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4003B -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4003B
CN101884003B CN200880119098.5A CN200880119098A CN101884003B CN 101884003 B CN101884003 B CN 101884003B CN 200880119098 A CN200880119098 A CN 200880119098A CN 101884003 B CN101884003 B CN 101884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es
eyeglass
refractive power
eyes
f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90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4003A (zh
Inventor
木谷明
畑中隆志
菊池吉洋
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4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4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4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4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5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parameters of the viewed obj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8Special mathematical desig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8Special properties achiev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ront and back surfaces

Abstract

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目的是在戴用利用了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眼镜时,能够减少给予双眼视力功能的不合适的问题。为此而本发明在与左右眼对应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中,使一侧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由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决定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与另一侧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由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决定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对应,使各自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变化。

Description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为了补充老花眼的调节力不足而具有加入度数的多焦点眼镜镜片中,屈光力连续变化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递增屈光力镜片具有虽然是老花眼用眼镜镜片但在外观上不容易被察觉是老花眼眼镜的优点,且有从远距离到近距离不间断连续看得清楚的优点,由于这理由而一般被广泛利用。但由于是在有限的镜片面积中不介入边界线地配置用于看远处的视野和用于看近处的视野,进而用于看中间距离的视野这样多个视野的缘故,所以各个视野的宽广度不一定充分,且主要在侧面的视野中存在有感觉像变形和摇动的区域等,这些递增屈光力镜片特有的缺点也被广泛知晓。 
虽然提出了改善这些缺点的多个现有技术的方案,但这些现有技术几乎都是关于根据各个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而给予更恰当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差分布的设计技术,着眼于左右镜片的组合,而把改善左右眼的双眼视力功能为目的技术非常少。 
由于这些现有技术是按照各个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来进行设计,所以如果左右的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相同,则左右镜片的设计就相同。但由于在近看时视线的内斜视方向在左右相反,所以若要更正确地表现,就要以双眼的中央为边界如相互照镜子那样来设计(一般叫做镜面对称)。一般把该平均度数分布和像差分布作为各个递增屈光力镜片特有的“设计”来对待。 
近年来由于设计技术的进步,使主要用于把除去或减少以视线与镜片面不能正交为起因而产生像散和度数变化的“校正作用”加进去的设计方法成为可能。这是利用被叫做光线追迹的光学设计技术,一般被叫做“透射设计”和“非球面设计”,是为了使戴用者在实际戴用镜片的状况下得到本来光学功能的设计方法。该“校正作用”在原理上能够向镜片的外面、 内面、两面的任何面实施,且由于近年来加工技术的进步,也不一定需要向预先准备的半成品实施,而是也能够在接受订货后进行设计加工。 
但现有技术“校正作用”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除去或减少强度度数和散光度数随带的产生像散和度数变化,说到底也不过是根据左右眼的各个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来进行设计,而不对应左右眼处方度数的不同。 
作为用于改善左右度数不同的眼镜戴用者不合适的问题的现有技术之一,有以前被叫做切片去除(スラブオフ)的加工技术。这主要是为了消除左右的在近看时上下方向的棱镜差而仅对镜片的远用部区域或近用部区域的一个实施用于附加上下方向棱镜作用的切除加工。关于该切片去除,比一般公开的内容更加详细资料有“82HOYA老年镜片(シニアレンズ)制作度数范围表(1987年2月1日)P45”等。 
该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实施了切除加工的镜片的远近区域边界显著地产生两种面相交的边界线(面折弯的棱线),作为以该边界线为境而棱镜作用急剧变化的结果是会产生被叫做图像跳变的像的跳跃。即使对于递增屈光力镜片也能够实施该切片去除,但在远方区域与近方区域之间产生水平方向的边界线不可避免,“没有边界线”这通常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重要优点被失去。 
对于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提出用于不产生这种边界线且消除或减少左右近看时上下方向棱镜差的方法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 
该技术通过使左右递增带的度数变化方式具有不同而使左右近用部的棱镜度数具有不同。例如即使是相同的加入度数,但从远用部到近用部的递增带度数变化有最初缓和而最后急剧增加的情况和相反的最初急剧而最后缓和增加的情况,递增带的平均附加屈光力不同,使从远用部仅向下方离开一定距离的近用部的上下方向棱镜作用产生差。通过使该棱镜差抵消而能够减少上述以左右远用度数差为起因的近用部的上下方向棱镜差。但该方法由于是使在递增带的中途附加屈光力左右不同,所以有在向中间看时对双眼看不适合的问题。 
这些现有技术共通的考虑方法在于要消除以左右远用度数差为起因的左右棱镜差自身。但在前者产生边界线的切片去除方法中失去了对于递增屈光力镜片非常重要的“视野连续性”。在变化递增带度数后者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维持了“视野连续性”,但通过递增带远望的中间视野被 损害。 
另一方面,不消除棱镜差自身,而是把由棱镜差引起的视线偏离的不好影响通过改变镜片上像差和度数的分布来减少的现有技术也存在。 
图21是表示通过左右不同近用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11L、11R而对正面例如距离40cm的近处目标TN用左眼12L和右眼12R看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棱镜差,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左右眼视线方向变化的图。在此,图中各记号的下标R、L分别与右眼、左眼对应,点OL、OR表示眼球转动中心点、点PL0、PR0表示双眼看的视线与镜片外面的交点、点PL、PR表示近看的视线与镜片外面的交点、HL、HR表示从正面看至近看的与眼球内斜视作用对应的变位量、虚线箭头EL、ER表示眼轴的方向、实线箭头VL、VR表示从镜片到目标TN的视线方向。从图21所示的例了解到,由于近看视线与镜片外面交点的左右镜片11L、11R的棱镜作用不同,使眼轴方向与视线方向的差异在左右不同。 
对于这种左右不同近用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在看正面的近处目标TN时,为了得到良好的双眼看则优选在镜片上视线的通过位置即视线与镜片交点处的附加屈光力相等且像散是零。因此,使一般被叫做“近用部内偏移量(内寄せ量)”的变位量与近用度数(更详细说就是近用度数的水平方向成分)对应地变化对于为了得到良好的双眼看是有效的。这种现有技术以“人类工程学-插入”和“可变量-插入”等名称被命名,已经被产品化。 
例如最迟是在2001年,法国的BBGR社制的产品名Evolis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上市,对于近视系列的老花眼使少的内偏移量和短的递增带长度变化,对于远视系列的老花眼使多的内偏移量和长的递增带长度变化,且对于正视系列的老花眼使成为它们中间的量和长度地变化。 
这些设计方法是带有“不消除左右棱镜差自身,而是把由其引起的二次不好影响减少”的意图来进行设计。 
但这些现有技术不过是对于近看时视线的通过位置变化进行非常简略的分类及其应对,不能说是充分的改良。 
例如在上述“人类工程-插入”和“可变量-插入”等现有技术中,仅有水平方向位置偏离的应对而没有上下方向位置偏离的应对。 
且在上述Evolis中,把远用度数仅分类成近看、远看和正面看这三种。因此,即使左右的远用度数有怎样大的差,在左右眼是相同分类的情况下 也不实施任何改善。且即使假设左右的分类不同,也由于分类自身仅是三种而仅有“近看和正面看、正面看和远看、近看和远看”这三种组合的应对,不能说对于左右远用度数的度数差进行了应对的改善。 
即使假设把远用度数更加细致地分类,并按照该分类来组合各种内偏移量和递增带的长度,但按单眼的远用度数来决定单眼设计的结构并没改变。即,限于没考虑与另一侧远用度数的关联,就不能说是与双眼看对应的递增屈光力镜片。 
且这些现有技术仅是符合左右眼近处视野的位置,而对于远看、侧看、近看、中间看等全部递增屈光力镜片视野区域的提案改善双眼视野的现有技术却没有。 
与随着更换递增屈光力镜片而度数变化和原材料折射率变化对应,能够以与“以前的镜片”相同的姿势看东西的技术被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该情况发明的目的单是在于减少在换戴眼镜时的“与以前的镜片”的不舒服感,没把改善双眼视野为目的。 
且一般知道在有度数差时使镜片左右凸面侧的弯曲和厚度一致等的技术,但它们不是上述递增屈光力镜片结构中公开对于远看、侧看、近看、中间看等全部递增屈光力镜片视野区域的改善双眼视野的技术,也不是用于双眼看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结构的提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88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5200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提出减少或消除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眼镜戴用者的双眼视力功能给予的不合适的问题的技术的方案。 
原来,所说的双眼视力功能意思是包含脑的视觉系统所具有的同时看、立体看和合并像等的高等功能,而不是眼镜和眼镜镜片所具有的功能。但这些同时看、立体看和合并像等的功能都是把良好的双眼看作为前提,其结果显而易见的是,使用妨碍双眼看的眼镜就损害双眼视力功能。因此,通过提供减少妨碍双眼看的眼镜,就能够使眼镜戴用者视觉系统所具有的本来的双眼视力功能充分被发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在戴用利用了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眼镜时,能够减少给予双眼视力功能的不合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设计远用度数左右不同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方法, 
把所述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镜片成分区分为:远用度数和加入度数在左右相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和左右度数不同的一对单焦点镜片成分, 
在戴用具有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镜片而双眼看的情况下,计算出从正面远方朝向规定的方位角而把视线向正面以外的远方转移时的左右眼镜片上的视线移动距离的比率, 
对于具有所述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镜片单眼用或双眼用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而加入根据所述比率的校正,由此, 
在对于双眼看的左右视线的平均度数和像散的差而抑制产生所述左右远用度数差以外的像差。 
本发明是远用度数左右不同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 
