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06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066A
CN101861066A CN201010159459A CN201010159459A CN101861066A CN 101861066 A CN101861066 A CN 101861066A CN 201010159459 A CN201010159459 A CN 201010159459A CN 201010159459 A CN201010159459 A CN 201010159459A CN 101861066 A CN101861066 A CN 101861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lower case
header board
electronic equipment
exterio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9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1066B (zh
Inventor
古坊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05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262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05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92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按钮顺利操作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外部面板和电路板,所述外部面板形成有供按钮嵌入的孔,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部面板的背面侧。在所述按钮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沿所述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止动部。当所述按钮沿所述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发生移动时,所述止动部与形成于所述按钮的边缘上的法兰部发生接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游戏机、视听装置、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可获得例如游戏机、视听装置、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一些电子设备(例如JP H8-36871 A中的)具有例如电源按钮、用于弹出存储介质的弹出按钮等按钮,一些按钮设置在形成于构成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面板上的孔的内侧,以沿面板的厚度方向移动。当按钮受到按压而沿厚度方向移动时,形成在设置于面板背面侧的电路板上的触点被按压到按钮上,从而形成电连接。
此外,现有电子设备(例如JP 2008-103671 A中的)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形成为向上打开的下部外壳、和设置于下部外壳上同时覆盖所述下部外壳并组装至下部外壳的上部外壳。JP 2008-103671 A中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在上部外壳的前部沿水平方向形成、并沿上下方向与下部外壳相对的部件(以下称为前板)。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彼此固定,使得前板的前缘位于下部外壳的上缘上。
如上述文献JP H8-36871 A所公开的包括按钮的电子设备具有以下问题。在这种电子设备中,为了改善外观的目的,有时希望将按钮配置成使得按钮的表面大致位于与面板的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希望面板形成得较薄,以便能够将外观优越的昂贵材料用于面板。然而,对于这种电子设备,当按压按钮时,按钮的下沉深度容易大于由面板的厚度所限定出的深度。当按钮的下沉深度大于由面板的厚度所限定出的深度时,按钮可能被形成于面板上的孔的边缘挂住,从而妨碍按钮的顺利操作。
此外,包括外壳的电子设备,例如上述文献JP 2008-103671 A中所公开的外壳,具有以下问题。构成例如上部外壳、下部外壳等外壳的构件通常具有公差。因此,在例如JP 2008-103671 A所公开的将前板的前缘载置于下部外壳的上缘上的结构中,由于公差而难以精确地匹配前板的前缘与下部外壳的上缘的位置。在边缘的位置未得到精确匹配的情况下,试图拾起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手指有时会被前板的前缘挂住,因此会对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彼此固定的位置施加有害的载荷。关于该问题,可考虑将前板配置成使其前缘位于下部外壳的上缘的内侧的结构。然而,使前板位于下部外壳的内侧然后仅仅将包括前板的上部外壳固定至下部外壳,会导致在前板的前缘与下部外壳之间生成间隙,这可能恶化电子设备的外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即使在按钮配置成使得按钮表面位于与面板表面大致相同的表面上并且面板形成得较薄时,也能够顺利地进行按钮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防止用户的手指等被前板的边缘挂住,并防止在前板的边缘与下部外壳之间生成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按钮;构成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并形成有供按钮嵌入的孔的外部面板;和设置于外部面板的背面侧的电路板。所述按钮设置成能够在形成于外部面板上的孔的内侧沿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移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止动部,该止动部形成于所述按钮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沿所述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并在所述按钮沿所述厚度方向发生移动时与所述按钮的边缘发生接触。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按钮的下沉深度大于由外部面板的厚度所限定的深度。