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6131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66131A CN101866131A CN201010161519A CN201010161519A CN101866131A CN 101866131 A CN101866131 A CN 101866131A CN 201010161519 A CN201010161519 A CN 201010161519A CN 201010161519 A CN201010161519 A CN 201010161519A CN 101866131 A CN101866131 A CN 101866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transfer material
- roller
- speed
- transfer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可靠且稳定地进行转印前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具有担载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8);二次转印辊(14),其具有把持转印材料(33)的夹具(18)、配设夹具(18)的凹部(17)、在凹部(17)以外的部分配设的弹性部件,并且该二次转印辊(14)利用弹性部件与中间转印带(8)压接,将中间转印带(8)的像转印于转印材料(33);将转印材料(33)向夹具(18)供给的门辊(40),其中,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的周向速度(v1)(mm/秒)比基于门辊(40)的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设有转印材料把持部的凹部且与担载像的像担载体压接的转印辊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液体显影剂的湿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纸等转印材料的调色剂像侧的转印面与中间转印介质压接,因此,在转印后,转印材料容易粘上中间转印介质。因此,以往,提出了向转印后的转印材料的前端喷射空气,使转印材料从转印辊剥离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干式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提出了在利用与感光体压接的转印鼓的夹具夹紧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将感光体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材料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通过在夹紧了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进行转印,由此在转印后容易使转印材料从感光体剥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28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4241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仅向转印材料的前端部单纯地喷射空气,因此,难以可靠地进行转印材料的剥离。
因此,考虑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适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利用夹具的转印材料前端部的剥离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夹具即转印材料把持部件与转印鼓一体地旋转,因此,在转印动作中不停止而时常移动。因此,难以利用转印材料把持部件,在转印材料的规定位置可靠且稳定地把持向转印鼓侧供给的转印材料。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就基于移动中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转印材料的把持来说,完全没有考虑在转印材料的规定位置可靠且稳定地把持的情况。
从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难以适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转印材料的剥离技术,进行良好的图像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情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可靠且稳定地进行转印前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而能够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中,转印辊具有:把持转印材料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配设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凹部、在该凹部以外的部分配设的弹性部件。还有,利用弹性部件将该转印辊压接于像担载体。另外,利用门辊将转印材料向转印辊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供给。进而,转印辊的弹性部件的向像担载体的抵接时的转印辊的弹性部件的周向速度v1(mm/秒)比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由此,在转印前使转印材料向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转印材料把持位置可靠地移动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且稳定地把持转印材料把持部件。从而,对可靠且稳定地把持的转印材料进行二次转印,因此,能够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图像形成。
另外,转印辊的弹性部件和像担载体未抵接时的转印辊的弹性部件的第二周向速度v3(mm/秒)比周向速度v1(mm/秒)快,并且比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由此,能够利用转印材料把持部件,将二次转印前的转印材料更有效地把持。
进而,将转印辊对像担载体按压的压接力的施加方向具有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的矢量分量。由此,在转印辊和像担载体之间夹持了转印材料时,能够利用该矢量分量的方向的力,将转印材料向转印捏夹部内效率良好地引入。由此,能够使基于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转印材料的把持更稳定且可靠。
进而,基于转速检测部检测出的转印辊的转速,控制部控制转印辊的周向速度。由此,能够将转印辊的周向速度与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更准确地对应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以示意性且部分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二次转印辊的压接方向的图。
图3是说明基于夹具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过程的图。
图4是说明基于夹具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过程的另一部分的图。
图5是说明基于夹具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过程的再一部分的图。
