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5202A -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5202A
CN101845202A CN 201010149976 CN201010149976A CN101845202A CN 101845202 A CN101845202 A CN 101845202A CN 201010149976 CN201010149976 CN 201010149976 CN 201010149976 A CN201010149976 A CN 201010149976A CN 101845202 A CN101845202 A CN 101845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lm
polyester
auxiliary agent
film
diffus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499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5202B (zh
Inventor
谢勇
康纪红
冯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Pont Hongji Films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Pont Hongji Films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Pont Hongji Films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Pont Hongji Films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499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5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5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无机微粒子含量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的聚酯薄膜可维持实用上充分的可见光区域的反射性能,可见光透过率不大于40%,对由光源发出的热引起的尺寸变化稳定。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用于制备本发明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组合物包括93-98wt%的聚酯基料和2-7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其中助剂含量为总重量的0.002-0.2wt%;所述助剂包括增白剂、颜料和/或扩散剂;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硫酸钡和氧化锌之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氧化钛。所述的聚酯薄膜可用常规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聚酯薄膜色泽、透光率均匀,耐老化,耐磨损,正、反面均可喷涂广告,喷涂广告的清晰度、立体感效果好。

Description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薄膜技术,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白色聚酯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包装业和广告业。
应用于广告灯箱,特别是地铁广告灯箱的聚酯薄膜要求所使用的薄膜必须是一种白色半透光薄膜,具有遮蔽保护层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所述的薄膜上印刷精美的广告内容。
通常,透明聚酯薄膜的透光率大于80%,白色聚酯薄膜的透光率小于10%,而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透光率在25-40%之间。
目前用于该用途的白色半透光遮蔽保护层是在透明聚酯薄膜上涂覆多层白色颜料,来达到半透光效果;产品容易剥落,图像或广告内容必须反喷(在薄膜反面喷画),易老化,易漏光,易刮花。
关于聚酯薄膜的研究工作目前多集中在不透光膜或反射膜,例如下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85696.2(CN101241198A)、200810139705.6和200810155332.1和200480026336.X等所公开的内容,其中所公开的白色聚酯薄膜透光性低,不能作为半透光膜使用。
目前市场使用半透光聚酯薄膜产品通常是将TiO2混合到丙烯酸树脂中,同时加入一些助剂,再通过涂复、烘干等方法,将TiO2和助剂粒子涂到透明的聚酯薄膜上。该工艺落后,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产品色泽、透光率不均匀、不耐老化(丙烯酸树脂经过日照易老化,发黄变色不耐磨);丙烯酸树脂涂层易脱落,特别在受到刮蹭或碰撞时更明显,常常造成受损伤部位透光;另外,由于只能从背面喷涂,广告清晰度和立体感不好,效果差。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提供具有适于广告灯箱用途的透光性能,并且能够稳定成膜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半透光聚酯薄膜克服了上述缺陷,色泽、透光率均匀、耐老化,耐磨损,不会因为磨损而造成透光率的改变,并且由于粒子是通过挤出机进行混合,分散非常均匀,正、反面喷涂均可,特别是正面喷涂广告的效果清晰度、立体感明显好于背面喷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透光性介于透明聚酯薄膜与白色聚酯薄膜之间,能够满足特定用途对于透光性的特别要求,该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40%,优选小于35%,更优选的透光率范围为20%-35%。