因此,能够防止按钮被外部面板挂住,从而实现按钮的顺利操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设置于所述外部面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并且所述中间构件沿所述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而所述止动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构件中。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在电子设备中轻松地形成止动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部面板和电路板可安装至中间构件。通过以上结构,在电子设备的制造工艺中,能够将外部面板和电路板作为单个部件处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构件可在按钮下方的位置形成孔,所述止动部可形成在所述孔的边缘上,并沿所述孔的圆周方向延伸。通过以上结构,止动部与按钮发生接触的面积大,使得能够适当地防止按钮的下沉深度大于由外部面板的厚度所限定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钮之间,并将所述按钮按压到所述外部面板上,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按钮设置成能够发生相对位置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按钮在外部面板上的位置能够被形成于外部面板上的孔限定。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形成为向上打开的下部外壳;和配置成从上侧覆盖所述下部外壳并组装至所述下部外壳的上部外壳,其中所述上部外壳包括位于前部的前板,所述前板是配置成沿上下方向与所述下部外壳相对的板状构件。所述前板配置成使其边缘沿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定位,并定位于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的内侧。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朝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按压所述前板的按压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用户的手指等被前板挂住,并防止在上部外壳的前板与下部外壳之间生成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外壳还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形成为从上侧覆盖所述下部外壳,从而从上侧封闭所述下部外壳;并且所述前板和所述外壳本体可彼此独立地形成。根据该实施例,前板被按压部压向下部外壳的边缘,而外壳本体能够安装至下部外壳,使得外壳本体的边缘载置于下部外壳的上缘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可形成在所述下部外壳中。通过以上结构,能够抑制下部外壳的上缘与按压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下部外壳的上缘与前板的边缘之间生成间隙。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板可设置在下部外壳的上缘的角部的内侧,而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前板的方向可朝所述角部倾斜。通过以上结构,能够防止在下部外壳的上缘的角部与前板的边缘之间生成间隙。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板配置成使得所述前板的前缘沿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定位,并在所述前板的后缘形成有壁。所述外壳本体可在其前部形成有前壁,该前壁载置于形成于所述前板中的所述壁上,并且所述外壳本体的前壁可配置成使得该前壁的下缘定位成比所述前板的所述壁更靠近前方。通过以上结构,在外壳本体的前壁的下缘与前板之间生成的间隙不会显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3是电子设备的仰视图;
图4是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5是构成电子设备的上部外壳和前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前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6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5中的线VIII-VIII所取的截面图;
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前板的透视图;
图10是构成前板的基板和按钮的仰视图;
图11是电子设备的下部外壳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放大图,示出了下部外壳的前部;
图13是下部外壳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14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下部外壳、外壳本体和前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沿图13中的线XV-XV所取的截面图;
图16是安装有前板时的下部外壳的截面图,示出的截面与图15所示的截面相同;
图17是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前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透视图;图2是电子设备1的正视图;图3是电子设备1的仰视图;图4是电子设备1的后视图。图5是电子设备1配备的上部外壳21的外壳本体22和前板10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前板10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图6的放大图。图8是沿图5中的线VIII-VIII所取的截面图。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前板10的透视图。图10是按钮3和基板4的仰视图。
如图1、2或5所示,电子设备1包括构成其外表面的外壳2。电子设备1是例如游戏机或视听装置,并在外壳2内配置有用于读取便携式存储介质的装置和电路板等。外壳2具有下部外壳20和上部外壳21,下部外壳20形成为向上打开的大致盒形形状,而上部外壳21形成为向下打开的大致盒形形状。上部外壳21配置成从上侧覆盖下部外壳20,并组装至下部外壳20。
上部外壳21在其前部形成有前板10,前板10形成为沿上下方向与下部外壳20相对。上部外壳21还具有配置成覆盖下部外壳20的外壳本体22。外壳本体22配置成使其下缘载置于下部外壳20的上缘上,从而从上侧封闭下部外壳20。形成为向上打开的下部外壳20的上侧被外壳本体22和前板10封闭。外壳本体22由树脂等一体地形成。前板10与外壳本体22独立地形成(见图5),并如后所述,通过例如螺丝等紧固件安装至外壳本体22和下部外壳20。
