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729A -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7729A
CN101927729A CN 201010183014 CN201010183014A CN101927729A CN 101927729 A CN101927729 A CN 101927729A CN 201010183014 CN201010183014 CN 201010183014 CN 201010183014 A CN201010183014 A CN 201010183014A CN 101927729 A CN101927729 A CN 101927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tadioptre
eyes
forward area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30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7729B (zh
Inventor
植松博
岸本雄也
麦仓纪夫
细部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7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0Front-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Periscope arrangements, i.e. optical devices using combinations of mirrors, lenses, prisms or the like ; Other mirror arrangements giving a view from above or under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提高设在前支柱上的第二反射镜的视觉辨认性,从驾驶员不会直接看见车门后视镜的第一反射镜,降低了烦乱感。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支承在前支柱(28)及副支柱(31)上的副车窗玻璃(32);车门后视镜(14)的后视镜壳(41);设在后视镜壳的前侧部(43)上且对车辆(12)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5);将由第一反射镜(15)反射并透过副车窗玻璃(32)的光向驾驶员(Sn)反射来进行映现的第二反射镜(16),还具有遮蔽部件(61),其对形成反射光(57)的入射光(58)进行遮蔽,该反射光从副车窗玻璃(32)附近的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或附近的座椅(56)向副车窗玻璃(32)入射且朝向第二反射镜(16)。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前轮的周围以及车辆的前侧方进行视觉辨认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有使用镜子或摄像机的情况。在使用镜子的情况下,例如,在对前玻璃的左右端进行支承的前支柱上以驾驶员能够观察的方式设置第一镜子,使传送像(反射光)的第二镜子与第一镜子相对并以像(入射光)从前方以及侧方进入的方式设置在从前支柱向下方延伸的副支柱上,由此,能够使侧方的死角减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存在一种视觉辨认装置,在收纳车门后视镜主体的后视镜壳上具有:第一反射镜,其以对从车门后视镜的下方到车辆的侧方及前方的所希望范围内的对象物进行映现的方式设置;第二反射镜,其以将第一反射镜的光向乘坐者反射的方式设在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上;收纳反射部,在使车门后视镜为收纳状态时,对对象物进行映现(例如,参照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文献2)。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反光镜配置构造中,存在无法对前车身和前车身附近的侧方以及前轮附近进行视觉辨认的问题。
另外,还有可能产生在观察第一镜子时,在安装于前支柱及副支柱的三角玻璃上反射光,车室内也被映入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观察第二反射镜时,在安装于前支柱及副支柱的副车窗玻璃上反射光,副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的乘坐者也被映入,存在感到难以观察的情况。
另外,在驾驶员观察车门后视镜时,车门后视镜、车室外的收纳反射部、车室内的第二反射镜的合计三块镜子进入视野,存在感觉烦乱及难以观察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5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2008-1663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通过对映入进行抑制来提高第二反射镜的视觉辨认性,在观察车门后视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时,从乘坐者(驾驶员)不会直接看见第一反射镜,能够降低烦乱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副车窗玻璃,被支承在从车辆的前支柱及该前支柱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副支柱上;配置在该副车窗玻璃的附近且映现车辆后方侧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第一反射镜,设在该后视镜壳的前表面且对从下方到车辆侧方及前方的所希望范围的对象物进行映现;设在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上的第二反射镜,将由该第一反射镜反射并透过副车窗玻璃的光朝向乘坐者反射来映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遮蔽部件,其对形成反射光的入射光进行遮蔽,所述反射光是从副车窗玻璃附近的乘坐者和座椅中的至少一方向副车窗玻璃入射且朝向第二反射镜。
技术方案2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与车辆的前支柱相比配置在车辆的后方、对车辆后方进行映现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第一反射镜,设在该后视镜壳的前表面并对从下方到车辆侧方及前方的所希望范围的对象物进行映现;第二反射镜,将该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坐者反射来对对象物进行映现,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中的向乘坐者的反射光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
在技术方案3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在朝向所述副车窗玻璃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反射率低的颜色的膜和反射率低的表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
