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7636A - 图像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7636A
CN101937636A CN2010102154487A CN201010215448A CN101937636A CN 101937636 A CN101937636 A CN 101937636A CN 2010102154487 A CN2010102154487 A CN 2010102154487A CN 201010215448 A CN201010215448 A CN 201010215448A CN 101937636 A CN101937636 A CN 101937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register
shift
signal
switch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54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7636B (zh
Inventor
吴泽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7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7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7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7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像素矩阵、控制芯片与栅极驱动器。像素矩阵具有第一、第二列像素,栅极驱动器包括设置于像素矩阵两侧的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用以产生垂直起始脉冲。第一侧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一移位信号,产生第二移位信号,使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以便驱动第一列像素。第二侧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器,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三移位信号,输出第四移位信号,以及第三移位寄存器,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四移位信号,产生第五移位信号,使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以便驱动第二列像素,第一、第三移位信号是根据垂直起始脉冲所同时产生的,且第二、第四移位信号被同时输出。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特别有关于一种栅极驱动器(gatedriver)。
背景技术
图1为像素矩阵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像素矩阵(pixel array)100中同一行上的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举例而言,第一行的像素P11、P21与P31共享数据线D1、第二行的像素P12、P22与P32共享数据线D2。因此,同一行上的像素必须分时启动,才能使其上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如图1所示,不同列像素的栅极驱动信号S1”、S2”、S3”...为作用区间错开的脉冲。如此一来,便可使同一行上的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
然而,如何以最小的电路面积产生栅极驱动信号S1”、S2”、S3”...,则为本技术领域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露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像素矩阵、控制芯片与栅极驱动器。像素矩阵具有第一列像素及第二列像素,控制芯片用以产生垂直起始脉冲,而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像素矩阵,并且栅极驱动器包括第一侧驱动电路以及第二侧驱动电路。第一侧驱动电路,设置于像素矩阵的一侧,并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耦接至像素矩阵,用以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一移位信号,产生第二移位信号,使得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至像素矩阵,以便驱动第一列像素。第二侧驱动电路,相对第一侧驱动电路设置于像素矩阵的另一侧,并且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器,用以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三移位信号,输出第四移位信号;以及第三移位寄存器,耦接至第二移位寄存器,用以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四移位信号,产生第五移位信号,使得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以便驱动该第二列像素,其中第一移位信号与第三移位信号是根据垂直起始脉冲所同时产生的,并且第二移位信号与第四移位信号被同时输出。
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移位寄存器以及第一至第四开关,而第二侧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至第八开关。第四移位寄存器耦接至第一移位寄存器,用以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二移位信号,产生第六移位信号,并且第六移位信号与第五移位信号同时输出。第一开关耦接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之间,而第二开关耦接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第三开关耦接于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于第一时间时传递根据垂直起始脉冲所产生的第七移位信号。第四开关耦接于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而第五开关耦接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之间。第六开关耦接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而第七开关耦接于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于第一时间时传递根据垂直起始脉冲所产生的第八移位信号,其中第七移位信号与第八移位信号是根据垂直起始脉冲而同时产生的。第八开关耦接于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第一、第二、第五与第六开关于第一时间导通且于第二时间不导通,而第三、第四、第七与第八开关于第一时间不导通且于第二时间导通。前述的第一、第二时间栅极驱动器分别提供正扫、反扫像素矩阵的功能。
以下列举本发明数种实施方式与相关图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像素矩阵的一实施例;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
图5A为移位寄存器的一实施例,且图5B显示其相关信号波形;
图5C为本发明中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的一实施例;
图5D为图5C所示的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的相关波形图;以及
图6为图像显示系统的一实施例。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204、604~像素矩阵;
202、302、402、602~栅极驱动器;
202_1、302_1、402_1、602_1~第一侧驱动电路;
202_2、302_2、402_2、602_2~第二侧驱动电路;
206、606~控制芯片;
208、608~缓冲装置;
210、214、218、222~逻辑电路;
212、216、220、224~缓冲器;
500~移位寄存器;
502_1、502_2~闩锁;
610~显示器面板;
612~输入单元;                      614~电子装置;
CVK、CVKB~控制信号;
D1、D2~数据线;
IN、In11、In12、In21、In22~输入端;
OUT、Out11、Out12、Out21、Out22~输出端;
P11、P21、P31、P12、P22、P32~像素;
S1”~S3”、SA、SB~栅极驱动信号;
SRA、SRB~移位寄存器;
SHA、SHB~移位信号;
STV~垂直起始脉冲;
ENB~致能信号;
TW1、TW2、TW3、TF、TB~开关;
S1~第三栅极驱动信号;              S2~第四栅极驱动信号;