外壳本体22包括上部面板22a,上部面板22a配置成沿上下方向与下部外壳20相对。上部面板22a弯曲成使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膨起。外壳本体22在其前部包括左前壁22b和右前壁22c,左前壁22b和右前壁22c从上部面板22a的前缘朝下部外壳20向下延伸。右前壁22c定位成比左前壁22b更靠后。右前壁22c的靠近左前壁22b的部分缓缓弯曲成使得该部分从左前壁22b的端部沿左右方向的一个方向(本例中为右方(X1方向))同时沿后方(Y1方向)倾斜延伸。右前壁22c上形成有供例如光盘等便携式存储介质插入的介质插入口22d。
在前板10中沿左右方向(X1-X2方向)在一排中设置有多个(本例中为两个)按钮3。按钮3可以是例如用于打开/关闭电子设备1的电源的电源按钮、或用于从介质插入口22d中弹出光盘的弹出按钮。前板10是沿左右方向伸长的板状构件,并位于右前壁22c的前侧。也就是说,前板10形成为从右前壁22c的下缘向前(Y2方向)伸展,并配置成平行于下部外壳20的底面。
如图6所示,前板10具有外部面板7和相对于外部面板7独立形成的基板(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中间构件)4。在前板10的背面侧(即下侧)配置有电路板6,电路板6如后所述安装至前板10。
外部面板7是由例如树脂形成的薄面板。外部面板7位于前板10的最上部,从而形成电子设备1的外表面。外部面板7大致呈矩形,并沿左右方向伸长。在本例中,外部面板7的四个角部之一被做成圆形。具体说,位于左右方向上一侧的边缘7d(本例中为左侧的边缘)轻微弯曲,同时沿右前壁22c的下缘从边缘7d的前端向外部面板7的后缘7e延伸。
外部面板7中形成有两个形状对应于按钮3的孔7a。在本例中,按钮3大致呈平坦的圆盘形状,所以孔7a是圆形的。孔7a的尺寸(本例中即为孔7a的直径)略大于按钮3的上部的尺寸,使得按钮3位于孔7a内。按钮3是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构件,即通过双色成型(double color molding)制成的构件,所以按钮3包括基部3b、和覆盖基部3b并在电子设备1的外表面暴露出来的覆盖部3c(见图8)。
如图8所示,按钮3从下方插入形成在外部面板7中的孔7a中。在按钮3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按钮3的表面与外部面板7的表面大致位于相同平面上。按钮3能够在孔7a内沿外部面板7的厚度方向(本例中即上下方向)移动。具体说,在按钮3与孔7a的内缘之间确保有允许按钮3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微小间隙。按钮3的外周缘形成为沿径向方向伸展的环形法兰部3a(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按钮的边缘)。法兰部3a位于形成在外部面板7中的孔7a的内缘的下方,使得按钮3不能从外部面板7向上脱离。
如图6~8所示,基板4设置在外部面板7的背面侧。如上所述,电路板6配置在前板10的背面侧。基板4位于外部面板7与电路板6之间。基板4是沿左右方向伸长的板状构件。在本例中,基板4是大致呈矩形的构件,与外部面板7类似,基板4的四个角部之一被轻微圆形化。比外部面板7厚的构件用作基板4。在这点上,基板4与外部面板7类似,由例如树脂制成。外部面板7安装至基板4的上表面。例如,外部面板7通过例如粘合剂或双面胶带安装至基板4的上表面。
在基板4上对应于相应按钮3的位置处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孔4a。按钮3位于孔4a内(见图8)。如后所述,在孔4a的内缘上形成有用于限制按钮3的移动的止动部41。
电路板6位于外部面板7的背面侧,并沿着外部面板7配置,即平行于外部面板7。在本例中,如上所述,基板4配置在外部面板7与电路板6之间。因此,电路板6位于在基板4的背面侧。在电路板6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接触构件61,接触构件61被按钮3按压,从而打开/关闭。接触构件61由例如触觉开关(tactile switch)构成。如图8或9所示,在电路板6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连接器69。接触构件61经由与连接器69连接的线缆电连接至构成电子设备1的其它电路板。
电路板6安装至基板4。在本例中,电路板6通过多个(本例中为三个)螺丝17安装至基板4。具体说,如图6所示,在电路板6上沿左右方向在一排中形成有多个(这里为三个)孔6a。同时,在基板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多个固定部42(见图10)。在固定部42中形成有螺纹孔42a,以便从下方插入孔6a中的螺丝17能够固定到螺纹孔42a中,从而将电路板6安装至基板4。通过以上结构,在电子设备1的制造工艺中,能够将电路板6和前板10当作单个部件来处理。
当螺丝17被固定后,电路板6的上表面与固定部42发生接触。因此,基板4与电路板6之间的距离由固定部42限定。此外,外部面板7如上所述安装至基板4的上表面。因此,外部面板7、基板4和电路板6在外部面板7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
此外,基板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多个(本例中为两个)突起43a、43b(见图9)。电路板6相对于基板4的相对位置由突起43a、43b限定。具体说,在电路板6上形成有孔6b和孔6c,孔6b的内径完全相同于突起43a、43b的外径,而孔6c在左右方向上比孔6b长(见图6)。通过将突起43a、43b嵌入相应的孔6b、6c中,电路板6相对于基板4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在这点上,因为孔6c沿左右方向是伸长的,所以即使孔6b、6c或突起43a、43b由于相应构件的公差而沿左右方向略微偏移相应的适当位置,也仍然能够可靠地将突起43b嵌入孔6c中。此外,因为螺丝17所穿过的孔6a在尺寸上略微大于螺丝17的直径,所以即使孔6a由于相应构件的公差而偏移其适当位置,也能够将螺丝17固定至基板4的固定部42。
如图9或10所示,在基板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突起42b、43c。具体说,突起42b从固定部42沿左右方向延伸,而突起43c从突起43a、43b沿前后方向延伸。突起42b、43c的末端(即下端)位于与固定部42的末端相同的高度上。因此,突起42b、43c的末端与电路板6发生接触,从而抵消电路板6相对于基板4的不稳定性。
如图7或9所示,基板4在其外周缘上形成有框体45。框体45形成为从基板4的外周缘朝电路板6延伸,并围绕电路板6的外周缘。也就是说,电路板6位于框体45的内侧。
在按钮3与电路板6之间设置有用于朝外部面板7按压按钮3的橡胶构件(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弹性构件)5。如图7或8所示,橡胶构件5包括盘形支承部51,盘形支承部51位于按钮3的背面侧(即下侧),并从下侧支承按钮3。在本例中,上述接触构件61位于支承部51的背面侧,并且支承部51在其下表面上形成有突起51b。因此,当按钮3被按下时,使得突起51b按压接触构件61。
