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616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6166B
TWI326166B TW95110302A TW95110302A TWI326166B TW I326166 B TWI326166 B TW I326166B TW 95110302 A TW95110302 A TW 95110302A TW 95110302 A TW95110302 A TW 95110302A TW I326166 B TWI326166 B TW I3261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equency
unit
user
frequency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10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4655A (en
Inventor
Nobuhiko Miki
Motohiro Tanno
Kenichi Higuchi
Mamoru Sawahashi
Hiroyuki Atarash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644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4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6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61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04L5/026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using cod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4/00Combined time-division and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26166 ί]年¥月1 j曰修正/更· 九、發明說明: C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發送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方法。 5 【先前技術】 發明背景 作為一個第3代行動通信方式(3G)之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方式中,實現從基地站 至移動台之鏈路(以下稱為下行鏈路)之高速封包傳輸之方 10 式將 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標準化。 在HSDPA中,由於使可實現之通量增大,故適用連接 於基地台之使用者共有無線資源(以下稱為共有封包通 道),基地站將該無線資源優先分配至傳輸狀態佳之使用者 之封包排程技術。 15 由於HSDPA在5MHz之通道頻寬中進行單載波之信號 發送,故以此共有封包通道傳輸信號之資料使用5MHz之全 通道頻寬,各使用者之發送槽之分配基本上依分時多工進 行。又,為實現此共有封包通道傳輸,通知將該發送槽分 配至哪個使用者之控制通道亦使用5MHz之全通道頻寬,進 20 行信號傳輸。 另一方面,開始有關於UMTS之長期發展(LTE: Long Term Evolution)之標準化的檢討’同時發展為3G次世代行 動通信方式之第4代行動通信方(4G)之研究。在3〇之LTE或 4G方式中,宜柔性支持以蜂巢式無線電話系統為代表之多 5 1326166 3惮今艿曰修正/吏 細胞環境至熱點區威或屋内等之孤立細胞環境,進而在兩 者之細胞環境中謀求頻率利用效率之增大。 在3G之LTE或4G方式中,適用下行鏈路之無線存取方 式中以使用多數之副載波,發送信號之OFDM (Orthogonal 5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為有力候補(例如參照非 專利文獻1)。 在OFDM中,將要發送之資料系列進行直並列轉換, 使用複數之副載波,傳轉並列之資料系列信號。藉此,由 於符號速率為低速,故可抑制因從發送機至接收機之傳輸 10 路徑之不同產生之延遲波(多路徑)之影響,而可以高品質傳 輸高速之資訊速度之信號。 又,由於為藉使用OFDM之無線存取方式,支持多細 胞環境,而實現大容量化,故宜重複適用1細胞頻率。當實 現重複1細胞頻率時’為了抑制來自周邊相鄰細胞之使用同 15 一頻率之干擾信號的影響,擴展之適用係有效的。 疋故’在適用擴展之OFDM (OFDM with Spreading) 中,如第1A圖及第IB圖所示,輸入資料於通道編碼、資料 調變後,適用擴展,進行直並列轉換及逆傳立葉轉換,藉 此,生成多載波之信號,而插入保護區間,將之發送。具 20體而言,適用擴展時,例如適用擴展率為8時,各符號擴展 為8個副載波而發送。當來自周邊胞元之干擾之影響小時, 由於不需使用擴展,故擴展率適用為丨,而在各副載波發送 不同之貧料Di、D2、…。
以上之OFDM或適用擴展之〇FDM亦可使用與HSDpA 6 1326166 相同之共有通道,而適用封包排程技術,藉此,可增大通 量。此時’共有通道之傳輸方面,由於在OFDM進行多載 波發送,故不僅藉如HSDPA之分時多工,進行各使用者之 發送槽分配之方法,亦可以副載波為單位或管理複數副載 5 波之頻率區塊為單位將無線資源分配至各使用者。 因而,當在通道頻寬内,進行使用多載波傳輸之信號 傳輸時’可使用與HSDPA不同之無線資源之分配法。 然而,在此OFDM或使用擴展之OFDM中,為實現實際 之行動通信,不僅此共有通道之傳輸,亦需傳輸共有通道 10 之控制資訊所需之控制通道或諸如以信號傳輸對連接於基 地站之所有使用者發送之系統資訊、呼叫(傳呼)資訊之共通 控制通道。 非專利文獻 1: J. A. C· Bingham,“Multicarrier modul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 idea whose time has 15 com,” IEEE Commun Mag·,pp.5-14, May 1990· 非專利文獻 2: W· Wang,T_ Ottosson, M. Sternad, A.Ahlen, A. Svensson,“Impact of multiuser diversity and channel variability on adaptive OFDM,” IEEE VTC2003-Fall, pp.547-551,Oct. 2003. 20 【發明内容】 發明揭示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在上述使用複數副載波,發送信號之多載波傳 輸中有以下之問題。 7 即,並未明示在下行鏈路中,對發送不同種別之資訊 之實體通道,如何將無線資源作最適當分配。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依實體通道之種類,分 配無線資源之發送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方法。 5 解決問題之方法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發送裝置係用以發送複數 副載波者,其包含有依實體通道之種類,對各實體通道分 配無線資源之無線資源分配機構及藉前述分配之無線資 源,發送以各實體通道發送之資訊之發送機構。 10 藉如此構成,可依實體通道之種類,分配無線資源。 又,本發明之無線資源分配方法係用以發送複數副載 波之發送裝置之無線資源分配方法,其具有接收顯示接收 品質之資訊的步驟、依前述接收品質,決定要發送之使用 者之步驟、依實體通道之種類,對各實體通道分配無線資 15 源之步驟及藉前述分配之無線資源,將以各實體通道發送 之資訊發送至前述要發送之使用者的步驟。 如此,可依實體通道之種類,分配無線資源,而可將 以各實體通道發送之資訊發送至使用者。 發明效果 20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實現可依實體通道之種類, 分配無線資源之發送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方法。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顯示適用擴展之OFDM通信方式之說明圖。 第1B圖係顯示適用擴展之OFDM通信方式之說明圖。 8 1326166 巧年冷月丨] 第2圖係顯示實體通道之分類之說明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4圖係顯示接收品質等級、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 組合之說明圖。 5 第5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及共有通道 之無線資源之分配之說明圖。 第6 A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B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10 圖。 第6C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D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15 第6E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 F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G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20 圖。 第6H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1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9 第6J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K圖係顯不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5 帛此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A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B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10 圖。 第7C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D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15 f7E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F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G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20 圖。 第7 Η圖係顯不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1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10 1326166 第7J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K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5 第7L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9A圖係顯示分時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第9B圖係顯示分時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10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11A圖係顯示分頻多工之併用例之說明圖。 第11B圖係顯示分頻多工之併用例之說明圖。 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13圖係顯示分碼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15 第14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5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6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7A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7B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20 第18圖係顯示多播通道及其他實體通道之無線資源之 分配的說明圖。 