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5088B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5088B CN101925088B CN200910147452.1A CN200910147452A CN101925088B CN 101925088 B CN101925088 B CN 101925088B CN 200910147452 A CN200910147452 A CN 200910147452A CN 101925088 B CN101925088 B CN 1019250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oe
- user
- pattern
- target terminal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结果进行编码的方法、终端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目标用户终端测量QoE值,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进行编码,或者进一步根据调整后的编码方案进行无线资源分配。本发明的这种方法、终端和系统根据QoE对编码技术进行调整,从而使无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指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编码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对于信源编码,由于传统网络采用电路交换,因此信源编码在传统网络中通常是固定速率的。在由Internet承载的IP电话领域,利用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Multi-Rate,AMR)技术可以改变用户的编码速率,控制其速率改变的依据通常是网络资源条件,比如网络带宽等。
对于信道编码,主要根据服务类型设置其模式。比如,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就是一种信道编码中采用的技术,该技术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改变调制及编码方式。其中,信道情况可以通过基于接收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反馈的方法进行估计。AMC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电视广播(DVB)等无线通信系统之中,用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能力。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VoIP用户被设置为不使用AMC,而Data用户使用AMC。这样导致的问题是,VoIP用户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可能造成潜在的无线资源浪费。
可以看出,采用适当的编码技术能够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用户体验质量(QoE)对编码技术进行调整,以实现更高效的无线资源利用,进而在保证更多用户具有好的体验质量的同时,增加系统容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方法,包括:
在目标用户终端测量QoE值,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进行编码;
所述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QoE阈值为第一阈值时,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目标用户终端。
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目标用户终端选出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将该高阶模式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通知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降低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降低信源编码速率包括:目标用户终端确定出降低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将其携带在RTP消息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中发送给源用户终端。
所述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QoE阈值为第二阈值时,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包括:目标用户终端确定出提高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将其携带在RTP消息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中发送给源用户终端。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目标用户终端向基站请求将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当原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最低等级的CQI反馈给基站,基站收到该CQI后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中最低阶的模式。
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包括:目标用户终端选出所述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并将该低阶模式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通知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所述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根据用户类型、所接受的服务类型、当前的服务状态、以及服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设置。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用户是否为封闭用户组的成员设置所述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
所述QoE值为语音的平均评价值MOS。
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单元,用于测量QoE值,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或者,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二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QoE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QoE阈值,则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
模式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信源编码速率和所述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测量QoE,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将调整结果通知基站;
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调整结果,并按照调整结果改变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进一步用于在测量到的QoE值小于第二QoE阈值时,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变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在目标用户终端测量QoE值,根据所测量的QoE值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需的无线资源;
