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479A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3479A CN101933479A CN2010102708632A CN201010270863A CN101933479A CN 101933479 A CN101933479 A CN 101933479A CN 2010102708632 A CN2010102708632 A CN 2010102708632A CN 201010270863 A CN201010270863 A CN 201010270863A CN 101933479 A CN101933479 A CN 1019334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dellovibrio
- water
- abalone
- seedling
- mixed bacter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育苗过程如下:(1)培藻;(2)育苗:在育苗过程中添加蛭弧菌游泳体和蛭质体的混合菌液液,使混合菌在水体浓度至少达到10pfu/mL;所述蛭弧菌菌株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72,保藏日期为2009年8月7日;(3)换水:布卵后每5-30天一次,换水后立即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液;(4)采收。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对养殖环境中的常见细菌有很强的消除作用。由于蛭弧菌混合菌液对鲍鱼无毒副作用,因此适合于鲍鱼大规模工厂化养殖,能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贝类育苗方法,特别涉及促进鲍苗快速生长、增强免疫力,并能提高鲍苗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鲍鱼为一种海生贝类动物,鲍鱼除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外,其彩虹色的贝壳形状奇特,闪闪发光,是制作上乘工艺品的原料,又是护眼、保肝的药材,因此既是营养食品又是不可多得的海洋药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际市场对鲍鱼的需求大增,市场前景广阔。近期澳大利亚等国成功地在鲍鱼体内培育珍珠,使养鲍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鲍鱼的国家之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养鲍现状可谓发展迅速、成果喜人,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养殖过程还存在水质、饵料、密度、管理、病害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养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鲍病在养殖的很多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育苗过程中,常常爆发大规模的掉板现象,很多养殖场连续多批培苗却颗粒无收,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常规的防治鲍鱼掉板的方法主要是定期施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优点是药物直接入水、浓度高、吸收快、疗效好;缺点是可能会对鲍鱼产生刺激性、引发新病症。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会使致病菌耐药菌株增加,也会使一些鲍病例变得难以治愈。此外鲍体内抗生素残留会影响鲍鱼品质,不利于销售,进而造成养殖者的经济损失。中草药防治鲍鱼掉板也是一种常见的办法,具有无药物残留、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但也有见效慢的缺点,因而寻求一种更高效、经济的办法显得极为迫切。
蛭弧菌为寄生性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寄生、进而裂解其它细菌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微生物控制剂。蛭弧菌蛭质体是蛭弧菌在特定宿主细菌的周质空间内进行生长繁殖的形式;蛭弧菌游泳体是蛭弧菌侵入宿主细菌前的生长形式。用蛭弧菌蛭质体合蛭弧菌游泳体制成的蛭弧菌混合菌液,兼具两者的优点。在鲍鱼育苗过程中,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流水养殖,每天不间断流水或一天几个交换量,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能耗,同时由于养殖水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绿色养殖”成为许多养殖者的需求,引起水产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用蛭弧菌混合菌液来进行鲍鱼育苗的养殖方式在国内外尚未报道。
已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无论是在食品工业还是在(海洋)水产养殖等领域,蛭弧菌的应用均是安全的。例如:在国外,Lenz and Hespell(1978)研究发现,蛭弧菌及对动物及人的细胞不具侵染性[Lenz R.W.,HespellR.B.Attempts to grow bedellovibrios micurgically-injected into animal cells.Archives of Microbiology,1978,119(3):245-248]。在国内,林茂等(2006)研究了蛭弧菌对鱼类细胞的作用,发现它对鱼类细菌没有侵染作用[林茂,杨先乐,薛晖,曹海鹏,邱军强。蛭弧菌BDH2102对鱼类细胞及病原菌的作用。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7-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水型的绿色育苗新方法,在节水的同时,能够提高鲍鱼免疫力,促进鲍鱼生长,提高鲍苗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节水型的鲍鱼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过程如下:
(1)培藻:在育苗池中注入海水并曝气,自然培藻,附着基为聚乙烯波纹板,光照控制在2000-5000lux,海水水温控制在15-28℃;
(2)育苗:培藻40天后,开始在育苗池中布卵,并添加蛭弧菌游泳体和蛭质体的混合菌液,使混合菌在水体中的浓度至少达到10pfu/mL;其中光照控制在200-3000lux,水温控制在15-28℃;
(3)换水:布卵后每5-30天换水一次,每次为全池换水;换水后立即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并使蛭弧菌混合菌在水体中的浓度至少达到10pfu/mL;
(4)采收:待幼鲍壳长到3.0-6.5mm,即可进行采收;
