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4061B -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4061B
CN101934061B CN201010257175A CN201010257175A CN101934061B CN 101934061 B CN101934061 B CN 101934061B CN 201010257175 A CN201010257175 A CN 201010257175A CN 201010257175 A CN201010257175 A CN 201010257175A CN 101934061 B CN101934061 B CN 101934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wable tablet
volatile oil
chinese medicinal
rhizoma zingiberis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7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4061A (zh
Inventor
赵艳玲
肖小河
鄢丹
山丽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02th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302th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02th Hospital of PLA filed Critical 302th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010257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4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4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4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4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4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其中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赤石脂-粳米超微粉的制备;步骤(2)、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以及步骤(3)、混合步骤(1)和(2)的产物后,加入药用辅料,制粒,压片得到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本发明的中药咀嚼片包括由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组成的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具有载药量大的优点,咀嚼后直接吞服,在缺水的情况下也可按时用药,并能加速药物溶出,提高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桃花汤”方剂来源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治疗腹泻的名方,具有温中涩肠、止泻止痢等功效,其中该方即由赤石脂、干姜和粳米组成。其服用方式为煎煮成汤剂口服,但是传统的煎煮工艺需要患者花费时间以及财力去实现。
在野外无水以及战时、抢险救灾等特殊环境水源受到污染时的环境条件下,传统煎煮工艺无法满足疾病治疗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来军队特需药品的适用性和实战性,大大提高药物实际治疗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药剂形式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上述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其中赤石脂10份、干姜3份和粳米10份;
(2)、赤石脂-粳米超微粉的制备:称取赤石脂和粳米粗粉放入反应器中,缓慢加蒸馏水煎煮1小时后,将水煎液浓缩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3-1.4g/ml,然后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品,超微粉碎后即得赤石脂-粳米超微粉;
(3)、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干姜粗粉,在以体积分数为85%乙醇为夹带剂,温度40℃,压力30MPa萃取条件下萃取80分钟,收集萃取液,即得干姜挥发油,其中夹带剂的量为干姜粗粉1.2倍;再称取β-环糊精,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方法制备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4)、将步骤(2)制备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步骤(3)制备的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0~70)∶1进行混合,蔗糖、甘露醇用粉碎机粉碎后与糊精、柠檬酸混合均匀,以淀粉浆为润湿剂制软材,挤压法过18目筛制粒,55℃干燥2h,过16目筛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量的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压片,即得中药咀嚼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由干姜挥发油制备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具体过程为:将β-环糊精置于反应器中,然后按照β-环糊精和蒸馏水之间质量体积比为1∶12.5的量加入蒸馏水即β-环糊精∶水=1∶12.5(m/v),在恒温30±1℃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使反应溶液的温度升高到40±1℃,恒温,边搅拌边缓缓滴加含50%挥发油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60分钟,待反应器中溶液回到室温后,转移至4℃冰箱中静置,抽滤,得白色包合物,常压干燥至恒重,即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5.6∶1进行混合。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包括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制备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步骤(3)制备的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咀嚼片,其中,所述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之间的质量比为(60~70)∶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咀嚼片,其中,所述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之间的质量比为65.6∶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咀嚼片,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糊精、柠檬酸、淀粉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具有载药量大的优点,咀嚼后直接吞服,在缺水的情况下也可按时用药,并能加速药物溶出,提高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赤石脂1500g、干姜450g和粳米1500g;
(2)、将赤石脂和粳米粉碎后过10目筛的粗粉放入反应器中,缓慢加入24L蒸馏水煎煮1小时。煎煮完成后,在温度50℃、相对压力0.07-0.08MPa下,将水煎液进行浓缩,待溶液相对密度为1.3-1.4g/ml后,转移至50℃真空干燥箱,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品,超微粉碎后即得赤石脂-粳米超微粉;
(3)、称取干姜粉碎后过24目筛的粗粉,在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MPa,体积分数为85%乙醇为夹带剂条件下,萃取80分钟,收集萃取液,即得干姜挥发油,其中乙醇用量为药材的1.2倍;
再称取β-环糊精,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方法制备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4)、将步骤(2)制备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步骤(3)制备的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0∶1进行混合,蔗糖、甘露醇用粉碎机粉碎后与糊精、柠檬酸混合均匀,以淀粉浆为润湿剂制软材,挤压法过18目筛制粒,55℃干燥2h,过16目筛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量的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压片,即得中药咀嚼片。
实施例2: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5.6∶1进行混合。