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不透明聚酯薄膜,该薄膜由聚酯薄膜组合物用常规的挤出、拉伸方法制成,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组合物包括93-98wt%的聚酯基料和2-7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其中助剂含量为总重量的0.002-0.2wt%;所述助剂包括增白剂、颜料和/或扩散剂;其中所述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钛、硫酸钡和氧化锌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聚酯组合物中,优选含有96-98wt%的聚酯基料和2-4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
在上述聚酯组合物中,助剂的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002-0.2wt%,优选为0.05-0.2wt%,更优选为聚酯组合物总重的0.003-0.15wt%;最优选为聚酯组合物总重的0.003-0.12wt%。
从能够得到稳定的反射性或耐热性出发,在所述的组合物中必须加入无机粒子,所述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锌等之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氧化钛粒子或二氧化钛与硫酸钡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粒子,这是因为二氧化钛粒子能够在聚酯聚合物中稳定地分散,成膜性良好,并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反射率性能;更优选所述的二氧化钛粒子是微米级二氧化钛粒子。
以聚酯薄膜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在构成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层的聚酯薄膜组合物中含有2-7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更优选含有2-4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若所述无机粒子和助剂的含量不足2%,则达不到反射性能要求,透光率太高;若无机粒子和助剂的含量超过7%,则反射率太高,透光率太低,因而是不优选的。
在上述聚酯薄膜组合物中,所述的助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各种辅助试剂,例如增白剂、扩散剂、稳定剂、或各种颜料等;助剂的品种和用量可根据对产品品质,例如对色泽等的要求进行选择,优选所述的助剂是增白剂、扩散剂和/或颜料。优选的增白剂是荧光增白剂,常用的荧光增白剂如OB、OB-1或KSN等,优选使用的增白剂是荧光增白剂OB-1(即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本文中简称为OB-1);所述的颜料例如是群青粉(即硫化硅铝钠酸盐)等,优选使用纳米级群青粉;所述的扩散剂例如是乙烯共聚蜡,常用的扩散剂例如德国BASF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称为Luwax EVA3的产品。
在上述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助剂是增白剂、颜料和/或扩散剂;以聚酯组合物总重量计,助剂的总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002-0.2wt%,优选为0.003-0.15wt%,更优选为0.003-0.12wt%;在所述助剂中,增白剂的含量为0-0.005wt%,颜料的含量为0-0.045wt%,扩散剂含量为0.002-0.15wt%,条件是增白剂和颜料的的含量不能同时为0。
在上述组合物中,以聚酯组合物总重量计,优选扩散剂含量为0.002-0.12wt%,和/或优选所述助剂中增白剂和颜料的总量为0.001-0.05wt%。
如果增白剂和颜料群青粉的总含量不足0.001wt%,则产品色泽偏黄,因而缺乏添加的意义;如果增白剂的含量超过0.005wt%或群青粉的含量超过0.045wt%,则产品色泽偏蓝,因而是不优选的。扩散粉的含量优选与增白剂和颜料的总含量相当,或是所述增白剂和颜料总量的2-3倍。如果扩散粉的含量太低,就达不到均匀分散增白剂和/或群青粉的目的,因而是不优选的;如果扩散粉的含量太高,则会降低增白剂或群青粉的浓度,因而也是不优选的。
上述各种助剂可任意组合使用,优选将增白剂和扩散剂、颜料和扩散剂、或是增白剂、扩散剂和颜料三者组合使用。例如荧光增白剂OB-1和扩散剂乙烯共聚蜡的组合,扩散剂乙烯共聚蜡和群青粉的组合,或荧光增白剂OB-1、扩散剂乙烯共聚蜡和群青粉的组合。更优选荧光增白剂、颜料和扩散剂三者的组合。
不同助剂的组合可得到不同质地和用途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特别是其中的增白剂和颜料对聚酯薄膜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如果只加入增白剂和扩散剂,不加入颜料,可获得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如果只加入颜料群青粉和扩散剂,而不加入增白剂,可得到亚光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白色聚酯薄膜由于含有无机粒子和助剂等可形成空隙的物质,所以呈现出白色半透光状态。
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由至少一层构成,其基本构成是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成份通过缩聚而得到的聚合物,即使在其中添加无机粒子和助剂也能稳定地成膜。
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层的厚度通常是75-250微米,优选100-250微米。如果厚度不足75微米,透光率太高,而且聚酯薄膜的刚性太差,达不到灯箱广告用途的使用要求;若厚度超过250微米,其透光率降低,很难满足需要,因而是不优选的。
