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653B -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653B
CN101911653B CN200880122826.8A CN200880122826A CN101911653B CN 101911653 B CN101911653 B CN 101911653B CN 200880122826 A CN200880122826 A CN 200880122826A CN 101911653 B CN101911653 B CN 101911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mutual
iden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28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653A (zh
Inventor
熊泽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11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6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够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涉及隐私的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该终端包括: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存储作为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根据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从其他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以及判定单元(206),判定由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生成的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接收到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及在该无线通信终端中识别其他终端的终端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近距离无线接口主要用于便携式终端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经由无线访问点(radio access point)的互联网通信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在便携式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各种便携式终端上安装近距离无线接口的普及,便携式终端之间直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日渐活跃。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有效利用便携式终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并通知用户之间的接近而辅助用户之间的交流(Communication)的技术。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终端在进行电话通话、交换电子邮件等通信时(S11),存储包含作为该通信的对方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通信履历(S12)。然后,无线通信终端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接口,搜索存在于作为该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信的范围的近距离范围内的其他终端(以下称为“其他终端”)(S13)。在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其他终端时(S14:“是”),无线通信终端在与该其他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接(S15),相互参照各自存储的通信履历(S16)。其结果是在确认了对方的通信履历时(S17:“是”),无线通信终端对用户进行报告(S18)。
由此,用户例如在街中与熟人接近时,作为识别出无线通信终端之间接近的结果,能够得知该熟人正在接近。即,专利文献1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通过有效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而识别在终端之间相互的接近,能够辅助用户之间的交流的活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42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对不知是否为熟人的其他终端也不得不公开通信履历中包含的本终端(自己携带的终端)以及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从保护隐私和确保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不期望这样。尤其还有可能怀有恶意的第三者仅出于取得其他用户的通信履历的目的,而使无线通信终端反复进行图1所示的处理。
因此,优选的是,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才能够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本终端的识别信息和熟人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这样的有关隐私的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才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有关隐私的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所采用的结构包括: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识别信息接收单元,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以及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所采用的结构包括: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相互识别信息;以及识别信息发送单元,将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相互识别信息通过无线而发送到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所采用的结构包括: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并且将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通过无线而发送到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以及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本发明的终端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和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将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中;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搜索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以及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在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时,判定为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是作为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本发明的终端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一相互识别信息;根据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和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二相互识别信息;判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以及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判定为所述第一相互别信息的发送源是作为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线通信终端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成为不是有关隐私的信息,而是仅在发送端终端和接收端终端双方相互存储有对方的识别信息时才能够在接收端终端与发送源的识别信息关联对应的信息。因此,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才能够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有关隐私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配置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表(table)的内容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表的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表的内容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识别帧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存储本实施方式的通知类型的识别帧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的关联识别信息表的内容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相互识别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近通知和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相互识别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时序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接近通知系统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一例图16所示的接近通知系统的通信时序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一例图18所示的通信系统的第一终端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生活日志(lifelog)显示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2是配置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图。关于本发明的具体的适用例,将作为实施例在后面叙述。
在图2中,通信系统100配置有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能通过近距离通信网络300进行通信。近距离通信网络300是通过例如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红外线、光无线等无线通信接口构建的近距离通信网络。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既可以具有相同种类的无线通信接口,而只要能通过中继设备进行相互通信,也可以具有不同种类的无线通信接口。但是,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优选选择通信距离、方向性适于用途的接口。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具有相同的结构。
