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9072B -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9072B
CN101949072B CN2010102968589A CN201010296858A CN101949072B CN 101949072 B CN101949072 B CN 101949072B CN 2010102968589 A CN2010102968589 A CN 2010102968589A CN 201010296858 A CN201010296858 A CN 201010296858A CN 101949072 B CN101949072 B CN 101949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
color
polymer
micro nanometer
typ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6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9072A (zh
Inventor
牛海军
郝丽娜
金政
白续铎
王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968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9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9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9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9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90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聚希夫碱薄膜用于酸致变色具有灵敏度不高,反应时间长的问题。微纳米纤维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之间,是由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制备方法:首先将聚希夫碱溶于聚合物溶液制备纺丝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本发明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呈束状纤维或者毡状薄膜;具有pH颜色响应灵敏,变色反应时间短(0.5s~1s)的优点。对0.1~10000ppm的响应物质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制备方法在室温下完成,制备时间短,操作方便,能耗低,便于实用。

Description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希夫碱PolySchiff base(简称PSB,亦称为聚甲亚胺,polyazomethine)属于高性能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力学性能,而且由于具有光电子、非线性光学性与磁学性能而备受关注,在非线性光学、二次电池、电色显示及固体电容器方面都有诱人的应用前景。聚希夫碱的酸致变色特性,可以达到光开关作用,在信息存储与传感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聚希夫碱薄膜用于酸致变色具有灵敏度不太高,反应时间较长等缺点。
纳米纤维由于具有极小的直径及极大的比表面积/体积比的结构特点,其表面能和活性增大,在光、热、磁、电等方面的性质与体材料明显不同,出现许多新奇特性,因此纳米材料的研究受到了材料学家的高度重视。将聚希夫碱制成聚希夫碱/聚合物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在酸性的气体或酸性溶液的作用下由黄色变为深红色,在碱的气体或溶液作用下,又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并可在多次可逆循环进行。利用这种性能,该类微(纳)米纤维可用作传感器、警示等用途。
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静电纺丝法,复合纺丝法,电子喷丝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等。静电纺丝(electrospinning)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制备高分子超细纤维的方法。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电纺丝,具有质地均匀,表面光滑和厘米以上长度、纳米级半径等优点。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单而通用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各国的纤维工作者正在对此技术的应用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由纳米纤维制得的无纺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纤维精细程度与均一性高、长径比大等优点,从而赋予了静电纺丝纤维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聚希夫碱薄膜用于酸致变色具有灵敏度不高,反应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之间,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合物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溶液是将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的;其中聚合物质量与有机溶剂体积的比例为1g :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
所述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为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42063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4~12,Ar为
Figure 1786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878924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895421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268765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981025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807029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n=4~12,
Figure 564901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855068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45670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403970DEST_PATH_IMAGE013
或者
Figure 751906DEST_PATH_IMAGE014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740722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n=4~12,
Figure 603636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694521DEST_PATH_IMAGE017
或者
Figure 631384DEST_PATH_IMAGE018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853418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141311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98695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39101DEST_PATH_IMAGE023
或者
本发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1g聚合物加入10mL~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称取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并将称取的聚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聚合物为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二、将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的聚合物溶液中,搅拌4~12h,得到纺丝液,控制聚希夫碱与步骤一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0~3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5~3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三中所述收集极为金属网、导体薄膜、半导体薄膜或者导电溶液。
本发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
向本发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中通入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经过0.5s~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然后再通入碱性气体G2,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
所述酸性气体G1为HCl、HBr、HCLO4挥发气体、HCOOH气体、CH3COOH气体、碘蒸气、甲基苯磺酸蒸气、樟脑磺酸蒸气、酰氯蒸气或者氯磺酸蒸气,所述酸性溶液G3是酸性气体G1溶于溶剂得到的对应的溶液中的一种或者FeCl3溶液,溶剂为水或者有机溶剂;碱性气体G2为氨气、甲胺或者肼气体。优选的变色条件是酸性气体G1为HCl,气体G2为氨气。
