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2088A - 环缝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环缝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2088A CN101922088A CN2010101994603A CN201010199460A CN101922088A CN 101922088 A CN101922088 A CN 101922088A CN 2010101994603 A CN2010101994603 A CN 2010101994603A CN 201010199460 A CN201010199460 A CN 201010199460A CN 101922088 A CN101922088 A CN 1019220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looper
- parts
- sewing machine
- th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0—Double chain-stitch seam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2—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缝缝纫机,其更加适当地防止打环线的卷绕。环缝缝纫机具有:下轴(2),其通过缝纫机电动机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打环器(33),其与下轴的转动联动而进行往复动作;两个线引导部件(11、12);以及线控制凸轮(13、14),它们配置在两个线引导部件之间,是设置在下轴上的外周凸轮,以使穿过两个线引导部件的打环线(L)与其外周部滑动接触,利用线控制凸轮的半径变化,向打环线施加张力,在从线控制凸轮至打环器的路径的中途设有使打环线插入的线引导部(34),在线引导部内设有线捕捉部件(20),其利用将插入该线引导部的打环线的周围包围的配置进行线捕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缝缝纫机,其具有控制打环线张力的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进行锁边缝制和双重环缝的环缝缝纫机,在针板下方具有打环器,通过反复执行下述动作而进行缝制,即,在针板下方进行摆动的打环器捕捉由缝针导入的上缝线的线环,缝针捕捉由打环器导入的打环线L1的线环。
在该环缝缝纫机中,向打环线L1施加张力的线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具有:作为打环线L1的路径的两个穿线部件111、112;两个线控制凸轮113、114,它们设置在下轴上,其外周部与穿过该穿线部件间的打环线L1滑动接触;以及线引导部件115,其设置在两个线控制凸轮之间,设有用于使与该两个线控制凸轮滑动接触的打环线L1穿过的长孔部115a。
如图5(A)所示,将在作为打环线L1的线供给源的卷线部(省略图示)侧配置的穿线部件112、在位于缝合部的打环器(未图示)侧配置的穿线部件111、以及在两个穿线部件111、112间配置的线引导部件115固定在缝纫机架上。由此,在打环线L1穿过设置在穿线部件111上的孔部111a后,穿过设置在引导部件115上的长孔部115a和设置在穿线部件112上的孔部112a。
另外,线控制凸轮113、114,具有外周部在径向上变化的凸轮部,固定在作为打环器的摆动源的下轴102上,以使外周部分别经过穿线部件111和引导部件115之间、以及穿线部件112和引导部件115之间。伴随着所述下轴102的旋转,线控制凸轮113、114的外周部与位于穿线部件111、112间的打环线L滑动接触或分离,在外周部与打环线L1滑动接触时,使打环线L1弯曲而向其施加张力。
但是,在缝制作业过程中,存在由于某种原因而打环线L1被切断的情况。该断线的原因是由于摆动的打环器或布料进给而施加大于或等于规定张力等,所以与穿线部件111相比较多发生在打环器侧。在该情况下,发生断线的打环线L1,切断的线端部分会向供给侧拉拽,如图5(B)所示,从穿线部件111的孔部111a脱落并垂下,该垂下的打环线L1可能缠绕在位于轴承103、104间的下轴102的轴部102b上。并且,缠绕的打环线L1伴随着下轴102的旋转而大量地缠绕在轴部102b上。
由于在去除缠绕在该轴部102b上的打环线L1时,打环线L位于穿线部件111下方,并且进入到轴承103和线控制凸轮113的狭缝间,所以去除作业非常困难且复杂,必须浪费大量的时间,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负担,并且使缝制作业的效率显著降低。
因此,如图5(C)所示,提出一种环缝缝纫机,其通过在各穿线部件111、112和线控制凸轮113、114的间隙间,设置嵌条等线保持部件116、117,填埋间隙并且捕捉线的切断端部,从而防止打环线L1向下轴102卷绕(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公平3-695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利用上述现有的线保持部件116、117防止向下轴102缠线的环缝缝纫机中,虽然可以防止被切断的打环线通过穿线部件111和线控制凸轮113之间而缠绕在轴部102b上的情况,但如图5(C)所示,无法防止垂下的打环线L1(双点划线部分)的切断端部在从穿线部件111的孔部111a脱落之前缠绕在轴部102b上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利用各线保持部件116、117捕捉被切断的打环线L1时,在极其靠近捕捉位置的位置上,线控制凸轮113、114反复进行与捕捉后的打环线L1的滑动接触,所以被捕捉的打环线L1会从线保持部件116、117脱落而产生松弛。