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4723A -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4723A
CN101854723A CN201010189563A CN201010189563A CN101854723A CN 101854723 A CN101854723 A CN 101854723A CN 201010189563 A CN201010189563 A CN 201010189563A CN 201010189563 A CN201010189563 A CN 201010189563A CN 101854723 A CN101854723 A CN 101854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equency
frequency chunks
user
comm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9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4723B (zh
Inventor
三木信彦
丹野元博
樋口健一
佐和桥卫
新博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5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4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04L5/026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using cod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4/00Combined time-division and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Abstract

发送装置包括:无线资源分配部件,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对各个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以及发送部件,通过所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用各个物理信道发送的信息。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06年3月20日,申请号为200680016002.3,发明名称为《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方式(3G)之一的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方式中,作为实现从基站对移动站的链路(以下,称为下行链路)中的高速分组传输的方式,HSDPA(High Speed DownlinkPacket Access)被标准化。
在HSDPA中,为了使可实现的吞吐量增加,采用了如下的分组调度技术:在基站上连接的用户共享无线资源(以下,称为共享分组信道),基站将其无线资源优先分配给传播状态良好的用户。
在HSDPA中,由于在5MHz的信道带宽中进行单载波的信号传输,因此该共享分组信道所信号传输的数据使用5MHz的全信道带宽,对各个用户的发送时隙的分配基本上基于时间复用进行。此外,为了实现该共享分组信道传输,用于通知对哪个用户分配了相应了发送时隙等的控制信道也使用5MHz的整个信道带宽来进行信号传输。
另一方面,正开始有关UMTS的长期性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标准化,同时推进作为3G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方式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方式(4G)的研究。3G的LTE和4G方式中,期望灵活地支持从以蜂窝系统为首的多小区环境到热点区域和房间等孤立小区环境,进而在两种小区环境下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3G的LTE和4G方式中作为应用于下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认为使用多数副载波来发送信号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有力的候选(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OFDM中,将要发送的数据序列进行串并行变换,使用多个副载波对并行的数据序列的信号进行信号传输。由此,码元速率变为低速,可以抑制从发送机到接收机的因传送路径的不同而产生的延迟波(多路径)的影响,将高速的信息速率的信号高质量地进行信号传输。
此外,为了通过使用了OFDM的无线接入方式来支持多小区环境,期望采用一小区的频率再用而实现大容量化。实现一小区的频率再用时,为了抑制使用来自周边的相邻小区的同一频率的干扰信号的影响,应用扩频是有效的。
因此,在应用了扩频的OFDM(OFDM with Spreading)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输入数据在信道编码、数据调制后,通过应用扩频,进行串并行变换及傅里叶逆变换而生成多载波的信号,插入保护间隔后被发送。具体来讲,作为应用了扩频的情况,例如采用了8作为扩频率时,各个码元被扩频到8个副载波而发送。此外,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较小时,不必使用扩频,因此用1作为扩频率,各个副载波发送不同的数据D1、D2、...。
即使在如上所述的OFDM和采用了扩频的OFDM中,也可以使用与HSDPA相同的共享信道来采用分组调度技术,由此可以增大吞吐量。这时,在共享信道的传输中,由于在OFDM中进行多载波传输,因此除了可以像HSDPA那样通过时间复用来对各个用户进行发送时隙的分配的方法之外,还可以按每个副载波单位或者管理多个副载波的每个频率块单位,对各个用户分配无线资源(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因此,在信道带宽内使用多载波传输进行信号传输时,可以有与HSDPA不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
但是,在这样的OFDM和使用了扩频的OFDM中,为了实现实际的移动通信,不仅需要传输这样的共享信道,还需要传输用于传输共享信道的控制信息的必要的控制信道、或者将对连接到基站的所有用户进行发送的系统信息、寻呼(paging)信息进行信号传输的公共控制信道。
非专利文献1:J.A.C.Bingham,”Multicarrier modul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anidea whose time has come”,IEEE Commun.Mag.,pp.5-14,May 1990.