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在波长400-700nm的透光率最好在20%~40%之间,其透光率小于40%,优选小于35%。优选的透光率范围是20%~35%;但如果透光率达不到20%,则透光率太低,不符合使用要求;若超过40%,则透光率太高,也不符合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可采用聚酯薄膜常规的生产方法制作,例如已知的添加白色母粒的直接拉膜法。具体的,本发明生产上述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将本发明上述的聚酯薄膜组合物制成聚酯母粒,通过聚酯薄膜生产线的挤出机和拉伸机,用常规的挤出、拉伸方法制成所需的白色半透光的聚酯薄膜。
更具体的,制备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首先按照所需比例在聚酯基料中加入所述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形成所述聚酯组合物,然后按照常规的混料、挤出和拉伸方法生产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在聚酯基料中加入所述无机粒子和助剂形成所述聚酯组合物的方法,可以采用下述的任一种方法:
(1)在聚酯合成时的酯化反应结束前添加,或者在缩聚前添加;或
(2)在聚酯中添加,进行熔融混炼造粒;
在制作聚酯薄膜时,可以直接使用上述母粒颗粒制作该聚酯薄膜,或在上述(1)和(2)的方法中,制造添加高含量所述无机粒子或助剂的母料颗粒,然后将它们和不添加任何粒子的聚酯母粒混炼制作所述的聚酯薄膜。
优选的,本发明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用下述方法制作:
(1)将回收的聚酯薄膜粉碎做成粉料,与所需量的助剂混合,做成母粒,作为粒料A,所述的母粒是以聚酯为载体添加部分助剂的母料粒料;
(2)将聚酯切片与无机粒子做成母粒,作为粒料B;和
(3)将粒料A和粒料B混合,并任选的加入不添加任何粒子的聚酯母粒一起混炼,在挤出机上挤出,然后进入双向拉伸设备拉伸成膜。
上述方法中,步骤(1)所使用的助剂是增白剂、扩散剂和/或颜料,优选所述的荧光增白剂OB-1,所述的颜料是群青粉,和/或所述的扩散剂是乙烯共聚蜡;更优选采用荧光增白剂或颜料之一和扩散粉组合使用,或选用荧光增白剂、颜料和扩散粉三者组合使用。更优选荧光增白剂OB-1和扩散剂乙烯共聚蜡,群青粉和扩散剂乙烯共聚蜡,或荧光增白剂OB-1、群青粉和扩散粉乙烯共聚蜡组合使用。
上述方法中,步骤(2)所使用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锌等之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氧化钛粒子或二氧化钛与硫酸钡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粒子,最优选所述的二氧化钛粒子是微米级二氧化钛粒子。
如果需要,在生产本发明半透光聚酯薄膜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聚酯原料中可掺入部分回收使用的透明聚酯膜,其加入量以确保所需聚酯薄膜的质量为原则。在聚酯原料中掺入回收使用的透明聚酯膜可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具体说明制造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制作方法。
从模头挤出熔融的聚酯聚合物形成未拉伸薄片,从模头挤出的未拉伸薄片用冷鼓冷却固化,成为未拉伸薄膜,用辊加热,红外线加热器等加热该未拉伸薄膜,在纵向拉伸中,得到纵拉伸薄膜。优选利用2个以上的辊的圆周速度差进行该拉伸。其中的拉伸温度为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的温度,优选的拉伸温度为Tg~(Tg+20℃)的温度。
纵向拉伸后的薄膜依次实施横向拉伸,热定型,热松驰的处理,形成双轴取向薄膜,一边使薄膜向前移动,一边进行这些处理。横向拉伸从比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的温度开始,而且一边升温到比Tg高(5~70℃)的温度一边进行。横向拉伸过程中的升温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阶段的,但通常进行逐次地升温。例如使拉幅机的横拉伸沿薄膜移动方向分成数个区,使规定温度的加热介质在每个区流动,进行升温。横拉伸的倍率取决于最终产品所要求特性。
拉伸倍率虽然也取决于特定用途所要求的特性,但是,纵向和纵向垂直(以下简称横向)的拉伸倍率都优选2.2-4.5倍,更优选2.3-3.9倍。若拉伸倍率不到2.2倍,薄膜的厚度均匀性恶化而得不到良好的薄膜,因而是不优选的;若超过4.5倍,在成膜中容易发生破膜,因而也是不优选的。
将横向拉伸后的薄膜原封不动地把持两端,在定宽度或者10%以下的宽度减少的条件下于(熔点Tm-20℃)~(熔点Tm-1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热收缩率降低。若处理温度比此上限的温度更高,薄膜的平面性会变差,厚度不均匀性变大,因而是不优选的;但如果处理温度比下限温度(Tm-100℃)更低,则热收缩率变大。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在其纵向和横向上150℃下的热收缩率都在5%以下,对由光源发出的热引起的薄膜尺寸变化比较稳定。优选的纵向热收缩率在4%以下,更优选在3%以下,特别优选在2%以下;优选横向的热收缩率在3%以下,更优选在2%以下,特别优选在1%以下。
用上述方法双向拉伸后得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层的厚度优选是75-250微米,更优选是100-250微米。如果厚度不足75微米,透光率太高,而且聚酯薄膜的刚性太差,达不到灯箱广告用途的使用要求;若厚度超过250微米,其透光率的降低很难达到要求,因而是不优选的。
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在波长400-700nm的透光率最好在20%~40%之间,其透光率小于40%,优选小于35%。优选的透光率范围是20%~35%;但如果透光率达不到20%,则透光率太低,不符合使用要求;若超过40%,则透光率太高,也不符合使用要求。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根据用户要求通过调整无机粒子和/或助剂的品种和含量调节透光率,以保证可见光区域的反射性能和透光性能。
