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4482A - 图像拾取装置、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拾取装置、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4482A
CN101854482A CN201010129646A CN201010129646A CN101854482A CN 101854482 A CN101854482 A CN 101854482A CN 201010129646 A CN201010129646 A CN 201010129646A CN 201010129646 A CN201010129646 A CN 201010129646A CN 101854482 A CN101854482 A CN 101854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mposition
recommendation
image pick
special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9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4482B (zh
Inventor
铃木飞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5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4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60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 G06V40/67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by interactive indications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图像拾取器件,被配置为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对象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位置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在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构图指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特定对象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构图;以及指令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Description

图像拾取装置、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所捕捉的图像的构图(composition)的改进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关于图像拾取装置,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在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之前,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通过使用所检测的特定对象,来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
例如,在专利文献1(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219874号)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在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之前,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人脸(面部区域)作为特定对象。另外,当存在多个检测的人脸时,基于在图像捕捉区域中存在人脸的位置,从多个所检测的人脸中选择用户观察的人脸作为特定对象。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方法,当通过使用从所选择的主对象中获得的图像捕捉信息来执行图像捕捉操作时,在考虑到图像捕捉区域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时,难以获得具有良好构图的捕捉的图像。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具有良好构图的捕捉的图像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
图像拾取器件,被配置为捕捉与对象图像(object image)对应的图像;
对象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位置获得部件,用于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
构图指定部件,用于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该特定对象被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推荐构图;以及
指令控制部件,用于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外部结构的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外部结构的另一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垂直剖面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另一垂直剖面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是图示包括作为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7是图示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构图的图;
图8是可视地(virtually)图示在辅助图像上推荐的候选区域的图;
图9是图示基于三分之一规则(the Rule of Thirds)的构图的图;
图10是图示二分(bisection)构图的图;
图11是图示倾斜的二分构图的图;
图12是图示当在纵向方向上握持图像拾取装置时的黄金分割构图的图;
图13是图示实况视图(live view)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16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17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8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9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1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22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23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24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的图;
图25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26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7是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8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29是图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0是图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1是可视地图示在辅助图像上推荐的候选区域的图;
图32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33是可视地图示在辅助图像上距离测量区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结构
图1和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A的外部视图的图。在此,图1是图像拾取装置1A的外部正视图。图2是图像拾取装置1A的外部后视图。图像拾取装置1A是具有可替换镜头的单镜头反光(single-lens reflex)数字相机。
如图1所示,图像拾取装置1A包括相机主体(相机本体)2。可拆卸地将可替换的图像捕捉镜头单元(可替换镜头)3附着在相机主体2上。
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基本上包括镜筒(barrel)13、在镜筒13中布置的镜头组37(参照图3),以及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未示出)。镜头组37包括沿着光轴移动以改变聚焦位置的聚焦镜头。
相机主体2在正面的中心位置具有附着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的环形安装部分Mt。在环形安装部分Mt附近提供允许拆卸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为的释放按钮89。
另外,相机主体2具有在正面左上位置处的模式设置拨盘(dial)82和在正面的右上位置处的控制值设置拨盘86。操作模式设置拨盘82来设置(在之间进行切换)各种模式(包括人像模式、风景模式,以及连续图像捕捉模式的图像捕捉模式、用于再现捕捉的图像的再现模式、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模式,等等)。另外,操作控制值设置拨盘86来设置在相应的图像捕捉模式中使用的控制值。
另外,相机主体2包括在正面的左端处可以由摄影者紧握(grip)的握紧部分14。在握紧部分14的顶部表面上提供用于发出开始曝光的命令的释放按钮(快门)按钮11。在握紧部分14中提供电池容纳室和卡容纳室。电池容纳室例如容纳作为相机电源的四节AA电池。卡容纳室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纳存储卡90(参照图5)。存储卡90存储捕捉的图像的数据。
释放按钮11能够检测两种状态:半按压状态(S1)和完全按压状态(S2)。当释放按钮11被按压到中途(halfway)并检测到状态S1时,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对象的静止图像(实际捕捉的图像)的准备操作。例如,执行作为准备操作的AF控制操作和AE控制操作。当进一步按压释放按钮11并检测到状态S2时,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在图像捕捉操作中,通过使用图像拾取器件(也被称作“主图像拾取器件”)5来执行对象图像的曝光操作并且由曝光操作获得的图像信号经历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操作。
参照图2,在相机主体2的背面的中心位置处提供监视器12。监视器12包括例如彩色液晶显示器(LCD)。监视器12显示用于设置图像捕捉条件等等的菜单屏幕。另外,在再现模式中,监视器12执行对存储在存储卡90中的捕捉的图像的再现显示。
在相机主体2的背面的较上的中心位置处提供取景器(finder)窗口10。从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获得的对象图像被引导(guide)到取景器窗口10。通过经由取景器窗口10观看,摄影者可以视觉上检查与主图像拾取器件5捕捉的对象图像等效的图像。更具体地,在图像捕捉光学系统上入射的对象图像被镜机构6(参照图3)向上反射并且被摄影者通过目镜67观察到。从而,摄影者可以通过经由浏览取景器窗口10观看来确定构图。另外,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状态S2并且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时,从形成对象图像的光的光学路径中移除镜机构6。从而,来自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的光(形成对象图像的光)到达主图像拾取器件5并且可以获得对象的捕捉的图像(图像数据)。