S3~第一栅极驱动信号;              S4~第二栅极驱动信号;
S5~第五栅极驱动信号;              S6~第六栅极驱动信号;
SH1~第九移位信号;                 SH2~第一移位信号;
SH3~第二移位信号;                 SH4~第九移位信号;
SH5~第七移位信号;                 SH6~第十一移位信号;
SH7~第十移位信号;                 SH8~第三移位信号;
SH9~第四移位信号;                 SH10~第五移位信号;
SH11~第八移位信号;                SH12~第十二移位信号;
SR31~第六移位寄存器;                SR32~第五移位寄存器;
SR11~第一移位寄存器;                SR12~第四移位寄存器;
SR41~第七移位寄存器;                SR42~第八移位寄存器;
SR33~第十移位寄存器;                SR34~第九移位寄存器;
SR21~第二移位寄存器;                SR22~第三移位寄存器;
SR43~第十一移位寄存器;              SR44~第十二移位寄存器;
T11~第一开关;                       T12~第二开关;
T21~第三开关;                       T22~第四开关;
T13~第五开关;                       T14~第六开关;
T23~第七开关;                       T24~第八开关;
T32~第九开关;                       T42~第十开关;
T41~第十一开关;                     T31~第十二开关;
T33~第十三开关;                     T43~第十四开关;
T34~第十五开关;                     T44~第十六开关;
T46~第十七开关;                     T36~第十八开关;
T45~第十九开关;                     T35~第二十开关;
T37~第二十一开关;                   T47~第二十二开关;
T38~第二十三开关;                   T48~第二十四开关;
Tdelay~延迟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栅极驱动器202包括一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以及一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分别设置在像素矩阵204两侧,其中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被设置于像素矩阵204的左侧,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被设置于像素矩阵204的右侧。像素矩阵204上半部的像素由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负责驱动,而下半部的像素则由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负责驱动。为了说明方便,图2仅绘制出6列像素所需要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相关产生电路。如图所示,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至少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与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而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亦至少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与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中的每一者皆用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例如来自前一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移位信号或来自控制芯片206的垂直起始脉冲(verticalstart pulse,STV),产生移位信号传递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于本发明所提及的移位寄存器会将其输入信号延迟后输出,凡是有延迟输入信号功能的电路皆可用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移位寄存器。
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内的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具有一输入端In11以及一输出端Out11,而输出端Out11所提供的第二移位信号SH3将由对应的逻辑电路210与缓冲器212作用,转换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以便驱动像素矩阵204的一第一列像素。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内的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具有一输入端In21以及一输出端Out21,而输入端In21所接收的第三移位信号SH8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入端In11上的第一移位信号SH2同步(此说明书将「同步」状态定义为两信号同时切为高电平、且同时切为低电平)。换言之,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入端In21所接收的第三移位信号SH8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入端In11上的第一移位信号SH2是根据垂直起始脉冲STV而同时(同步)产生的。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内的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具有一输入端In22以及一输出端Out22,其中输入端In22用以接收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出端Out21所传来的第四移位信号SH9,并且输出端Out22所输出的第五移位信号SH10将经由对应的逻辑电路214与缓冲器216转换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以驱动像素矩阵204上的第二列像素。必须注意的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与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相较,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出端Out21的第四移位信号SH9并没有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事实上,输出端Out21的第四移位信号SH9没有直接对应驱动像素矩阵204中的任何一列。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还包括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与第一~第四开关T11、T12、T21、T22,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还包括第五~第八开关T13、T14、T23、T24。在本实施例中,在一第一时间中,栅极驱动器202是操作在一正扫模式下,导通的开关包括位于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的第一、第二开关T11与T12以及位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的第五、第六开关T13与T14,而在一第二时间中,栅极驱动器202是操作在一反扫模式下,导通的开关包括位于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的第三,第四开关T21与T22以及位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的第七、第八开关T23与T24。