在把所述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镜片成分区分为:远用度数和加入度数在左右相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和左右度数不同的一对单焦点镜片成分的情况下,戴用具有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镜片并根据从正面远方朝向规定的方位角把视线向正面以外的远方转移时所述镜片上所计算的左右眼视线移动距离的比率,来校正具有所述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镜片单眼用或双眼用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在对于双眼看的左右视线的平均度数和像散的差而抑制产生所述左右远用度数差以外的像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中,把左右各个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镜片成分区分为:远用度数和加入度数在左右相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和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一对单焦点镜片成分,并且加上把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仅按恰当的比率进行凝缩或分散的设计上的变更。 
且作为该比率的指标而使用左右各递增屈光力镜片上的视线变位量的比率。在使用基准度数的镜片的情况下,利用该基准度数的镜片上和左右 处方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上的视线变位量的比率。而且通过基于该比率来变更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就能够使双眼视线所通过的镜片上位置的光学状况即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相互接近。由此,能够减少戴用者双眼视力功能被损害的程度。 
即根据本发明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对于左右眼的处方度数有度数差的患者,在调制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眼镜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减少由其度数差引起的给予双眼视力功能不合适的问题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负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中向右侧看的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负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中向左侧看的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正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中向右侧看的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正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中向左侧看的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负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方视野中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负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下方视野中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正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方视野中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左右度数不同的正度数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下方视野中双眼看的变位差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递增屈光力镜片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把本发明实施例1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1是把本发明实施例2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2是把本发明实施例3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3是把本发明实施例4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4是把本发明实施例5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5是把本发明实施例6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6是把本发明实施例7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远用度数强弱不同作为比率而比喻成圆表示的说明图; 
图17A和图17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中标准的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的图; 
图18A和图18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中进行了放大处理的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的图; 
图19A和图19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中进行了缩小处理的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流程的图; 
图21是在现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中表示近看时双眼视线变位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L左眼用镜片    1R右眼用镜片    2L左眼    2R右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例。 
首先,使用附图说明使用了在处方度数中左右远用度数不同且根据该处方设计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眼镜戴用者其双眼视力功能的问题。 
图1~图8是表示左右眼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眼镜戴用者在双眼看正面以外的方向时眼轴方向E和视线方向V的图。 
图1~图4是双眼特别向侧面方向看时的图,都是从眼镜戴用者头上远望的图。图5~图8是双眼特别向上下方向看时的图,都是从眼镜戴用者侧 面远望的图。 
各图都是表示通过左右不同远用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1L、1R而用左眼2L和右眼2R看无限远方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的棱镜差,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左右眼视线方向变化的图。 
在眼的光学上严密说眼轴与视线的方向有微小不同,但由于实质上该差异的影响是能够忽略的程度,所以在说明上以看作实质相同来对待。因此,眼轴与视线方向的不同就认为仅是由镜片的棱镜作用所引起的。当然,在需要插入所述差异时能够把它作为校正值插入来应对。 
如下说明附图所使用的符号和记号。 
图1~图8各图中所使用的记号的下标R是Right的省略、L是Left的省略,在方向的表示和镜片中意思是右眼和左眼。 
图1~图8各图中所使用的记号的下标A是在A图(图1A~图8A)使用,记号的下标B是在B图(图1B~图8B)使用。 
点OL、OR表示眼球转动中心点、点PL0、PR0表示看正面远方时视线与镜片外面的交点, 
点PLA、点PRA、点PLB、点PRB表示把眼朝向正面以外(侧面、上下、斜向)的远方时视线和眼轴与镜片外面的交点, 
符号HLA、符号HRA、符号HLB、符号HRB表示在A、B各自的图中左右镜片外面上的正面远方视点与正面外远方视点的水平方向距离, 
虚线箭头所示的符号ELA、符号ERA、符号ELB、符号ERB分别表示眼轴的方向, 
实线箭头所示的符号VLA、符号VRA、符号VLB、符号VRB分别表示从镜片外面朝向前方的视线方向。 
图1~图8中,A的图(图1A~图8A)表示了左右的眼轴方向平行,但左右的视线方向不平行,B的图(图1B~图8B)表示了左右的视线方向平行,但左右的眼轴方向不平行。 
下面说明图1~图8的内容。 
图1A和图1B是表示右眼比左眼更强负远用度数眼镜的戴用者在双眼看右侧远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 
图1A是在没考虑左右度数差的以往递增设计考虑方法中不合适的问题和矛盾的说明图。如前所述,以往技术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作为把双眼的 中央为边界而相互如照镜子那样的设计(一般被叫做镜面对称),在近看中与内斜视作用对应。但由于在远看中不发生内斜视作用,所以左右眼的眼轴方向(ELA、ERA)平行,假定远看中左右视线在镜片上的变位量(HLA、HRA)相等。但这些仅在左右远用度数相等的情况下成立,在不相等的情况下则产生下面的不合适的问题和矛盾。 
在图1A中,左右眼的眼轴方向(ELA、ERA)是平行的,其结果是左右镜片上的变位量(HLA、HRA)也大致相等,但由于左右镜片的度数不同,所以镜片外面上任意点(点PLA、点PRA)的棱镜作用不同。因此,左右的视线方向VLA与视线方向VRA变得不平行,对于右侧远方的目标不能正确地用双眼看到。其原因在于假如当左眼的视线方向VLA正确地捕捉到远方的目标,则与它不平行的右眼的视线方向VRA就不能捕捉到远方目标的缘故。 
这时认为,眼镜戴用者在无意识中校正眼轴方向,通过使左右的视线方向正确地朝向目标而能够双眼看。 
图1B描述了该状况,使左右的视线方向VLB与VRB平行。即把如现有图1A那样错误掌握的双眼看的眼轴和视线的方向由图1B符合实际情况地进行描绘。 
图1B中,第一个问题是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是随着从眼远离而靠近的。即,了解到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与不伴随调节紧张的远看无关地强迫内斜视。 
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在图1B中,左右镜片上的各自的变位量是左眼的变位量比右眼的变位量大(HLB>HRB)。即与远看无关地强迫内斜视的结果是在双眼视线通过的镜片上的位置产生偏离。 
如前所述,在图1A中由于左右眼的变位量相等(HLA=HRA),所以当假定眼镜戴用者在无意识中如图1B那样校正双眼的眼轴方向,则认为成为HLB>HLA、HRB<HRA。 
只要这样镜片上的左右眼的变位量不同(HLB>HRB),则左右眼视线通过的镜片上的平均度数和像散就不同。 
因此,把递增屈光力镜片左右的设计(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地镜面对称而是变成不同的结构,通过使上述左右眼视线通过的镜片上的平均度数和像散实质性近似,而能够防止双眼看的主要妨 碍原因。 
图2A和图2B与图1同样地是表示眼镜的戴用者在看左侧远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在于,在图2B中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是随着从眼远离而离开的。即,了解到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与不伴随调节松弛的远看无关地强迫开散。由此而引起产生的问题点也与上述一样。 
图3A和图3B是表示右眼比左眼更强正远用度数眼镜的戴用者在双眼看右侧远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 
戴用者的眼镜不是负远用度数而是正远用度数的情况则成为完全相反的状况。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是,在图3B中镜片上的左右眼的变位量倾向相反(HLB<HRB。其结果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与不伴随调节松弛的远看无关地强迫开散。 
图4A和图4B是表示眼镜的戴用者在看左侧远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是,在图4B中镜片上的左右眼的变位量倾向相反(HLB<HRB。其结果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与不伴随调节紧张的远看无关地强迫内斜视。 
这样,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眼镜戴用者在双眼看左右侧远方时,强迫产生不伴随调节紧张和调节松弛的不自然的内斜视和开散的不合适的问题。由于这些内斜视和开散使左右眼视线通过的镜片上的位置改变,所以相对双眼的像差和度数的变化就产生差,成为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 
上述问题是目标位于远方的情况,但目标即使位于近处也基本没有不同。近看的情况是把生理性内斜视作用向双眼附加,虽然随之而双眼的棱镜和眼轴方向也变化,但仅是与上述的远看的变化相加,左右度数差成为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 
且这种不合适的问题并不限定于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眼镜戴用者在双眼看左右侧远方时的情况,在双眼看上下方向时也产生同样的问题。在此所说的“上下方向”不仅是远方,近处的情况也是同样。随着近看而产生的视线和眼轴方向的变化是内斜视,与上下方向没有关系。 
图5A和图5B是表示右眼比左眼更强负远用度数眼镜的戴用者在双眼看上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都是从眼镜戴用者的侧面远望的图。在此,为了制作附图方便,把左眼和右眼的图上下配置表示。这些图中各 记号的意思与图1A和图1B相同。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在于,在图5B中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随着从眼远离而上下离开。这点则如前所述,不仅是远看,近看也是同样,由于图5B是从眼镜戴用者的侧面远望的图,所以双眼近看的视线方向(VLB、VRB)是平行的。 
即,由此而引起产生的问题点和本发明的课题解决方法都仅是双眼眼轴方向(ELB、ERB)的偏离方向是水平方向还是上下方向的不同。 