第19圖係顯示高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0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1圖係顯示高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11 1326166 第22A圖係顯示高速移動率之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2B圖係顯示高速移動率之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3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3B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5 第24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5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5B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6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 6 B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10 第27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7B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之說明圖。 第28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動作之流 程圖。 t實施方式:! 15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接著,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實施例作說明。又,在 用以說明實施例之所有圖式中,具有相同功能者使用相同 標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首先,參照第2圖,就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作為對象之下 20 行鏈路之實體通道作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對象之下行鏈路之實體通道分類為 共通控制通道、共有通道、用以發送實體層之控制資訊及 第2層之控制資訊之通道(以下稱為控制傳訊通道)及多播通 道0 12 1326166
共通控制通道為發送至基站台所含括之全體細胞之通 道,例如發送廣播資訊、傳呼資訊等。 5 共有通道發送各使用者之訊務資料、使用上位層之信 號之控制信號資料等。使用上位層之信號之控制信號有顯 示TCP/IP之接收錯誤之有無之ACK/NACK。 控制傳訊通道發送作為實體層之控制資訊之適應調變 之調變方式、編碼率之資訊等。又,控制傳訊通道發送實 體層之控制資訊之無線資源的分配資訊,例如顯示分配哪 一個符號、副載波之資訊等。 10 又,控制傳訊通道發送作為第2層之控制資訊的封包再 送控制之資訊。控制傳訊通道發送作為第2層之控制資訊的 封包排揑之分配資訊等。 多播通道係供多播用之通道。 參照第3圖,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發送裝置。 15 發送裝置100裝設於基地站,以發送下行通道。 發送裝置100使用全頻帶或橫跨全頻帶而分離配置之 至少一部份的頻帶,以發送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 道。如此,可獲得頻率領域之分集效果。 又,發送裝置100分割時間領域及頻率領域,對使用 者,依分配接收狀態佳之處之封包排程,發送共有通道。 如此,可獲得多使用者分集效果。 又,發送裝置100依使用全通道頻帶之時間領域之封包 排,發送共有通道亦可。如此,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 發送裝置100具有共通控制通道信號生成部110、控制 13 B 曰修正/受 傳訊通道信號生成部120、共有通道信號生成部130、共通 控制通道信號生成部110、與控制傳訊通道信號生成部120 及共有通道信號生成部130連接之無線資訊分配部140、與 無線資源分配部140連接之IFFT部150及與150連接 之保護區間插入部160。 共通控制通道信號生成部丨10具有輸入以共通控制通 道發送之發送資料的通道編碼部1〇2、與通道編碼部1〇2連 接之資料調變部104、與資料調變部1〇4連接之擴展部1〇6。 擴展部106與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連接。 共有通道信號生成部13〇具有輸入各使用者之資料之 封包排程部128、與封包排程部128連接之通道編碼部122、 與通道編碼部122連接之資料調變部124及與資料調變部 124連接之擴展部126。擴展部126與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連 接。 控制傳訊信號生成部12〇具有與作為排程機構之封包 〇矛卩128連接之通道編碼部112、與通道編碼部η〗連接之 負料調欠部114、與資料調變部114連接之擴展部116。擴展 部116與無線資源分配部140連接。 來自各使用者之資料輸入至封包排程部128。在封包排 ί P128+ ’依顯示從各使用者(純台)發送之無線狀態之 反=訊’進行選擇分配共有通道之使用者之封包排程。 舉】。之,封包排程部128分#丨相領域及頻率領域,對使 用者分配無線狀態佳之處。 又,在封包排程部128中,決定相對於所選擇之使用者 1326166 之通道編碼率及資料調變方式。在封包排程部丨28中,決定 相對於所選擇之使用者之擴展率。舉例言之,在封包排程 部128中,為可依預先設定之數字,最有效率地發送,依顯 示相對於第4圖所示之接收品質等級之資料調變方式及編 5 碼率之資訊,決定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 於顯示相對於接收品質等級之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 之資訊規定接收品質等級越好,調變多值數越大之資料調 變方式及越大值之編碼率。舉例言之,資料調變方式隨著 接收品質等級佳,而規定調變方式為QPSK、16QAM、 1〇 64QAM ’編碼率規定隨著接收品質佳’而規定由1/9至3/4 之較大值。在此規定之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隨設置發送 较置之環境、細胞等而改變。 又,封包排程部128將藉封包排程而得之資訊,例如顯 $所選出之使用者之使用者ID、用於使用者之發送之擴展 率、通道編碼率及資料調變方式中至少一者之資訊作為控 制資訊而輸入至通道編碼部112、資料調變部124及擴展部 126 〇 又,封包排程部128將藉封包排程選出之使用者之發送 貢料輸入至通道編碼部122’此資訊輸入至資料調變部124。 2〇 通道編碼部122依封包排程部128選擇之通道編碼率, 對發送資料進行通道編碼後,輸入至資料調變部124。 資料調變部124依在封包排程部128選擇之資料調變方 式’對已進行通道編碼之發送資料進行資料調變後,將之 輪入至擴展部126。 15 iJ26lj56 擴展部126依以封包排程部128所選擇之擴展率,將已 進行資料調變之發送資料擴展後,將之輸入至無線資源分 配部140。 另一方面,藉封包排程部128輸入至通道編碼部112之 控制資訊在通道編碼部112中,依預先設定之通道編碼率, 進行通道編碼後,將之輸入至資料調變部114。 資料調變部114依預先設定之資料調變方式,對已進行 通道編碼之控制資訊進行資料調變後,將之輸入至擴展部 116。 擴展部116依預先設定之擴展率,將已進行資料調變之 控制資訊擴展後,將之輸入至無線資源分配部140。 又,藉共通控制通道發送之資訊輸入至通道編碼部 1〇2 ’依預先設定之通道編碼率,進行通道編碼後,將之輸 入至資料調變部104。 資料調變部104依預先設定之資料調變方式,對已進行 通道編碼之發送資料進行資料調變後,將之輸入至擴展部 106。 擴展部116依預先設定之擴展率,將已進行資料調變之 發送資料擴展後,將之輸入至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 在頻率編碼部102及112使用之通道編碼率、在資料調 變部104及114使用之資料調變方式及在擴展部1〇6及116使 用之擴展率可依環境及細胞(扇區)而改變。 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及 共有通道分配無線資源。 16 1326166 ”年今月 曰修正 參照第5圖作說明。 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 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結構丨所示,將分配至系統之 全頻帶分割為以1個副載波以上之複數副載波構成之副載 5波區塊,將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分配至顯示封包傳輸之傳輪 之一單位(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之發送样。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共有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 分配分配有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以外之無線資 源。如此,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藉於橫跨全頻帶 10之分離之頻率區域進行映射,可以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 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如結構2所示,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分 配無線資源時,在顯示封包傳輸之傳輸之一單位(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之發送槽中,將構成該發送槽之 15複數符號中之至少一部份分配至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 通道亦可。 又,此時,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共有通道分配無線資 源時,分配分配有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通道之符號以外之 符號。如此,藉橫跨全頻帶將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 20道映射,可以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如結構3所示,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對共通控制通 道及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於頻率軸方向,將分 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為以〗個副載波以上之複數副載波 構成之副載波區塊,於時間軸方向,分割為複數之〇FDM 17 1326166 符號(OFDM symbol) ’而以複數之副載波及複數之OFDM符 號構成頻率區塊。 無線資源分配部14 0在複數頻率區塊中選擇至少1個頻 率區塊,將之分配至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亦可。 5 進而,將構成該頻率區塊之複數OFDM符號中之至少一部 份符號分配至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亦可。 又’此時,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共有通道分配無線資 源時,分配分配有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符號以 外之符號及頻率區塊中之至少一者亦可。