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421B -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9421B CN101909421B CN201010196939.1A CN201010196939A CN101909421B CN 101909421 B CN101909421 B CN 101909421B CN 201010196939 A CN201010196939 A CN 201010196939A CN 101909421 B CN101909421 B CN 1019094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tallation portion
- feed appliance
- electronic
- electronic unit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解决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不良时的供电问题。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在安装部(30)和电子部件供给装置(20)之间具有彼此相对的线圈(41、61)、彼此相对的射出部(43a、63a)和入射部(44a、64a)、彼此相对的确认用信号的射出部(45a、65)及入射部(46a、65a),具有从入射部(65a)至射出部(65b)为止进行确认用信号传输的光波导路(65),具有控制单元(81),其在从安装部发出的确认用信号列由该安装部检测出确认用信号列的情况下,利用线圈(41)对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开始电源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使用电子部件送料器,该电子部件送料器搭载有输送电子部件收容带的驱动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将多个电子部件送料器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中,搭载头从规定的电子部件送料器吸附电子部件,输送至基板的安装位置而进行安装。
在上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需要检测在送料器收容部中是否安装有电子部件送料器。因此,在上述电子部件送料器中安装作为磁力产生单元的磁体,另一方面,在送料器收容部上设置有磁力检测单元,其在电子部件送料器正常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上的情况下,在与电子部件送料器所安装的磁体相对的位置处检测磁力。由此,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基于磁力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别送料器收容部上有无电子部件送料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2612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霍尔元件作为送料器收容部上的磁力检测单元,所以容易受到磁力的影响,有可能错误检测。特别地,在利用电磁感应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情况下,其影响非常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地进行对电子部件送料器是否安装及安装状态是否良好的判定。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其具有:电子部件供给装置(20),其对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搭载头(106)进行该电子部件的供给;
安装部(30),其可拆卸地安装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第1相对面(40A),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第2相对面(60A),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在将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第1相对面相对;以及
安装检测部(45、46、65),其检测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检测部具有:
安装部侧射出部(45a),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1相对面上,射出确认用的光信号;
供给装置侧入射部(65a),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所述第2相对面上,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可以与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相对,使来自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的所述光信号入射;
供给装置侧射出部(65b),其设置在所述第2相对面上,将从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入射的光信号射出而使其返回所述安装部;
通信路径(65),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对入射至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的所述光信号进行传输,以使该光信号从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射出;以及
安装部侧入射部(46a),其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面上,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可以与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相对,使来自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的所述光信号入射。
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
第一模块(40),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以及
第二模块(60),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
将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及安装部侧入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上,
将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所述通信路径、及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块上。
另外,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
第1线圈(41),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第2线圈(61),其配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以使得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第1线圈相对;
电源供给部(84),其利用所述第1线圈和所述第2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非接触式供电;以及
控制单元(1),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所述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从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射出后经由所述通信路径返回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的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电源供给部向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开始电源供给。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连续或周期性地执行对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中的确认用光信号入射的检测,在不能检测到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利用所述电源供给部向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电源供给。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将所述电源供给部和所述安装检测部分别在所述安装部侧和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侧模块化,在所述安装部侧的第3模块中设置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及所述通信路径,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侧的第4模块中设置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及所述通信路径,使所述第3模块和所述第3模块形成相同构造。
发明的效果