并且还存在垂下的打环线L1卷绕在两个线控制凸轮103、104间的下轴102的轴部102a上的情况(图6的双点划线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打环卷线部绕在下轴上。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环缝缝纫机,具有:下轴,其通过缝纫机电动机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打环器,其与所述下轴的旋转联动而进行往复动作,打环线插入该打环器中;两个穿线部件,它们配置在所述打环线的供给路径上;以及线控制凸轮,其固定在所述下轴上,具有半径变化的外周部,在所述两个穿线部件之间,所述两个穿线部件间的打环线可以与外周部滑动接触,该环缝缝纫机,通过所述线控制凸轮的半径变化而向所述打环线施加张力,其特征在于,设有线引导部,其配置在从所述线控制凸轮至打环器的打环线路径上,使所述打环线插入,在所述线引导部上设有线捕捉部件,该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将插入该线引导部的打环线的周围包围,从而进行线捕捉。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线捕捉部件,利用起绒构造将打环线卡止并捕捉,并且其绒毛前端朝向所述打环器侧而形成。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线引导部具有:弯折部,其与所述打环线的路径相交叉而弯折;以及线插入孔,其形成在该弯折部上,使所述打环线插入,所述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包围所述线插入孔的周围。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线引导部,在所述穿线部件和所述打环器间的大致直线状的打环线路径上,配置线插入孔。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由于在设置于从线控制凸轮至打环器的路径的中途的线引导部上设置线捕捉部件,该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将插入的打环线的周围包围,从而进行线捕捉,所以在打环线产生断线的情况下,在线引导部的位置处利用线捕捉部件捕捉切断端部,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在与线控制凸轮相比的打环器侧的向下轴的卷绕。另外,通过在从线控制凸轮偏向打环器的离开位置上配置线引导部,与利用与线控制凸轮相邻的配置进行捕捉的情况不同,捕捉打环线后,即使利用线控制凸轮从打环线供给源抽出,也可以使打环线向下方的松弛量变小,可以有效地避免捕捉后向下轴的缠绕。
并且,由于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将插入线引导部的打环线的周围包围,从而进行线捕捉,所以即使由线控制凸轮使得打环线的切断端部以线引导部为中心向上下左右某个方向产生偏移,也可以在偏移量较少的线引导部的位置处由线捕捉部件进行捕捉,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向下轴的缠绕。
另外,线捕捉部件包含例如可利用锯齿状、起绒构造、刺状等表面结构捕捉打环线的情况、和可利用静电、粘着性等物理性质捕捉打环线的情况等。
另外,打环器具有以下种类,即,向往复动作方向以直线前进移动进行往复移动的打环器、和设置在以与往复动作方向正交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腕的转动端部,通过转动动作切线方向与往复动作方向大致一致而进行往复动作的打环器,但本发明可以是任一种。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由于线捕捉部件是绒毛前端部朝着打环器侧形成的起绒构造,所以在打环线切断时在捕捉到切断端部的情况下,即使打环线被线控制凸轮拉拽,由于绒毛前端为反向,所以牢固地保持打环线,可以避免从线捕捉部件脱落而在切断端部偏移的基础上产生卷绕的情况,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向下轴的卷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环缝缝纫机所具有的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使转动部向上方转动的线控制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在线引导部件的长孔部的内缘部中的打环线的路径的说明图。另外,图3(A)是表示过度通过切口上方前的打环线路径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过度通过切口上方时的打环线路径的说明图。图3(C)是表示过度通过切口上方后的打环线路径的说明图。
图4(A)是线捕捉部件的斜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沿图4(A)的X-X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线控制装置和打环线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缝制时的打环线的位置的说明图,图5(B)是表示相对于下轴而打环线产生卷绕状态的打环线的位置的说明图,图5(C)是表示为了防止打环线的卷绕而设置线保持部件的现有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为了防止打环线的卷绕而在设有线保持部件的情况下,相对于下轴而打环线产生卷绕状态的打环线的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环缝缝纫机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环缝缝纫机,利用由设置在针板下方的打环器导入的打环线进行缝制,并且具有控制打环线L的张力的线控制装置10。