橡胶构件5被夹持在基板4与电路板6之间。详细地说,橡胶构件5包括大致呈环形的基部52,该基部52从支承部51的外周缘沿径向方向伸展,并向下朝电路板6延伸。基部52位于基板4的下表面,并被夹持在基板4与电路板6之间。
请注意,即使未按下按钮3时,橡胶构件5也一直朝外部面板7按压按钮3。也就是说,在电路板6、橡胶构件5、基底4和外部面板7彼此组装的状态下,支承部51位于略低于支承部51在橡胶构件5未受外力时所处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按钮3未被按下时,橡胶构件5也通过其弹性一直朝外部面板7按压按钮3。
基板4和橡胶构件5形成有彼此相对应的凹部和凸部,这些凹部和凸部一起限定橡胶构件5相对于基板4的位置。在本例中,如图7所示,在橡胶构件5的基部52的上表面上形成孔52a,并如图10所示,在基板4的下表面上形成向下突出的多个(本例中为两个)突起44。在突起44嵌入孔52a中的状态下,橡胶构件5相对于基板4的相对位置得到限定。
橡胶构件5和按钮3设置成能够改变彼此的相对位置(改变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具体说,按钮3的下表面未安装至橡胶构件5的上表面,使得按钮3能够沿水平方向(即平行于外部面板7地)相对于橡胶构件5移动。因此,即使在橡胶构件5由于制造误差等因素而偏离适当位置时,也能够可靠地将按钮3定位到外部面板7的孔7a内。因此,孔7a的内缘与按钮3之间的间隙即使很小,也足够使用,外部面板7上的孔7a限定按钮3的位置。因此,虽然孔7a的尺寸(本例中为孔7a的直径)设定成能够抵消按钮3的尺寸公差和孔7a的尺寸公差,但是在确定孔7a的尺寸时,不考虑除按钮3和孔7a的尺寸公差外的其它公差(例如,外部面板7相对于基板4的安装位置的误差、或橡胶构件5的公差等)。然而,形成在基板4上的孔4a的尺寸(本例中为孔4a的直径)设定成不但能够抵消按钮3和孔4a的尺寸公差,而且还能抵消外部面板7相对于基板4的安装位置的公差。因此,孔4a大于外部面板7的孔7a。
如上所述,在外部面板7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受到限制的止动部41形成在按钮3与电路板6之间。当按钮3被按压而沿厚度方向移动(即向下移动)时,止动部41与按钮3的边缘发生接触,从而限制按钮3下沉过多。
在本例中,如图7或8所示,止动部41形成在基板4的孔4a的内缘上,并从孔4a的内缘朝孔4a的中心突出。此外,止动部41还形成为沿孔4a的圆周方向延伸,从而俯视时大致呈圆环形状。止动部41设置在向下与外部面板7间隔开的位置处,从而在止动部41与外部面板7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按钮3的法兰部3a位于该空间中,并且止动部41位于法兰部3a的下方。因此,法兰部3a只允许在止动部41与外部面板7之间移动。
在本例中,止动部41许容的按钮3的移动范围比外部面板7的下表面与按钮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2短。也就是说,法兰部3a的下表面与止动部4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1短于外部面板7的下表面与按钮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2(即法兰部3a的上表面与按钮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在按钮3被按到使得法兰部3a抵靠在止动部41上时,按钮3的上表面也仍然高于外部面板7的下表面,从而能够防止按钮3的下沉深度大于由外部面板7的厚度所限定的深度。
基板4和按钮3形成有彼此相对应的凹部和凸部,使得基板4限制按钮3的旋转。在本例中,如图7或10所示,止动部41上形成有凹部41b,而法兰部3a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凸部3d。在凸部3d嵌入凹部41b中的状态下,按钮3的旋转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前板10中配置有两个按钮3。为了防止按钮3错误地插入非对应的孔4a中,在基板4和按钮3上分别形成凹部和凸部。详细说,如图10所示,在法兰部3a的下表面上形成两个凸部3e,但形成在右侧按钮3上的凸部3e的位置(沿按钮3的圆周方向的位置)不同于形成在左侧按钮3上的凸部3e的位置。此外,在设置于基板4的孔4a的止动部41上形成两个凹部41c。形成在右孔4a上的凹部41c的位置对应于形成在右侧按钮3上的凸部3e的位置,而形成在左孔4a上的凹部41c的位置对应于形成在左侧按钮3上的凸部3e的位置。因此,当右侧按钮3被错误地插向左孔4a时,凸部3e的位置与凹部41c的位置不匹配,所以能防止按钮3以这种错误方式安装至基板4。
如图6或7所示,在电路板6上安装有根据电子设备1的操作状态而发光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68a、68b、68c。
如图7所示,LED 68b设置成邻近接触构件61,并位于按钮3和橡胶构件5的支承部51的下方。支承部51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支承部51的两个孔51a。按钮3上形成有用于识别按钮3是电源按钮还是弹出存储介质的弹出按钮的标记物(未示出)。该标记物由能够透光的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从LED 68b发出的光经由孔51a入射到按钮3的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部分,从而点亮形成在按钮3上的标记物。在这点上,LED 68b被环形基部52围绕,并且位于LED 68b上方的支承部51的上表面接触按钮3的下表面。通过以上结构,能够防止从LED 68b发出的光从除按钮3上的标记物以外的位置泄露。
如图7或8所示,LED 68c安装在接触构件61后的位置。基板4上形成有孔4c,能够透光的透明构件19嵌入孔4c中。透明构件19位于LED 68c上方,从LED 68c发出的光入射到透明构件19中,从而点亮透明构件19。外部面板7由半透明反射镜构成,以便穿过透明构件19和外部面板7的光能够射出电子设备1。在这点上,橡胶构件5包括从基部52沿后方延伸的遮蔽部53。遮蔽部53上形成有孔53a,LED 68c位于孔53a内。通过以上结构,能够防止从LED 68c发出的光除从透明构件19外的位置泄露。
如图6所示,LED 68a位于电路板6的端部。基板4上形成有孔4b,孔4b位于LED 68a的上方。前板10包括沿外部面板7的边缘延伸的细长导光构件8。导光构件8沿基板4的边缘配置,导光构件8的端部位于孔4b上方。因此,从LED 68a发出的光穿过孔4b入射到导光构件8。入射到导光构件8中的光在导光构件8内被反射,同时沿导光构件8的延伸方向前进。在沿导光构件8的延伸方向前进的同时,穿过导光构件8的表面并从导光构件8向前放出的光照射外部面板7和按钮3。