非专利文献2:W.Wang,T.Ottosson,M.Sternad,A.Ahlen,A.Svensson,”Impact ofmultiuser diversity and channel variability on adaptive OFDM”,IEEEVTC2003-Fall,pp.547-551,Oct.20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上述的多个副载波进行信号传输的多载波传输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下行链路中,对于发送不同种类的信息的物理信道,存在没有明确如何将无线资源进行最佳分配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来分配无线资源的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一个特征在于,在发送多个副载波的发送装置中包括:无线资源分配部件,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对各个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以及发送部件,通过所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各个物理信道发送的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分配无线资源。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一个特征在于,在发送多个副载波的发送装置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中包括:接收用于表示接收质量的信息的步骤;基于所述接收质量,决定发送的用户的步骤;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对各个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步骤;以及通过所分配的所述无线资源,对所述发送的用户发送各个物理信道发送的信息的步骤。
这样,可以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分配无线资源,可以将各个物理信道发送的信息发送给用户。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发送装置的一个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分配部件,决定对各用户的分配对象的频率块,频率块通过频率轴方向的多个副载波和时间轴方向的多个OFDM码元而形成,频率块的时间轴方向的长度相当于发送时隙,频率块遍及系统频带在频率轴方向上被配置多个;以及发送部件,通过在所述分配部件中决定的频率块发送数据,在将对于同一用户的频率块分配给两个以上的连续的发送时隙的情况下,所述分配部件进行决定,使得分配给第一发送时隙的频率块和分配给第二发送时隙的频率块隔开规定的间隔。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分配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方法包括:所述分配方法包括:决定步骤,决定对各用户的分配对象的频率块,频率块通过频率轴方向的多个副载波和时间轴方向的多个OFDM码元而形成,频率块的时间轴方向的长度相当于发送时隙,频率块遍及系统频带在频率轴方向上被配置多个;以及发送步骤,通过决定的频率块发送数据,在将对于同一用户的频率块分配给两个以上的连续的发送时隙的情况下,所述决定步骤进行决定,使得分配给第一发送时隙的频率块和分配给第二发送时隙的频率块隔开规定的间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能够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来分配无线资源的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应用了扩频的OFDM通信方式的说明图。
图1B是表示应用了扩频的OFDM通信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物理信道的分类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接收质量等级、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的组合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及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C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D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E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F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G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H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I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J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K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6L是表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B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C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D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E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F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G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H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I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J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K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7L是表示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9A是表示时间复用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图9B是表示时间复用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11A是表示频率复用的并用例的说明图。
图11B是表示频率复用的并用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码复用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7A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7B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对组播信道及其他的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高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2A是表示高速移动性的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2B是表示高速移动性的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3A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3B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5B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6A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6B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7A是表示低速数据速率用户的复用的说明图。
图27B是表示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0发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为了说明实施例,在所有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对象的下行链路中的物理信道。
本实施例中作为对象的下行链路中的物理信道分类为公共控制信道、共享信道、发送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和第二层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以下,称为控制信令信道)、组播信道。
公共控制信道是发送到基站所覆盖的整个小区的信道,例如,发送广播信息、寻呼信息等。
共享信道发送对各个用户的业务量数据、使用了上位层的信号的控制信号数据等。例如,作为使用了上位层的信号的控制信号,可例举表示TCP/IP中有无接收差错的ACK/NACK。
作为物理层的控制信息,控制信令信道例如发送自适应调制中的调制方式、编码率的信息等。此外,作为物理层的控制信息,控制信令信道例如发送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例如表示被分配了哪个码元、副载波的信息等。
此外,作为第二层的控制信息,控制信令信道例如发送分组重发控制的信息。此外,作为第二层的控制信息,控制信令信道例如发送分组调度的分配信息等。
组播信道是用于组播的信道。
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装置。
发送装置例如设置在基站,发送下行信道。
发送装置100使用整个频带、或者遍及整个频带而离散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频带来发送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由此,可以得到频域下的分集效应。
此外,发送装置100分割时域和频域,基于对用户分配接收状态良好的部分的分组调度,发送共享信道。由此,可以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
此外,发送装置100也可以基于使用了整个信道频带的时域的分组调度,发送共享信道。由此,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发送装置100包括:公共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10;控制信令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20;共享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30;与公共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10、控制信令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20及共享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30连接的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与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连接的IFFT单元150;以及与IFFT单元150连接的保护间隔插入单元160。
公共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10包括:被输入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发送数据的信道编码单元102;与信道编码单元102连接的数据调制单元104;以及与数据调制单元104连接的扩频单元106。扩频单元106与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相连接。
共享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30包括:被输入来自各个用户的数据的分组调度单元128;与分组调度单元128连接的信道编码单元122;与信道编码单元122连接的数据调制单元124;以及与数据调制单元124连接的扩频单元126。扩频单元126与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相连接。
控制信令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20包括:与作为调度部件的分组调度单元128连接的信道编码单元112;与信道编码单元112连接的数据调度单元114;以及与数据调度单元114连接的扩频单元116。扩频单元116与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相连接。