图6A和图6B是表示眼镜的戴用者在看下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在于,在图6B中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随着从眼远离而上下接近。 
图7A和图7B是表示右眼比左眼更强正远用度数眼镜的戴用者在双眼看上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都是从眼镜戴用者的侧面远望的图。该戴用者的眼镜不是负远用度数而是正远用度数的情况则成为完全相反的状况。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在于,在图7B中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随着从眼远离而上下接近。 
图8A和图8B是表示眼镜的戴用者在看下方时眼轴方向和视线方向的图。与上述图1B的不同点是,在图8B中双眼的眼轴方向(ELB、ERB)随着从眼远离而上下离开。 
这样,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眼镜戴用者在双眼看上下方向时,被强迫产生在左右是相同的远用度数时不产生的双眼视轴向上下方向接近或离开的不合适的问题。且由于这些使左右眼视线通过的镜片上的位置改变,所以左右眼的视线通过位置的平均度数和像散就变化,结果是成为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 
本发明者们反复进行了以上这样双眼看的眼生理学考察,这些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是当通过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在双眼进行远看、侧看、近看、中间看等所有的方向时,预测由左右远用度数差为起因的左右视线通过位置的变化,通过预先改变镜片上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而减少左右远用度数差和左右眼视线通过位置的平均度数和像散变化量的差,以至于有能够改善的结论。 
即,在戴用具有左右不同远用度数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时,左右眼视线通过位置的平均度数和像散变化,就使在双眼看的方向产生左右远用度数差以外的多余的差异,成为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因此,理想是把 这些多余的差异完全消除,但即使是仅比现有减少,也能够降低双眼看的主要妨碍原因,而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了解到本发明对于镜片上的度数和像散分布不一样的包含单焦点镜片的所有眼镜镜片都能够适用,特别是对于递增屈光力镜片有显著的效果。由于眼镜镜片的有效视野还受到眼镜框的形状和戴用状况的影响,所以本申请发明的结构若至少在眼镜镜片中央的直径30mm以内的区域中实施,就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具体说就是能够把远用度数的差异和对于双眼看的左右视线的平均度数以及像散的差异的差设定在0.25屈光度以内。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之外,0.25屈光度是业内人士之间所使用的眼镜镜片度数表示的最小间距,作为事实上不妨碍双眼看的双眼度数差的界限,被认为是足够小的值。 
下面,以各实施例来说明考虑双眼视力功能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1]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作为远用度数不含有散光度数的例以实施例1~3来说明。 
表1是表示求出的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中左右的远用度数和由该度数差引起的视线变位量的比的结果的一览表。 
说明表1的符号和文字表示。下面的符号使用在说明眼镜戴用者实际被强迫内斜视和开散等状况的图1B、图2B、…、图8B中所表示的符号。 
符号DL意思是左用远用度数(屈光度)、符号DR意思是右用远用度数(屈光度)、符号DC意思是作为不是右也不是左的第三度数而是基准度数(屈光度),在此使用左右的平均远用度数(屈光度)。符号OP是从眼球转动中心点到镜片凸面中心点的距离(mm)。 
符号HLB意思是左眼变位量,是从左用的镜片凸面中心点PLO到双眼远看正面以外时左眼的视线与镜片凸面的交点PLB的距离(mm),符号HRB意思是右眼变位量,是从右用的镜片凸面中心点PRO到双眼远看正面以外时右眼的视线与镜片凸面的交点PRB的距离(mm)。符号HC意思是基准变位量,是从具有基准度数的镜片凸面中心点到双眼远看正面以外时左眼或右眼的视线与镜片凸面的交点的距离(mm)。在此所说的“镜片凸面中心点”是正面远看的视线与镜片凸面的交点,也是镜片的光学中心点。 
式HLB/HRB是左眼变位量相对右眼变位量的比率(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式HRB/HLB是右眼变位量相对左眼变位量的比率(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式HLB/HC是左眼变位量相对基准变位量的比率(左眼用调整比率)、式HRB/HC是右眼变位量相对基准变位量的比率(右眼用调整比率)。 
在此,由于左眼变位量HLB、右眼变位量HRB、基准变位量HC都是表示从正面远看的、双眼远看正面以外的任意方向时镜片上视线的移动量,所以虽然不是特定的值,但关于它们的相互比率,而能够使用表1的左用远用度数DL、右用远用度数DR、基准度数DC、从眼球转动中心点到镜片凸面中心点的距离OP进行计算。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递增屈光力镜片使远用度数不包含有散光度数,且由于是球面度数,所以上述四种调整比率不具有方向性,对于所有的方位角分别是固有的值。因此,只要把任意方向的左眼变位量HLB、右眼变位量HRB、基准变位量HC的相互比率设定为各自的调整比率便可。 
一般知道眼球转动中心点与镜片凸面中心点的距离多是近视眼的长而远视眼的短的情况,在此,为了说明简单而在表1中看作左右大致相同对待。因此,把从左眼的眼球转动中心点OL到左镜片凸面的中心点PL0与从右眼的眼球转动中心点OR到右镜片凸面的中心点PR0假定相同,表示为从眼球转动中心点到镜片凸面中心点的距离OP。在左右镜片凸面中心点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距离就成为不同的值。本说明书把这点在后述散光情况的第二实施例记载的表2中也同样对待。 
具有基准度数DC的基准镜片是如前所述的不是右也不是左的第三度数(基准度数)的镜片,是指如后述那样为了变更左右镜片的设计而成为基准的假想的镜片。 
[表1] 
Figure GPA00001146439300131
Figure GPA00001146439300141
(1)实施例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是具有右眼比左眼更强负度数远用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 
图1B是把实施例1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戴用者双眼看远方右方向侧面时的情况从戴用者的头上远望的图。 
对此,如前所述,这表示了看远方的戴用者与不伴随调节紧张无关地强迫内斜视的状态。 
在此,说明向现有技术的递增屈光力镜片设计(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加入本发明的校正中所必要的“调整比率”的计算方法。 
作为例子而表示在图1B中求出左眼变位量HLB与右眼变位量HRB的关系式,把它们相互的比率作为“调整比率”的方法。 
首先,把图1B左右镜片上的点(点PLB、点PRB)的各自的棱镜屈光力(PrismL、PrismR)使用 
普兰替斯(プランティス)的公式 
P=H*D/10 
(P:棱镜屈光力(棱镜屈光度)、H:从光学中心点的变位量(mm)、D:镜片的度数(D))来求,则 
Prism L=HLB×DL/10(棱镜屈光度) 
Prism R=HRB×DR/10(棱镜屈光度) 
由各自棱镜屈光力所引起的视线偏转角的斜度则根据棱镜屈光力的定义(在离开1m的位置偏转Prism[cm]),与各自棱镜屈光力的1/100相等。 
如从图1B了解的那样,在左右镜片上的视线通过点(点PLB、点PRB)由棱镜屈光力(Prism L、Prism R)所引起的偏转角,在左眼的情况是与左眼轴方向ELB和左视线方向VLB所成的角相等。右眼也是同样。 
左右眼轴方向(ELB、ERB)的斜度当使用从眼球转动中心点到镜片(凸面)光学中心点(PL0、PR0)的距离OP来表示时,在左眼则成为把左眼变位量由所述距离除的数值(HLB/OP),在右眼则成为把右眼变位量由所述距离除的(HRB/OP)数值。 
根据以上所说,左视线方向VLB的斜度和右视线方向VLB的斜度如下。 
左视线方向VLB的斜度=左眼轴方向ELB的斜度+左眼轴方向ELB与左视线方向VLB所成角的斜度=HLB/OP-HLB×DL/1000(a) 
右视线方向VRB的斜度=右眼轴方向ERB的斜度+右眼轴方向ERB与右视线方向VLB所成角的斜度=HRB/OP-HRB×DR/1000(b) 
且由于左视线方向VLB与右视线方向VRB是平行的,所以由上述式(a)=式(b)而成为 
HLB(1/OP-DL/1000)=HRB(1/OP-DR/1000),成为 
左眼变位量相对右眼变位量的比率(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 
HLB/HRB=(1/OP-DR/1000)/(1/OP-DL/1000) 
=(1000-OP×DR)/(1000-OP×DL)(1) 
以及 
右眼变位量相对左眼变位量的比率(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 
HRB/HLB=(1/OP-DL/1000)/(1/OP-DR/1000) 
=(1000-OP×DL)/(1000-OP×DR)(2) 
从该式(1)和(2)而能够求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的比率HLB/HRB和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 
使用该式(1)和式(2)计算出的事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则如表1所示,例如在实施例1中计算出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LB/HRB是108.3%,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是92.4%。 
把这作为设计上的双眼视力功能调整方法而能够在使一个镜片符合左眼、右眼某一个镜片的单眼镜片调整方法中有效使用。 
且在有效等例中也能够使用,而且把它作为基础数据而加上其他条件数据的情况也是有用的。 
例如只要单眼是强的“有效”或双眼的视力有大的差,就能够认为左右眼轴方向的校正量产生有差。例如当右眼是强的“有效”或右眼的视力比左眼大幅度良好时,则眼轴方向的校正量是右眼大致比左眼少。除了这种特别的情况之外,通常是考虑校正成使双眼相互接近。本说明书为了说明简单而把双眼的校正量设定为相等,但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正面看远方时由于与镜片度数无关地对于左右视线不产生棱镜作 用,所以妨碍双眼看的要素自身就不存在。 
下面说明双眼视线通过的左右镜片上的视线通过点(点PLB、点PRB)的光学状况,特别是本实施例中符合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点。但由于左右远用度数作为处方值而不同,所以必须维持其度数差。 
说明该镜片设计的具体方法。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当把一个递增屈光力镜片L1假定成:使由把该递增屈光力镜片L1的远用度数设定成零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构成的镜片L2和由具有递增屈光力镜片L1远用度数的单焦点镜片构成的镜片L3重合时,调整左右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要素),即调整图9设定成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镜片L2的镜片成分(要素)的左右镜片的点(PLB、PRB)中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但本发明的形态并不仅限定于图9的镜片L2的远用度数是零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例如作为所述镜片L2的远用度数也可以采用左右远用度数的平均度数和基准度数。这种情况的优点例如在强度度数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适用本发明时显著。这是由于在本发明的一个步骤即所述镜片L2的镜片成分(要素)设计中,为了减少强度度数中问题多的由视线与镜片面不能正交为起因产生的各种像差而要进行添加非球面要素设计的缘故。这时,相当于是所述镜片L3的单焦点镜片的度数的绝对值比把所述镜片L2的远用度数设定成零时的小,能够把由重合镜片L2和镜片L3所引起的光学上的误差设定成最小限度。 
在此,像散分布的用语按也包含像散轴向分布的意思使用。 
例如在图1B中,当设定成左右递增屈光力镜片(1L、1R)的加入度数相等而远用度数不同时,且这些镜片是以往设计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左右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与图9的镜片L2相当)能够被认为是相互照镜子那样的镜面对称设计(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但由于具有左右远用度数的单焦点镜片成分(与图9的镜片L3相当)不同,所以根据上述的理由,图1B中的左眼变位量HLB与右眼变位量HRB不同。其结果是双眼视线通过点(点PLB、点PRB)的平均度数和像散不同,妨碍良好的双眼看。 
为了改善该不合适的问题,只要使双眼视线通过点(点PLB、点PRB)的平均度数和像散相等地向左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与图9的镜片 L2相当)的某一个或两个的设计加入变更就能够达到。 
假设如图1B那样左眼变位量HLB比右眼变位量HRB大的情况下,在仅变更左镜片的设计时,把左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仅按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LB/HRB)向镜片整体分散(或扩大)便可。这时的分散是以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和像散的等高线的形状一边维持相似形一边扩大变化的意思来使用。 