本发明应用的实施条件为室温,18~25℃之间皆可。
本发明采用的聚合物溶液的浓度越高,粘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而离开喷嘴后聚合物溶液液滴的分裂能力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减弱。通常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直径也增大;纺丝电压的增加会导致带电纤维在电场中产生更大的加速度,并有利于纤维拉长,增大长径比;纳米纤维直径会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制备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即聚希夫碱/聚合物纳米纤维),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分布均匀,呈束状纤维或者毡状薄膜,从而可以用于特定的用途,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
2.本发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3. 本发明制备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具有pH响应的性能,可用作传感器等,具有pH颜色响应灵敏,变色反应时间短(0.5s~1s)的优点。对0.1~100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仅0.5s~1s。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图中A为变色前,B为变色后,C为恢复后;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图中A为变色前,B为变色后,C为恢复后;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图中A为变色前,B为变色后,C为恢复后;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图中A为变色前,B为变色后,C为恢复后;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前,及变色后的的紫外可见光谱谱图,图中曲线1是变色前的,曲线2是变色后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之间,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合物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溶液是将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的;其中聚合物质量与有机溶剂体积的比例为1g :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长度达厘米级。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颜色由聚希夫碱的种类及使用比例决定。本实施方式中聚希夫碱与聚合物的质量比较佳为1:3.5~10,最优的是1:4。
本实施方式中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由聚希夫碱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其中起变色作用的为聚希夫碱,为活性物质,聚合物起支撑作用。其中聚希夫碱依据现有公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为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当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为几种的混合物时,以任意比混合。当有机溶剂为几种的混合物时,以任意比混合。
本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均不具有pH颜色响应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258696DEST_PATH_IMAGE025
,其中n=4~12,Ar为
Figure 996473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303958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129307DEST_PATH_IMAGE028
Figure 864045DEST_PATH_IMAGE029
。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上述Ar的种类,将聚希夫碱依次记载为Pa、Pb、Pc、Pd、Pe、Pf。上述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在Haijun Niu ,Peihui Luo. Multifunctional, photochromic, acidichromic, electrochromic molecular switch: Novel aromatic poly(azomehine)s containing triphenylamine group.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5 (2009) 3058–3071. (中文信息:牛海军等于2009年在«欧洲聚合物杂志»上发表的含三苯胺基团的新型芳环聚甲亚胺的多功能,光致变色,酸酯变色,电致变色和分子开关性质)中公开。
其中,Ar依次对应的芳香性二胺单体分别为:
Figure 410564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459422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407787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313426DEST_PATH_IMAGE033
Figure 112072DEST_PATH_IMAGE034
或者
Figure 699043DEST_PATH_IMAGE035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n=6~10。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1g聚合物加入10mL~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称取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并将称取的聚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聚合物为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二、将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的聚合物溶液中,搅拌4~12h,得到纺丝液,控制聚希夫碱与步骤一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0~3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5~3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之间,分布均匀,呈束状纤维或者毡状薄膜,从而可以用于特定的用途,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采用的聚合物溶液的浓度越高,粘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而离开喷嘴后聚合物溶液液滴的分裂能力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减弱。通常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直径也增大;纺丝电压的增加会导致带电纤维在电场中产生更大的加速度,并有利于纤维拉长,增大长径比;纳米纤维直径会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的具体制备方法依据现有公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即可。例如在以下文献中的记载:Haijun Niu ,Peihui Luo. Multifunctional, photochromic, acidichromic, electrochromic molecular switch: Novel aromatic poly(azomehine)s containing triphenylamine group.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5 (2009) 3058–3071. (中文信息:牛海军等于2009年在«欧洲聚合物杂志»上发表的含三苯胺基团的新型芳环聚甲亚胺的多功能,光致变色,酸酯变色,电致变色和分子开关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聚合物为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当聚合物为几种的混合物时,以任意比混合。当有机溶剂为几种的混合物时,以任意比混合。
本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均不具有pH颜色响应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搅拌6~10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搅拌8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控制聚希夫碱与步骤一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5~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控制聚希夫碱与步骤一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501913DEST_PATH_IMAGE036
,其中n=4~12,Ar为
Figure 578454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37248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224647DEST_PATH_IMAGE037
Figure 144674DEST_PATH_IMAGE038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其中n=4~12,
