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5420A -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5420A
CN101875420A CN2009101116786A CN200910111678A CN101875420A CN 101875420 A CN101875420 A CN 101875420A CN 2009101116786 A CN2009101116786 A CN 2009101116786A CN 200910111678 A CN200910111678 A CN 200910111678A CN 101875420 A CN101875420 A CN 101875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ssembly
barrier layer
barrier
packag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16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5420B (zh
Inventor
翁文桂
周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c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翁文桂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翁文桂 filed Critical 翁文桂
Priority to CN2009101116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5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5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5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5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5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铝箔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它包括一起支撑作用的基材层组件,其中至少含一个纸质或者聚合物基层;一层合在基材层组件内侧的复合阻隔层组件,该复合阻隔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制备的重复单元至少包含两个个体层的复合阻隔层,其中该些复合层中至少有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至少有一组成含有至少一种阻隔性聚合物;以及可选的外层组件、内层组件、中间层组件和用于粘结各组件层以及组件内各层的粘结层组件。本发明中,通过组件的选择以及各组件特别是层倍增共挤的复合层组件结构的选择和设计来选择和设计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价格,与目前其他的无铝箔叠层包装材料相比具有显著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阻隔性包装的无金属箔的叠层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的分类越来越细,对于产品的包装并不仅仅局限在视觉效果上,而是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朝功能化、多样化方向纵深开发。阻隔性包装材料,因可赋予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寿命功能而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方便食品如肉制品、乳制品、淹卤制品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医药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产品都要求一定的阻隔性包装,此外阻隔性包装材料也广泛应用在化妆品、茶叶、化学试剂、农药、香料、饲料等产品的包装,因此阻隔性包装材料已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在我国,阻隔性包装材料处于推广使用的增长期,但是国内生产的阻隔性包装材料大多应用在低端产品的包装,性能优良的阻隔性包装材料还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比较常见的阻隔性包装材料是一类通过层合各层材料而制得的叠层结构,且包括一层纤维材料例如纸作为结构材料,其两面用可热封塑料层覆盖。在高阻隔包装情况中,包装材料包括一层阻气隔氧材料,通常为铝箔通过一层可热封塑料或者粘结剂层合在纤维材料上,同时又被直接与内容物(即所包装的产品)相接触的一层或者多层可热封塑料所覆盖。这类含铝箔(Al)的高阻隔包装材料主要包括瑞典的利乐公司开发的结构为PE/纸板/粘结层/Al/PE/PE的叠层材料,瑞士SIG公司开发设计的结构为PE/白纸板/PE/Al/粘结层/PE的叠层材料,以及国内泉林包装公司开发的PE/纸板/Al/PE结构的材料。以这些材料制备的包装主要是砖型的包装盒和枕型的包装袋,用于流质食品例如牛奶、奶制品、饮料等的无菌包装。其中仅利乐公司的包装产品就占中国市场的80%以上,可以说中国的这类包装市场为少数国外公司所垄断,虽然目前国内的泉林以及天龙等包装企业也开始成长。
金属铝箔作为高阻隔材料具有固有的优势,其不但阻气而且不受湿度影响。而许多聚合物阻隔性材料则虽然具有高阻气性但却对湿度敏感,或者对湿度不敏感但是阻气性一般。因此,目前的无菌包装中,高阻隔性的包装材料仍以含铝箔的层合材料占优势。然而铝箔的材料费高,在应用时一般需要把铝箔加工到形成铝箔薄片的程度,加工费用也高。对于铝箔而言,只有当其厚度大于25微米以上时才是完全不透气的。而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包装材料中使用的铝箔厚度基本在10微米左右,因此阻隔性大打折扣。另外铝箔具有非常低的延展性和拉伸性,因此,当暴露于强拉伸和弯曲应力时很容易产生裂纹,特别是在包装用叠层制品的折叠或者弯曲部位。铝箔还缺乏在高速压力加工条件下必要的强度,即在划线、包装盒成型和包装盒分配过程中,缺乏形成综合的低渗透率结构所要求的抗应力裂纹的能力。此外,铝箔的使用还有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金属检测时,包装材料中铝箔的存在还会发生干扰。使用铝箔的包装也不能进行微波处理。因此,有必要开发无铝箔的叠层结构,提供与铝箔相当的阻隔性能,又克服含铝箔包装的缺点。
近年来,利乐拉瓦尔以及美国国际纸业等公司都在开发设计包含基材层的无铝箔叠层结构包装材料。在这些结构中,如中国专利或专利申请ZL96197841.4,ZL96198157.1,99817009.1,200680031721.2等,被包覆或者夹芯的阻隔性聚合物的叠层聚合物膜涂覆或者层压在在基材内表面上,使得包装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既阻止水分的流失又具有气体阻挡能力。这些层叠在基材内表面的叠层聚合物材料尽管可采用干式复合、无溶剂复合等方法制备,但都类似于普通多层的包装用阻隔性复合聚合物薄膜。所以,要达到理想的阻隔效果和成本优势,基材内表面上的叠层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铝箔的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克服了背景技术叠层材料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它包括:
一起支撑作用的基材层组件;以及
一层合在基材层组件内侧的复合阻隔层组件,它包含至少一个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方法制备的、含有复数个重复单元的复合阻隔层,该每个重复单元至少包含两个个体层,每一个个体层对应于一种聚合物组成,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复合层的重复单元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至少有一种组成含有至少一种阻隔性聚合物。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材层组件包括一纸质基材层。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材层组件包括一聚合物基基材层。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含有至少一个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复合阻隔层的复合阻隔层组件中还包含至少一个阻隔性单层。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含有至少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的复合阻隔层组件中还包含至少一个其他非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制备的复合阻隔层。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能层合在基材层组件外侧的外层组件。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能层合在基材层组件的内层组件。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粘合各组件以及组件内各层的粘结层组件。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可层合在各组件之间以及之内的中间层组件。