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简称为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72,保藏日期为2009年8月7日。蛭弧菌BDFM05呈单细胞,椭圆形,大小为1.43×0.53μm,端生鞭毛,鞭毛长度至少2μm;蛭弧菌BDFM05以双层平板法于28℃培养三天可形成直径2~3mm的透明圆形噬菌斑。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布卵前,育苗池彻底换水,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在换水后立即添加进去。
优选地,所述蛭弧菌混合菌在水体浓度为10-107pfu/mL。
优选地,所述海水经过砂滤和沉淀处理。
优选地,所述布卵初始量为1~3万粒/m3养殖水体。
优选地,所述曝气量控制在10-100L/h/m3。
优选地,所述布卵后,根据藻生长状态,添加营养盐3-5g/m3,2-4天添加一次。
优选地,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为:
在含副溶血弧菌的DNB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CCTCC M 209172,恒温摇床160rpm~250rpm、25~32℃培养12~36h;培养物经过6000rpm、4℃离心20min,得到沉淀和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DNB液体培养基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制得蛭弧菌蛭质体菌液;将上清液16000rpm、4℃离心20min,得到沉淀,向沉淀中加入DNB液体培养基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制得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将上述制得的蛭弧菌蛭质体菌液与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即细菌数1∶1混合),得到蛭弧菌混合菌液。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能消除养殖环境中的鲍鱼致病菌。
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对养殖环境中的常见细菌,包括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等鲍鱼致病菌有很强的消除作用。兼具游泳体起效快,活力强和蛭质体制备、保存容易,杀菌时间久、环境耐受力强的双重优点。
2、本发明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能显著提高鲍苗体质,增强免疫力。
本发明中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在控制鲍鱼养殖环境、水体中细菌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鲍苗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了鲍苗培育的成活率。
3、本发明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在控制和消除鲍鱼细菌应用中安全性好。蛭弧菌混合菌液通过裂解致病菌的方法是生物方法。蛭弧菌混合菌液可侵染、裂解宿主细菌的特性使之适合作为生物净化因子,且其在裂解完宿主细菌后,会因饥饿而自动消亡,从而克服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副作用和常规消毒液对鲍鱼的不利影响。同时已有研究证明蛭弧菌对人等无毒。
4、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能净化水质并促进鲍鱼生长。
蛭弧菌混合菌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能改善动物胃肠道环境,促进生长。
5、含有本发明所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适合推广应用于鲍鱼和其他水产养殖过程。
蛭弧菌混合菌液对人和鲍鱼无毒副作用。适合于鲍鱼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可以为鲍鱼的绿色加工生产提供保障并且为控制和消除鲍鱼致病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6、本发明采用周期换水并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浓缩液的养殖模式,不仅大量节约养殖用水,同时能提高鲍苗成活率。
7、用蛭弧菌游泳体和蛭质体制成的混合菌液作为控制鲍鱼育苗水体细菌的蛭弧菌混合菌液,兼具游泳体起效快,活力强和蛭质体制备、保存容易,杀菌时间久、环境耐受力强的双重优点。这些优点使得蛭弧菌混合菌液非常适合作为抑止或清除生物体及其环境中致病菌的生物净化因子,从而克服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副作用和中草药见效慢的不利因素,对防止脱板症,提高幼鲍在波纹板上的附着量和生长速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地位于山东某养殖场,本发明的鲍苗为皱纹盘鲍,由该养殖场提供。本发明实施地的养殖池建在养殖大棚内,每个水池规格为2×2×0.75m,水深为0.45m。培藻前各池均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反复冲洗干净。水池上方盖上遮光度为60%的遮光布,避免光照过强。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200-5000)lux。
实施例1
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制备
蛭弧菌游泳体的制备:将蛭弧菌蛭质体制备方法中的含蛭弧菌游泳体的上清经16000rpm离心20min后,得到的沉淀即是蛭弧菌游泳体,加入DNB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pH值为7.2~7.6)悬浮蛭弧菌游泳体,得到10-109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浓缩液。
蛭弧菌蛭质体的制备:所述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以双层平板法于28℃培养三天可形成直径2~3mm的透明圆形噬菌斑,所用的蛭弧菌混合菌液以下方法进行发酵:在装有100mL营养肉汤(蛋白胨10g,牛肉膏粉3g,氯化钠5g,pH 7.4±0.2)的锥形瓶中接种0.5mL107cfu/mL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购于美国典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Culture Collection,编号:ATCC 17802),200rpm、28℃摇床培养18小时,培养液分别于4℃、5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用5mL生理盐水悬浮沉淀菌体,之后加入到一个装有100mL DNB(dilute nutrient broth)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酵母精提物0.1g,海水晶28g,溶于1000mL蒸馏水,pH值为7.2~7.6)的锥形瓶中,再加入1mL含103pfu/mL的蛭弧菌BDFM05(CCTCC M209172)。恒温摇床250rpm、28℃培养36h。培养液于4℃6000rpm离心20min,保留沉淀,加入10mL DNB液体培培养基(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酵母精提物0.1g,海水晶2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pH值为7.2~7.6)悬浮沉淀物,得到107-109pfu/mL的蛭弧菌蛭质体。
