”键。
(16)-a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6(S30)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的显示中点击了“是”键,触摸面板显示图24(B)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6(S27)。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6中显示“对策汽缸主体有问题汽缸是否漏油或漏气?请更换部件或拆开汽缸进行确认”。
操作人员看到该显示,了解执行器动作不良,对配管和主体进行确认,并根据需要更换部件。
(16)-b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7(S31)
如果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3的显示中点击了“否”键,触摸面板显示图24(C)所示的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7(S31)。在这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7中显示“阀存在不良情况请更换阀或进行分解清洗等来调查原因”。
操作人员看到该显示,认识到阀动作不良,对阀进行确认并根据需要更换阀。
如上述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是具有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采用了气动液压方式(将空气压力转换成液压来进行使用的方式)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具体而言,是一个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其包括:多个可动部件(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上型箱10、靠模板22、推出板32),其实施利用铸型砂51造型铸型(上铸型54、下铸型55)并推出到输送线的作业;可动部件用汽缸(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下砂箱汽缸5、上型箱汽缸9、型板滑动汽缸21、铸型推出汽缸31),其使各可动部件(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上型箱10、靠模板22、推出板32)动作;汽缸驱动机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等),其包括空气压力电路404或空气压力电路404和液压电路405的复合电路,对各汽缸(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下砂箱汽缸5、上型箱汽缸9、型板滑动汽缸21、铸型推出汽缸31)进行驱动;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器200),其对各汽缸驱动机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等)的构成元件即电磁阀(SV1、SV2、SV3、SV5、SV6、SV7、SV8)的进行通电控制;操作面板(触摸面板300),其具有显示画面和输入开关,其从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器200)接收指令信号,并且将来自输入开关的输入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器200);其中,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器200)监视可动部件(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上型箱10、靠模板22、推出板32)、汽缸(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下砂箱汽缸5、上型箱汽缸9、型板滑动汽缸21、铸型推出汽缸31)和汽缸驱动机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等)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超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操作面板(触摸面板300)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和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
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器200)监视可动部件(下压实板4、下砂箱6、上型箱10、靠模板22、推出板32)、汽缸(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下砂箱汽缸5、上型箱汽缸9、型板滑动汽缸21、铸型推出汽缸31)和汽缸驱动机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400等)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100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超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操作面板(触摸面板300)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和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因此能够使停止了的机械迅速恢复。
此外,在显示画面中进行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工序显示,因此通过在显示画面中显示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能清楚该机械是否搭载了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此外,通过该工序显示,能清楚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是否在动作中。
此外,在显示画面中进行确认压实上升条件的成立的显示,因此能够确认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是否能动作,并且在不能动作时能确认妨碍条件成立的条件。
此外,在显示画面中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因此针对停止原因查明、原因解决简单时的机械停止,原因查明甚至恢复能够通过画面操作和实物确认在短时间内进行。此外,针对由型箱配置压实汽缸2的部件异常、空气压力电路404、液压电路405的阀类或电气系统的故障而引起的机械停止,也能够通过显示查明原因的流程在短时间查明原因和恢复。而且,由于显示查明原因的流程,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查明原因。
此外,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执行器(汽缸)的动作进行确认的画面,因此能够确认是否从控制电路200输出了动作指令。
此外,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阀连接器的通电进行确认的画面,因此能够通过确认结果确认电信号是否到达了阀连接器。此外,通过该确认结果,能够判定故障的原因是阀连接器或从控制电路到阀连接器之间的配线、电装部件引起的,此外能够确认配线、电装部件正常的情况。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追查是否是电装部件故障而到导致的停止。
此外,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执行器、工件的干涉、或妨碍执行器、工件动作的异物进行确认的画面,因此能够确认是否是因与执行器、工件的干涉而导致的机械停止。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能够追查机械停止的原因是否是因与执行器、工件的干涉而引起的。