在技术方案4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副支柱上的遮蔽板。
在技术方案5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是使所述副支柱向车室内侧突出的部位。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中,由于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支承在前支柱及副支柱上的副车窗玻璃;映现车辆后方侧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设在后视镜壳的前表面且对车辆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镜反射且透过副车窗玻璃的光向乘坐者反射来对车辆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设在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上的第二反射镜,并具有遮蔽部件,其对形成反射光的入射光进行遮蔽,该反射光从副车窗玻璃附近的乘坐者和座椅中的至少一方向副车窗玻璃入射且朝向第二反射镜。因此,通过遮蔽部件,能够防止靠近副车窗玻璃侧的座椅(副驾驶席)以及座椅(副驾驶席)的乘坐者映入第二反射镜中,具有提高第二反射镜的视觉辨认性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由于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对车辆后方进行映现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设在后视镜壳的前表面且对车辆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坐者反射来对车辆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二反射镜,还具有对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中的朝向乘坐者的反射光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因此,在乘坐者(驾驶员)将视线指向第二反射镜时,从乘坐者(驾驶员)不能直接观察到第一反射镜,具有能够降低烦乱感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由于遮蔽部件在朝向副车窗玻璃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反射率低的颜色的膜和反射率低的表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因此,遮蔽部件的外表面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具有能够可靠防止映入第二反射镜中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遮蔽部件是安装在副支柱上的遮蔽板,因此,能够仅通过在副支柱上安装遮蔽板来遮蔽副车窗玻璃附近的座椅(副驾驶席)和副车窗玻璃之间的光路,构造简单。
另外,具有能够追加安装遮蔽板的优点。
在遮蔽部件对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中的朝向乘坐者的反射光进行遮蔽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在副支柱上安装遮蔽板进行遮蔽,构造简单。
另外,具有能够追加安装遮蔽板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遮蔽部件是使副支柱向车室内侧突出的部位,能够仅通过使副支柱向车室内侧突出来遮蔽副车窗玻璃附近的座椅(副驾驶席)和副车窗玻璃之间的光路,不需要其他部件,具有构造更简单的优点。
即使在遮蔽部件对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中的朝向乘坐者的反射光进行遮蔽的情况下,能够仅通过使副支柱向车室内侧突出来进行遮蔽,不需要其他部件,具有构造更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所具有的车门后视镜的主视图。
图3是对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对象物进行映现的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对象物进行映现的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实施例2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3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4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4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所具有的车门后视镜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5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2...车辆,14...车门后视镜,15...第一反射镜,16...第二反射镜,28...前支柱,31...副支柱,32...副车窗玻璃,41...后视镜壳(车门后视镜罩),43...后视镜壳的前表面(前侧部),53...第一对象物,54...第二对象物,55...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56...附近的座椅,57...朝向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58...入射光,61...遮蔽部件,61B...遮蔽部件(突出的部位),61D...遮蔽部件,62...遮蔽部件的外表面,An...副车窗玻璃附近的乘坐者,Sn...乘坐者(驾驶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是对车辆12的左前的侧方进行观察的装置,其将映现在设于车室13外的车门后视镜14上的第一反射镜15中的像向车室13内的第二反射镜16映现。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车辆12具有:前车身21;车室13;对副驾驶席23、驾驶席24、左前门25、前玻璃26、前玻璃26的左右端进行支承的前支柱28;与前支柱28相连并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副支柱31;通过副支柱31以及前支柱28支承的副车窗玻璃32;配置在副支柱31、前支柱28之间的仪表板33;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
车门后视镜14在车室13的外部,具有:安装在左前门25的前上部35上的支承部36;对光进行反射而对后方(箭头a1的方向)的像进行映现的车门后视镜主体38;支承车门后视镜主体38的车门后视镜罩41。
支承部36以使车门后视镜罩41自由转动,即能够折叠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
车门后视镜罩41为树脂制,成形为箱状,具有朝向车辆12的前方(箭头a3的方向)的前侧部43、与前侧部43相连的内侧部44、外侧部45。在前侧部43的下部47上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反射镜15。