将同浓度的游泳体和蛭质体等体积混合,可得到蛭弧菌混合菌液。
实施例2
1、蛭弧菌混合菌液在育苗中应用
本发明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藻,在育苗池中注入经过砂滤和沉淀处理的海水并曝气,附着基为聚乙烯波纹板,光照控制在2000-5000lux,水温控制在15-28℃,培藻时间为40天,这一阶段不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第二阶段是育苗,本发明的内容主要在此阶段展开,培藻40天后,开始在育苗池中布鲍鱼受精卵,育苗时间为40天,这一阶段实验组在每次换水后立即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将实施例1得到的蛭弧菌混合菌液,以不同的换水周期,分别向养殖水体投不同浓度的蛭弧菌混合菌液。所有实验池所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Ph值、盐度等相同。所有试验池的换水周期及加菌浓度如下:
下面具体对本实施步骤进行描述:
A组:正常流水,日换水量为池水量的2倍,每天早上6:00用高压水冲洗池子,期间不加蛭弧菌混合菌液,同工厂生产方式一样;
B组(B-1、B-2、B-3、B-4):5天换(全池)水一次;
C组(C-1、C-2、C-3、C-4):10天换(全池)水一次;
D组(D-1、D-2、D-3、D-4):15天换(全池)水一次;
E组(E-1、E-2、E-3、E-4):20天换(全池)水一次;
F组(F-1、F-2、F-3、F-4):25天换(全池)水一次;
G组(G-1、G-2、G-3、G-4):30天换(全池)水一次;
B-1、C-1、D-1、E-1、F-1、G-1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混合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混合菌液浓度达到10pfu/mL。
B-2、C-2、D-2、E-2、F-2、G-2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混合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混合菌液浓度达到103pfu/mL。
B-3、C-3、D-3、E-3、F-3、G-3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混合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混合菌液浓度达到105pfu/mL。
B-4、C-4、D-4,E-4、F-4、G-4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混合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混合菌液浓度达到107pfu/mL。
在第一阶段培藻过程中,曝气量控制在50L/h/m3,并密切观察,从第五天开始,可以观察到黄色的波纹板两面不均匀附有褐藻,此时控制光照在2000-5000lux左右,水温控制在15-28℃;根据藻生长状况适量添加营养盐(N∶P∶Si∶Fe=5∶1∶1∶1),一般的,3-5g/m3水体,2-4天添加一次,并及时将采苗框翻转,利于藻均匀附着在波纹板上。十天后,可以观察到波纹板的两面都较均匀的附着一薄层褐藻,取少量在显微镜下镜检,所见主要有大型舟形藻、小型舟形藻、菱形藻和卵形藻等,比例不一。
在第二阶段育苗过程中,需要合理调节光照,光照一般控制在200-2000lux之间,为藻提供比较适度的条件,以防止藻生长过快加速老化或生长速度过慢而被鲍苗消耗殆尽。在藻培起来后,把皱纹盘鲍的受精卵泼洒到水池里。每池泼洒(也叫布卵)5万个,布卵水温控制在17-22℃左右,布卵3天内,可以观察到水体中很多浮游的担轮幼虫,这一时期换水需要用200目滤网过滤,以防止幼虫流失。七天后,在藻板的两面都可以看到附着有微小的匍匐幼体,小心刮取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其活力,随着鲍苗的生长,需要消耗波纹板上的藻类,所以需要根据板上藻的状态适度添加营养盐,到大多数板两面的藻快要吃光时,要及时下板。
从培藻到采苗,时间为80天,稚鲍体长至3.0-6.5mm即可收苗,波纹板上的单细胞藻类部分老化,少数波纹板上的藻已被吃光,所有水池没有发现白板或脱板现象,每张波纹板上的附苗量为300-600粒不等,最多的一张板上达到1200粒左右,具体的育苗指标与测量方法如下:
(1)鲍苗初始量,每池5万苗。
(2)收苗平均壳长,随机抽取50粒鲍苗,测量壳长,取平均值。
(3)壳长平均日增长量,收苗平均壳长,取30天的平均值。
(4)鲍苗平均个体重量,随机抽取50粒鲍苗,称其总重后取平均值。
(5)收苗量,称取5g鲍苗,计算其粒数,将收集的鲍苗称其总重,后估算鲍苗的粒数。
(6)成活率,某阶段结束时鲍苗量占该阶段投苗量的百分率。
此种方法对鲍鱼育苗的各项指标影响具体见以下各表。
2、鲍鱼免疫指标测定
试验结束每组取样120个,20个/管放于6个分别盛有lmLHank’s缓冲液(pH值7-8)的2mL-Eppendorf管中,贮于-80℃以备抗免疫指标的测定。测定时取出样品,使其在冰上融化,进行匀浆,然后6000r/min,-4℃离心5min,取上清用于免疫指标的测定。
①酚氧化物酶的测定
酚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是通过测定和L-DOPA(左旋多巴)反应生成的多巴胺的吸光值来计算的。把每个样品100μL加到1.5mL的Eppendorf管中,每个样品重复三次。再加入用PBS液配制的0.5mg/mL海藻酸钠在26-27℃下反应30min,加入50μL的用PBS液配制的3mg/ml的L-DOPA(左旋多巴),10min后,在490nm处读取吸光值。对照液用相应的PBS液代替海藻酸钠。
②溶菌酶活力测定
以溶壁微球菌冻干粉为底物。用0.1mol/L,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配成底物悬液(OD570nm≈0.3),取3.0mL该悬液于试管内置冰浴中,再加入50μL待测血清,混合,测A0值。然后将试液移入37℃温浴中置30min,取出后再置于冰浴中10min,以终止反应,测其A值。溶菌活力UL按(A0-A)/A式计算。
③感染实验
感染试验于预先消毒的盛有15L砂滤海水(盐度29~30‰)的透明水族箱中进行,从A、B-1、B-2....G-4各个组随机取鲍鱼苗200颗,平均分成两组,设两个重复。一组在水体加入副溶血弧菌悬液,并使水体中副溶血弧菌浓度达到108~9cfu/mL;另一组不在养殖水体中加任何菌液,正常养殖。试验水温保持在18~24℃,每天换水量50%,5天彻底换水,充气培养。人工感染后,记录鲍苗的壳色变化、运动、摄食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0d以上,最终计算成活率,采用相对存活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计算式:
