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5194B -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5194B
CN101845194B CN2009101064461A CN200910106446A CN101845194B CN 101845194 B CN101845194 B CN 101845194B CN 2009101064461 A CN2009101064461 A CN 2009101064461A CN 200910106446 A CN200910106446 A CN 200910106446A CN 101845194 B CN101845194 B CN 101845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air bag
conten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64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5194A (zh
Inventor
代小康
吕新坤
周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064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5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5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5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和聚丙烯。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经熔融挤出得到。气囊盖板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经注塑而成。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制备成产品,如气囊盖板的过程中,成型收缩率小,有利于产品形状的精确定位,能提高制备的产品的一致性,并能简化相关模具的设计及产品成型过程的工艺控制;并且制备的产品的力学性能非常好。

Description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热塑性弹性体,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备气囊盖板的热塑性弹性体及气囊盖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谋求高质量、高性能与独特性的同时,汽车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安全气囊正成为新型汽车的一个标准特征。第一个汽车安全气囊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后,安全气囊装备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安全气囊从开始只为驾驶员装备的前排气囊发展到现在的乘客前排气囊、胸侧安全气囊、窗帘式安全气囊、膝气囊等。由此可见,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除了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外,气囊盖板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件。
热塑性弹性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盖板的主要使用材料。目前国内外用于安全气囊盖板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聚酯共聚高分子材料(TPEE);另一类是由热塑性弹性体为基的各种高分子合金(TPE)。目前国内外各种车型用的最多的是聚酯共聚高分子材料(TPEE)。TPEE具有广泛的硬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低温柔韧性和回弹性好,耐热性好,耐化学腐蚀性好,耐油性优良,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盖板理想的材料;但由于TPEE价格昂贵、密度高而且成型收缩率大,难以保持产品尺寸的一致性,产品外观也难以控制。
为了适应气囊技术的飞速发展,急需提供一种成型收缩率小的材料来制备气囊盖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聚酯共聚高分子材料成型过程中收缩率比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成型过程中收缩率小,有利于产品尺寸的控制。
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和聚丙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而成。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囊盖板,该气囊盖板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气囊盖板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注塑成型,得到该气囊盖板。
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制备成产品,如气囊盖板的过程中,成型收缩率小,有利于产品形状的精确定位,能提高制备的产品的一致性,并能简化相关模具的设计及产品成型过程的工艺控制;并且制备的产品的力学性能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和聚丙烯。
一般情况下,具有规整结构的聚合物中,规则排列的高分子链段之间会形成分子链段氢键,大大加强了链段之间的作用力,在体系中形成一个个刚性非常大的晶相微区。发明人发现,在塑料弹性体成型时,处于熔融状态的聚合物之间如果出现结晶,会导致成型过程中的材料的体积变化,即产生成型收缩。而聚乙烯和聚丙烯均含有大量非常规整的分子链,极易形成大量晶相微区,从而导致材料具有较大成型收缩率。如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当引入三元乙丙橡胶后,一方面,三元乙丙橡胶与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和聚丙烯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有利于体系的相容和均匀分散;另一方面,三元乙丙橡胶分子结构大,由于分子的庞大结构产生的空间位阻阻止了结晶的发生,从而稳定了材料的成型收缩率。
其中,以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三元乙丙橡胶含量为5-45wt%、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含量为5-45wt%、聚乙烯含量为5-30wt%、聚丙烯含量为25-60wt%。
上述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为本领域常用的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即SEEPS)。
现有技术中,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是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一般比较坚硬,刚性较强,模量较高,拉伸强度高。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由于分子链中双键非常少,甚至没有,故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对光、氢、臭氧的耐老化性能比较好。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具有可塑性和高弹性,无需硫化即可加工使用。本发明所采用的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可通过商购得到,如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SEEPS4033。
上述聚乙烯和聚丙烯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聚乙烯和聚丙烯,也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熔指聚丙烯(CO-PP)。本发明所采用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可通过商购得到,如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乙烯2410T,聚丙烯7760。