在监视器12的左上位置处提供主开关81。主开关81是两位置的滑动开关。当主开关81向左移动到OFF位置时,图像拾取装置1A的电源被关断,当主开关81向右移动到ON位置时,图像拾取装置1A的电源被开启。
在监视器12的右侧提供方向选择键84和显示开关9。方向选择键84包括环形操作按钮并且能够各自地检测在包括上、下、左和右方向的四个方向以及在包括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方向上的另外四个方向上的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例如,在菜单屏幕上执行菜单操作中使用方向选择键84。除了上述的总共八个方向上的按压操作之外,方向选择键84还可以检测在中心处提供的推压按钮的按压操作。
显示开关9是三位置滑动开关。当显示开关9处于顶部处的被指示为“OPTICAL(光学)”的位置时,选择光学取景器(OVF)模式并且在光学取景器的视图场中显示对象图像。从而,摄影者可以在通过取景器窗口10可视地检查光学取景器的视图场中的对象图像的显示的同时,执行构图确定操作(也被称作“取景(framing)”操作)。
另外,当显示开关9处于在底部被指示为“液晶”的位置时,选择电子视图取景器(EVF)模式(下文中将描述)并且在监视器12上显示对象图像的实况视图图像作为移动图像。从而,摄影者可以在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上显示的实况视图图像的同时,执行取景操作。
另外,当显示开关9处于在中间被指示为“自动(AUTO)”的位置时,依赖于摄影者是否正在通过取景器窗口10观看来自动地执行在光学取景器的视图场中的显示和实况视图之间的切换。从而,摄影者可以在可视地检查光学取景器的视图场中的显示或者实况视图的显示的同时,执行取景操作。
在监视器12的左侧提供包括用于设置菜单屏幕、删除图像等等的多个按钮的设置按钮组83。
接着,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A的内部结构。图3和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A的垂直剖面视图。
如在图3中所示,图像拾取装置1A包括取景器单元(也被称作“取景器光学系统”)102、镜机构6、相位差AF模块(下文也被简单地称作AF模块)20、快门4、主图像拾取器件5,以及副图像拾取器件7。
在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中包括的镜头组37的光轴L上布置主图像拾取器件(该示例中的CCD传感器(也被简单地称作CCD)5,并且沿着与光轴L正交的平面上排列。主图像拾取器件5在其成像表面处接收对象图像,并且通过光电转换将所接收的对象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从而,生成了所捕捉的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信号。
在紧接主图像拾取器件5的正面布置快门4。快门4是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快门帘(curtain)组件的机械聚焦平面快门,并且执行打开和关闭沿着光轴L被引导到主图像拾取器件5的对象光的光学路径的操作。
在光轴L上将对象光朝向取景器单元102反射的位置处布置镜机构6(反射的平面)。穿过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的对象光被镜机构6(在下文中描述的主镜61)向上反射并且在聚焦玻璃63(聚焦屏幕)上聚焦。
取景器单元102包括五面镜65、半反射镜(half mirror)68、目镜67、副图像拾取器件7,以及取景器窗口10。五面镜65反射对象图像使得通过垂直地且水平地反转对象图像来获得正像(erect image)。在五面镜65和目镜67之间布置半反射镜68并且半反射镜68分离(分流(branch))对象光。一束被分离的对象光被各自引导到目镜67和副图像拾取器件7。目镜67将分离的对象光引导到取景器窗口10的外侧。从而,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窗口10可视地检查对象图像。以这种方式,在实际拍摄操作之前,当摄影者在等待时,取景器单元102充当用于检查拍摄的视图场的光学取景器(OVF)。
另外,副图像拾取器件7接收到达副图像拾取器件7的另一束被分离的对象光,并且相继地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在监视器12上相继地显示所捕捉的图像作为移动图像(实况视图显示)。从而,副图像拾取器件7获得可以通过取景器窗口10可视地检查的对象图像,并且摄影者可以可视地检查与对象图像对应的、被显示在监视器12上的实况视图图像。
镜机构6包括主镜61和副镜62。在主镜61的后侧,提供副镜62使得副镜62可以旋转以便朝向主镜61的后表面移动。例如,主镜61包括允许对象光的一部分从中穿过的半反射镜。穿过主镜61的对象光的该部分被副镜62反射,并且入射在AF模块20上。
镜机构6被形成为所谓的快回镜(quick return mirror)。然后,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状态S2时,在曝光操作期间将镜机构6向上抬起,并且在聚焦玻璃63下的位置停止(参照图4)。从而,经过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的对象光到达主图像拾取器件5而不被镜机构6阻隔,由此使主图像拾取器件5曝光。当完成曝光时,镜机构6返回到初始位置(图3中所示的位置)。
AF模块20包括所谓的AF传感器,AF传感器包括检测对象的聚焦信息的测距仪传感器。更具体地,AF模块20具有相位差检测功能,该相位差检测功能从在图像捕捉区域中设置的距离测量区域(也被称作“聚焦区域”或者“AF区域”)接收对象光(详细地,通过镜机构6进入的光)并且生成与对象图像的聚焦状态对应的相位差检测信号。
[1-2.功能块]
现在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A的功能。图5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A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6是图示包括作为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HG的图。图7是图示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构图的图。图8是可视地图示在辅助图像HG上推荐的候选区域的图。图9是图示基于三分之一规则的构图的图。图10是图示二分(bisection)构图的图。图11是图示倾斜的二分构图的图。图12是图示当在纵向位置上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A时的黄金分割构图的图。图13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如图5所示,图像拾取装置1A包括相位差AF模块20、操作单元80、总控制器101、镜机构6、快门4、主图像拾取器件5、A/D转换器电路52、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50,以及图像存储器56。
操作单元80包括各种开关和包含释放按钮11(参照图1)的按钮。总控制器101响应于用户使用操作单元80执行的输入操作,执行各种操作。
主图像拾取器件5从定时控制电路(未示出)接收驱动控制信号(累积(accumulation)开始信号和累积停止信号),并且响应于接收的驱动控制信号为在光接收表面(成像表面)形成的对象图像执行曝光操作(通过促使光电转换执行充电累积)。结果,获得了与对象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
另外,副图像拾取器件7基本上具有类似于主图像拾取器件5的功能。然后,副图像拾取器件7为被引导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对象图像执行曝光操作,并且获得与要显示为实况视图图像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
由主图像拾取器件5获得的图像信号(模拟信号)被A/D转换器电路52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获得的数字图像信号被输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50。
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50使从A/D转换器电路52输入的图像信号经历数字信号处理。更具体地,执行黑色电平(black-level)校正处理、白平衡(WB)处理、伽马校正处理等等。在信号处理之后,在图像存储器56中存储图像信号(图像数据)。
图像存储器56是用于暂时存储生成的图像数据的高速可存取图像存储器并且具有足够的存储对应于多个帧图像的数据的容量。
在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中,在必要时通过总控制器101使被暂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6中的图像数据经历图像处理(例如,压缩处理),并且然后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卡90中。
另外,通过A/D转换器电路52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50使得由副图像拾取器件7获得的图像数据经历预定处理。然后,被这样处理的数据被暂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6中并且被显示在监视器12上。
总控制器101包括微计算机,并且基本上包括CPU、存储器、以及ROM等等。总控制器101读取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并且促使CPU执行程序,由此实现各种功能。
总控制器101执行上述的程序以实现以下部件的功能:相位差AF控制器121、驱动控制器122、特定对象检测器123、存在位置获得单元124、推荐的构图指定单元125、指令控制器126、显示控制器127、镜控制器128,以及构图确定器129等等。
相位差AF控制器121通过相位差AF方法执行自动聚焦(AF)操作(相位差AF操作)。更具体地,相位差AF控制器121基于从AF模块20输出相位差检测信号执行镜头聚焦位置确定操作来确定聚焦状态下图像拍摄镜头(更具体地,聚焦镜头)的位置(镜头聚焦位置)。
另外,相位差AF控制器121与驱动控制器122相关联地操作来执行用于将图像拍摄镜头(聚焦镜头)移动到确定的镜头聚焦位置的镜头驱动操作。更具体地,相位差AF控制器121经由驱动控制器122向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中包括的镜头控制器31传送控制信号。从而,驱动镜头驱动器38以便沿着光轴移动在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中的镜头组37中包括的聚焦镜头。另外,由图像捕捉镜头单元3中包括的镜头位置检测器39检测聚焦镜头的位置,并且从镜头控制器31向相机主体2中的总控制器101传送表示聚焦镜头的位置的数据。
特定对象检测器123检测由副图像拾取器件7获得的捕捉的图像(辅助图像)中的特定对象。在该示例中,图示了在辅助图像HG中检测人脸(也被称作“对象的面部”或简单地称作“面部区域”)作为特定对象。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测面部区域。也就是说,首先,基于在辅助图像HG中每个像素的像素值,从捕捉的图像中提取肤色(skin-colored)的区域。然后,如果所提取的肤色的区域等于或者大于预定的阈值,则确定肤色的区域是人脸。可替换地,还可以通过普通的模式识别方法从捕捉的图像中提取人脸的特定部位,诸如眼睛和/或嘴巴来检测人脸。
特定对象检测器123确定检测的面部的朝向(orientation)。特定对象检测器123可以确定包括向左方向、向右方向,以及正面方向的三个方向。例如,由以下方法来确定面部的朝向。也就是说,首先,提前在ROM中存储分别与各种面部的朝向对应的多个面部的模型作为参考数据。然后,基于哪一个面部的模型在其朝向上类似于所检测的面部来确定所检测的面部的朝向。
另外,当通过EVF模式中的菜单屏幕上的菜单操作使能面部检测功能时,特定对象检测器123执行面部区域和面部朝向的检测。
存在位置获得单元124获得在辅助图像HG中存在由特定对象检测器123检测的特定对象(在该示例中,人脸)的位置。更具体地,如在图6中所示的,存在位置获得单元124为检测的面部区域设置矩形面部框WK,面部框WK环绕所检测的面部区域,并且确定所设置的面部框WK的中心位置CP。然后,当将捕捉的图像的左下角视为原点O时,存在位置获得单元124获得捕捉的图像的中心位置CP的坐标作为当前存在位置(也被称作“当前位置”)。