对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构成为,在将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安装部上时,使安装部侧射出部可以与供给装置侧入射部相对,并且使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可以与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相对,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的通信路径,对入射来的所述光信号进行传输,以使其返回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所以不需要伴随着错误检测的危险性的磁力检测,可以利用光传播而可靠地检测安装状态。
另外,对于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通过构成为具有:第一模块(40),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以及第二模块(60),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及安装部侧入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中,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及所述通信路径、和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块中,从而可以不受干扰的影响而进行正确的检测,并且简单地进行装置的更换作业等。
另外,对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检测到从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射出后经由所述通信路径返回至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的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电源供给部对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开始电源供给,所以,可以可靠地防止在正确的检测的结果、即正确地检测出对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安装部上之前就进行电源供给。
由此,由于如果将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正确地安装在安装部上,则安装部侧射出部和供给装置侧入射部、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和安装部侧入射部分别相对,从安装部侧射出部发出的确认用信号列通过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内返回安装部侧入射部,所以,在此时刻不需要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侧的动作,可以可靠地对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测。
对于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连续或周期性地进行安装部侧入射部中的光信号的检测,所以根据从能够检测到的状态成为不能检测到这一情况,可以可靠地检测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从安装部拆下。
并且,由于通过所述检测而停止供电,所以可以防止产生在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拆下后继续供电的状态,有效地防止由于粘附异物而产生发热。另外,由此可以避免供电浪费,实现省电力化。
对于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实现了安装部和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所使用的模块的通用化,所以不需要分别制造构造不同的模块,可以通过同一部件的量产化而实现制造成本和管理部件数量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整体的斜视图。
图2是从X轴方向观察电子部件送料器及送料器收容部的侧视图。
图3(A)是第二供电控制模块从X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3(B)是仰视图,图3(C)是第一供电控制模块的俯视图,图3(D)是从X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5是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控制的时序图。
图7(A)是电子部件送料器侧的通用模块从X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7(B)是其仰视图,图7(C)是送料器收容部侧的通用模块的俯视图,图7(D)是其侧视图。
图8是收容在电子部件送料器中的带盘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6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如图所示,将水平面中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将与它们正交的铅垂方向称为Z轴方向。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进行各种电子部件向基板的搭载,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其供给所搭载的电子部件;作为安装部的送料器收容部30,其排列并保持多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基板输送单元103,其沿X轴方向输送基板;基板保持部104,其设置在基板输送路径的中途,用于进行电子部件搭载作业;搭载头106,其可升降地保持吸附嘴105,以对电子部件T进行保持;作为搭载头移动机构的X-Y龙门架107,其将搭载头106从各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输送;基架114,其搭载支撑上述各结构;以及主控制部10(参照图4),其进行上述各结构的动作控制。
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的主控制部10保存有安装数据,该安装数据记录了与电子部件安装相关的各种设定内容,从安装数据中读取表示应安装的电子部件、基于电子部件的电于部件送料器20的设置位置的部件获取位置、和基板上的安装位置的数据,并且,利用X-Y龙门架107使搭载头106移动至电子部件的获取位置后停止。在这里,搭载头106上的吸附嘴105下降,从电子部件送料器20吸附电子部件T。在吸附后,吸附嘴105上升,然后搭载头106通过X-Y龙门架107移动至印刷基板111的规定的电子部件T安装位置。
另外,在搭载头106的移动中,使用未图示的部件姿势识别单元进行吸附时的电子部件T的位置及绕吸附嘴的角度的检测,并且执行位置校正及角度调节的动作控制。在搭载头106到达电子部件安装位置并停止后,再次使搭载头106上的吸附嘴105下降,向印刷基板111安装电子部件T。在安装后,吸附嘴105上升,完成系列的电子部件安装动作。
X-Y龙门架107具有:X轴导轨107a,其沿X轴方向引导搭载头106的移动;两根Y轴导轨107b,其将搭载头106与该X轴导轨107a一起沿Y轴方向引导;作为驱动源的X轴电动机109,其使搭载头106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作为驱动源的Y轴电动机110,其经由X轴导轨107a而使搭载头106向Y轴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各个电动机109、110的驱动,可以将搭载头106在位于两根Y轴导轨107b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进行输送。
搭载头106具有:吸附嘴105,其前端部利用空气吸引保持电子部件T;Z轴电动机(省略图示),其使吸附嘴105分别沿Z轴方向升降;以及旋转电动机(省略图示),其使吸附嘴105旋转而进行角度调节。
由此,吸附嘴105可以在获取和安装电子部件T时分别调节至适当的高度,并且,可以适当地调节被吸附的电子部件T绕吸附嘴的朝向。
(电子部件送料器及送料器收容部)
在图2中省略了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后端部侧的带盘及其保持部的图示。
送料器收容部30主要由下述部分构成:底板31,其水平设置在基架114上;以及正面板32,其从底板31垂直地直立设置,沿着X-Z平面。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前端部抵压在正面板32上,且电子部件送料器20载置于底板31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所述的送料器收容部30保持该电子部件送料器20。另外,在底板31的后端部处,以沿着X轴方向的状态固定保持送料器固定用的杆部33,该杆部33与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闩销机构22啮合。
通过所述构造,在送料器收容部30的底板31的上表面,以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多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
电子部件送料器20在图2的Y方向左端示出的前端部上具有两个卡合凸起21、21,通过将卡合凸起21、21分别插入设置在送料器收容部30的正面板32上的卡合孔32a、32a中,从而进行X轴方向的定位。并且,电子部件送料器20在其底面且位于与所述前端部相反侧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利用弹性力进行啮合的闩销机构22,通过啮合所述送料器收容部30的杆部33,可以将电子部件送料器20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所述闩销机构22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而解除啮合,从而可以进行电子部件送料器20相对于送料器收容部30的拆卸。