这里,假设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用户(以下称为“第一用户”)、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用户(以下称为“第二用户”)为熟人关系。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使用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和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通过互联网和电话通信网(均未图示,以下适当统称为“公众网”)过去进行过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电话通话。另一方面,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用户(以下称为“第三用户”)无论与第一用户还是与第二用户都不是熟人关系,过去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既未进行过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也未进行过电话通话。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终端200包括: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判定单元206、通知单元207、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208、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9、关联判定单元210、位置和时刻履历存储单元211、摄像单元212、以及图像履历存储单元213。
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经由无线访问点和无线基站连接到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网,进行电子邮件通信和电话通信。
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存储该无线通信终端本身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自我识别信息”)。
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存储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其他识别信息”)。
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不限于无线通信终端200本身的识别信息,还能够对持有终端的每个用户单独地进行设定。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像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等那样能大致唯一地确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存在如下的情况:在进行经由移动电话网的通信时,在两个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相互传送自我识别信息,在这些终端之间能够保证对方的识别信息的唯一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也可以使用用户的姓名、昵称等。即,只要在想要相互识别相互的接近的终端之间,相互地由另一方将一方存储的自我识别信息作为其他识别信息来存储即可。
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中存储的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存储的其他识别信息,既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由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设定。
这里,假设在图2所示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中,本终端的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使用的电话号码作为自我识别信息被预先设定。将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自我识别信息依次设为“0111-11-111”、“0987-66-5555”、“011-222-3333”。
另外,假设在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经由公众网与其他无线通信终端200进行通信时,从一方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向其他方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相互传送电话号码作为自我识别信息。并且,假设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将从其他终端传送出的其他终端的电话号码作为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到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具体而言,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生成将其他识别信息进行了列表所得的识别信息表,存储到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该识别信息表例如是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在电子邮件通信和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话簿或者地址簿的一部分。
图4~图6是表示存储在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的各种识别信息表的内容的图。
如图4~图6所示,识别信息表410包括:用户名411、其他识别信息412、相互识别信息413、以及发送优先级414,分别记述与编号关联对应的记录。用户名411表示其他终端的用户的用户名。以下,假设与识别信息表410的用户名411对应的其他终端的用户,是具有该识别信息表410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的熟人。其他识别信息412表示与用户名411对应的熟人持有的其他终端的自我识别信息。这里,如上所述,作为自我识别信息采用了电话号码,因此其他识别信息412表示熟人持有的其他终端的电话号码。相互识别信息413表示与其他识别信息412对应的相互识别信息。但是,这里表示的是表示运算结果的一致或者不一致的便利的字符串而不是实际的运算结果。发送优先级414表示发送相互识别信息时的发送的优先级。
例如,在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识别信息表410-1中,记述了作为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自我识别信息的“0987-66-5555”作为其他识别信息412。另外,在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表410-2中,记述了作为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自我识别信息的“0111-11-1111”作为其他识别信息412。这是因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为熟人。
另一方面,在识别信息表410-1、410-2中,都没有记述作为第三用户持有的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自我识别信息的“011-222-3333”。这是因为第三用户无论与第一用户还是与第二用户都不是熟人。但是,这里假设在识别信息表410-3中,注册了由第三用户非正当取得的作为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自我识别信息的“0987-66-5555”。
另外,在识别信息表410-1的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对应的记录和识别信息表410-2的与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对应的记录中,记述了同一内容的数据串即“0xF16D3A90BC52”作为相互识别信息413。这是因为在相互将自我识别信息与其他识别信息组合时,成为像“0111-11-1111”和“0987-66-5555”那样相同的组合。关于相互识别信息413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在识别信息表410-3中,未记述与记述在识别信息表410-1中的相互识别信息413相同内容的相互识别信息413。另外,在识别信息表410-3中,虽然存在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对应的记录,但仍然未记述与记述在识别信息表410-2中的相互识别信息413相同内容的相互识别信息413。这是因为在识别信息表410-1、410-2中,都未记述作为第三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自我识别信息的“011-222-3333”。即,因为在相互组合了自我识别信息与其他识别信息时不存在成为相同的组合的信息。
使用这样的识别信息表410,通过在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核对相互的记录的相互识别信息413,能够判定这些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是否为熟人。即,能够识别在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近距离通信的圈内这样接近的位置存在用户的熟人的事实。另外,通过是与哪个记录的相互识别信息413一致,能够识别熟人中的哪位在接近。
图3的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在每次与新的对方进行了电话通话时,或者每次由用户进行了注册操作时,在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生成新的记录。此外,虽然相互识别信息413也可以由后述的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预先记述在各个记录中,但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也可以根据需要生成而不预先记述。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通过对规定的算法适用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生成相互识别信息。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使用的规定的算法包含单向函数,由各个无线通信终端200共同使用。作为该算法,例如适用MD5(message digest5,消息摘要5)、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1,安全散列算法1)、SHA256(securehash algorithm256,安全散列算法256)等哈希函数、以及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等加密方式。由此,即使向第三者公开相互识别信息,也能够防止在相互识别信息的计算中使用过的自我识别信息和其他识别信息的泄漏。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的后述的识别信息接收单元205在每次从其他终端接收由该其他终端生成的相互识别信息时,或每次想要对其他终端进行相互识别时,计算相互识别信息413,并更新识别信息表410。具体而言,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对识别信息表410的各个记录,根据记述在该记录中的其他识别信息412和存储在图3所示的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中的自我识别信息,利用上述算法计算相互识别信息。