实施例3: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中由干姜挥发油制备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过程:称取42g β-环糊精置于1L的反应器中,然后加入蒸馏水525ml(其中β-CD∶水为1∶12.5(m/v)),在恒温30±1℃条件下,以200r/min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调解加热器的温度,使反应溶液的温度升高到40±1℃,恒温,量取溶有5.2ml新提取干姜挥发油的乙醇溶液10.4ml(挥发油∶无水乙醇1∶1,v/v),在200r/min搅拌条件下,缓缓滴加含50%挥发油的乙醇溶液(约30分钟),滴加完成后,40±1℃下恒温搅拌60分钟,待反应器中溶液回到室温后,转移至4℃冰箱中静置24小时,抽滤,得白色包合物,于50±2℃常压干燥至恒重,即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4: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70∶1进行混合。
本发明的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服用方法为嚼服,每日3次,每次2片,每片2g。
以下通过具体的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以下简称:桃花三味咀嚼片)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受试药物:本发明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以下称:桃花三味咀嚼片。
2、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北京协和药厂;思密达,法国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四君子汤,购自北京同仁堂。
3、药物及试剂:番泻叶、大黄均购自北京同仁堂。番泻叶制成20%煎剂(200g·L-1),稀释为80g·L-1。大黄制成1000g·L-1煎剂,4℃保存备用;伊文思蓝,serva进口分装;蓖麻油,北京统益油脂有限公司;新斯的明,南京市医药公司;D-木糖检测试剂盒、淀粉酶检测试剂盒、琥珀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分别为:20060711,20060711,20060710);印度墨汁:北京市西中化工厂。
4、试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90-210g,雌雄各半,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军医动字第BDW98012)和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11-00-0010)提供;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军医动字第BDW95001)和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11-00-0010)提供。动物实验条件:贰级标准,合格证号:军医动字第B98006。
5、仪器:RE252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Z102微型植物粉碎机,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26大功率磁力搅拌器,北京金北德工贸有限公司;JA1003电子天平,上海太平仪器厂;高速冷冻离心机等。
试验例1:小肠推进运动试验
一、对正常小肠推进运动试验:
取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思密达散剂)、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灌胃给药,给药后30min,每只小鼠灌胃印度墨汁0.2ml,20min后小鼠颈椎脱臼致死,打开腹腔取出小肠,不加牵引平铺于木板上,测量从幽门至回盲部之间距离为小肠全长,从中测量墨汁推进距离,并按照下列公式求出推进百分率,结果见表1。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61
表1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62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63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1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物组(思密达散剂)和桃花三味咀嚼片的高、中、低剂量组炭末推进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小肠推进机能亢进小鼠的推进运动试验:
取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桃花三味咀嚼片及阳性药思密达,给药后30min,每只小鼠灌胃2mg/kg新斯的明,10min后灌服印度墨汁0.2ml,10min后小鼠颈椎脱臼致死,打开腹腔取出小肠,不加牵引平铺于木板上,测量从幽门至回盲部之间距离为小肠全长,从中测量墨汁推进距离,并按照下式求出推进百分率,结果见表2。
表2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肠功能亢进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64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65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71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2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小肠蠕动明显减慢,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剂量可分别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机能亢进(P<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本试验例通过正常小鼠和推进机能亢进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试验,结果显示,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剂量可分别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机能亢进和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具有良好的涩肠作用。
试验例2:止泻试验
一、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试验:
取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思密达散剂)、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灌胃给药,给药第4天每只小鼠灌服0.08g/ml的番泻叶0.5ml,1h后正常给药。每只小鼠置入垫有洁净滤纸的鼠笼内,1h更换垫纸一次,观察6h内小鼠累计腹泻次数和发生率。小鼠大便可分为5种:正常便;外型正常但含水分多便;外型不正常的软便;水样便及粘液便。我们将前两种视为正常便,后3种为腹泻便,结果见表3。
表3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番泻叶诱导腹泻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72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73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3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可抑制番泻叶诱导的小鼠腹泻(P<0.01,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二、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试验:
取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思密达散剂)、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灌胃给药,给药第4天每只小鼠灌服蓖麻油0.5ml,1h后正常给药。每只小鼠置入垫有洁净滤纸的鼠笼内,1h更换垫纸一次,观察4h内小鼠累计腹泻次数和发生率,结果见表4。
表4.桃花三味咀嚼片对蓖麻油性腹泻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81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4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可抑制蓖麻油诱导的小鼠腹泻(P<0.01,P<0.05),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三、番泻叶引起大鼠慢性腹泻试验:
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思密达组,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按20mL/kg灌服200g/L番泻叶提取液,1次/d,连续7d。在灌服3天后,禁食不禁水32h,由肛门(深入8cm)注入80g/L的乙酸0.5mL,捏紧大鼠肛门,倒提20s。造模同时,每天在给200g/L番泻叶提取液4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天,第8天检测大鼠稀便率。干便与稀便的区分以滤纸上有无污迹为标准,稀便率=稀便次数/总便数,实验结束时对各组大鼠稀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番泻叶引起大鼠腹泻治疗后稀便率比较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83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84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9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5结果表明,模型组出现严重稀便,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桃花三味咀嚼片高剂量组与思密达组效果最显著。
