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5413A - 自封式密封剂 - Google Patents

自封式密封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5413A
CN101935413A CN2010102227350A CN201010222735A CN101935413A CN 101935413 A CN101935413 A CN 101935413A CN 2010102227350 A CN2010102227350 A CN 2010102227350A CN 201010222735 A CN201010222735 A CN 201010222735A CN 101935413 A CN101935413 A CN 101935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quality
self
agent
sea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27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5413B (zh
Inventor
石田孝明
中川裕之
市川直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60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1213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70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1216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3Sealing compositions or agents, e.g. combined with propellant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和储藏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降低低温下的粘度和改善低温注入性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更进一步提供一种发挥密封保持性能的同时,高温下的注入性也得到改善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涉及一种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且上述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100质量%液体成分,在55质量%以上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以及,一种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丙二醇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且上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化烯烷基醚和/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

Description

自封式密封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爆胎时,于轮胎车轮的气门嘴将自封式密封剂和高压空气依次注入轮胎内的爆胎处理方式中,低温下(-30℃以下、-40℃以下)的粘度经过改善的自封式密封剂。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高温注入自封式密封剂时能防止气门嘴堵塞的自封式密封剂。
背景技术
作为爆胎下应急修补轮胎的处理系统,已知,例如,使用装有自封式密封剂的耐压容器和压缩机等高压空气源,经过气门嘴往轮胎内注入自封式密封剂后,再接着连续地注入高压空气直到达到能够行驶的压力为止(以下有时称为一体型)(参阅日本专利特开2001-198986号公报的图1)。
作为这样的自封式密封剂,如专利文献1~3记载的天然胶乳那样,提出混有树脂系黏着剂和乙二醇的密封剂。但是,在天然胶乳的基础上添加了作为防冻剂的乙二醇的自封式密封剂,在长时间的储存中,容易发生乳化,故自封式密封剂储藏稳定性(长时间保存性)的改良备受期待。
因此专利文献4提出了一种使用防冻剂丙二醇来改善稳定性的自封式密封剂。传统的自封式密封剂中丙二醇的浓度约为50%,能够保证在-30℃下正常使用,但当温度下降到某一定值时,粘度急速升高,变成所谓的冻结状态。因此,考虑到在严寒地的使用,更希望有一种使用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了的自封式密封剂。此处,减少固体成分橡胶粒子和增粘树脂的含量,虽然有可能提高自封式密封剂的流动性,但会产生爆胎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此外,在适用于一体型时,在高温下使用时有可能凝固在气门嘴处,无法达到规定的气压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942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198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2720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第407407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和储藏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降低低温下的粘度和改善低温注入性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为目的。更进一步以提供一种发挥密封保持性能,高温下的注入性也得到改善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为目的。
本发明的第1部分涉及一种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且上述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100质量%液体成分,在55质量%以上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
本发明的第1部分中,上述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中,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优选固体成分的混合量在20质量%以上。此外,上述天然胶乳优选脱蛋白天然胶乳。
本发明的第2部分涉及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丙二醇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且上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化烯烷基醚和/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
上述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具有氧化乙烯结构以及/或者氧化丙烯结构。此处,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优选10以上。
上述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所述聚氧化烯烷基醚的烷基碳原子数优选10以上,此外,所述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优选10以上。