来自各个用户的数据输入到分组调度单元128。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基于表示从各个用户(接收站)所发送的无线状态的反馈信息,执行分配到共享信道的用户进行选择的分组调度。例如,分组调度单元128分割时域和频域,对用户分配无线状态良好的部分。
此外,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决定对于所选择的用户的信道编码率及数据调制方式。此外,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决定对于所选择的用户的扩频率。例如,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基于图4所示的用于表示相对于接收质量等级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的信息,决定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以能够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算法,最高效率地发送。
表示相对于接收质量等级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的信息中,规定了接收质量等级越好,调制阶数越大的数据调制方式及越大值的编码率。例如,数据调制方式随着接收质量等级变好而规定有Q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编码率随着接收质量等级变好而规定有从1/9到3/4的较大值。这里所规定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根据发送装置所设置的环境、小区等而被变更。
此外,分组调度单元128将通过分组调度所得到的信息,例如表示所选择的用户的用户ID、表示对该用户的发送所使用的扩频率、信道编码率及数据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12、数据调制单元124及扩频单元126。
此外,分组调度单元128将通过分组调度所选择的用户的发送数据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22,该信息被输入到数据调制单元124。
信道编码单元122按照分组调度单元128所选择的信道编码率,对发送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并输入到数据调制单元124。
数据调制单元124按照分组调度单元128所选择的数据调制方式,对进行了信道编码的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并输入到扩频单元126。
扩频单元126以分组调度单元128所选择的扩频率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发送数据进行扩频,并输入到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
另一方面,通过分组调度单元128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12的控制信息在信道编码单元112,按照预先所设定的信道编码率进行信道编码,并输入到数据调制单元114。
数据调制单元114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数据调制方式,对进行了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调制,并输入到扩频单元116。
扩频单元116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扩频率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控制信息进行扩频,并输入到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
此外,通过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信息被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02,按照预先所设定的信道编码率进行信道编码,并输入到数据调制单元104。
数据调制单元104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数据调制方式,对进行了信道编码的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并输入到扩频单元106。
扩频单元116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发送数据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扩频率进行扩频,并输入到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
在信道编码单元102及112中所使用的信道编码率、在数据调制单元104及114中所使用的数据调制方式、扩频单元106及116中所使用的扩频率可根据环境及小区(蜂窝)而变更。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及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
参照图5说明。
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结构1所示,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一个副载波以上的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将至少一个的副载波块分配给表示分组传输中的发送的一个单位(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的发送时隙。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分配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被分配的以外的无线资源。这样,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通过在遍及整个频带的离散的频域进行映射,从而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如结构2所示,对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也可以在表示分组传输中的发送的一个单位(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的发送时隙,将构成该发送时隙的多个码元中的至少一部分码元分配给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
此外,这时,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将分配了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的码元以外的码元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将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在整个频带进行映射,因此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如结构3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在频率轴方向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由一个副载波以上的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在时间轴方向按每多个OFDM码元进行分割,由多个副载波及多个OFDM码元构成频率块。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也可以在多个频率块中至少选择一个频率块,分配给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近而,也可以将构成该频率块的多个OFDM码元中的至少一部分码元分配给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
此外,这时,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共享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也可以将分配了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的码元以外的码元及频率块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将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在整个频带中的离散的频域进行映射,因此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IFFT150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
GI附加单元160通过对发送的信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OFDM方式中的码元。保护间隔通过对传输的码元的先头或者末尾的一部分进行复制而得到。
以下,分为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及共享信道,具体地说明无线资源的分配。
首先,参照图6A~图6L说明对于公共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公共控制信道是面向小区内的所有用户的信息。并且,小区内的用户需要能够以必要的空间概率(spatial probability)、且必要的质量,例如以规定的差错率进行接收。因此,在整个频带中仅由某个规定的窄带来进行了发送时,该频率下的接收状态会因各个用户而不同,因环境而产生接收状态差的用户。此外,由于是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因此无法进行对分组调度进行分配,从而进行信号传输这样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公共控制信道中,不采用分组调度,而对整个频带、或者遍及整个频带而离散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频带分配信道。由此,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例如,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A所示,将公共控制信道分配给至少一个发送时隙,在进行了分配的发送时隙中利用全部的整个频带而进行发送。通过这样使用整个频带,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B所示,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由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对至少一个的副载波块连续地映射公共控制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C所示,将结构1和2进行组合,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映射公共控制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D所示,将公共控制信道分配给至少一个发送时隙内的一部分码元,在进行了分配的码元中利用全部的整个频带而进行发送。通过这样使用整个频带,可以利用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E所示,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由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对至少一个副载波块内的一部分副载波连续地映射公共控制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F所示,将结构3和4进行组合,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一部分码元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副载波映射公共控制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G所示,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码元映射公共控制信道。此时,在各个发送时隙中,配置所映射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使得其位置至少在一部分的副载波块中不同。这样,通过将公共控制信道在频率方向及时间轴方向进行映射,除了频率分集效应之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例如,接收机在进行高速移动时,有时某个频率中的接收质量会在某一瞬间下降。这样的情况下,在各个副载波块中,通过使所映射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至少在一部分的副载波块中不同,从而可以得到时间分集效应,可以改善接收质量。