结论:本试验例分别以番泻叶和蓖麻油诱发小鼠小肠性腹泻和大鼠慢性腹泻,观察各组动物排出的腹泻次数及稀便率并进行组间t-检验。实验结果显示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可抑制分别由番泻叶、蓖麻油诱导的小鼠及大鼠慢性腹泻,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试验例3:镇痛试验
醋酸扭体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每组小鼠灌胃相应药品,每只0.5ml,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30min后,腹腔注射0.6%的冰乙酸溶液0.2ml,观察20min内各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6。
表6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乙酸所致的小鼠腹痛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093
与模型组比较,**P<0.01
表6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剂量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P<0.01)。而中剂量和低剂量桃花三味咀嚼片则作用不明显。
结论:本试验例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20min内小鼠发生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剂量与阿司匹林均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
试验例4:脾虚试验
一、对脾虚大鼠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四君子汤)、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1g/ml大黄0.5ml,造成脾虚模型。然后每日ig(灌胃)给药2次,给药两周后,取血测定,末次给药后禁食,第二天摘眼球取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并进行组间t-检验,观察桃花三味咀嚼片的健脾和胃作用,结果见表7。
表7.桃花三味咀嚼片对脾虚泄泻大鼠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01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0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7结果表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各给药组均可使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二、对脾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取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四君子汤)、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1g/ml大黄0.5ml,造成脾虚模型。然后每天ig(灌胃)给药2次,连续5d。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5%绵羊红细胞1ml,于3h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离心、涂片、镜检,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结果见表8。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11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12
表8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脾虚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吞噬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13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14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8结果表明:脾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绵羊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给予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三个剂量及阳性对照药四君子汤后,均使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升高(P<0.01),提示桃花三味咀嚼片对大黄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结论:本试验例以大黄造小鼠脾虚模型,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胃动素、胃泌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均使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胃动素和胃泌素明显升高。提示桃花三味咀嚼片对大黄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促进脾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升高脾虚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提示桃花三味咀嚼片具有健脾和胃作用。
试验例5:抗炎试验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昆明小鼠,雄性,体重18~22g,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思密达散剂及阿司匹林)、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每组小鼠灌胃相应药品,每只0.5ml。第4天给药后30min小鼠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5mg/kg,5min后腹腔注射0.7%乙酸10ml/kg,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生理盐水6ml冲洗腹腔,冲洗液稀释到10ml,离心取上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590nm)测定洗液中伊文思蓝浓度,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9)。
表9 桃花三味咀嚼片对乙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21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22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9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思密达及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P<0.01,P<0.05)。
结论:本试验例通过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了桃花三味咀嚼片的抗炎效应。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提示抗炎可能是桃花三味咀嚼片止泻作用的机理之一。
试验例6:对腹泻大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的表达:
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思密达组,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按20mL/kg灌服200g/L番泻叶提取液,1次/d,连续7d。在灌服3天后,禁食不禁水32h,由肛门(深入8cm)注入80g/L的乙酸0.5mL,捏紧大鼠肛门,倒提20s。造模同时,每天在给200g/L番泻叶提取液4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天,第8天检测大鼠稀便率、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见表10。
表10 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的表达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31
Figure BSA0000023531900013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10结果表明,造模后,模型组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明显下降(P<0.01,P<0.05)。给予药物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其中思密达组和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
