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9233B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9233B
CN101859233B CN201010145120.2A CN201010145120A CN101859233B CN 101859233 B CN101859233 B CN 101859233B CN 201010145120 A CN201010145120 A CN 201010145120A CN 101859233 B CN101859233 B CN 101859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time
instruction
optical disc
dis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51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9233A (zh
Inventor
池田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5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9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04Error avo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27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storage system, e.g. in a DASD or network based storag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06F11/0754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 G06F11/0757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by exceeding a time limit, i.e. time-out, e.g. watchdo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7Optical disk device, e.g. CD-ROM, DV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根据与光盘装置连接的主机动态地设定适宜的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该光盘装置根据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从安装着的光盘介质读出数据,判定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的接收,并判定上位装置对处理指令的处理判定了超时的情况下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接收,在接收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复位指令为止,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测定从接收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复位指令为止的时间,确定比测得的时间短的处理界限时间,在接收到处理指令后至经过被确定的处理界限时间为止,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停止处理指令的处理,且将停止了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抑制主机的超时带来的复位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盘装置中,为防止主机的超时(time out)带来的复位,而设置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在超出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的情况下,向主机报告错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基于假设的多个超时时间的最小值设定固定值。
另外,盘阵列装置中,提案有在同时连接具有不同的超时时间的多个主机装置的情况下,对每个主机装置设定响应保证时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盘处理装置中,提案有基于开始数据传输后到接收SCSI总线复位为止的时间,更新在时间保持部保持的主机8-n的超时时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76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19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4227号公报
光盘装置在执行读出及写入的指令时,在产生内部错误的情况下,通过再次执行该指令的处理的重试处理,尝试恢复其内部错误。在对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设定了大的值时,能够将重试处理可使用的时间增大上述设定的量,可恢复内部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但主机向光盘装置发送复位指令的可能性变高。在主机向光盘装置发送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光盘装置从主机切断,当不再起动主机及光盘装置时,有时不能使用光盘装置。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在上述的盘阵列装置中,所连接的主机装置及各主机装置的超时时间是已知的。因此,可从管理终端对盘阵列装置预先设定各主机装置的超时时间。但是,本发明为对象的光盘装置还不清楚与哪个主机连接。即,在超时时间因操作系统(OS)而不同时,在对光盘装置存取的主机上运行的OS不明确,不能知道主机判断超时的时间。另外,超时时间也因在主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不同,因此,即使将光盘装置与相同的主机连接,也存在超时时间因存取而不同的情况。
另外,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在上述的盘处理装置中,在数据传输处理时产生了超时的情况下,通过在盘处理装置侧移至总线空闲阶段(bus free phase)而释放SCSI总线。但是,在通信中途突然移至总线空闲导致协议异常,因此,考虑主机装置将盘处理装置复位。盘处理装置复位时再起动,可能处理时间增大。另外,由于协议异常,从而也可能成为主机装置从总线切断盘处理装置,之后从主机装置不能使用盘处理装置的状态。
因此,理想的是根据连接于光盘装置的主机(OS、应用程序)动态设定适宜的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
发明内容
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之一例,如下所述。即,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根据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从安装着的光盘介质读出数据,在该光盘装置中,判定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的接收,并判定上述上位装置对上述处理指令的处理判定了超时的情况下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接收,在接收上述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上述复位指令为止,上述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测定从接收上述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上述复位指令为止的时间,确定比上述测得的时间短的处理界限时间,在接收到上述处理指令后至经过上述被确定的处理界限时间为止,上述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处理指令的处理,且将停止了上述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消息发送给上述上位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根据连接于光盘装置的主机设定适宜的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和主机之间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00:光盘装置:
101:光盘;
102:光头;
103:RF放大器;
104:译码器;
105:外部接口;
106:缓冲存储器;
107:系统控制器;
109:编码器;
110:激光驱动电路;
111:主轴电动机;
20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具备光头102、RF放大器103、译码器104、外部接口105、缓冲存储器106、系统控制器107、存储器108、编码器109、激光驱动电路110及主轴电动机111。
光盘装置100经由外部接口105与主机200连接,将从主机200输入的数据记录于可写入的光盘101(例如CD-R),且将从光盘101再现的数据向主机200输出。主轴电动机111驱动光盘101旋转。
光头102在从光盘101再现数据时向光盘101照射弱的激光,利用该激光的反射光再现记录于光盘101的数据,输出与反射光相对应的RF信号。另外,光头102在向光盘101记录数据时,向光盘101照射比再现时强的激光。光盘101通过照射激光的部分的热引起的相变化而在记录层上形成记录凹坑,使记录层的反射率发生变化,记录数据。
RF放大器103将通过光头102输出的RF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RF信号作为数字数据输出。译码器104根据对每种光盘设定的格式将从RF放大器103输出的数字数据解调,在进行了错误检测及错误修正后,将解调后的数据暂时存储于缓冲存储器106内。
外部接口105控制光盘100和与之连接的主机200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缓冲存储器106暂时存储从主机200经由外部接口105输入且向光盘101记录的数据。
编码器109根据对每种光盘设定的格式对从主机200输入且暂时存储于缓冲存储器106的数据进行调制。激光驱动电路110输出用于驱动光头102的激光光源的驱动信号。
系统控制器107是控制光盘装置100的动作的微处理机,控制译码器104、编码器109及外部接口105的动作。另外,系统控制器107控制暂时存储于缓冲存储器106的数据的读出及数据向缓冲存储器106的写入。另外,系统控制器107解析从主机200接收到的指令,并进行根据解析的指令的处理,执行设定后述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处理(图2)。
存储器108存储系统控制器107为执行处理而需要的数据、及通过处理生成的数据(例如测得的超时时间、设定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存储器108在其存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可以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存储后述的处理界限时间。通过将设定好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即使断开光盘装置100的电源,也能够保持所设定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且能够在再接通电源时使用已设定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
另外,在易失性的存储区域存储着处理界限时间的情况下,每次光盘装置100接通电源时设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因此,能够设定适宜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通过系统控制器107(微处理机)执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通过测定从主机200接收到处理指令后直至从主机200接收到复位指令为止的时间,测定主机200的超时(time out)时间。
首先,当对光盘装置100接通电源时,光盘装置100的系统控制器107就将光盘装置100的各种参数初始化。在该初始化处理中,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被设定为初始值。该初始值可以设定为比发生错误时主机判定为指令处理超时的时间长很多的时间(例如1分钟~无限大)。
其次,光盘装置100的系统控制器107从主机200接收处理指令时,起动用于测定主机200的超时时间的计时器(步骤201)。而且,执行根据接收到的指令的处理(步骤202)。例如,当接收再现指令时,将记录于光盘101的数据再现。
在根据该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执行中,系统控制器107监视来自主机200的复位指令,并判定是否接收到了复位指令(步骤203)。
其结果是,在接收到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判定为主机200超时,因此,基于在步骤201起动的计时器,测定从主机200接收处理指令开始到接收复位指令为止的经过时间。而且,将测得的经过时间推定为主机200的超时时间(步骤208)。
其次,系统控制器107基于所推定的主机200的超时时间决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步骤209)。该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被设定为比所推定的超时时间短。这为了在主机200超时(发送复位指令)之前能够将指令处理结束向主机200可靠地发送,而被设定为比所推定的超时时间短光盘装置100内部处理的总消耗时间(步骤205~207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及主机200的通信所需的时间。在此决定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被用于下次之后接收的指令处理。
其次,进入步骤210,并根据所接收的复位指令执行复位处理,将该复位处理的结束发送向主机200(步骤211),结束该复位处理。通过该复位处理,光盘装置100成为初始状态。
这样,光盘装置100测定主机200的超时时间并决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
另外,在接收到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后的最初的处理指令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处理(或使处理延迟),而判定为主机200超时,执行步骤208~211的处理,并设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
另外,主机200也可以在起动后向光盘装置100发送模拟的指令(例如读出程序的处理不需要的数据的指令等),对光盘装置100测定超时时间,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设定为适宜的初始值。
其次,对使用着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指令处理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步骤203中,在没有从主机200接收到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判定指令处理是否正常结束(步骤204)。在指令处理正常结束的情况下,将指令处理的结束向主机200发送(步骤207)。另一方面,在步骤204中,在判定为指令处理没有正常结束的情况下,即指令处理异常结束的情况下、或指令处理还未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05。
在步骤205中,基于在步骤201起动的计时器,判定从主机200接收处理指令后的经过时间的超时。即,将为进行指令处理而经过的时间和在步骤209决定的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进行比较。而且,在经过时间未到达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02,继续指令处理。另外,在指令处理还未结束的情况下,继续现在进行的指令处理,在指令处理因一次错误而结束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指令处理。
另一方面,在指令处理经过时间到达指令处理界限时间(或超过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12。