所述根据所测量的QoE值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将所测量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或者
将所测量的QoE值和第二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QoE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QoE阈值,则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目标用户终端。
所述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需的无线资源包括:
根据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所需资源块的数量,并为该目标用户终端分配所述数量的资源块进行数据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这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根据QoE对编码技术进行调整,当QoE过好时将信道编码模式变为高阶或者将信源编码速率降低,当QoE过差时将信源编码速率提高或者将信道编码模式变为低阶,从而使无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编码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测量到的MOS值高于第一阈值时的编码调整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测量到的MOS值低于第二阈值时的编码调整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用户终端和源用户终端之间进行AMR速率调整的流程图;
图6为目标用户终端和源用户终端之间传输的RTP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C和AMR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R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C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有的通信系统是容量受限的,一个用户的通信质量过好,表明该用户可能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间接导致系统中其他用户可用的无线资源减少。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具体原理见图1,通过测量用户终端(UE)的通信质量确定其无线资源的占用是否合理,并在确定资源占用不合理时对该用户终端的编码技术进行调整,使得无线资源在整个系统中的分配和占用趋于合理。其中,对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进行判断使用的是测量到的用户体验质量(QoE)值。具体地,所测量到的QoE可以为语音的平均评价值(meanopinion score,MOS)。
在本发明提供的编码方法中,目标用户终端周期性地测量自身的MOS值,并将其和保证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到的MOS值高于某个保证值,表明需要将编码技术调整到资源占用较少的状态;如果测量到的MOS值低于某个保证值,表明可以将编码技术调整到资源占用较多的状态。通过调整编码技术,改变用户终端的MOS值,进而影响该UE的资源块消耗,从而在资源占用和通信质量上得到一个平衡。
其中,将编码技术调整到资源占用较少的状态,对于信源编码而言,可以是将信源编码速率降低;对于信道编码而言,可以是将编码模式从低阶变为高阶。相应地,将编码技术调整到资源占用较多的状态,对于信源编码而言,可以是将信源编码速率提高;对于信道编码而言,可以是将编码模式从高阶变为低阶。
信道编码中,为用户终端设置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时,可采用的基本MCS模式主要有8种(按照调制模式和/或编码速率从低阶到高阶排序):BPSK1/2、QPSK1/2、QPSK2/3、QPSK3/4、16-QAM1/2、16-QAM9/16、16-QAM3/4、64-QAM3/4。比如,QPSK1/2是指QPSK、1/2码率Turbo码。又如,64-QAM3/4是指64QAM、3/4码率Turbo码。平均意义上而言,高阶的基本MCS模式比低阶的基本MCS模式具有更高的丢包率。
此外,从是否随时间变化的角度考虑,为用户终端设置的MCS模式又分为:固定MCS模式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模式。
其中,固定MCS模式是指针对某个用户始终采用一种基本MCS模式,即为用户设置的MCS模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AMC模式是指根据用户的信道条件随时间的变化,从几个基本MCS模式构成的集合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模式,即为用户设置的MCS模式随时间改变。比如,在一个利用AMC模式的系统中,处于较好信道条件的用户通常被分配更高阶的调制方式或编码速率(如64-QAM3/4);而处于较差信道条件的用户则被分配较低阶的调制方式或编码速率(如QPSK1/2)。需要指出,AMC模式中常用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包括:BPSK1/2、QPSK1/2、QPSK2/3、QPSK3/4、16-QAM1/2、16-QAM9/16、16-QAM3/4、64-QAM3/4,此时BPSK1/2是该AMC模式中最低阶的模式。也就是说,AMC模式是动态地从以上8种基本MCS模式中选出一种。因此,除了固定MCS模式为64-QAM3/4模式的情况之外,其他固定MCS模式都是比AMC模式更为低阶的MCS模式,也就是说在资源占用上都多于AMC模式。当然,也可以调整AMC模式中可供动态选择的基本MCS模式,比如进行动态调整时,只能从4种基本MCS模式中选出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MOS值进行编码调整时,将低阶的固定MCS模式变为AMC模式,会带来以下效果:
(1)
在3GPP LTE中,AMC模式的执行频率最快可以为一帧(1ms)。在3GPP TR25.848关于HSDPA的评估中,每隔4个HSDPA物理帧(8ms)的AMC在较低速用户的场景中,不会导致很多的性能下降。此外,在3GPPLTE中,AMC下行信令开销使得一个10MHz带宽的小区能够承受的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最多为200个,而上行CQI反馈开销(即8ms的AMC延迟)将占用3%的系统信令开销。因此,一定数量的AMC用户的控制信令开销是可以承受的。
进一步地,对于信源编码,由目标用户终端根据保证值和测量到的MOS值的关系确定调整结果,将该调整结果携带在RTP消息中发送给源用户终端。
信道编码中,对于调整后的MCS模式为AMC模式的情况,目标用户终端只需向基站发出携带CQI的启动资源请求,触发基站使用AMC模式对该目标用户终端进行信道编码,该启动资源请求是现有信令。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CQI用4个比特表示,共有16个等级。
在其他情况下,目标用户终端将调整结果通知基站,由基站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MCS模式,该调整结果可以是目标用户终端确定出的MCS模式。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新增一条从目标用户终端到基站的信令,将目标用户终端的调整结果通知基站。
以下举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中基于MOS测量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具体流程见图2。
步骤201:在某个用户终端周期性地测量该用户的MOS值。或者,该步骤也可以在基站侧执行。
较佳地,所述测量MOS值可以是:采用E-Model方法,根据公式(1)和(2)计算出该用户的MOS值。
R=Ro-Is-Id-Ie+A (1)
其中:Ro是基础因素,由噪声电平和信号响度等决定;Is是与语音同时出现的信号损伤,包括响度、量化失真和非优化侧音电平;Id是滞后于语音的损伤,包括回声和延迟造成的会话困难;Ie是设备损伤因素,包括VoIP系统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受到丢包率和信源编码速率等的影响等;A是优势因素,指用户在拨打电话时的期望因素,例如移动电话使用起来很方便,因此人们对使用时与通话质量相关的问题就比较宽容。需要指出,Id和Ie这两个参数中的延迟、丢包率和信源编码速率等因素是计算R时重点要考虑的。