RPS(%)=(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此种方法对育苗的各项指标影响具体见下表:
表15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表210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表3 15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表4 20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表5 25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表6 30天换水周期对皱纹盘鲍育苗的影响
在相同的换水周期下,随着蛭弧菌混合菌液的浓度升高,成活率都明显升高,且都明显高于A组,说明采用新型的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的方法,能明显提高鲍鱼育苗的成活率,不但如此,鲍苗的体长平均日增加量也随蛭弧菌混合菌液的浓度升高而增大,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仅大大节约了用水量,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能缩短生产周期,节约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不同换水周期来看,相同浓度下的各组苗成活率,体长等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综合来看,在10pfu/mL浓度下,30天不换水是比较经济的方式,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较佳。
从鲍苗免疫力指标来看,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各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对照A组;感染实验结果表明,A组的存活率为0%,其他所有添加过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各组相对存活率为82.8-100%。说明蛭弧菌混合菌液能够显著提高鲍苗的免疫力。
水质方面,氨态氮用次溴酸纳氧化法测定(GB12763.4-91);亚硝酸盐氮用重氮-偶氮光度法测定(GB12763.4-91)。实施例2,应用试验结束时,对各组的水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组水池中的各项水质测定值均高于试验组B、C、D...G组。其中,A组氨态氮的检测结果为0.0356mg/L,B-1与G-4之间最低为0.0284mg/L、最高为0.0335mg/L;A组检测亚硝酸盐氮结果为0.051mg/L,B-1与G-4之间最低为0.046mg/L、最高为0.050mg/L。
由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应用浓度为101-107pfu/mL蛭弧菌混合菌液可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调节水中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从而提供有利于鲍鱼生存的水体环境。弧菌数方面,采用涂布TCBS平板法检测,对照组A水体弧菌数在2.23×102cfu/mL左右,然而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各组弧菌总数一般在2.18-3.42×101cfu/mL,说明蛭弧菌能有效控制水体的弧菌数,并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综合来看,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能明显的提高鲍鱼的体质,增强鲍鱼的免疫力,而且能够改善水质,达到节水节能、提高成活率的良好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藻:在育苗池中注入海水并曝气,自然培藻,附着基为聚乙烯波纹板,光照控制在2000-5000lux,水温控制在15-28℃;
(2)育苗:培藻40天后,开始在育苗池中布卵,并添加蛭弧菌游泳体和蛭质体的混合菌液,使混合菌在水体中的浓度至少达到10pfu/mL;其中光照控制在200-3000lux,水温控制在15-28℃;
(3)换水:布卵后每5-30天换水一次,每次为全池换水;换水后立即添加蛭弧菌混合菌液,并使蛭弧菌混合菌在水体中的浓度至少达到10pfu/mL;
(4)采收:待幼鲍壳长达到3.0-6.5mm,即可进行采收;
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简称为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72,保藏日期为2009年8月7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鲍鱼布卵前,育苗池彻底换水,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在换水后立即添加进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所述蛭弧菌混合菌在水体中的浓度为10-107p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海水经过砂滤和沉淀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藻为底栖硅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曝气量控制在10-100L/h/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鲍鱼布卵初始量为1~3万粒/m3,布卵后,根据藻生长状态,添加营养盐3-5g/m3,2-4天添加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弧菌混合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在含副溶血弧菌的DNB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BDFM05,恒温摇床160rpm~250rpm、25~32℃培养12~36h;培养物经过6000rpm、4℃离心20min,得到沉淀和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DNB液体培养基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制得蛭弧菌蛭质体菌液;将上清液16000rpm、4℃离心20min,得到沉淀,向沉淀中加入DNB液体培养基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制得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将上述制得的蛭弧菌蛭质体与游泳体的菌液混合,即为蛭弧菌混合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弧菌蛭质体与游泳体按细菌数1∶1的比例混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708632A CN101933479B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708632A CN101933479B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3479A true CN101933479A (zh) | 2011-01-05 |