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的特点是:
1、控制所述聚酯薄膜的透光率小于40%,所述的薄膜特别适用于作为灯箱广告薄膜等使用,易于喷画,不易损坏、变形,寿命长。
2、生产方法简便,两种母料混合后一次挤出,不需要两层共挤,也不需要两层贴合,加工步骤减少,成本降低。
3、在聚酯原料中加入部分回收的半透光聚酯膜作为生产原料,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用回收薄膜破碎机将回收的透明聚酯膜进行破碎,制成聚酯粉料;
(2)将0.5重量份增白剂和1重量份扩散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与100重量份步骤(1)得到的聚酯粉料充分混合;将以上三者的混合物直接送入加热到275℃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聚酯母料A1;
(4)将25重量份聚酯母粒A1与475重量份聚酯光切片C1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1;将4重量份聚酯母粒B1与96重量份含二氧化钛的聚酯母粒C2(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占聚酯薄膜组合物总重量的2.5wt%)供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经过铸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在拉幅机内经过210℃热定型,然后经过纵向和横向松驰,通过牵引收卷制成厚度为188微米的双向拉伸薄膜,为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经测定,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4.8%,光学密度为0.51。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上述聚酯薄膜所含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增白剂0.001%,扩散剂0.002%,二氧化钛2.4%,其余为聚酯基料。
其中所使用的原料包括:
增白剂: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恶唑,商品名OB-1,由佛山富利美化工有限公司供货;
扩散剂:已烯共聚蜡,商品名Luwax EVA3,由佛山富利美化工有限公司供货,德国BASF公司制造;
聚酯光切片C1:佛山市三水顺通聚酯公司制造,型号FC-01-68,批号03;
聚酯母粒C2:全消光聚酯切片,TiO2含量2.5%,TiO2粒径0.2-0.3微米,锐钛型,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牌号FD501。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铸片速度,和生产线速度,生产得到厚度为250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0.1%,光学密度为0.59。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铸片速度,和生产线速度,生产得到厚度为150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8.8%,光学密度为0.46。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聚酯母粒B1;将6重量份聚酯母粒B1与94重量份含二氧化钛的聚酯母粒C2(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占聚酯薄膜组合物总重量的2.5wt%)供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经过铸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在拉幅机内经过210℃热定型,然后经过纵向和横向松驰,通过牵引收卷制成厚度为125微米的双向拉伸薄膜,为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经测定,该薄膜的透光率为32.8%,光学密度为0.42。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上述聚酯薄膜所含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增白剂0.0015%,扩散剂0.003%,二氧化钛2.35%,其余为聚酯基料。
其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1)用回收薄膜破碎机将回收的透明聚酯膜进行破碎,制成聚酯粉料;
(2)将2重量份群青粉和1重量份扩散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和(2)得到的原料与100重量份聚酯粉料充分混合;将以上三者的混合物直接送入加热到275℃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聚酯母料A2;
(4)将50重量份聚酯母粒A2与450重量份聚酯光切片C1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2;将6重量份聚酯母粒B2与94重量份含二氧化钛的聚酯母粒C2(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占聚酯薄膜组合物总重量的2.5wt%)供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经过铸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在拉幅机内经过210℃热定型,然后经过纵向和横向松驰,通过牵引收卷制成厚度为100微米的双向拉伸薄膜,为亚光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35.2%,光学密度为.0.39。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上述聚酯薄膜所含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群青粉0.0116%,扩散剂0.0058%,二氧化钛2.35%,其余为聚酯基料。