此外,在用户与用户的熟人之间作为固定的值使用相互识别信息413时,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也可以预先计算出相互识别信息413。具体而言,每次由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在识别表410中生成新的记录时,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仅对该记录计算相互识别信息,并将其记录在识别信息表410中即可。
记述在识别信息表410中的相互识别信息,在后述的判定单元206和关联判定单元210中使用。相互识别信息的使用方式包括以下两种:为了对其他终端通知本终端的接近而向其他终端发送的情况;以及为了与从其他终端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之间进行比较而使用的情况。
图3的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将由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生成的1以上的相互识别信息通过近距离通信网络300发送到其他终端,以对其他终端通知本终端的存在。更具体而言,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将相互识别信息存储到后述的识别帧中并发送。另外,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通过近距离通信网络300接收由其他终端生成、并从该其他终端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更具体而言,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从其他终端接收识别帧,并取得存储在识别帧中的信息作为从其他终端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
图7是表示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发送的识别帧的结构的图。
如图7所示,作为识别帧发送的识别帧420由报头部分421和相互识别列表422构成。
报头部分421表示其为识别帧的数据,以及其他的信息(协议信息、相互识别信息的数、一个相互识别信息的大小等)。另外,报头部分421也可以存储与发送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识别信息不同的其他设备ID(例如,MAC地址)。这样的设备ID能够用于接近识别后的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相互识别信息列表422将第一相互识别信息423-1~第n相互识别信息423-n排列成列表状而构成。
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每次应对其他终端通知本终端的存在的定时到来时,读取记述在识别信息表410中的相互识别信息413。然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将读取出的相互识别信息413列表化作为第一相互识别信息423-1~第n相互识别信息423-n,并生成报头部分421,以生成识别帧420。之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将生成的识别帧420通过近距离通信网300对其他终端广播。
识别帧420只要是例如由无线LAN、Bluetooth(注册商标)等定义的信标帧(Beacon Frame)等,能进行不特定发送对象终端的广播的帧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通知类型存储在识别帧420中,作为对接收端的无线通知终端200指定将发送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的接近通知给接收端的用户时的通知方法的信息。
图8表示用于存储通知类型的帧的结构的图。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对接收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指定将发送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的接近通知给接收端的用户时的通知方法时,将通知类型424的字段(field)插入到识别帧420中。在通知类型424中存储用于指定通过振动模式(manner mode)进行通知的信息、用于指定通过通知旋律(melody)进行通知的信息等,作为用于指定通知方法的通知类型。另外,在通知类型424中也能够存储通知用的旋律数据本身。
另外,图3的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发送相互识别信息413时,优先发送识别信息表410中发送优先级414更高的记录的相互识别信息413。
虽然在图4~图6所示的识别信息表410-1~410-3中,分别只记述了两个记录,但实际的识别信息表410通常存储有许多相互识别信息413。当存储有许多相互识别信息413时,在识别帧中包含所有的相互识别信息413进行发送,从浪费通信频带的观点来说是不理想的。另外,通常,在能用于识别帧的发送的通信频带上有上限。因此,为了抑制通信频带的消耗,可考虑限制相互识别信息413的发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选择发送优先度414高的相互识别信息413而优先地发送,优先地广播在与更亲密的熟人等、更应该优先的对方之间共享的相互识别信息413。
此外,无线通信终端200也可以根据本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或者与其他终端之间的过去的通信履历等外界信息,动态地变更发送优先级414。例如,无线通信终端200既可以在商务时间提高与商务相关的熟人的发送优先级414,也可以根据通过电话号码、住址等判断出的熟人的所在地和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当前位置来决定发送优先级414。另外,无线通信终端200也可以将过去进行了较多通信的对方作为更亲密的熟人,将对应的发送优先级414设定得较高。另外,为了防止发送优先级414低的相互识别信息413不被发送的状态一直持续,无线通信终端200也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变更识别信息表420的发送优先级414的内容。
判定单元206将从其他终端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与识别信息表410的相互识别信息413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存在一致的信息。当存在一致的相互识别信息时,判定单元206判定为接近本终端的其他终端是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的终端,并且基于识别信息表410判定是熟人中的哪位的终端。另外,当不存在一致的相互识别信息时,判定单元206判定为接近本终端的其他终端不是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的终端。
在判定为接近的其他终端是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持有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时,通知单元207对用户进行规定的通知。规定的通知既可以通过一种通知方法来进行,也可以从多种通知方法中选择来进行。例如,通过对识别信息表410的每个记录预先设定好通知方法,能够对每个熟人选择不同的通知方法。另外,例如能够将通过液晶显示器(未图示)的字符显示或者图像显示、通过扬声器(未图示)的旋律输出、通过振动元件(未图示)的振动输出、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未图示)的光输出等适用于通知方法。
另外,在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接收到的识别帧是如图8所示的识别帧420那样存储通知类型424的识别帧时,通知单元207采用通知类型424指定的通知方法。即,通知单元207通过识别帧的发送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设定的通知方法进行通知。因此,发送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反而能够使用识别帧的通知类型424,对于接收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指定仅无声的振动即所谓振动模式下的通知,或指定基于旋律的通知,或指定通知旋律本身。
在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中存储有多个自我识别信息时,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208从这些多个自我识别信息中,选择用于生成对其他终端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
例如,在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中存储有商务用的自我识别信息和私人(private)用的自我识别信息时,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208切换商务模式和私人模式。然后,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208对于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在为商务模式时切换到商务用的自我识别信息而由其使用,在为私人模式时切换到私人用的自我识别信息而由其使用。
其结果,计算出的相互识别信息也因商务模式与私人模式而为不同的内容。即,在与预先识别了本终端的商务用的自我识别信息的对方,即,与商务关联的熟人之间,仅在商务模式时共享相互识别信息。另外,在与预先识别了本终端的私人用的自我识别信息的对方,即,私人的熟人之间,仅在私人模式时共享相互识别信息。由此,能够在私人模式时,不碰见与商务关联的熟人。
能够通过用户的设定来进行选择,也能够根据本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等自动地选择,或者通过从其他设备接收到的控制消息进行切换。例如,能够考虑如下的使用方法:通过从设置在餐厅的访问点接收到的控制消息,切换到用于取得赠券(coupon)的识别信息。
此外,这种识别接近的限制功能也可以通过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而不是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在生成相互识别信息中,还包含在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共享的共享识别信息。例如,在将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的其他识别信息按“友人”、“商务”等类别进行分类存储时,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将类别作为共享识别信息追加并使用于相互识别信息的运算中。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设为尽管相互注册了识别信息,但在一方分类为“友人”而另一方分类为“商务”的情况下,无法识别接近。
在判定单元206识别出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接近时,关联信息存储单元209存储在从该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接收到的识别帧中被存储的相互识别信息423。具体而言,关联信息存储单元209在存储在从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接收到的识别帧中的相互识别信息423中,取得与本终端对应的信息之外的相互识别信息作为关联识别信息。然后,关联信息存储单元209作成将取得的关联识别信息与该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其他识别信息关联对应并进行列表化的关联识别信息表。