此外,对公共控制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6H所示,也可以将在图6G中已说明的发送时隙相隔规定的时间而发送规定的次数。这样,通过将同样的发送时隙发送多次,除了频率分集效应之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这时,发送发送时隙的时间间隔按照环境而被自适应地控制。例如,在移动较少的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中发送间隔被设定得较长,在移动较大的大街中的这样的环境中发送间隔被设定得较短。此外,也可以使在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码元中所映射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与上一次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不同。
这里,如图6I所示,在图6G及图6H中已说明的各个副载波块中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是基于规定的标准而预先固定地决定的。此外,也可以如图6J所示,将各个副载波块中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在各个副载波中随机地决定。
此外,在图6H中,如图6K所示,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与第一次相同的信息。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再次解调(无分组合成,Type-Ⅰ)。
此外,如图6L所示,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与上一次接收的公共控制信道进行分组合成,进行重新解调(有分组合成,Type-Ⅰ)。由此,可以改善接收SIR。
此外,在图6H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以与第一次不同的模型进行了分组调度的分组(有分组合成,Type-Ⅱ)。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三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与上一次接收的公共控制信道进行分组合成,进行重新解调。由此,可以改善编码增益。
此外,在图6H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将表示公共控制信道的信息分割成两个以上进行发送。在第一次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中存储有信息,对于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存储有冗余码的情况下,在第一次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失败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无法解码。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表示公共控制信道的信息分割成两个以上进行发送,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这时,也可以发送存储了将表示公共控制信道的信息分割进行发送的发送时隙和冗余码的分组。
这时,需要由发送机和接收机预先决定公共控制信道的分割数。作为预先决定的信息,需要用于进行分组合成的分组号、穿孔图案(puncture pattern)及星座图(constellation)、表示新或者重发分组的位。表示新或者重发分组的位考虑ACK/NACK位差错,为了不进行错误的合成而需要。
接着,参照图7A~图7L说明对于控制信令信道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控制信令信道是将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所调度的各个用户作为对象而被发送的信号,期望小区内的调度的特定多数的用户需要能够以必要的空间概率、且必要的质量,例如以必要的差错率进行接收。因此,不进行分组调度的应用,而对整个频带、或者遍及整个频带而离散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频带分配信道。由此,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例如,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A所示,将控制信令信道至少分配给一个发送时隙,在进行了分配的发送时隙中利用全部的整个频带进行发送。通过这样使用整个频带,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B所示,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由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对至少一个的副载波块连续地映射控制信令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C所示,将图7A和图7B进行组合,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映射控制信令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D所示,将控制信令信道分配给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一部分码元,在进行了分配的码元中利用全部的整个频带而进行发送。通过这样使用整个频带,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E所示,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分割为由多个副载波所构成的副载波块,对至少一个副载波块内的一部分副载波连续地映射控制信令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F所示,将图7C和图7D进行组合,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一部分码元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副载波映射控制信令信道。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进行映射,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G所示,对至少一个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码元映射控制信令信道。此时,在各个发送时隙中,配置所映射的控制信令信道的位置,使得其位置至少在一部分的副载波块中不同。这样,通过将控制信令信道在频率方向及时间轴方向进行映射,除了频率分集效应之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例如,接收机在进行高速移动时,有时某个频率中的接收质量会在某一瞬间下降。这样的情况下,在各个副载波块中,通过使所映射的控制信令信道的位置至少在一部分的副载波块中不同,从而可以得到时间分集效应,可以改善接收质量。
此外,对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如图7H所示,也可以将在图7G中已说明的发送时隙相隔规定的时间而发送规定的次数。这样,通过将同样的发送时隙发送多次,除了频率分集效应之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而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这时,发送发送时隙的时间间隔随着环境而相应地进行控制。例如,在移动较少的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中发送间隔被设定得较长,在移动较大的大街这样的环境中发送间隔被设定得较短。此外,也可以使在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发送时隙的至少一个副载波块的一部分码元中所映射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与上一次所发送的公共控制信道的位置不同。
这里,如图7I所示,在图7G及图7H中已说明的各个副载波块中的控制信令信道的位置是基于规定的标准而预先固定地决定的。此外,也可以如图7J所示,将各个副载波块中的控制信令信道的位置在各个副载波中随机地决定。
此外,在图7H中,如图7K所示,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发送与第一次相同的信息。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进行重新解调(无分组合成,Type-Ⅰ)。
此外,如图7L所示,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与上一次接收的控制信令信道进行分组合成,进行重新解调(有分组合成,Type-Ⅰ)。由此,可以改善接收SIR。
此外,在图7H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发送以与第一次不同的图案进行了穿孔的分组(有分组合成,Type-Ⅱ)。这时,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三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与上一次接收的控制信令信道进行分组合成,进行再次解调。由此,可以改善编码增益。
此外,在图7H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将表示控制信令信道的信息分割成两个以上进行发送。在第一次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中存储有信息,对于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存储有冗余码的情况下,在第一次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的接收失败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控制信令信道无法进行解码。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表示控制信令信道的信息分割成两个以上进行发送,可以通过时间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这时,也可以发送存储了将表示控制信令信道的信息分割进行发送的发送时隙和冗余码的分组。
这时,需要由发送机和接收机预先决定控制信令信道的分割数。作为预先决定的信息,需要用于进行分组合成的分组号、穿孔图案及星座图、表示新或者重发分组的位。考虑ACK/NACK位差错,并为了不进行错误的合成,表示新分组或者重发分组的位是必要的。
以上,说明了对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
接着,说明对多个公共控制信道及控制信令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这里,分为对应用时间复用的情况、并用频率复用的情况及并用码复用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应用时间复用的情况进行说明。
这时,如图8所示,发送装置构成为:作为信道#1被输入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公共控制信道生成单元110;作为信道#2从分组调度单元128被输入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20;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IFFT单元150;以及保护间隔插入单元160。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包括:与扩频单元106及116连接的切换单元131;与切换单元131连接的切换控制单元132及串并行变换单元133。串并行变换单元133与IFFT单元150相连接。
切换控制单元132进行控制,以对每个码元或每个发送时隙切换所发送的信道。切换单元131根据来自切换控制单元132的控制信号,实时地切换所发送的信道,并输入到串并行变换单元133。
例如,如图9A所示,切换控制单元132在所分配的频率块中,将时域分割成多个,在被分割的时域中进行切换,以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物理信道。例如切换控制单元132进行切换,以对每个所分配的时域中包含的码元,例如每个信道#1、#2、#3、...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等多个物理信道。
这时,对未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其它的物理信道,例如后述的共享信道。
如此,通过使用至少一个的频率块,以码元等级来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质量。
此外,例如,如图9B所示,切换控制单元134也可以如下进行切换,以对每个发送时隙、对其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频率块的规定的OFDM码元,将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由两者构成的多个物理信道作为例如信道#1、#2来进行分配。