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具有一输入端In12以及一输出端Out12,其中输入端In12耦接至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出端Out11。第一开关T11耦接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入端In11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二开关T12耦接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出端Out11与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的输入端In12之间。第五开关T13耦接于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入端In21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六开关T14耦接于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出端Out21与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的输入端In22之间。第三开关T21耦接于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的输入端In12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四开关T22耦接于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的输出端Out12与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的输入端In11之间。第七开关T23耦接于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的输入端In22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八开关T24耦接于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的输出端Out22与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的输入端In21之间。控制芯片206乃用于提供控制信号,例如,垂直起始脉冲STV,使栅极驱动器202(包括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1与202_2)据以驱动像素矩阵204内的各列像素。垂直起始脉冲STV可更经由一缓冲装置208放大后同时输入栅极驱动器202。
在第一时间中,第一、第二开关T11、T12、第五、第六开关T13及T14设定为导通,第三、第四、第七及第八开关T21、T22、T23及T24设定为不导通。因此,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会经由第一开关T11接收第一移位信号SH2,并经由第二开关T12将第二移位信号SH3输出至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再者,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会经由第五开关T13接收第三移位信号SH8,并经由第六开关T14将第四移位信号SH9输出至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接着,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则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产生第六移位信号SH4,而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则根据第四移位信号SH9,产生第五移位信号SH10。由于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是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所产生,而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是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故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先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产生。
在第二时间中,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六开关T11、T12、T13及T14设定为不导通,第三、第四、第七及第八开关T21、T22、T23及T24设定为导通。因此,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经由第三开关T21接收第七移位信号SH5,再根据第七移位信号SH5产生第六移位信号SH4,并经由第四开关T22将第六移位信号SH4输出至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会经由第七开关T23接收第八移位信号SH11,再根据第八移位信号SH11产生第五移位信号SH10,并经由第八开关T24将第五移位信号SH10输出至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
接着,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则根据第六移位信号SH4,产生第二移位信号SH3,而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则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产生第四移位信号SH9。此时由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是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所产生,而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是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故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先于产生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
接着,请参照图2,栅极驱动器202还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SR31~SR4、SR41~SR44以及多个开关T31~T38与T41~T48,其中第五至第八移位寄存器SR32、SR31、SR41与SR42以及第九至第十六开关T42、T32、T41、T31、T33、T43、T34与T44被设置于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之中,并且第九至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34、SR33、SR43与SR44以及第十七至第二十四开关T46、T36、T45、T35、T37、T47、T38与T48被设置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之中。
如图中所示,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是设置于第一开关T11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六移位寄存器SR31是设置于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是设置于第三开关T21与控制芯片206之间,且第八移位寄存器SR42是设置于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与控制芯片206之间。再者,第九移位寄存器SR34是设置于第五开关T13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十移位寄存器SR33是设置于第九移位寄存器SR34与控制芯片206之间,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是设置于第七开关T23与控制芯片206之间,且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4是设置于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与控制芯片206之间。
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一与第二十三开关T32、T31、T33、T34、T36、T35、T37与T38乃为第一时间时,与第一、第二、第五与第六开关T11...T14一起导通,以允许根据垂直起始脉冲STV所产生的移位信号SH1~SH12可由上而下在图中所有移位寄存器间传递。举例而言,第六移位寄存器SR31会经由第十二开关T31接收来自缓冲装置208的垂置起始脉冲STV,据以产生第九移位信号SH1,再经由第十开关T32输出至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此时,第九移位信号SH1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三栅极驱动信号S1。第十移位寄存器SR33亦会经由第二十开关T35接收来自缓冲装置208的垂置起始脉冲STV,据以产生第十移位信号SH7,再经由第十八开关T36输出至第九移位寄存器SR34。接着,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根据第九移位信号SH1,产生第一移位信号SH2,再经由第十开关T32输出至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此时,第一移位信号SH2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四栅极驱动信号S2。第九移位寄存器SR33亦根据第十移位信号SH7,产生第三移位信号SH8,再经由第五开关T13输出至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