图6是说明基于夹具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过程的再一部分的图。
图7是说明基于夹具的转印材料的把持过程的再一部分的图。
图8是以示意性表示二次转印辊转速、门辊转速及转印材料移动速度的各检测器的配置的图。
图9是以示意性表示转印材料移动速度的检测器的图。
图10是速度控制的方框图。
图中:1-图像形成装置;2Y、2M、2C、2K-感光体;5Y、5M、5C、5K-显影部;6Y、6M、6C、6K-一次转印部;8-中间转印带;9-带驱动辊;13-二次转印部;14-二次转印辊;16-二次转印辊支承架;17-凹部;18-夹具;19、19a-夹具支承部;24、25-第一抵接部件;33-转印材料;33a-前端部;34-突出爪;40-门辊;41-转印材料供给引导件;42-第一气流产生装置;43-第二气流产生装置;44-转印材料输送部;45-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6-定影部;47、48-第二抵接部件;50、52-编码器;51、53-编码盘;54-转印材料移动速度检测器;54a-速度检测用转印件;54b-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5-控制部;56-二次转印辊驱动马达;57-门辊驱动马达;α-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δ-二次转印辊的压接的施加方向;δ1-压接力的施加方向的矢量分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以示意性且部分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图。
该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含有固态分量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来进行图像形成。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水平或大致水平地串列配置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像担载体即感光体2Y、2M、2C、2K。在此,在各感光体2Y、2M、2C、2K中,2Y表示黄色的感光体,2M表示品红色的感光体,2C表示青色的感光体,2K表示黑色的感光体。另外,关于其他部件也相同地,对部件的符号分别添加各色的Y、M、C、K,表示各色的部件。
在各感光体2Y、2M、2C、2K的周围分别设置有带电部3Y、3M、3C、3K。另外,从各带电部3Y、3M、3C、3K分别朝向各感光体2Y、2M、2C、2K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曝光部4Y、4M、4C、4K;显影部5Y、5M、5C、5K;一次转印部6Y、6M、6C、6K。还有,未图示,但在各感光体2Y、2M、2C、2K配设有将对应的感光体清洁的感光体清洁部。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作为转印带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8(相当于像担载体)。该中间转印带8配置于各感光体2Y、2M、2C、2K的上方。还有,中间转印带8在各一次转印部6Y、6M、6C、6K与各感光体2Y、2M、2C、2K压接。
虽未图示,但中间转印带8形成为具有例如树脂等的挠性的基材、在该基材的表面形成的橡胶等弹性层、在该弹性层的表面形成的表层共三层结构的比较柔软的弹性带。当然,不限定于此。中间转印带8张设于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力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及中间转印带张紧辊11。还有,中间转印带8在被赋予张力的状态下向箭头方向旋转。
还有,与各色Y、M、C、K对应的感光体等部件的配置顺序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例子,可以任意地设定。
在中间转印带8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侧设置有作为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部13。二次转印部13具有:二次转印辊14及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
二次转印辊14具有沿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凹部17。二次转印辊14具有:卷绕在基材14b的圆弧部的外周面的片状弹性部件14c。利用该弹性部件14c,在二次转印辊14的圆弧部的外周面形成电阻层。
另外,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轴14a的两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一对二次转印辊支承架16。二次转印辊支承架16以支承于未图示的装置主体的旋转轴16a(转动支点)为中心旋转摆动,并且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等施力机构被向箭头方向被施力。利用该施力机构的压接力,按压二次转印辊14,将弹性部件14c压接于中间转印带8。由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之间形成二次转印捏夹部13a。此时,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作为对二次转印辊14的按压的支承辊发挥功能。
如图2所示,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通过基于施力机构的压接力向施加方向δ施加,而压接于中间转印带8。在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该压接方向δ的矢量的朝向是在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中心、二次转印捏夹部13a的二次转印辊旋转方向的宽度的中心及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上朝向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的旋转中心的朝向。此时,压接方向δ的矢量为相对于假想水平线ε的角度θ的朝向。即,压接力的施加方向δ具有:与从门辊40供给的转印材料33的移动方向α相同的朝向的矢量分量δ1。从而,转印材料33到达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夹持在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和中间转印带8之间,并且利用压接方向δ的矢量分量δ1的力,效率良好地引入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内。
进而,向二次转印辊14施加转印偏压。转印于转印纸等转印材料。然后,二次转印辊14在中间转印带8的箭头方向的旋转时向箭头方向旋转,并且施加转印偏压,由此在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将转印于中间转印带8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材料33。
在凹部17内配设有作为本发明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夹具18及夹具18装配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承受部件即夹具支承部19。未图示,但夹具18沿着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配设为规定数量的梳齿状。夹具支承部19与各夹具18对应而配设。