另外,电子部件送料器20在其后端部(与送料器收容部30的正面板32相反一侧的端部),可旋转地保持图8所示的带盘23(图1),在前端上部搭载有:链轮24,其与在收容带上以均匀间隔形成的进给孔嵌合;以及进给电动机25,其旋转驱动该链轮,所述带盘23是将电子部件收容带进行卷绕而成的,电子部件被收容在以均匀间隔形成的凹部中,并通过封装膜进行封装。
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通过进给电动机25驱动与收容带的进给孔嵌合的链轮24,从而收容带从带盘23开始经过前端上部,以收容电子部件的凹部的间隔进行间歇进给。此时,在链轮的前方的位置处从收容带剥离封装膜,可以通过位于该位置的搭载头106所搭载的吸附嘴105,吸附收容在收容带中的电子部件。
此外,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设置有卷取上述封装膜的辊(省略图示)和旋转驱动该辊的卷取电动机26(参照图4)。
(供电控制装置)
在各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和送料器收容部30之间,设置有供电控制装置1,该供电控制装置1从送料器收容部30侧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进行供电,并且进行电子部件送料器20和送料器收容部30之间的指令信号或响应信号等的通信。
该供电控制装置1由下述部件构成: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其设置在送料器收容部30侧;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其设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供电控制电路80,其设置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的具有除了电子部件送料器20之外的结构的安装装置主体侧;以及送料器控制电路90,其设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内。此外,由于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沿X轴方向并列配置许多电子部件送料器20,所以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中,与每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对应地,沿X轴方向而与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配置间隔对应地并列设置多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
(各个供电控制模块)
在图3(A)、图3(B)、图3(C)、图3(D)、图4中,在上述各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底面与送料器收容部30的上表面成为彼此相对的相对面,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上端面(相对面)40A以与送料器收容部3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中。另外,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下端面(相对面)60A以与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底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即,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上端面40A和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下端面60A彼此相对且接触。
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具有:线圈41,其用于形成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进行供电的磁场;磁芯42,其卷绕线圈41;作为光波导路的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其发送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指令的光信号;作为光波导路的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其接受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响应的光信号;作为光波导路的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其发送用于检测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安装的确认用信号列;以及作为光波导路的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其接受从电子部件送料器20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这些部件利用树脂而一体地封装。
另外,在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中同时设置有:通信光源47,其发出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指令的光信号;感光元件48,其接受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响应的光信号;确认光源49,其发送确认用信号列;以及感光元件50,其接受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
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具有:线圈61,其用于接受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供电;磁芯62,其卷绕线圈61;作为光波导路的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其发送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对指令进行响应的光信号;作为光波导路的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64,其接受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指令的光信号;以及作为光波导路(通信路径)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其将用于检测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安装的确认用信号列返回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这些部件利用树脂而一体地封装。
另外,在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中同时设置有:通信光源66,其发出针对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响应的光信号;以及感光元件67,其接受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指令的光信号。
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磁芯42,是沿Z轴方向的三根支柱42a、42b、42c和连结这些支柱下端部的沿Y轴方向的一根横棒一体化而成的,形成大致E字状。并且,磁芯42的各个支柱42a、42b、42c的上端面配置为,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上端面40A为同一平面而露出。另外,作为该磁芯42的材料,使用铁氧体(ferritic material)或硅钢板(silicon steel plate)等。
线圈41是将线材卷绕在位于磁芯42的正中的支柱42a上而形成的,该线材是在将捆束细线而成的绞合线上贴合绝缘用的覆膜而形成的,并非单芯线。所述线圈41卷绕在支柱42a上,通过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电源进行通电,从而沿Z轴方向形成通过支柱42a的磁场。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磁芯62,也具有与磁芯42相同的材质,具有沿Z轴方向的三根支柱62a、62b、62c,通过连结这些支柱上端部的沿Y轴方向的一根横棒而形成大致E字状。并且,磁芯62的各个支柱62a、62b、62c的上端面与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下端面为同一平面而露出,并且,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各个支柱62a、62b、62c的下端面配置为,分别单独与各个支柱42a、42b、42c的上端面接近并相对。
并且,线圈61是将贴合了绝缘用覆膜的绞合线卷绕在正中的支柱62a上而形成的。
根据所述结构,如果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向线圈41进行通电,则形成以支柱42a、支柱62a、支柱62b、支柱42b的顺序封闭的磁场,和以支柱42a、支柱62a、支柱62c、支柱42c的顺序封闭的磁场。其结果,卷绕在支柱62a上的线圈61中产生电流。即,从线圈61a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各个结构中进行电源供给。
由此,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磁芯42及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线圈61、磁芯62,作为“利用线圈的电磁感应进行非接触式供电的电源供给部”起作用。