这时,对未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其它的物理信道,例如后述的共享信道。如此,通过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可以使用整个频带来发送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接着,说明并用频率复用的情况。这时,在仅用上述的时间复用能够复用的物理信道数较少时,对并用了时间复用时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并用频率复用时的发送装置与参照图8说明的发送装置,在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的结构上有所不同。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包括:与扩频单元106及116连接的副载波映射单元134;以及与副载波映射单元134连接的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副载波映射单元134与IFFT单元150相连接。
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决定用于映射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副载波,并将其结果输入到副载波映射单元134。副载波映射单元134基于所输入的副载波的信息,对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进行映射。
例如,如图11A所示,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将频率块中的频带分割成多个频带,对每个所分割的频带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并且,也可以将频率块的时域分割成多个,将对所分割的每个时域分配的多个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按照时分方式进行变更。
例如,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在所选择的多个频率块中,将各个频率块中的频带进行二分割,发送时隙进行了三分割时,对各个被分割的每个块,例如信道#1、#2、#3、...#6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
如此,通过使用多个频率块,并对将各个频率块中的频带进行了分割的每个频带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例如,如图11B所示,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也可以按照发送时隙等级,对该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频率块的规定的OFDM码元,将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例如作为信道#1、#2、#3、#4进行分配。
例如,副载波映射控制单元135对所分配的频率块的规定的OFDM码元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这时,对未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其它的物理信道,例如后述的共享信道,以时分方式进行切换。
如此,通过按频率块等级来分配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可以使用遍及整个频带的离散的一部分来发送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接着,说明并用码复用的情况。
并用码复用时的发送装置与参照图8说明的发送装置在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的结构上有所不同。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包括:与扩频单元106及116连接的码复用单元137;以及与码复用单元137连接的码复用控制单元136。码复用单元137与IFFT单元150相连接。
码复用控制单元136进行对通过不同的扩频码而被扩频的扩频单元106及116的输出信号进行码复用的控制。码复用单元137对所输入的信道进行码复用。
例如,如图13所示,码复用控制单元136按发送时隙等级,对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OFDM码元中的规定的OFDM码元,将多个公共控制信道、控制信令信道、或者其两者例如作为信道#1、#2来进行分配,从而进行码复用。
这时,对未分配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其它的物理信道,例如后述的共享信道。
如此,通过使用多个频率块,并对公共控制信道以及控制信令信道进行码复用,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质量。
接着,说明对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共享信道是面向各个用户的信息,因此可以应用分组调度。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频率轴方向上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按每一个或者每多个副载波进行分割,时间轴方向上按每一个或者每多个OFDM码元进行分割,将码轴方向按每一个或者每多个码进行分割,并由一个或者多个副载波、多个OFDM码元、及多个码构成频率块,并将该频率块作为单位来分配无线资源。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组调度,在多个频率块中,至少选择一个频率块。此外,分组调度的结果被通知给接收站。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基于来自接收站的反馈信息,例如接收信道状态,例如接收SIR,分配最适合的频率块。
由此,对各个用户,可以动态地变更分配的频率块,可以分配信道状态良好的频率块。因此,通过多用户分集效应,可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特性。
作为一个例子,参照图14说明8个用户的情况。即,说明将对于8个用户的各个共享信道分配给无线资源的情况。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将对系统所分配的整个频带例如分割成8个来构成频率块,对每个发送时隙,根据各个用户的接收状态分配无线资源。这里,频率块是指在各个发送时隙中,将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频带时产生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单位。
此外,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各个用户传输的信息量不同时,也可以根据数据速率来分配频率块。例如,根据高速的数据速率、例如大的文件大小的下载,以及低速的数据速率、例如声音这样的低速的传输速率的信号,分配频率块。这时,在高速的数据速率时,“要传输的分组的大小”比频率块的大小要大,而在低速的数据速率时,“要传输的分组的大小”比频率块的大小要小。
参照图15说明对高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高速的数据速率时,由于“要传输的分组的大小”比频率块的大小更大,因此在发送时隙中,分配多个频率块(组块)。例如,对于高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1,在某个发送时隙中分配三个频率块,在另一个发送时隙中分配四个频率块。
接着,参照图16说明对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低速的数据速率时,“要传输的分组的大小”比频率块的大小更小,因此将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进行集中,分配到一个频率块中。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由于“要传输的分组的大小”比频率块的大小更小,因此无法用所发送的信息来填满一个频率块。但是,如果仅使用频率块的一部分而空着剩余部分进行发送,则将会浪费无线资源。
因此,将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进行集中,分配到一个频率块中。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将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9及#10分配给相同的频率块,复用频率块而进行发送。由此,通过多用户分集效应,可以改善接收质量。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时,也可以在相同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多个频率块中,遍及至少两个频率块而进行分配。在一个频率块中集中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进行分配时,并不限定为接收状态良好的用户的集合会被分配,因此有时多用户分集效应会劣化。
这样的情况下,遍及多个频率块来分配无线资源。例如,如图17A所示,将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9、#10、#11及#12,在相同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多个频率块中,遍及至少两个频率块而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在图17A中对低速的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共享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同样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对移动速度快的用户,或者接收状态极端恶劣的用户进行分配时也同样有效。这是因为,在移动速度快的用户中信道变动非常快,因此通过分组调度的无线资源分配无法跟随该变动,无法通过多用户分集效应来得到改善效果。此外,对于接收状态非常差的用户,会成为非常低速的数据速率的条件,因此仅靠分配特定的频率块的一部分,有时将无法得到足够的信道编码增益而特性劣化。对于以上这样的条件的用户,如图17B所示,在相同发送时隙中所包含的多个频率块中,遍及至少两个频率块而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接着,参照图18说明对组播信道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在组播时,对某一特定的用户,从多个发送机发送数据。
如结构例1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组播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在表示分组传输中的发送的一个单位(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的发送时隙中,在构成该发送时隙的多个码元中,至少分配给一部分码元。
此外,这时,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组播以外的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对分配了组播信道的码元以外的码元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将组播信道遍及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因此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
此外,如结构例2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组播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也可以在表示分组传输中的发送的一个单位(TTI: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的发送时隙中,在构成该发送时隙的多个码元中,至少分配给一部分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时隙进行分配,以发送多次,例如两次相同的发送时隙。
此外,这时,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对组播以外的物理信道分配无线资源时,对分配了组播信道的码元以外的码元进行分配。由此,可以将组播信道遍及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因此可以通过频率分集效应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并且,还可以得到时间分集的效应。
此外,在构成例2中,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发送与第一次相同的信息。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例如,位于发送机的邻近的用户,一般可以用一次来接收。对于这样的用户,通过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组播信道,可以抑制电池的消耗。