下面将描述前板10的安装结构。图11是下部外壳20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的放大图,示出了下部外壳20的前部。图13是下部外壳20的前部的俯视图;图14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下部外壳20、外壳本体22和前板10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沿图13中的线XV-XV所取的截面图。图16是在安装有前板10的状态下的下部外壳20的截面图,示出的截面与图15所示的截面相同。图17是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前板10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下部外壳20包括形成电子设备1的底部的正方形板状底部23。如图14或15所示,下部外壳20包括前壁25,前壁25形成在下部外壳20的前部,并从底部23的前缘向上直立。由于本例的下部外壳20的前部从前壁25进一步向前突出,所以下部外壳20包括从前壁25的上缘进一步向前伸展的前底部26。下部外壳20还包括从前底部26的前缘向上直立的最前壁27。最前壁27在外壳2中位于最前面。
另外,下部外壳20还包括形成电子设备1的侧面的侧壁24。在本例中,如图2~4所示,下部外壳20包括从底部23的左右两个边缘向上直立的内部侧壁20b。下部外壳20超过各内部侧壁20b进一步向左和向右突出,并包括从各内部侧壁20b的上缘进一步向侧方伸展的侧底部20c。侧壁24从侧底部20c的边缘向上直立。在侧底部20c和前底部26中,分别沿内部侧壁20b和前壁25形成有进气口20d。如图4所示,下部外壳20包括从底部23的后缘向上直立的后壁20e,后壁20e中暴露出各种连接器20f。后壁20e上形成有出气口20g。在这点上,后壁20e形成电子设备1的最后侧的表面。
如图16所示,前板10设置在外壳2的前部,沿上下方向与前底部26相对。如上所述,外壳本体22的右前壁22c定位成比左前壁22b更靠后,并在右前壁22c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之间形成有开口。前板10配置成封闭该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前板10的前缘位于下部外壳20的上缘内,并沿上缘延伸。在本例中,外部面板7的前缘7b定位成比基板4的前缘4e更靠前。因此,外部面板7的前缘7b从内侧与最前壁27的上缘27a发生接触。也就是说,前缘7b与最前壁27的内表面发生接触,并在左右方向上沿上缘27a延伸。
在本例中,由于前板10设置在下部外壳20的上缘的角部20a的内侧(见图12),所以前板10的边缘沿最前壁27的上缘27a和侧壁24的上缘24a两者延伸(见图12)。详细说,外部面板7的位于左右侧中的一侧(本例中为右侧)的边缘7c(以下称为右缘)定位成比基板4的位于右侧的边缘4f(以下称为右缘)更靠近右方。因此,外部面板7的右缘7c从内侧与侧壁24的上缘24a发生接触,并在前后方向上沿上缘24a延伸。
前板10被支承为使得外部面板7的上表面位于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相同的高度上。在本例中,如图12或15所示,在下部外壳20的前底部26的前缘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多个支承部26a。支承部26a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配置成一排,并配置成相同高度。如图16所示,形成在基板4的前缘4e的框体45(以下称为前框部45a)载置在支承部26a上,使得基板4的前部得到支承部26a的支承。
前底部26在其后部也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多个支承部26b。支承部26b也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配置成一排,并配置成相同高度。从基板4的后缘向下延伸的框体45(以下称为后框部)载置于支承部26b上,使得前板10的后部得到支承部26b的支承。
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距各支承部26a、26b的上缘的高度等于从前框部45a和后框部45b的下缘到外部面板7的表面的距离。因此,外部面板7的表面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大致位于相同高度。
在这点上,如图12所示,除支承部26a、26b外,前底部26上还形成有向上突出的支承部26f。支承部26f位于按钮3的下方,并具有对应于按钮3的形状。在本例中,支承部26f呈圆环形状。当按钮3被按压时,支承部26f从下侧支承电路板6。
外壳2中形成有多个按压部26c,按压部26c将前板10按压到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上。在本例中,按压部26c形成在下部外壳20上。详细说,如图12、13或15所示,在下部外壳20的前底部26中形成有在前板10后的位置向上直立的壁26d。壁26d形成为沿前板10的后缘延伸,使得壁26d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一起形成供前板10嵌入的框体。在壁26d上,形成有向前突出的多个按压部26c。同时,如图17所示,在基板4的后框部45b中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板状被按压部48。被按压部48形成为与按压部26c相对,并被按压部26c向前按压。在本例中,按压部26c具有与被按压部48相对的正面26g。正面26g与被按压部48的下部发生接触,从而被按压部48被从正面26g施加至被按压部48的反作用力向前按压。也就是说,按压部26c与被按压部48之间的相对位置设定成使得被按压部48受到反作用力。
在本例中,按压部26c朝由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形成的角部20a倾斜地按压前板10。详细说,如图13或17所示,按压部26c和被按压部48分别相对于壁26d和后框部45b倾斜地形成。在本例中,按压部26c在下部外壳20的俯视图中大致呈三角形,使得按压部26c的正面26g与壁26d之间的距离朝下部外壳20的侧壁24那方变小。垂直于正面26g的方向(图13中D1所示方向)相对于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垂直的方向(本例中即前后方向(Y1-Y2方向))倾斜。此外,垂直于板状被按压部48的方向(图13中D1所示方向)相对于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垂直的方向倾斜。因此,按压部26c的正面26g与被按压部48正对。正面26g与被按压部48相对的方向朝角部20a倾斜。因此,从按压部26c施加给被按压部48的作用力相对于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垂直的方向倾斜地作用。