如图3所示,各夹具18与旋转轴20一体地旋转地设置于该旋转轴20。在旋转轴20的一端部经由臂26设置有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还有,通过二次转印辊14旋转,利用在装置主体固定的夹具控制凸轮30控制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进而,夹具18相对于夹具支承部19的抵接及离开的控制通过该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来进行。还有,在凹部17即将到达二次转印捏夹部13a之前,夹具18在与夹具支承部19的转印材料把持部19b之间把持从门辊40经由转印材料供给引导件41供给来的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转印材料供给工序、转印材料把持工序)。
更详细地说明用夹具18把持从门辊40供给的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的动作。
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利用施力机构的压接力而与中间转印带8抵接时的、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mm/秒设定为比从门辊40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33的供给速度(即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v1<v2)。另外,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不与中间转印带8抵接时的、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二周向速度v3也设定为比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v3<v2)。此时,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不与中间转印带8抵接,因此,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难以受到阻力。从而,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二周向速度v3mm/秒比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mm/秒快(v1<v3<v2)。
如图3所示,在比自门辊40的转印材料33的供给位置靠在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方向上的跟前侧,夹具18设定于与夹具支承部19抵接且不把持转印材料33的位置。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箭头方向的旋转,夹具18接近自门辊40的转印材料33的供给位置。此时,弹性部件14c与中间转印带8抵接,因此,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成为第一周向速度v1。还有,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与夹具控制凸轮30的凸轮面抵接。之后,基于二次转印辊14的相同方向的旋转,利用夹具控制凸轮30控制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
若夹具18到达转印材料33的供给位置的正前面,则通过基于夹具控制凸轮30的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的控制,夹具18从夹具支承部19离开。还有,如图4所示,在夹具18到达了转印材料33的供给位置时,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进入夹具18和夹具支承部19之间。此时,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比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慢,因此,转印材料33可靠且稳定地进入夹具18和夹具支承部19之间,并且,转印材料33前端与夹具18的台阶部18c抵接。
若二次转印辊14向相同方向进一步旋转,则凹部17与二次转印捏夹部相称位置开始对置。由此,如图5所示,二次转印辊14不与中间转印带8抵接,因此,二次转印辊14的转速略微上升,最终,二次转印辊14成为第二周向速度v3。还有,由于二次转印辊14的第二周向速度v3和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的速度差,转印材料33的前端与台阶部18c的角部抵接,而可相对于夹具18进行定位。
若二次转印辊14进一步旋转,则各夹具18接近夹具支承部19,如图6所示,各夹具18形成为将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按压于夹具支承部19而把持的状态。此时,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如上所述地被定位,因此,利用各夹具18在规定位置可靠且稳定地把持。另外,夹具18的转印材料33的把持力设为比门辊40的转印材料33的输送力小(夹具18的转印材料把持力<门辊40的转印材料输送力)。这样,通过减小转印材料33的把持力,尽量抑制把持引起的折痕等损伤施加在转印材料33的情况。这样,转印材料33相对于二次转印辊14定位,并且与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的同时,向二次转印捏夹部13a侧可靠地移动。此时,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比二次转印辊14的第二周向速度v3大,因此,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挠曲。
如图7所示,中间转印带8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捏夹部13a转印于转印材料33(转印工序)。基于各夹具18的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的把持部通过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夹具控制凸轮随动机构28从夹具控制凸轮30的凸轮面脱落的情况下,各夹具18向从夹具支承部19离开的方向移动,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的把持被释放。
除了凹部17的二次转印辊旋转方向的宽度部分的二次转印辊14的周长设定为比在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的转印材料33的种类中、转印材料移动方向的长度为最大的转印材料33的转印材料移动方向的长度长。由此,在该具有最大长度的转印材料33中也可靠地转印中间转印带8的调色剂像。
进而,在凹部17内,作为转印材料剥离部件的突出爪34以规定数量配设于与转印材料输送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上。各突出爪34在退避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直线运动。各突出爪34的直线运动的控制由在装置主体固定的未图示的突出爪控制凸轮来进行。
还有,在基于通过了所述二次转印捏夹部13a的夹具18的转印材料把持的释放的前后,各突出爪34向突出位置突出。由此,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的背面(与转印材料的调色剂像的转印面相反侧的面)从各突出爪34突出。这样,转印材料33从二次转印辊14剥离。
可是,在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进行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控制、门辊40的旋转控制及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的控制,检测这些的速度。
如图8所示,在二次转印辊14的一端侧,作为二次转印辊转速检测器(速度检测器)的编码器50及编码盘51与该编码器50邻接而设置。编码盘51由具有间隙(缺欠)51a的圆板构成,与二次转印辊14一体地旋转地设置于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轴14a。这些编码器50及编码盘51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机构。还有,利用编码器50检测编码盘51的间隙51a的角速度ω(rpm)。还有,由检测出的二次转印辊14的角速度ω,利用公知的计算式,计算二次转印辊14的外周面的周向速度(mm/秒)。
