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9193B - 用于改进间隙控制的改进盖-轮附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改进间隙控制的改进盖-轮附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9193B CN101939193B CN2009801047407A CN200980104740A CN101939193B CN 101939193 B CN101939193 B CN 101939193B CN 2009801047407 A CN2009801047407 A CN 2009801047407A CN 200980104740 A CN200980104740 A CN 200980104740A CN 101939193 B CN101939193 B CN 1019391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attachment component
- bearing circle
- assembly parts
- bag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60R21/21656—Steering wheel covers or similar cup-shaped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容纳安全气囊的方向盘组装件可包括方向盘框架。该框架可包括后盖和第一附接部件。所述方向盘组装件可包括安全气囊盖,所述安全气囊盖具有第二附接部件,所述第二附接部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以直接将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方向盘框架。该附接可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来实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电枢。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位于所述电枢或者后盖上。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多年来,汽车已配备了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系统。这些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成如果发生事故或碰撞则充气一个或多个安全气囊。这些充气的安全气囊变成定位于车辆的内部,从而使得乘员撞击安全气囊而不是方向盘、仪表板或者车辆的其它部分。
为了保护车辆驾驶员不受到正面撞击,安全气囊经常设置成车辆的方向盘的一部分。这些系统被称为“方向盘”安全气囊系统或者“驾驶员”安全气囊系统。方向盘安全气囊系统通常将所述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中心或毂处或者附近。方向盘辐通常将所述方向盘毂连接至方向盘的外缘。方向盘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成使得当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通常将覆盖方向盘的所有部分,包括毂、辐和外轮缘。当方向盘被所述充气的安全气囊覆盖时,驾驶员将避免有害地碰撞方向盘。
方向盘安全气囊系统通常包括安全气囊盖和收藏未充气的安全气囊的外壳。所述盖、外壳、以及封闭的未充气的安全气囊通常被称为“安全气囊模块”。安全气囊盖通常直接附接至所述外壳。安全气囊模块经由所述附接部件附接至所述方向盘。这些附接部件可以是所述外壳的一部分或者是附接至所述外壳的分离组件。所述盖包括撕裂缝并且位于所述安全气囊与车座之间。在事故或碰撞期间,所述盖将沿所述撕裂缝撕破以允许所述充气的安全气囊变成位于所述车辆内部之中。
图1是方向盘组装件10的现有技术表现的代表。明确地,所述方向盘组装件10包括安全气囊12、安全气囊盖14和充气机22。所述安全气囊12和所述盖14附接至安全气囊外壳18,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通常是金属板或环。所述安全气囊12和外壳18亦可附接于充气机22。所述外壳18紧固至附接板19,所述附接板接着紧固至方向盘电枢20。
设计这些方向盘安全气囊模块的挑战之一是将所述安全气囊模块设置成方向盘的一部分,同时仍旧产生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方向盘系统。例如,当方向盘安全气囊模块位于接近所述方向盘的中心或毂的位置时,可在安全气囊模块的边缘与方向盘辐之间形成间隙或开口。消费者通常不喜欢在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系统的其它部分之间看见大间隙。为此,车辆制造商始终如一地寻求方向盘安全气囊系统的新设计,以控制或消除在所述辐与所述安全气囊模块之间的间隙。
一种已设计成缩小在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辐之间的间隙的方法是构造具有覆盖/隐藏所述间隙的重叠部分的安全气囊盖。不幸地是,由于该方法要求所述盖包括额外的材料,因此略微提高了生产所述安全气囊盖的总成本。然而,如果所述盖重叠以覆盖所述间隙,则因而产生的结构不会非常美化地吸引消费者。
一些厂商甚至已尝试整体地浇铸方向盘毂至所述盖,从而在所述安全气囊模块与所述方向盘辐之间提供无缝接口。该方法可解决所有关于所述间隙的问题。同时,这种方法花费极大,并且可能要求使用更贵的材料来制造所述盖。(然而,当制造商想要完美间隙-即无间隙时,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整体浇铸的系统可进一步需要通过成本昂贵的方法来将安全气囊模块附接至方向盘。与所述整体浇铸的方向盘系统相关联的新增成本意味着通常不赞成这样的系统。
最近,车辆厂商已期望通过更廉价的方式来控制方向盘辐与安全气囊模块之间的间隙尺寸。由于安全气囊盖松散且可活动地附接于所述外壳,因此这些近来的设计中的一些设计被称为具有“浮动”安全气囊盖。这些浮动盖对安全气囊模块与所述辐之间的间隙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同时,制造所述浮动盖花费昂贵并且可能要求专用、昂贵的硬件来适当地连接和/或定位所述盖。这些专门设计的元件类型增加了安全气囊模块的成本、重量和复杂性。