如此’由於於橫 1〇跨全頻帶之分離之頻率區域將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 道映射,故可以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IFFT部150對輸入之信號進行高速逆傅立葉轉換,而進 行OFDM方式之調變。 GI附加部160藉於發送之信號附加保護區間,而作成 15 OFDM方式之符號。保護區間藉複製發送之符號前頭或末 端之一部份而得。 以下,分為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及共通通道, 就無線資源之分配具體說明。 首先,參照第6A圖〜第6L圖,就對共通控制通道之無 20 線資源之分配作說明。 共通控制通道為適合細胞内之所有使用者之資訊。細 胞内之使用者需要—定之場所率及一定之品質,例如需可 以預疋之失誤率接收。因此,在全頻帶中僅以預定之狹小 頻帶發送時’有該頻率之接收狀態對各使用者而言皆不 18 1326166 同,且依情形產生接收狀態不佳之使用者之虞。又’由於 為適合所有使用者之資訊,故無法進行於封包排程進行分 配,以發送信號之使用方法。 因而,在共通控制通道中,不適用封包排程’而於全 5 頻帶或橫跨全頻帶而分散配置之至少一部份之頻帶分配通 道。如此,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 舉例言之,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A 圖所示’將共通控制通道分配至至少1個發送槽,而在已進 行分配之發送槽中,利用所有之全頻帶,進行發送。如此, 10 藉使用全頻帶,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 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B圖所示, 將分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成以複數副載波構成之副載波 區塊,而於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連續映射共通控制通道。如 15 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 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C圖所示, 將結構1與結構2組合,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至少1個副載波 區塊映射共通控制通道。如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 20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D圖所示, 將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炱炱少1個發送槽内之一部份,在已進 行分配之符號中,利用所有之全頻帶,進行發送。如此, 藉使用全頻帶,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 19 1326166 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E圖所示, 將分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成以複數副載波構成之副載波 區塊,而於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内之一部份副載波連續映射 5 共通控制通道。如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 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F圖所示, 將結構3與結構4組合,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一部份符號的至 少1個副載波區塊之一部份副載波映射共通控制通道。如 10 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 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G圖所示, 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之一部份符號映射 共通控制通道。此時,在各發送槽中,將要映射之共通控 15 制通道之位置配置成在至少一部份之副載波區塊中不同, 如此,藉於頻率方向及時間軸方向對共通控制通道進行映 射,除了頻率分集效果外,亦藉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 機之接收品質。舉例言之,接收機高速移動時,有某一頻 率之接收品質於某瞬間掉落之情形。此時,藉使在各副載 20 波區塊中,映射之共通控制頻率之位置在至少一部份之副 載波區塊中不同,可獲得時間分集效果,而可改善接收品 質。 又,對共通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6H圖所示, 將在第6G圖中說明之發送槽間隔預定時間發送預定次數亦 20 1326166 可。如此,藉將同樣之發送槽發送數次,除了頻率分集效 果外,亦可藉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此 時,發送發送槽之時間間隔依環境而適當地加以控制。舉 例言之,在諸如移動少之辦公室之環境中,笋 較長,而在諸如移動大之街道上之環境中,發送間隔=定 較短。又,使於第2次以後發送之發送槽之至少〗個副載波 區塊之-部份符號映射之共通控制通道的位置與前次發送 之共通控制通道之位置不同亦可。 制通道的位置如第61圖所示,依預定之規則,預先 =定:又’將各副载波區塊之共通控制通道之位置 圖所不在各副載波任意決定亦可。
又,在第6H圖中,如第6K 15 共通控制通道發送與^次相同第2次以後發送之 面,貪汛。此時,在接收機方 誤時,便”為不/_是否有解調錯誤。若無解調錯 有解調次以後發送之共_^^ 控制通道再次解調(無; 20 訊 控制通道封勺人A 控制通道與前次接收之共通 此,可改善=而再度解調(有封包合一。如 送與第丨-欠 ^使第2_人以後發送之共通控制通道發 不同之貨訊亦可。舉例言之,使第2次以後發送 21 1326166 1年+月1曰修正 之共通控制通道發送以與第l次不同之圖形進行了穿刺 (puncturing)之封包亦可(有封包合成,Type_n)。此時,在 接收機方面,進行解調處理,判斷是否有解調錯誤。若無 解調錯誤時,控制成不接收第3次以後發送之共通控制通 5道。若有解調錯誤時,不廢除該資訊,而將第2次以後發送 之共通控制通道與前次接收之共通控制通道封包合成,而 再度解調亦可。如此,可改善編碼增益。 又,在第6H圖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共通控制通道發 送與第1次不同之資訊亦可。舉例言之,將顯示共通控制通 10道之資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發送。於第1次發送之共通控制 通道儲存資訊,而對第2次以後發送之共通控制通道若儲存 有几餘碼時,當第1次發送之共通控制通道之接收失敗時, 第2次以後發送之共通控制通道便無法解調。 此時’藉將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資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 15發送’可以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此時, 亦可發送用以發送分割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資訊之發送槽 及儲存有冗餘碼之封包。 此時,需在發送機及接收機預先決定共通控制通道之 分割數。預先決定之資訊需為用以進行封包合成之封包號 20 碼、穿刺(Puncture)圖形及群集、顯示新或再送封包之位元。 需要顯示新或再送封包之位元是因需考慮ACK/NACK位元 錯誤’而不進行錯誤之合成之故。 接著,參照第7A圖〜第7L圖,就對控制傳訊通道之無 線資源之分配作說明。 22 1326166 控制傳訊通道為以在封包排程部128中已排程之各使 用者為對象而發送之信號’期望細胞内之排程之特定多數 之使用者有以一定之場所率及一定之品質,例如預定之錯 誤率接收之需要。因而’不進行封包排程之應用,而於全 5頻率頻域或橫跨全頻率頻域而分散配置之至少一部份之頻 率頻域分配通道。如此’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 舉例言之,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A 圖所示,將控制傳訊通道分配至至少1個發送槽,而在已進 行分配之發送槽中,利用所有之全頻帶,進行發送。如此, 10藉使用全頻帶,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 質。 又,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6圖所示, 將分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為以複數副載波構成之副載波 區塊,而於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連續映射控制傳訊通道。如 15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 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圖所示, 將第7A圖與第7B圖組合,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至少丨個副載 波區塊映射控制通道。如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 20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D圖所示,將 控制傳訊通道分配至至少1個發送槽内之一部份符號,在已 進行分配之符號中,利用所有之全頻帶,進行發送。如此, 藉使用全頻帶,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 23 1326166 質。 又,對控制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E圖所示,將 分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成以複數副載波構成之副載波區 塊,而於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内之一部份副載波連續映射控 5 制通道。如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分集效 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F圖所示, 將第7C圖與第7D圖組合,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一部份之符 號的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之一部份副載波映射控制通道。如 10 此,藉於頻率方向進行映射,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 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G圖所示, 於至少1個發送槽之至少1個副載波區塊之一部份符號映射 控制通道。此時,在各發送槽中,將要映射之控制傳訊通 15 道之位置配置為在至少一部份之副載波區塊中不同,如 此,藉於頻率方向及時間軸方向對控制傳訊通道進行映 射,除了頻率分集效果外,亦藉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 機之接收品質。舉例言之,接收機高速移動時,有某一頻 率之接收品質於某瞬間掉落之情形。此時,藉使在各副載 20 波區塊中要映射之控制傳訊通道之位置在至少一部份之副 載波區塊中不同,可獲得時間分集效果,而可改善接收品 質。 又,對控制傳訊通道分配無線資源時,如第7H圖所示, 將在第7G圖中說明之發送槽間隔預定時間發送預定次數亦 24 1326166 可。如此,藉將同樣之發送槽發送數次除了頻率分集效 果外,亦可藉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此 時,發达發送槽之時間間隔依環境而適當地加以控制。舉 例吕之’在諸如移動少之辦公室之環境中,發送間隔設定 5較長’而在諸如移動大之街道上之環境中,發送間隔設定 較紐。又,使於第2次以後發送之發送槽之至少1個副載波 區塊之-部份符號映射之共通控制通道的位置與前次發送 之共通控制通道之位置不同亦可。 