关联识别信息是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在与该熟人的熟人持有的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共同存储的相互识别信息。因此,在从直接的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之外的其他终端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中,包含与本终端取得的关联识别信息一致的相互识别信息时,该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其他终端是熟人的熟人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显示“是熟人的熟人”等,用户能够识别熟人的熟人的接近。即,能够在关联识别信息表中搜索从其他终端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从而识别熟人的熟人的接近,并将该事实通知给用户。
图9是表示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关联识别信息表的内容的图。
如图9所示,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关联识别信息表430-1包括:熟人的用户名431、熟人的其他识别信息432、以及关联识别信息433。熟人的用户名431表示作为直接的熟人的其他终端的用户的用户名。熟人的其他识别信息432表示与用户名431对应的熟人持有的其他终端的自我识别信息。关联识别信息433表示从其他识别信息432表示的其他终端取得了的关联识别信息。
从图4和图5可知,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表410-2所记载的相互识别信息413中的、“0x5F07B2A931B8”未记载在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识别信息表410-1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9作成如下的记录:将作为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用户名的“BBBBBB”以及作为其他识别信息的“0987-66-5555”当作熟人的用户名431以及熟人的其他识别信息432。然后,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的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9记录“0x5F07B2A931B8”作为与这些熟人的用户名431以及熟人的其他识别信息432对应的关联识别信息433。
通过在这样的关联信息识别信息表430-1中,搜索取得了的关联识别信息,能够识别用户的熟人的熟人正在接近,并且能够确定是哪位熟人的熟人。
图3的关联判定单元210对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判定在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9的关联识别信息表内是否存在一致的信息。具体而言,对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在判定单元206判定为在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的识别信息表内不存在一致的信息时,关联判定单元210在上述关联识别信息表中,搜索与相互识别信息一致的关联识别信息433。在关联识别信息表内存在一致的信息时,关联判定单元210识别出虽然未得知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识别信息,但在以前接收到识别信息的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中有注册过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正在接近。即,在这种情况下,关联判定单元210识别出用户的熟人的熟人正在接近。
位置和时刻履历存储单元211使用其他网络通信单元201或者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单元(未图示),取得本终端的当前位置,使用时钟单元(未图示)取得当前时刻。另外,在通过判定单元206判定为接近的无线通信终端为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时,位置和时刻履历存储单元211将作出判定时的本终端的位置及时刻,连同被识别出接近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一起存储。由此,之后用户能够确认“何时与谁在何处”遇见,或者显示用于通过电子邮件、电话通话、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化网络服务)等当中继续进行交谈的、识别信息的调用画面。
摄像单元212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均未图示),通过用户操作等进行摄像。摄影单元212例如用于拍摄与熟人交谈时的情形、周围的景色等。
图像履历存储单元213对由摄像单元212拍摄的图像,连同在进行该摄像时接近本终端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一起存储。由此,能够在之后确认与熟人见面时的该熟人的样子、周围的景色等,或者将熟人的图像用于电话被叫时的被叫图像、或者在下次熟人接近时用于通知该接近的图像等。
另外,虽然图示,无线通信终端2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单元)、存储了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介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工作用存储器、以及通信线路。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而实现上述各个单元的功能。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动作。
图10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无线通信终端200判断是否从其他终端接收到识别帧(S1100),在接收到识别帧时(S1100:“是”),执行相互识别信息接收处理(S1200)。相互识别信息接收处理是基于接收到的识别帧,识别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持有的其他终端的接近的处理。
然后,无线通信终端200判断从本终端发送识别帧的定时是否到来(S1400),在识别帧的发送定时到来时(S1400:“是”),执行相互识别信息发送处理(S1500)。相互识别信息发送处理是用于通过识别帧的发送,使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识别本终端的接近的处理。识别帧的发送定时例如能够设为规定的周期的定时、或检测出其他终端的接近时等。
然后,无线通信终端200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处理(S1600),在继续进行处理时(S1600:“是”),返回步骤S1100,另一方面,在通过用户操作指示了停止处理等,应该结束处理时(S1600:“否”),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动作,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使用识别帧,在与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之间相互识别相互的接近。
接下来,说明相互识别信息接收处理的详情。
图11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200执行的相互识别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其与图10的步骤S1200对应。
首先,判定单元206取得由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接收到的识别帧内的相互识别信息列表(S1210),为了进行相互识别信息列表的判定处理,对变量n代入值“1”(S1220)。变量n表示正在对相互识别信息列表的第几相互识别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判定单元206取得作为相互识别信息列表的第n相互识别信息的第n相互识别信息(S1230)。
另一方面,判定单元206为了判定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对应的信息是否存在于本终端存储的识别信息表中,对变量i代入值“1”(S1240)。变量i表示正在对识别信息表的第几记录的相互识别信息进行处理。
然后,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取得作为存储在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的识别信息表的第i记录的其他识别信息的第i其他识别信息(S1250),执行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S1260)。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是基于第i其他识别信息生成第i相互识别信息的处理。
然后,判定单元206对计算出的第i相互识别信息与接收到的第n相互识别信息进行比较(S1270)。然后,在第i相互识别信息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不相等时(S1270:“否”),判定单元206判断是否对于记述在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的识别信息表中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完成了处理(S1280)。
在对于识别信息表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尚未完成处理时(S1280:“否”),判定单元206将变量i的值递增(increment)1(S1290),并返回步骤S1250。在反复进行了步骤S1250~S1290的处理的结果,对于识别信息表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完成了处理时(S1280:“是”),判断是否对于记述在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列表中的所有相互识别信息完成了处理(S1300)。
在对于相互识别信息列表的所有相互识别信息尚未完成处理时(S1300:“否”),判定单元206将变量n的值递增1(S1310),并返回步骤S1230。
在反复进行步骤S1230~S1310的处理期间,在判定单元206判断为第i相互识别信息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相等时(S1270:“是”),无线通信终端200执行接近通知和记录处理(S1320)。接近通知和记录处理是向用户通知与第i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终端的接近,并且记录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关联的信息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第i相互识别信息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之间最终不存在一致的信息时,判定单元206废弃接收到的识别帧(S1330),返回图10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处理,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基于接收到的识别帧,识别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持有的其他终端的接近。
接下来,说明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的详情。
图12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200执行的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其与图11的步骤S1260对应。
首先,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从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2取得自我识别信息(S1261)。此时,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取得由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208选择出的自我识别信息。