接下来,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会根据第一移位信号SH2,产生第二移位信号SH3,并经由第二开关T12将第二移位信号SH3输出至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此时,第二移位信号SH3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210与缓冲器212转换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会根据第三移位信号SH8,产生第四移位信号SH9,并经由第六开关T14将第四移位信号SH9输出至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接着,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则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产生第六移位信号SH4,并经由第十三开关T33输出至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则根据第四移位信号SH9,产生第五移位信号SH10,并经由第二十一开关T37输出至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此时,第五移位信号SH10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214与缓冲器216转换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
接着,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则根据第六移位信号SH4,产生第七移位信号SH5,并经由第十五开关T34输出至第八移位寄存器SR42。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则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产生第八移位信号SH11,并经由第二十三开关T38输出至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4。此时,第八移位信号SH11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五栅极驱动信号S5。接着,第八移位寄存器SR42则根据第七移位信号SH5,产生第十一移位信号SH6,而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3则根据第八移位信号SH11,产生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此时,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6。由于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是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所产生,而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是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故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先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产生。
由于位于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中第一开关T11上方的第六、第五移位寄存器SR31与SR31和位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中第五开关T13上方的第九、第十移位寄存器SR34与SR33具有相同数量,因此第一时间时,根据垂直起始脉冲STV所产生的第一、第三移位信号SH2与SH8得以同时传递至移位寄存器SR11与SR21的输入端In11与In21。换言之,第九移位信号SH1与第十移位信号SH7会同时产生,第一移位信号SH2与第三移位信号SH8会同时产生,第二移位信号SH3与第四移位信号SH9会同时产生,依此类推。相较于传统控制芯片需为像素矩阵两侧的驱动电路供应具有不同延迟量的垂直起始脉冲STV,本发明使用的控制芯片206仅需以单一脚位输出垂直起始脉冲STV即可。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1与202_2本身的设计即可确保垂直起始脉冲STV所产生的移位信号SH1~SH12于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1与202_2的同步传递。因此控制芯片206的脚位需求量较少,且电路设计较简易。此外,将垂直起始脉冲STV自控制芯片206传递至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1与202_2的缓冲装置也仅需一组(208)即可。再者,由于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的电路设计较简易,故栅极驱动器所占的面积不大,可使两侧电路所占的边框面积变小。
反观第二时间时,第九、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七、第十九、第二十二与第二十四开关T42、T41、T43、T44、T46、T45、T47与T48,则与第三、第四、第七与第八开关T21...T24一起导通,以允许根据垂直起始脉冲STV所产生的移位信号SH1~SH12可由下而上在图中所有移位寄存器间传递。举例而言,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4会经由第二十四开关T48接收来自缓冲装置208的垂置起始脉冲STV,据以产生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再经由第二十二开关T47输出至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此时,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6。第八移位寄存器SR42亦会经由第十六开关T44接收来自缓冲装置208的垂置起始脉冲STV,据以产生第十一移位信号SH6,再经由第十四开关T43输出至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接着,第十一移位寄存器SR43根据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产生第八移位信号SH11,再经由第七开关T23输出至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此时,第八移位信号SH11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五栅极驱动信号S5。第七移位寄存器SR41亦根据第十一移位信号SH6,产生第七移位信号SH5,再经由第三开关T21输出至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
接下来,第三移位寄存器SR22会根据第八移位信号SH11,产生第五移位信号SH10,并经由第八开关T24将第五移位信号SH10输出至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此时,第五移位信号SH10亦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214与缓冲器216转换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第四移位寄存器SR12会根据第七移位信号SH5,产生第六移位信号SH4,并经由第四开关T22将第六移位信号SH4输出至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接着,第二移位寄存器SR21则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产生第四移位信号SH9,并经由第十七开关T46输出至第九移位寄存器SR34。第一移位寄存器SR11则根据第六移位信号SH4,产生第二移位信号SH3,并经由第九开关T42输出至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此时,第二移位信号SH3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210与缓冲器212转换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