在此’在第7G圖及第7H圖中所說明之各副載波區塊之 控制傳5fl通道的位置如第71圖所示,依預定之規則,預先 决定為固定。又,將各副載波區塊之控制傳訊通道之位置 如第7J圖所示在各副載波任意決定亦可。 又,在第7H圖中,如第7K圖所示,第2次以後發送之 控制傳訊if道發送與第丨:欠相同之資訊。此時,在接收機方 15面進行解調處理’以判斷是否有解調錯誤。若無解調錯 誤時,便控制為不接收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若 有解調錯誤時’便廢除該資訊,而將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 傳訊通道再次解調(無封包合成,Type-I)。 又’如第7L圖所示,有解調錯誤時,亦可不廢除該資 2〇訊,而將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與前次接收之控制 傳訊通道封包合成,而再度解調(有封包合成,Type I)。如 此’可改善接收SIR。 又,在第7H圖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發 送與第1次不同之資訊亦可。舉例言之,使第2次以後發送 25 326166 11年日你 β制傳㈣道發如與第以刊之圖形 封包亦可(有封包合成,τ 了穿刺之 釕J (有封已口成,Type-n)。此時,在接收機 抒解調處理,判斷是否有解調錯誤。若無解調錯誤^進 制=收第3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若有解調= 5時’不廢除該資訊’而將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 前錢收之共通控制通道封包合成,而再度解調。如=、 <改善編碼增益。 又’在第7H圖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發 遂與第1次不同之資訊亦可。舉例言之,將顯示控制傳訊通 ι〇道之貝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發送。於第i次發送之控制傳訊 通道儲存資訊,而對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若儲存 濟冗餘碼時,當第1次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之接收失敗時, 第2次以後發送之控制傳訊通道便無法解調。 此時’藉將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資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 15發送,可以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此時, 亦可發送用以發送分割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資訊之發送槽 及儲存有冗餘碼之封包。 此時’需在發送機及接收機預先決定控制通道之分割 數。預先決定之資訊需為用以進行封包合成之封包號碼、 20穿刺圖形及群集、顯示新或再送封包之位元。需要顯示新 或再送封包之位元是因考慮ACK/NACK位元錯誤’而不進 行錯誤之合成之故。 以上’就對複數之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分配 無線資源之方法作了說明。 26 1326166 接著,就分配相對於複數之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 通道之無線資源的方法作說明。 在此,分為適用分時多工、併用分頻多工之情形及併 用分碼多工之情形作說明。 5 首先,就適用分時多工之情形作說明。 此時’如第8圖所示,發送裝置以作為通道#1且輪入以 共通控制通道發送之發送資料的共通控制通道信號生成部 110、作為通道#2且從封包排程部128輸入控制資訊之控制 傳訊通道信號生成部120、無線資源分配部140、IFFT部150 10 及保護區間插入部160構成。 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具有與擴展部1〇6及116連接之切 換部131、與切換部131連接之切換控制部及直並列轉換部 132。直並列轉換部133與IFFT150連接。 切換控制部132控制成切換對每一符號或發送槽發送 15之通道。切換部131依來自切換控制部132之控制信號,切 換時間性發送之通道後,將之輸入至直並列轉換部133。 舉例言之,如第9A圖所示’切換控制部132切換成在所 分配之頻率區塊中,將時間領域分割為複數,在所分割之 時間領域中,分割複數之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 2〇實體通道。舉例言之,切換控制部132切換成對所分割之時 間區域所含之每一符號,例如通道#1、#2、幻、…分配共 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複數實體通道。 穴此時,於未分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 貝源分配其他之實體通道,例如後述之共有通道。 27 如此’藉使用至少1個頻率區塊,以符號等級分配複數 之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而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 接收品質。 又,舉例言之,如第9B圖所示,切換控制部134亦可切 5換成對每_發送槽,於該發送槽所含之頻率區塊之預定 〇職符號分配複數之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或由 兩者構成之複數實體通道作為通道#1、#2。 此時,於未分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益線 資源分配其他實體通道,例如後述之共有通道。如此,藉 10分配複數之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或兩者,可使用 全頻帶,發送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以頻率分集 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接著,就併用分頻多工之情形作說明。此時,說明當 僅可在前述分時多工可多工之實體通道數少時,與分時多 15工併用之發送方法。 併用分頻多工時之發送裝置與參照第8圖說明之發送 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部14G之結構不同。無㈣源分配部 140具有與擴展部1()6及116連接之副栽波映射部134及與副 載波映射部134連接之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副載波映射 20部丨34與IFFT部150連接。 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決定映射之複數共通控制通道 及控制傳訊通道之副載波後’將該結果輪入至副載波映射 部134。副載波映射部134依輸入之副戟波之資訊,映射複 數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 28 頻^例5之’如第11A圖所示,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將 配、區塊之頻帶分割為複數頻帶,而於每-分割之頻帶分 =複數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H步將頻率區 5鬼之時間領域分割為複數,將分配至每一分割之時間領域 複數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以時間比率變更亦 可。 舉例言之,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在所選擇之複數頻率 區塊中,將各頻率區塊之頻率頻率進行2分割,將發送槽進 行3分割’於每一分割之區塊例如於通道#1、#2、約、…妬 1〇分配複數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或兩者。 如此’藉使用複數頻率區塊,於分割有各頻率區塊之 頻帶之各頻帶分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可藉頻 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如第11B圖所示,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以發送槽 15 等級’於該發送槽所含之頻率區塊之預定OFDM符號分配 複數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或兩者作為通道#1、#2、 #3、#4亦可。 舉例言之,副載波映射控制部135於所分配之頻率區塊 之預定OFDM符號分配複數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 20 或兩者。此時,於未分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 無線資源分配如後述之共有通道之其他實體通道’以時間 比率進行切換。 如此,藉以頻率區塊等級,分配複數共通控制通道、 控制傳訊通道或兩者,可使用橫跨全頻帶之分散之一部 29 1326166 份,發送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而可藉頻率分集 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接著,就併用符號多工之情形作說明。 併用符號多工時之發送裝置與參照第8圖說明之發送 5 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部140之結構不同。無線資源分配部 140具有與擴展部106及116連接之分碼多工部137及與分碼 多工部137連接之分碼多工控制部136。分碼多工部137與 IFFT部150連接。 分碼多工控制部136進行對藉不同之擴展符號擴展之 10 擴展部106及116之輸出信號進行分碼多工的控制。分碼多 工部137對輸入之通道分碼多工。 如第13圖所示,分碼多工控制部136以發送槽等級於發 送槽所含之OFDM符號中之預定OFDM符號分配複數共通 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或兩者作為通道#1、#2,進行符 15 號多工。 此時,於未分配有共通控制通道及控制傳訊通道之無 線資源分配其他實體通道,例如後述之共有通道。- 如此,藉使用複數之頻率區塊,對共通控制通道及控 傳制通道進行符號多工,而可藉頻率分集效果,改善接收 20 機之接收品質。 接著,就對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作說明。 由於共有通道為適合各使用者之資訊,故可適用封包 排程。無線資源分配部140於頻率軸方向將分配至系統之全 頻帶分割為1個或複數個副載波,於時間軸方向分割為1個 30 326166 成複數個OFDM符號,於碼轴方向分割為1個或複數個碼, 而以1個或複數個副載波、複數個OFDM符號及複數個碼構 成頻率區塊,以該頻率區塊為單位分配無線資源。 -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進行時間領域及頻率領域之封 5包排程,以在複數之頻率區塊中選擇至少1個頻率區塊。並 將封包排程之結果通知接收台。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依來自接收台之反饋資訊,例 如接收通道狀態、接收SIR,分配最適當之頻率區塊。 如此,對各使用者,可動態變更分配之頻率區塊而 1〇 町分配通道狀態佳之頻率區塊。因此,可藉多使用者分集 妹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特性。 參照第14圖,說明為8個使用者之例。即,說明將對於 8個使用者之各共有通道分配至無線資源之情形。 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將分配至系統之全頻帶分割為8個 15而構成頻率區塊,並於每一發送槽依各使用者之接收狀 態,進行無線資源之分配。在此,頻率區塊係指在各發送 槽中’將系統頻帶力割為複數頻帶時作成之無線資源之分 酞單位。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於發送至各使用者之資訊量不 2〇同時’依資料速率分配頻率區塊亦可。舉例言之,依諸如 高速之資料速率之大檔案尺寸之下載及諸如低速之資料速 率之諸如聲音之低速發送速率的信號,分配頻率區塊。此 時’若為高速之資料速率時’「要發送之封包之尺寸」較頻 率區塊尺寸大’若為低速之資料速率時,「要發送之封包之 31 1326166 尺寸」較頻率區塊尺寸小。 