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填充聚合物组成的填充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申请人采用复合阻隔层组件替换背景技术中的铝箔,由于复合层在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方法中,层数量成倍增加、层厚度成倍减小,因此它能具有如下优点:1、层数的增加和层厚的减小的过程中,能产生更加弯曲的小分子迁移通道,提高了阻隔性;2、同时由于层数的增加和层厚的减小,阻隔性材料被置于受限空间中,可以表现出有助于提高阻隔性的结晶性能、微观形态等;3、该多层共挤出,使得以更少的阻隔性材料达到更佳的阻隔性,因此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和价格优势;4、通过该多层共挤,原本难加工的比较脆的材料特别是阻隔性材料,也能很好地与非脆性材料共挤出,当层数增加厚度减小时薄层材料的脆性可大大降低;5、该多层共挤使得不同聚合物组成以三明治形式互相包夹,提高了多层材料的总体机械强度。本发明中,可以灵活地通过组件的选择以及各组件特别是层倍增共挤的复合层组件结构的选择和设计来选择和设计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价格,可以满足广泛的包装要求,与目前其他的无铝箔叠层包装材料相比具有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无铝箔包装用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铝箔包装用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的几种优选方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无铝箔包装用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中的层倍增挤出制备的阻隔复合层结构的两种优选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本发明的无铝箔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材料中至少包含一个基材层组件40和一个复合阻隔层组件6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除了基材层组件40和复合阻隔层组件60外,其他的组件层为非必要的。取决于基材层的材料性质,可选择性地在基材层外表面增加一个热塑性树脂外层组件20。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增加一个内层组件80,用于直接接触内容物和密封。为了提高各组件层之间的层合强度,可以选择性地引入粘结层组件,如1中的30、50和70。根据本发明,每个组件都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复合)层,且在每个组件中各层的层合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粘结层(组件)进行。原因是具有多(复合)层的某个组件可能发挥比单(复合)层的某个组件更加优异的性能,而一个含有多层的组件内的各层之间可能需要通过粘结剂来促进层合。该些组件之间还可以层合其他的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层的中间层组件。本发明优选仅包含一个(复合)层的组件,或者不含粘结层的多(复合)层的组件。这里的复合层(composite layer)表示这些层本身是由多于一个的层构成,组件(component unit)表示一个包含一层或者多层的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例如支撑)的元件层。
根据本发明,外层组件、内层组件、中间层组件以及粘结层组件为可选组件,因此除了图1所描述的叠层材料整体结构外,还有其他多种优选方案。粘结层组件是可以最先被排除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材料的选择使得各组件能有合适的层合。排除粘结层组件还可以简化工艺、节约成本以及提高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可重复利用性。图2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含粘结层组件的材料整体结构的优选方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2a中,该材料中只包含一个基材层组件240和一个复合阻隔层组件260。图2b中,该材料中只包含一个基材层组件340、一个复合阻隔层组件360和一内层组件380。图2c中,该材料中只包含一个基材层组件440、一个复合阻隔层组件460、一内层组件480和一外层组件420。图2d中,该材料中只包含一个基材层组件540、一个复合阻隔层组件560和一外层组件520。
根据本发明,基材层可以是纸质基材,也可以是聚合物基基材,用于支撑本发明的包装材料。纸质基材可以选自漂白纸、非漂白纸、非漂白和漂白纸的叠层纸、粘土涂覆纸、瓦楞纸、合成纸、牛皮纸、硫化物纸、多层胶合纸板等。本发明优选具有合适强度和厚度的漂白纸和牛皮纸作为纸质基材。聚合物基基材包括但不限于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丙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其他聚酯、生物聚酯、聚醚、ABS、聚甲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他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制备的基材。其中,改性可以是各种合适的化学或者物理方法进行的改性,共混包括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包括其改性物和填充产物)的共混以及与其他一种或者多种合适的聚合物材料的共混。填充包括对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和共混物的填充。用于填充聚合物的填料可以是各种合适的有机和无机填料,包括但不限于木屑、纤维素纤维、玻璃纤维、炭黑、石墨、白云石、白垩、滑石、云母、碳酸钙、粘土(如蒙脱石、高岭土等)、粉煤灰、玻璃粉末、硅藻土、硅石、二氧化硅、沸石、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二氧化钛等)、金属硫酸盐、金属碳酸盐,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和混合物,还可以是各种合适线、网、布等。由于基材层不与内容物直接接触,因此聚合物基基材可以包含各种合适的回收的聚合物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再利用,环保又节约成本。基材层组件可以有多于一个层,本发明优选只包含一个层。
外层组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基材层,提高印刷性,提高密封性和提高阻隔性等。在本发明中,作为外层组件的材料优选聚烯烃类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系共聚物等。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L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茂金属聚乙烯(mPE)、环状烯烃共聚物(COC)、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流延聚丙烯(CPP)、茂金属聚丙烯(mPP)、乙烯-alpha烯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以及填充产物。改性物、共混物以及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基材层组件中的定义相类似。用于填充外层聚合物的填料可以是各种合适的有机和无机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纤维、玻璃纤维、炭黑、石墨、白云石、白垩、滑石、云母、碳酸钙、粘土(如蒙脱石、高岭土等)、粉煤灰、玻璃粉末、硅藻土、硅石、二氧化硅、沸石、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二氧化钛等)、金属硫酸盐、金属碳酸盐,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和混合物。本发明优选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以及茂金属聚乙烯(mPE)和茂金属聚丙烯(mPP),以及他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当外层组件有多于一个层时,优选不含粘结层组件而直接层合这些层,以降低成本和简化制造工艺。