在图1中,环缝缝纫机具有:下轴2,其可旋转地设置在缝纫机架的底座部内部,利用缝纫机电动机(未图示)而进行旋转;打环器轴31,其位于设置于底座部上表面的针板的下方,设有打环器33,与下轴2平行地设置,与下轴2的旋转同步地沿轴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动作;滑动轴承32,其支撑打环器轴31,使其进行直线运动;卷线部(省略图示),其作为由打环器33导入的打环线L的供给源;打环线L的线引导部34,其设置在滑动轴承32的靠近打环器33的前端部;线控制装置10,其设置在打环器33和卷线部间的打环线L的路径上;以及线捕捉部件20,其在打环线L发生切断时捕捉该打环线L。
环缝缝纫机是公知的环缝缝纫机,其利用针线和打环线L形成线环缝迹,该针线穿过与上轴的旋转联动而上下摆动的缝针,该打环线L穿过设置在与下轴2的旋转联动而摆动的打环器轴31上的打环器33。
另外,通过下轴2的旋转使线控制装置10动作。
(线控制装置)
如图1所示,线缝制装置10具有:穿线部件11、12,其设置在下轴2的上方,设有作为打环线L的路径的插入孔11a、12a;线控制凸轮13、14(外周凸轮),其固定支撑在下轴上,并且设置为将穿线部件11、12之间遮蔽,其外周与穿过各插入孔的打环线L滑动接触;线引导部件15,其设置在线控制凸轮13、14之间,并设有作为打环线L的路径的长孔部15a;以及转动部件16,其支撑穿线部件11、12以及线引导部件15,使它们可以上下转动。
另外,环缝缝纫机具有:轴承3、4,其固定保持在缝纫机架上,可旋转地支撑下轴2;以及线路径部件5,其设置在缝纫机架上,成为从作为打环线L的供给源的卷线部导出的打环线L的路径。
穿线部件11、12以及线引导部件15被支撑在转动部件16上。转动部件16,其一端被轴支撑在缝纫机架上,通过旋转而另一端部可以在下轴2的上方沿上下方向移动。即,穿线部件11、12以及线引导部件15设置在转动部件16的另一端,通过使转动部件16的另一端部向上下方向移动,可以将穿线部件11、12以及线引导部件15切换为使用时的位置(图1的位置)、和维护时等非使用时的位置(图2的位置)。
从线路径部件5导出的打环线L,首先穿过穿线部件12的插入孔12a,然后穿过长孔部15a,最后穿过穿线部件11的插入孔11a,向打环器导出。此时,打环线L在穿线部件12的插入孔12a和长孔部15a之间,与线控制凸轮14的外周部滑动接触,在长孔部15a和穿线部件11的插入孔11a之间,与线控制凸轮13的外周部滑动接触。
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切去线控制凸轮13、14的一部分而表示。
线控制凸轮13、14具有相同的外周形状。
如图3所示,线控制凸轮13、14如上所述设置为,其外周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另外,线控制凸轮13、14成为相对于旋转轴的半径(从线控制凸轮13、14的旋转中心至外周部的距离)变化的形状。即,如果通过下轴2的旋转而线控制凸轮13、14旋转,则在从线控制凸轮13、14的小径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的定时(图3(A)的状态),经由图3(B)的状态,直至线控制凸轮13、14的大径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的定时(图3(C)的状态)的期间,打环线L的路径沿线引导部件15的长孔部15a而发生变化。
此时,伴随线控制凸轮13、14的半径变化而向打环线L施加张力的定时,与打环器33的摆动定时相对应。
例如,在打环器33相对于缝针后退(分离)时,打环器33与线控制装置10之间的距离缩短。此时,线控制凸轮13、14以大径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的方式动作。由此,由于从穿线部件11的插入孔至打环器33间的打环线L被线控制凸轮13拉拽,而向打环器33和穿线部件11的插入孔间的打环线L施加张力,所以打环线L不会松弛。另外,此时线控制凸轮14拉拽线路径部件5侧的打环线L。由此,从作为打环线L的供给源的卷线部拉出打环线L。
另一方面,在打环器33相对于缝针前进(接近)时,打环器33与线控制装置10之间的距离变长。此时,线控制凸轮13、14以小径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的方式动作。由此,在线控制凸轮13、14的大径部与打环线L滑动接触时被拉拽的打环线L,此时被打环器33拉拽而被施加张力,而不是被线控制凸轮13、14拉拽。这样,向打环线L施加与打环器33的摆动相对应的张力。
(线捕捉部件)
下面,详细说明线捕捉部件20。
如图1所示,打环线L的线引导部34的基端部,固定在滑动轴承32的打环器33侧端部上。在线引导部34的前端部设置线捕捉部件20。由于打环器33如上所述,利用滑动轴承32沿打环器轴31进行往复动作,所以如果与该线引导部34相比,将线捕捉部件20接近打环器33侧配置,则可能会与打环器33碰撞,所以难以与滑动轴承32的前端部相比将其接近配置。由此,通过将线捕捉部件20设置在上述线引导部34上,可以相对于直动式的打环器33,在可能范围内与打环器33最接近地配置。
如图4所示,线引导部34的前端部的打环器侧端面,以与打环线路径相交叉的方式向下方弯折,在该弯折部34A处形成线插入孔34a。
线捕捉部件20是至少一侧和上方的表面形成为起绒构造的板状。线捕捉部件20被卷绕并贴合为,如图4(c)所示,起绒构造的一侧面从线插入孔34a朝向打环器侧,且如图4(b)所示,从上下包围线引导部34的前端侧。
另外,如图4(c)所示,卷绕在线引导部34上的线捕捉部件20,与线引导部34的弯折部34A相比稍微向打环器侧突出。
由此,线捕捉部件20将线插入孔34a的周围包围。并且,表面的起绒构造,在线插入孔34a的周围成为绒毛前端均朝着打环器侧以及上下的状态。
所述线引导部34如图1所示,将线插入孔34a配置为,使该线插入孔34a与将线引导部件11和打环器33连结的一条直线的打环线路径上相对。
如果在线引导部34的打环器侧发生打环线L的切断,则由于打环线L通过控制装置10周期地承受张力,所以切断端部如图4(C)所示,成为以线引导部34的线插入孔34a为中心,向其全方位的某一方向偏移而跳动的状态。