Figure 462785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428303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60272DEST_PATH_IMAGE013
或者;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570199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n=4~12,
Figure 324321DEST_PATH_IMAGE017
或者
Figure 350046DEST_PATH_IMAGE018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492446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629029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970011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95532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725227DEST_PATH_IMAGE023
或者
Figure 399922DEST_PATH_IMAGE024
。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聚希夫碱即为具体实施方式三、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一或者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二中记载的聚希夫碱的种类。依次记载为Pa、Pb、Pc、Pd、Pe、Pf和P1至P13。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电压15~25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10~25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电压2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2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十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如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其中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中通入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经过0.5s~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然后再通入碱性气体G2,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响应时间短,仅0.5~1s。本实施方式中纤维变色是能够由肉眼识别的。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不同的是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中通入0.1~10000ppm的酸性气体G1,经过0.5s~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然后再通入碱性气体G2,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不同的是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中通入0.1~100ppm的酸性气体G1,经过0.5s~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然后再通入碱性气体G2,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pH颜色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十六或者十七不同的是所述酸性气体G1为HCl、HBr、HCLO4挥发气体、HCOOH气体、CH3COOH气体、碘蒸气、甲基苯磺酸蒸气,樟脑磺酸蒸气,酰氯蒸气或者氯磺酸蒸气,所述酸性溶液G3是酸性气体G1溶于溶剂得到的对应的溶液中的一种或者FeCl3溶液,溶剂为水或者含有1~3个碳的有机溶剂。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十六或者十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碱性气体G2为氨气、甲胺或者肼气体。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之一不同的是酸性气体G1为HCl,碱性气体G2为氨气。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之一不同的是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在18~25℃条件下应用。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100nm~1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对苯二胺(
Figure 860990DEST_PATH_IMAGE030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是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三氯甲烷中得到的;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与三氯甲烷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a所述的结构式。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25mL三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搅拌8~10h,得到纺丝液,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对苯二胺(
Figure 166201DEST_PATH_IMAGE043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5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15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静电纺丝性能。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使用的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a所述的结构式,其中n=4~10;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的具体制备方法在以下文献中有所记载:Haijun Niu ,Peihui Luo. Multifunctional, photochromic, acidichromic, electrochromic molecular switch: Novel aromatic poly(azomehine)s containing triphenylamine group.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5 (2009) 3058–3071. (中文信息:牛海军等于2009年在«欧洲聚合物杂志»上发表的含三苯胺基团的新型芳环聚甲亚胺的多功能,光致变色,酸酯变色,电致变色和分子开关性质)。
本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100nm~1μm,分布均匀,如图1所示。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颜色为黄色。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图2是本实施方式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图2中A所示)中通入0.1ppm的HCl气体,经过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由黄色变为橙色(图2中B所示),然后再通入氨气,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黄色(图2中C所示)。pH颜色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同时,对上述变色前,及变色后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得相应的紫外可见光谱谱图,如图9所示,图中曲线1为变色前的,曲线2是变色后的。由图9可见,变色前,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在577~492nm内有明显的吸收峰,显黄光(曲线1所示);变色后,吸收峰红移至622~597nm内,显橙色(曲线2所示)。颜色均在可见光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苯乙烯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二氨基联苯(
Figure 79930DEST_PATH_IMAGE031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所述聚苯乙烯溶液是将聚苯乙烯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的;其中聚苯乙烯质量与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b所述的结构式。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苯乙烯加入25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后得到聚苯乙烯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苯乙烯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二氨基联苯()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5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18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聚苯乙烯具有静电纺丝性能。步骤二中使用的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b所述的结构式,其中n=4~10;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的具体制备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所述的文献中有所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200nm~2μm之间,分布均匀,如图3所示。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颜色为黄色。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图4是本实施方式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图4中A所示)中通入0.1ppm的HCl气体,经过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由黄色变为橙色(图4中B所示),然后再通入氨气,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黄色(图4中C所示)。pH颜色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丙烯腈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二氨基三苯胺(