对于E-Model方法,在进行测量时不需要人为参与,不需要提供原声音数据,因此更便于在终端进行测量。但是,本发明中的MOS测量并不局限于E-Model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步骤202:将测量到的MOS值和保证值进行比较,该保证值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阈值。如果该用户的MOS值高于第一阈值,即享受了过好的服务体验,则执行步骤203。如果该用户的MOS值低于第二阈值,即未达到保证的服务体验,则执行步骤204。如果该用户的MOS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则执行步骤205。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是预先设置的,用于体现用户应该享受到的基本服务体验,并且这些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将第一阈值设为4.05;将第二阈值设为4。此外,可以为系统中的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第一QoE阈值和第二QoE阈值,确定第一QoE阈值和第二QoE阈值的依据可以是用户类型、所接受的服务类型、当前的服务状态、以及服务优先级等。比如,用户类型可以为手机用户或数据卡用户;所接受的服务类型可以为语音业务或数据下载业务;当前的服务状态可以为活动状态(active)或闲置状态(idle);服务优先级可以为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进一步地,对于毫微微蜂窝(femtocell)基站下的用户,还可根据该用户是封闭用户组(Closed Subscriber Group)的成员或非封闭用户组(non‐Closed SubscriberGroup)的成员确定第一QoE阈值和第二QoE阈值。
步骤203:对该用户终端启动能够节省无线资源的编码调整,并使用调整后的编码技术对该用户终端的数据进行编码传输。具体地,节省资源的编码调整分为步骤2031的信道编码调整和步骤2032的信源编码调整。实际应用中,在进行节省无线资源的调整时,可以考虑先进行信道编码调整。在信道编码调整未达到要求时,再启动信源编码调整。也就是说,步骤2032的信源编码调整是可选的。具体地,假设该用户为VoIP用户,该VoIP用户调整前在信道编码上采用的是半静态调度,即始终采用QPSK模式。
2031:将该用户的信道编码模式从QPSK模式调整为AMC模式,以节省一部分资源。相比QPSK模式,采用AMC模式会适当降低用户的MOS值,从而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
当然,将QPSK模式调整为AMC模式只是一个具体的示例,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为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只要将用户的信道编码模式从低阶的MCS模式调整到高阶,比如将BPSK1/2模式调整为16-QAM1/2模式,或者将AMC模式调整为64-QAM3/4模式,都能够适当降低用户的MOS值,从而节省无线资源。
2032:如果该用户在采用信道编码调整后,仍然有过高的MOS值,则进一步降低该用户的信源编码速率。
比如,降低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 Multi-Rate,AMR)的编码速率,也能节省一部分资源。需要说明的是,AMR技术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的音频,多用于人声、通话等。一般情况下,AMR设置有八种不同的编码速率。采用较低速率的AMR将消耗较少的无线资源,但同时也会降低用户的MOS值。较高速率的AMR将消耗较多的无线资源,同时会提高用户的MOS值。
步骤204:对该用户终端启动能够消耗无线资源的编码调整,并使用调整后的编码技术对该用户终端的数据进行编码传输。具体地,消耗资源的编码调整分为步骤2041的信源编码调整和步骤2042的信道编码调整。实际应用中,在进行消耗无线资源的调整时,可以考虑先进行信源编码调整,这点和步骤203不同。在信源编码调整未达到要求时,再启动信道编码调整。也就是说,步骤2042的信道编码调整是可选的。
2041:提高该用户的AMR速率,以提高该用户的MOS值,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该过程将消耗一部分无线资源。表一示出在信道编码模式固定为QPSK2/3下的不同AMR速率对资源的消耗量。
表一
2042:如果AMR速率已经达到最高速率,而用户的MOS值仍未达到要求,则取消AMC控制,让用户终端进入固定MCS模式(比如进入QPSK模式),该过程将进一步消耗无线资源。
步骤205:测量到的MOS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则确定该用户终端具有适当的MOS值,流程结束。
在执行步骤203或者步骤204时,在对信源和/或信道编码方案进行调整后,由于不同的编码方案对应不同的无线资源占用,为该用户分配的无线资源也会相应调整。比如,将信源编码速率从AMR5.90kbps调整到AMR10.2kbps,则FDD DL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将从1-2个调整到2-3个。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所确定的信源和/或信道编码方案,确定数据传输所需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数量,并为用户分配所需的这些资源块。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测量到的MOS值高于第一阈值时的编码调整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目标用户终端测量其MOS值。该测量可以是周期性地,也可以是在某个时刻发起的。
步骤302:判断测量到的MOS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大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303,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1。
步骤303:判断该目标用户终端是否处于AMC模式,如果处于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该目标用户终端将真实CQI反馈给基站(BS)。
步骤305:基站判断其管辖的用户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达到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基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MCS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并返回执行步骤301。
步骤307:该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降低自身数据的AMR速率,并返回执行步骤301。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测量到的MOS值低于第二阈值时的编码调整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目标用户终端周期性测量其MOS值。
步骤402:判断测量到的MOS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403,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1。
步骤403:判断该目标用户终端的AMR速率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如果已经达到最大则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该目标用户终端请求源用户终端提高AMR速率,并返回执行步骤401。
步骤405:为将MCS模式从AMC模式降为低阶,该目标用户终端向基站反馈最低等级的CQI。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反馈的CQI可能不是真实CQI,只是为了利用现有信令(比如启动资源请求等)将MCS模式降为低阶。
步骤406:基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设置为低阶MCS模式,并返回执行步骤401。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用户终端和源用户终端之间进行AMR速率调整的流程图,具体为:
步骤501:源用户终端和目标用户终端之间通过核心网络,采用AMR模式1传输语音数据。
步骤502:目标用户终端发送RTP包,将其中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字段设置为AMR模式2。
需要指出,数据传输所采用的AMR速率是由源用户终端(即编码端)决定的,当目标用户终端(即解码端)通过测量MOS值确定需要对AMR速率进行调整时,该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发出RTP消息,在RTP包头的CMR字段填写所期望的AMR速率,请求源用户终端据其修改AMR速率,目标用户终端和源用户终端之间传输的RTP消息的格式见图6。此外,表二示出CMR字段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AMR模式1为5.15kbit/s,AMR模式2为5.90kbit/s。
表二
步骤503:源用户终端改用AMR模式2向目标用户终端传输语音数据。
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使小区内的无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满意率。具体地,图7-9示出采用本发明方案后的效果示意图,其中用户的初始状态为QPSK2/3模式和Half rate的AMR模式(即AMR模式3,速率为6.7kbps)。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C和AMR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在应用编码调整前,该系统能够容纳的用户数为263个,其中满意用户有203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60个;同时采用AMC和AMR控制进行编码调整后,该系统能够容纳的用户数增加到302个,其中满意用户有285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17个。经过上述调整,系统容量提高14.8%。对于用户满意率,应用前的用户满意率为77.2%,应用后的用户满意率(斜线表示)为94.4%。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R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在应用编码调整前,满意用户有204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59个;仅采用AMR控制进行编码调整后,满意用户有254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16个。经过上述调整,系统容量提高2.7%。对于用户满意率,应用前的用户满意率为77.6%,应用后的用户满意率(斜线表示)为94.1%。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AMC控制前、后系统容量和满意率的比较示意图。在应用编码调整前,满意用户有205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58个;仅采用AMC控制进行编码调整后,满意用户有233个,不满意用户(斜线表示)有67个。经过上述调整,系统容量提高14.1%。对于用户满意率,应用前的用户满意率为78.0%,应用后的用户满意率(斜线表示)为78.0%。
可以看出,同时采用AMC和AMR控制,可以同时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满意率。如果仅采用AMR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满意率和小幅地提高系统容量。如果仅采用AMC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容量或者进一步地能很小幅度地提高用户满意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根据QoE测量结果发起编码调整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单元,用于测量QoE值,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以及模式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模式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预设的QoE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QoE_Overqualified)用于控制该用户终端的QoE不要过好,以免浪费无线资源,或者说第一阈值是QoE上限值;第二阈值(QoE_Guaranteed)用于控制该用户终端的QoE不要过差,以免影响通信质量,也就是说第二阈值是QoE下限值。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测量QoE,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道编码模式,并将调整结果通知基站;
基站,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调整结果,并按照调整结果改变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当测量到的QoE值大于第一QoE阈值时,用户终端通知基站将该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升为高阶。进一步地,当测量到的QoE值小于第二QoE阈值时,用户终端也可以通知基站将该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降为低阶。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系统,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用于测量QoE值,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二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并将调整结果通知源用户终端;源用户终端,用于接收目标用户终端发出的调整结果,并按照调整结果改变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当测量到的QoE值小于第二QoE阈值时,目标用户终端通知源用户终端,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提高。进一步地,当测量到的QoE值大于第一QoE阈值时,目标用户终端也可以通知源用户终端,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目标用户终端测量QoE值,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进行编码;
所述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QoE阈值为第一阈值时,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目标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选出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将该高阶模式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通知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降低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降低信源编码速率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确定出降低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将其携带在RTP消息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中发送给源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测量的QoE值和预设的QoE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QoE阈值为第二阈值时,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确定出提高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将其携带在RTP消息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