前板10形成为被下部外壳20挂住(be caught)。详细说,如图16或17所示,在前板10的被按压部48的下缘上形成有壁26d突出的凸部48a。凸部48a位于按压部26c的下方,使得被按压部48被按压部26c挂住。此外,如图13~16所示,在下部外壳20的最前壁27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部27b。同时,前板10的前框部45a形成有朝最前壁27突出的凸部46(见图7)。该凸部46位于最前壁27的凸部27b的下方,使得前板10被凸部27b和按压部26c挂住。通过以上结构,前板10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前板10通过例如螺丝、螺栓等销状紧固件固定至外壳本体22和下部外壳20两者。详细说,如图17所示,在前板10的后框部45b上形成有向后突出的多个固定部47。在本例中,前板10设置有两个固定部47,并且这两个固定部47位于后框部45b的相应端部。固定部47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固定部47的孔。如图14所示,在下部外壳20的前底部26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前底部26的多个孔26e。此外,在外壳本体22的右前壁22c的下缘上形成有多个螺纹孔22e。在本例中,在前底部26和右前壁22c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在一排中形成有三个孔26e、22e。左孔26e、22e和右孔26e、22e的位置对应于相应的固定部47,螺丝16从下方插入相应的孔中。通过以上结构,前板10和外壳本体22均得以固定至下部外壳20。
形成在固定部47中的孔的直径略大于螺丝16的直径。因此,在固定螺丝16前,固定部47能够相对于孔26e、22e发生轻微偏移。因此,即使在固定部47的孔与孔26e、22e由于相应构件的公差而略微偏离其相应的适当位置时,也能够将外部面板7的前缘7b和右缘7c精确地匹配至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24a。
在本例中,在与三个孔26e、22e中的中间孔26e、22e相对应的位置处没有固定部47形成。因此,插入中间孔26e、22e的螺丝16只将外壳本体22固定至下部外壳20。
如上所述,前板10的后缘设置有导光构件8。如图8或16所示,导光构件8的上表面定位成高于外部面板7的上表面,使得导光构件8形成沿前板10的后缘向上直立的壁。外壳本体22的右前壁22c载置于导光构件8上。右前壁22c配置成使其下缘22f定位成比导光构件8更靠前方。因此,即使在导光构件8的上表面与右前壁22c的下缘22f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也不会显得明显。
如上所述,在电子设备1中,在按钮3与电路板6之间形成有沿外部面板7的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止动部41。因此,当按钮3沿厚度方向移动时,止动部41与法兰部3a即按钮3的边缘发生接触。
根据上述电子设备1,能够防止按钮3下沉的深度大于由外部面板7的厚度所限定的深度。因此,能够防止按钮3被外部面板7的孔7a的边缘挂住,所以按钮3能够顺利操作。
在上述电子设备1中,上部外壳21包括设置在上部外壳21前部的前板10,前板10是配置成沿上下方向与下部外壳20相对的板状构件。前板10配置成使得前板10的前缘7b沿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定位并位于上缘27a的内侧。此外,电子设备1设置有朝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按压前板10的按压部26c。
根据上述电子设备1,由于前板10的前缘7b位于下部外壳20的上缘27a的内侧,所以能够防止拾起电子设备1的用户的手指被前板10的前缘7b挂住。此外,由于前板10被按压部26c朝上缘27a按压,所以能够防止在前板10与下部外壳20之间生成间隙。
请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电子设备1,可以做出各种变化。
例如,在以上描述中,基板4配置于外部面板7的背面侧,并且止动部41形成在基板4上。然而,配置在外部面板7与电路板6之间并形成有止动部41的构件可以不是如上所述的板状构件。或者,在外部面板7与电路板6之间不设置基板4,而止动部41可一体地形成在外部面板7上。
在以上描述中,在按钮3与电路板6之间设置有橡胶构件5,而按钮3是经由橡胶构件5按压形成在电路板6上的接触构件61。然而,按钮3可直接按压接触构件61,而不在按钮3与电路板6之间设置橡胶构件5。
在以上描述中,前板10只设置在右前壁22c的前侧。然而,与右前壁22c类似,左前壁22b也可配置成向后与下部外壳20的最前壁27的上缘27a隔开,而前板10可设置在右前壁22c以及左前壁22b的前侧。
在以上描述中,前板10形成为独立于外壳本体22。然而,前板10也可一体地形成在外壳本体22上。
在以上描述中,前板10具有两个板状构件,即外部面板7和基板4。然而,在达成上述第二目的的电子设备中,前板10可由一个板状构件形成。
在以上描述中,前板10设置有按钮3。然而,在达成上述第二目的的电子设备中,前板10可不设置这种按钮3。在该电子设备中,在前板10的背面侧可不设置电路板6。
在以上描述中,按压部26c形成在下部外壳20上。然而,按压部26c也可形成在例如设置于外壳2内侧的基架、或者上部外壳26等上。
在以上描述中,电子设备1包括作为沿前板10的后缘向上直立的壁的导光构件8,并且右前壁22c设置在导光构件8上。然而,代替导光构件8,外部面板7可包括设置在外部面板7的后缘7e并与外部面板7一体形成的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外部面板,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并形成有孔;
按钮,嵌入所述孔的内侧,并设置成能够在形成于所述外部面板中的孔的内侧沿所述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移动;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部面板的背面侧;和
止动部,形成于所述按钮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沿所述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并在所述按钮沿所述厚度方向发生移动时与所述按钮的边缘发生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设置于所述外部面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并且所述中间构件沿所述外部面板的厚度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而所述止动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构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外部面板和所述电路板安装至所述中间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中间构件中形成有位于所述按钮下方的孔,并且
所述止动部形成在所述孔的边缘上,并沿所述孔的圆周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钮之间,并将所述按钮按压到所述外部面板上,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按钮设置成能够发生相对位置变化。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形成为向上打开的下部外壳;和