在本发明中,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以及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其他方法制备的阻隔性单层或者复合层。每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中均含有复数个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至少包含两个个体层,每一个个体层对应于一种聚合物组成,且其中至少有两个个体层是不相同的。这里的不相同指的是个体层中的材料组成即聚合物组成不相同。两种聚合物组成中的组成成分不同时,即视为不相同的聚合物组成,例如聚丙烯和纳米粘土填充聚丙烯为两种不相同的聚合物组成,当该两种组成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个体层时,该些层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层中均含有至少一种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即重复单元中至少有一个个体层是阻隔性层。根据本发明,至少有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层中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即至少有一个复合阻隔层的重复单元中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其中至少一种是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且该两种组成构成至少两个不相同的层。当阻隔层组件中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时,除了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复合层外,其他的复合层中可以包含任意合适数量的聚合物组成,即至少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阻隔性组成,且该些组成构成至少两个不相同的层。在本发明中,一种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中至少包含一种阻隔性聚合物。
图3描述了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的两种优选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这里定义图片上方的层为靠近基材层组件的层,而图片下方的层为靠近内容物的层。图3a为一种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同时重复单元为双层的结构。当两种聚合物组成为一种阻隔性组成和一种非阻隔性组成时,其中重复单元可以是阻隔层/非阻隔层结构,也可以是非阻隔层/阻隔层。此时将图3a与2a相结合,可以看出与内容物直接接触的可以是非阻隔层也可以是阻隔层。当两种聚合物组成均为阻隔性组成时,其中重复单元的结构可以是阻隔层1/阻隔层2或者阻隔层2/阻隔层1。不同的个体层排列顺序决定何种组成更靠近基材层组件或者内容物。图3b为一种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但重复单元为三层的结构。当两种聚合物组成为一种阻隔性组成和一种非阻隔性组成,且阻隔性组成仅有一层时,其中重复单元的结构可以是非阻隔层/阻隔层/非阻隔层,非阻隔层/非阻隔层/阻隔层或者阻隔层/非阻隔层/非阻隔层;当阻隔性组成有两层时,其中重复单元的结构可以是阻隔层/非阻隔层/阻隔层,阻隔层/阻隔层/非阻隔层,或者非阻隔层/阻隔层/阻隔层。当两种聚合物组成均为阻隔性组成时,其中重复单元的结构可以是阻隔层1/阻隔层2/阻隔层1,阻隔层1/阻隔层1/阻隔层2,阻隔层2/阻隔层1/阻隔层1,阻隔层2/阻隔层1/阻隔层2,阻隔层2/阻隔层2/阻隔层1或者阻隔层1/阻隔层2/阻隔层2。在三层重复单元结构中,如果相邻两层为相同组成,则在一般情况下可视为等同于双层重复单元结构。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阻隔层中的重复单元还可以为四层或者四层以上,因此重复单元可以有更多的结构。本发明优选重复单元为两层或者三层,且非阻隔性组成更靠近内容物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阻隔层组件中除了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以外,还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可以看出,当重复单元中包含三种或者三种以上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具有三层或者三层以上时,该些其他的阻隔性复合层的结构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可以为阻隔层组件以及包装材料的设计提供极大的便利和自由。
阻隔层组件中除了包含至少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外,还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其他方法制备的阻隔性单层或者复合层,这又进一步丰富了阻隔层组件以及包装材料的设计。
阻隔可以是阻气、防水和防油等,这里对于阻隔层组件而言主要指阻气特别是阻氧气。因此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中一般包含具有较高气体(氧气)阻隔性的聚合物成分,该些聚合物组成可以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聚酰胺(尼龙6、尼龙66、尼龙10、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2、无定形尼龙、以及MXD6尼龙等)、聚丙烯腈(PAN)、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氯乙烯(PVC)、聚合氧化乙烯(PEO)、聚偏氟乙烯(PVDF)、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液晶聚酯、基于乙烯的离聚物、乙烯和不饱和酯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等。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前文相类似。
阻隔性复合层中的非阻隔性或者低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功能,该些材料使用一般起到增强、增韧、分散、粘合、密封、降低成本等作用。这些聚合物组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茂金属聚乙烯(mPE)、环状烯烃共聚物(COC)、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茂金属聚丙烯(mPP)、乙烯-alpha烯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聚丁烯、聚异丁烯、聚异丁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丙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醚、聚酯、生物聚酯、ABS、聚甲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聚硅氧烷,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以及填充产物。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前文相类似。本发明优选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以及茂金属聚乙烯(mPE)和茂金属聚丙烯(mPP)以及他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
用于填充复合阻隔层中聚合物组成的填料可以是各种合适的有机和无机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纤维、玻璃纤维、炭黑、石墨、白云石、白垩、滑石、云母、碳酸钙、粘土、粉煤灰、玻璃粉末、硅藻土、硅石、二氧化硅、沸石、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酸盐、金属碳酸盐,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和混合物。本发明中用于填充阻隔性聚合物的填料优选具有一定直径厚度比(aspect ratio)的片状无机填料,如石墨、粘土、滑石、云母、碳酸钙、白云石、白垩等。填充阻隔性聚合物能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因为一般阻隔性聚合物的价格是决定包装材料价格主要因素。填充大直径厚度比(例如大于5)的片状无机填料,还可以产生弯曲延长的小分子迁移通道,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层倍增共挤出法是一种对进料料流反复地进行分割-再层叠汇合操作的方法,每个这样的操作都伴随着对料流的宽度扩展和高度收缩,并且使料流的层数量成倍增加,料流的个体层厚度成倍减小。层倍增操作由层倍增器进行。含有层倍增能力的层倍增器及其相关成套挤出装置可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820229095.4和200820229641.4,以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072529.9。当层倍增器以首尾串联使用时,料流层数被增加到原来的倍数为2m2×3m3×4m4×...×nmn,其中指数m2,m3,m4,…,mn分别是在料流挤出方向上所采用的双重、三重、四重、…,n重层倍增器的数量。本发明中优选采用双重和/或者四重层倍增器首尾串联组成层倍增部,作为模块与其他挤出操作所需要的模块例如进料器、计量泵、供料头、挤出头等组合使用。本发明中进料器优选单螺杆或者双螺杆挤出机,而供料头可以只具有简单的汇合层叠功能或者具有增层能力。简单汇合层叠功能的供料头提供的汇合主料流的层数量与进料料流数量一致;具有增层能力的供料头提供的汇合主料流的层数量大于进料料流数量。挤出时,各物料组成通过进料器(和可选择的计量泵),进入供料头并得到汇合层叠(并可能被初步增层),层叠后的进料料流被作为层倍增操作的初始料流送入层倍增部,进行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操作,层倍增后达到特定层数的料流被合适的挤出头挤出收集起来或者直接与其他组件共挤层合。例如当一个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和一个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分别被一台单螺杆挤出机塑化挤出并通过计量泵输送到一个具有两个流道的简单供料头,进而被汇合层叠成具有阻隔层/非阻隔层的双层结构料流,该料流继续通过层倍增部被不断分割-再层叠汇合,最后料流结构为(阻隔层/非阻隔层)k,其中k为初始料流被倍增的次数,即为2m2×3m3×4m4×...×nmn倍,其中指数m2,m3,m4,…,mn分别是在料流挤出方向上所采用的双重、三重、四重、…,n重层倍增器的数量。当包装材料中需要多于一个的这样层倍增挤出的复合阻隔层时,优选直接将多个复合阻隔层直接通过多歧道挤出头或者类似供料头的挤出头直接共挤出层合。