中发送给源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目标用户终端向基站请求将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并返回测量该目标用户终端的QoE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原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最低等级的CQI反馈给基站,基站收到该CQI后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中最低阶的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选出所述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并将该低阶模式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通知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根据用户类型、所接受的服务类型、当前的服务状态、以及服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用户是否为封闭用户组的成员设置所述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E值为话音的平均评价值MOS。
13.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单元,用于测量QoE值,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或者,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二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QoE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QoE阈值,则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
模式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信源编码速率和所述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14.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测量QoE,并将测量到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并将调整结果通知基站;
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调整结果,并按照调整结果改变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调整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用户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进一步用于在测量到的QoE值小于第二QoE阈值时,将该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变为比原模式低阶的模式。
16.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测量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目标用户终端测量QoE值,根据所测量的QoE值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需的无线资源;
所述根据所测量的QoE值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将所测量的QoE值和第一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大于第一QoE阈值,如果大于所述第一QoE阈值,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或者
将所测量的QoE值和第二QoE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测量的QoE值是否小于第二QoE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QoE阈值,则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向源用户终端请求提高信源编码速率,所述源用户终端按照该请求修改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源编码速率;
其中,当所述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为AMC模式时,所述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修改为比原模式高阶的模式包括:
目标用户终端将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给基站,基站判断使用AMC模式的用户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未达到则将该目标用户终端的信道编码模式设置为AMC模式,如果达到则通知目标用户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调整后的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需的无线资源包括:
根据信源编码速率和/或信道编码模式确定所需资源块的数量,并为该目标用户终端分配所述数量的资源块进行数据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452.1A CN101925088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
JP2010133238A JP5693878B2 (ja) | 2009-06-12 | 2010-06-10 | ユーザ体感品質の測定に基づく符号化方法、端末およびシステム |
EP10165695.7A EP2262148B1 (en) | 2009-06-12 | 2010-06-11 | Co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based on measur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user |
US12/814,348 US8467380B2 (en) | 2009-06-12 | 2010-06-11 | Co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based on measur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us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452.1A CN101925088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5088A CN101925088A (zh) | 2010-12-22 |
CN101925088B true CN101925088B (zh) | 2015-02-18 |
Family
ID=4247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74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5088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67380B2 (zh) |
EP (1) | EP2262148B1 (zh) |
JP (1) | JP5693878B2 (zh) |
CN (1) | CN1019250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03411B1 (en) * | 2010-07-02 | 2014-12-02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Applying call ev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user devices based on priority levels |