上部外壳,配置成从上侧覆盖所述下部外壳,并组装至所述下部外壳,
其中,
所述上部外壳包括位于前部的前板,所述前板是配置成沿上下方向与所述下部外壳相对的板状构件,
所述前板配置成使其边缘沿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定位,并定位于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的内侧,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朝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按压所述前板的按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上部外壳还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形成为从上侧覆盖所述下部外壳,从而从上侧封闭所述下部外壳,并且
所述前板和所述外壳本体彼此独立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按压部形成在所述下部外壳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前板设置于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的角部的内侧,并且
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前板的方向朝所述角部倾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前板配置成使得作为所述前板的所述边缘的前缘沿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缘定位,并在所述前板的后缘形成有壁,
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前部的前壁,所述前壁位于形成于所述前板上的壁上,并且
所述外壳本体的前壁配置成使得该前壁的下缘定位成比所述前板的所述壁更靠近前方。
CN2010101594598A 2009-04-02 2010-03-3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18610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0569/09 2009-04-02
JP2009090569A JP5426217B2 (ja) 2009-04-02 2009-04-02 電子機器
JP2009090568A JP5329282B2 (ja) 2009-04-02 2009-04-02 電子機器
JP090568/09 2009-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066A true CN101861066A (zh) 2010-10-13
CN101861066B CN101861066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82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94598A Active CN101861066B (zh) 2009-04-02 2010-03-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89722B2 (zh)
CN (1) CN1018610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8542A (zh) * 2010-12-27 2012-07-11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操作按钮的安装方法
CN103037649A (zh) * 2011-10-06 2013-04-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304732A (zh) * 2016-10-19 2017-01-04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579B (zh) * 2010-04-15 2014-10-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源按键结构
JP5906136B2 (ja) * 2012-05-22 2016-04-20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ケース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US9713274B2 (en) * 2013-09-18 2017-07-18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32963B2 (en) * 2015-06-17 2017-08-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assembly
JP6389488B2 (ja) * 2016-07-11 2018-09-12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操作デバイス
KR102396645B1 (ko) * 2017-08-17 2022-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259A (zh) * 2002-03-22 2006-07-26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2008235722A (ja) * 2007-03-22 2008-10-02 Hivertec Inc プリント基板重ねフレーム構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7433B2 (ja) 1994-07-26 2002-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操作パネル
CN1132646C (zh) * 1996-10-11 2003-12-31 索尼计算机娱乐株式会社 游戏机用操作装置
US6641479B1 (en) * 1997-04-24 2003-11-0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Control unit and system utilizing the control unit
TW581701B (en) * 2000-01-14 2004-04-01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using a computer and computer for executing role-playing games