基于前述内容,很明显需要一种新型方向盘安全气囊模块,所述新型方向盘安全气囊模块充分控制所述辐与安全气囊模块之间的间隙,而容易安装且制造费用便宜。本文公开了这样一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容纳安全气囊的方向盘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包括方向盘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电枢、后盖和第一附接部件。安全气囊盖亦增加至所述组装件。所述安全气囊盖具有第二附接部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以直接将所述方向盘框架附接至所述安全气囊盖,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吊钩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盖是通过让所述吊钩穿过开口来附接的。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可位于后盖或者电枢上。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向盘框架上的所述附接部件既位于后盖又位于电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是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附接部件是第二开口,以及其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tab)的连接条(connector strip),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槽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短小突出部,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尺寸为使得其一旦其穿过所述槽,所述短小突出部无法从所述槽拔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位于后盖中。
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在所述安全气囊盖已附接至所述框架之后,所述安全气囊盖无法沿轴向移动。其它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在所述安全气囊盖已附接至所述框架之后,所述安全气囊盖可沿轴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亦涉及一种用于将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方向盘组装件的方法。该方向盘组装件设计成容纳安全气囊。作为该方法的一部分,获得方向盘框架,其中所述方向盘框架包括电枢、第一附接部件和后盖。亦获得安全气囊盖。安全气囊盖包括第二附接部件。所述方法亦包括将第一附接部件啮合至第二附接元件以直接将方向盘框架附接至安全气囊盖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吊钩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其中将所述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框架包括让吊钩穿过开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位于电枢中或后盖上,或者同时位于二者上。另外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是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附接部件是第二开口,以及其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的连接条,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然而另外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槽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短小突出部,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尺寸为使得其一旦其穿过所述槽,所述短小突出部无法从所述槽中拔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短小突出部可以是倒钩短小突出部或者弯曲(成角的)短小突出部。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方向盘组装件,其包括安全气囊盖。安全气囊系统位于所述安全气囊盖之后。如现有技术中所知,所述安全气囊盖设计成使得,在展开/膨胀安全气囊时,所述安全气囊将通过所述盖中的撕裂缝(tear seam)展开,以及变成位于所述车辆内部。这样定位充气的安全气囊允许所述安全气囊保护车辆乘员不受到方向盘的有害冲击。
所述方向盘组装件进一步包括方向盘框架。该框架同时包括方向盘电枢和方向盘后盖。已知,诸如精轧机(finisher)之类的其它部件亦可增加至所述框架。方向盘组装件亦具有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第一附接部件附接至所述框架(诸如后盖、电枢等)。第二附接部件附接至安全气囊盖。第一附接部件设计成啮合第二附接部件,以将所述框架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吊钩和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因而,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框架上的吊钩将啮合安全气囊盖上的开口以将所述安全气囊盖紧固至所述框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吊钩将增加至所述电枢、精轧机或者框架的其它部分。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接机构包括短小突出部,其位于所述安全气囊盖上。同样地,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槽,该槽增加至所述后盖。所述短小突出部设计成大小为使得其一旦其穿过所述槽,则所述短小突出部无法从所述槽中拨出。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第二开口。为了将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紧固在一些,连接条接着被增加至所述组装件。所述连接条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所述短小突出部既啮合第一附接部件又啮合第二附接部件。更准确地说,所述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开口并使得第一附接及第二附接部件彼此啮合和紧固安全气囊盖。