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丢弃其信息,对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组播信道进行重新解调。此外,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组播信道与上一次接收到的组播信道进行合成,并再次解调。由此,可以改善接收SIR。
此外,在构成例2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发送以与第一次不同的图案进行了穿孔的分组。这时,在接收机端进行解调处理,判断是否存在解调差错。在没有解调差错时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例如,位于发送机的邻近的用户,一般可以用一次来接收。对于这样的用户,通过控制为不接收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组播信道,可以抑制电池的消耗。
在存在解调差错时,也可以不丢弃该信息,将第二次以后所发送的组播信道与上一次接收到的组播信道进行合成,并再次解调。由此,可以改善编码增益。
此外,在构成例2中,也可以使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发送与第一次不同的信息。例如,将表示组播信道的信息分割为两个以上进行发送。在第一次发送的组播信道中保存信息,对于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保存冗余码时,如果第一次所发送的组播信道的接收失败,则第二次以后发送的组播信道将无法解码。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表示组播信道的信息分割为两个以上来进行发送,从而通过时间分集效应,可以改善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这时,也可以发送将表示组播信道的信息分割来发送的发送时隙和保存了冗余码的分组。
这时,需要由发送机和接收机预先决定组播信道的分割数。作为预先决定的信息,需要用于进行分组合成的分组号、穿孔图案及星座图、表示新或者重发分组的位。考虑ACK/NACK位差错,为了不进行错误的合成,表示新或者重发分组的位是必要的。
接着,说明在频率块内分配相对于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的方法。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分配了无线资源的频率块中复用共享信道。
首先,说明对高速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高数据速率的用户,基于频率和时间调度的结果,在频率块内复用一个用户的信号。例如,如图19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将时间复用和频率复用进行组合,复用一个用户的信号。
接着,参照图20说明对低速数据速率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低数据速率的用户,基于频率和时间调度的结果,在频率块内将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时间复用。由此,通过频率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质量。
此外,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低数据速率的用户,也可以基于频率和时间调度的结果,在频率块内将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频率复用。由此,通过时间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质量。
此外,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低速数据速率的用户,也可以基于频率和时间调度的结果,在频率块内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码复用。由此,与时间复用及频率复用相比,可以得到时间分集效应及频率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机中的接收质量。此外,通过应用低速的数据调制方式,例如QPSK、BPSK,可以减少正交性的破坏所引起的码间干扰的影响。
此外,例如,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低数据速率的用户,也可以基于频率和时间调度的结果,在频率块内将时间复用、频率复用及码复用进行组合,从而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
下面具体地说明。
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低数据速率的用户,如图21所示,在频率块内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时间复用。由此,特别是在低移动性的用户较多的环境中,通过频率分集效应可以提高接收质量。
另一方面,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对高据速率的用户,如图22A所示,将时间复用和频率复用进行组合,对频率块内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也可以对高数据速率的用户,如图22B所示,将时间复用和码复用进行组合,对频率块内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
此外,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还可以对低数据速率的用户,将时间复用、频率复用及码复用进行组合,对频率块内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
例如,如图23A及图23B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将频率块中的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进行复用。图23A是分配了连续的时域的情况,图23B是分配了离散的时域的情况。
此外,例如,如图24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在时域和频域中,也可以随机选择由副载波及OFDM码元所构成的快,将频率块内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
此外,如图25A及图25B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也可以将频率块中的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码域中进行复用。图25A是分配了连续的频域的情况(Hybrid TDM/CDM),图25B是分配了离散的频域的情况(HybridTDM/CDM)。
此外,如图26A及图26B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也可以在频域和码域中对频率块中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图26A是分配了连续的时域的情况(Hybrid FDM/CDM),图26B是分配了离散的时域的情况(HybridFDM/CDM)。
此外,如图27A及图27B所示,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也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以及码域中对频率块中的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图27A是分配了连续的频域的情况(Hybrid TDM/FDM/CDM),图27B是分配了离散的频域的情况(Hybrid TDM/FDM/CDM)。
如上所述,通过将频率块中的时域和频域及码域进行分割,在所分割的各个区域分配用户的信号,从而可以进行频率块内的多个用户之间的复用。
接着,参照图28说明本发明的发送装置100的动作。
由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信息被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02。在信道编码单元102中,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编码率,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步骤S2702)。
接着,在数据调制单元104中,对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数据调制方式进行数据调制(步骤S2704)。
接着,扩频单元106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扩频率,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信息进行扩频(步骤S2706)。
另一方面,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基于所输入的对各个用户的发送信息及各个用户的接收质量,进行用户的选择,以及决定对所选择的各个用户所使用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步骤S2708)。
接着,在信道编码单元122中,按照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所决定的编码率,对发送到各个用户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步骤S2710)。
接着,在数据调制单元104中,按照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所决定的数据调制方式,对进行了信道编码的发送到各个用户的信息进行数据调制(步骤S2712)。
接着,在扩频单元106中,按照在分组调度单元128中所决定的扩频率,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发送到各个用户的信息进行扩频(步骤S2714)。
此外,分组调度单元128将所选择的用户的信息、选择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等信息输入到信道编码单元112。
在信道编码单元112中,按照预先所决定的信道编码率,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步骤S2716)。
接着,在数据调制单元104中,对于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数据调制方式进行数据调制(步骤S2718)。
接着,扩频单元106按照预先所设定的扩频率,对进行了数据调制的信息进行扩频(步骤S2720)。
接着,无线资源分配单元140基于信道种类、数据速率、移动性等分配中使用的输入信息(判断基准),将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信息、所选择的用户的信息、选择的数据调制方式及编码率等信息、以及对各个用户发送的信息分配给无线资源(步骤S2722)。
接着,生成OFDM信号(步骤S2724),并发送。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5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05493号以及2005年6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74403号的优先权,2005-105493号以及2005-17440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在本国际申请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Claims (11)

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分配部件,决定对各用户的分配对象的频率块,频率块通过频率轴方向的多个副载波和时间轴方向的多个OFDM码元而形成,频率块的时间轴方向的长度相当于发送时隙,频率块遍及系统频带在频率轴方向上被配置多个;以及
发送部件,通过在所述分配部件中决定的频率块发送数据,
在将对于同一用户的频率块分配给两个以上的连续的发送时隙的情况下,所述分配部件进行决定,使得分配给第一发送时隙的频率块和分配给第二发送时隙的频率块隔开规定的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度部件,根据来自各用户的表示接收质量的信息,选择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件将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发送表示被选择出的用户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多个频率块中的至少一个频率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件将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构成所述频率块的多个OFDM码元中的至少一部分OFDM码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件将公共控制信道、发送表示被选择出的用户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频率块的开头部分的OFDM码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件决定对用户的发送中使用的无线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件根据数据速率和移动性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分配。