參照第15圖’說明對高速之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分配無 線資源之情形。 由於為高速之㈣料時,「要發送之封包之尺寸」較 5頻率區塊尺寸大,故無線資源分配部⑽在發送槽中,分配 複數之頻率區塊(塊)。舉例言之,對高速之資料速率之使用 者糾,在某發送槽中,分配3個頻率區塊,且在某發送槽中, 分配4個頻率區塊。 接著,參照第16圖,說明對低速之資料速率之使用者 10分配無線資源之情形。 由於為低速之資料速率時’「要發送之封包之尺寸」較 頻率區塊尺寸小,故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匯集低速資料速率 之使用者,分配至1個頻率區塊。由於「要發送之封包之尺 寸」較頻率區塊尺寸小,故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無法以 15發送1個頻率區塊之資訊填補。然而,僅使用頻率區塊之一 部份而使剩餘者空置而發送時,則造成無線資源之浪費。 因而’匯集低速資料率之使用者’分配至1個頻率區 塊。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將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 者#9及#10分配至同一頻率區塊,而多工發送。如此,可以 20多使用者分集效果,改善接收品質》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分配 無線資源時’在同一發送槽所含之複數頻率區塊中橫跨至 少2個頻率區塊分配亦可。當於丨個頻率區塊匯集低速資料 率之使用者而分配時,由於不限分配接收狀態佳之使用者 32 1326166 之集合’故有多使用者分集效果惡化之情形。 此時,便橫跨複數個頻率區塊,分配無線資源。舉例 b之,如第17A®所示,在同_發送槽所含之複數頻率區塊 中極跨至少2個頻率區塊分配低速資料率之使用者坍、 5 #11及#12。如此,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而使接收機 之接收品質提高。 又,在第17ABI中就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之共有通 道之無線貧源分配作了說明,而相同之無線資源分配法於 對移動速度快之使用者或接收狀態極差之使用者進行分配 1〇時亦有效。這是由於移動速度快之使用者通道變動相當 快’而封包排程之無線資源分配無法追隨其變動,而無法 獲得多使用者分集效果之改善果之故。又,接收狀態極差 之使用者以非常低速之資料速率為條件,故有僅分配特定 之頻率區塊之-部份,無法獲得足夠之編碼增益,而使特 15性惡化之情形。如第17B圖所示,對以上條件之使用者在同 一發送槽所含之複數頻率區塊中至少橫跨2個頻率區塊分 配。如此,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而可使接收機之接收品 質提高。 接著,參照第18圖,說明於多播通道分配無線資源之 20情形。若為多播通道時,從複數之發送機,對某特定之使 用者發送資料。 如結構例1所示,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多播通道分配 無線資源時’在顯示封包發送之發送之一單位(ττι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丨)之發送槽中,分配至構成該槽送 33 1326166 槽之複數符號之至少一部份。 又,此時,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多播以外之實體通道 分配無線資源時,分配分配有多播通道之符號以外之符 號。如此,由於橫跨全頻率帶映射多播通道,故可以頻率 5 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 又,如結構例2所示,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多播通道 分配無線資源時,亦可在顯示封包發送之發送之一單位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之發送槽中,分酉己至才冓成 該發送槽之複數符號中之至少一部份,而使用複數之發送 10 槽,分配成發送複數次,例如2次相同之發送槽。 又,此時,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多播以外之實體通道 分配無線資源時,分配分配有多播通道之符號以外之符 號。如此,由於橫跨全頻帶映射通道,故可以頻率分集效 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進而,亦可獲得時間分集之 15 效果。 又,在結構例2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發送 與第1次相同之資訊。此時,在接收機方面,進行解調處理, 以判斷是否有解調錯誤。若無解調錯誤時,便控制為不接 收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舉例言之,對位於發送機附 20 近之使用者多為可1次接收之情形。對此種情形之使用者, 藉控制為不接收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可抑制電池之 消耗。 有解調錯誤時,將該資訊廢除,將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 播通道再度解調。又,有解調錯誤時,亦可不廢除該資訊, 34 1326166 而將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與前次接收之多播通道封 包合成,而再度解調。如此,可改善接收SIR。 又,在結構例2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發送 與第1次不同之資訊亦可。舉例言之,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 5 多播通道發送以與第1次不同之圖形進行了穿孔之封包亦 可。此時,在接收機方面,進行解調處理,判斷是否有解 調錯誤。若無解調錯誤時,控制.成不接收第2次以後發送之 多播通道。舉例言之,對位於發送機附近之使用者多為可1 次接收之情形。對此種情形之使用者,藉控制為不接收第2 10 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可抑制電池之消耗。 有解調錯誤時,亦可不廢除該資訊,而將第2次以後發 送之多播通道與前次接收之多播通道封包合成,而再度解 調。如此,可改善編碼增益。 又,在結構例2中,使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發送 15 與第1次不同之資訊亦可。舉例言之,將顯示多播通道之資 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發送。於第1次發送之多播通道儲存資 訊,而對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播通道若儲存有冗餘碼時,當 第1次發送之多播通道之接收失敗時,第2次以後發送之多 播道便無法解調。 20 此時,藉將顯示多播通道之資訊分割為2個以上而發 送,可以時間分集效果,改善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此時, 亦可發送用以發送分割顯示多播通道之資訊之發送槽及儲 存有冗餘碼之封包。 此時,需在發送機及接收機預先決定多播通道之分割 35 1326166 數。預先決定之資訊需為用以進行封包合成之封包號碼、 穿刺圖形及群集、顯示新或再送封包之位元。需要顯示新 或再送封包之位元是因考慮ACK/NACK位元錯誤,而不進 行錯誤之合成之故。 5 接著,就對共有通道分配無線資源之方法作說明。無 線資源分配部140在分配有無線資源之頻率區塊中,使共有 通道多工。 首先’就對高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分配無線資源之方 法作說明。 10 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高速資料速率之使用 者,依頻率、時間排程之結果,於頻率區塊内,使1使用者 之信號多工。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丨4〇如第19圖所示 將分時多工與分頻多工組合,使丨使用者之信號多工。 接著,參照第20圖,就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分配 15 無線資源之方法作說明。 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 者,依頻率、時間排程之結果,於頻率區塊内,對複數使 用者之信號進行分時多工。如此,可藉頻率分集效果 接收品質提高。 舉幻。之,無線負源分配部140對低速資料速率之 使用者,依頻率、時間排程之結果,於頻率區塊内,對 數使用者之信號進行分頻多工亦可。如此可藉時間 效果,使接收品質提高。 /、 又’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對低速資料速率之 36 1326166 使用者,依頻率、時間排程之結果’於頻率區塊内,對複 數使用者之信號進行分碼多工亦可。如此,相較於分時多 重工及分頻多工,可獲得時間分集效果及頻率分集效果, 而可使接收機之接收品質提高。又,藉適用諸如QPSK、 5 BPSK之低速資料調變方式,可減低因正交性之崩壞造成之 碼間干擾的影響。 又,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低速資料速率之 使用者,依頻率、時間排程之結果,於頻率區塊内,組合 分時多工、分頻多工及分碼多工而使複數使用者之信號多 10 工亦可。 接著,具體說明之。 如上述,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 如第21圖所示,於頻率區塊内對複數使用者之信號進行分 間多工。如此,在低速移動率之使用者多之環境中,可藉 15 頻率分集效果,使接收品質提高。 另一方面,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對高速資料速率之使用 者如第22A圖所示,將分時多工與分頻多工組合,而使頻率 區塊内之複數使用者之信號多工。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高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如第 2〇 22B圖所示’將分時多工與分碼多工組合,而使頻率區塊内 之複數使用者之信號多工亦可。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對低速資料速率之使用者,將 分時多工、分頻多工及分碼多工組合,而使頻率區塊内之 複數使用者之信號多工亦可。 37 1326166 舉例言之,無線資源分配部14〇如第23 A圖及第23B圖 所示,在時間領域及頻率領域中,使頻率區塊内之複數使 用者信號多工。第23A圖為分配連續之時間領域之情形’第 23B圖為分配間隔之時間領域之情形。 5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如第24圖所示,在時間領域及 頻率領域中,選擇任意由副載波及〇FDM符號構成之區 塊,而使頻率區塊内之複數使用者之信號多工亦可。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如第25A圖及第25B圖所示, 在時間領域及碼領域中,使頻率區塊内之複數使用者信號 10 多工亦可。第25A圖為分配連續之頻率領域之情形(Hybrid TDM/CDM),第25B圖為分配間隔之頻率領域之情形 (Hybrid TDM/CDM)。 又,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如第26A圖及第26B圖所示’ 在頻率領域及碼領域中,使頻率區塊内之複數使用者信號 15多工亦可。第26A圖為分配連續之時間領域之情形(Hybrid FDM/CDM),第25B圖為分配間隔之時間領域之情形 (Hybrid FDM/CDM)。 無線資源分配部140如第27A圖及第27B圖所示,在時 間領域、頻率領域及碼領域中,使頻率區塊内之複數使用 20 者信號多工亦可。第27A圖為分配連續之頻率領域之情形 (Hybrid TDM/FDM/CDM),第27B圖為分配間隔之頻率領域 之情形(Hybrid TDM/FDM/CDM)。 如上述,藉分割頻率區塊之時間領域、頻率領域及碼 領域’於分割之各領域分配使用者之信號,可進行頻率區 38 1326166 塊内之複數使用者之多工。 接著,參照第28圖,就本發明之發送裝置100之動作作 說明。 以共通控制通道發送之資訊輸入至通道編碼部102。在 5 通道編碼部102中,依預先設定之通道編碼率,對輸入之資 訊進行通道編碼(步驟S2702)。 接著,在資料調變部104中,對已進行通道編碼之資 訊,依預先設定之資料調變方式,進行資料調變(步驟 S2704) 〇 10 然後,擴展部106依預先設定之擴展率,將已進行資料 調變之資訊擴展(步驟S2706)。 