JP3930242B2 (ja) * 2000-11-02 2007-06-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2349634A (ja) * 2001-05-31 2002-12-0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振動吸収装置
SG115592A1 (en) * 2002-12-19 2005-10-28 Eta Sa Mft Horlogere Suisse Energy source mounting devic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EP1519453B1 (fr) * 2003-09-23 2006-06-28 Asulab S.A. Instrument électronique portable comprenant au moins un terminal d'entrée et/ou sortie adapté pour établir une communication avec une unité électronique logée à l'intérieur dudit instrument
JP4182430B2 (ja) * 2003-11-28 2008-11-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送信機
JP4433412B2 (ja) * 2005-05-15 2010-03-1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
US7466562B2 (en) * 2006-07-20 2008-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oolless method for alignment, retention, connection, termination and tes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4912235B2 (ja) * 2006-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用筐体及び電子機器
JP4470971B2 (ja) * 2007-08-07 2010-06-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259A (zh) * 2002-03-22 2006-07-26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2008235722A (ja) * 2007-03-22 2008-10-02 Hivertec Inc プリント基板重ねフレーム構造体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8542A (zh) * 2010-12-27 2012-07-11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操作按钮的安装方法
CN102568542B (zh) * 2010-12-27 2015-01-28 株式会社阿努美迪欧 电子设备及操作按钮的安装方法
CN103037649A (zh) * 2011-10-06 2013-04-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037649B (zh) * 2011-10-06 2015-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304732A (zh) * 2016-10-19 2017-01-04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WO2018072572A1 (zh) * 2016-10-19 2018-04-26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CN106304732B (zh) * 2016-10-19 2019-03-12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066B (zh) 2012-07-04
US20100254102A1 (en) 2010-10-07
US8289722B2 (en) 201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066B (zh) 电子设备
US10126783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US10228721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US10133314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CN108376040B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KR101909602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080298040A1 (en) Latch for interface card
US20090103251A1 (en) Operation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9201517B2 (en) Wireless mouse and wireless input device
CN106095197B (zh) 装饰圈及终端
CN106878504A (zh) 盖板组件、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US75819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2022943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39875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270923B2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58205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30107137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081072A2 (en)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JP5329282B2 (ja) 電子機器
CN200944203Y (zh) 具有整合型开关装置的计算机主机
CN2775736Y (zh) 具按键板的输入装置
JP2010097708A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スイッチシート
CN204464092U (zh) 侧压式开关的绝缘座体的改良结构
CN211321361U (zh) 电子装置
JP5426217B2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