研究结果已经表明,采用层倍增多层共挤出方法能有效地制备含有许多层的叠层材料。由层倍增共挤出的阻隔性包装材料在层的数量和个体层的厚度等方面比传统多层共挤更加灵活可调,层数量可以大大增加,层厚度可以大大减小。该多层共挤使得不同聚合物组成以三明治形式互相包夹,提高了多层材料的总体机械强度。通过该多层共挤,原本难加工的比较脆的材料特别是阻隔性材料,也能很好地与非脆性材料共挤出,当层数增加厚度减小时薄层材料的脆性可大大降低。多层材料显示出优异的抗撕裂能力,抗针孔性。当层数较多,层厚较小时,由于大大增加的层间界面作用力,使得在一般多层共挤中粘结性不良的各层也可以有相对提高的粘合力,从而可以省略粘结剂的使用,简化工艺也节省成本。层数的增加和层厚的减小也产生更加弯曲的小分子迁移通道,提高了阻隔性。同时由于层数的增加和层厚的减小,阻隔性材料被置于受限空间中,可以表现出有助于提高阻隔性的结晶性能、微观形态等。该多层共挤出,使得以更少的阻隔性材料达到更佳的阻隔性,因此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和价格优势。通过选择层倍增共挤出的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复合层中的两种聚合物组成以及复合层中重复单元的个体层数量,就可以制备丰富多样的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阻隔层。另外通过选择引入其他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层以及其他阻隔性单层或者复合层,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复合阻隔层组件的结构、性能、价格以及用途。一般情况下,阻隔性组件中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就可具有其他无铝箔的包装材料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本发明中优选仅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
内层组件直接接触内容物,因此构成内层组件的材料取决于内容物的性质。在包装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要求内层组件的材料对内容物具有化学惰性,对内容物中的液体成分有高的阻隔性,对内容物中的各成分具有低的吸收。而且一般情况下要求内层组件的材料具有可密封性,特别是热封性能。因此本发明的构成内层组件的聚合物组成材料优选与构成外层组件相一致的聚烯烃类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系共聚物等。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茂金属聚乙烯(mPE)、环状烯烃共聚物(COC)、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流延聚丙烯(CPP)、茂金属聚丙烯(mPP)、乙烯-alpha烯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以及填充产物。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前文相类似。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以及茂金属聚乙烯(mPE),以及他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内层组件是可选的。一般当阻隔层组件中最靠近内容物的层为非封合性或者为厚度比较薄的封合性聚合物组成时,需选择引入内层封合性聚合物组件。当选择引入内层组件时,该组件可以包含一层或者多层,优选为一层。
可以用于粘结各组件层或者组件层内各层的粘结剂组成包括但不限于酸酐改性的聚乙烯、酸改性的聚烯烃、环氧官能化聚乙烯、氧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金属中和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酸酐改性聚丙烯、环氧官能化聚丙烯、茂金属聚乙烯(mPE)、聚丙烯酸、聚酯、聚氨酯、离子聚合物,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C)、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TPVC)、烯烃系热塑性树脂(TPO)、腈系热塑性树脂、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TPAE)、氟系热塑性树脂、聚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CPE)和氢化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前文相类似。粘结层组件为可选的。考虑到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价格、环保、毒性、再利用等因素,当选择使用粘结剂时本发明优选酸酐改性聚烯烃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这些粘结性材料也可以作为其他材料,如阻隔性材料和外层以及内层组件材料的添加共混物,以增加相邻层间的粘结力。部分该些粘结剂可以与阻隔性聚合物或者非阻隔性聚合物共混或者作为共混的增容剂使用。
中间层组件一般指层合在外层、基材层、复合阻隔层以及内层等组件之间的某些聚合物组件。这类组件一般可以起到阻湿、阻光、增色、支撑等作用,但为非必要的。可用于中间层组件的聚合物组成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聚酯、生物聚酯,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改性物、共混物和填充产物的定义与前文相类似。同理,如果中间层组件中有多于一个层时,各层之间可以直接层合或者通过粘结层组件层合。
除了复合阻隔层组件外,其他含有多个(复合)层的组件中也可以含有以层倍增共挤出制备的复合层。在本发明中,任何一个含有多个(复合)层的组件的制备可以通过直接共挤层合完成或者先分别制备各单层或者复合层再进行层合或者直接共挤部分多(复合)层再与其他的层分步层合。最后整体包装材料的制备,也可以通过直接共挤层合或者先分别制备各组件再进行层合,也可以直接共挤层合部分组件再与其他组件进行分步层合等方法完成。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组成中可以适当加入合适的添加剂、助剂等,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抗阻塞剂、无机/有机膨胀剂、发泡剂、涂覆材料和颜料等。包装材料制备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非常容易地进行合理的选择。
如图2a和2b所示,在基材层组件外表面不含有外层组件,该些材料中的基材层组件一般为聚合物基基材,且优选可以进行印刷的聚合物基基材,油墨直接印刷在基材外表面。当基材层为纸质基材时,一般要求基材外表面施加聚合物外层(如图2c和2d),用于保护纸质基材不受水分渗透和破坏,同时增加基材的耐磨性。在基材为纸质材料时,为了增加粘结性,可在处理工序中用电晕、火焰或者臭氧预处理来活化外层的内表面和/或基材的外表面。在该些含纸质基材组件的材料中印刷层可以在纸质基材外表面,也可以在外层组件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优选在纸质基材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无铝箔阻隔性包装材料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包、袋、盒或者箱等容器,例如枕头状的包、六面体以及其他多面体型的盒、屋顶盒、带倾倒嘴的袋或者盒等等。该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加工。将包装材料加工成包、袋或者盒等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封合,其方法包括热封、喷焰密封、热气密封、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等。该包装容器可以用于盛装流质产品例如鲜奶、奶制品、豆浆、饮料、果汁、酒、调味品和其他食品,以及农药、医疗药品、化学品、生物制剂、油墨等。还可以用于包装固体产品,例如奶酪、豆腐、巧克力等食品以及其他产品。在本发明的包装材料中,材料的结构可以通过组件的选择以及各组件特别是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组件结构的选择和设计来进行选择和设计,因此具有非常多样的结构、性能和价格,可以满足广泛的包装要求。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为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仅为两层的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层。其中阻隔复合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商品级的含有3wt%纳米蒙脱石的聚酰胺6,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95wt%低密度聚乙烯和5wt%马来酸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