上述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自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和聚氧乙烯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上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优选12以上。
上述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所述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所述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优选在55质量%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在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中,通过将该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调整到55质量%以上,能够在发挥自封式密封剂的初期密封性能和储藏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低温下(尤其是-40℃以下)的粘度,并改善低温下的注入性。因此,在一体型的爆胎处理系统中,就算是-30℃以下(特别是-40℃以下)的低温,也有可能对爆胎进行修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2部分,通过在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中,进一步添加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化烯烷基醚和/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在发挥自封式密封剂的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和长期保存性的同时,能够改善高温注入性。因此,在一体型爆胎处理系统中,通过气门芯子注入自封式密封剂和空气时,亦能适用于高温之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1部分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中,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且该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在55质量%以上。此外,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丙二醇、聚氧化烯烷基醚和/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从顺利地将自封式密封剂注入轮胎内、行驶过程中自封式密封剂快速进入爆胎孔,通过轮胎的变形机械地接受冲击而固化封住爆胎孔(初期密封性能)、行驶一定的距离后仍然保持密封性(密封保持性能)等性能观点来看,使用以天然胶乳为主成分的自封式密封剂。
尤其是,从天然胶乳中除去了蛋白质的所谓的脱蛋白天然胶乳,由于含有更少的氨从而抑制了腐坏,进而防止了由氨引起的对钢丝帘线的腐蚀损伤和产生刺鼻的味道,从此观点来看更优选。脱蛋白天然胶乳可以通过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0-217344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通过将蛋白分解酶添加入天然胶乳,蛋白质被分解后,洗净获得。
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在天然胶乳中进一步混合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乙烯吡啶橡胶、丁基橡胶等合成胶乳。
上述胶乳是指在含有少量作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媒体中,使橡胶固体成分乳化分散成微粒子状态,一般使用胶乳占橡胶固体成分的60质量%左右的胶乳。此外,从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这些方面考虑,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全部质量100质量%,天然胶乳(橡胶固体成分)的混合量A优选在15~40质量%范围内。混合量A的下界限更优选18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35质量%以下。
增粘剂用于加强天然胶乳和轮胎间的黏性,提高爆胎密封性能,例如,在含有少量乳化剂的水性媒体中,可以使用增粘树脂被乳化分散成微粒子状态的增粘树脂乳浊液(水中油滴型乳浊液)。作为增粘树脂乳浊液(增粘剂)固体成分的增粘树脂,优选使用不凝固上述胶乳的,例如,萜烯系树脂、石炭酸系树脂、松香系树脂。其他较理想的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
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增粘树脂(增粘剂的固体成分)的混合量B,在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中,优选2~20质量%。混合量B的下界限更优选3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15质量%以下。
在上述橡胶固体成分的混合量A小于15质量%、以及增粘树脂的混合量B小于2质量%时,有爆胎密封性能和密封保持性能变得不充分的担忧。相反,当各混合量A、B分别超过40质量%和20质量%时,在保存中,橡胶粒子容易凝聚致使保存性能变差的同时,又有粘度上升、通过气门嘴注入自封式密封剂变得困难的担忧。因此,上述混合量A、B之和(A+B(固体成分))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优选在20~50质量%的范围内。混合量A+B(固体成分)的下界限更优选25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45质量%以下。
作为上述胶乳的乳化剂、以及增粘树脂乳浊液的乳化剂,可以适宜使用,例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总混合量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全部质量100质量%,在0.4~2.0质量%左右。
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使用丙二醇作为防冻剂。向自封式密封剂中添加防冻剂时,橡胶粒子的稳定性恶化,发生凝聚,但是本发明中,由于使用了丙二醇,长时间保持时,能够抑制橡胶粒子和黏着剂粒子凝聚在表面变质成乳状物质,进而发挥优异的保存性能(储藏稳定性)。此外,还获得良好的防冻效果。
此外,使用丙二醇时,虽然自封式密封剂在低温下的粘度会上升、有时会致使低温环境下难以从气门嘴注入自封式密封剂,但考虑到在极寒地的使用,希望将使用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通过增加丙二醇的混合量,能够抑制在-30℃以下的低温环境下的粘度上升,并且能改善低温注入性。因此,本发明第1部分中的自封式密封剂,即使是在严寒地(例如,-40℃以下),也能适用于一体型爆胎处理系统。此外,本发明第2部分中的自封式密封剂,由于在高温下的注入性得到了改善,能够在从低温到高温的一个宽广的温度范围内适用于一体型爆胎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1部分中,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丙二醇的混合量C优选30~65质量%。混合量C小于30质量%时,低温下的粘度上升变大,相反的,超过65质量%时,自封式密封剂中固体成分变少,爆胎密封性有下降的担忧。混合量C的下界限更优选32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6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第1部分中,所述丙二醇的混合量C相对于所述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在55质量%以上,优选60质量%以上。混合量C小于55质量%时,在低温下,尤其是-30℃以下的粘度上升有变大的担忧。此外,混合量C优选80质量%以下,更优选70质量%以下。超过80质量%时,(冻结温度上升)低温下的粘度上升,注入性有恶化的担忧。此处,本发明中的液体成分是指水、丙二醇等防冻剂。因此,上述混合量C是通过丙二醇的质量/(水和防冻剂的合计质量)×100(质量%)所计算出来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丙二醇的混合量C优选20~65质量%。此外,混合量C的下界限更优选25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60质量%以下。小于下限值和超过上限值时,有产生同本发明的第1部分相同的问题的担忧。