Figure 136541DEST_PATH_IMAGE044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所述聚丙烯腈溶液是将聚丙烯腈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的;其中聚丙烯腈质量与四氢呋喃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d所述的结构式。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丙烯腈加入25mL的四氢呋喃中,溶解后得到聚丙烯腈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丙烯腈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二氨基三苯胺(
Figure 471707DEST_PATH_IMAGE045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2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2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聚丙烯腈具有静电纺丝性能。步骤二中使用的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d所述的结构式,其中n=4~10;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的具体制备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所述的文献中有所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200nm~2μm之间,分布均匀,如图5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颜色为橙黄色。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图6是本实施方式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图6中A所示)中通入0.1ppm的HCl气体,经过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由橙黄色变为紫红色(图6中B所示),然后再通入氨气,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橙黄色(图6中C所示)。pH颜色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9H-芴-9,9-)二苯胺(
Figure 75995DEST_PATH_IMAGE046
)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是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得到的;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与混合液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以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任意体积比混合得到。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电镜照片如图7所示,由图7可见,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e所述的结构式。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25mL的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4,4’-(9H-芴-9,9-)二苯胺()进行缩聚得到的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2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2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静电纺丝性能;步骤一中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以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任意体积比混合得到。步骤二中使用的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Pe所述的结构式,其中n=4~10;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的具体制备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所述的文献中有所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在200nm~2μm之间,分布均匀,如图7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颜色为橙黄色。
本实施方式制备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图8是本实施方式得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进行pH颜色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图。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图8中A所示)中通入0.1ppm的HCl气体,经过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由橙黄色变为红色(图8中B所示),然后再通入氨气,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橙黄色(图8中C所示)。pH颜色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528153DEST_PATH_IMAGE048
,其中n=4~12,
Figure 909587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125804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824289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114456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994687DEST_PATH_IMAGE013
或者。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依据
Figure 728605DEST_PATH_IMAGE009
代表的单体不同,将聚希夫碱依次记载为P1、P2、P3、P4和P5。上述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在Danuta Sek, Agnieszka Iwan, Bozena Jarzabek, Bozena Kaczmarczyk, Janusz Kasperczyk, Henryk Janeczek, Zbigniew Mazurak.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oligoazomethines with triphenylamine moieties exhibiting blue, blue-green and green light.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72 (2009) 1–10 (中文信息:发出蓝光,蓝绿光,绿光的以三苯胺为单体的低聚甲亚胺的合成和光学性质)中公开记载。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其中n=4~12,
Figure 859165DEST_PATH_IMAGE016
或者
Figure 884069DEST_PATH_IMAGE018
。其它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依据
Figure 86512DEST_PATH_IMAGE016
代表的单体不同,将聚希夫碱依次记载为P6和P7。上述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在作者为DANUTA SEK , AGNIESZKA IWAN, BOZENA KACZMARCZYK, BOZENA JARZABEK, JANUSZ KASPERCZYK, HENRYK BEDNARSKI,文章名称为“ New Conjugated Azomethines Containing Triphenylamine Core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在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19: 401–426, 2007中公开记载。 (中文信息:以三苯胺为核心的新型共轭甲亚胺的合成和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308546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658756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373507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430456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508877DEST_PATH_IMAGE023