本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组装件可是“固定”系统或者是“浮动”系统。固定系统是一种系统,其中一旦所述安全气囊盖被附接,则所述安全气囊盖无法沿轴向移动(即,在所述模块组装件中上下)。浮动系统设计成,其中一旦所述安全气囊盖被附接,则所述安全气囊盖可沿轴向移动。本文教导了浮动和固定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容易理解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的方式,将参照附图中所描述的其特定实施方式来给出如上简述的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描述。要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因而不会被认为限制了其范围,通过利用附图,采用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及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是安全气囊模块如何附接于方向盘的现有技术表示;
图2是根据一种本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组装件的装配图;
图3是以图2组装件的完全装配结构示出的图2的组装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4是沿线4-4的图3的剖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方向盘组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6是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方向盘组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7是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方向盘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8是类似于图2的透视装配视图,其说明了方向盘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9是类似于图8的实施方式的装配透视图,图9的装配以其完全装配结构示出;
图10是沿线10-10所作的图9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以及
图11是类似于图9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方向盘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最好参考附图来理解本发明的目前最佳实施方式,其中全文中相同部件由相同数字指示。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组件,如这里的附图中所通常描述及说明的,可以多种不同的结构进行布置和设计。因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述更详细的说明,如附图中所表述的,不意味着限制如所请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2,透视图说明了一种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组装件110的实施方式。方向盘组装件110可作为一种指引车辆的装置用于车辆上。因此,所述方向盘系统包括安全气囊盖112。安全气囊盖112设计成覆盖安全气囊12(图1所示)并且可由塑料、乙烯基、皮革或其它类似材料制成。更准确地说,所述盖112是一遮盖物,其将超过安全气囊12和充气机22的顶部(图1所示)。盖112将通常位于接近方向盘的中心或毂。所述盖112可包括“类A”前表面114,其设计成匹配车辆的内饰。
根据现有技术所知,前表面114可包括撕裂缝116。所述撕裂缝116是前表面114的薄弱区域,其设计成使得在事故或碰撞事件中,充气安全气囊12将通过撕裂缝116撕开,并且安全气囊将变成位于车辆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撕裂缝可是“I形”、“H形”或者“Y形”缝,其可在展开安全气囊12时断裂/分离开。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盖112可“蛤壳”展开,从而使得在展开期间,盖112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独立部分。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裂缝116可设计成使得缝116限定出大“门”,安全气囊可通过其展开。如果在前表面114上仅有一个大“门”,那么这种结构可包括盖112的一侧被牢牢附接(如本文所述),而在盖112的另一侧的附接较薄弱,从而使得这些薄弱区域断裂或抽出而没有遇到大的阻力。如果进行这种配置,那么牢牢附接的那侧充当“铰链”并允许盖112打开。
如图2可见,组装件110进一步包括方向盘框架130。该框架130同时包括电枢134和方向盘后盖138。电枢134通常包括用作方向盘的基部和轮辐的金属框。后盖138位于电枢134之上,以改善方向盘组装件110的视觉吸引力和装饰。后盖138可由塑料、热熔塑胶、乙烯树脂或匹配车辆装饰格调的其它类似材料制成。后盖138可紧固至电枢134(诸如经由扣件、搭锁部件等)。
方向盘组装件110进一步包括第一附接部件146和第二附接部件150。第一附接部件146附接至框架130(诸如后盖138、电枢134等)。第二附接部件150附接于安全气囊盖112。第一附接部件146设计成啮合第二附接部件150,以将框架130连接至安全气囊盖112。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吊钩156,而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160。因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130上的吊钩将啮合安全气囊盖112上的开口160。吊钩156和开口160之间的该啮合用来将安全气囊盖112紧固至框架130。
将会赞同,可构造其它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附接部件146不包括吊钩156。更确切些,另一种类型的能够啮合第二附接部件150的部件(诸如短小突出部、联锁装置、倒钩等)可用作第一附接部件146。同样地,第二附接部件150不局限于开口160。可使用能够啮合第一附接部件146的任意结构或部件。同样地,可构造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附接部件146是开口、槽等。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50是短小突出部、吊钩或者啮合开口的其它类似部件。同样地,可构造实施方式,其中吊钩(或者其它类似部件)增加至安全气囊盖112,而开口(或啮合吊钩的部件)位于框架130上。