接着,第九移位寄存器SR34则根据第四移位信号SH9,产生第三移位信号SH8,并经由第十九开关T45输出至第十移位寄存器SR33。第五移位寄存器SR32则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产生第一移位信号SH2,并经由第十一开关T41输出至第六移位寄存器SR31。此时,第一移位信号SH2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四栅极驱动信号S2。接着,第十移位寄存器SR33则根据第三移位信号SH8,产生第十移位信号SH7,而第六移位寄存器SR31则根据第一移位信号SH2,产生第九移位信号SH1。此时,第九移位信号SH1亦会通过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转换为第三栅极驱动信号S1。由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是根据第五移位信号SH10,而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是根据第二移位信号SH3所产生,故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4先于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产生。
由于位于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中第三开关T21下方的第七、第八移位寄存器SR41与SR41和位于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中第七开关T23上方的第十一、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3与SR44具有相同数量,因此第二时间时,垂直起始脉冲STV所产生的第七、第八移位信号SH5与SH11得以同时传递至移位寄存器SR12与SR22的输入端In12与In22。换言之,第十一移位信号SH6与第十二移位信号SH12会同时产生,第七移位信号SH5与第八移位信号SH11会同时产生,第六移位信号SH4与第五移位信号SH10会同时产生,依此类推。无复杂设计与冗余脚位的控制芯片206同样可妥善应用屏幕反扫状态。
必须注意的是,仅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内的第五、第六移位寄存器SR32与SR31会再连接逻辑电路与缓冲器以产生第三、第四栅极驱动信号S1与S2,以便驱动像素矩阵204内相对的列,但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内的第九、第十移位寄存器SR34与SR33并无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此外,仅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内的第十一、第十二移位寄存器SR43与SR44会再连接逻辑电路与缓冲器以产生第五、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5与S6,以便驱动像素矩阵204内对应的列,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内的第七、第八移位寄存器SR41与SR42并无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栅极驱动电路302包括位于像素矩阵204两侧的一第一侧驱动电路302_1以及一第二侧驱动电路302_2。与图2相较,图3所示栅极驱动器302具有相同设计的开关T31~T38与T41~T48以及移位寄存器SR31~SR34与SR41~SR44,但在移位寄存器SR31~SR34与SR41~SR44相关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设计上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于图2同一侧的驱动电路驱动像素矩阵204中连续的列(第一侧驱动电路202_1提供第三、第四、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1、S2与S3驱动像素矩阵204中连续的列,且第二侧驱动电路202_2提供第二、第五、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4、S5与S6驱动204中连续的列),图3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302_1与302_2交错提供驱动信号驱动像素矩阵204内的列。例如,在正扫操作时,第一侧驱动电路302_1提供第四栅极驱动信号S1驱动像素矩阵204第一列后,第二侧驱动电路302_2提供第四栅极驱动信号S2驱动像素矩阵204第二列,接着,第一侧驱动电路302_1提供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3驱动像素矩阵204第三列...且依此循环最后第二侧驱动电路302_2提供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6驱动像素矩阵204第六列。在反扫操作时,第一侧与第二侧驱动电路302_1与302_2则交错提供第六、第五、第二、第一、第四与第三栅极驱动信号S6、S5、S4、S3、S2与S1,以由像素矩阵204第六列像素向上扫描到第一列像素。
图4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栅极驱动电路402包括位于像素矩阵204两侧的一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以及一第二侧驱动电路402_2。与图2、3相较,图4所示栅极驱动器400具有相同设计的开关T31~T38与T41~T48以及移位寄存器SR31~SR34与SR41~SR44,但在移位寄存器SR31~SR34与SR41~SR44相关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设计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图4中,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与第二侧驱动电路402_2以非对称方式负责栅极驱动信号S1~S6的供应。例如,在正扫操作中,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先依序供应第三、第四、第一栅极驱动信号S1、S2与S3扫描像素矩阵204的第一至第三列像素,再由第二侧驱动电路402_2依序供应第二、第五栅极驱动信号S4与S5扫描像素矩阵204的第四、第五列像素,最后由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供应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6扫描像素矩阵204第六列像素。反扫操作中,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先供应第六栅极驱动信号S6扫描像素矩阵204的第六列像素,再由第二侧驱动电路402_2依序供应第五、第二栅极驱动信号S5与S4扫描像素矩阵204的第五、第四列像素,最后由第一侧驱动电路402_1依序供应第一、第四、第三栅极驱动信号S3、S2与S1扫描像素矩阵204第三至第一列像素。
图2至图4的实施方式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凡以所述移位寄存器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所发展出来的栅极驱动器应当皆属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图5A为移位寄存器的一实施例。移位寄存器500包括两个闩锁(latch)502_1与502_2,由控制信号CKV控制的开关SW1与SW2、与控制信号CKVB控制的开关SW3。控制信号CKV与CKVB为反相的振荡信号。图5B以波形图图解图5A电路的操作。当控制信号CKV为高电平时,开关SW1导通,闩锁502_1通过输入端IN接收具有高电平状态的信号,此时闩锁502_1的输出端上的信号为低电平。当控制信号CKV切为低电平时,开关SW1断开输入端IN与闩锁502_1的连结关系,且控制CKVB切为高电平使开关SW3导通,致使闩锁502_2的输出端上的信号将根据闩锁502_1的输出端上的信号而变为高电平,故闩锁502_1的输入端IN上具有高电平状态的信号则暂存于闩锁502_2中。待控制信号CKV又切换为高电平且控制信号CKVB切成低电平,开关SW3不导通以断开闩锁502_1与502_2的连结,且开关SW2导通使闩锁502_2所保存的高电平信号得以交由输出端OUT输出,作为一移位信号。输出端OUT的高电平状态可由一致能信号(未显示在图中)决定其维持区间。输出端OUT的信号与输入端IN的信号间存在一延迟作用(延迟Tdelay)。
图5C为本发明中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的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为了说明方便,图5C仅绘制出2个移位寄存器与其相对应的开关。如图所示,移位寄存器SRA与SRB可为图2、3、4中的任两个移位寄存器。举例而言,若移位寄存器SRA与SRB分别为图2中的第六、第五移位寄存器SR31与SR32,则开关TF可视为第十二、第十开关T31、与T32,而开关TB可视为第十一、第九开关T41、T42、T45或T46。若移位寄存器SRA与SRB分别为图2中的第十、第九移位寄存器SR33与SR34,则开关TF可视为第二十、第十八开关T35、与T36,而开关TB可视为第十九、第十七开关T45、T46。若移位寄存器SRA与SRB为图2中的第一、第四移位寄存器SR11与SR12,则开关TF可视为第一、第二开关T11与T12,而开关TB可视为第四、第三开关T22与T21,但移位寄存器SRB所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需省略。若移位寄存器SRA与SRB皆为图2中的第七、第八移位寄存器SR41、SR42,则开关TF可视为第十三、第十五开关T33与T34,而开关TB可视为第十四、第十六开关T43与T44。