另外,也在门辊40的一端侧,作为门辊转速检测器(速度检测器)的编码器52及编码盘53与该编码器52邻接而设置。这些编码器52及编码盘53分别使用与编码器50及编码盘51相同的机构。还有,由检测出的门辊40的角速度与二次转印辊14的情况下相同地计算门辊40的周向速度。
进而,检测转印材料33b的移动速度(输送速度)的转印材料移动速度检测器54配设于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和门辊40之间。如图9所示,该转印材料移动速度检测器54具有速度检测用转印件54a和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速度检测用转印件54a具有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转印材料输送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地印刷的多个细线54c。这些细线54c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以等间距(例如100μm)间隔形成。
另外,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例如使用反射型传感器等。还有,利用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检测使速度检测用转印件54a通过二次转印捏夹部13a时的细线4c。还有,基于检测出的细线4c的时间间隔,检测二次转印捏夹部通过中的速度检测用转印件54a的移动速度即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例如,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的细线4c之间的一个间距中的检测时间为0.0004秒(0.4微妙)的情况下,成为(100×10-3)/0.0004=250.0mm/秒。
二次转印辊14的转速及门辊40的转速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子控制部(控制部)来控制。即,如图10所示,将来自编码器50的二次转印辊14的角速度的检测信号、来自编码器52的门辊40的角速度的检测信号及来自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的转印材料移动速度的检测信号分别向控制部55输入。控制部55基于这些检测信号,控制二次转印辊驱动马达56及门辊驱动马达57的各旋转。由此,可靠地控制二次转印辊14的转速及门辊40的转速。
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利用清洁板等清洁部件,除去在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上附着的液体显影剂。将利用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显影剂回收于液体显影剂容器。
进而,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第一气流产生装置42、第二气流产生装置43、转印材料输送部44、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5、定影部46。第一气流产生装置42如箭头所示,将空气朝向从夹具18的把持释放的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喷射。由此,防止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与中间转印带8一同联动。另外,第二气流产生装置43将空气向箭头方向吸引。通过第二气流产生装置43的空气吸引,吸引从二次转印辊14剥离的转印材料33的背面。由此,转印材料33被第二气流产生装置43吸引引导的同时,利用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力向转印材料输送部44侧移动。
转印材料输送部44具有:向箭头方向旋转的环状的转印材料输送带44a;将空气向箭头方向吸引的吸引部件44b。向转印材料输送部44移动过来的转印材料33通过吸引部件44b的空气吸引被吸引的同时,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44a向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5侧被输送。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5将空气向箭头方向吸引。通过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5的空气吸引,吸引从二次转印辊14剥离的转印材料33的背面。由此,转印材料33被第三气流产生装置45吸引引导的同时,利用转印材料输送带44a的旋转力向定影部46侧移动。然后,利用该定影部46,将转印材料33的调色剂像加热加压而定影。
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及其他图像形成动作与使用了液体显影剂的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根据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可知,在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与中间转印带8压接的状态下,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比由门辊40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v1<v2)。由此,能够在二次转印前,在使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向夹具18的转印材料把持位置可靠地移动的状态下,利用夹具18来可靠且稳定地把持。从而,对可靠且稳定地把持的转印材料33进行二次转印,因此,能够提高转印效率,能够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图像形成。
尤其,凹部17与中间转印带8对置而二次转印辊14与中间转印带8未抵接时的二次转印辊14的第二周向速度v3(mm/秒)设为比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mm/秒)快,并且比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由此,能够在二次转印前,利用夹具18更有效地把持转印材料33。
进而,基于编码器50检测出的二次转印辊14的转速、编码器52检测出的门辊40的转速及光学速度检测传感器54b检测出的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控制部控制二次转印辊14的速度。由此,能够将二次转印辊14的转速与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更准确地对应而控制。
进而,利用夹具18把持转印材料33的前端部33a的同时,将在中间转印带8转印的、包含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的像转印于转印材料33。从而,在转印后,能够从中间转印带8更进一步可靠地剥离转印材料33。这样,能够可靠地进行自中间转印带8的转印材料33的剥离,同时能够更可靠且更稳定地进行转印材料33的输送。
另外,在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将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压接于中间转印带8的压接力的施加方向δ具有与从门辊40供给的转印材料33的移动方向α相同的朝向的矢量分量δ1。从而,在转印材料33夹持于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和中间转印带8之间时,能够利用该矢量分量δ1的力,将转印材料33效率良好地引入二次转印捏夹部13a内。由此,能够使基于夹具18的转印材料33的把持更稳定且可靠。