此外,虽然各个磁芯的端面可以接触的配置,但由于并非作为用于通电的接点起作用,所以不会由于噪声或接触导致产生恶化。
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和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为光纤,它们的上端面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上端面40A为同一平面而露出,另外,它们的下端面均设置为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下端面露出。
并且,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的下端面与通信光源47正对,入射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指令的光信号,从上端面43a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射出指令的光信号。即,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的上端面43a作为“光信号的射出部”起作用。
另外,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的上端面44a配置为,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中的状态下,与该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的下端面63a相对,入射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响应的光信号,下端面与感光元件48正对而射出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响应的光信号。即,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的上端面44a作为“光信号的入射部”起作用。
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64也是光纤,它们的下端面与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下端面60A为同一平面而露出,另外,它们的上端面均设置为从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上端面露出。
并且,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的上端面与通信光源66正对而入射针对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响应的光信号,从下端面63a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射出响应的光信号。即,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的下端面63a作为“光信号的射出部”起作用。
另外,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4的下端面64a配置为,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的上端面43a相对,入射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指令的光信号,上端面与感光元件67正对而射出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指令的光信号。即,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64的下端面64a作为“光信号的入射部”起作用。
并且,上述各个光纤光波导路43、44、63、64及它们的端面43a、44a、63a、64a作为在安装装置主体和电子部件送料器2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起作用。
即,构成上述通信部的光纤光波导路43、44、63、64,通过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从而可以在供电控制电路80和送料器控制电路9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通信。另外,由于这些通信部通过光纤光波导路进行光通信,所以与传输电信号的情况不同,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可以没有接点而进行良好的通信。
另外,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和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为光纤,它们的上端面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上端面40A为同一平面而露出,另外,它们的下端面均设置为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下端面露出。
并且,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下端面与确认光源49正对,入射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确认用信号列,从上端面45a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射出确认用信号列。即,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上端面45a作为“安装部侧射出部”起作用。
并且,该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上端面配置为,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中的状态下,与该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的一侧端面65a相对,可以将确认用信号列向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的一侧端面65a入射。
另外,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的上端面46a配置为,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与该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的另一侧端面65b相对,入射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该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从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上端面45a射出后,通过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而射出。另外,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的下端面与感光元件50正对,射出来自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即,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的上端面46a作为“安装部侧入射部”起作用。
另外,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为光纤,其两端部的端面65a、65b设置为,与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下端面60A为同一平面而露出。
所述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在从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中途形成U字状,从一侧端面65a入射的确认用信号列在内部传输,起初朝向上方,在中途进行U型反转而下降,从另一侧的端面65b射出。
另外,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的端面65a、65b如上述所示,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分别设置在与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上端面45a、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的上端面46a正对的位置上,可以使来自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确认用信号列再次返回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侧。
即,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的端面65a作为“供给装置侧入射部”起作用,端面65b作为“供给装置侧射出部”起作用。
上述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形成为,仅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相对于送料器收容部30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时,才与各自的端面正对,可以将从确认光源49发出的确认用信号引导至感光元件50。由此,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可以检测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安装,作为“安装检测部”起作用。
(送料器控制电路)
基于图4说明送料器控制电路90。