其中所使用的原料包括:
群青粉:硫化硅铝钠酸盐,商品名EP-19,CAS号57455-37-5,由佛山富利美化工有限公司供货;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其它原料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按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得到聚酯母粒B2;将8重量份聚酯母粒B2与92重量份含二氧化钛的聚酯母粒C2(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占聚酯薄膜组合物总重量的2.5wt%)供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经过铸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在拉幅机内经过210℃热定型,然后经过纵向和横向松驰,通过牵引收卷制成厚度为125微米的双向拉伸薄膜,为亚光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30.5%,光学密度为0.44。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上述聚酯薄膜所含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群青粉0.0155%,扩散剂0.0077%,二氧化钛2.3%,其余为聚酯基料。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群青粉、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计量泵速度、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拉伸倍率和生产线速度,生产得到厚度为150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7%,光学密度为0.44。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群青粉、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计量泵速度、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拉伸倍率和生产线速度,生产得到厚度为188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为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3.9%,光学密度为0.55。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9
(1)用回收薄膜破碎机将回收的透明聚酯膜进行破碎,制成聚酯粉料;
(2)将0.5重量份增白剂和0.4重量份群青粉和1重量份扩散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与100重量份步骤(1)得到的聚酯粉料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直接送入加热到275℃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聚酯母料A3;
(4)将50重量份聚酯母粒A3与450重量份聚酯光切片C1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3;将5重量份聚酯母粒B3与95重量份含二氧化钛的聚酯母粒C2(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占聚酯薄膜组合物总重量的2.5wt%)供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经过铸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在拉幅机内经过210℃热定型,然后经过纵向和横向松驰,通过牵引收卷制成厚度为150微米的双向拉伸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7%,光学密度为0.49。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上述聚酯薄膜所含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增白剂0.00245%,群青粉0.00196%,扩散剂0.0049%,二氧化钛2.38%,其余为聚酯基料。
其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群青粉、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10
按照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调整计量泵速度、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拉伸倍率和生产线速度,生产得到厚度为188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为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为23.9%,光学密度为0.53。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增白剂、扩散剂、聚酯光切片C1和聚酯母粒C2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与实施例9相同。