8.一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方法包括:
决定步骤,决定对各用户的分配对象的频率块,频率块通过频率轴方向的多个副载波和时间轴方向的多个OFDM码元而形成,频率块的时间轴方向的长度相当于发送时隙,频率块遍及系统频带在频率轴方向上被配置多个;以及
发送步骤,通过决定的频率块发送数据,
在将对于同一用户的频率块分配给两个以上的连续的发送时隙的情况下,所述决定步骤进行决定,使得分配给第一发送时隙的频率块和分配给第二发送时隙的频率块隔开规定的间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步骤将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发送表示被选择出的用户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多个频率块中的至少一个频率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步骤将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构成所述频率块的多个OFDM码元中的至少一部分OFDM码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步骤将公共控制信道、发送表示被选择出的用户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频率块的开头部分的OFDM码元。
CN2010101895631A 2005-03-31 2006-03-20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Active CN101854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5493 2005-03-31
JP105493/05 2005-03-31
JP2005174403A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5-06-14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JP174403/05 2005-06-1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6002.3A Division CN101171863B (zh) 2005-03-31 2006-03-20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4723A true CN101854723A (zh) 2010-10-06
CN101854723B CN101854723B (zh) 2012-09-05

Family

ID=3708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97558A Active CN102158968B (zh) 2005-03-31 2006-03-20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2010101895631A Active CN101854723B (zh) 2005-03-31 2006-03-20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97558A Active CN102158968B (zh) 2005-03-31 2006-03-20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9391750B2 (zh)
EP (4) EP2523519B1 (zh)
JP (1) JP4358158B2 (zh)
KR (2) KR101079247B1 (zh)
CN (2) CN102158968B (zh)
BR (1) BRPI0609583A2 (zh)
ES (2) ES2609400T3 (zh)
HU (1) HUE026921T2 (zh)
RU (1) RU2419209C2 (zh)
TW (3) TW200644655A (zh)
WO (1) WO20061094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556B2 (ja) 2003-04-04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EP1867089A4 (en) * 2005-04-01 2011-08-24 Nokia Corp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PEATING THE SLOW SIGNALING CHANNEL (SACCH)
WO2007024027A1 (en) 2005-08-26 2007-03-01 Nec Corporation Adaptive pilot structure to assist channel estimation in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JPWO2007145272A1 (ja) * 2006-06-14 2009-1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リソースブロック割当方法
ES2793313T3 (es) * 2006-09-26 2020-11-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arato, método y producto de programa informático que proporciona multiplexación para canal de control de datos no asociados
KR101090911B1 (ko) * 2006-09-26 2011-12-08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날링을 위한 시퀀스 변조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GB0619530D0 (en) 2006-10-03 2006-11-15 Nokia Corp Signalling
WO2008041110A2 (en) 2006-10-04 2008-04-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ymbol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WO2008071614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hsdpa accesses
US8433357B2 (en) 2007-01-04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indication
CN101809929B (zh) * 2007-01-04 2016-11-2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对控制信道的时间频率资源的分配
US8681749B2 (en) * 2007-01-04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315B2 (en) 2007-01-05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407B2 (en) 2007-01-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subpackets t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64731B2 (ja) * 2007-01-09 2012-02-01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WO2008084392A2 (en) * 2007-01-12 2008-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CN101232484B (zh) * 2007-01-26 2011-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8077677B2 (en) * 2007-01-31 2011-12-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group handling
JP5053067B2 (ja) * 2007-02-02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WO2008093644A1 (ja) * 2007-02-02 2008-08-07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KR20090122203A (ko) * 2007-02-28 2009-11-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EP2120478A4 (en) * 2007-03-01 2014-01-01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120477A4 (en) * 2007-03-01 2014-01-01 Ntt Docomo Inc BASIC STATION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069740B2 (ja) 2007-03-01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236626B2 (ja) * 2007-03-01 2013-07-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300854B1 (ko) * 2007-03-05 2013-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다중 접속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장치 및 방법
JP2008227769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200822776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5046704B2 (ja) * 2007-03-28 2012-10-10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JP5056848B2 (ja) * 2007-03-30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無線局
US8369299B2 (en) 2007-05-07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DM pilot and FDM data
JP4901582B2 (ja) * 2007-05-29 2012-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151083B1 (en) 2007-05-29 2018-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d symbol mapping to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57811B1 (en) * 2007-06-04 2016-05-04 Fujitsu Limited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US8908632B2 (en) * 2007-06-08 2014-1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interleaving in OFDM systems
WO2008155911A1 (ja) 2007-06-19 2008-12-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チャネル配置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CN101400131B (zh) 2007-09-30 2010-11-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块重复多址接入方式的资源分配/管理方法、装置
EP2056515B1 (en) 2007-10-30 2019-06-12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Llc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911758B (zh) 2007-11-05 2015-03-25 苹果公司 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US9326253B2 (en) 2007-11-15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blanking