如图2所示,第一附接部件146位于框架130上,以及更明确地,位于框架130的后盖138上。可构建其它实施方式(如这里图6所示),其中第一附接部件146直接位于电枢134上,从而使得安全气囊盖112将直接紧固至电枢134。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后盖134将接着利用扣件、搭锁部件等紧固至电枢134。也应该注意到,另外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框架130包括精轧机并且第一附接部件146增加至精轧机。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气囊盖112将直接紧固至精轧机。
如图2所示,第二附接部件150可位于一个或多个凸缘162上。凸缘162是前表面114的后部(内部)并设计成安置第二附接部件150,从而使其将啮合第一附接部件146。凸缘162亦可位于伸出部163的内部,伸出部163同样朝向前表面114的后部延伸。(伸出部163可以是安全气囊盖的外表面(类A表面)的一部分。)这种结构仅出于示例性目的给出。第二附接部件150的其它定位亦是可能的。第一附接部件146的其它定位明显是可能的。同样地,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的数目将取决于具体实施方式。当然,使用的部件146、150的数目越大,安全气囊盖112与框架130之间的啮合将越强。
现在参照图3,透视图示出了完全装配状态的图2的组装件110。在这幅图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即吊钩156)啮合第二附接部件150(即开口160)以直接紧固并附接安全气囊盖112。安全气囊盖112进行这种附接而不用安全气囊外壳18(图1所示)。
应该注意到,当安全气囊盖112紧固为方向盘组装件110的一部分时,形成至少一个轮辐孔164。轮辐孔164可位于凸缘162之间。该轮辐孔164大小及配置使得一个或多个方向盘轮辐可通过其中。亦可使用其它尺寸及配置的轮辐孔164。
图4是一剖面图,示出了第一附接部件146与第二附接部件150之间的啮合。如图4中可见,凸缘162位于伸出部163的内部。第一附接部件146啮合第二附接部件150。再者,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吊钩156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60包括开口160。吊钩156穿过开口160。吊钩156的端部弯曲以防止吊钩160从洞160中缩回-尤其在安全气囊展开期间。(在附图所示的视图中施力将向上拉)。
如图4所示,可构建实施方式,其中安全气囊盖112包括接近于伸出部163的圆形部分170。所述圆形部分170是可选的,并且设计成改进安全气囊盖112的外观。亦可使用其它部件和形状。同样地,根据需要,伸出部163的端部174可与后盖138重叠。
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方向盘组装件110可称为“固定”组装件,因为在安全气囊盖112已附接至框架130(参见图3)之后,安全气囊盖112一旦附接将无法沿轴向180移动。这通过使开口160具有足够的尺寸来实现,从而使得在吊钩156和开口160之间没有或实质上没有间隙。在这种类型的“固定”系统中,车辆喇叭无法仅仅通过将安全气囊盖112沿轴向向内移动来激活。更确切些,分离的按钮或部件必须用来激励喇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可如何实施这种类型的喇叭系统)。
现在参照图5,说明了方向盘组装件21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方向盘组装件210类似于上面连同图2-4所讨论的方向盘组装件。因此,出于简要的目的,不会重复上述描述。图2-4的方向盘组装件210与组装件110之间的区别在于组装件110是“固定”系统,而组装件210是“浮动”系统。如图5所示,开口160与吊钩156的上表面220之间的间隙,使得安全气囊盖“飘”过其它轮部件。通过使组装件210成为“浮动”模块,在安全气囊盖112已附接至框架130(参见图3)之后,安全气囊盖112可沿轴向180移动。这种浮动系统允许车辆喇叭系统构建成使得当用户在安全气囊盖112上向内或向下推动时将激活喇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浮动系统可以是“柔软填料”系统,其中整个模块组装件移动以激励喇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可如何构建这种类型的车辆喇叭系统。
图6是方向盘组装件31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方向盘组装件310类似于上面连同图2-5所讨论的方向盘组装件。因此,出于简要的目的,不会重复上述描述。
图6的实施方式与前面讨论的实施方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图6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增加至电枢134而不是后盖138。换句话说,吊钩156直接位于电枢134上。安全气囊盖112包括具有第二附接部件150的凸缘162(即,开口)。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啮合时,安全气囊盖112将直接紧固至电枢134,而不用安全气囊外壳18(参见图1)。一旦安全气囊盖112直接紧固至电枢134,后盖138可经由扣件、搭锁部件等来紧固。这一段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通常存在于盖及轮的轮辐区域中。然而,在所述盖的其它区域中,亦可增加部件至电枢。
应该注意到,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组装件是“固定”模块,从而使得在上表面122和开口160之间没有开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类似实施方式可具有“浮动”组装件,其构建成在其中安全气囊盖112直接紧固至电枢134。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安全气囊盖112直接紧固至还是框架130的一部分的精轧机。