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丙二醇的混合量C相对于所述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优选在55质量%以上,更优选58质量%以上。此外,混合量C优选80质量%以下,更优选70质量%以下。小于下限值和超过上限值时,有产生同本发明的第1部分相同的问题的担忧。
本发明的第2部分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聚氧化烯烷基醚以及/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此外,本发明的第1部分中,也可以混合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天然胶乳和增粘剂中混入了丙二醇的自封式密封剂,在高温使用时,产生堵塞。高温堵塞是由接着自封式密封剂之后再注入高压空气时,附着于瓶子和胶管内壁的自封式密封剂遇热干燥,胶化后积蓄在管道的狭窄部分(气门芯子、阀轴推杆),进而堵塞管道所造成的。本发明,进一步通过添加特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改善高温下的注入性,防止高温堵塞。可以推测这是通过受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斥力而分散的天然橡胶粒子附着于特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增大了粒子附近的粒子间电势能,从而改善了热稳定性。这是由使用特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发挥的效果,当添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时,自封式密封剂的黏性会增加。
此外,通过使用特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储藏稳定性。
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基醚优选具有氧化乙烯结构以及/或者氧化丙烯结构。具有氧化乙烯结构以及/或者氧化丙烯结构作为亲水基,可以提高与丙二醇的相溶性。其中,优选具有氧化乙烯结构。此外,具有氧化乙烯结构以及/或者氧化丙烯结构时,氧化乙烯(EO)和氧化丙烯(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EO和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的合计)在1以上,优选10以上,更优选13以上。此外,该平均加成摩尔数优选80以下,更优选60以下,进一步优选40以下。这样提高了相溶性,能够改善高温注入性。
此外,聚氧化烯烷基醚中的烷基碳原子数、聚氧化烯链烯基醚中的烯基碳原子数优选4以上,更优选8以上,进一步优选10以上,特别优选12以上。此外,该碳原子数优选24以下,更优选22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下,特别优选18以下。这样能有效的改善高温注入性。
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烯基醚可以列举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通过添加该化合物,能够在改善高温注入性的同时,更能得到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储藏稳定性。
R1-O-(AO)n-H  (1)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4~24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4~24的烯基。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1~80。AO表示相同或者不同的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基。)
R1的碳原子数优选8以上,更优选10以上,进一步优选12以上。此外,R1的碳原子数优选22以下,更优选20以下,进一步优选18以下。
n优选10以上,更优选13以上。此外,n优选60以下,更优选50以下,进一步优选40以下。
AO优选碳原子数2~3的氧化烯基(氧化乙烯基(EO)、氧化丙烯基(PO))。(AO)n含有2种以上的氧化烯基时,氧化烯基的排列可以是整段也可以是随机。当R1、n在上述范围内,AO为EO、PO时,在改善高温注入性的同时,更能得到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储藏稳定性。
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烯基醚可以适用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R2-O-(EO)x(PO)y-H  (2)
(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8~2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8~22的烯基。EO表示氧化乙烯基、PO表示氧化丙烯基。平均加成摩尔数x为1~60,平均加成摩尔数y为0~20。)
R2的碳原子数数值范围优选同上述R1一样。R2可以是直链或者支链,优选直链烷基或者烯基。x优选10以上,更优选13以上。此外x优选50以下,更优选40以下。y优选10以下,更优选4.5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下。此外,y可以为0。当R2、x、y在上述范围内时,在能够改善高温注入性的同时,更能得到优异的初期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储藏稳定性。
EO与PO的排列可以是整段也可以是随机。EO与PO的排列是整段时,EO段的数量,PO段的数量,各平均加成摩尔数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分别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此外,EO构成的整段数是2个以上时,各段中EO的重复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PO的整段数量为2个以上时,各段中PO的重复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O与PO的排列为随机时,各平均加成摩尔数只要在上述范围内,EO与PO可以相互交替排列也可以无顺序排列。
本发明中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从高温注入性这一点来看,可以适宜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链烯基醚(例如,式(2)中y=0的化合物)。此种情况下,优选的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烷基、烯基同上述。