图5D为图5C所示的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的相关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STV为垂直起始脉冲、CKV开关SW1与SW2的控制信号、CKVB为开关SW3的控制信号、ENB为逻辑电路218与222的致能信号,SA与SB为输出至像素矩阵204的栅极驱动信号。此实施例中,控制信号CKV、CKVB与致能信号ENB可来自图2、3、4的控制芯片206或一时序控制器,但不限定于此。
于时间t2至t3时,由于控制信号CKV为高电平,移位寄存器SRA会接收垂直起始脉冲STV。接着,在时间t3至t4时,由于控制信号CKVB变为高电平,而控制信号CKV变为低电平,故移位寄存器SRA会将所接收到的信号锁在其内。在时间t4时,由于控制信号CKV变为高电平,而控制信号CKVB变为低电平,故此时移位寄存器SRA输出一移位信号SHA至逻辑电路218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SRB。此时,移位寄存器SRB亦会由于控制信号CKV变为高电平,而接收移位寄存器SRA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A。再者,由于致能信号ENB为低电平,故逻辑电路218仍不会根据移位寄存器SRA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A致使缓冲器220输出栅极驱动信号SA。
于时间t5时,由于致能信号ENB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故逻辑电路218会根据移位寄存器SRA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A致使缓冲器220输出栅极驱动信号SA。于时间t6时,由于控制信号CKVB变为高电平,而控制信号CKV变为低电平,故移位寄存器SRB会将所接收到的信号锁在其内。接着,于时间t7时,由于致能信号ENB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因此逻辑电路218会使得缓冲器220停止栅极驱动信号SA。
在时间t8时,由于控制信号CKV变为高电平,而控制信号CKVB变为低电平,故此时移位寄存器SRB输出一移位信号SHB至逻辑电路222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未图标)。此时,下一级移位寄存器亦会由于控制信号CKV变为高电平,而接收移位寄存器SRB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B。再者,由于致能信号ENB为低电平,故逻辑电路222亦不会根据移位寄存器SRB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B致使缓冲器224输出栅极驱动信号SB。
于时间t9时,由于致能信号ENB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故逻辑电路222根据移位寄存器SRB所输出的移位信号SHB致使缓冲器224输出栅极驱动信号SB。于时间t10时,由于控制信号CKVB变为高电平,而控制信号CKV变为低电平,故下一级移位寄存器会将所接收到的信号锁在其内。接着,于时间t11时,由于致能信号ENB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因此逻辑电路222会使得缓冲器224停止栅极驱动信号SB。因此,图2、3、4中的第一/第二侧驱动电路的正扫操作或反扫操作皆可由此类推,于此不再累述。
图6为本发明中图像显示系统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可能包括一显示器面板610,其中显示器面板610包括一栅极驱动器602(分为一第一侧驱动电路602_1以及一第二侧驱动电路602_2)、一像素矩阵604、一控制芯片606以及一缓冲装置608。栅极驱动器602、像素矩阵604、控制芯片606以及缓冲装置608可根据前述多种实施方式与其变形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可能包括一电子装置614。电子装置614可包括显示器面板610与一输入单元612。输入单元612用于接收信号,以控制显示器面板610显示图像。
电子装置614有多种实施方式:一移动电话、一数字相机、一个人数字助理、一移动计算机、一桌上型计算机、一电视机、一汽车用显示器、一可携式光盘拨放器、或任何包括图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前述多种实施方式乃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请见上述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
像素矩阵,具有第一列像素及第二列像素;
控制芯片,用以产生垂直起始脉冲;以及
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该像素矩阵,且该栅极驱动器包括:
第一侧驱动电路,设置于该像素矩阵的一侧,其中该第一侧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移位寄存器,耦接至该像素矩阵,用以于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一移位信号,产生第二移位信号,使得该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至该像素矩阵,以便驱动该第一列像素;以及
第二侧驱动电路,相对该第一侧驱动电路设置于该像素矩阵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二侧驱动电路包括:
第二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一时间时接收第三移位信号,输出第四移位信号,其中该第一移位信号与该第三移位信号是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所同时产生的,并且该第二移位信号与该第四移位信号被同时输出;以及
第三移位寄存器,耦接至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一时间时接收该第四移位信号,产生第五移位信号,使得该栅极驱动器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以便驱动该第二列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四移位寄存器,耦接至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一时间时接收该第二移位信号,产生第六移位信号,并且该第六移位信号与该第五移位信号同时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二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三开关,耦接于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于第二时间时传递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所产生的第七移位信号;以及
第四开关,耦接于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并且
该第二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五开关,耦接于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六开关,耦接于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七开关,耦接于该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于该第二时间时传递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所产生的第八移位信号,其中该第七移位信号与该第八移位信号是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而同时产生的;以及
第八开关,耦接于该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其中:
该第一、该第二、该第五与该第六开关于该第一时间导通,且于该第二时间不导通;且
该第三、该第四、该第七与该第八开关于该第一时间不导通,且于该第二时间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当该第一、该第二、该第五与该第六开关于该第一时间导通时,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经由该第一开关接收该第一移位信号,并经由该第二开关将该第二移位信号输出至该第四移位寄存器,而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经由该第五开关接收该第三移位信号,并经由该第六开关将该第四移位信号输出至该第三移位寄存器;并且