第一反射镜15为凸面镜,凸面的半径以及凸面的朝向是以车辆12的左前的侧方(参照图3(a))映现在第二反射镜16中的方式设定。
第二反射镜16为平面镜。
下面,通过图1~图2、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的主体进行说明。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副车窗玻璃32,其被支承在从车辆12的前支柱28及前支柱28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副支柱31上;配置在副车窗玻璃32的附近且映现车辆后方侧(箭头a1的方向)的车门后视镜14的后视镜壳(车门后视镜罩41);第一反射镜15,其设置在后视镜壳(车门后视镜罩41)的前表面(前侧部43)上,对从下方到车辆12侧方(图3(a)的侧方视觉辨认界限位置51)及前方(图3(a)的前视觉辨认界限位置52)的所希望范围的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进行映现;设置在前支柱28的车室内侧面55上的第二反射镜16,其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镜15反射且透过副车窗玻璃32的光向乘坐者(图3、图4的驾驶员Sn)反射来映现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遮蔽部件61,其遮蔽入射光58,该入射光58形成从副车窗玻璃32附近的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参照图4)和附近的座椅56中的至少一方向副车窗玻璃32入射从而朝向第二反射镜16的反射光57。
遮蔽部件61是在朝向副车窗玻璃32的外表面62上,形成反射率低的颜色的膜和反射率低的表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
反射率低的颜色为例如磨砂黑那样无光泽的深色系的颜色。
反射率低的表面形状是使表面粗糙的非镜面且无光泽的形状。
遮蔽部件61具体地说是安装在副支柱31上的遮蔽板,被安装在副支柱31的内饰部件64上。在车辆12的俯视图(图4的视角)中,遮蔽部件61与副驾驶席23的座椅56的座椅靠背65大致平行地向车室13的中央伸出。换言之,遮蔽部件61垂直地向相对的驾驶席24侧的副支柱31伸出。
此外,遮蔽部件61的大小根据车辆12的条件而不同,只要是在第二反射镜16中不会映现出副驾驶席23的座椅56以及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地对光进行遮蔽的大小即可。
下面,通过图3、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图3(a)的箭头b向视图。
这里的条件为在车辆12的左前的侧方且,下方换言之在左前轮附近配置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设驾驶者Sn的体型为标准体型。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能够发挥如下作用,即坐在驾驶席24的座椅67上的驾驶员Sn朝向左前方(箭头a4的方向)观察第二反射镜16时,如图3(b)所示,由于来自死角的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的反射光到达眼睛,所以能够通过第二反射镜16对死角进行视觉辨认。
具体来说,来自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的反射光通过第一反射镜15成为反射光,第一反射镜15的反射光到达第二反射镜16,通过第二反射镜16,反射光进入眼睛,因此,如图3(b)所示,能够观察死角内的状态,能够对死角进行视觉辨认。
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如图4所示,乘坐者(驾驶员)Sn观察第二反射镜16(箭头a4的方向)时,如图3(b)所示,第二反射镜16映现出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但是通过遮蔽部件61,副驾驶席23的座椅56以及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不会映现到第二反射镜16中。因此,乘坐者(驾驶员)Sn能够观察到没有映现出副驾驶席23的座椅56以及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的像(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反射镜16的视觉辨认性。
若遮蔽部件61对从座椅56或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向第二反射镜16行进的光58进行遮蔽,在第二反射镜16中不会映现出座椅56或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
能够仅通过在副支柱31上安装遮蔽板(遮蔽部件61)来遮蔽副车窗玻璃32附近的座椅56和副车窗玻璃32之间的光路(以光58作为对象),构造简单。
另外,还具有能够后安装遮蔽板(遮蔽部件61)的优点。
(实施例2)
下面,通过图5对实施例2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进行说明。图5是与图1对应的图。对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的特征在于具有遮蔽部件61B。
遮蔽部件61B是使副支柱31向车室13内侧突出的部位,是使副支柱31的内饰部件64通过树脂成形模具进行成形时一体成形的。
实施例2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发挥与实施例1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提高了第二反射镜16的视觉辨认性。
而且,实施例2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仅通过使副支柱31向车室13内侧突出就能够遮蔽副车窗玻璃32附近的座椅56和副车窗玻璃32之间的光路,不需要其他部件,具有构造更简单的优点。
(实施例3)
通过图6对实施例3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C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C的特征在于具有副车窗玻璃支承机构71。
副车窗玻璃支承机构71,以使在第二反射镜16中不映现副支柱31附近的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和座椅56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在向副车窗玻璃32C的入射光58由副支柱31遮蔽的位置上配置副车窗玻璃32C。
副车窗玻璃32C与双点划线所示的实施例1的副车窗玻璃32相比向车辆12的外侧(箭头a5的方向)偏置。而且,仅副车窗玻璃32C的周围73和周围73附近的内表面74被支承。
此外,副车窗玻璃支承机构71具有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75和安装有密封部件75的角部76。角部76是由前支柱28、副支柱31、与副支柱31的下端和前支柱28连接的下框部77形成的三角形的窗框。
实施例3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C发挥与实施例1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提高第二反射镜16的视觉辨认性。
(实施例4)