首先在约325℃下将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的内表面上共挤出由层倍增法共挤出的阻隔复合层。复合层的重复单元结构为阻隔层/非阻隔层,其中非阻隔层厚度约为阻隔层厚度的两倍。通过8个首尾串联的双重层倍增器,复合阻隔层的总层数为512层,阻隔性个体层厚度约为60纳米。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薄纸,阻隔层组件为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三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其中阻隔复合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挤出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首先在约325℃下将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15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薄纸的内表面上共挤出由层倍增法挤出的阻隔复合层。阻隔复合层的总厚度约为50微米。复合层的重复单元结构为EAA/EVOH/EAA,其中非阻隔层厚度与阻隔层厚度相当。通过7个首尾串联的双重层倍增器,复合阻隔层的总层数为384层,阻隔性个体层厚度约为140纳米。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枕头形包装袋。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粘结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为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三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粘结层为EVA,内层为纳米碳酸钙填充的LLDPE。其中阻隔复合层中的聚合物组成为两种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挤出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以及MXD6尼龙。
首先在约350℃下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32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的内表面上共挤出由层倍增法挤出的阻隔复合层。阻隔复合层的总厚度约为25微米。其中重复单元结构为EVOH/MXD6/EVOH,三个阻隔层厚度相当。通过8个首尾串联的双重层倍增器,复合阻隔层的总层数为768层,阻隔性个体层厚度约为35纳米。阻隔复合层,粘结层组件(约2微米)以及内层组件(约20微米的含20wt%纳米碳酸钙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通过多歧道挤出头共挤出在基材的内表面。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基材层/阻隔层,其中基材层组件为碳酸钙填充聚丙烯,阻隔层组件为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三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其中阻隔复合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DPE)。
基材层厚度约为100微米,含约40wt%沉淀碳酸钙。阻隔复合层的总厚度约为25微米。其中重复单元结构为mLDPE/PET/mLDPE,三个阻隔层厚度相当。通过8个首尾串联的双重层倍增器,复合阻隔层的总层数为768层,阻隔性个体层厚度约为35纳米。基材层和阻隔复合层通过多歧道挤出头共挤出一次成型成包装材料。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牛皮纸板,阻隔层组件包含两个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其中一个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另外靠近内容物的复合层为含三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三层。
首先在约325℃下将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牛皮纸板(纸张定量约为32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牛皮纸板的内表面上共挤出由层倍增法挤出的两个阻隔复合层。第一复合层中包含聚乙烯醇(PVA)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重复单元结构为PVA/EAA;第二复合层中包含尼龙6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以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其中HDPE混合有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重复单元结构为Nylon6/HDPE/LDPE,三个个体层厚度相当。第一阻隔复合层(约20微米)通过4个四重层倍增器,达到512层。第二阻隔复合层通过3个四重层(约30微米)倍增器,达到192层。包装材料的最终整体结构为LDPE/牛皮纸/(PVA/EAA)n/(Nylon6/HDPE/LDPE)m,其中n为256,m为64。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二氧化钛填充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基材层组件为回收聚丙烯,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三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内层组件为炭黑填充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
本包装材料采用一次共挤出法制备。其中基材层的回收聚丙烯中还添加发泡剂挤出发泡,发泡后的厚度约为250微米。阻隔复合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聚偏氟乙烯(PVDC),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95wt%聚丙烯和5wt%环氧官能化聚丙烯。重复单元的结构为PP/PVDC/PP,其中各层厚度相当。阻隔复合层(约40微米)通过3个四重层倍增器和1个双重层倍增器,层数达到384层。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二氧化钛填充量为6wt%,用于印刷和遮盖发泡聚丙烯的颜色。内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炭黑的填充量为12wt%,用于遮光。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内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
首先在约325℃下将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内表面一次共挤出层叠阻隔层和内层。阻隔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50wt%)以及尼龙6(50wt%)的混合物,非阻隔性组成为97wt%聚丙烯和3wt%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的混合物,其重复单元结构为阻隔层/非阻隔层。内层聚合物组成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DPE)。阻隔复合层的总厚度约为30微米,通过4个四重层倍增器挤出,层数达到512层。内层厚度约为20微米。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以及一个阻隔性聚合物单层,内层组件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首先在热臭氧作用下将厚度约为20微米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流延膜层压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
在层叠有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内表面一次共挤出复合阻隔层和内层。层倍增挤出的阻隔复合层中的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95wt%低密度聚乙烯和5wt%马来酸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其重复单元结构为阻隔层/非阻隔层。约20微米的阻隔复合层通过3个四重层倍增器制备,总层数为128层。阻隔单层的聚合物组成为尼龙6,厚度为约10微米。内层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厚度为约20微米。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粘结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粘结层组件为聚氨酯粘结剂,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