另一方面,在封包排程部128中,依輸入之各使用者之 發送資訊及各使用者之接收品質,進行使用者之選擇、對 所選出之使用者使用之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決定(步 15 驟S2708)。 接著,在通道編碼部122中,依以封包排程部128決定 之編碼率,對發送至各使用者之資訊,進行通道編碼(步驟 S2710)〇 然後,在資料調變部104中,依以封包排程部128決定 20 之資料調變方式,對已進行通道編碼而要發送至各使用者 之資訊,進行資料調變(步驟S2712)。 接著,擴展部106依以封包排程部128決定之擴展率, 將已進行資料調變而要發送至各使用者之資訊擴展(步驟 S2714)。 39 1326166 曰修正/臭去 q年午月^ 又,封包排程部128將所選擇之使用者之資訊、所選擇 之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等之資訊輸入至編碼部112。 通道編碼部112依預先設定之通道編碼率,對已輸入之 資訊進行通道編碼(步驟S2716)。 5 接著,在資料調變部104中,對已進行通道編碼之資 訊,依預先設定之資料調變方式,進行資料調變(步驟 S2718)。 然後,擴展部106依預先設定之擴展率,將已進行資料 調變之資訊擴展(步驟S2720)。 10 之後,無線資源分配部140依用於通道類別、資料速 率、移動率等之分配之輸入資訊(判斷基準),將以共通控制 通道發送之資訊、所選擇之使用者之資訊、所選擇之資料 調變方式及編碼率等之資訊及發送至各使用者之資訊分配 至無線資源(步驟S2722)。 15 接著,生成OFDM信號(步驟S2724),將之發送。 本發明之發送裝置及無線資源分配方法可適用於行動 通信系統。 【圖式簡單說明3 第1A圖係顯示適用擴展之OFDM通信方式之說明圖。 20 第1B圖係顯示適用擴展之OFDM通信方式之說明圖。 第2圖係顯示實體通道之分類之說明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4圖係顯示接收品質等級、資料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 組合之說明圖。 40 1326166 第5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控制傳訊通道及共有通道 之無線資源之分配之說明圖。 第6A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5 第6B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C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D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10 圖。 第6E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F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15 第6G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H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1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20 圖。 第6J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6 K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41 1326166 第6L圖係顯示共通控制通道之無線資源ι分配的說明 圖。 第7 A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5 第7B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C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D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10 圖。 第7E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F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15 帛7G圖賴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H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1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20 圖。 第7J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7K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42 1326166 第7L圖係顯示控制傳訊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 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9A圖係顯示分時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5 第9B圖係顯示分時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第11A圖係顯示分頻多工之併用例之說明圖。 第11B圖係顯示分頻多工之併用例之說明圖。 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發送裝置之塊圖。 10 第13圖係顯示分碼多工之適用例之說明圖。 第14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5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6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7A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15 第17B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的說明圖。 第18圖係顯示多播通道及其他實體通道之無線資源之 分配的說明圖。 第19圖係顯示高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0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20 第21圖係顯示高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2A圖係顯示高速移動率之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2B圖係顯示高速移動率之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3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第23B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明圖。 43 1326166 ”料月1曰修正/¾^ 第24圖係顯讀速:轉速率❹者之多] 第25八圖侧賴逮資料料使用者之多 第25B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逮率使用者之多 之說明圖 之說明 工 圖 第26A圖係顯示低速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圖。 第袖圖係顯示低迷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說月圖。 第27A圖係顯示低迷資料速率使用者之多工之圖。 圖係顯示共有通道之無線資源之分配之說明^ 第28圖係顯示本發明—眚 · ㈣。 ^例之發达裝置之動作1 工 10 【主要兀》件符號說明】 100·..發送裝置 ⑴2··.通道編碼部 104·..資料調變部 106 · _ ·擴展部 110·..共通控制通道信號生成部 112…通道編碼部 114··.資料調變部 116…擴展部 120…控制傳訊通道信號生成部 122…通道編碼部 124··.資料調變部 126…擴展部 128…封包排程部 130…共有通道信號生成部 131.. .切換部 132…切換控制部 133.··直並列轉換部 134···副載波映射部 135…副載波映射控制部 136…分碼多工控制部 137.. .分碼多工部 140.··無線資源分配部 150 …IFFT 部 160…保護區間插入部 44

Claims (1)

1326166 ------- 11年午月丨7日修更正/補充 第95U()3Q2 ~I ---~--l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發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分配部’係藉由頻率轴方向之複㈣載波與時間轴 方向之複數OFDM符號(0FDM symb〇1)形成頻率區塊, 決定對各使用者之分配對象之頻率區塊者,而頻率區塊 的時間轴方向之長度相當於發送槽,並且解區塊橫跨 系統頻率帶於頻率轴方向被配置複數個;及 發送部,係以前述分配部中所決定之頻率區塊發送 資料者, 前述分配部將對同一使用者之頻率區塊分配至2個 以上的連續之發送槽時,係決定成分配於第丨發送槽之 頻率區塊與分配於第2發送槽之頻率區塊相隔預定間 隔。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發送裝置,更包含有排程部, 該排程部係依顯示來自各使用者之接收品質之資訊,選 擇使用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分 配。P將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顯示所選出之使用者之控 制資訊的通道中至少一者,分配於複數頻率區塊中之至 少一頻率區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分配部將 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前述控制資訊之通道中至少一 者,分配於構成前述頻率區塊之複數OFDM符號中之至 少一部分的OFDM符號。 45 132616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分配部將 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顯示所選出之使用者之控制資訊 的通道中至少一者,分配於頻率區塊之先端部分的 OFDM符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排程部決 定對使用者進行發送所使用之無線參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分配部依 資料速率及移動率中至少一者進行分配。 8. —種分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以下步驟: 決定步驟,係藉由頻率軸方向之複數副載波與時間 軸方向之複數OFDM符號形成頻率區塊,且決定對各使 用者之分配對象之頻率區塊,而頻率區塊的時間軸方向 之長度相當於發送槽,並且頻率區塊橫跨系統頻率帶於 頻率軸方向被配置複數個;及 發送步驟,係以決定之頻率區塊發送資料, 前述決定步驟在將對同一使用者之頻率區塊分配 至2個以上的連續之發送槽時,係決定成分配於第1發送 槽之頻率區塊與分配於第2發送槽之頻率區塊相隔預定 間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分配方法,其中前述決定步驟 將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顯示所選出之使用者之控制資 訊的通道中至少一者,分配於複數頻率區塊中之至少一 頻率區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分配方法,其中前述決定步驟 46 1326166 將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前述控制資訊之通道中至少一 者,分配於構成前述頻率區塊之複數OFDM符號中之至 少一部分的OFDM符號。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分配方法,其中前述決定步驟 將共通控制通道及發送顯示所選出之使用者之控制資 訊的通道中至少一者,分配於頻率區塊之先端部分的 OFDM符號。 47