与此相对,由于线捕捉部件20以包围线插入孔34a的全周围的方式安装,并且,其打环器侧侧面部的起绒构造的绒毛前端向打环器侧延伸,所以即使打环线L向某一方向跳动,也一定会被线捕捉部件20挂住而被捕捉。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具有线控制装置10的环缝缝纫机中,由于在与线控制凸轮13、14相比设置在打环器33侧的线引导部34上,设有利用将其线插入孔34a的周围包围的配置进行线捕捉的线捕捉部件20,所以在与线引导部34相比的打环器侧,打环线L产生切断的情况下,可以将从线捕捉部件20至被切断的打环线的前端的自由动作部分的长度缩短,可以防止被切断的打环线在与线控制凸轮13、14相比的打环线侧卷绕在下轴上。并且,即使切断端部以线引导部34的线插入孔34a为中心向某个方向来回跳动,也可以由线捕捉部件20捕捉切断端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与线控制凸轮13、14相比的打环线侧的向下轴2的卷绕。
另外,通过使设有线捕捉部件20的线引导部34尽可能地接近打环器33,设置在与线控制凸轮13分离的位置上,从而与利用与线控制凸轮13相邻的配置进行捕捉的情况不同,即使打环线反复与线控制凸轮113、114滑动接触,也不会从各线保持部件116、117脱落,可以使由于打环器33的往复动作产生的捕捉后的打环线向下方的松弛量减小,可以有效地防止捕捉后的松弛的打环线L向下轴的卷绕。
并且,由于线捕捉部件20的打环器侧侧面部,是绒毛前端朝着打环器侧而成的起绒构造,所以在打环线L切断时,切断端部被捕捉的情况下,即使在打环线L被线控制凸轮13、14拉拽的情况下,由于绒毛前端是逆向,所以能够牢固地保持打环线L,避免切断端部从线捕捉部件20脱离并偏移而产生卷绕的情况,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向下轴2的卷绕。
(其它)
另外,线捕捉部件20不限于板状,也可以是外周全部形成起绒构造的具有柔软性的圆筒或者圆柱状。另外,线捕捉部件20不限于起绒构造,与锯齿状、刺状等起绒构造相同地,只要是利用可进行线捕捉的表面结构捕捉打环线即可。另外,线捕捉部件20,示出了打环器侧侧面部的起绒构造的绒毛前端朝向打环器侧延伸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在整个外表面向打环器侧延伸。
另外,不限于表面结构,也可以使用利用粘着性等物理性质捕捉打环线的线捕捉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进行直线前进动作的打环器33,但也可以在具有转动式打环器的线环缝纫机中使用线捕捉部件,该打环器,沿转动轨迹的切线方向,设置在以与下轴正交的水平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转动腕的上端部上,沿下轴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动作。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存在滑动轴承,所以安装有线捕捉部件20的线引导部优选为尽可能接近打环器地安装在缝纫机等上。
Claims (4)
1.一种环缝缝纫机,具有:
下轴,其通过缝纫机电动机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打环器,其与所述下轴的旋转联动而进行往复动作,打环线插入该打环器中;
两个穿线部件,它们配置在所述打环线的供给路径上;以及
线控制凸轮,其固定在所述下轴上,具有半径变化的外周部,在所述两个穿线部件之间,所述两个穿线部件间的打环线可以与外周部滑动接触,
该环缝缝纫机,通过所述线控制凸轮的半径变化而向所述打环线施加张力,其特征在于,
设有线引导部,其配置在从所述线控制凸轮至打环器的打环线路径上,使所述打环线插入,
在所述线引导部上设有线捕捉部件,该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将插入该线引导部的打环线的周围包围,从而进行线捕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捕捉部件,利用起绒构造将打环线卡止并捕捉,并且其绒毛前端朝向所述打环器侧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引导部具有:弯折部,其与所述打环线的路径相交叉而弯折;以及线插入孔,其形成在该弯折部上,使所述打环线插入,
所述线捕捉部件配置为,包围所述线插入孔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引导部,在所述穿线部件和所述打环器间的直线状的打环线路径上,配置线插入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38982 | 2009-06-10 | ||
JP2009138982A JP2010284247A (ja) | 2009-06-10 | 2009-06-10 | ミシ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2088A true CN101922088A (zh) | 2010-12-22 |
CN101922088B CN101922088B (zh) | 2013-05-22 |
Family
ID=4333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94603A Active CN101922088B (zh) | 2009-06-10 | 2010-06-10 | 环缝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0284247A (zh) |
KR (1) | KR20100132921A (zh) |
CN (1) | CN101922088B (zh) |