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烯基醚,可以列举,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油醚、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十四烷基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油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四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二烷基醚等。其中,从高温注入性这方面考虑,优选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油醚。
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HLB值(格里芬法(Griffin)算出)优选12以上,更优选13以上。此外,该HLB优选19以下,更优选17以下。这种情况下,相溶性变高,由于改善了高温下的稳定性,保存性能和高温注入性得到了改善,此外,还获得了优异的爆胎密封性能、密封保持性能、低温特性。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市售品可以列举,エマルゲン320P(式(2):R2=硬脂基,x=13,y=0)、エマルゲン420(式(2):R2=油基、x=20、y=0)、エマルゲン430(式(2):R2=油基、x=30、y=0)、エマルゲン150(式(2):R2=十二烷基、x=40、y=0)、エマルゲン109P(式(2):R2=十二烷基、x=9、y=0)、エマルゲン120(式(2):R2=十二烷基、x=12、y=0)、エマルゲン220(式(2):R2=十六烷基、x=12、y=0)等(均产自花王株式会社)。
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聚氧化烯烷基醚和聚氧化烯链烯基醚合计的混合量D优选1~12质量%。混合量D小于1质量%,防止高温堵塞的效果有不充分的担忧。相反的,超过12质量%时,密封性变得不充分,此外室温下的粘度有上升的担忧。混合量D的下界限更优选1.5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10质量%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部分中,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所含的表面活性剂100质量%,聚氧化烯烷基醚和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合计混合量D优选30质量%以上,更优选40质量%以上。据此,能有效地改善高温注入性。
此外,从确保冻结温度的低温化和抑制低温下的黏性上升效果达到良好的平衡、使用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充、提高高温注入性、确保自封式密封剂的稳定性等方面考虑,上述混合量C、D之和(C+D)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全部质量100质量%,优选34~65质量%。混合量C+D的下界限更优选36质量%以上,上界限更优选62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自封式密封剂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自封式密封剂使用一般的方法制造。即,通过以公知的方法混合上述各成分等进行生产。
实施例
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制造例1
鲜乳胶(固体成分30质量%)中加入来自细菌的蛋白分解酶,40℃下放置24小时,蛋白分解后得到鲜乳胶。按照日本专利3350593号所记载的方法,将上述鲜乳胶置于旋转平膜分离装置进行精制处理,浓缩至固体成分为60质量%,得到脱蛋白天然胶乳。
实施例1~4及比较例1
使用调制的脱蛋白天然胶乳,按照表1的方法,制造自封式密封剂。
增粘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以下药品。
增粘剂:萜烯树脂的乳化液(固体成分:大约50质量%)
エマルゲン420:聚氧乙烯油醚(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式(2),R2=油基,x=20,y=0,HLB值=13.6)
将所得的各自封式密封剂以下述的方法对低温粘度(-30℃、-40℃)、爆胎密封性能、保存性能(储藏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1)低温粘度(-30℃、-40℃):
使用B型黏度计(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黏度计)测定-30℃和-40℃下,自封式密封剂的粘度。
(2)爆胎密封性能(初期密封性能):
使用直径4.0mm的钉子在轮胎尺寸为185/65R15的轮胎上开一个孔,拔掉钉子后,注入500ml的自封式密封剂,并使空气压升至200kpa。之后,在负荷(3.5KN)的情况下进行转鼓测试,以60km/h的速度行驶10分钟后,对于爆胎孔是否已封好,以○×这2个等级进行评价。
(3)保存性能(储藏稳定性):
将500ml的自封式密封剂,装于瓶状容器内,于80℃的炉内放置2个月,测定静止保存后乳状物质的生成量,以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整体的质量比(%)表示。
表1
Figure BSA00000185987600101
如表1所示,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在55质量%(丙二醇水溶液浓度为55质量%)以上的实施例中的自封式密封剂,在确保爆胎密封性能、保存性能的同时,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低温(-40℃)中的粘度。另一方面,丙二醇水溶液浓度小于55质量%的比较例1,低温(-40℃)中的粘度上升相当大。
实施例5~10及比较例2~4
使用调制的脱蛋白天然胶乳,按照表2的方法,制造自封式密封剂。
增粘剂、表面活性剂使用以下药品。
增粘剂:萜烯树脂的乳化液(固体成分:大约50质量%)
エマルゲン320P:聚氧乙烯硬脂醚(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如式(2),R2=硬脂基,x=13,y=0,HLB值=13.9,)
エマルゲン420:聚氧乙烯油醚(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如式(2),R2=油基,x=20,y=0,HLB值=13.6)
エマルゲン430:聚氧乙烯油醚(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如式(2),R2=油基,x=30,y=0,HLB值=16.2)
エマルゲン150: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式(2),R2=十二烷基,x=40,y=0,HLB值=18.4)
エマ一ル270J: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硫酸钠(花王株式会社生产)
エマ一ル2FG:十二烷基硫酸钠(花王株式会社生产)
将所得的各自封式密封剂以下述的方法对高温注入性、爆胎密封性能、保密性能、保存性能(储藏稳定性)、低温粘度(-30℃、-40℃)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1)高温注入性:
在50℃氛围气下使用一体型爆胎处理系统,注入自封式密封剂,判断轮胎的压力能否上升至规定的压力,达到者...○,没有达到者...×,以此2个等级进行评价。
(2)爆胎密封性能:
与上述一样的方法进行评价。
(3)保密性能:
使用上述轮胎,检测从密封后到行驶100km之间有无漏气,无漏气...○,有漏气...×,以此2个等级进行评价。
(4)低温粘度(-30℃以及-40℃):
与上述一样的方法进行测定。
(5)保存性能(储藏稳定性):
将配制的自封式密封剂在一定的温度(70℃)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10日),目测期间其状态的变化,仍为液体...◎,有少许乳状物...○,变成乳状...△,变为固体...×,以此4个等级进行评价。
表2
Figure BSA00000185987600121