然后,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204根据在图11的步骤S1250中取得的第i其他识别信息和在步骤S1260中取得的自我识别信息,生成相互识别信息(S1262),并返回图11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处理,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基于第i其他识别信息,生成第i相互识别信息。
接下来,说明接近通知和记录处理的详情。
图13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200执行的接近通知和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其与图11的步骤S1320对应。
首先,判定单元206识别与第i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终端的接近,使用通知单元207进行规定的通知,并且使用位置和时刻履历存储单元211,记录当前位置、当前时刻等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相关的信息。
然后,判定单元206将计时器(timer)(未图示)设为规定的时间长度并开始计时(S1322),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剩余时(S1323:“是”),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event)(S1324)。事件例如包括由摄像单元212进行的图像的拍摄、以及电子邮件发送、网页的阅览等基于用户的操作的事件。在没发生应记录的事件时(S1324:“否”),返回步骤S1323。
在发生了应记录的事件时(S1324:“是”),判定单元206使用位置和时刻履历存储单元211和图像履历存储单元213,将有关发生的事件的信息与识别出接近的其他终端关联对应地存储,并返回步骤S1323。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例如包括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识别出接近的其他终端的用户的用户名、拍摄到的图像、取得的数据、用户操作的内容等。
然后,判定单元206在反复进行步骤S1323~S1325的处理期间计时器计时结束时(S1323:“否”),返回图11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处理,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向用户通知与第i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终端的接近,并且记录与第n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关联的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识别出与“0987-66-5555”的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终端(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接近。而且,假设计时器设置为3秒时间,到计时器计时结束为止由摄像单元212进行了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履历存储单元213将拍摄到的图像例如存储到文件夹名为“0987-66-5555”的文件夹中。识别帧每过一定时间就重新发送,因此,在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接近的期间所拍摄的图像全部存储在“0987-66-5555”的文件夹中。该图像例如在下次接近第二用户时能够显示。另外,该图像在从第二用户经由公众网络被叫了通信时能够显示。进而,该图像在接近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共同的熟人时能够发送。
接下来,说明图10的相互识别信息发送处理的详情。
图14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200执行的相互识别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其与图10的步骤S1500对应。
首先,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对变量n设定值“1”(S1510),从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取得第n其他识别信息(S1520)。然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执行在图12中说明过的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处理,并生成第n相互识别信息(S1530),将生成的相互识别信息写入到识别帧的相互识别信息列表中(S1540)。
然后,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判断是否对记述在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的识别信息表中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的处理完成(S1550)。在对于识别信息表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的处理尚未完成时(S1550:“否”),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将变量n递增1(S1560),并返回步骤S1520。在反复进行步骤S1520~S1560的处理的结果,对识别信息表的所有其他识别信息的处理完成时(S1550:“是”),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发送识别帧(S1570),并返回图11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处理,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使用识别帧发送在用户与用户的熟人之间共同的相互识别信息。并且,在由对应的熟人的其他终端接收到发送出的相互识别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使该其他终端识别本终端的接近。进而,在由具有与发送出的相互识别信息相同的相互识别信息的其他终端接收到时,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使其他终端将本终端的接近识别为该对方的熟人的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接近。
此外,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如上所述将相互识别信息设为固定值时,对于所有的其他识别信息预先计算好相互识别信息,存储到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203中即可。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进行步骤S1510~S1560的处理。
另外,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参照发送优先级并限定要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的数量时,例如,使变量n与发送优先级对应,或者在步骤S1560中进行除去发送优先级低的信息的限定即可。并且,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在不超出能够用于识别信息的发送的通信频带的范围内,强制性进入步骤S1570即可。
这样,无线通信终端200能够仅在处于熟人和熟人的熟人的关系的特定用户之间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私人的识别信息。
接下来,举例说明配置了无线通信终端200的通信系统100中的动作的流程。
图15是表示一例通信系统100中的通信时序的图。
假设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每隔一定时间发送识别帧,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处于等待接收来自其他终端的识别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根据仅对于用户所设定的熟人等的其他终端进行注册的识别信息表,生成相互识别信息列表(S2100)。然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生成包含相互识别信息列表的识别帧(S2200),并发送生成的识别帧(S2300)。
这里,假设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进入到能够接收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的识别帧的范围内,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和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构成近距离通信网络30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接收识别帧(S2400)。然后,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判定是否在接收到的识别帧的相互识别信息列表中存在与本终端的识别信息表的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相互识别信息(S2500)。在判定为存在一致的相互识别信息时,表示第一用户的熟人的其他终端(这里为第二无线通信终端200-2)正在接近,因此,第一无线通信终端200-1将该事实通知给第一用户,或者连同时刻、位置信息一起进行记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无线通信终端200在存储有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能够识别该其他终端的接近。另外,从作为此时的其他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发送的相互识别信息,在其发送源的识别信息未存储在接收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识别信息表中时,为在接收端无法识别的信息。由此,能够防止使不是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识别本终端的接近。即,能够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有关隐私的信息。
另外,能够使用在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话簿的数据作为用于生成相互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因此能够进行终端间的接近识别,而不需在熟人之间预先进行识别信息交换等工作。即,能够进行终端间的接近识别而不给用户增加特别的负担。除上述情况外,在使用电子邮件通信中所使用的地址簿等、在经由与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同的其他通信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各种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如上所述的效果。
以下,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适用例作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无线通信终端简单地记述为“终端”。
(实施例1)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说明将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适用于由电车内的乘客持有的终端200构成的接近通知系统的情况。
图16是表示实施例1的接近通知系统的结构的结构图。
在图16中,接近通知系统100a包括第一终端200-1~第三终端200-3、以及近距离通信网络300。另外,第一终端200-1~第三终端200-3是分别由第一用户500-1~第三用户500-3持有的终端。但是,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情况不同,假设第三用户500-3与第二用户500-2为熟人关系。