CN101933479B CN101933479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338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7086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479B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3347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556A (zh) * | 2014-03-20 | 2014-06-25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 |
CN103918586A (zh) * | 2014-03-26 | 2014-07-16 | 北海正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虾蟹养殖用海洋全价营养盐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标准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7406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福建蓝鲸水产有限公司 | 育苗用底栖硅藻培养及其鲍鱼苗培育方法 |
-
2010
- 2010-08-31 CN CN2010102708632A patent/CN1019334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7406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福建蓝鲸水产有限公司 | 育苗用底栖硅藻培养及其鲍鱼苗培育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渔业致富指南》 20050930 武清爽 《鲍人工育苗技术》 29 , 第18期 2 * |
《科学养鱼》 20050430 余德光 《九孔鲍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36-37 , 第4期 2 * |
《科学养鱼》 20070130 王有政 《九孔鲍健康育苗技术》 26-27 , 第1期 2 *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30 钟幼平 《国内南方鲍鱼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 51-58 第4卷, 第1期 2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556A (zh) * | 2014-03-20 | 2014-06-25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 |
CN103918586A (zh) * | 2014-03-26 | 2014-07-16 | 北海正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虾蟹养殖用海洋全价营养盐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标准 |
CN103918586B (zh) * | 2014-03-26 | 2016-02-17 | 北海正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虾蟹养殖用海洋全价营养盐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3479B (zh)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7905B (zh) | 一种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 | |
CN103004662B (zh) | 一种利用淡水底栖硅藻培育泥鳅水花苗的方法 | |
CN102017913B (zh) | 一种节能型九孔鲍育苗方法 | |
CN111134058B (zh) | 一种适用于海湾扇贝的节水育苗方法 | |
CN101933479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
CN102017916B (zh) |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 | |
CN102017910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大菱鲆养殖方法 | |
CN102057883A (zh) | 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在海参育苗中的应用 | |
CN101999326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
CN101999325B (zh) | 节能减排的鲍鱼育苗方法 | |
CN102017906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九孔鲍育苗方法 | |
CN102017911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大菱鲆育苗方法 | |
CN101940179B (zh) | 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 | |
CN102017917B (zh) | 一种节能型海水鱼育苗方法 | |
CN101953315B (zh) | 稚鲍养殖方法 | |
CN102027883B (zh) | 一种节能型海参养殖方法 | |
CN102017912B (zh) |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 | |
CN111296336A (zh) | 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1940181B (zh) | 一种节水型的大菱鲆养殖方法 | |
CN101999324B (zh) | 一种稚鲍养殖方法 | |
CN101982070B (zh) | 一种节水型的稚鲍养殖方法 | |
CN102017915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九孔鲍养殖方法 | |
CN102017909B (zh) | 一种节能型大菱鲆养殖方法 | |
CN101940180A (zh) | 一种斑节对虾育苗方法 | |
CN106614186A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