目前市场上用涂覆方法制得的半透光聚酯薄膜存在的产品色泽、透光率不均匀、不耐老化;涂覆层易脱落,特别在受到刮蹭或碰撞时常常造成受损伤部位透光;以及只能从背面喷涂,广告清晰度和立体感不好,效果差等问题。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可维持适当的可见光区域的反射性能可见光透过率不大于40%,对由光源发出的热引起的尺寸变化稳定;本发明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可以是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或亚光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所述的薄膜克服了用涂覆方法制得的半透光聚酯薄膜常有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聚酯薄膜色泽、透光率均匀,耐老化,耐磨损,不会因为磨损而造成透光率的改变或出现透光的情况,并且由于粒子是通过挤出机进行混合,分散非常均匀,正、反面喷涂均可,特别是正面喷涂广告的清晰度、立体感效果更好。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可以做很多改进和变化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该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低于40%,由具有下述组成的聚酯膜组合物通过常规的挤出、拉伸方法制成,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组合物包括93-98wt%的聚酯基料和2-7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其中助剂含量为总重量的0.002-0.2wt%;所述助剂包括增白剂、颜料和/或扩散剂;其中所述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钛、硫酸钡和氧化锌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组合物中含有2-4wt%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其余为聚酯基料;其中所述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粒子或二氧化钛与硫酸钡的混合物;优选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粒子;更优选所述的二氧化钛粒子是微米级二氧化钛粒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的增白剂是荧光增白剂OB、OB-1或KSN;所述的颜料是群青粉;和/或所述的扩散剂是乙烯共聚蜡;优选其中所述的荧光增白剂是OB-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助剂的含量为聚酯组合物总重的0.003-0.15wt%,优选所述助剂的含量为聚酯组合物总重的0.003-0.12wt%;更优选所述助剂中增白剂的含量为0-0.005wt%,颜料的含量为0-0.045wt%,扩散剂含量为0.002-0.15wt%,条件是增白剂和颜料的含量不能同时为0;更进一步的,优选以聚酯组合物总重量计,所述助剂中扩散剂含量为0.002-0.12wt%,增白剂和颜料的总量为0.001-0.05wt%。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助剂是增白剂和扩散剂时,得到光亮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助剂是颜料群青粉和扩散剂时,得到亚光表面的半透光聚酯薄膜。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层的厚度是75-250微米;优选100-250微米。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的的聚酯薄膜组合物制成聚酯母粒,通过聚酯薄膜生产线的挤出机和拉伸机,用常规的挤出、拉伸方法制成所述的白色半透光的聚酯薄膜;优选该方法包括首先在聚酯基料中加入所述的无机粒子和助剂,形成所述聚酯组合物,然后按照常规的混料、挤出和拉伸方法生产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在聚酯基料中加入所述无机粒子或助剂可以采用下述任一种方法:
(1)在聚酯合成时的酯化反应结束前添加,或者在缩聚前添加;
(2)在聚酯中添加,进行熔融混炼造粒;
在制作所述的聚酯薄膜时,可以直接使用上述母粒颗粒制作该聚酯薄膜,或在上述(1)和(2)的方法中,制造添加高含量所述无机粒子和助剂的母料颗粒,然后将它们和不添加任何粒子的聚酯母粒混炼用于制作所述的聚酯薄膜。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聚酯粉碎做成粉料,与所需量的助剂混合,做成母粒,作为粒料A;
(2)将聚酯切片与无机粒子做成母粒,作为粒料B;和
(3)将粒料A和粒料B混合,并任选的加入不添加任何粒子的聚酯母粒一起混炼,在挤出机上挤出,然后进入双向拉伸设备拉伸成膜。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优选所述的二氧化钛是微米级的二氧化钛;和/或其中所述的助剂包括荧光增白剂、颜料和/或扩散剂。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聚酯薄膜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荧光增白剂是OB-1;所述的颜料是钠米级群青粉;和/或所述的扩散剂是乙烯共聚蜡。
CN2010101499767A 2010-04-14 2010-04-14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845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99767A CN101845202B (zh) 2010-04-14 2010-04-14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99767A CN101845202B (zh) 2010-04-14 2010-04-14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202A true CN101845202A (zh) 2010-09-29
CN101845202B CN101845202B (zh) 2011-10-26