在第一用户500-1带着第一终端200-1乘上电车时,与已经乘坐电车的第二用户500-2的第二终端200-2和第三用户500-3的第三终端200-3构成近距离通信网络300。
第一终端200-1~第三终端200-3通过本终端的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205分别进行识别帧的发送接收。
第一用户500-1与第二用户500-2互为熟人。因此,在第一终端200-1中注册有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在第二终端200-2中注册有第一终端200-1的识别信息。另外,第二用户500-2与第三用户500-3同样互为熟人。因此,在第二终端200-2中注册有第三终端200-3的识别信息,在第三终端200-3中注册有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用户500-1与第三用户500-3相互不是熟人,因此在第一终端200-1和第三终端200-3中未注册相互的识别信息。
图17是表示一例图16所示的接近通知系统100a中的通信时序的图。
首先,假设第一终端200-1发送第一识别帧(S3010)。第一识别帧包括相互识别信息列表、和通知用的旋律数据,上述相互识别信息列表包含根据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生成的相互识别信息。
第二终端200-2和第三终端200-3分别接收从第一终端200-1发送来的第一识别帧(S3020)。
由于第二终端200-2注册有第一终端200-1的识别信息,因此,进行作为第一终端200-1的用户的第一用户500-1的接近的通知(S3030)。此时,第二终端200-2设定了通过本终端的振动进行通知的振动模式,因此,将本来应该通过第一识别帧中包含的旋律数据的再现来进行的通知,通过振动模式不输出声音地进行通知。
另一方面,第三终端200-3未注册第一终端200-1的识别信息,因此,废弃第一识别帧(S3040)。
另外,假设第三终端200-3发送了第二识别帧(S3050)。第二识别帧包含通知用的照片数据。
第一终端200-1和第二终端200-2分别接收从第三终端200-3发送来的第二识别帧(S3060)。
第一终端200-1未注册第三终端200-3的识别信息,因此,废弃第二识别帧(S3070)。
另一方面,第二终端200-2注册有第三终端200-3的识别信息,因此,识别出第三用户500-3的接近,基于第二识别帧中包含的照片数据的显示进行通知,并且基于振动模式下的振动进行通知(S3080)。
最后,假设第二终端200-2发送了第三识别帧(S3090)。第三识别帧包含通知类型信息,所述通知类型信息是用于对其他终端200指定在其他终端200也通过第二终端200-2中设定的振动模式进行通知的信息。
第一终端200-1和第三终端200-3分别接收从第二终端200-2发送的第三识别帧(S3100)。
第一终端200-1和第三终端200-3都注册有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因此,对第三识别帧的接收,通过通知类型指定的振动模式,进行第二用户500-2的接近的通知(S3110)。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各个用户能够仅得知熟人的接近,并且能够仅对于熟人通知自己的接近,而对于熟人之外不通知自己的接近。另外,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各个用户能够通过识别帧指定对方的通知方法。由此能够指定在视觉或听觉上更容易领会地通知自己的接近,或者指定在不便于发出声音的场所以振动模式通知自己的接近。即,能够从被识别出接近的一方控制在识别接近的一方的通知的方法。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说明用户500在多个近距离通信网络300进行移动时,在记录遇见的人、访问的设施等的生活日志业务(lifelog service)有效利用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记录的信息的情况的例子。
现在,便携式电话在用户的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用品。随此,使用用户在生活中利用了便携式电话的履历来实现新的业务的生活日志正备受瞩目。因此,可认为今后对实现新的生活日志业务的期待也将日益增加,上述新的生活日志业务是指记录携带便携式电话等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之间在现实世界的交流履历,将其利用于电子邮件、SNS等网络上的交流。
图18是表示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这里,假设第一用户500-1从街头通过出入门管理装置610到达办公室,之后,移动到餐厅的情况。
在图18中,在通信系统100b中,伴随第一用户500-1的移动,在各个不同的时间,形成了第一近距离通信网络300-1~第三近距离通信网络300-3。第一近距离通信网络300-1是在品川的街头,由第一终端200-1~第三终端200-3相互接近而构成的近距离通信网络。第二近距离通信网络300-2是在办公室内,由第一终端200-1、第四终端200-4、以及第五终端200-5相互接近而构成的近距离通信网络。第三近距离通信网络300-3是在餐厅中,由第一终端200-1和在餐厅配置的无线基站620构成的近距离通信网络。
图19是表示一例图18所示的通信系统100b的第一终端200-1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此外,虽然在本流程图中未表示,但假设第一终端200-1定期发送识别帧。
首先,假设第一用户500-1在品川的街头接近作为熟人的第二用户500-2并开始交谈。此时,第一终端200-1接收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帧(S4010),识别第二用户500-2的接近(S4020)。
第一终端200-1记录第二终端200-2接近时的位置和时刻(S4030)。第一终端200-1从第二终端200-2定期接收识别帧,因此,在接收的期间,假设与第二终端200-2正在接近而进行记录。
另外,假设第一用户500-1在与第二用户500-2的交谈中拍摄了图像。此时,第一终端200-1与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关联对应地存储所拍摄的图像(S4040)。
假设第一用户500-1和第二用户500-2正在品川的街头进行交谈,不是第一用户500-1和第二用户500-2的熟人的第三用户500-3接近了第一用户500-1和第二用户500-2。此时,在第一用户500-1不知不觉的期间,第一终端200-1也与第三终端200-3构成近距离通信网络300-1。但是,由于第三用户500-3不认识第一用户500-1和第二用户500-2,因此,在第三终端200-3中未注册第一终端200-1和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而且,在第一终端200-1和第二终端200-2中也未注册第三终端200-3的识别信息。因此,第三终端200-3无法根据第一终端200-1和第二终端200-2发送的识别帧,识别出第一终端200-1和第二终端200-2的识别信息。
之后,假设第一用户500-1为了进入办公室,使第一终端200-1靠近办公室的入口的出入门管理装置610。此时,第一终端200-1与出入门管理装置610进行通信(S4050),进行入门所需的信息的交换。第一终端200-1通过与出入门管理装置610的通信,识别出已经进入办公室,将自我识别信息变更为商务用的识别信息(S4060)。由此,第一终端200-1仅能够识别与商务相关的熟人彼此的接近。如上所述,通过将商务用的组(group)IP(共享识别信息)追加使用于相互识别信息的运算中也能够实现这种识别的限制功能。
之后,假设第一用户500-1在办公室内的会议室与第四用户500-4和第五用户500-5进行了会议。此时,第一终端200-1从第四终端200-4和第五终端200-5接收识别帧(S4070),识别出第四终端200-4和第五终端200-5的接近(S4080),记录接近时的位置和时刻(S4090)。
然后,假设在会议中,第四用户500-4从第四终端200-4发送了分发资料。此时,第一终端200-1接收分发资料(S4100),并将接收到的分发资料与第四终端200-4的识别信息关联对应地记录。
最后,假设第一用户500-1进入了餐厅。此时,第一终端200-1从设置在餐厅的无线基站620接收识别帧(S4110)。假设在从无线基站620发送的识别帧中,包含有表示当前位置是在餐厅内的信息、用于参照餐厅的信息和其他的广告信息等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以及会员(member)用的赠券等。
第一终端200-1基于表示当前位置是在餐厅内的信息,将餐厅的会员服务用的会员组ID用于相互识别信息的生成(S4120)。
假设各个终端200在加入餐厅的会员服务时,注册了使用自我识别信息和成员组ID生成的相互识别信息,而不是自我识别信息。由此,各个终端200能够在保护了隐私而不向餐厅直接注册自我识别信息的状态下加入餐厅的会员服务。另外,在会员组ID是所有成员共同的信息的情况下,各个终端200能够生成熟人在入会时注册的相互识别信息。因此,各个终端200通过生成熟人注册过的相互识别信息,将生成的相互识别信息设定到识别帧中,也能够在餐厅内识别熟人之间的接近。
第一终端200-1将接近餐厅的基站620时的位置和时刻以及识别帧内的URL与基站620的识别信息关联对应地进行记录(S4130)。
这样,第一终端200-1将在通信系统100b中伴随第一用户500-1的移动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通过各种事件取得的信息,与在发生该事件时接近的熟人的无线通信终端200、预先确定的装置等关联对应地记录。
图20是表示一例在图19所示的时序全部结束后,基于存储在图1的终端200-1中的信息而生成的生活日志显示画面的图。具体而言,示出了第一用户500-1将存储在第一终端200-1中的信息作为生活日志来处理,进行了该生活日志的确认操作时的显示画面的例子的图。生活日志显示画面例如在无线通信终端200中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形成在液晶显示器上。
如图20所示,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对于第一终端200-1发生的每个事件配置了第一履历信息711-1~第三履历信息711-3。各个履历信息711由第一用户500-1访问的场所、访问该场所的日期时刻、在该日期时刻接近过的终端200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分类组、在接近的过程中发生了的事件、通过该事件取得的数据(通过识别帧和其他通信取得的数据),以及所能进行的特殊操作构成。
这里,作为第一履历信息711-1,显示了第一用户500-1与第二用户500-2交谈时的数据。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用户名的显示部分时,基于识别信息表,向对应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号码进行电子邮件发送或者电话呼叫。另外,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作为已取得的数据而显示的“1张摄影图像”时,对匹配的摄影图像进行显示或者电子邮件发送。
另外,作为第二履历信息711-2,显示了第一用户500-1与第四用户500-4和第五用户500-5进行会议时的数据。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作为已取得的数据而显示的“分发资料”时,显示匹配的资料的内容。另外,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作为能进行的特殊操作而显示的“向全体发送电子邮件”时,将第四用户500-4和第五用户500-5合在一起作为发送对象向全体发送电子邮件。
另外,作为第三履历信息711-3,显示了第一用户500-1在餐厅就餐时的数据。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作为已取得的数据而显示的“赠券信息”时,显示匹配的赠券信息。另外,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在选择了作为能进行的特殊操作而显示的“阅览网页”时,显示与赠券信息对应的网页。
这样,无线通信终端200的用户能够通过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随后确认与熟人的交谈、会议的履历、访问过的商店的信息等,或者使用确认后的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Web页等进行阅览。另外,当在网络上存在提供这种生活日志显示画面710的业务时,用户通过向业务提供方发送由无线通信终端200记录过的数据,能够使用上述的信息确认、信息阅览的业务等。即,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各个用户能够享受更富于方便性的生活日志业务。另外,能够进行为了使用生活日志业务所需的履历信息的积累,而不对不是熟人的用户通知自己的接近。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用于生成相互识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识别信息设为了电话号码,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适用在通过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进行了标准化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使用的SIPURI(RFC3261)、TEL URL(RFC2806)等。