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指定在将特定对象视作(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对象的推荐构图(也被称作“推荐构图”)。根据实施例,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在希望主对象存在的区域(也被称作“推荐的候选区域”)中选择推荐的区域作为特定对象的布局(layout)(也被称作“推荐的存在区域”或者“推荐的区域”),并且由此指定推荐的构图。
更具体地,将描述如图7中所示的其中设置推荐的候选区域KR1至KR4(对角阴影区域)作为推荐的候选区域的情形。推荐的候选区域KR1至KR4是包括黄金分割构图中划分线BL之间的交点RP的区域,在所述黄金分割构图中基于黄金比例(大约1∶1.618)来划分图像捕捉区域。另外,推荐的候选区域KR1至KR4是基于被视作(视为)捕捉的图像中的主对象的面部的统计分布来设置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如图8所示的位置处检测到被视作(视为)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选择位于最接近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的位置的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
另外,可以在基于图9所示的三分之一规则的构图、图10所示的二分构图,或者图11所示的倾斜的二分构图的基础上设置推荐的候选区域KR。然后,当以其纵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A时,基于在图12所示的纵向黄金分割构图来设置推荐的候选区域KR。
指令控制器126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该预定操作通知用户由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的推荐构图。更具体地,当如图8所示选择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时,指令控制器126指令显示控制器127执行通知用户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操作。
显示控制器127控制在包括监视器12的显示单元上示出的内容的显示。例如,显示控制器127基于由副图像拾取器件7连续获得的捕捉的图像促使监视器12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
另外,显示控制器127具有促使显示与附加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的功能。更具体地,如图13所示,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环绕检测的面部区域的面部框WK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另外,在从指令控制器126接收到执行的指令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例如,如图13所示,当选择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
镜控制器128控制在从光学路径中移除镜机构6的状态(镜在上的状态)和其中镜机构6阻隔光学路径的状态(镜在下的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镜控制器128通过驱动镜切换电机(未示出)而在镜在上状态和镜在下状态之间切换。
构图确定器129具有确定对象的当前构图(也被称作“当前构图”)是否符合(遵守)推荐的构图的功能。更具体地,基于被视作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的存在位置,构图确定器129确定是否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区域。基于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包括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的确定,来执行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存在面部区域的确定。然后,基于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的每个像素的坐标与面部区域的存在位置(即,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的坐标的比较,来执行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包括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的确定。另外,分别提前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的推荐的候选区域KR的存在范围。然后,可以基于对应的推荐候选区域KR的存在范围来确定捕捉的图像中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存在范围。
[1-3.操作]
接着,将描述在使能面部检测功能时图像拾取装置1A的操作。图14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A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5和图16是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HG的图。图17和图18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更具体地,如图14中所示,首先,在步骤SP11确定是否选择了EVF模式。当没有选择EVF模式时(选择了OVF模式),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21并且在OVF模式中执行正常的图像捕捉操作。另一方面,当选择了EVF模式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12。
在步骤SP12中,通过副图像拾取器件7获得辅助图像。
然后,在步骤SP13中,在特定对象检测器123中执行面部检测操作并且检测人脸(面部区域)作为辅助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在步骤SP14中,确定在辅助图像中是否检测到面部区域。当未检测到面部区域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21并且执行正常的图像捕捉操作。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面部区域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15。
在步骤SP15中,特定对象检测器123指定面部朝向。
在步骤SP16中,存在位置获得单元124获得面部的当前存在位置。
在步骤SP17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基于面部朝向和面部的存在位置来指定被推荐为检测的面部的布局的区域(推荐的存在区域)。
更具体地,当面部朝向是正面方向时,指定位于最接近面部的存在位置的位置的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参照图8)。
另外,当面部朝向是向左方向或向右方向时,指定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所述推荐的候选区域KR1参考面部的位置促使面部朝向中的一个空间变得比面部朝向的相反方向的另一空间大。例如,如图15所示,当捕捉的图像中的面部的朝向是用户的向右方向时,指定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所述推荐的候选区域KR1参考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促使向右方向中的一个空间变得比向左方向中的另一空间大。另外,如图16所示,当捕捉的图像中的面部的朝向是用户的向左方向时,指定推荐的候选区域KR2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所述推荐的候选区域KR2参考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促使向左方向中的一个空间变得比向右方向中的另一空间大。
在步骤SP18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参照图13)。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来理解面部的推荐的布局(也被称作“推荐的位置”)。另外,在步骤SP18中,如图17所示,显示控制器127可以促使除了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之外,还结合提示用户修改构图的显示HK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
在步骤SP19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即,是否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如图18中所示,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20。在步骤SP20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提示(prompt)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也被称作“捕捉指令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照图18)。
另一方面,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不存在面部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21。
在下一步骤SP21,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确定是否要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1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11至步骤SP21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即使在操作的开始处未执行捕捉指令显示HS的情形下,当在重复的处理期间通过用户的取景或者对象的移动等等而使面部变为被包括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时,处理经由步骤SP19转移到步骤SP20并且由此执行捕捉指令显示HS。
另外,当在步骤SP21中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22并且由此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图像拾取装置1A包括:特定对象检测器123,被配置为检测由副图像拾取器件7获得的辅助图像中的特定对象;位置获得单元124,被配置为获得辅助图像中的特定对象的位置;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被配置为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该特定对象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推荐构图;以及指令控制器126,被配置为执行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当用户使用诸如图像拾取装置1A之类的图像拾取装置时,用户可以在推荐的构图的帮助下执行图像捕捉操作。因此,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构图的捕捉的图像并且可以改进用户的图像捕捉技巧。另外,由于用户可以在推荐的构图的帮助下执行图像捕捉操作,所以可以缩短确定构图所需的时间。