在本实施例中,各组件采用分步制备法,再分别与基材层组件层合。首先通过4个四重层倍增器制备512层的阻隔复合层,其中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聚丙烯腈(PAN),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DPE),重复单元结构为PAN/mLDPE。阻隔复合层薄膜的厚度约60微米。然后在臭氧作用下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合到厚纸板外表面,接着在基材层内表面涂覆聚氨酯粘结剂并同时层合阻隔复合层薄膜。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10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
首先在约325℃下将低密度聚乙烯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内表面一次共挤出层叠复合阻隔层。层倍增挤出的阻隔复合层中的两种聚合物组成均为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一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另一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EVOH/PET的重复单元结构共挤出。约20微米的阻隔复合层通过3个四重层倍增器制备,总层数为128层。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11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粘结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层组件为厚纸板,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阻隔层组件中还包含一个阻隔单层以及在阻隔复合层以及阻隔单层(PET)之间的一个LDPE和一个粘结层乙烯-甲基丙烯酸(EMA)。内层组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组件与阻隔单层(PET)之间以EMA粘合。
首先在约325℃下将LDPE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在涂布层叠有低密度聚乙烯的厚纸板内表面一次共挤出层叠阻隔层组件和内层组件。层倍增共挤出的阻隔复合层中的两种聚合物组成一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另一为95wt%LDPE和5wt%马来酸酐改性LDPE的混合物,以EVOH/LDPE的重复单元结构共挤出。约20微米的阻隔复合层通过3个四重层倍增器制备,总层数为128层。包装材料的最终整体结构为LDPE/纸板/(EVOH/LDPE)n/LDPE/EMA/PET/EMA/LDPE。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12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阻隔层/粘结层/内层,其中外层组件为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基材层组件为厚牛皮纸,阻隔层组件包含一个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有两层的层倍增挤出的复合层,其中两种聚合物组成均为阻隔性聚合物组成,一为聚乙烯醇(PVA),另一组成为MXD6尼龙,以PVA/MXD6的重复单元结构共挤出。阻隔复合层以一个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与包含两个单层HDPE和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DPE)的内层组件相粘结。
首先将BOPP通过火焰作用下,用双辊压机压合在厚牛皮纸板外表面上。层合有BOPP的厚牛皮纸板再与其他组件层一次共挤出纸板包装材料。约20微米的阻隔复合层通过7个双重层倍增器制备,总层数为256层。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实施例13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料的整体结构为外层/基材层/中间层/阻隔层。其中外层组件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材层组件为白厚纸板,中间层组件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LLDPE),阻隔层组件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重复单元为3层。
首先在约350℃下将LLDPE流延涂布在厚纸板(纸张定量约为400g/m2)的带有印刷层的外表面上,涂布厚度约为20微米。
将涂覆层叠有LLDPE的厚纸板与阻隔复合层组件和中间层一起共挤出。阻隔复合层的厚度约40微米,包含EVOH阻隔性聚合物和填充有纳米粘土的聚丙烯为非阻隔性聚合物组成,其重复单元结构为PP/EVOH/PP,三个个体层厚度相当;通过4个四重层倍增器,层数达到768层。
由该包装材料可以形成六面体砖形盒或者屋顶盒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起支撑作用的基材层组件;以及
一层合在基材层组件内侧的复合阻隔层组件,它包含至少一个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方法制备的、含有复数个重复单元的复合阻隔层,该每个重复单元至少包含两个个体层,每一个个体层对应于一种聚合物组成,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复合层的重复单元仅包含两种聚合物组成且至少有一种组成含有至少一种阻隔性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该基材层组件包括一纸质基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该基材层组件包括一聚合物基基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该含有至少一个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复合阻隔层的复合阻隔层组件中还包含至少一个阻隔性单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该含有至少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复合阻隔层的复合阻隔层组件中还包含至少一个其他非通过反复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共挤出制备的复合阻隔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一能层合在基材层组件外侧的外层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一能层合在基材层组件的内层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粘合各组件以及组件内各层的粘结层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可层合在各组件之间以及之内的中间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填充聚合物组成的填充料。
CN200910111678.6A 2009-04-30 2009-04-30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Active CN101875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1678.6A CN101875420B (zh) 2009-04-30 2009-04-30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1678.6A CN101875420B (zh) 2009-04-30 2009-04-30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5420A true CN101875420A (zh) 2010-11-03
CN101875420B CN101875420B (zh) 2014-06-18

Family

ID=43018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1678.6A Active CN101875420B (zh) 2009-04-30 2009-04-30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5420B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867A (zh) * 2010-12-21 2011-08-31 界首市天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高阻隔防渗透农药包装膜
CN102277792A (zh) * 2011-08-15 2011-12-14 刘天树 一种复合发泡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14958A (zh) * 2012-09-03 2012-12-12 四川大学 一种提高聚烯烃气体阻隔性能的方法