Family

ID=4277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9767A Active CN101845202B (zh) 2010-04-14 2010-04-14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520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2425A (zh) * 2011-08-17 2012-03-21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具涂层转移的亚光pet薄膜
CN104809963A (zh) * 2015-05-15 2015-07-29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光聚酯薄膜
CN105038156A (zh) * 2015-08-28 2015-11-11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太阳能电池背板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1928A (zh) * 2016-05-10 2018-12-2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09161039A (zh) * 2018-08-16 2019-01-08 王泉泉 一种利用有机羧酸钡盐制备高透光折射率可调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3815A (zh) * 2021-05-20 2021-08-17 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光率防眩晕保护膜
CN113502036A (zh) * 2021-07-30 2021-10-15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975353A (zh) * 2022-12-23 2023-04-18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变形性的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963A (zh) * 2005-12-09 2006-08-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层透明的高阻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制品
US20060263592A1 (en) * 2003-09-11 2006-11-23 Hiroshi Kusume Polyester fil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3592A1 (en) * 2003-09-11 2006-11-23 Hiroshi Kusume Polyester film
CN1817963A (zh) * 2005-12-09 2006-08-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层透明的高阻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制品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2425B (zh) * 2011-08-17 2013-04-17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具涂层转移的亚光pet薄膜
CN102382425A (zh) * 2011-08-17 2012-03-21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具涂层转移的亚光pet薄膜
CN104809963A (zh) * 2015-05-15 2015-07-29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光聚酯薄膜
CN104809963B (zh) * 2015-05-15 2017-06-13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光聚酯薄膜
CN105038156A (zh) * 2015-08-28 2015-11-11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太阳能电池背板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15481B1 (ko) * 2016-05-10 2021-10-20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터 수지 조성물
CN109071928A (zh) * 2016-05-10 2018-12-2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树脂组合物
KR20190005888A (ko) * 2016-05-10 2019-01-16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터 수지 조성물
CN109071928B (zh) * 2016-05-10 2021-07-13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09161039A (zh) * 2018-08-16 2019-01-08 王泉泉 一种利用有机羧酸钡盐制备高透光折射率可调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039B (zh) * 2018-08-16 2021-09-21 王泉泉 一种利用有机羧酸钡盐制备高透光折射率可调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3815A (zh) * 2021-05-20 2021-08-17 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光率防眩晕保护膜
CN113502036A (zh) * 2021-07-30 2021-10-15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975353A (zh) * 2022-12-23 2023-04-18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变形性的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202B (zh)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5202B (zh) 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80442B (zh) 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CN101348602B (zh) 白色聚酯膜
US7507464B2 (en) Extruded variegated plastic siding panels
WO2017015789A1 (zh) 轻质环保型聚丙烯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0977B (zh) 表面光扩散性聚酯膜
CN106908863B (zh) 一种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059875A (ja) 熱線遮蔽成分含有マスターバッチとこのマスターバッチが適用された熱線遮蔽透明樹脂成形体並びに熱線遮蔽透明積層体
US7815996B2 (en) Low gloss and low haze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including tal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JP5319877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8773141B (zh) 一种聚酯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682850B (zh) 藍光遮蔽性樹脂組成物
KR20010082696A (ko) 결정성 열가소성 수지로부터 제조되는, 투명도가 낮고추가의 기능성을 갖는 불투명한 백색 필름
CN106739367A (zh) 一种单面亚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221643A1 (ja) フッ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CN102873955A (zh) 一种高亮度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
KR20040003026A (ko) 색상 조절용 염료를 포함하는 색상 안정성 착색 중합체 필름
CN100575071C (zh) 具有耐天候表面层的多层片材
JP4877786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0421938B (zh) 一种易撕裂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585447B (zh) 一种白色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OA10540A (fr) Plaque amorphe pigmentée à partir d'un thermoplastique cristallisable
CN105008968B (zh) 反射膜、以及具备该反射膜的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饰用物品
CN100510792C (zh) 光半透射反射体
KR101018981B1 (ko) 다양한 두께에서 광학 특성이 일정한 표면손상 저항성의 무반사 투명 아크릴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Yong

Inventor after: He Yanxia

Inventor after: Kang Jihong

Inventor after: He Zhibiao

Inventor after: Feng Liming

Inventor after: Huang Yiying

Inventor after: Chen Jianbin

Inventor after: Liang Yeqiang

Inventor after: Luo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Peng Yong

Inventor before: Xie Yong

Inventor before: Kang Jihong

Inventor before: Feng L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