<2.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B中,根据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更具体地,根据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存在被视作(视为)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来执行用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控制。另外,除了根据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存在被视作(视为)特定对象的面部区域来执行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控制这一点以外,图像拾取装置1B具有几乎与图像拾取装置1A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参照图1至图5)。因此,将省略被分配给共同的组件的相同符号及其描述。
如上所述,在图像拾取装置1B中,根据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详细地,根据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存在面部区域,来执行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控制。通过构图确定器129来执行在荐的存在区域GR中是否存在面部区域的确定(参照图5)。
然后,根据构图确定器129的确定结果,图像拾取装置1B中的指令执行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更具体地,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不存在面部区域时,指令控制器126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然后,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区域时,指令控制器126不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
在此,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B的操作。图19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B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19所示,在图像拾取装置1B中,从步骤SP11至步骤SP17分别执行与图像拾取装置1A中的相同操作。简单地陈述如下,在要作为实况视图图像的辅助图像中检测到人脸之后,获得面部朝向和检测的面部的存在位置。然后,基于面部朝向和面部的存在位置来指定被推荐为检测的面部的布局的区域(推荐的存在区域)(步骤SP17)。
在下一步骤SP31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的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在步骤SP31中,当确定当前构图不符合推荐的构图时,详细地,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不存在面部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33。
在步骤SP33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参照图13)。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来理解面部的推荐的布局。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31中确定当前的构图符合推荐的构图时,详细地,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32,而不执行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操作。在步骤SP32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在监视器12上显示提示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
在步骤SP21中,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确定是否要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1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11至步骤SP17,从步骤SP31至步骤SP33,以及步骤SP21中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
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22并且由此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不存在面部区域时,图像拾取装置1B中的指令控制器126指令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操作的执行。另一方面,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区域时,指令控制器126不指令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的显示操作的执行。从而,当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区域时,可以防止用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令人讨厌地显示在监视器12上,并且由此可以改进监视器12的清晰度(visibility)。
<3.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虽然在上述的图像拾取装置1A和1B中指定推荐的存在区域作为推荐的构图,但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C中,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也被称作“镜头的握持方向”)被指定为推荐的构图。另外,除了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被指定为推荐的构图这一点以外,图像拾取装置1C具有几乎与图像拾取装置1A的相同结构和功能(参照图1至图4)。然后,将省略被分配给共同的组件的相同符号及其描述。图20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C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21至图24是分别图示包括面部区域的辅助图像HG的图。图25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如图20所示,与图像拾取装置1A相比,图像拾取装置1C进一步包括姿势(attitude)传感器91并且此外在总控制器101中功能性地实现姿势感测单元130。
姿势感测单元130具有基于从姿势传感器91输出的姿势感测信号、通过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是在其纵向位置还是在其横向位置被握持来感测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的功能。例如,可以采用诸如包括根据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可移动的导电介质并且实现响应于该导电介质的移动而变化电流的改变的传感器之类的普通的传感器,作为姿势传感器91。
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基于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和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通过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也被称作“推荐的握持方向”)来指定推荐的构图。
更具体地,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基于由姿势感测单元130检测的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来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是在其纵向位置还是在其横向位置上握持。然后,在当图像拾取装置1C以其横向位置被握持而获得辅助图像的情形下,当辅助图像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的较上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用于由以其纵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C捕捉的图像的构图作为推荐的构图。即,在图像拾取装置1C以其横向位置被握持的情形下,当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的较上部分时,将实现以其纵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的纵向握持方向(也被简单地称作“纵向方向”)指定为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例如,如图21所示,当辅助图像HG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HG的较上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为纵向方向。另外,如图22所示,当辅助图像HG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不同于辅助图像HG的较上部分的另一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为横向方向。另外,在图21和图22中,图示了选择了辅助图像HG被垂直划分的三个相等区域中的顶部区域作为辅助图像HG的较上部分的情形。然后,在图21和图22中示出了指定辅助图像HG的较上部分的虚线HL1。
另一方面,在当以其纵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C而获得辅助图像的情形下,当辅助图像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的较下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用于由以其横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C捕捉的图像的构图作为推荐的构图。即,在图像拾取装置1C以其纵向位置被握持的情形下,当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的较下部分时,将实现以其横向位置握持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的横向握持方向(也被简单地称作“横向方向”)指定为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例如,如图23所示,当辅助图像HG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辅助图像HG的较下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为横向方向。另外,如图24所示,当辅助图像HG中的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位于不同于辅助图像HG的较下部分的另一部分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为纵向方向。另外,在图23和图24中,图示了在辅助图像HG被垂直划分的两个相等区域中选择较下的区域作为辅助图像HG的较下部分的情形。然后,在图23和图24中示出了指定辅助图像HG的较下部分的虚线HL2。
当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指令控制器126指令显示控制器127执行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操作。
当从指令控制器126接收到执行的指令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例如,如图25所示,当推荐的握持方向为纵向方向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监视器12显示与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