通过图7、图8对实施例4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D进行说明。图8(a)是通常状态的车门后视镜14D的立体图,图8(b)是收纳状态的车门后视镜14D的立体图。对于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4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D的特征在于,具有:与车辆12的前支柱28相比配置在车辆12的后方(箭头a1的方向),且映现车辆12后方(箭头a1的方向)的车门后视镜14D的后视镜壳(车门后视镜罩)41D;设在后视镜壳(车门后视镜罩)41D的前表面(前侧部43)且映现从下方到车辆12侧方(图3(a)的侧方视觉辨认界限位置51)及前方(图3(a)的前视觉辨认界限位置52)的所希望范围的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的第一反射镜15D;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镜15D反射的光向乘坐者(图3、图4的驾驶员Sn)反射来映现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的第二反射镜16;对第一反射镜15D的反射光中的朝向乘坐者(驾驶员Sn)的反射光81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61D。
车门后视镜14D具有第一反射镜15D,第一反射镜15D由设在朝向车辆12的前方(箭头a6的方向)的前侧部43上的通常反射部83和设在与前侧部43相连的内侧部44上的收纳反射部84构成。
收纳反射部84在处于使车门后视镜14D如箭头b1那样转动的图8(b)的收纳状态时,映现第一对象物53、第二对象物54。
“通常状态”是指能够通过车门后视镜14D对车辆12的后方(箭头a1的方向)进行视觉辨认的状态,是图7及图8(a)的状态。
遮蔽部件61D是安装在副支柱31上的遮蔽板,并被安装在副支柱31的内饰部件64上。在通常状态时,从驾驶员Sn观察,是隐藏了收纳反射部84的大小。
此外,虽然遮蔽部件(遮蔽板)61D固定在内饰部件64上,但是也可以是在人或行李与遮蔽部件(遮蔽板)61D接触时,遮蔽部件(遮蔽板)61D能够由转动机构(未图示)可转动地(箭头b2的方向)支承的结构。
在实施例4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D中,如图7所示,在乘坐者(驾驶员)Sn将视线指向车门后视镜14D或第二反射镜16时,收纳反射部84被遮蔽部件(遮蔽板)61D隐藏,不能看到。因此,在观察车门后视镜14D以及第二反射镜16时,不能直接看到第一反射镜15D,具体地说不能直接看见收纳反射部84,具有能够降低烦乱感的优点。
而且,仅通过在副支柱31上安装遮蔽板61D就能够遮蔽第一反射镜15D的收纳反射部84,构造简单。
另外,具有能够后安装遮蔽板61D的优点。
(实施例5)
通过图9对实施例5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E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图1~图4的实施例1、图7以及图8的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5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E的特征在于具有遮蔽部件61E。遮蔽部件61E是使副支柱31向车室13内侧突出的部位,具体地说,朝向副支柱31向车辆12的后方(箭头a1的方向)进一步鼓出。而且,遮蔽部件61E是在使副支柱31的内饰部件64通过树脂成形金属模具进行成形时一体成形的。
实施例5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E发挥与实施例4的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D相同的作用、效果。即,在观察车门后视镜14E以及第二反射镜16时,不能直接看见第一反射镜15D,具体地说不能直接看见收纳反射部84,具有能够减少烦乱感的优点。
车辆1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E,仅通过使副支柱31向车室13内侧突出,就能够遮蔽第一反射镜15D,详细地说能够遮蔽收纳反射部84,不需要其他部件,具有构造更简单的优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适用于通过镜子对车辆的左前轮的附近进行视觉辨认的装置。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副车窗玻璃,被支承在从车辆的前支柱及该前支柱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副支柱上;配置在该副车窗玻璃的附近且映现所述车辆后方侧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第一反射镜,设在该后视镜壳的前表面且映现从下方到所述车辆侧方及前方的所希望范围的对象物;设在所述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上的第二反射镜,将由该第一反射镜反射并透过所述副车窗玻璃的光朝向乘坐者反射来映现所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遮蔽部件,其对形成反射光的入射光进行遮蔽,所述反射光是从所述副车窗玻璃附近的乘坐者和座椅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副车窗玻璃入射且朝向所述第二反射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与所述车辆的前支柱相比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后方、且映现所述车辆后方的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第一反射镜,设在该后视镜壳的前表面并映现从下方到所述车辆侧方及前方的所希望范围的对象物;第二反射镜,将由该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坐者反射来映现所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中的向所述乘坐者的反射光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在朝向所述副车窗玻璃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反射率低的颜色的膜和反射率低的表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副支柱上的遮蔽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是使所述副支柱向车室内侧突出的部位。
CN 201010183014 2009-06-23 2010-05-18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Active CN101927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8884 2009-06-23
JP2009148884A JP5039749B2 (ja) 2009-06-23 2009-06-23 車両の前側方視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729A true CN101927729A (zh) 2010-12-29
CN101927729B CN101927729B (zh) 2013-02-27

Family