相反,在仅变更右镜片的设计时,该比率成为倒数,把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仅按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凝缩(或缩小)便可。这时的凝缩是以与所述分散相反的表现,作为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和像散的等高线的形状一边维持相似形一边缩小变化的意思来使用。 
即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下述的方法,所以能够抑制产生左右远用度数差以外的多余的差异,该方法是:把左右各个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通过使用恰当的比率加以校正的设计上的变更,在左右远用度数不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戴用者在双眼看上下左右所有方向时,使对于双眼视线的左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像散及其轴方向、平均度数等的分布以保持远用度数的差不变地向使一致的方向变化。 
在此,图1B中左右镜片上点的位置(PLB、PRB)的不同,意思是原封不动地各自左右眼的变位量(HLB、HRB)大小不同。 
因此,例如在对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不加以变更而仅变更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只要把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相对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使用变换比率(实施例1中表1的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LB/HRB为108.3%)一边维持相似形一边扩大,就能够使左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位置(PL、PR)中像散及其轴方向、平均度数等相同,使对于双眼视线的光学状况一致,所以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相反,在对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不加以变更,而仅变更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只要把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作为基准,而把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使用变换比率(实施例1中表1的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即 92.4%)一边维持相似形一边缩小便可。 
但与仅把单眼镜片大变更相比较,在双眼平衡的意义上,认为把双眼镜片各稍微变更就更自然并且有利。即使从现有技术的递增屈光力镜片改戴用本发明递增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把双眼镜片各稍微变更也比仅把单眼镜片大变更在改戴用的初期认为不舒服感少。 
把双眼镜片各稍微变更的意思是对于左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加入使相互接近的反方向校正。即,以前仅变更单眼镜片时的基准远用度数就是另一眼的远用度数。因此,只要把位于左右远用度数之间的度数设定为左右共通的基准远用度数,就能够对于左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而把基准远用度数作为基准加入相互接近的反方向校正。在此所说的“位于左右远用度数之间的度数”也并不限定于一定是左右的平均度数,也能够采用处于有效侧、更强度的度数侧、处于散光度数侧等由于各种因素而与左右某一度数靠近的基准远用度数。作为最极端的例而把左右某一度数作为基准远用度数时,相当于是上述的仅变更单眼镜片的情况。 
把它具体表示就是上述表1的基准远用度数DC,与之对应的从左右镜片光学中心点(PL0、PR0)的变位量是基准变位量HC。 
在此,是把点(PL0、PR0)设定为光学中心点,但即使付与以减少壁厚等为目的而被叫做棱镜修磨的左右同量、同方向的棱镜,也能够由本发明实施。这时的所述点(PL0、PR0)就不是光学中心点,而成为棱镜测定基准点。 
基准远用度数DC是处于左右远用度数(DL、DR)之间的第三度数,在上述表1中采用左右远用度数的平均度数。 
不论是右眼用的递增屈光力镜片还是左眼用的递增屈光力镜片,只要假定出具有该基准远用度数DC的假想递增屈光力镜片(第三递增屈光力镜片),并加以符合其光学性能的设计变更(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变更),就能够设计本发明的考虑了双眼视力功能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 
但具有所述基准远用度数的假想递增屈光力镜片也不一定需要实际作为递增屈光力镜片来设计,单是用于求出表1所示的左眼用调整比率和右眼用调整比率,仅把远用度数作为因素来使用,也能够实现本申请发明。 
该基准变位量HC与所述左眼变位量HLB、右眼变位量HRB的比率与上述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LB/HRB和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 等情况同样地被表示为: 
左眼变位量相对基准变位量的比率(左眼用调整比率) 
HLB/HC=(1/OP-DC/1000)/(1/OP-DL/1000) 
=(1000-OP×DC)/(1000-OP×DL)(3) 
以及 
右眼变位量相对基准变位量的比率(右眼用调整比率) 
HRB/HC=(1/OP-DC/1000)/(1/OP-DR/1000) 
=(1000-OP×DC)/(1000-OP×DR)(4) 
从该式(3)和(4)而能够求左眼用调整比率HLB/HC和右眼用调整比率HRB/HC。 
该实施例则如在表1中所示,分别左眼用调整比率HLB/HC是104.1%、右眼用调整比率HRB/HC是96.2%。 
接着把基准度数DC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中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使用变换比率(实施例1是表1的HLB/HC比率104.1%)而使相似形地扩大,并作为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且进而重叠左眼用远用度数DL成分的单焦点镜片(光学式相加),成为实施例1的左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 
同样地,把基准度数DC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中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使用变换比率(实施例1是表1的HRB/HC比率96.2%)而使相似形地缩小,并作为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且进而重叠右眼用远用度数成分的单焦点镜片(光学式相加),成为实施例1的右眼用递增屈光力镜片。 
这样,变更与左右眼对应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情况,就把仅变更上述单眼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时大的变化由双眼分担。因此,在各自的左右眼中以少的变化便可。 
图10是作为说明相似形扩大和缩小的方法而把镜片度数的强弱作为比率并比喻成三个圆来表示的说明图。 
表现实施例1中左右镜片的度数(DL1、DR1)和基准度数DC1度数的大小是负度数越强则圆越小。在比较这些圆的大小时,左眼镜片圆比率(DL1/DC1)比1大则表示扩大,右眼镜片圆比率(DR1/DC1)比1小则表示缩小。 
以下说明该实施例1相似形扩大和缩小的设计变更(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具体方法。 
最简单的第一方法如下,向按照处方度数(或根据需要按照戴用状态)并依据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规格而现有技术设计时的长度和宽度的所有参数(递增带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远近度数测定位置、近处区域的宽度等)的XY坐标值(朝向镜片面而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坐标值。在设计中心是原点),使用依据乘上所述调整比率所得到的新坐标值的参数进行设计。这时的参数不仅是可变参数,通常也包含成为固定值的固定参数。通过这样扩大缩小关于长度和宽度的所有参数而使设计结果即平均度数和像散的分布也同比率地扩大、缩小。由此,能够得到具有与该调整比率相应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递增面(或具有递增要素的非球面)。 
随着关于长度和宽度的设计参数变更而使用下面的第二方法也能够进行设计和校正。 
第二方法如下,首先对按照处方度数(或根据需要按照戴用状态)并依据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规格而利用现有技术设计时的镜片基准弯曲(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或加入度数要素)设计递增面(或具有递增要素的面),该递增面使用了:乘上左右分别设定的所述调整比率的镜片基准弯曲(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或加入度数要素)。根据需要而该设计对凸面侧、凹面侧或两者实行。 
该递增面(或具有递增要素的面)能够作为(x、y、z)这三维方向的坐标值数据来计算。且由在该坐标值(x、y、z)的各个值中,由乘上所述调整比率所得到的坐标值来表示的递增面(或具有递增要素的面)就成为本发明目的的设计面。 
通常,所使用的坐标点在单眼镜片至少是8000点以上。 
与近看的内斜视作用对应的内偏移处理在上述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中,在现有技术的设计步骤中进行。 
即本发明的技术对于由左右远用度数差为原因而引起的不合适的问题的改善有效果,而不包含用于近看的内偏移处理功能。 
但例如由于所述第二方法的内偏移处理是在基准度数等左右相等的远用度数中进行,所以在现有技术结束的阶段左右的内偏移量相等。 
由于然后加以左右各自调整比率的分散、凝缩,且然后加上与左右度 数差相当的单焦点镜片成分,所以最终左右不同的内偏移量被校正,能够进行与左右度数差对应的近看。 
在此记载的第二方法的基本考虑方法是设计面整体的扩大缩小。例如把某第一设计面的三维坐标值数据(x、y、z)全体H倍所得到的三维坐标值数据(Hx、Hy、Hz)的第二设计面是把第一设计面在空间上H倍了的设计面,因此,能够认为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也被H倍。在此,只要H比1(或100%)大就是扩大(分散),比1小就是缩小(凝缩)。 
但由于仅利用该方法,进行H倍(曲率和弯曲是1/H倍)的变化,直到设计面的基准弯曲(基本弯曲)的曲率半径,所以是不合适的。为了防止该不合适的问题,预先把所设计的设计面的基准弯曲(基本弯曲)H倍(曲率半径是1/H倍)地来设计,在把所述三维坐标值数据(x、y、z)全部H倍的阶段就成为返回到当初的基准弯曲(基本弯曲)。加入度数(或加入度数要素)有同样,为了防止远近度数测定位置的曲率半径被H倍而弯曲差成为1/H,预先进行H倍。 
由此,即使像散和平均度数分布变更,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或加入度数要素)的值也不变化,能够保持处方度数。 
“具有递增要素的面”、“加入度数要素”这些用语是在设计后述两面复合递增屈光力镜片时所使用的设计要素的名称。 
通过采用以上说明的设计方法,在上述图1~图8的B图(图1B~图8B)所示的各状态中,各自左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点(PLB、PRB)的像散及其轴方向、平均度数等成为相同,能够使对于双眼视线的光学状况一致。 
随着上述扩大、缩小的设计处理而设计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区域变宽广或变狭窄,在制造规定的镜片外径时要满足必要的数据区域,所以特别是在进行缩小设计处理的情况下,需要预先设定宽的数据区域。 
在以下的说明中,“进行分散或凝缩”的意思是还包含预先把分散或凝缩的比率与该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或加入度数要素)相乘的运算。 
在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中,使用通常所使用的用于改善光学像差的光线追迹法的最优化计算处理和进而考虑戴用状态的收敛计算等设计方法与本发明组合来进行设计就使精度提高和设计完成度增加,是有效的方法。 
即,上述本实施例1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变更(平均度数分布和 像散分布的变更),首先以把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按相似形扩大和缩小等的方法进行,然后把远用度数部分的单焦点镜片进行光学式相加,在决定最终的镜片形状时,进行考虑镜片与眼的距离和角度的三维位置关系、进而对物距离(从眼到目标的距离)等戴用状态的严密的光线追迹,在本发明目的中,通过在掌握误差的基础上反复进行用于消除误差的再计算(再设计)这所谓的收敛计算就还能够提高精度。 
(2)实施例2 
实施例2是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设计方法的例,是右眼比左眼更强负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 
(3)实施例3 
实施例3也是使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设计方法的例,是右眼比左眼更强正度数的递增屈光力镜片。 
图11和图12是与图10同样地把镜片度数的强弱作为比率而比喻成三个圆表示的说明图,把左镜片的度数分别以圆DL2、DL3表示,把右镜片的度数以圆DR2、DR3表示,且把基准度数分别以圆DC2、DC3表示。 
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例2和实施例3都把从所述式(1)~(4)求出的所述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LB/HRB、所述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HRB/HLB、所述左眼用调整比率HLB/HC、所述右眼用调整比率HRB/HC与实施例1并列,把设计数据表示在表1中。 