基于由姿势感测单元130感测的图像拾取装置1C的姿势和推荐的握持方向,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实现了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姿势的握持方向(也被称作“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遵守)图像拾取装置1C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此,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C的操作。图26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C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26所示,在图像拾取装置1C执行的从步骤SP51至SP54中,分别执行与图像拾取装置1A中执行的从步骤SP11至SP14的那些相同的操作。然后,当在辅助图像中检测到面部区域时,在步骤SP55中获得所检测的面部区域的存在位置。
在下一步骤SP56中,姿势感测单元130感测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姿势(也被称作“当前姿势”)。
在步骤SP57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基于面部区域的存在位置和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姿势来指定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步骤SP58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来理解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步骤SP59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存在区域,即,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当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60。在步骤SP60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监视器12显示提示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参照图18)。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59中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61。
在步骤SP61中,通过执行与在图像拾取装置1A中的步骤SP21执行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来确定是否要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5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51至步骤SP61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62并且由此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在图像拾取装置1C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然后,指令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操作的执行。从而,用户可以在实际图像捕捉操作之前理解图像拾取装置1C的推荐的握持方向。因此,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构图的捕捉的图像并且可以改进用户的图像捕捉技巧。另外,由于用户可以利用推荐的握持方向的帮助来执行图像捕捉操作,所以可以缩短确定构图所需的时间。
<4.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D中,根据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的确定结果,更具体地,根据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来执行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控制。另外,除了根据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来执行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控制这一点以外,图像拾取装置1D具有几乎与图像拾取装置1C的相同结构和功能(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20)。因此,将省略被分配给共同的组件的相同符号及其描述。
如上所述,在图像拾取装置1D中,构图确定器129(参照图20)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具体地,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
然后,根据构图确定器129的确定结果,图像拾取装置1D中的指令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在该示例中,推荐的握持方向)的预定操作的执行。更具体地,当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指令控制器126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然后,当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指令控制器126不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
在此,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D的操作。图27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D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27所示,在图像拾取装置1D中,从步骤SP51至步骤SP57分别执行与图像拾取装置1C中的相同操作。简单地陈述如下,在作为实况视图图像的辅助图像中检测到人脸之后,获得检测的面部的存在位置。然后,在步骤SP56中感测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姿势之后,基于面部的存在位置和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姿势来指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推荐的握持方向(步骤SP57)。
在下一步骤SP71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当确定当前构图不符合推荐的存在区域时,详细地,当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73。
在步骤SP73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照图25)。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来理解图像拾取装置1D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71中确定当前的构图符合推荐的构图时,详细地,当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72,而不执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操作。在步骤SP72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提示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
在步骤SP61中,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确定是否要开始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5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51至步骤SP57,从步骤SP71至步骤SP73,以及步骤SP61中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
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62并且由此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图像拾取装置1D中的指令控制器126指令用于指示推荐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操作的执行。另一方面,当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图像拾取装置1D中的指令控制器126不指令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操作的执行。从而,当图像拾取装置1D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可以防止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令人讨厌地显示在监视器12上,并且由此可以改进监视器12的清晰度。
<5.第五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E中,执行其中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A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C中的操作进行组合的操作。即,在图像拾取装置1E中,推荐的操作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被指定为推荐的构图。另外,图像拾取装置1E具有几乎与图像拾取装置1A的相同结构和功能(参照图1至图4)并且具有将图像拾取装置1A和图像拾取装置1C的功能组合后的功能。因此,将省略被分配给共同的组件的相同符号及其描述。图28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在图像拾取装置1E中的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参照图20)中,基于面部朝向和所检测的面部的存在位置来指定被推荐为所检测的面部的布局的推荐存在区域。另外,基于图像拾取装置1E的姿势和面部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图像拾取装置1E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当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指令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当从指令控制器126接收到执行的指令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的显示HR1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
例如,如图28所示,当选择推荐的候选区域KR1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并且确定推荐的握持方向为纵向方向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监视器12结合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
通过分别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是否存在检测的面部以及当前的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