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具体例。
首先,就各速度来说,将二次转印辊14的第一周向速度v1(弹性部件14c的向中间转印带8的抵接时的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周向速度)设定为250mm/秒,将转印材料33的移动速度v2(门辊40的转印材料供给速度)设定为253mm/秒(增加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第一周向速度v1的1.2%),将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的第二周向速度v3(弹性部件14c的向中间转印带8的非抵接时的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周向速度)设定为250.5mm/秒(即v1<v3<v2)。
另外,二次转印辊14的压接力(捏夹部荷重)设定为90kgf(900N)。进而,将二次转印捏夹部13a的宽度(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方向的长度)设定为5mm,并且,将二次转印捏夹部13a的长度(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的长度)设定为300mm。从而,二次转印捏夹部13a中的捏夹部压力P为P=900/0.5/30=60[N/cm2]。进而,如图2所示,配置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及二次转印辊14,并且将相对于假想水平线ε的压接方向δ的角度θ设定为75(度)。此时的压接力F的转印材料供给方向的矢量分量F1引起的压力分量成为Pcos75°≈15.5[N/cm2]。
通过这些速度设定,能够可靠且稳定地进行基于夹具18的转印材料的把持,并且,能够利用压接方向的矢量分量中的压力分量,可靠地进行转印材料33的向二次转印捏夹部13a的引入。
还有,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在所述例子中,作为像担载体,使用了中间转印带8,但可以使用中间转印鼓,也可以作为像担载体设为感光体。在像担载体中使用感光体的情况下,当然将感光体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于转印材料。另外,在所述各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为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但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为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重要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专利请求的范围中记载的事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像担载体,其担载像;
转印辊,其具有把持转印材料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配设该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凹部、在该凹部以外的部分配设的弹性部件,并且所述转印辊利用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像担载体压接,将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像转印于所述转印材料;
门辊,其向所述转印材料把持部件供给所述转印材料,
其中,
所述转印辊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周向速度v1(mm/秒)比基于所述门辊的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辊的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像担载体未抵接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周向速度v3(mm/秒)比所述周向速度v1(mm/秒)快,并且比基于所述门辊的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v2(mm/秒)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辊对所述像担载体的压接力的施加方向具有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的矢量分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有:
速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转印辊的转速;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转印辊的转速,控制所述转印辊的周向速度。
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转印材料供给工序,利用门辊以移动速度v2(mm/秒)供给转印材料;
转印材料把持工序,利用在转印辊的凹部设置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把持在所述转印材料供给工序中供给的所述转印材料;
转印工序,通过转印捏夹部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压接,将像转印于所述转印材料,所述转印捏夹部由担载所述像的像担载体和以周向速度v1(mm/秒)旋转的所述转印辊的弹性部件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97955A JP2010249990A (ja) | 2009-04-14 | 2009-04-14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9-097955 | 2009-04-1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66131A true CN101866131A (zh) | 2010-10-20 |
Family
ID=4293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1519A Pending CN101866131A (zh) | 2009-04-14 | 2010-04-13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23849B2 (zh) |
JP (1) | JP2010249990A (zh) |
CN (1) | CN10186613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9073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93923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记录介质传送体、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08255030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50165A (ja) * | 2009-04-17 | 2010-11-04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11081196A (ja) * | 2009-10-07 | 2011-04-21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11090178A (ja) * | 2009-10-23 | 2011-05-06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転写装置 |