图7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组装件410的进一步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方向盘组装件410类似于上面连同图2-6所讨论的方向盘组装件。因此,出于简要的目的,不会重复上述描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吊钩156,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50包括开口160。然而,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附接机构160包括短小突出部420。短小突出部42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倒钩424。短小突出部420位于安全气囊盖112上。更准确地说,短小突出部420位于凸缘162的端部。
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槽428。槽428增加至后盖138。明确的说,槽428可形成为后盖138的边缘432与增加至后盖138的延伸片436之间的开口。(延伸片436可直接塑模至后盖138,或者可以是分离地成型品,该成型品经由扣件、焊接等附接。)。短小突出部420设计成且大小为使得一旦其穿过槽428,则短小突出部420无法从槽428中拨出。为此,边缘432和/或延伸片436上的壁架440可将倒钩424啮合以确保安全气囊盖112不从后盖138分离开。
应该注意到,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槽428(即第一附接部件146)位于后盖138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可增加至电枢134或精轧机,如上所述。类似地,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组装件410是“浮动”组装件。然而,亦可以设计固定组装件。
图8是方向盘组装件51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8的装配图类似于图2示出的装配图。方向盘组装件510类似于上面连同图2-7所讨论的方向盘组装件。像上述讨论的实施方式,位于安全气囊盖112上的第二附接部件150包括开口560。(为了清楚起见,该开口560可称为“第二开口”。)。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增加至框架130以及更明确的是,在框架130的后盖138上。然而,第一附接部件146不是吊钩、短小突出部、或者其它类似部件。更确切些,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第一开口556。因而,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都包括开口。
为了将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紧固在一些,连接条570被增加至组装件510。连接条570可以是可见、装饰性、或者“类A”片,其设计成匹配组装件510的装饰。连接条5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572。短小突出部572啮合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更准确地说,短小突出部572穿过开口556、560并使得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彼此啮合和紧固安全气囊盖1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条570可设计成与安全气囊盖112齐平安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条570可设计成掩饰间隙、裂纹等,其固定在组装件510的后盖138、框架130、安全气囊盖112或其它部分上。
图9是类似于图8的组装件的组装件510的透视图。该组装件以其完全装配的结构示出。可如图9所见,当连接条570附接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时,连接条570的顶面580对消费者可见。
如图9所示,组装件510包括大小及设计成容纳方向盘辐的孔164。后盖138亦可具有开口583,以便后盖138可啮合电枢134的毂或其它部分。
图10是沿图9的线10-10所作的剖视图。图10示出的视图类似于连同图4示出并描述的视图。图10示出了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之间的啮合。如上所述,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146、150构成开口556、560,其通过让短小突出部572穿过开口556、560来啮合到一起。如图10中可见,后盖138包括外表面582和伸出部584。在外表面582和伸出部584之间存在开口,凸缘162可适配于所述开口中。连接条570的顶面580位于外表面582的外部,并穿过外表面582、凸缘162和伸出部584中的开口。
显而易见,图10的实施方式表明安全气囊盖112可紧固至后盖138。然而,其它实施方式可(如上所述)设计成其中安全气囊盖112紧固至框架130的电枢134或其它部分。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第一附接部件146可从后盖138移至电枢134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可如何实现这一点。
在图10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组装件510是“固定”组装件,从而使得在安全气囊盖112已附接至框架130之后,安全气囊盖112无法沿轴向180移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组装件510可设计成“浮动”组装件。明确地,图11是剖视图,其说明了可如何实现这一点。图11公开了方向盘组装件610,除了组装件610是“浮动”系统而不是固定系统之外,所述方向盘组装件610类似于组装件510。
为了构建所述浮动模块,间隙620在安全气囊盖112和连接条570之间形成。该间隙620意味着安全气囊盖112在其它轮部件之上浮动。通过使组装件610作为“浮动”模块,在安全气囊盖112已附接至框架130之后,安全气囊盖112可沿轴向180移动。这种浮动系统允许车辆喇叭系统构建成使得当用户在安全气囊盖112上向内推动时将激活喇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浮动系统可以是“柔软填料”系统,其中整个模块组装件移动以激励喇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可如何构建这种类型的车辆喇叭系统。