由于仅扩大、缩小的比率不同而基本的设计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从表1了解的那样,实施例1的左用远用度数和实施例2的右用远用度数是与-3.00[D]相同的值,虽然是当然的事情,但实施例1的左眼用直接调整比率和左眼用调整比率的值与实施例2的右眼用直接调整比率和右眼用调整比率的值不同。这当然是由于另一眼的远用度数在实施例1中是-6.00[D]而在实施例2中是-1.00[D]的不同所引起的。 
即了解到,例如与左右远用度数是相同的-3.00[D]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相比,即使其他的加入度数等条件相同,在适用本发明设计方法的情况下,仅一个眼是-3.00[D]的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与上述左右远用度数相同的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不同。 
[2]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而说明在远用度数包含有散光度数的情况。 
表2是关于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实施的实施例4~实施例7的表示镜片数据的一览表。与实施例1~实施例3的最大不同在于远用度数包含有散光度数和散光轴方向的信息。 
说明表2中表示的记号。 
DL-Sph是左用远用球面度数(屈光度)、DL-Cy1是左用远用散光度数(屈光度)、DL-AX是左用远用散光轴方向(°),把以左用远用度数DL-表示的镜片作为DL镜片。与其对应的右眼镜片则把上述L标记变更成R标记使用,把以右用远用度数DR-表示的镜片作为DR镜片。 
DC-Shp是基准度数(在此是左右平均度数)的远用球面度数(屈光度)、DC-Cy1是基准度数(在此是左右平均度数)的远用散光度数(屈光度)、DC-AX是基准度数(是左右平均度数)的远用散光轴方向(°)。 
EL-Shp是后述EL镜片(作为左用差分镜片)的远用球面度数(屈光度)、EL-Cy1是EL镜片的远用散光度数(屈光度)、EL-AX是EL镜片的远用散光轴方向(°)。 
与它们对应的右眼用镜片和标记也同样。 
OP表示从眼球转动中心点到镜片凸面中心点的距离(mm)。 
以DC-表示的镜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准度数的镜片(DC镜片)相当,是如前所述不是右也不是左的第三度数(基准度数)的镜片,是如后述那样在变更左右镜片的设计上成为基准的假想的镜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DC镜片的不同在于包含有散光度数和散光轴方向的信息。 
在基准度数DC镜片的说明中,作为基准度数而选择的“左右平均度数”是把左眼DL镜片与右眼DR镜片重合所得到的合成度数的1/2的镜片度数,不是左右球面度数彼此和散光度数彼此相加的平均值。 
所述EL镜片成为从左眼DL镜片把基准度数DC镜片进行光学减去的差分的假想左用差分镜片。同样地,作为成为从右眼DR镜片把基准度数DC镜片进行光学减去的差分的假想右用差分镜片,被定义为ER镜片。 
包含散光度数的两个镜片合成度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被记载于“光学技术手册(1968年(株)朝仓书店发行)”的800页~802页。该合成度数的1/2镜片度数,只要不变更合成度数的散光轴方向而把球面度数和散光度数 的值变成1/2就能够得到。且两个镜片的偏差,只要对要减的镜片把要减的镜片的球面度数和散光度数的符号变成相反符号(正变成负、负变成正)且不变更散光轴方向地相加(合成)便能够得到。 
HLELb和HLEL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左眼变位量HLB相当,但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散光度数对应,把EL镜片(左用差分镜片)分成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这两个成分,分别作为基础方向左眼变位量HLELb和交叉方向左眼变位量HLELc来区别标记。 
同样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右眼变位量HRB相当的是基础方向右眼变位量HRERb和交叉方向右眼变位量HRERc。同样地,与基准变位量相当的是基础方向左眼基准变位量HCELb、交叉方向左眼基准变位量HCELc、基础方向右眼基准变位量HCERb和交叉方向右眼基准变位量HCERc。全部存在达到四种是由于所述EL镜片和所述ER镜片需要与各自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对应的缘故。 
即,如第二实施方式这样,在左眼或右眼的远用度数包含散光度数的情况下,作为计算变位量比率的规定方向要使用左用差分镜片(EL镜片)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以及右用差分镜片(ER镜片)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 
根据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同样的理由,对于各个左眼变位量HLELb和HLELc、右眼变位量HRERb和HRERc、基准变位量HCELb、HCELc、HCERb和HCERc都没有特定的值,但对于它们的相互比率则能够使用表2的左用远用度数DL、右用远用度数DR、基准远用度数DC、右用差分度数ER、左用差分度数EL、中心间距离OP来计算。即,HLELb/HCELb和HLELc/HCELc是对于EL镜片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各自的相对基准变位量的左眼变位量比率(分别作为左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左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RERb/HCERb和HRERc/HCERc是对于ER镜片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各自的相对基准变位量的右眼变位量比率(分别作为右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右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 
[表2] 
Figure GPA00001146439300241
图13的实线描绘的三种圆和椭圆是左右包含散光度数时把左右远用度数及其平均度数作为DL4、DR4和DC4来表示。该形态与表2中的实施例4对应。这时由于存在有散光度数,所以成为随方向不同而大小不同的椭圆状。在此,负度数越强的方向是越小的尺寸。因此,用负号来表现散光度 数时,散光轴方向成为椭圆的长轴方向,与散光轴正交的方向成为椭圆的短轴方向。图13中把左眼远用镜片的散光轴方向(基础方向)和与之正交的方向(交叉方向)用点划线表示。 
如看图13就明白的那样,左用远用度数DL4、右用远用度数DR4和平均度数DC4大小的比较通过方向判断就能够知道。例如该情况,左眼远用DL4的散光轴方向的长度(椭圆的长轴)比平均度数DC4的圆的直径大,与左用远用度数DL4的散光轴正交方向的长度(椭圆的短轴)比平均度数DC4的圆的直径小。右用远用度数DR4也同样。 
因此,对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详述的本发明重要步骤即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的凝缩和分散的设计变更也在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不同。即,第二实施方式的凝缩和分散不是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维持相似形不变的简单的扩大和缩小,而是成为圆形和椭圆形的具有方向性的扩大和缩小。 
在表2的实施例4中,由于左用远用散光度数DL-Cy1与右左用远用散光度数DR-Cy1相等,左用远用散光轴DL-AX与右用远用散光轴DR-AX正交,所以两者平均度数DC的散光成分被消除而成为球面镜片。其结果是能够容易推定凝缩和分散的方向是左用镜片和右用镜片的散光轴方向及其正交方向。 
但在基准度数DC成为散光度数,或其散光轴方向与左用镜片和右用镜片的散光轴方向不同的情况下,由于难于判断凝缩和分散的方向,所以利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为了对任何度数的组合都能够正确判断凝缩和分散的方向,把成为基准度数DC与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的差分的镜片假想地设定为左用差分镜片(EL)、右用差分镜片(ER)。从所述DL镜片(左用镜片)减去所述DC镜片(基准镜片)就成为EL镜片(左用差分镜片)。换言之,把EL镜片与DC镜片相加就成为DL镜片。ER镜片(右用差分镜片)也是同样。 
即由于把EL镜片的度数向DC镜片相加就成为DL镜片,所以凝缩和分散的方向被认为是EL镜片的散光轴方向(EL-AX)及其正交方向。是凝缩还是分散的判断则是比较对于各自轴向的DC镜片与DL镜片的度数,在某轴方向上若左用远用度数DL是负强度(或正弱度)则凝缩,若相反则是分散。右用远用度数也同样。 
在此,与表1说明的实施例1~3的左眼用调整比率HLB/HC、右眼用 调整比率HRB/HC相当的分散或凝缩的比率在包含散光度数的实施例4~7中,如上所述必须分开成EL镜片和ER镜片的基础方向(散光轴方向,ELb、ERb)和交叉方向(与散光轴正交的方向,Elc、ERc)来考虑。在上述表2中,把它们的记号作为下标使用。即,表2中实施例4~7的分散或凝缩的比率如上述的左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LELb/HCELb、左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LELc/HCELc、右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RERb/HCERb、右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RERc/HCERc那样,在各自的左右镜片中分开成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表示。 
作为凝缩和分散随轴方向不同而不同的镜片设计方法的例,能够考虑使用微分几何学的下面欧拉公式的方法。 
Dθ=Db·Cos2θ+Dc·Sin2θ(5) 
这是从两种弯曲(Db:基础弯曲、Dc:交叉弯曲)求任意轴方向θ的弯曲的方法,θ是从散光轴方向(基础方向)开始的偏角。 
该公式作为从具有Db屈光力的球面和具有Dc屈光力的球面来合成散光轴方向的屈光力是Db且与散光轴正交方向的屈光力是Dc的一个散光面的方法能够被应用。且该方法并不限定于球面和散光面,对于递增面和具有递增要素的非球面这样复杂的曲面合成也能够被应用。 
即,对于表2的DL镜片(左用镜片)的设计面 
关于EL镜片的基础方向,把仅按左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LELb/HCELb)来分散或凝缩的面作为Db, 
关于EL镜片的交叉方向,把仅按左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LELc/HCELc)来分散或凝缩的面作为Dc, 
把从EL-AX开始的偏角作为θ,向上述的(5)式代入, 
DL镜片的θ的截面D θ被确定,只要相对任意的θ展开就能够得到实施本发明设计变更的DL镜片的设计面。 
DR镜片也同样。 
即,对于表2的DR镜片(右用镜片)的设计面, 
关于ER镜片的基础方向,把仅按右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RERb/HCERb)来分散或凝缩的面作为Db, 
关于ER镜片的交叉方向,把仅按右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RERc/HCERc)来分散或凝缩的面作为Dc, 
把从ER-AX开始的偏角作为θ,向上述的(5)式代入, 
DR镜片的θ的截面Dθ被确定,只要相对任意的θ展开就能够得到实施本发明设计变更的DR镜片的设计面。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添加如下所述的设计上的变更,能够确定与差分镜片(EL镜片或ER镜片)各自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对应的两种设计面,通过所述欧拉公式等的利用就能够作为一个设计面来合成。所述设计上的变更是:以基准镜片作为中介并相对差分镜片的各自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把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仅以表2记录的恰当的比率、即、仅以左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LELb/HCELb、左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LELc/HCELc、右眼用基础方向调整比率HRERb/HCERb、右眼用交叉方向调整比率HRERc/HCERc进行凝缩或分散。通过把这些适用于左右递增屈光力镜片,在戴用者双眼看上下左右所有的方向时,在左右某眼或双眼包含散光度数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相对双眼视线的左右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像散及其轴方向、平均度数等一致。因此,如前所述,能够改善以前由于左右度数差而受损的戴用者的双眼视力功能。 
(1)实施例4 
本例中,把表2实施例4的基准度数DC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或者左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设定为表2中所示的比率。即,EL镜片的基础方向(45°)进行HLELb/HCELb=101.4%的分散,交叉方向(135°)进行HLELc/HCELc=98.7%的凝缩,以作为左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另一方面,基准度数DC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或者右镜片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设定为表2中所示的比率。即,ER镜片的基础方向(135°)进行HRERb/HCERb=101.4%的分散,交叉方向(45°)进行HRERc/HCERc=98.7%的凝缩,以作为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通过进行这种变更,如上所述,能够改善双眼视力功能。 