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送料器控制电路90具有:控制部91,具进行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控制;动作控制通信部92,其基于控制部91的指令,使通信光源66发光或将感光元件67的输出数字化后向控制部91输入;电源部93,其利用流过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线圈61的电流,向该控制系统及各个电动机25、26进行电源供给;电动机驱动器94、95,其使各个电动机25、26进行驱动;以及操作面板96,其对控制部91进行各种设定输入。
根据所述结构,送料器控制电路90基于经由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64接收的指令,进行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进给电动机25及卷取电动机26的动作控制,进行将各个电动机25、26及传感器27、28的状态通知等经由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向安装装置主体侧进行响应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91有时也存储与电子部件送料器20相关的部件种类或安装的动作控制所需的各种设定数据,如果在安装至送料器收容部30后进行供电,则有时也进行将该各种数据向安装装置主体侧发送的处理。
(供电控制电路)
基于图4说明控制电路80。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具有主控制部10,其集中控制装置整体,以用于进行电子部件的安装动作,在该主控制部10上设有:输入键盘11,其用于进行主控制部10的操作或设定的输入;以及显示面板12,其进行各种信息提示。另外,主控制部10与主通信部13连接,该主通信部13用于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的各部分进行通信,该主通信部13经由通信控制部14与供电控制电路80连接。即,控制电路80在主控制部10的集中控制下,进行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供电和各种控制。
控制电路80对于每一个电子部件送料器20而分别设置,具有:控制部81,其实施与电子部件送料器20之间的通信控制、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安装判定处理、针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供电控制;动作控制通信部82,其基于控制部81的指令,使通信光源47发光或将感光元件48的输出数字化后输入至控制部81;检测用通信部83,其控制确认光源49的发光,且将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的接收检测信号数字化后输入至控制部81;以及电源供给部84,其接受电源电路15的供电,进行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的通电控制,该电源电路15对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供电。
根据所述结构,控制电路80与电子部件的安装动作同步而进行通信光源47的通信控制,以在规定的定时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发送数据并对该电子部件送料器20进行动作指令的输出。
另外,控制电路80进行确认光源49的通信控制和基于此而由感光元件50进行的对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的检测判定,并进行电源供给部84的控制,以使得在检测出确认用信号列的情况下,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进行通电,在没有检测出的情况下,不向线圈41进行通电。
根据图5的流程图及图6的时序图,详细说明上述控制电路80的供电控制。
首先,控制电路80的控制部81进行初始化处理,作为控制的初始处理(步骤S1)。
然后,控制部81从确认光源49发送确认用信号列(步骤S2)。然后,判定感光元件50是否接收到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步骤S3)。此时,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尚未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或者虽然进行了安装,但没有正确地进行安装的情况下,感光元件50不能检测出确认用信号列(图6的A)。在此情况下,控制部81不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进行通电,或者在已经为通电中的情况下,断开通电(步骤S5)。
另一方面,在检测出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的情况下(图6的B),开始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进行通电(步骤S4)。由此,通过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的线圈61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整体进行供电。
在步骤S4或S5的处理后,控制部81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先规定的确认用信号的发送周期(步骤S6),在经过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2,再次利用确认光源49进行确认用信号的发送。
在开始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供电后,也继续周期性地利用确认光源49进行信号列发送以及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的检测,只要持续检测出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就继续向线圈41通电(图6的C),在不能检测到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的情况下(图6的D),认为电子部件送料器20从送料器收容部30拆下,断开向线圈41的通电。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中,送料器收容部30的第供电控制模块40和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这两者,具有作为确认用信号列的射出部的光纤光波导路45、65的端面45a、65b,以及作为入射部的光纤光波导路46、65的端面46a、65a,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正确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情况下,成为端面45a与端面65a正对,端面65b和端面46a正对的配置设定。
并且,由于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成为将确认用信号(列)从一侧端面65a引导至另一侧端面65b的构造,所以仅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没有偏差地正确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情况下,从发光元
件49射出的确认用信号列才能够通过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再次返回送料器收容部30侧,由感光元件50作为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而进行检测,由此可以进行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安装检测及安装不良的检测。
此外,由于控制部81在检测出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后,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线圈41进行通电,通过各个线圈41、61向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进行供电,所以可以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没有安装时或安装不良时,避免向线圈41通电,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线圈41周边或磁芯42的各个支柱的端面42a、42b、42c的周边粘附异物而产生发热。
另外,由此可以避免供电浪费,实现省电力化。
另外,由于控制部81周期性地检测感光元件50中的返回的确认用信号列,所以通过从能够检测到的状态成为不能检测到的情况,可以对电子部件送料器20从送料器收容部30的拆下进行检测。
并且,由于通过所述检测而停止向线圈41通电,所以可以防止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拆下后产生供电持续状态,有效地防止由于线圈41或磁芯42的各个支柱的端面42a、42b、42c的周边粘附异物而产生发热,并且避免电子部件送料器20拆下后的供电浪费,实现省电力化。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送料器收容部30中的第一供电控制模块和设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的第二供电控制模块形成具有相同构造的通用模块,由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仅对所述特征部分进行说明。下面,将第一供电控制模块及第二供电控制模块称为通用模块140、240。
在图7(A)至图7(D)中,该通用模块140与所述的第供电控制模块40相比,仅在添加了新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这点上不同。由此,对于与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的状态下,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的通用模块140成为相对于送料器收容部30侧的通用模块240绕Z轴旋转180度的状态,安装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