US8761032B2 (en) * 2007-11-16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reuse based control channels
US9009573B2 (en) 2008-02-01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ncatenated codes for beacon channels
JP4376291B2 (ja) * 2008-03-21 2009-1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基地局装置
US9107239B2 (en) 2008-04-07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fine control channels using reserved resource blocks
US20090257392A1 (en) * 2008-04-14 2009-10-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acking Two-Dimensional Data Bursts in a Downlink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838235B2 (ja) * 2008-06-04 2016-01-06 ソニー ドイチュラ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新たなフレーム及び信号パターン構造
JP5189046B2 (ja) * 2009-01-21 2013-04-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
JP4928621B2 (ja) 2010-05-27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95356B2 (ja) * 2011-04-27 2016-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10399B2 (ja) * 2011-04-27 2015-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01093B2 (ja) * 2011-04-27 2015-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874208B (zh) * 2012-12-14 2017-07-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载波系统的共享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KR20160148024A (ko) 2014-06-30 2016-12-2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서브 프레임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6403871B2 (ja) * 2014-08-07 2018-10-1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物理ダウンリンク・データ・チャネル送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US10142068B2 (en) * 2015-05-22 2018-11-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s of OFDM signals over wideband carrier
EP3641388A4 (en) * 2017-06-16 2020-12-30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7627A (en) * 1997-06-23 2000-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hannel allocation for mixed multislot services
KR100454930B1 (ko) 1998-08-17 200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의물리채널별다중화장치및방법
MY141814A (en) * 1999-05-20 2010-06-30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rioritization and flow control of data packing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user channel
US7095708B1 (en) * 1999-06-23 2006-08-22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communicating voice and high spee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526254B2 (ja) 2000-02-25 2004-05-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リア/ds−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りチャネルの構成
JP3911378B2 (ja) * 2000-02-16 2007-05-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6952454B1 (en) * 2000-03-22 2005-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real time services and non-real time services for OFDM systems
TR201816007T4 (tr) 2000-07-12 2018-11-21 Qualcomm Inc MIMO sisteminde pilot sinyallerin üretilmesi için yöntem ve aparat
JP2002335556A (ja) 2001-05-08 2002-11-2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KR100841296B1 (ko) * 2001-07-10 2008-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패킷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유 채널 스케줄러 장치 및그를 이용한 공유채널 스케줄링 방법
JP2003101499A (ja) 2001-09-25 2003-04-0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の生成方法、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の復号方法、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生成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復号装置
JP3955485B2 (ja) * 2002-03-08 2007-08-08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移動局、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体通信網
KR100790114B1 (ko) * 2002-03-16 2007-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 분할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파일럿반송파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7551546B2 (en) *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US20040081131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Walton Jay Rod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OFDM symbol sizes
JP4342171B2 (ja) 2002-12-25 2009-10-14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
JP3860556B2 (ja) * 2003-04-04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JP2005045561A (ja) 2003-07-22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ケット送信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その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KR100689508B1 (ko) 2003-09-0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JP2005105493A (ja) 2003-10-01 2005-04-21 Komatsu Seiren Co Ltd 保温・保冷性布帛および衣服
JP2005117579A (ja) * 2003-10-10 2005-04-28 Fujitsu Ltd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方法
JP2005174403A (ja)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8577299B2 (en) 2004-06-04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nfigurable cyclic prefix length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26921T2 (en) 2016-07-28
ES2609400T3 (es) 2017-04-20
KR101006183B1 (ko) 2011-01-07
US9391750B2 (en) 2016-07-12
EP1865733A1 (en) 2007-12-12
ES2561289T3 (es) 2016-02-25
TW200818944A (en) 2008-04-16
KR101079247B1 (ko) 2011-11-03
EP2523519A1 (en) 2012-11-14
JP2006311465A (ja) 2006-11-09
EP2521410A1 (en) 2012-11-07
TWI326166B (zh) 2010-06-11
CN102158968B (zh) 2013-09-04
EP2993949A1 (en) 2016-03-09
RU2419209C2 (ru) 2011-05-20
KR20080004505A (ko) 2008-01-09
BRPI0609583A2 (pt) 2010-04-20
CN101854723B (zh) 2012-09-05
TW201032516A (en) 2010-09-01
WO2006109439A1 (ja) 2006-10-19
JP4358158B2 (ja) 2009-11-04
US9525528B2 (en) 2016-12-20
EP2521410B1 (en) 2015-12-16
EP1865733A4 (en) 2012-04-04
EP2523519B1 (en) 2016-10-19
US20090149187A1 (en) 2009-06-11
US20150063292A1 (en) 2015-03-05
RU2007136029A (ru) 2009-05-10
TW200644655A (en) 2006-12-16
KR20100120725A (ko) 2010-11-16
TWI413434B (zh) 2013-10-21
CN102158968A (zh) 2011-08-17
TWI357738B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4723B (zh)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US97698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channelization
CN102594510B (zh) 广播业务信道与非广播业务信道的复用方法及装置
US8582592B2 (e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1911758A (zh) 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25432B (zh) 跳频信令的发射方法、跳频模式和调度信令配置方法
CN101171863B (zh) 发送装置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2158253A (zh) 跳频信令的发射方法、跳频模式和调度信令配置方法
WO2008113720A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