当该第三、该第四、该第七与该第八开关于该第二时间导通时,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经由该第三开关接收该第七移位信号,且根据该第七移位信号产生该第六移位信号,再经由该第四开关将该第六移位信号输出至该第一移位寄存器,并且该第三移位寄存器经由该第七开关接收该第八移位信号,且根据该第八移位信号,产生该第五移位信号,再经由该第八开关输出至该第二移位寄存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五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一开关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六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五移位寄存器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七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三开关与该控制芯片之间;以及
第八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七移位寄存器与该控制芯片之间;并且
该第二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九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五开关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十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九移位寄存器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十一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七开关与该控制芯片之间;以及
第十二移位寄存器,设置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与该控制芯片之间,其中该第六与该第五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一时间内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提供该第一移位信号;
该第十与该第九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一时间时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提供该第三移位信号;
该第八与该第七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二时间时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提供该第七移位信号;并且
该第十二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用以于该第二时间时根据该垂直起始脉冲,提供该第八移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该第三、该第五、该第六、该第十一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皆通过串联连接的对应逻辑电路与对应缓冲器耦接至该像素矩阵,而该第二、该第四、该第七、该第八、该第九与该第十移位寄存器则不具有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该第三、该第六、该第七、该第九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皆通过串联连接的对应逻辑电路与对应缓冲器耦接至该像素矩阵,而该第二、该第四、该第五、该第八、该第十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则不具有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该第三、该第五、该第六、该第八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皆通过串联连接的对应逻辑电路与对应缓冲器耦接至该像素矩阵,而该第二、该第四、该第七、该第九、该第十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则不具有对应的逻辑电路与缓冲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第一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九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五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十开关,耦接于该第五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第六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十一开关,耦接于该第五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六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十二开关,耦接于该第六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十三开关,耦接于该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七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十四开关,耦接于该第七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第八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十五开关,耦接于该第七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八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十六开关,耦接于该第八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并且
该第二侧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十七开关,耦接于该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九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十八开关,耦接于该第九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第十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十九开关,耦接于该第十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九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二十开关,耦接于该第十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第二十一开关,耦接于该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之间;
第二十二开关,耦接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二十三开关,耦接于该第十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之间;以及
第二十四开关,耦接于该第十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该控制芯片之间;
其中该第十、该第十二、该第十三、该第十五、该第十八、该第二十、该第二十一与该第二十三开关于该第一时间导通,且于该第二时间不导通;且
该第九、该第十一、该第十四、该第十六、该第十七、该第十九、该第二十二与该第二十四开关于该第一时间不导通,且于该第二时间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还包括显示器面板,该显示器面板包括:
该栅极驱动器;
该控制芯片;以及
该像素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还包括电子装置,其中包括:
该显示器面板;以及
输入单元,用以接收信号以令该显示器面板显示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电子装置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电视机、汽车用显示器、或可携式光盘拨放器。
CN201010215448.7A 2009-06-25 2010-06-24 图像显示系统 Active CN101937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045709P 2009-06-25 2009-06-25
US61/220,457 2009-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7636A true CN101937636A (zh) 2011-01-05