现在通常参照所有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赞同本发明实施方式亦涉及一种用于将安全气囊盖112附接至方向盘组装件的方法。该方向盘组装件可以是这里描述的任意组装件,包括组装件110、210、310、410、510、或者610。该方向盘组装件设计成容纳安全气囊12。作为该方法的一部分,获得方向盘框架130,其中所述方向盘框架130包括电枢134、第一附接部件146和后盖138。亦获得安全气囊盖112。安全气囊盖112包括第二附接部件150。所述方法亦包括将第一附接部件146啮合至第二附接元件150以直接将方向盘框架130附接至安全气囊盖112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壳18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吊钩156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50包括开口160,其中将安全气囊盖112附接至框架130包括使吊钩156穿过开口16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可位于电枢134或后盖138上。另外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第一附接部件146是第一开口556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50是第二开口560,以及其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572的连接条570,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572穿过第一开口556和第二开口560。然而,另外的实施方式可设计成其中第一附接部件146包括槽428以及第二附接部件150包括短小突出部420,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420尺寸为使得一旦其穿过槽428,所述短小突出部420无法从所述槽428拔出。
仍旧参照所有附图通常,将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些优点。明确地,通过让安全气囊盖直接紧固至框架,本发明实施方式可具有更好的间隙控制(即,控制/掩盖在安全气囊盖与方向盘辐之间的间隙)。因此,增大了该系统的外观。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方式减少或消除了从盖附接至外壳的容许层叠。本发明实施方式亦可通过取消安全气囊外壳来减少该系统的重量、成本和复杂性。进一步地,在没有外壳的情况下,增大了包裹安全气囊的面积,从而因为展开面积和门可能更大因此增加了通过不在适当位置(“OOP”)的测试需求的设计选项。如果OOP乘员阻塞了所述盖的前面,那么本设计亦可允许辅助展开路径。通过使用折叠衬垫的适当设计的织物包,可保护安全气囊免于在轮腔部件上受到阻碍。
在不脱离如这里所宽泛描述和下面所请求权利的其结构、方法或其它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其它特殊格式实施。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将仅仅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明,而不是通过前述说明指出。在所述权利要求的等价意义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包括在他们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容纳安全气囊的方向盘组装件,包括:
方向盘框架,所述方向盘框架包括后盖和第一附接部件;和
安全气囊盖,所述安全气囊盖具有第二附接部件,所述第二附接部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以直接将所述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方向盘框架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
2.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吊钩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盖是通过将所述吊钩穿过所述开口来附接的。
3.如权利要求2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位于所述后盖上。
4.如权利要求2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电枢,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位于所述电枢之上。
5.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二开口,其中每个第一开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口之一,以及其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的连接条,其中每个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之一和所述第二开口之一。
6.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当紧固所述安全气囊盖时形成轮辐孔。
7.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槽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短小突出部,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尺寸为使得一旦其穿过所述槽,所述短小突出部无法从所述槽拔出。
8.如权利要求7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位于后盖中。
9.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盖已附接至所述框架之后,所述安全气囊盖无法沿轴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盖已附接至所述框架之后,所述安全气囊盖能够沿轴向移动。
11.一种用于将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方向盘组装件的方法,所述方向盘组装件设计成容纳安全气囊,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方向盘框架,所述方向盘框架包括第一附接部件和后盖;
获得具有第二附接部件的安全气囊盖;和
将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啮合至所述第二附接部件,以直接将所述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方向盘框架,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