如表2所示,使用了特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丙二醇的实施例中的自封式密封剂,在确保了爆胎密封性能、保密性能、保存性能的同时,又得到了优异的高温注入性。此外,低温粘度也良好。另一方面,使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丙二醇的比较例和没有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例,高温注入性差。
进一步,丙二醇量多的实施例10中,-40℃下的粘度大幅度地降低。

Claims (11)

1.一种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其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和丙二醇,且上述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100质量%液体成分,在55质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全部质量100质量%,固体成分的混合量在20质量%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天然胶乳为脱蛋白天然胶乳。
4.一种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含有天然胶乳、增粘剂、丙二醇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且上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化烯烷基醚和/或者聚氧化烯链烯基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具有氧化乙烯结构以及/或者氧化丙烯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0以上。
7.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聚氧化烯烷基醚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0以上。
8.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10以上。
9.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选自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和聚氧乙烯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2以上。
11.如权利要求4~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自封式密封剂,丙二醇的混合量相对于自封式密封剂的液体成分100质量%,在55质量%以上。
CN201010222735.0A 2009-06-30 2010-06-28 自封式密封剂 Active CN101935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6041 2009-06-30
JP2009156041A JP2011012130A (ja) 2009-06-30 2009-06-30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09-157088 2009-07-01
JP2009157088A JP2011012160A (ja) 2009-07-01 2009-07-01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5413A true CN101935413A (zh) 2011-01-05
CN101935413B CN101935413B (zh) 2014-06-04

Family

ID=42651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2735.0A Active CN101935413B (zh) 2009-06-30 2010-06-28 自封式密封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242196B2 (zh)
EP (1) EP2269812B1 (zh)
CN (1) CN1019354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714A (zh) * 2011-08-18 2014-04-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补胎剂
CN106715160A (zh) * 2014-10-17 2017-05-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7327A (zh) * 2017-07-21 2017-09-19 东莞市凯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补胎用的胶水
CN113439020A (zh) * 2019-02-22 2021-09-24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自动密封的轮胎密封剂及包含轮胎密封剂的车辆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9598B1 (ja) * 2009-06-22 2011-01-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パンクシール材
KR101584189B1 (ko) * 2012-12-13 2016-01-13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멀션 응고제
US8772370B1 (en) * 2013-03-14 2014-07-0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ntifreeze agent for tire sealants
CN103555271A (zh) * 2013-10-28 2014-02-05 朱国安 流动补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9682B (zh) * 2013-11-08 2018-05-22 精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3067403A4 (en) * 2013-11-08 2017-06-28 Top Alliance Technology Limited Sealant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TWI615461B (zh) * 2013-11-12 2018-02-21 Top Alliance Tech Limited 一種密封劑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EP3083808B1 (en) 2013-12-18 2020-02-19 Top Alliance Technology Limited Sealant composition
CN10480435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马宣伟 Src橡胶新材料及制造工艺及耐扎、防爆轮胎
JP6176344B1 (ja) * 2016-02-17 2017-08-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パンクシール剤、および、タイヤ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533A (zh) * 2001-04-25 2002-09-18 孔繁清 轮胎抗扎防爆胶及其制备方法
EP1291159A1 (en) * 2001-09-11 2003-03-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ncture sealing agent for a tir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992119B2 (en) * 2002-07-08 2006-01-3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puncture sealant