TW095110302A 2005-03-31 2006-03-24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W2006446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5493 2005-03-31
JP2005174403A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5-06-14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44655A TW200644655A (en) 2006-12-16
TWI326166B true TWI326166B (zh) 2010-06-11

Family

ID=3708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0302A TW200644655A (en) 2005-03-31 2006-03-24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W98144204A TW201032516A (en) 2005-03-31 2006-03-24 Transmitter and allocation method
TW97100339A TWI413434B (zh) 2005-03-31 2006-03-24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44204A TW201032516A (en) 2005-03-31 2006-03-24 Transmitter and allocation method
TW97100339A TWI413434B (zh) 2005-03-31 2006-03-24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9391750B2 (zh)
EP (4) EP2523519B1 (zh)
JP (1) JP4358158B2 (zh)
KR (2) KR101079247B1 (zh)
CN (2) CN102158968B (zh)
BR (1) BRPI0609583A2 (zh)
ES (2) ES2609400T3 (zh)
HU (1) HUE026921T2 (zh)
RU (1) RU2419209C2 (zh)
TW (3) TW200644655A (zh)
WO (1) WO20061094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556B2 (ja) 2003-04-04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EP1867089A4 (en) * 2005-04-01 2011-08-24 Nokia Corp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PEATING THE SLOW SIGNALING CHANNEL (SACCH)
AU2006203697A1 (en) * 2005-08-26 2007-03-15 Nec Australia Pty Ltd Adaptive pilot structure to assist channel estimation in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JPWO2007145272A1 (ja) * 2006-06-14 2009-1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リソースブロック割当方法
WO2008038114A2 (en) * 2006-09-26 2008-04-0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quence modul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EP2070217B1 (en) * 2006-09-26 2020-04-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mulitplexing for data-non-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GB0619530D0 (en) 2006-10-03 2006-11-15 Nokia Corp Signalling
WO2008041110A2 (en) 2006-10-04 2008-04-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ymbol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WO2008071614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hsdpa accesses
EP2168298B1 (en) * 2007-01-04 2022-03-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 common signaling entry for a modular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US8681749B2 (en) * 2007-01-04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33357B2 (en) 2007-01-04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indication
US8320407B2 (en) 2007-01-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subpackets t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315B2 (en) 2007-01-05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64731B2 (ja) * 2007-01-09 2012-02-01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EP2137920A2 (en) * 2007-01-12 2009-12-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CN101232484B (zh) * 2007-01-26 2011-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8077677B2 (en) * 2007-01-31 2011-12-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group handling
WO2008093644A1 (ja) * 2007-02-02 2008-08-07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JP5053067B2 (ja) * 2007-02-02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8274940B2 (en) 2007-02-28 2012-09-25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069740B2 (ja) 2007-03-01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236626B2 (ja) * 2007-03-01 2013-07-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069741B2 (ja) * 2007-03-01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675691B (zh) * 2007-03-01 2013-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KR101300854B1 (ko) * 2007-03-05 2013-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다중 접속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장치 및 방법
JP2008227769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200822776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5046704B2 (ja) * 2007-03-28 2012-10-10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JP5056848B2 (ja) * 2007-03-30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無線局
US8369299B2 (en) 2007-05-07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DM pilot and FDM data
EP2151083B1 (en) * 2007-05-29 2018-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d symbol mapping to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01582B2 (ja) * 2007-05-29 2012-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157811B1 (en) 2007-06-04 2016-05-04 Fujitsu Limited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US8908632B2 (en) * 2007-06-08 2014-1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interleaving in OFDM systems
CA2680856C (en) 2007-06-19 2015-11-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arrangement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CN101400131B (zh) 2007-09-30 2010-11-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块重复多址接入方式的资源分配/管理方法、装置
EP2056515B1 (en) * 2007-10-30 2019-06-12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Llc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JP2011504669A (ja) 2007-11-05 2011-02-10 ノーテル・ネットワークス・リミテッド 資源割り当て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9326253B2 (en) 2007-11-15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blanking
US8761032B2 (en) * 2007-11-16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reuse based control channels
US9009573B2 (en) 2008-02-01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ncatenated codes for beacon channels
JP4376291B2 (ja) * 2008-03-21 2009-1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基地局装置
US9107239B2 (en) 2008-04-07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fine control channels using reserved resource blocks