或者
Figure 346383DEST_PATH_IMAGE024
,其中n=4~12。
本实施方式的聚希夫碱依次记载为P8、P9、P10、P11、P12、和P13。上述聚希夫碱在作者为:Danuta Sek, Agnieszka Iwan, Bozena Jarzabek, Bozena Kaczmarczyk, Janusz Kasperczyk, Zbigniew Mazurak, Marian Domanski, Krzysztof Karon and Mieczyslaw Lapkowski,文章名称为“Hole Transport Triphenylamine-Azomethine Conjugated System: Synthesis and Optical, Phot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在Macromolecules, 2008, 41 (18), pp 6653–6663 中记载公开。(中文信息:空穴传输三苯胺—甲酰亚胺共轭体系:合成,光学,荧光和电化学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三: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中记载的聚希夫碱P3;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是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得到的;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与混合液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以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任意体积比混合得到。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P3的结构式为
Figure 850176DEST_PATH_IMAGE049
,其中n=4~10。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25mL的三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P3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2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2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四: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丙烯腈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一中记载的P6;所述聚丙烯腈溶液是将聚丙烯腈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的;其中聚丙烯腈质量与四氢呋喃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P6的结构式为
,其中n=4~10。
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丙烯腈加入25mL的四氢呋喃中,溶解后得到聚丙烯腈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P6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丙烯腈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2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2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2μm,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苯乙烯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二中记载的聚希夫碱P9;所述聚苯乙烯溶液是将聚苯乙烯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的;其中聚苯乙烯质量与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比例为1g: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4。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所述聚希夫碱P9的结构式为
Figure 325468DEST_PATH_IMAGE020
,其中n=4~10。
本实施方式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2g聚苯乙烯加入25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后得到聚苯乙烯溶液;二、将0.5g聚希夫碱P9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聚苯乙烯溶液中,搅拌8~12h,得到纺丝液;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5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18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制备时间短,因而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能耗低,并且制备的量较大,便于实用。
本实施方式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对0.1~100ppm的响应物质(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就有明显的颜色响应,响应灵敏,响应时间短,仅0.5s~1s。

Claims (8)

1.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直径在10纳米至2微米之间,是由聚希夫碱溶解于聚合物溶液中形成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溶液是将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的;其中聚合物质量与有机溶剂体积的比例为1g :10mL~15mL,聚希夫碱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
其中,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2010102968589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4~12,Ar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2010102968589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n=4~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n=4~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或者所述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所述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按1g聚合物加入10mL~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称取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并将称取的聚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聚合物为具有静电纺丝性能的聚合物;二、将聚希夫碱加入步骤一的聚合物溶液中,搅拌4~12h,得到纺丝液,控制聚希夫碱与步骤一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9,其中所述聚希夫碱为以二醛基三苯胺为反应单元,与芳香性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三、在室温条件下,把步骤二的纺丝液放入注射器并连接高压电源的电极,收集极连接对电极,在电压10~30kV,喷头到收集极距离为5~30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即得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
其中,步骤一中的聚合物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二中的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其中n=4~12,Ar为
Figure 154121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或者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其中n=4~12,
Figure 375936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708828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398567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158712DEST_PATH_IMAGE013
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或者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其中n=4~12,
Figure 173548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310132DEST_PATH_IMAGE017
或者
Figure 854376DEST_PATH_IMAGE018
或者聚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Figure 785423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477436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565531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870741DEST_PATH_IMAGE023