CN103640786A (zh) * 2013-11-28 2014-03-19 无锡合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复合包装材料
CN104080603A (zh) * 2012-01-31 2014-10-0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包含环烯烃共聚物的多层膜
CN10473080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纸纶科技有限公司 纸相机及其壳体
CN104354392B (zh) * 2014-11-13 2016-02-17 苏州市相城区明达复合材料厂 一种拒油抗静电纸质包装材料
CN10625670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纸塑复合编织袋及其生产工艺
CN106275688A (zh) * 2016-09-22 2017-01-04 上海普丽盛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及其坯料
CN106988159A (zh) * 2017-05-24 2017-07-28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复合纸
CN107100030A (zh) * 2017-05-24 2017-08-29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发泡复合纸的涂布乳胶
CN107264913A (zh) * 2016-04-04 2017-10-20 Sig技术股份公司 套筒坯料、包装套筒、包装件以及套筒坯料、包装套筒和包装件的制造方法
CN107351496A (zh) * 2017-07-17 2017-11-17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7415413A (zh) * 2017-05-03 2017-12-01 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包材粘结力的处理方法
CN107415112A (zh) * 2017-05-03 2017-12-01 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包材外层粘结力的处理方法
CN107513248A (zh) * 2017-09-25 2017-12-26 桐城市人和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材料
CN109292237A (zh) * 2017-07-24 2019-02-01 昆莱特霍尔丁有限公司 多层层压膜组件和自立袋
CN111497354A (zh) * 2020-04-21 2020-08-07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膜及其加工工艺
CN111688148A (zh) * 2020-06-28 2020-09-22 四川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阻燃再生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8189A (zh) * 2019-03-18 2020-09-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托盘模块和托盘装配件
WO202118960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乐美包装(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6231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永记造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漆涂料包装袋
CN113942283A (zh) * 2020-06-30 2022-01-18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299314B2 (en) 2016-04-04 2022-04-12 Sig Technology Ag Package sleeve, packa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ckage
CN114474926A (zh) * 2021-12-29 2022-05-13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塑料软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32179D1 (de) * 2001-12-21 2009-06-10 Du Pont Folienverbund
CN100431831C (zh) * 2002-03-25 2008-11-12 唯绿包装国际有限公司 无箔阻隔叠层
CN2784336Y (zh) * 2005-04-25 2006-05-31 张晓明 高阻隔塑料复合包装薄膜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867A (zh) * 2010-12-21 2011-08-31 界首市天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高阻隔防渗透农药包装膜
CN102277792A (zh) * 2011-08-15 2011-12-14 刘天树 一种复合发泡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80603A (zh) * 2012-01-31 2014-10-0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包含环烯烃共聚物的多层膜
US9783352B2 (en) 2012-01-31 2017-10-1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ultilayer film comprising cyclic olefin copolymer
CN102814958A (zh) * 2012-09-03 2012-12-12 四川大学 一种提高聚烯烃气体阻隔性能的方法
CN103640786A (zh) * 2013-11-28 2014-03-19 无锡合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复合包装材料
CN104730809B (zh) * 2013-12-24 2018-01-30 纸纶科技有限公司 纸相机及其壳体
CN10473080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纸纶科技有限公司 纸相机及其壳体
CN104354392B (zh) * 2014-11-13 2016-02-17 苏州市相城区明达复合材料厂 一种拒油抗静电纸质包装材料
CN106256706B (zh) * 2015-06-19 2019-03-08 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纸塑复合编织袋及其生产工艺
CN10625670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纸塑复合编织袋及其生产工艺
CN107264913A (zh) * 2016-04-04 2017-10-20 Sig技术股份公司 套筒坯料、包装套筒、包装件以及套筒坯料、包装套筒和包装件的制造方法
US11299314B2 (en) 2016-04-04 2022-04-12 Sig Technology Ag Package sleeve, packa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ckage
CN106275688A (zh) * 2016-09-22 2017-01-04 上海普丽盛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及其坯料
CN107415112A (zh) * 2017-05-03 2017-12-01 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包材外层粘结力的处理方法
CN107415413A (zh) * 2017-05-03 2017-12-01 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包材粘结力的处理方法
CN107100030A (zh) * 2017-05-24 2017-08-29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发泡复合纸的涂布乳胶
CN107100030B (zh) * 2017-05-24 2018-11-09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发泡复合纸的涂布乳胶
CN106988159B (zh) * 2017-05-24 2019-01-01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复合纸
CN106988159A (zh) * 2017-05-24 2017-07-28 青岛榕信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复合纸
CN107351496A (zh) * 2017-07-17 2017-11-17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7351496B (zh) * 2017-07-17 2019-06-07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9292237A (zh) * 2017-07-24 2019-02-01 昆莱特霍尔丁有限公司 多层层压膜组件和自立袋