US20090257392A1 (en) * 2008-04-14 2009-10-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acking Two-Dimensional Data Bursts in a Downlink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838235B2 (ja) * 2008-06-04 2016-01-06 ソニー ドイチュラ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新たなフレーム及び信号パターン構造
JP5189046B2 (ja) * 2009-01-21 2013-04-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
JP4928621B2 (ja) 2010-05-27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95356B2 (ja) * 2011-04-27 2016-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10399B2 (ja) * 2011-04-27 2015-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01093B2 (ja) * 2011-04-27 2015-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874208B (zh) * 2012-12-14 2017-07-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载波系统的共享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BR112016028190A2 (pt) 2014-06-30 2019-06-18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de subquadro
EP3166364B1 (en) * 2014-08-07 2020-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ysical downlink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142068B2 (en) * 2015-05-22 2018-11-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s of OFDM signals over wideband carrier
WO2018229964A1 (ja) * 2017-06-16 2018-1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7627A (en) * 1997-06-23 2000-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hannel allocation for mixed multislot services
KR100454930B1 (ko) 1998-08-17 200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의물리채널별다중화장치및방법
MY141814A (en) * 1999-05-20 2010-06-30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rioritization and flow control of data packing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user channel
US7095708B1 (en) * 1999-06-23 2006-08-22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communicating voice and high spee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526254B2 (ja) 2000-02-25 2004-05-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リア/ds−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りチャネルの構成
JP3911378B2 (ja) 2000-02-16 2007-05-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6952454B1 (en) * 2000-03-22 2005-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real time services and non-real time services for OFDM systems
BR0112403A (pt) * 2000-07-12 2006-05-09 Qualcomm Inc multiplexação de serviços em tempo real e serviços em tempo não real para sistemas ofdm
JP2002335556A (ja) * 2001-05-08 2002-11-2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KR100841296B1 (ko) * 2001-07-10 2008-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패킷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유 채널 스케줄러 장치 및그를 이용한 공유채널 스케줄링 방법
JP2003101499A (ja) 2001-09-25 2003-04-0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の生成方法、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の復号方法、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生成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復号装置
JP3955485B2 (ja) * 2002-03-08 2007-08-08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移動局、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体通信網
KR100790114B1 (ko) * 2002-03-16 2007-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 분할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파일럿반송파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7551546B2 (en) *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US20040081131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Walton Jay Rod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OFDM symbol sizes
JP4342171B2 (ja) 2002-12-25 2009-10-14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
JP3860556B2 (ja) * 2003-04-04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JP2005045561A (ja) * 2003-07-22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ケット送信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その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KR100689508B1 (ko) 2003-09-0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JP2005105493A (ja) 2003-10-01 2005-04-21 Komatsu Seiren Co Ltd 保温・保冷性布帛および衣服
JP2005117579A (ja) * 2003-10-10 2005-04-28 Fujitsu Ltd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方法
JP2005174403A (ja)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8089855B2 (en) 2004-06-04 2012-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overhead inform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58158B2 (ja) 2005-03-31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1410A1 (en) 2012-11-07
CN102158968B (zh) 2013-09-04
EP1865733A4 (en) 2012-04-04
JP4358158B2 (ja) 2009-11-04
ES2561289T3 (es) 2016-02-25
KR101079247B1 (ko) 2011-11-03
EP1865733A1 (en) 2007-12-12
EP2993949A1 (en) 2016-03-09
ES2609400T3 (es) 2017-04-20
RU2007136029A (ru) 2009-05-10
KR101006183B1 (ko) 2011-01-07
TW200644655A (en) 2006-12-16
BRPI0609583A2 (pt) 2010-04-20
CN102158968A (zh) 2011-08-17
US9391750B2 (en) 2016-07-12
JP2006311465A (ja) 2006-11-09
TWI413434B (zh) 2013-10-21
TW200818944A (en) 2008-04-16
WO2006109439A1 (ja) 2006-10-19
TW201032516A (en) 2010-09-01
KR20080004505A (ko) 2008-01-09
HUE026921T2 (en) 2016-07-28
CN101854723A (zh) 2010-10-06
US20090149187A1 (en) 2009-06-11
US9525528B2 (en) 2016-12-20
KR20100120725A (ko) 2010-11-16
TWI357738B (zh) 2012-02-01
EP2523519B1 (en) 2016-10-19
EP2521410B1 (en) 2015-12-16
RU2419209C2 (ru) 2011-05-20
US20150063292A1 (en) 2015-03-05
EP2523519A1 (en) 2012-11-14
CN101854723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6166B (zh)
KR101027572B1 (ko)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JP5053335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18594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の割当て方法
Das et al. EV‐do revision C: Evolution of the cdma2000* data optimized system to higher spectral efficiencies and enhanced services
JP5230577B2 (ja) 制御チャネル伝送方法、基地局、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80072439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역방향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