CN101937636B CN10193763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339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5448.7A Active CN101937636B (zh) 2009-06-25 2010-06-24 图像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7636B (zh)
TW (1) TWI4363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779A (zh) * 2012-10-05 2013-03-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10800038A (zh) * 2019-03-04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数据输出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1535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Lg 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1093649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080012842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gate driver circuits formed on single substrate
CN101136160A (zh) * 2006-08-29 2008-03-05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系统与影像显示驱动方法
CN101295481A (zh) * 2007-04-27 2008-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栅极驱动电路和具有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US20090040203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1535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Lg 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1093649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080012842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gate driver circuits formed on single substrate
CN101136160A (zh) * 2006-08-29 2008-03-05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系统与影像显示驱动方法
CN101295481A (zh) * 2007-04-27 2008-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栅极驱动电路和具有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US20090040203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779A (zh) * 2012-10-05 2013-03-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982779B (zh) * 2012-10-05 2014-12-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TWI480654B (zh) * 2012-10-05 2015-04-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US9324256B2 (en) 2012-10-05 2016-04-26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0800038A (zh) * 2019-03-04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数据输出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7636B (zh) 2015-01-21
TWI436321B (zh) 2014-05-01
TW201101274A (en) 201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709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er including test pattern generating circuit
US10891886B2 (en) Shift register, gate line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for high and low resolution areas
US9583058B2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for eliminating delay errors among display driving signals,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1889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caying residual image thereof
US10665189B2 (en)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390116A (zh) 栅极驱动电路
US8134531B2 (en) Source line driving circuit,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0969976A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976778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系统
US20150302822A1 (en) Display driver ic and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227521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gate driving method, folda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0629207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0547649C (zh) 显示面板双分辨率控制系统
CN101937636B (zh) 图像显示系统
CN100538813C (zh) 双分辨率电路架构,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04029332U (zh) 发射电极扫描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8766960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US7639243B2 (en) Asymmetric display panel and image inversion method thereof
CN100426421C (zh) 动态移位暂存电路
JP2007156462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N110111719B (zh)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电路
CN103366658B (zh) 移位暂存装置及显示系统
CN102737570A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驱动器
CN105609082A (zh) 数据驱动器及具有该数据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
CN112382226B (zh) 数据驱动芯片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applicant after: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ddress before: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Co-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TO: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CORP.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