该通用模块140、240形成磁芯42以线圈41的中心线为基准在Y轴方向上对称的构造。并且,电子部件送料器20相对于送料器收容部30,以各自的相对面140A、240A相对的状态可拆卸地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上。
此外,以线圈41的中心线为基准,作为通信部的射出部的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的射出端面43a和作为入射部的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的入射端面44a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对称。
此外,以线圈41的中心线为基准,作为确认用信号列的射出部的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的射出端面45a和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中的确认用信号列的入射端面141a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对称。
此外,以线圈41的中心线为基准,作为确认用信号列的入射部的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的入射面46a和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中的确认用信号列的射出端面141b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对称。
如上所示,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的通用模块140,以与送料器收容部30侧的通用模块240之间的相对面240A相垂直的方向的中心线(在上述例子中为Z轴方向)为基准,在与该中心线正交的一定方向(在上述例子中为Y轴方向)上,磁芯及线圈形成对称构造,通过上述射出面及入射面对称地配置,可以在送料器收容部30和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使用相同构造的模块。
此外,在此情况下,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通用模块140、240的第一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3作为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发送响应的光信号的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63起作用,通用模块140、240的第一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4作为所述的第一实施力式中作为接收响应的光信号的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64起作用。
另外,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为完全相同的结构且具有相同的配置,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作为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65起作用。
另外,该通用模块140、240在安装在送料器收容部30中时,不使用确认用光纤光波导路141,在安装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时,不使用第二发送用光纤光波导路45及第二接收用光纤光波导路46。
如上述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实现了送料器收容部30和电子部件送料器20所使用的模块的通用化,所以不需要分别制造构造不同的模块,可以通过同一部件的量产化而实现制造成本和管理部件数量的降低。
(其他)
作为上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0的确认用信号的光源或通信用的光源,并不限于可视光线,可以使用近红外线、红外线、激光、紫外线等可以进行光通信的各种光线。
另外,作为设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侧的模块中的进行确认用信号的传输的光波导路,并不限于前述的U字状的光纤光波导路65或141,也可以形状不同,例如为V字状等,另外,作为光波导路也可以使用棱镜。
另外,在送料器收容部30、电子部件送料器20中,如图3、图7所示,图示了光源和感光元件组合而模块化的部件(例如,通信光源47和感光元件50或感光元件48和确认光源49等),但它们并不限于模块化的部件,也可以使用发光元件或感光元件为单个元件的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下述例子,即,将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和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如图2所示,上下配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底部和送料器收容部30的底板31之间,配置为各个模块40、60的相对面这两者处于水平状态,但对于其朝向或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以相对面朝向正面板32的状态配置在电子部件送料器20的前端部(例如两个卡合凸起21、21之间的位置),将第二供电控制模块60以相对面朝向第一供电控制模块40的状态与送料器收容部30的正面板32相对配置。在此情况下,各个模块各自的相对面成为垂直状态,而并非水平(例如图4的框图所示的朝向)。
如上所示,只要不破坏各个模块40、60的功能,就可以以任意位置及任意朝向进行配置。
Claims (5)
1.一种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具有: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对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搭载头进行该电子部件的供给;
安装部,其可拆卸地安装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第1相对面,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第2相对面,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在将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第1相对面相对;以及
安装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检测部具有:
安装部侧射出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1相对面上,射出确认用的光信号;
供给装置侧入射部,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所述第2相对面上,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安装部射出部相对,使来自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的所述光信号入射;
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第2相对面上,将从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入射的光信号射出而使其返回所述安装部;
通信路径,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对入射至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的所述光信号进行传输,以使该光信号从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射出;以及
安装部侧入射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面上,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相对,使来自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的所述光信号入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以及
第二模块,其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
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及安装部侧入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中,
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所述通信路径、及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线圈,其配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第2线圈,其配置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上,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时与所述第1线圈相对;
电源供给部,其利用所述第1线圈和所述第2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非接触式供电;以及