在此,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E的操作。图29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E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29所示,在图像拾取装置1E执行的从步骤SP81至步骤SP86分别执行与图像拾取装置1A中执行的从步骤SP11至步骤SP16(参照图14)中的那些操作的相同操作。简单地陈述如下,在作为实况视图图像的辅助图像中检测到人脸之后,获得面部朝向和检测的面部的存在位置。
在下一步骤SP87中,执行与步骤SP56(参照图26)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并且感测图像拾取装置1E的当前姿势。
在步骤SP88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推荐的构图。更具体地,分别指定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步骤SP89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执行指示推荐的构图的显示的显示操作。更具体地,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照图28)。从而,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用户可以理解图像拾取装置1E的推荐的面部的布局和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步骤SP90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更具体地,分别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是否存在所检测的面部以及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然后,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存在所检测的面部并且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确定当前构图符合推荐的构图。然后,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91。在步骤SP91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提示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
另一方面,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不存在所检测的面部或者确定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确定当前的构图不符合推荐的构图。然后,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92。
在下一步骤SP92中,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确定是否要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8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81至步骤SP92中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
另外,当在步骤SP92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93并且由此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在图像拾取装置1E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图像拾取装置1E的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然后,指令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操作的执行。从而,用户可以在实际图像捕捉操作之前理解图像拾取装置1E的推荐的存在区域和推荐的握持方向。因此,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构图的捕捉的图像并且可以改进用户的图像捕捉技巧。
<6.第六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F中,执行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B和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D中的操作组合后的操作。即,在图像拾取装置1F中,根据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来执行指示推荐的构图的显示的显示控制。另外,除了根据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来执行用于指示推荐的构图的显示的显示控制这一点以外,图像拾取装置1F具有几乎与图像拾取装置1E的相同结构和功能(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20)。因此,将省略被分配给共同的组件的相同符号及其描述。
由构图确定器129执行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的确定(参照图20)。然后,根据构图确定器129的确定结果,图像拾取装置1F中的指令控制器126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在此,将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F的操作。图30是图示图像拾取装置1F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30所示,在图像拾取装置1F中,从步骤SP81至步骤SP88分别执行与图像拾取装置1E中的相同操作。简单地陈述如下,在作为实况视图图像的辅助图像中检测到人脸之后,获得面部朝向和检测的面部的存在位置并且感测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姿势。然后,在步骤SP88中,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分别指定推荐的构图、推荐的存在区域、以及推荐的握持方向。
在接下来的步骤SP101中,构图确定器129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作为符合确定,分别执行关于面部布局的符合确定,即,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是否存在检测的面部的确定;以及关于握持方向的符合确定,即,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的确定。
然后,当在步骤SP101中,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不存在检测的面部和/或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确定当前的构图不符合推荐的构图。然后,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103。
在步骤SP103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用于指示推荐的构图的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更具体地,当在步骤SP101中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不存在检测的面部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用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见图13)。另外,当在步骤SP101中确定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与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见图25)。另外,当在步骤SP101中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不存在检测的面部并且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分别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的显示HR1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LG(参见图28)。
从而,通过可视地检查监视器12,用户可以理解推荐的构图。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101中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存在所检测的面部并且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即,确定当前构图符合推荐的构图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102,而不执行指示推荐的构图的显示的显示操作。在步骤SP102中,响应于来自指令控制器126的指令,显示控制器127促使监视器12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执行图像捕捉操作的显示HS。
在步骤SP92中,基于释放按钮11的被按压下的状态,确定是否要开始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图像捕捉操作)。当未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操作处理转移到步骤SP81。然后,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P81至步骤SP88、从步骤SP101至步骤SP103,以及步骤SP92中的处理,直到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
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P93并且由此执行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如上所述,图像拾取装置1F中的指令控制器126根据构图确定器129的确定结果控制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的显示HR1和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的显示操作的执行。从而,当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面部区域时,可以防止在监视器12上显示用于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HR1。另外,当图像拾取装置1F的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可以防止在监视器12上显示用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HV。因此,可以改进监视器12的清晰度。
<7.修改>
虽然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每一个实施例中,特定对象检测器123可以检测辅助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图31是可视地图示在辅助图像上推荐的候选区域的图。图32是图示实况视图图像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更具体地,如图31所示,当检测多个面部时,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分别选择分别位于最靠近面部区域的中心位置CP1和CP2的位置的推荐的候选区域KR1和KR2作为推荐的存在区域GR1和GR2。然后,如图32所示,显示控制器127促使显示与分别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1和GR2的显示HR1和HR2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另外,在显示时,可以以蓝色结合的面部框WK1和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1的显示HR1并且可以以红色结合的面部框WK2和指示推荐的存在区域GR2的显示HR2。以此方式,可以以相同的颜色结合的面部框WK和与面部框WK相关的推荐的存在区域GR以便彼此对应。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每一个实施例中,作为通知用户由推荐构图指定单元125指定的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执行在监视器12上的显示操作。然而,通知用户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不限于该示例。更具体地,可以通过使用音频信号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以及第六实施例中,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检测的面部时,可以改变面部框WK和/或推荐的存在区域GR的显示颜色。