如从表2了解的那样,实施例4中左右的远用球面度数和远用散光度数是相同的值,但散光轴方向左右不同。因此,即使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基 础方向和交叉方向各自的调整比率的值相同,但向它们加以校正的方向(左右的差分散光轴方向)也不同。即,了解到即使在远用度数中仅散光轴方向不同时,向调整比率所加的校正的方向也不同。 
因此,例如与左右远用度数等条件完全相同于实施例4的现有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相比,由于实施例4所示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按照左右散光轴方向的不同而把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进行了分散或凝缩,所以能够容易推测与现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是不同的。 
(2)实施例5 
本例中,是所有左用远用度数DL、右用远用度数DR和基准远用度数DC都具有散光度数的例,且表示其所有的散光轴方向是纵向或横向的例。 
图14是把实施例5的左右远用度数及其平均度数作为DL5、DR5和DC5表示的概念图。图14中也是负度数越强的方向就是越小的尺寸。 
如表2所示,这时在EL镜片的基础方向(0°)进行104.1%的分散,在交叉方向(90°)是H100.0%,即不进行分散、凝缩而保持原样地作为左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在ER镜片的基础方向(90°)是100.0%,即不进行分散、凝缩而保持原样,在交叉方向(180°)进行96.2%的凝缩,以作为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通过进行这种变更,与实施例4同样地能够改善由于左右度数差而受损的戴用者的双眼视力功能。 
(3)实施例6 
本例中,是所有左用远用度数DL、右用远用度数DR和基准远用度数DC都具有散光度数的例,是表示DL、DR和DC这所有的散光轴方向是同一斜方向(45°)的例。 
图15是把实施例6的左右远用度数及其平均度数作为DL6、DR6和DC6表示的概念图。图15中也是负度数越强的方向就是越小的尺寸。把左右镜片和基准镜片的散光轴方向以及与它正交的方向分别用点划线表示。散光轴方向是同一方向,了解到全部成为在同一方向具有长轴方向的椭圆状。 
如表2所示,这时在EL镜片的基础方向(135°)进行110.8%的分散,在交叉方向(45°)进行109.6%的分散,以作为左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 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另外,在ER镜片的基础方向(45°)进行92.0%的凝缩,在交叉方向(135°)进行91.1%的凝缩,以作为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通过进行这种变更,同样地能够改善由于左右度数差而受损的戴用者的双眼视力功能。 
(4)实施例7 
本例中,是所有左用远用度数DL、右用远用度数DR和基准远用度数DC都具有散光度数的例,且是表示所有的散光轴方向是不同的例。 
图16是把实施例7的左右远用度数及其平均度数作为DL7、DR7和DC7表示的概念图。图16中也是负度数越强的方向就是越小的尺寸。图16中的点划线表示右用镜片的散光轴方向(基础方向)和与它正交的交叉方向,双点划线表示基准镜片的散光轴方向(基础方向)和与它正交的交叉方向。这样,了解到在散光轴方向全部不同的情况下也与实施例4~6同样地成为把左右眼的散光轴方向作为长轴方向的椭圆状。 
如表2所示,这时在EL镜片的基础方向(75°)进行100.6%的分散,在交叉方向(165°)进行97.9%的凝缩,以作为左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在ER镜片的基础方向(165°)进行102.2%的分散,在交叉方向(75°)进行99.4%的凝缩,以作为右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通过进行这种变更,同样地能够改善由于左右度数差而受损的戴用者的双眼视力功能。 
图17~图19作为一例而表示向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进行±10%的分散或凝缩时的各分布。图17A和图17B中分别表示标准即100%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图18A和图18B中分别表示进行了110%的分散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图19A和图19B中分别表示进行了90%的凝缩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图17、图18、图19中以F和N表示的两个十字线都表示相对图17的远用度数和近用度数的测定位置。在图17、图18、图19的中央描绘的圆是直径50mm,这些都是比较和对比说明对于像散和平均度数的分散和凝缩的情况的,全部以相同位置、相同尺寸表示。 
了解到: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都是在分散中分布向纵向和横向分散,并且在凝缩中分布向纵向和横向凝缩。另一方面,由于把分散或凝缩 的比率作为系数而预先与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加入度数要素)相乘,所以能够保持规定的基本弯曲和加入度数(加入度数要素)。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7中,作为基准度数DC的决定方法是设定为左右远用度数的平均度数,但本发明也可选择其以外的度数。例如使与戴用者有效侧的远用度数一致,或根据该有效的程度而无极地选择左右远用度数之间的任意度数。且也可以与戴用者的处方度数无关地设定成DC=0.00。这时,成为把远用度数是零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作为基准度数。 
在上述实施例1~3中作为处方度数而使用球面度数,在实施例4~7中作为处方度数而使用球面度数、散光度数、散光度数的轴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处方度数而另外也可以使用棱镜度数、棱镜度数的轴方向,也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部分,或也可以使用全部。 
且作为戴用状态,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7中,使用了左右眼球转动中心位置与正面看的视线和镜片外面的交点的距离OP。在上述各例中,把该距离OP在左右假定成相同,但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距离来导出比率。作为戴用状态并不限定于是该距离,也可以使用左右眼的顶间距离(CVD)、从眼球转动中心到角膜顶点的距离(CR)、单眼瞳间距离(半PD)等,导出更高精度更好的比率。 
本发明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中物体侧的面也可以是左右相同或是相互镜面对称。这种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也能够通过向眼球侧的面加以本发明的校正而适用本发明。且眼球侧的面如现有技术这样而仅对物体侧的面加以本发明的校正,或进而对两侧的面加以本发明的校正,能够适用本发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递增屈光力镜片,使在除去了左右远用度数成分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部分的规定侧面看位置PLB和PRB中的像散及其轴方向、平均度数等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对双眼视力功能的妨碍,使眼镜戴用者视觉系统所具有的本来的双眼视力功能充分发挥。 
上述各实施例中表示了在计算调整比率时把图9所示的镜片L2作为远用度数是零的上平递增屈光力镜片来计算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即,作为所述镜片L2的远用度数而也可以采用左右平均度数和基准度数。 
同样地,上述各实施例中表示了把在计算调整比率时使用的变位量的 起点即点(PL0、PR0)作为光学中心点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例如也可以作为棱镜测定基准点。 
接着,按照图20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设计方法。 
(步骤1) 
首先,通过顾客来店而从眼镜店向镜片制造厂发出“订货处理”。通过该订货处理向镜片制造厂通知左右眼的处方度数、有效的程度、眼镜的戴用状态、其他戴用者的使用信息等。处方度数是眼镜店在检查眼时所得到的数值。戴用状态是由人脸形状等所决定的眼镜的位置,也有以不特别指定的“任意”就向镜片制造厂送去的情况。 
在该步骤S1的订货处理中提供有设计哪种递增屈光力规格镜片的信息,即,是设计“两面复合递增屈光力镜片”、还是设计“两面递增屈光力镜片”、还是设计“内面递增屈光力镜片”、或是设计“外面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规格的信息。 
在此,说明该四个设计规格。首先,第一个“两面复合递增屈光力镜片”规格是由本件发明者们开发的规格,是通过设定成使物体侧表面和眼球侧背面都是非球面镜片结构而在表背两面产生复合性递增屈光力镜片效果的镜片(例如参照(日本)特许第3617004号公报、WO/2006137489号公报等)。该两面复合递增屈光力镜片的外面(表面)例如仅被给予纵向的递增屈光力成分,镜片的内面(背面)仅被给予横向的递增屈光力成分,由此,是在表背两面给予复合性处方的递增屈光力的规格。 
第二个“两面递增屈光力镜片”规格是把镜片的外面(表面)和内面(背面)这两者都设定成递增面,利用各个递增面的递增屈光力相加值来给予处方的递增屈光力的规格(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15529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49992公报等)。 
第三个“内面递增屈光力镜片”规格是在镜片背面的凹处形成与处方度数对应的递增面的规格。(例如参照特许第3852116号公报、特开平10-206805公报等)。 
第四个“外面递增屈光力镜片”规格是在镜片表面的凸部形成与处方度数对应的递增面的规格。(例如参照(日本)特许第3196877号公报、(日本)特许第3196880号公报等)。现在认为所有的递增屈光力镜片规格被分类成以上四种的某一种,按照它们某一种的要求规格来进行以后递增屈光 力镜片的设计。对于具有这四种以外结构的递增屈光力镜片,只要是具有规定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的设计面就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步骤2) 
继续该订货处理是镜片制造厂侧开始接受订货处理。即接受了顾客订货的镜片制造厂侧进行随着接受订货的各种处理(接受订货处理)。 
(步骤3) 
在“接受订货处理”中,进行本发明设计方法中特别重要的处理即用于“决定基准度数”的处理。 
一般来说所谓的看物体是把向双眼射入的左右两种光学信息经由眼球、视网膜和视神经等向脑传递,作为一个有立体感的合并像的图像被认识。在此,基准度数(DC)的意思是假定具有一个度数(即“基准度数”)的眼在单眼看时的假想度数。 
即基准度数是与右眼度数和左眼度数都不同的第三度数,通常被设定为是左右度数相加的平均值。但在左右眼存在有“有效”的情况下,能够取根据其程度而进行了加权的加重平均值。该基准度数依据步骤S1的订货处理内容而接受变更。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设计方法由于把提高左右不同处方值的眼的双眼看性能作为其主要目的,所以成为减少左右眼差异基准的基准度数是重要的。即不是使右眼符合左眼或使左眼符合右眼,而是预先设置恰当的基准度数,使左右各个眼的度数相互增补而符合基准度数。由此来提高双眼看性能。在此,由于即使要使左右眼的度数符合基准度数,也不能对左右眼的处方值本身加以变化,所以通过改变除此以外的左右眼镜镜片的设计要素,即,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等来使左右眼的度数符合基准度数。 
(步骤4) 
在步骤S3的“基准度数”决定完成的阶段,判断是否加入左右眼的散光。 
(步骤5) 
若是设计加入散光状态的左右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时,就需要计算右眼和左眼的度数与基准度数的差分。首先,该步骤S5计算左右处方值的度数与基准度数的差异即差分度数。在此,要计算右眼用和左眼用这两种差分度数(右用ER和左用EL)。如上述实施例4所示,在左右眼的处方值有 散光度数的情况下,差分度数也并不限定于是散光度数,但一般地差分度数就成为散光度数。 
在处方值左右都是球面度数的情况下,由于在接着进行的调整比率计算中不会产生由方向引起的不同,所以不需要该“差分度数计算”的步骤S5。 
(步骤6) 
当步骤S3的基准度数计算、在有散光度数时步骤S5的差分度数计算结束,接着则计算基准度数与处方度数的在镜片上的视线变位量的比率。这是“调整比率计算”处理。即,作为成为设计尺度的调整比率而演算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比率。在此,在有散光度数且在步骤S5计算差分度数的情况下,对于右眼用和左眼用各个镜片存在有相对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的两种调整比率。因此,成为计算合计四种调整比率,即,比率。如上所述,基础方向是差分镜片的散光轴方向,交叉方向是与该基础方向垂直的方向。 
从步骤S3到步骤S6是获得对以后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有效的基础数据的步骤。按照这些数据来对左右镜片的设计面加以具体的变更(校正)。 
(步骤7~步骤10) 
首先,在接受了设计的接受订货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是“两面复合递增”的情况(步骤S7的是)时,对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都按照处方度数进行两面复合递增面的临时设计(步骤S8)。且对于由该步骤S8得到临时设计的设计面,乘上已经在步骤S6计算出的调整比率来计算复合递增面(步骤S9)。在此,“两面复合递增”的情况由于上述四种(对于各个右眼用和左眼用、对于差分度数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的两种)调整比率向外面(表面)和内面(背面)这两面适用,所以合计成为八种。 
最后,把对于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的设计面通过利用欧拉公式等方法进行(合成一个设计面)的处理,对右眼用和左眼用的各个来实行(步骤S 10)。由此,接受“两面复合递增”订货时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设计完成(步骤S25)。具体加工这些设计面的方法与加工自由形状(フリ一フオ一ム)的现有技术没有任何变化。 