此外,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确认来自阀的空气、油的供给的画面,因此能够确认停止的原因是否在于对执行器供给的动作流体不足。此外,如果原因在于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追查原因是否是阀主体的故障引起的。此外,如果原因在于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追查是否是配管泄露等导致的停止。此外,如果原因在于动作流体的供给不足,可以确认原因是否是由执行器主体的故障引起的。而且,若显示了用于查明原因的指示,即便不是熟练的维护人员也可以查明机械停止的原因是空气、油的供给而引起的、是阀主体的故障引起的、还是执行器主体的故障引起的。
此外,在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策画面,因此可以知道恢复机械所需的对策,能够尽快恢复。
而且,通过显示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每当发生故障停止时,维护人员通过多次反复看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在故障时进行确认,因此即便是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培养成熟练的操作人员。
本申请以2010年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019142号为基础,并且其内容形成本申请的内容的一部分。
此外,根据本说明书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详细说明和特定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以说明为目的而记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根据该详细说明进行多种变更、改变。
申请人并未打算将所记载的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贡献于公众,所公开的改变、代替方案当中文字上未包括于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在均等论下也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名词和同样的指示语的使用,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或逻辑上明确被否定,应当解释为包含单数和复数两种含义。本说明书中所提供的例子或例示的用语(例如“等”)的使用,意义仅在于易于说明本发明,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便不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个可动部件,这些可动部件实施利用铸型砂对铸型进行造型并将铸型推出到输送线为止的作业;
可动部件用汽缸,其使各可动部件动作;
汽缸驱动机构,其包括电磁阀以及空气压力电路或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对上述各汽缸进行驱动;
控制电路,其对上述电磁阀的通电进行控制;
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画面和输入开关,从上述控制电路接收指令信号,并且将来自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电路,
上述控制电路监视上述可动部件、上述汽缸和上述汽缸驱动机构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经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上述操作面板上的上述显示画面的显示和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汽缸包括型箱配置压实汽缸,对该型箱配置压实汽缸进行驱动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包括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上述型箱配置压实汽缸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画面中进行确认压实上升条件的成立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执行器的动作进行确认的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阀连接器的通电进行确认的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与执行器、工件干涉、妨碍执行器、工件动作的异物进行确认的画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来自阀的空气、油的供给进行确认的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对策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汽缸包括型板滑动汽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汽缸包括下砂箱汽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汽缸包括上型箱汽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汽缸包括铸型推出汽缸。
14.一种脱箱铸型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下压实板、下砂箱、上型箱、靠模板和推出板,它们实施利用铸型砂对铸型进行造型并将铸型推出到输送线为止的作业;
使上述下压实板动作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使上述下砂箱动作的下砂箱汽缸、使上述上型箱动作的上型箱汽缸、使上述靠模板动作的型板滑动汽缸、以及使上述推出板动作的铸型推出汽缸;
汽缸驱动机构,其包括具有电磁阀以及空气压力电路和液压电路的复合电路的型箱配置压实汽缸驱动机构,该汽缸驱动机构对上述各汽缸进行驱动;
控制电路,其对上述电磁阀的通电进行控制;
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画面和输入开关,从上述控制电路接收指令信号,并且将来自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电路,
上述控制电路监视上述可动部件、上述汽缸和上述汽缸驱动机构的各动作状态,当该脱箱铸型造型装置的作业工序中从动作开始到到达规定位置为止的动作时间经过了异常动作时间设定值时,经由上述操作面板上的上述显示画面的显示和上述输入开关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机械停止恢复支援,
在上述显示画面中进行上述型箱配置压实汽缸的工序显示、用于确认压实上升条件的成立的显示、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的显示,
在上述机械停止恢复支援画面中,显示确认执行器的动作的画面、确认阀连接器的通电的画面、对与执行器、工件干涉或妨碍执行器、工件动作的异物进行确认的画面、对来自阀的空气、油的供给进行确认的画面以及对策画面。
CN2010102428631A 2010-01-29 2010-07-30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Active CN101954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9142A JP4687822B1 (ja) 2010-01-29 2010-01-29 抜枠鋳型造型装置
JP2010-019142 2010-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4459A CN101954459A (zh) 2011-01-26
CN101954459B true CN101954459B (zh) 2013-04-24

Family

ID=4348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28631A Active CN101954459B (zh) 2010-01-29 2010-07-30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285650A1 (zh)
EP (1) EP2529858A4 (zh)
JP (1) JP4687822B1 (zh)
CN (1) CN101954459B (zh)
BR (1) BR112012019002B1 (zh)