控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所述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从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射出后经由所述通信路径返回至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的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电源供给部向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开始电源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连续或周期性地执行对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中的确认用的光信号的检测,在不能检测到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利用所述电源供给部向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电源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源供给部和所述安装检测部,在所述安装部侧和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侧分别进行模块化,
在所述安装部侧的第3模块中设置所述安装部侧射出部、所述安装部侧入射部及所述通信路径,在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侧的第4模块中设置所述供给装置侧入射部、所述供给装置侧射出部及所述通信路径,使所述第3模块和所述第4模块形成相同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37000 | 2009-06-08 | ||
JP2009137000A JP5289197B2 (ja) | 2009-06-08 | 2009-06-08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9421A CN101909421A (zh) | 2010-12-08 |
CN101909421B true CN101909421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326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6939.1A Active CN101909421B (zh) | 2009-06-08 | 2010-06-08 |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289197B2 (zh) |
CN (1) | CN1019094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04944B2 (ja) * | 2011-02-03 | 2015-04-22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基板作業装置 |
JP5918633B2 (ja) * | 2012-06-05 | 2016-05-18 | Juki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
WO2014049679A1 (ja) * | 2012-09-25 | 2014-04-03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チップマウンタと装置 |
WO2015052800A1 (ja) * | 2013-10-09 | 2015-04-16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機 |
US10305326B2 (en) | 2014-07-16 | 2019-05-28 | Fuji Corporation | Contactless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
JP6353046B2 (ja) * | 2014-07-17 | 2018-07-04 | 株式会社Fuji | 給電装置 |
JP6441929B2 (ja) * | 2014-07-28 | 2018-12-19 | 株式会社Fuji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CN108886272B (zh) * | 2016-03-25 | 2022-05-10 | 株式会社富士 | 非接触供电装置 |
CN116867260B (zh) * | 2023-08-11 | 2024-10-01 | 九江嘉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smt生产线封闭式防错料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437A (zh) * | 2006-09-12 | 2008-03-19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部件安装机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EP1686845A3 (en) * | 2005-01-28 | 2009-02-18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28992A (ja) * | 2004-02-13 | 2005-08-25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
JP2005347344A (ja) * | 2004-05-31 | 2005-12-15 | Yamaha Motor Co Ltd | 実装機およびフィーダ |
JP2007109753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Yamaha Motor Co Ltd | 表面実装機 |
-
2009
- 2009-06-08 JP JP2009137000A patent/JP5289197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08 CN CN201010196939.1A patent/CN1019094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86845A3 (en) * | 2005-01-28 | 2009-02-18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
CN101146437A (zh) * | 2006-09-12 | 2008-03-19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部件安装机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289197B2 (ja) | 2013-09-11 |
JP2010283257A (ja) | 2010-12-16 |
CN101909421A (zh) | 201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9421B (zh) |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 |
US11212951B2 (en) |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 |
CN105830551B (zh) | 元件安装线管理装置 | |
EP2827692A1 (en) |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feeder management system | |
US20110072654A1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Component Suppl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 |
CN103026808B (zh) |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 |
CN106463905B (zh) | 端子压接系统 | |
CN101146437A (zh) | 电子部件安装机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
CN104025733A (zh) | 带式供料器 | |
CN101945567A (zh) | 在基板上装配电气元件和/或光学元件的自动装配机 | |
KR20110037834A (ko) | 광파이버와 광디바이스의 광축 조정방법 | |
CN101815429B (zh) |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方法 | |
CN106797710A (zh) | 带式供料器保持装置 | |
CN109315088B (zh) | 拼接单元 | |
CN103081588A (zh) |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 |
CN105325069B (zh) | 供料器控制装置 | |
JP2013021207A (ja) |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フィーダ調整方法 | |
CN102006767A (zh) | 电子部件搭载装置 | |
CN103222357A (zh) |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 |
JP5374401B2 (ja)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 |
JP4491507B2 (ja) | 回路部品供給用のフィーダの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生産方法 | |
KR20110139655A (ko) | 급전선 보지 구조체 | |
CN102656104A (zh) | 散料供料器 | |
JP4271721B2 (ja) | 回路部品供給用のフィーダ | |
CN104254237A (zh) |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