(步骤11~步骤14) 
接着,订货是“两面递增”的情况(步骤S11的是)则与步骤S8相同,进行与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的处方度数相应的两面递增面的临时设计(步骤S12)。该步骤S12中,依据左右镜片的外面(表面)纵向和横向的平均度数(屈光度)来设计外面的递增面,且在镜片的内面(背面)也同样地依据纵向和横向的平均度数(屈光度)来设计递增面。该“两面递增”的情况也是右眼用和左眼用两种,有散光度数的情况是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两种,外面(表面)和内面(背面)的两种合计,没有散光度数时是四种、有散光度数时是合计八种的调整比率,按照这样的调整比率来设计左右镜片的递增面。 
接着,按照在步骤S6求出的调整比率来计算并设计外面和内面的递增面(步骤S13)。最后,通过利用欧拉公式等方法进行外面和内面的递增面合成(步骤S14),设计完成。 
(步骤15~步骤19) 
接着,订货是“内面递增”的情况(步骤S15的是)由于成为固定外面而仅设计内面递增面,所以最初进行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的外面球面的选定(步骤S16)。 
当在步骤S16外面球面被选定,接着进行与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的处方度数相应的左右镜片内面递增面的临时设计(步骤S17)。且计算与在该步骤S6计算出的调整比率对应的左右镜片的内面递增面(步骤S18)。在此,由于调整比率在左右镜片是两种,有散光度数的情况是内面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的两种而成为四种,所以是上述的“两面复合递增”和“两面递增”情况的一半的调整比率。当在步骤S18左右内面递增面的计算完成,则通过使用欧拉公式等方法进行内面递增面的合成(步骤S19),设计完成。 
(步骤20~步骤24) 
最后,订货规格是“外面面递增”的情况(步骤S20的是),进行与右用镜片和左用镜片的处方度数相应的左右镜片外面递增面的临时设计(步骤S21)。且计算与在该步骤S6计算出的调整比率对应的左右镜片的外面递增面(步骤S22)。该外面递增面的设计所使用的调整比率也是在左右镜片是两种,有散光度数的情况是各自外面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这两种而成为四种。当在该步骤S22左右外面递增面的计算完成,则通过使用欧拉公式等方法进行外面递增面的合成(步骤S23)。且最后,在左右镜片的内面 即背面(凹部)进行散光对应设计即“内面处方面设计”(步骤S24),设计完成。 
在与步骤S7、S11、S15、S20的任一个都不相当时(全部No时),则作为错误处理(步骤S26)。但对于具有上述四种以外结构的递增屈光力镜片进行其像散分布和平均度数分布的设计时,能够适用本发明。这时,通过设置:按照处方度数和戴用状态来进行临时设计的步骤、适用本发明而进行与调整比率对应的左右镜片递增面计算的步骤,就能够与本发明同样地进行设计。 
如上所述,根据由以上设计方法设计的本发明结构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能够保持左右眼的处方度数不变,且通过变化眼镜镜片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等的设计而减少对双眼视力功能的损害。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范围内能够有其他各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3)

1.一种远用度数左右不同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
在把所述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的镜片成分区分为:远用度数和加入度数在左右相等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和左右度数不同的一对单焦点镜片成分的情况下,戴用具有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镜片,并根据从正面远方朝向规定的方位角而把视线向正面以外的远方转移时的在所述镜片上所计算的左右眼视线移动距离的比率,来校正具有所述递增屈光力镜片成分的镜片单眼用或双眼用镜片成分的平均度数分布和像散分布,
在对于双眼看的左右视线的平均度数和像散的差中,抑制产生所述左右远用度数差以外的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度数左右都是球面度数,
所述规定的方位角被设定为任意的方位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递增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度数中左右的一个或两个有散光度数,
把所述规定的方位角设定成为镜片的基础方向和交叉方向,该镜片具有如下的镜片成分:从具有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镜片对的左右镜片成分的度数中,光学性地减去把所述单焦点镜片成分的左眼镜片成分和右眼镜片成分重合所得到的合成度数的1/2镜片度数,所述基础方向是散光轴方向,所述交叉方向是与散光轴正交的方向。
CN200880119098.5A 2007-12-04 2008-12-03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Active CN101884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3873 2007-12-04
JP313873/07 2007-12-04
PCT/JP2008/071977 WO2009072528A1 (ja) 2007-12-04 2008-12-03 一対の累進屈折力レンズ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4003A CN101884003A (zh) 2010-11-10
CN101884003B true CN101884003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71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9098.5A Active CN101884003B (zh) 2007-12-04 2008-12-03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162478B2 (zh)
EP (1) EP2224276B1 (zh)
JP (1) JP4979774B2 (zh)
KR (1) KR101194488B1 (zh)
CN (1) CN101884003B (zh)
AU (1) AU2008332369B2 (zh)
BR (1) BRPI0820716B1 (zh)
WO (1) WO2009072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5189A1 (de) * 2008-03-20 2009-10-01 Rodenstock Gmbh Umskalierung des Sollastigmatismus für andere Additionen
DE102009005206A1 (de) * 2009-01-20 2010-07-22 Rodenstock Gmbh Variables Gleitsichtglasdesign
RU2511711C2 (ru) * 2009-01-30 2014-04-10 Хойа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оценивания очковой линзы, способ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очковой линз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чковой линзы
US8480229B2 (en) * 2009-12-17 2013-07-0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for stabilizing contact lenses
EP2490065A1 (en) 2011-02-18 2012-08-22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énérale d'Optique)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rget optical functions
RU2590234C2 (ru) * 2011-03-07 2016-07-10 Эссилор Энтернасьональ (Компани Женераль Д'Оптик)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огрессивной офтальмологической линзы
CA2855230C (en) * 2011-11-16 2020-12-29 Essilor International(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hthalmic lens
JP5140768B1 (ja) * 2012-02-20 2013-02-13 株式会社山一屋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の設計方法、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の加工方法
CN104428708B (zh) * 2012-07-09 2016-09-07 Hoya株式会社 眼镜用镜片及其设计方法、眼镜用镜片的制造方法
EP2937727A4 (en) * 2012-12-19 2016-08-24 Hoya Corp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ES OF GLASSES FOR ASTIGMATISM
US20160004096A1 (en) * 2012-12-19 2016-01-07 Hoya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pectacle lens
US20160161765A1 (en) 2012-12-19 2016-06-09 Hoya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pectacle lens
US10330952B2 (en) 2012-12-19 2019-06-25 Hoya Corporation Spectacle lenses
US8944593B2 (en) 2013-01-21 2015-02-03 Shmuel Ur Progressive lenses
US9891447B2 (en) * 2013-02-20 2018-02-13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
US9740024B2 (en) 2013-02-20 2017-08-22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mlic lenses
US9406253B2 (en) * 2013-03-14 2016-08-02 Broadcom Corporation Vision corrective display
BR112016019994B1 (pt) * 2014-04-03 2022-05-03 Essilor International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a lente oftálmica progressiva personalizada,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 par personalizado de lentes oftálmicas progressivas e lente oftálmica progressiva personalizada
JP6312538B2 (ja) 2014-06-18 2018-04-18 株式会社ニコン・エシロール レンズ設計方法、レンズ製造方法、レンズ設計プログラム、及びレンズ設計システム
WO2016047712A1 (ja) 2014-09-22 2016-03-31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その設計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US10203520B2 (en) 2014-09-22 2019-02-12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rogressive power lens group
US10216006B2 (en) * 2014-09-30 2019-02-26 Essilor International Multifocal lens supply system for providing to a wearer a customized progressive spectacle ophthalmic lens
WO2016066909A1 (fr) * 2014-10-31 2016-05-06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Procede de conception optique d'une paire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et paire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ainsi obtenue
EP3241064A1 (en) * 2014-12-31 2017-11-08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énérale D'Optique) A spectacle ophthalmic lens intended to be mounted on a spectacle frame
JP2016026324A (ja) * 2015-10-05 2016-02-12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眼鏡用レンズ、眼鏡、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及び設計装置