在步骤212中,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再次设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具体而言,设置对指令处理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在该计数器达到规定值(例如10次)的情况下,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延长规定时间(例如5秒)。通过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延长,在步骤203判定为是,再设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机会增加。因此,在主机200改变的情况下,另外在对光盘装置100进行存取的程序(应用程序或OS)改变的情况下,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被再设定为适宜的时间。
另外,不是指令处理的次数,通过从设定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的时刻经过规定时间,也可以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再设定为长的时间。
另外,根据安装于光盘装置100的光盘(介质)的种类(根据使用其介质的应用程序),超时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在安装介质时(对盘托盘进行开闭时),也可以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再设定为长的时间。
之后,停止指令处理的执行(步骤206),并向主机200发送指令处理的异常结束(步骤207)。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可以根据主机200的超时时间将指令处理的执行能够耗费的时间最大化。
另外,也可以根据记录于所安装的光盘中的管理信息判定所安装的光盘的种类及/或记录于所安装的光盘内的内容(即判定记录于光盘的数据是流式数据还是文件数据),并根据其判定结果设定不同的处理界限时间。例如,若为设定了防拷贝的光盘,则记录于光盘的数据为流式数据的可能性高,因此,也可以将指令处理界限时间设为短的值。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0和主机200之间的指令的交换的时序图。
主机200向光盘装置100发布处理指令(例如读命令、写入命令)301。主机200在即使发送处理指令后经过规定的超时时间311也不能从光盘装置100响应的情况下,判定为超时,并发布复位指令304。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判定为超时的情况下,存在光盘装置100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主机200将先发布的处理指令的处理强制中止,进而发行用于进行相同处理(或下一处理)的处理指令。
光盘装置100从主机200接收处理指令301时,为测定超时时间312而驱动计时器。而且,光盘装置100从主机200接收复位指令304时,根据起动的计时器测定超时时间312。而且,设定比超时时间312短的处理界限时间313。处理界限时间313是光盘装置100判定指令的处理时间是否超过处理界限时间313,在指令处理时间超过指令界限时间313的情况下,发送对指令的响应303所需的时间。
另外,处理界限时间313的初始值可以设定为比主机200发送处理指令301后到发送复位指令304为止的时间长的时间(例如1分钟)。即,可以设定根据主机200的程序判定的最大的超时时间以上的时间。这样,当设定处理界限时间313的初始值时,能够不根据通过主机200运行的程序而在初次超时时测定超时时间。
光盘装置100在设定了处理界限时间313后从主机200接收处理指令301时,判定接收到的指令301的处理是否在处理界限时间313内结束(302)。光盘装置100在处理界限时间313内没有结束指令的处理时,发送指令处理未完成的意思的响应303。主机200接收到指令处理未完成的意思的响应303时,不发送复位指令304而进一步发布用于进行相同的处理(或下一处理)的指令。
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主机200不发布复位指令,不将光盘装置100的动作初始化。由此,主机200将光盘装置100判定为故障的机会减少。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机200根据来自主机200的复位指令304测定主机200(在主机200上运行的程序)的超时时间312,并设定比测得的超时时间312短的处理界限时间313。而且,光盘装置100在接收到的指令301的处理在处理界限时间313内未结束的情况下,发送指令处理未完成的意思的响应303。因此,光盘装置100能够动态地设定指令处理界限时间。因此,即使在连接着具有未知的超时时间的主机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宜的指令处理的界限时间。
由此,能够确保对应于主机200(在主机200上运行的程序)的适宜的指令的处理时间,能够增大用于指令处理的容许时间。因此,在光盘装置100中,能够增加正常执行指令的机会,可实现少发生错误的稳定的动作。
另外,主机200判定为超时的机会减少,因此,不发布复位指令304。另外,通过重复发布复位指令,主机200不会判断光盘装置100发生故障,不切断光盘装置100。
另外,由于处理界限时间逐渐增加,所以即使在重复测定主机200的超时时间312且变更了与光盘装置100连接的主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重新设定处理界限时间。特别是在主机运行的OS改变了的情况下(例如主机为双引导(dual boot),起动的OS变化的情况下)、主机侧的执行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例如在主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变更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宜的处理界限时间。

Claims (6)

1.一种光盘装置,其根据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从安装着的光盘介质读出数据,该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判定来自上位装置的处理指令的接收,并判定所述上位装置对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判定了超时的情况下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接收的单元;
在接收所述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所述复位指令为止,所述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测定从接收所述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所述复位指令为止的时间的单元;
确定比所述测得的时间短的处理界限时间的单元;和
在接收到所述处理指令后至经过所述被确定的处理界限时间为止,所述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且将停止了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消息发送给所述上位装置的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停止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消息是指将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异常终止的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界限时间确定为比该处理界限时间的目前的值长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了规定次数的所述处理指令的处理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界限时间确定为比该处理界限时间的目前的值长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比从所述上位装置发送所述处理指令开始至接收所述复位指令为止的时间长的时间设定为所述处理界限时间的初始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含有非易失性存储区域的存储装置,
将所述确定的处理界限时间保存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区域。