US20060209626A1 (en) * 2002-05-29 2006-09-21 Yoshihide Kojima Tire puncture seala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CN101107305A (zh) * 2004-11-23 2008-01-16 零件销售公司 基于丙二醇的胶乳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003A (ja) * 1984-07-09 1986-01-30 Toyo Jozo Co Ltd 殺虫剤組成物
JPH0268192A (ja) 1988-09-05 1990-03-07 Oriental Giken Kogyo Kk 廃水または産業廃棄物中の有害重金属捕集剤
JP3350593B2 (ja) 1994-02-25 2002-11-25 花王株式会社 脱蛋白天然ゴムラテ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51729B2 (ja) * 1996-12-04 2006-03-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4255160B2 (ja) 1999-03-25 2009-04-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01198986A (ja) 2000-01-17 2001-07-2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4723107B2 (ja) 2001-03-29 2011-07-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06111726A (ja) * 2004-10-14 2006-04-27 Bridgestone Corp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US7960448B2 (en) * 2006-09-13 2011-06-1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uncture seala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533A (zh) * 2001-04-25 2002-09-18 孔繁清 轮胎抗扎防爆胶及其制备方法
EP1291159A1 (en) * 2001-09-11 2003-03-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ncture sealing agent for a tir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60209626A1 (en) * 2002-05-29 2006-09-21 Yoshihide Kojima Tire puncture seala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6992119B2 (en) * 2002-07-08 2006-01-3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puncture sealant
CN101107305A (zh) * 2004-11-23 2008-01-16 零件销售公司 基于丙二醇的胶乳材料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714A (zh) * 2011-08-18 2014-04-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补胎剂
CN103732714B (zh) * 2011-08-18 2016-12-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补胎剂
CN106715160A (zh) * 2014-10-17 2017-05-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15160B (zh) * 2014-10-17 2019-09-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US11130300B2 (en) 2014-10-17 2021-09-28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7177327A (zh) * 2017-07-21 2017-09-19 东莞市凯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补胎用的胶水
CN113439020A (zh) * 2019-02-22 2021-09-24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自动密封的轮胎密封剂及包含轮胎密封剂的车辆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10325A1 (en) 2012-01-12
EP2269812A3 (en) 2014-08-20
EP2269812B1 (en) 2018-08-15
CN101935413B (zh) 2014-06-04
US20100331449A1 (en) 2010-12-30
US8242196B2 (en) 2012-08-14
US8318839B2 (en) 2012-11-27
EP2269812A2 (en)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5413B (zh) 自封式密封剂
CN101934589B (zh) 自封式密封剂
JP5486054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5503201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CN102414292B (zh) 补胎材料
EP2860233B1 (en) Puncture sealing agent
EP1291159B1 (en) Puncture sealing agent for a tir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6215667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6421243B2 (ja) 膨らませることが可能なまたは加圧可能な物品を応急的に封止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膨らませることが可能なまたは加圧可能な物品を応急的に封止するための方法
JP5438171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11012160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11012130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WO2014003035A1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5567295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06111726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11006645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2015030761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JP7039971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US20220153965A1 (en) Puncture sealant
JP2016147995A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