或者
Figure 50050DEST_PATH_IMAGE0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应用于pH颜色响应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向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中通入酸性气体G1或者酸性溶液G3,经过0.5s~1s,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变色,然后再通入碱性气体G2,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又恢复为原始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气体G1为HCl、HBr、HCLO4挥发气体、HCOOH气体、CH3COOH气体、碘蒸气、甲基苯磺酸蒸气、樟脑磺酸蒸气、酰氯蒸气或者氯磺酸蒸气,所述酸性溶液G3是酸性气体G1溶于溶剂得到的对应的溶液中的一种或者FeCl3溶液,溶剂为水或者有机溶剂;碱性气体G2为氨气、甲胺或者肼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气体G1为HCl,碱性气体G2为氨气。
CN2010102968589A 2010-09-29 2010-09-29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9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68589A CN101949072B (zh) 2010-09-29 2010-09-29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68589A CN101949072B (zh) 2010-09-29 2010-09-29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9072A CN101949072A (zh) 2011-01-19
CN101949072B true CN10194907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345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68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9072B (zh) 2010-09-29 2010-09-29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9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049A (zh) * 2011-04-11 2011-10-12 黑龙江大学 呋喃甲醛-三苯胺希夫碱和呋喃甲醛-三苯胺聚希夫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4226A (zh) * 2011-05-27 2012-01-04 吉林大学 聚甲亚胺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4600B (zh) * 2012-01-17 2013-12-25 黑龙江大学 聚苯胺衍生物以及它的还原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和它的应用
CA2976452C (en) * 2015-02-17 2023-08-22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for evaluating cellulose nanofiber dispersion
CN104762685B (zh) * 2015-04-01 2016-10-26 东华大学 兼具pH变色、抗菌性和释药性的多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2684B (zh) * 2015-04-01 2016-10-12 东华大学 一种载姜黄素pH响应变色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658A (zh) * 2016-04-07 2016-06-08 苏州大学 一种可变色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12853606A (zh) * 2020-11-11 2021-05-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酸性气体响应的高弹性可拉伸白色荧光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GB2602321A (en) * 2020-12-24 2022-06-29 Sumitomo Chemical Co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N113089329B (zh) * 2021-04-06 2022-05-24 济南大学 一种用于信息储存以及氟化氢可视化检测的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55762B (zh) * 2021-05-27 2022-10-28 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醋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GB2617325A (en) * 2022-03-31 2023-10-11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isation proces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324A (zh) * 2006-03-17 2009-04-08 建筑研究和技术有限公司 包含甲亚胺化合物的添加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324A (zh) * 2006-03-17 2009-04-08 建筑研究和技术有限公司 包含甲亚胺化合物的添加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9072A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9072B (zh) 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62823B (zh) 一种pH颜色响应传感型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u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multilevel structured functional micro-/nan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Kim et al. Liquid crystal functionalization of electrospun polymer fibers
CN104436760B (zh) 一种磁响应高效油水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Solid-state intramolecular motions in continuous fibers driven by ambient humidity for fluorescent sensors
CN101962818B (zh) 掺杂型荧光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283386B (zh) 一种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9133B (zh) 含卟啉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103628A (zh)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以及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4532394B (zh) 各向异性导电磁光三功能Janus纳米带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Song et al. A review on electrospinning as versatile supports for diverse nan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sensing
CN103046227B (zh) 一种用于检测Cu2+和Fe3+的荧光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538121B (zh) 一种光电磁三功能带状同轴纳米电缆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6661B (zh) 一种铂金掺杂荧光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
Wan et al. Porphyrinated nanofibers via copolymerization and electrospinning
Sharifabad et al. Halochromic chemosensor from poly (acrylonitrile)/phenolphthalein nanofibers as pH sensor
CN101487146B (zh) 一种电纺发光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955213B (zh) 掺杂富勒烯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4330B (zh) 一种氧化镍/石墨烯/纳米复合纤维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ng et al. Highly fluorescent TPA-PBPV nanofibers with amplified sensory response to TNT
CN105203509B (zh) “鳄鱼皮状”荧光纳米纤维对苦味酸的检测方法
CN112430898A (zh) 一种热或溶剂双重刺激变色响应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e et al. Modulation of a fluorescence switch of nanofiber mats containing photochromic spironaphthoxazine and D-π-A charge transfer dye
Manea et al. Sensors from electrospun nano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