12.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吊钩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开口,其中将所述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框架包括让所述吊钩穿过所述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电枢,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位于所述电枢或者所述后盖之上。
14.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是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是第二开口,以及其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连接条,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包括槽以及所述第二附接部件包括短小突出部,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尺寸为使得其一旦其穿过所述槽,所述短小突出部无法从所述槽拔出。
16.一种用于容纳安全气囊的方向盘组装件,包括:
方向盘框架,所述方向盘框架包括后盖和第一附接部件;和
安全气囊盖,所述安全气囊盖具有第二附接部件,所述第二附接部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附接部件以直接将所述安全气囊盖附接至所述方向盘框架而不使用安全气囊外壳,其中所述附接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开口或槽。
17.如权利要求16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均是开口,组装部件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短小突出部的连接条,其中,所述短小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上的开口。
18.如权利要求16的方向盘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件是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080,488 | 2008-04-02 | ||
US12/080,488 US7654563B2 (en) | 2008-04-02 | 2008-04-02 | Cover to wheel attachment method for improved gap control |
PCT/US2009/036824 WO2009129001A1 (en) | 2008-04-02 | 2009-03-11 | Improved cover to wheel attachment method for improved gap contro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9193A CN101939193A (zh) | 2011-01-05 |
CN101939193B true CN101939193B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113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474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9193B (zh) | 2008-04-02 | 2009-03-11 | 用于改进间隙控制的改进盖-轮附接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54563B2 (zh) |
CN (1) | CN101939193B (zh) |
WO (1) | WO20091290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61936B2 (en) * | 2006-01-31 | 2014-03-04 | Toyoda Gosei Co. Ltd. | Trim plate for steering wheel |
USD722003S1 (en) | 2012-03-20 | 2015-02-03 | Wald Llc | Swivel bracket |
USD706203S1 (en) | 2012-03-20 | 2014-06-03 | Wald Llc | Bracket |
CN102602356B (zh) * | 2012-03-23 | 2013-10-30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便于壳体和门盖安装的气囊 |
JP6224917B2 (ja) * | 2013-05-30 | 2017-11-01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DE102018115568A1 (de) * | 2018-06-28 | 2020-01-02 | Dalphi Metal Espana, S.A. | Befestigungssystem für abdeckungsbauteile eines lenkrads, lenkrad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lenkrads |
FR3108303A1 (fr) | 2020-03-19 | 2021-09-24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Volant de véhicule comprenant des pièces décors |
DE202020104185U1 (de) | 2020-07-21 | 2021-10-22 | ZF Automotive Safety Germany GmbH | Lenkradbaugrupp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0603A (zh) * | 2003-09-22 | 2005-03-30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US7059631B2 (en) * | 2003-04-29 | 2006-06-13 | Toyoda Gosei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driver's side airbag to a steering wheel |