另外,在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1A中,当检测到释放按钮11的完全按压状态时,执行用于捕捉要存储的图像的图像捕捉操作(实际图像捕捉操作)。然而,实际图像捕捉操作的执行不限于该示例。更具体地,当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GR中存在由构图确定器129检测的面部时,可以自动地开始实际的图像捕捉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以及第六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图像捕捉区域中的距离测量区域AR1至AR4的存在位置来设置推荐的候选区域KR1至KR4。图33是可视地图示在辅助图像HG上距离测量区域AR1至AR4的图。
更具体地,如图33所示,可以设置推荐的候选区域KR1至KR4以便包括图像捕捉区域中的距离测量区域AR1至AR4。从而,当通过用户取景将面部区域移动进入推荐的存在区域GR时,面部区域可以包括距离测量区域。因此,可以执行AF操作以便对作为聚焦对象的面部区域进行聚焦。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3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09-057529中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在此并入其全部内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懂得的是取决于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图像拾取器件,被配置为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
对象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位置获得部件,用于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
构图指定部件,用于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该特定对象被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推荐构图;以及
指令控制部件,用于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姿势感测部件,用于感测图像拾取装置的姿势;
其中所述构图指定部件基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姿势和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推荐的握持方向;以及
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握持方向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显示控制部件,基于由所述图像拾取器件相继获得的捕捉的图像,促使显示单元显示实况视图图像;
其中,在从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接收到执行预定操作的指令时,所述显示控制部件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
所述构图指定部件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捕捉的图像中的所述特定对象的推荐的存在区域;以及
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存在区域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构图确定部件,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确定当前构图是否符合推荐的构图;
其中,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当前构图不符合推荐的构图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以及
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当前构图符合推荐的构图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不指令预定操作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姿势感测部件,用于感测图像拾取装置的姿势;
其中所述构图指定部件基于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姿势和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推荐的握持方向;
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当前握持方向是否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所述当前握持方向实现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姿势;以及
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当前握持方向不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握持方向的预定操作的执行;以及
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当前握持方向符合推荐的握持方向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不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握持方向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
所述构图指定部件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捕捉的图像中的所述特定对象的推荐的存在区域;以及
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存在区域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显示控制部件,基于由所述图像拾取器件相继获得的捕捉的图像,促使显示单元显示实况视图图像;
其中,在从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接收到执行预定操作的指令时,所述显示控制部件促使显示与指示推荐的握持方向的显示结合的实况视图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
所述构图指定部件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捕捉的图像中所述特定对象的推荐的存在区域;
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定对象;
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不存在所述特定对象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存在区域的预定操作的执行;以及
在所述构图确定部件确定在推荐的存在区域中存在所述特定对象时,所述指令控制部件不指令向用户通知所推荐的存在区域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对象是人脸。
11.一种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图像拾取器件来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
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
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该特定对象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推荐构图;以及
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12.一种存储被配置为促使在图像拾取装置中嵌入的计算机来执行处理的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图像拾取器件来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
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
基于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在将该特定对象视为主对象时被推荐的推荐构图;以及
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13.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图像拾取器件,被配置为获得与对象图像对应的捕捉的图像;
对象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捕捉的图像中的特定对象;
位置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捕捉的图像中特定对象存在的位置;
构图指定单元,被配置为在将该特定对象视为主对象时,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存在位置来指定推荐的构图;以及
指令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指令向用户通知推荐的构图的预定操作的执行。
CN2010101296461A 2009-03-11 2010-03-04 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854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7529A JP5257157B2 (ja) 2009-03-11 2009-03-11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057529/09 2009-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4482A true CN101854482A (zh) 2010-10-06
CN101854482B CN101854482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73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96461A Active CN101854482B (zh) 2009-03-11 2010-03-04 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462223B2 (zh)
JP (1) JP5257157B2 (zh)
CN (1) CN10185448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543A (zh) * 2012-07-18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拍摄控制方法、和眼球识别装置