JP5320358B2 (ja) * | 2010-08-24 | 2013-10-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KR101145489B1 (ko) * | 2010-08-25 | 2012-05-15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하향 링크 패킷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
AU2010366219B2 (en) * | 2010-12-22 | 2015-01-29 | Fujitsu Limited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2611676A (zh) * | 2011-01-24 | 2012-07-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证QoE的方法及装置 |
US8948014B2 (en) * | 2011-10-19 | 2015-02-03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MMEs and MME pools |
US9338580B2 (en) * | 2011-10-21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loss rate-based codec adaptation |
US20130326551A1 (en) * | 2012-05-30 | 2013-12-05 | Debdeep CHATTERJEE | Wireless multimedia quality of experience reporting |
WO2014090312A1 (en) * | 2012-12-13 | 2014-06-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network resource |
EP2784996A1 (en) * | 2013-03-27 | 2014-10-01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Deadline driven content delivery |
JP6127827B2 (ja) * | 2013-03-27 | 2017-05-17 |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253238B2 (en) * | 2013-09-30 | 2016-02-02 | Apple Inc. | Device-initiated codec rate change during a voice call |
CN104901767B (zh) * | 2014-03-04 | 2018-04-2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窗长可变的上行mcs阈值调整方法 |
CN104320481A (zh) * | 2014-11-04 | 2015-01-28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虚拟资源动态算法 |
US10873538B2 (en) * | 2015-05-05 | 2020-12-22 | Avaya Inc. | Automatic cloud capacity adjustment |
US9900230B2 (en) * | 2016-01-07 | 2018-02-20 | Avaya Inc. | Dissemination of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
CN112398854B (zh) * | 2016-04-12 | 2023-02-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业务通信的编解码模式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432166A (zh) * | 2016-05-11 | 2018-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设备 |
CN109076396B (zh) | 2016-05-20 | 2021-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组域语音业务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US10492084B2 (en) | 2016-10-10 | 2019-11-2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s |
US10511708B2 (en) * | 2017-03-15 | 2019-12-17 | Citrix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of experience for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in hybrid wan |
IT201800004973A1 (it) * | 2018-04-30 | 2019-10-30 | Metodo e sistema per determinare una qualità di esperienza durante una sessione di comunicazione in tempo reale | |
US11122442B2 (en) | 2018-12-11 | 2021-09-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ransferring coverage enhancement information from terminal adapter to terminal equipment |
CN113038543B (zh) * | 2021-02-26 | 2023-05-02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QoE值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
US20240089183A1 (en) * | 2022-09-12 | 2024-03-14 | Apple Inc. | Manag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1818A (zh) * | 2005-03-30 | 2008-03-26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降低通信系统内的往返延迟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7845A (ja) * | 1992-07-20 | 1994-02-10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可変品質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US6765904B1 (en) * | 1999-08-10 | 2004-07-2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Packet networks |
JPH1168840A (ja) * | 1997-08-12 | 1999-03-09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リソース量割当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FR2794584B1 (fr) * | 1999-06-02 | 2001-09-14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e detection en aveugle du mode de codage de donnees numeriques |
US7574351B2 (en) * | 1999-12-14 | 2009-08-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Arranging CELP information of one frame in a second packet |
JP2004180154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
US7295549B2 (en) * | 2003-02-14 | 2007-11-13 | Ntt Docomo, Inc. | Source and channel rate adaptation for VoIP |
JP2004343415A (ja) * | 2003-05-15 | 2004-12-0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符号化条件決定方法及び符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条件決定装置及び符号化システム |