CN107513248A (zh) * 2017-09-25 2017-12-26 桐城市人和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材料
CN111708189A (zh) * 2019-03-18 2020-09-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托盘模块和托盘装配件
WO202118960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乐美包装(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97354A (zh) * 2020-04-21 2020-08-07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膜及其加工工艺
CN111497354B (zh) * 2020-04-21 2022-06-21 上海唐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膜及其加工工艺
CN11356231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永记造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漆涂料包装袋
CN111688148A (zh) * 2020-06-28 2020-09-22 四川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阻燃再生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2283A (zh) * 2020-06-30 2022-01-18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4926A (zh) * 2021-12-29 2022-05-13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塑料软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5420B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5420B (zh) 一种阻隔性叠层包装材料
CN101992888B (zh) 一种用于阻隔性包装的无金属箔的叠层材料
RU2732270C2 (ru) Ламинированный упаковоч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произведенные из него упаковочные емкости
CN102001486B (zh) 一种阻隔性叠层聚合物薄膜包装材料
RU2730526C2 (ru)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упаковоч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е из него упаковочные контейнер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5442613B2 (ja) 軟質包装複合材料
KR100674777B1 (ko) 적층 포장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710787B2 (en) Laminated packaging material, packaging container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aminate material
CN101891033A (zh) 一种用于阻隔性包装的无金属箔的叠层材料
CN1968861A (zh) 储存袋
US10857769B2 (en) Laminated packaging material comprising a barrier film and packaging container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04260520B (zh) 辣椒酱包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5705624U (zh) 一种高阻隔多层共挤液体包装膜和液体包装袋
CN103429426A (zh) 用于包装的改进的复合体系
CN104169186A (zh) 具有氧吸收区域的膜
CN201494070U (zh) 一种高强度bopp热封镀铝膜
CN203994950U (zh) 一种具有良好印刷性的高阻隔包装片材
CN107662388B (zh) 一种大容量液体自动灌装机用高阻隔包装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2846980U (zh) 易排气复合膜卷
CN202368022U (zh) 食品包装袋
CN202053625U (zh) 多层共挤高温蒸煮膜
CN204472037U (zh) 一种黑色不透光型复合膜
CN2637378Y (zh) 五层共挤高阻隔包装复合膜
CN202054294U (zh) 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
CN201872391U (zh) 一种用共挤吹塑薄膜机制备的多层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MEN SAINUO BANGGE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ENG WENGUI

Effective date: 2014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63000 ZHANGZHOU, FUJIAN PROVINCE TO: 361000 XIAMEN, FUJI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18

Address after: 361000, Xiamen, Fujian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Building D block 801, 803, 805, room, Xiamen

Patentee after: XIAMEN SINOPEG BIOTECH INC.

Address before: 363000, building D, 15 floor, Garden Mansion, Yanan North Road, Fujian, Z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Weng Wengui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1000, Xiamen, Fujian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Building D block 801, 803, 805, room, Xiamen

Patentee after: XIAMEN SINOPE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men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Jianye Building D block 801, 803 and 805 room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INOPEG BIOTECH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0

Address after: 363000 block D, 15 floor, Garden Mansion, Yanan North Road, Zhang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Weng Wengui

Address before: 361000 801, 803, 805, block D, Jianye Building,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INOPEG BIO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5

Address after: 361000 1, building five, five Qishan North Road, 770 Hul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iron cloth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63000 block D, 15 floor, Garden Mansion, Yanan North Road, Zhang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Weng Wengu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1, building five, five Qishan North Road, 770 Hul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Tianc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1, building five, five Qishan North Road, 770 Hul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atentee before: Xiamen iron cloth Mstar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