CN1951731A (zh) * | 2005-10-20 | 2007-04-25 | 德尔斐韩国株式会社 | 司机安全气囊装置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23963A1 (de) * | 1994-07-07 | 1996-01-11 | Trw Repa Gmbh | Fahrzeuglenkrad für die Bestückung mit einem integrierten Gassack-Rückhaltesystem |
DE4429214A1 (de) * | 1994-08-18 | 1996-02-22 | Trw Repa Gmbh | Fahrzeuglenkrad mit einem integrierten Gassack-Rückhaltesystem |
JP3275604B2 (ja) | 1995-01-17 | 2002-04-15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パッドモジュールの組付方法 |
EP0788935A3 (en) * | 1995-09-06 | 1998-07-29 | Toyoda Gosei Co., Ltd.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steering wheel |
DE29615261U1 (de) | 1996-09-02 | 1997-01-16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73551 Alfdorf | Abdeckung eines in ein Fahrzeuglenkrad integrierten Gassack-Moduls |
JP2005313713A (ja) | 2004-04-27 | 2005-11-10 | Takata Corp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US7556282B2 (en) | 2006-03-09 | 2009-07-07 | Toyoda Gosei Co. Ltd. |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
-
2008
- 2008-04-02 US US12/080,488 patent/US765456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11 WO PCT/US2009/036824 patent/WO200912900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11 CN CN2009801047407A patent/CN1019391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59631B2 (en) * | 2003-04-29 | 2006-06-13 | Toyoda Gosei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driver's side airbag to a steering wheel |
CN1600603A (zh) * | 2003-09-22 | 2005-03-30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CN1951731A (zh) * | 2005-10-20 | 2007-04-25 | 德尔斐韩国株式会社 | 司机安全气囊装置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50908A1 (en) | 2009-10-08 |
US7654563B2 (en) | 2010-02-02 |
WO2009129001A1 (en) | 2009-10-22 |
CN101939193A (zh) | 2011-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9193B (zh) | 用于改进间隙控制的改进盖-轮附接方法 | |
US7350803B2 (en) | Side airbag system | |
US5385366A (en) | Air bag deflection shield | |
US5533746A (en) | Tethered cover for a panel opening in an air bag inflator system | |
US5002307A (en) | Vehicle air bag safety system | |
JP3717124B2 (ja) | エアーバッグ | |
EP2731829B1 (en) | Side airbag module assembly | |
US7758066B2 (en) | Rear pillar garnish assembly | |
JP5066188B2 (ja) |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保持方法 | |
US7770914B2 (en) | Passenger airbag mounting apparatus | |
US6902185B2 (en) | Passenger airbag cover | |
JP2001310699A (ja) |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 |
MX2011008189A (es) | Dispositivo de bolsa de aire proteccion de cabeza para vehiculos. | |
EP0773143B1 (en) | Airbag module case for side impact airbag module | |
US6045182A (en) |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a lateral air bag | |
US6345837B1 (en) | Passenger side air bag module | |
US7121577B2 (en) | Cover for airbag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 |
US5263738A (en) | Air bag devic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 |
US5480183A (en) | Airbag cover retainer | |
US6971668B2 (en) | Vehicle interior lining assembly | |
KR20040084846A (ko) | 커튼 에어백 탑재 차량 | |
US7267360B2 (en) | Air-bag door structure | |
EP2698287B1 (en) | Instrument panel module | |
JP5568452B2 (ja) |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6298148A (ja)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