TW200518532A (en) * | 2003-08-21 | 2005-06-01 | Vidiator Entpr Inc | 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JP2005184201A (ja) * | 2003-12-17 | 2005-07-07 | Comtech 2000:Kk | Ip電話端末 |
US7864659B2 (en) * | 2004-08-02 | 2011-01-0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Quality control scheme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
JP2006148823A (ja) * | 2004-11-24 | 2006-06-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QoS制御システム |
US8031583B2 (en) * | 2005-03-30 | 2011-10-04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70015996A (ko) * | 2005-08-02 | 2007-0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US7889703B2 (en) * | 2005-11-14 | 2011-02-15 | Mediatek Inc. |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
FR2905046B1 (fr) * | 2006-08-16 | 2009-01-09 | Ipanema Technologies Sa | Procede d'optimisation du transfert d'informations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
WO2008040021A1 (en) * | 2006-09-28 | 2008-04-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053300A1 (en) * | 2007-02-02 | 2010-03-04 | Einarsson Torbjoer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Video Telephony Quality Assessment |
US8854966B2 (en) * | 2008-01-10 | 2014-10-07 | Appl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
-
2009
- 2009-06-12 CN CN200910147452.1A patent/CN1019250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6-10 JP JP2010133238A patent/JP56938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6-11 US US12/814,348 patent/US84673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1 EP EP10165695.7A patent/EP226214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1818A (zh) * | 2005-03-30 | 2008-03-26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降低通信系统内的往返延迟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62148A3 (en) | 2015-10-14 |
CN101925088A (zh) | 2010-12-22 |
JP5693878B2 (ja) | 2015-04-01 |
US20100315968A1 (en) | 2010-12-16 |
EP2262148A2 (en) | 2010-12-15 |
EP2262148B1 (en) | 2016-11-16 |
US8467380B2 (en) | 2013-06-18 |
JP2010288277A (ja) | 2010-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5088B (zh)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测量的编码方法、终端和系统 | |
CN101361384B (zh) | 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的多个用户传送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 |
US7346007B2 (en) | Bandwidth adaptation | |
EP1552655B1 (en) | Bandwidth adaptation | |
JP5956348B2 (ja) | 可変レート・ボコーダを利用するユーザ機器のためのボイスオーバip容量を改善する方法 | |
JP2008543168A (ja) | 選択された変調及びコーディングスキーム(mcs)に基づく音声エンコーディングの適合化によるvoipメディアフロー品質の拡張 | |
CN101388748B (zh) | 一种半持续调度方式下压缩调制编码信令的方法 | |
US7945258B2 (en) | Wireless device operable to manipulate 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HSSCCH)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report manipulation | |
JP2003009223A (ja) | スロット割り当てアルゴリズム | |
US7970920B1 (en) |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ing for applications | |
KR20070053479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비례 공평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090071543A (ko) | 인코딩된 미디어의 전송을 적응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0071684A1 (en) | Multimedia stream selection | |
JP2008104168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CN108028830A (zh) | 用于通过无线电网络控制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9642087B2 (en) |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in voice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 |
CN101568145B (zh) | 一种lte系统cqi上报实现方法 | |
US20060182068A1 (en) | Establishing parameters for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1047476B (zh) | 一种选择调制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624712B (zh) | 一种优化无线流媒体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5104570A1 (en) |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obile device during video streaming | |
CN101431791B (zh) | Hspa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 |
Deng et al. | Cross-layer DASH-based multipath video streaming over LTE and 802.11 ac networks | |
CN102598569A (zh) | 用于控制由用户设备接收的hsdpa下行数据速率的方法 | |
CN103401591B (zh) | 使用永久调度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