CN103945114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提取系统及其方法
WO2021147648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9647B2 (en) * 2009-04-20 2014-06-10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JP5359762B2 (ja) * 2009-10-15 2013-1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14858A (ja) 2012-04-02 2013-10-17 Sony Corp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385324B2 (en) * 2012-05-07 2016-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augmented reality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102026717B1 (ko) * 2013-02-08 2019-10-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진 촬영 가이드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휴대 단말
JP6076168B2 (ja) * 2013-03-27 2017-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構図アシスト装置、構図アシスト方法、及び構図アシストプログラム
US20150098000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Image Composition Guidance in Digital Camera
TW201519161A (zh) * 2013-11-07 2015-05-16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電子裝置及其影片物體移動軌跡修正方法
CN103997519A (zh) * 2014-05-14 2014-08-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JP6573193B2 (ja) * 2015-07-03 2019-09-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判定装置、判定方法、およ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US10388121B2 (en) * 2016-06-16 2019-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US10218901B2 (en) * 2017-04-05 2019-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icture composition adjustment
JP7158841B2 (ja) * 2017-11-08 202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WO2022056821A1 (en) 2020-09-18 2022-03-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ic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643376B (zh) * 2021-07-13 2024-05-03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机视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093A (zh) * 2006-02-03 2007-08-0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CN101019151A (zh) * 2004-07-23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26689A (zh) * 2005-12-27 2007-08-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直通图像显示方法
US20080187187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Tadanori Tezuka Imag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370087A (zh) * 2007-04-02 2009-02-18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数字图像处理装置中提供构图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9174B2 (ja) * 1993-03-31 2008-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構図アドバイス機能を備えたカメラ
JP3971240B2 (ja) * 2002-05-21 2007-09-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アドバイス機能付きカメラ
US20060182433A1 (en) * 2005-02-15 2006-08-17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mera
JP2007027971A (ja) * 2005-07-13 2007-02-01 Canon Inc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164327B2 (ja) * 2005-12-26 2013-03-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50297B2 (ja) * 2006-02-23 2011-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カメラ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567618B2 (ja) * 2006-02-23 2010-10-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44804A (ja) * 2007-03-27 2008-10-09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973848B2 (en) * 2007-04-02 2011-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EP2154481B1 (en) * 2007-05-31 2024-07-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viding server,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iltering system
JP4957463B2 (ja) * 2007-08-30 2012-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KR20100001272A (ko) * 2008-06-26 2010-01-06 삼성디지털이미징 주식회사 셀프 촬영 안내 기능을 구비한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그 동작 방법
JP5217843B2 (ja) * 2008-09-25 2013-06-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構図選択装置、構図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151A (zh) * 2004-07-23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26689A (zh) * 2005-12-27 2007-08-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直通图像显示方法
CN101014093A (zh) * 2006-02-03 2007-08-0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US20080187187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Tadanori Tezuka Imag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370087A (zh) * 2007-04-02 2009-02-18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数字图像处理装置中提供构图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543A (zh) * 2012-07-18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拍摄控制方法、和眼球识别装置
CN103945114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提取系统及其方法
WO2021147648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62223B2 (en) 2013-06-11
CN101854482B (zh) 2012-09-05
JP2010213030A (ja) 2010-09-24
JP5257157B2 (ja) 2013-08-07
US9210320B2 (en) 2015-12-08
US20130182123A1 (en) 2013-07-18
US20100231741A1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4482B (zh) 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23372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17600B2 (ja) 撮像装置
US7848633B2 (en) Image taking system
US8433097B2 (en) Subject tracking device, subject tracking method, subject tracking program product and optical device
JP7131647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59776B (zh) 图像拍摄装置
US20060127080A1 (en) Digital single-reflex camera
JP4759082B2 (ja) 複眼式撮像装置
US2010014940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body
CN101567971B (zh) 图像拾取设备
TW200901754A (en) Imaging device
CN101726969B (zh) 图像拾取装置和用于控制该图像拾取装置的方法
JP2014017665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883564B2 (ja) 撮像装置
WO2013153713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JP5328528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800956B (zh)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GB2492877A (en) Notification of identical images
JP6084316B2 (ja) 撮像装置
JP2018113532A (ja) 撮像装置
JP2011053301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57758B2 (ja) 撮像装置
JP2023047605A (ja)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828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