JP6495864B2 (ja) * 2016-06-06 2019-04-03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眼鏡レンズ、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10048512B2 (en) 2016-10-08 2018-08-14 eyeBrain, Medical, Inc. Low-convergence spectacles
US10048511B2 (en) * 2016-10-08 2018-08-14 eyeBrain, Medical, Inc. Eye-strain reducing lens
US10338409B2 (en) 2016-10-09 2019-07-02 eyeBrain Medical, Inc. Lens with off-axis curvature center
KR102279298B1 (ko) * 2016-10-31 2021-07-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에시로루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의 설계 방법 및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의 제조 방법
WO2019014855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北京远点明视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度可变度数电子眼镜
US10420467B2 (en) 2017-09-05 2019-09-24 eyeBrain Medic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binocular alignment
US11589745B2 (en) 2017-09-05 2023-02-28 Neurole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binocular alignment
US10921614B2 (en) 2017-12-31 2021-02-16 Neurolens, Inc. Low-convergence negative power spectacles
US11360329B2 (en) 2017-12-31 2022-06-14 Neurolens, Inc. Negative power eye-strain reducing lens
US10908434B2 (en) 2018-01-01 2021-02-02 Neurolens, Inc. Negative power lens with off-axis curvature center
KR101879359B1 (ko) * 2018-01-05 2018-07-17 한미스위스광학 주식회사 양면 비구면 렌즈 제조장치와 제조방법 및 양면 비구면 렌즈
US11561414B2 (en) 2018-08-28 2023-01-24 Essilor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hthalmic lens
CN113168028B (zh) * 2018-11-30 2023-12-26 依视路国际公司 用于确定渐变镜片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US20220026741A1 (en) * 2018-11-30 2022-01-27 Essilor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gressive lens and associated system
CN112394509B (zh) * 2019-08-13 2022-07-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WO2022118991A1 (ko) * 2020-12-01 2022-06-09 한미스위스광학 주식회사 개인 맞춤형 양면 비구면 렌즈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A3206900A1 (en) * 2021-01-28 2022-08-04 Nikon-Essilor Co., Ltd. Eyeglass lens design device, eyeglass lens design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3068022A1 (ja) 2021-10-19 2023-04-27 株式会社ニコン・エシロール 一対の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1409A1 (ja) * 2004-06-29 2006-01-05 Hoya Corporation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1238A (ja) 1992-06-09 1993-12-24 Asahi Optical Co Ltd 眼鏡レンズのプリズムシニング加工方法
JPH0736003A (ja) 1993-07-19 1995-02-07 Nikon Corp 左右同型状のレンズを用いた眼鏡
JP3196877B2 (ja) 1995-04-18 2001-08-06 ホーヤ株式会社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JP3196880B2 (ja) 1995-09-22 2001-08-06 ホーヤ株式会社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US6019470A (en) 1995-11-24 2000-02-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yeglass lens and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
DE19701312A1 (de) 1997-01-16 1998-07-23 Zeiss Carl Fa Brillenglas mit sphärischer Vorderseite und multifokaler Rückseite,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6149271A (en) 1998-10-23 2000-11-21 Innotech, Inc.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JP3788083B2 (ja) 1999-01-06 2006-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および製造方法
US6139148A (en) 1999-02-04 2000-10-3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having regressive surfaces
AU771145B2 (en) 1999-04-13 2004-03-18 Hoya Corporation Progressive refractive power glasses lens and design method therefor
JP3617004B2 (ja) 2002-05-28 2005-02-02 Hoya株式会社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AU2002953061A0 (en) * 2002-11-20 2002-12-19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Method for designing progressive lenses
FR2858693B1 (fr) * 2003-08-08 2005-10-28 Essilor Int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utilisant une prescription d'astigmatisme en vision de loin et en vision de pres
JP4229118B2 (ja) 2005-03-09 2009-0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JP4811875B2 (ja) 2005-06-24 2011-11-09 Hoya株式会社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群の設計方法及び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群
FR2894688B1 (fr) * 2005-12-13 2008-02-15 Essilor Int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 jeu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multifocales progressives.
US7828433B2 (en) * 2008-10-22 2010-11-09 Shamir Optical Industry Assymetrical progressive le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1409A1 (ja) * 2004-06-29 2006-01-05 Hoya Corporation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68501A (ko) 2010-06-23
AU2008332369A1 (en) 2009-06-11
BRPI0820716A2 (pt) 2015-06-16
AU2008332369B2 (en) 2011-09-08
BRPI0820716B1 (pt) 2019-04-24
EP2224276A4 (en) 2012-09-26
KR101194488B1 (ko) 2012-10-24
CN101884003A (zh) 2010-11-10
EP2224276A1 (en) 2010-09-01
JP4979774B2 (ja) 2012-07-18
EP2224276B1 (en) 2017-05-31
JPWO2009072528A1 (ja) 2011-04-28
US20100271590A1 (en) 2010-10-28
US8162478B2 (en) 2012-04-24
WO2009072528A1 (ja) 200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4003B (zh) 一对递增光焦度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EP0809127B9 (en) Multifocal lens for eyeglasses and eyeglass lens
US8807747B2 (en) Spectacle eyeglass for myopic child
EP0809126B1 (en) Progressive spectacle lens with progressive surface and correction of astigmatism provid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lens
US6709105B2 (en)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EP2407815B1 (en) Method of compiling shape data of a spectacle lens, spectacle lens shape data compiling device and spectacle lens
CN101331421B (zh) 用于确定眼镜片的方法
CN104620160B (zh) 用于确定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AU2002252366A1 (en)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CN104428708A (zh) 眼镜用镜片及其设计方法、眼镜用镜片的制造方法以及程序
US8807746B2 (en) Spectacle lens, specta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ectacle lens
KR101766564B1 (ko) 안경 렌즈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20170192250A1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 Optical System Of A Progressive Addition Ophthalmic Lens Being Arranged To Output A Supplementary Image
CN105026987A (zh) 眼镜镜片
EP2684094A1 (en)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
US20140049747A1 (en) Prescription-dependent and individualization-dependent modification of the temporal peripheral nominal astigmatism and adaption of the object distance function to changed object distances for near and/or far vision
CN104303094B (zh) 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KR101766563B1 (ko) 안경 렌즈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3797922A (en) Azygous ophthalmic lens and spectacles for correcting presbyopia
JP3690427B2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
JP5036946B2 (ja) わずかな拡大差を有する漸進的な眼鏡レンズ
US8757799B2 (en)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CN105190411A (zh) 用于散光眼镜镜片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US8092012B2 (en) 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
CN108351531B (zh) 畸变管理得到改善的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