TW (1) | TW20110403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0960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的供线部及缝纫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78871A (en) * | 1971-04-23 | 1972-07-25 | Singer Co | Overedg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
JPH11244567A (ja) * | 1998-03-05 | 1999-09-14 | Juki Corp | 下糸糸巻き装置付きミシン |
CN1348029A (zh) * | 2000-10-11 | 2002-05-08 |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双链线迹缝纫机 |
CN101333736A (zh) * | 2007-06-25 | 2008-12-31 | Juki株式会社 | 链缝缝纫机的线控制装置 |
-
2009
- 2009-06-10 JP JP2009138982A patent/JP2010284247A/ja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6-09 TW TW099118709A patent/TW201104034A/zh unknown
- 2010-06-09 KR KR1020100054287A patent/KR2010013292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06-10 CN CN2010101994603A patent/CN1019220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78871A (en) * | 1971-04-23 | 1972-07-25 | Singer Co | Overedg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
JPH11244567A (ja) * | 1998-03-05 | 1999-09-14 | Juki Corp | 下糸糸巻き装置付きミシン |
CN1348029A (zh) * | 2000-10-11 | 2002-05-08 |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双链线迹缝纫机 |
CN101333736A (zh) * | 2007-06-25 | 2008-12-31 | Juki株式会社 | 链缝缝纫机的线控制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0960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的供线部及缝纫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2088B (zh) | 2013-05-22 |
TW201104034A (en) | 2011-02-01 |
JP2010284247A (ja) | 2010-12-24 |
KR20100132921A (ko) | 2010-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2752B (zh) | 縫紉機 | |
KR102493092B1 (ko) | 재봉틀 | |
WO2015056441A1 (ja) | トーションレース機用糸供給装置 | |
CN101922088B (zh) | 环缝缝纫机 | |
JPH111838A (ja) | 織機等におけるかがり縁の形成装置 | |
KR101862871B1 (ko) | 재봉틀 및 이러한 재봉틀을 이용하여 재봉 개시 부분을 재봉하기 위한 방법 | |
KR870001525B1 (ko) | 새로운 형(型)의 바늘땀과 그 형성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333736B (zh) | 链缝缝纫机的线控制装置 | |
CN103668792A (zh) | 双重环缝缝纫机 | |
US3463102A (en) |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s | |
US1234094A (en) | Thread-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 |
JP2824230B2 (ja) | 垂直全回転かま | |
JP3193920U (ja) |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用グリッパ | |
JP2000507861A (ja) | 縫製用ミシン、およびミシンによる縫製方法 | |
CN105283596B (zh) | 具有至少一个双锁式针迹旋梭的刺绣机 | |
KR101484936B1 (ko) | 재봉틀 훅세트 고정구 | |
JPS61206483A (ja) | 本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ボビン糸の補充装置 | |
CN207452420U (zh) | 工业用缝纫机的挑线机构 | |
CN209039726U (zh) | 一种锁边机的收线装置 | |
JP2584981Y2 (ja) |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 |
JP2008255523A (ja) | 糸巻付切替手段付サンプル整経機及び整経方法 | |
KR100464726B1 (ko) | 재봉기및기계재봉방법 | |
US293840A (en) | Eliza h | |
JP3819778B2 (ja) | 非常に規則的な縫い目のランニングステッチを形成し得るミシン | |
JP2637058B2 (ja) | 半回転か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