另外,在生成相互识别信息时,也可以在运算中除了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识别信息,还加入每次不同的随机数。具体而言,在识别帧420中存储随机数,在形成一个近距离通信网络300的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最初采用共同的值的随机数,包含在相互识别信息的运算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从无线通信终端200持续地发送同一内容的相互识别信息。由此,能够防止第三者以从无线通信终端200广播的相互识别信息为线索追踪特定的用户的行动。
在2007年12月28日提交的特愿第2007-339912号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接近识别方法,作为能够仅在用户之间为熟人的情况下识别相互的接近而不向第三者公开涉及隐私的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接近识别方法,极为有用。尤其在保护用户的隐私的同时,通过通知用户之间的接近以促进在现实世界的交流,以及将接近的履历使用于网络上的交流的情况下极为有用。

Claims (23)

1.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
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以及
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自我识别信息以及所述其他识别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判定单元在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判定为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是作为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
所述判定单元在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判定为正在接近作为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通知单元,在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对用户进行规定的通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规定的算法包含单向函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履历存储单元,在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将与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相关联的信息与所述接收到的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关联对应地存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与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接收相关联的信息包括位置、时刻、摄影图像、和录音声音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多个自我识别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自我识别信息选择单元,从存储在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多个自我识别信息中,选择作为所述判定单元中的判定的对象的自我识别信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还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接收用于指定对用户的通知方法的通知方法指定信息,
所述通知单元以所述通知方法指定信息指定的通知方法进行所述通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共享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多个终端共享的识别信息的共享识别信息,
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以及所述共享识别信息,使用所述规定的算法生成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作为关联识别信息;以及
关联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三相互识别信息与存储在所述关联识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关联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13.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
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相互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发送单元,将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相互识别信息通过无线而发送到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号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单元还对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对象发送通知方法指定信息,所述通知方法指定信息指定在所述发送对象接收到所述相互识别信息时对用户进行通知时的通知方法。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多个所述自我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信息生成单元从存储在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多个自我识别信息中进行选择而生成所述相互识别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共享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多个终端共享的识别信息的共享识别信息,
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以及所述共享识别信息,适用所述规定的算法而生成所述相互识别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分别被设定了优先级的多个所述其他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单元优先发送根据优先级更高的其他识别信息计算出的相互识别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
优先级变更单元,根据外界信息变更对存储在所述其他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多个所述其他识别信息所设定的优先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外界信息包括本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或与所述多个其他识别信息对应的对方的过去的通信履历中的至少一个。
21.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自我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所述自我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
其他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所述其他识别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或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所具有的所述其他终端;
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自我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并且向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发送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以及
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相互识别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由所述识别信息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22.终端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和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一相互识别信息;
将生成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中;
从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相互识别信息;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搜索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以及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在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时,判定为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是作为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23.终端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本终端之外的终端通过无线而接收由所述本终端之外的终端使用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一相互识别信息;
根据作为本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自我识别信息和作为所述本终端的用户的熟人具有的其他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其他识别信息,使用所述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第二相互识别信息;
判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以及
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一致时,判定为所述第一相互识别信息的发送源是作为所述第二相互识别信息的基础的所述其他识别信息表示的所述其他终端。
CN200880122826.8A 2007-12-28 2008-12-24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16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9912/07 2007-12-28
JP2007339912A JP5100368B2 (ja) 2007-12-28 2007-12-28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端末認識方法