MX (1) MX2012008625A (zh)
WO (1) WO20110928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5782B1 (en) 2012-05-23 2018-04-04 Sintokogio, Ltd. Core-making device, and core-making method
TR201906818T4 (tr) 2012-05-25 2019-05-21 Sintokogio Ltd Döküm kumu dolum yöntemi̇
JP6536480B2 (ja) * 2016-05-17 2019-07-03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抜枠造型機
CN106563776A (zh) * 2016-10-28 2017-04-19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铸造造型过程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918882A (zh) * 2019-12-12 2020-03-27 邢现军 一种利用高速沙模水平造型机的沙模成型方法
CN111360210A (zh) * 2020-04-24 2020-07-03 邢现军 一种四工位水平静压脱箱造型机
CN114054686A (zh) * 2021-11-22 2022-02-18 安徽新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造型机溜架装置及具有其的造型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76A (zh) * 2000-04-12 2002-08-28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造型设备的监测系统以及用于气流-模压造型设备的监测系统
CN1564720A (zh) * 2001-08-06 2005-01-12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监控制模机的方法和系统
CN2719449Y (zh) * 2004-08-03 2005-08-24 莫丹君 半自动液压造型机
CN101553330A (zh) * 2006-12-06 2009-10-0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造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251A (ja) * 1981-12-21 1983-06-25 Sintokogio Ltd 鋳型造型装置
JPS5924552A (ja) * 1982-07-30 1984-02-08 Sintokogio Ltd 無枠式上・下鋳型同時造型機
JPH03114312U (zh) * 1990-03-06 1991-11-25
JP3278233B2 (ja) * 1993-05-07 2002-04-30 旭テック株式会社 鋳造管理方法
JPH08114044A (ja) * 1994-10-14 1996-05-07 Shin Meiwa Ind Co Ltd 機械式駐車装置の安全確認システム
JP3002181B1 (ja) 1998-07-16 2000-01-24 酒井医療株式会社 浴 槽
JP2001293540A (ja) * 2000-04-12 2001-10-23 Sintokogio Ltd 造型機モニタシステム
JP2003136195A (ja) 2001-10-30 2003-05-14 Sintokogio Ltd 鋳型造型機の操作・監視システム
US8011415B2 (en) * 2005-06-13 2011-09-06 Sintokogio, Ltd. Flaskless molding apparatus for an upper and a lower mold
JP4572847B2 (ja) * 2006-03-08 2010-11-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鋳型造型装置
JP2008100247A (ja) 2006-10-18 2008-05-01 Sintokogio Ltd 鋳造品の生産や自動車内装品の生産における設備装置の安全起動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用いる設備装置
JP5314341B2 (ja) 2008-07-09 2013-10-1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コール含有燃料用燃料ポンプの交換警報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76A (zh) * 2000-04-12 2002-08-28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造型设备的监测系统以及用于气流-模压造型设备的监测系统
CN1564720A (zh) * 2001-08-06 2005-01-12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监控制模机的方法和系统
CN2719449Y (zh) * 2004-08-03 2005-08-24 莫丹君 半自动液压造型机
CN101553330A (zh) * 2006-12-06 2009-10-0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造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19002B1 (pt) 2018-09-25
WO2011092875A1 (ja) 2011-08-04
MX2012008625A (es) 2012-08-15
US8899306B2 (en) 2014-12-02
JP2011156555A (ja) 2011-08-18
JP4687822B1 (ja) 2011-05-25
CN101954459A (zh) 2011-01-26
US20140182805A1 (en) 2014-07-03
EP2529858A1 (en) 2012-12-05
EP2529858A4 (en) 2017-12-06
BR112012019002A2 (pt) 2016-09-13
US20120285650A1 (en)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4459B (zh) 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CN101249548B (zh) 一种机器人砂芯锁芯、下芯方法及系统
JP2015511538A (ja) 冷間等方圧プレスと一般プレス複合装備
US20130031962A1 (en) Reconfigurable leak testing system
EP2511025B1 (en)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ing process
CN104353772B (zh) 一种电梯厅门无铆钉铆接设备
CN202704315U (zh) 一种智能废品回收机
CN1323290C (zh) 阀门自动测试流水线
CN201008686Y (zh) 医用注射针的上针管机
CN205741132U (zh) 套类工件脱模探测装置
WO2012063557A1 (ja) 鋳型造型装置の据付支援装置及び鋳型造型装置
CN104070620B (zh) 一种用于模具行业的多功能便捷试模设备
CN102507066A (zh) 一种新型气动拉脱力检测工装
CN103707063B (zh) 一种汽车刹车、油门踏板的自动装配系统
CN104174828A (zh) 20kg铝锭连铸机不脱模检测报警及二次打击装置
US7117715B2 (en) Servo mechanism test stand
CN109000900B (zh) 一种配水器自动连续试压装置
CN106089232B (zh) 全自动连续出矸系统
WO2002079885A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nstandhaltung mit simulationsmodell
CN210908004U (zh) 一种静压造型线排气冒口自动吹扫机电控系统
CN220672117U (zh) 一种组合式plc实训台
CN215448428U (zh) 一种应用于工具快换装置功能检测的测试装置
CN202212358U (zh) To-263封装产品成型检测装置
CN217453823U (zh) 减速顶的自动化拆装工作台
CN106773868B (zh) 滑橇自动拔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