结论:本试验例以番泻叶诱发大鼠慢性腹泻,观察桃花三味咀嚼片对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等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桃花三味咀嚼片高,中,低剂量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腹泻大鼠消化吸收功能,其中桃花三味咀嚼片高剂量组的疗效最为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其中赤石脂10份、干姜3份和粳米10份;
(2)、赤石脂-粳米超微粉的制备:称取赤石脂和粳米粗粉放入反应器中,缓慢加蒸馏水煎煮1小时后,将水煎液浓缩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3-1.4g/ml,然后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品,超微粉碎后即得赤石脂-粳米超微粉;
(3)、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干姜粗粉,在以体积分数为85%乙醇为夹带剂,温度40℃,压力30MPa萃取条件下萃取80分钟,收集萃取液,即得干姜挥发油,其中夹带剂的量为药材1.2倍;再称取β-环糊精,将β-环糊精置于反应器中,然后按照β-环糊精和蒸馏水之间质量体积比为1∶12.5的量加入蒸馏水,在恒温30±1℃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使反应溶液的温度升高到40±1℃,恒温,边搅拌边缓缓滴加含50%挥发油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60分钟,待反应器中溶液回到室温后,转移至4℃冰箱中静置,抽滤,得白色包合物,常压干燥至恒重,即得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4)、将步骤(2)制备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步骤(3)制备的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0~70)∶1进行混合,蔗糖、甘露醇用粉碎机粉碎后与糊精、柠檬酸混合均匀,以淀粉浆为润湿剂制软材,挤压法过18目筛制粒,55℃干燥2h,过16目筛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量的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压片,即得中药咀嚼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赤石脂-粳米超微粉和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按质量比为65.6∶1进行混合。
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咀嚼片由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制备所得。
CN201010257175A 2010-08-19 2010-08-19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4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7175A CN101934061B (zh) 2010-08-19 2010-08-19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7175A CN101934061B (zh) 2010-08-19 2010-08-19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4061A CN101934061A (zh) 2011-01-05
CN101934061B true CN101934061B (zh) 2012-10-03

Family

ID=4338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7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4061B (zh) 2010-08-19 2010-08-19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4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402A (zh) * 2021-04-22 2021-06-1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治疗肝胆湿热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5832A (zh) * 2008-11-25 2009-06-17 洛阳市康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涩肠止泻药物的组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5832A (zh) * 2008-11-25 2009-06-17 洛阳市康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涩肠止泻药物的组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微萍."桃花汤方".《彭微萍临床经验集》.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第403页.
赵艳玲,等."不同工艺制备的桃花止泻冲剂抗腹泻作用比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第15卷(第3期),第38-40页.
赵艳玲,等."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中草药》.2004,第35卷(第3期),第275-277页.
赵艳玲,等."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的提取工艺优选".《时珍国医国药》.2003,第14卷(第11期),第651页.
赵艳玲,等."不同工艺制备的桃花止泻冲剂抗腹泻作用比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第15卷(第3期),第38-40页. *
陆渊雷."桃花汤方".《伤寒论今释》.学苑出版社,2008,第396-39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4061A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6934A (zh) 一种温经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12482A (zh) 一种鬼箭羽提取物及其降糖活性与在制备降血糖制品中的应用
CN101732668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547853A (zh)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和健胃消食的中药组合物
CN101843814A (zh) 一种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715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34061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0891B (zh) 昆明山海棠生物碱的制备方法
CN103394002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2854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炎和/或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4771745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57309B (zh) 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3330721A (zh) 用于治疗女性卵巢早衰的海参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243B (zh) 由黄连、吴茱萸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10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8076A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8037B (zh) 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8704036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2908A (zh) 20(R)-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即药物
CN1977888B (zh) 一种由黄芩苷、灵芝和丹参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63204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9084B (zh) 一种温肾补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1254B (zh) 一种金骨莲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080A (zh) 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口服固体制剂
CN107469014A (zh) 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