ID=4275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3014 Active CN101927729B (zh) 2009-06-23 2010-05-18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266841B1 (zh)
JP (1) JP5039749B2 (zh)
CN (1) CN101927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326A (zh) * 2016-09-20 2019-04-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28514C1 (ru) * 2013-06-07 2014-09-20 Вале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очек Кабина повыш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2414U (ja) * 1983-02-25 1984-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運転者室構造
WO1986005749A1 (fr) * 1985-04-01 1986-10-09 Mario Di Pietro Dispositif de miroir retrovis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3033516U (ja) * 1996-07-05 1997-01-28 紀明 井手 方向指示機付きバックミラー
JP2005199844A (ja) * 2004-01-15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運転支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2117U (ja) * 1982-06-17 1983-12-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ピラ−グリツプ
JPH0333516U (zh) * 1989-08-11 1991-04-02
JP2004255915A (ja) * 2003-02-24 2004-09-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廻りミラー配置構造
JP2009173246A (ja) 2008-01-28 2009-08-0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前側方視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2414U (ja) * 1983-02-25 1984-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運転者室構造
WO1986005749A1 (fr) * 1985-04-01 1986-10-09 Mario Di Pietro Dispositif de miroir retrovis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3033516U (ja) * 1996-07-05 1997-01-28 紀明 井手 方向指示機付きバックミラー
JP2005199844A (ja) * 2004-01-15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運転支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326A (zh) * 2016-09-20 2019-04-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05891A (ja) 2011-01-13
EP2266841A2 (en) 2010-12-29
JP5039749B2 (ja) 2012-10-03
EP2266841B1 (en) 2011-10-19
CN101927729B (zh) 2013-02-27
EP2266841A3 (en)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5886B2 (en) Display system, electronic mirror system and movable-body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6740116B (zh) 一种一体式的抬头显示装置
US8917437B2 (en) Mirror assembly with formed reflective element substrate
EP14175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with a day/night mode head-up display
US20170355312A1 (en)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full screen video display
US6104552A (en) Vehicula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forward vision optical system
US7811011B2 (en) Camera arrangement behind an inclined pane
US11370360B2 (en) Display system
CN101479130A (zh) 车辆视觉系统
JPH05319174A (ja) 自動車視界表示装置
US9767695B2 (en) Stand alon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US20190061625A1 (en) Rear-view sensor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CN101954882B (zh) 车辆的多方向视觉辨认装置
CN101927729B (zh)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US3394978A (en) Dual side split rearview reflecting system
CN106291928A (zh) 机动车辆的投影装置和操作机动车辆的投影装置的方法
US20200027428A1 (en) Rear vision projected display for a vehicle
CN102529815B (zh) 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KR101311137B1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용 프리세팅장치
JP2016182903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842878A (zh) 后视镜装置
KR101721064B1 (ko) 헤드 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918331B1 (ja) フロント内に設ける車両の死角解消構造
US1143381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H0664472A (ja) 車両用端部位置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