CN201010145120.2A 2009-04-06 2010-03-26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9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1891 2009-04-06
JP2009091891A JP2010244611A (ja) 2009-04-06 2009-04-06 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233A CN101859233A (zh) 2010-10-13
CN101859233B true CN101859233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82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512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9233B (zh) 2009-04-06 2010-03-26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0767B2 (zh)
JP (1) JP2010244611A (zh)
CN (1) CN101859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16221A (ja) * 2011-07-01 2013-01-24 Funai Electric Co Ltd 転送制御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US9770232B2 (en) 2011-08-12 2017-09-26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Heart occlusion devices
WO2014109054A1 (ja) * 2013-01-11 2014-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コーダ、サーボアンプ、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サーボ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交換方法
KR102560229B1 (ko) 2016-06-29 2023-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US10884659B2 (en) * 2018-06-29 2021-01-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Host timeout avoidance in a memory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1853A (ja) * 1998-12-17 2000-06-30 Nec Corp コマンドキュー制御装置
JP2001014227A (ja) * 1999-06-30 2001-01-19 Nec Corp タイムアウト時間更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357619A (ja) * 2000-06-14 2001-12-26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334778A (ja) * 2006-06-19 2007-12-27 Fujitsu Ltd 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7808A (ja) * 1998-05-20 1999-11-30 Hitachi Ltd 外部記憶装置コントローラのリトライ制御装置
JP2006119886A (ja) 2004-10-21 2006-05-11 Nec Corp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1853A (ja) * 1998-12-17 2000-06-30 Nec Corp コマンドキュー制御装置
JP2001014227A (ja) * 1999-06-30 2001-01-19 Nec Corp タイムアウト時間更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357619A (ja) * 2000-06-14 2001-12-26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334778A (ja) * 2006-06-19 2007-12-27 Fujitsu Ltd 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40767B2 (en) 2011-10-18
CN101859233A (zh) 2010-10-13
US20100254235A1 (en) 2010-10-07
JP2010244611A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9233B (zh) 光盘装置
CN100543667C (zh) 盘驱动器
US7487392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writing data in nonvolatile memory
JP3219988B2 (ja) セキュリティ機能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パスワード管理方法
JP5153884B2 (ja) 情報記憶装置
JP379985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または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での制御方法
US659420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200500339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disk drive firmware in a raid storage system
JP2009187049A (ja) 装置
US20070143539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ad/write command thereof
US20070255518A1 (en) Performance testing of disk drives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s
CN101256818A (zh) 存储装置和控制装置
JP3120769B2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562753B2 (ja) 光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の読出し制御方式
WO2003083866A1 (fr)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de bande, appareil de commande, procede de commande, programm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JP200601895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ライブラリ装置
JP2004310481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5316667A (ja) ファームウェアの更新方法
JP2001184780A (ja) 記録機器の記録制御方法
CN100449630C (zh) 光盘装置
JP2000293963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リトライ処理方法
US20040037125A1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disk drive enabling recovery from error state with high probability, and recording medium
JPH0660550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H07121974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004580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