PCT/JP2008/003932 WO2009084187A1 (ja) 2007-12-28 2008-12-24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端末認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653A CN101911653A (zh) 2010-12-08
CN101911653B true CN101911653B (zh) 2014-01-22

Family

ID=4082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28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1653B (zh) 2007-12-28 2008-12-24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9611A1 (zh)
JP (1) JP5100368B2 (zh)
CN (1) CN101911653B (zh)
WO (1) WO2009084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9525B2 (ja) * 2010-12-21 2016-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
JP2012247841A (ja) * 2011-05-25 2012-12-13 Sony Corp 近隣人物特定装置、近隣人物特定方法、近隣人物特定プログラム及び近隣人物特定システム
JP2013092857A (ja) * 2011-10-25 2013-05-16 Sony Corp 移動体装置、情報処理装置、位置情報取得方法、位置情報取得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21713B2 (ja) * 2012-03-09 2015-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メール管理プログラム、メール管理装置、及びメール管理方法
CN103460760B (zh) * 2012-04-13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09835B2 (en) 2012-05-08 2016-11-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cure recognization for pervasive face-to-face social communications
US9942515B2 (en) * 2013-03-14 2018-04-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device pairing and configuration for meeting spaces
EP3089658A4 (en) 2014-02-24 2017-10-11 Sony Corporatio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quisition of sensorial information from wearable devices to activate functions in other devices
JPWO2016084276A1 (ja) * 2014-11-28 2017-08-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US10419226B2 (en) 2016-09-12 2019-09-17 InfoSc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9722803B1 (en) * 2016-09-12 2017-08-01 InfoSc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11463439B2 (en) 2017-04-21 2022-10-04 Qwer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mmunication on a system on chip
WO2019235653A1 (ko) * 2018-06-04 2019-12-12 라인플러스 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을 기반으로 근처 지인을 파악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914A (zh) * 2002-04-19 2005-08-31 斯蒂芬·J·卡尔顿 用于与唯一用户id进行配对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1901B2 (ja) * 1997-04-09 2002-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端末受信装置
JP2002058054A (ja) * 2000-08-14 2002-02-22 Ntt Comware Corp 携帯通信端末近隣存在通知方法
JP2003116169A (ja) * 2001-10-09 2003-04-18 Fujitsu Ltd 位置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
JP2003169365A (ja) * 2001-11-29 2003-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検索システム
WO2003049326A1 (fr) * 2001-12-06 2003-06-12 Fujitsu Limited Terminal portatif possedant une fonction de detection d'approche de personne par communication hertzienne de proximite,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utilise associe et serveur
JP2004328308A (ja) * 2003-04-24 2004-11-1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ユビキタスマッチ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456966B2 (ja) * 2004-09-17 2010-04-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JP4725060B2 (ja) * 2004-09-21 2011-07-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38197B2 (ja) * 2004-11-08 2009-03-11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
JP2006228174A (ja) * 2005-02-20 2006-08-31 Hiroki Shima コンテンツ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8006190B2 (en) * 2006-10-31 2011-08-23 Yahoo! Inc. Social namespace addressing for non-unique identifiers
US20080220746A1 (en) * 2007-03-08 2008-09-11 Nokia Corporation Key establishment utilizing link privac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914A (zh) * 2002-04-19 2005-08-31 斯蒂芬·J·卡尔顿 用于与唯一用户id进行配对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4749A (ja) 2009-07-23
CN101911653A (zh) 2010-12-08
WO2009084187A1 (ja) 2009-07-09
JP5100368B2 (ja) 2012-12-19
US20100279611A1 (en)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653B (zh) 无线通信终端和终端识别方法
US7865206B2 (en) Employing matching of event characteristics to suggest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n event
US10924531B2 (en) Sophisticated automated relationship alerter
US76572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of information without data duplication
ES2424413T3 (es) Sistema y método de publicación de mensajes para diferentes servicios de mensajería
US2013005832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O’Neill et al. Reach out and touch: using NFC and 2D barcodes for service discovery and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CN101763567A (zh) 在线拼车伙伴相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64853A (zh) 在线通讯录管理伸延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JP620172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通信端末の情報問い合わ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07208393A (ja) プレゼンス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303762A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並びに装置
CN107133812A (zh) 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广告投稿方法以及优惠提供方法
JPWO2010064581A1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1764850A (zh) 在线通讯录插入默认条目的方法
CN101682651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提供备选联系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050114837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망을 통한 즉석 미팅 방법
JP2002101207A (ja) 通信端末、その情報通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KR20040035913A (ko)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학생 출입 관리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서비스 방법
JP2006180217A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その方法、携帯通信端末、情報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S2317392T3 (es) Creacion de servicio a traves de mensajeria de presencia.
JP2005012627A (ja) 携帯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メール通信制御方法
JP5282435B2 (ja) 電話システム、電話端末および呼制御装置
JP2018018530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24880A (zh) 用于生成终端的物理邻近区中的设备列表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