JP2011107203A (ja) * | 2009-11-12 | 2011-06-02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45592A (ja) * | 2010-01-18 | 2011-07-28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5888519B2 (ja) * | 2013-06-20 | 2016-03-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3031838A (ja) * | 2021-08-25 | 2023-03-09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部材の胴本体への取付方法及びシート部材の梱包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12677A (en) * | 1969-06-04 | 1971-10-12 | Xerox Corp | Electrostatic transfer apparatus |
JPS61252566A (ja) * | 1985-05-02 | 1986-11-1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50371B2 (ja) * | 1985-05-16 | 1995-05-31 |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ラー複写機 |
JP2692005B2 (ja) | 1989-05-31 | 1997-12-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H08230302A (ja) * | 1995-02-28 | 1996-09-10 | Tohoku Ricoh Co Ltd | 孔版印刷装置 |
JP4344028B2 (ja) * | 1998-10-09 | 2009-10-14 |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給紙装置 |
KR100346694B1 (ko) | 1999-03-15 | 2002-08-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용 클로장치 |
JP4185788B2 (ja) * | 2003-03-07 | 2008-11-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338703A (ja) * | 2004-05-31 | 2005-12-0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9
- 2009-04-14 JP JP2009097955A patent/JP201024999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
- 2010-04-13 US US12/759,503 patent/US802384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13 CN CN201010161519A patent/CN1018661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9073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019073B (zh) * | 2011-09-21 | 2016-09-2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93923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记录介质传送体、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03293923B (zh) * | 2012-02-24 | 2016-12-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记录介质传送体、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08255030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8255030B (zh) * | 2016-12-28 | 2022-05-24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23849B2 (en) | 2011-09-20 |
JP2010249990A (ja) | 2010-11-04 |
US20100260520A1 (en) | 2010-1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613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
US8315546B2 (en) | Transfer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nsfer roller with a gripping member | |
US8725046B2 (en) |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025665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US2011012323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EP227841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200024209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5644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4999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371045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14148789A (zh) | 搬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34614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US11878891B2 (en) | Cylinder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11076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5644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5021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49903A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502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56650A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03223B2 (ja) |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7337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5023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11127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528010B2 (ja) | 反転機構 | |
JP2010250235A (ja) | 転写材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