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以乙烯为单体,在98.0-294MPa的高压下,用氧或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经聚合所得的聚合物,密度为0.910-0.9259/cm3
低密度聚乙烯分子链上有长短文链。结晶度较低,分子量一般5-50万,它是一种乳白色呈半透明的蜡状固体树脂,无毒。软化点较低,超过软化点即熔融,其热熔接性、成型加工性能很好,柔软性良好,抗冲击韧性、耐低温性很好,可在-60℃~-80℃下工作,电绝缘性优秀(尤其是高频绝缘性),LDPE的机械强度较差,耐热性不高,抗环境应力开裂性、粘附性、粘合性、印刷性差,需经表面处理,如化学侵蚀、电晕等处理后方可改进其粘合性、印刷性。吸水性很低,几乎不吸水,化学稳定性优秀,如对酸、碱、盐、有机溶剂都较稳定。对CO2、有机性臭气渗透性大,但对水蒸汽、空气的渗透性差。易燃烧,燃烧时有似石蜡昧。低密度聚乙烯(LDPE)适合热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种成型工艺.成型加工性好,如注塑、挤塑、吹塑、旋转成型、涂覆、发泡工艺、热成型、热风焊、热焊接等。
上述三元乙丙橡胶(EPDM)可以为常用的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吸水率低、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由于三元乙丙橡胶也属于聚烯烃类聚合物,与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相容性非常好。本发明所采用的三元乙丙橡胶可通过商购得到,如吉化集团生产的J3080P。
在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其中以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三元乙丙橡胶含量为5-45wt%、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含量为5-45wt%、聚乙烯含量为5-30wt%、聚丙烯含量为25-60wt%;优选情况下,三元乙丙橡胶含量为5-20wt%、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含量为25-40wt%、聚乙烯含量为5-15wt%、聚丙烯含量为30-60wt%。
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如:称取上述含量的各个组分,进行混合。混合的过程可以在本领域常用的高速混合机,如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3-6min即可制备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直接通过现有技术中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制备各种热塑性弹性体产品。通过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其制备过程中的成型收缩率也非常低,有利于成型过程的工艺控制。
为更有利于降低所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收缩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中,以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重量为基准,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为30-45wt%;优选为30-40wt%。上述具有不同苯乙烯含量的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可以在购买时直接选择。
同样,在优选情况下,上述三元乙丙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45ML(1+4),优选为25-40ML(1+4)。门尼粘度反应橡胶加工性能的好坏和分子量高低及分布范围宽窄。门尼粘度高胶料不易混炼均匀及挤出加工,其分子量高、分布范围宽。门尼粘度低胶料易粘辊,其分子量低、分布范围窄。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当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三元乙丙橡胶的门尼粘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对降低成型收缩率和提高最后制得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都有利。
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含量对降低成型收缩率影响也非常大,本发明公开的三元乙丙橡胶中,以三元乙丙橡胶重量为基准,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含量为60-80wt%,优选为65-70wt%。当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三元乙丙橡胶的乙烯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对降低成型收缩率最有利。
同时,优选三元乙丙橡胶的碘值为4-7g,进一步优选为5-6g。上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各种指标可以在购买时直接选择。
本发明公开的聚乙烯优选为低密度聚乙烯,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0-5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30-50g/10min;所述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60g/10min,热变形温度大于90℃,优选为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30-60g/10min,热变形温度大于93℃。上述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各种指标可以在购买时直接选择。
为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各种助剂,如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和橡胶填充油;以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抗氧剂含量为0.1-0.5wt%、光稳定剂含量为0-0.2wt%、润滑剂含量为0.1-0.5wt%、橡胶填充油含量为0-10wt%;优选为抗氧剂含量为0.1-0.2wt%、光稳定剂含量为0-0.1wt%、润滑剂含量为0.1-0.2wt%、橡胶填充油含量为5-8wt%。上述各组分的含量相互之间没有关系,只需各自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上述抗氧剂可以是受阻酚类、含氮杂环多酚类、亚磷酸酯、硫代酯类、及受阻酚与亚磷酸酯、硫代酯的复合物,优选为受阻酚与亚磷酸酯按照重量比例1∶1的复合物;受阻酚与亚磷酸酯抗氧剂之间复配,不仅可以提高材料性能,增强抗氧效果,还可降低成本。上述各种抗氧剂均可用过商购得到,如汽巴公司生产的1010和168。
光稳定剂可以是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等,还可以是自由基捕获剂,例如受阻胺类。本发明优选受阻胺光稳定剂。受阻胺光稳定剂能有效的削弱或消除紫外线对材料的影响,但对可见光的吸收低,对材料的其它性能没有影响;并且受阻胺光稳定剂与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挥发、不迁移、不被水和溶剂抽出。上述各种光稳定剂均可用过商购得到,如汽巴公司生产的UV-770。
润滑剂可以是脂肪酸及其金属皂类、酯类、酰胺类、石蜡及烃类,脂肪酸及其金属皂类润滑剂可以为硬脂酸、硬脂酸皂类;酯类润滑剂可以为硬脂改正丁酯、硬脂酸单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酰胺类润滑剂可以为油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石蜡及其烃类润滑剂可以为石蜡、微晶石蜡、液体石蜡、聚乙烯蜡。上述各种润滑剂均可用过商购得到。
橡胶填充油可以是环烷油或白油,优选为闪点高于180℃的环烷油或白油。上述橡胶填充油中环烷烃含量高,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相容性好、软化能力强;并且可填充量大,不易从制品中抽出。上述各种橡胶填充油均可用过商购得到,如新疆克拉玛依公司生产的KN4010。
当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含有上述助剂时,在制备该组合物时可将包括助剂的各个组分一同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而成。该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制备方法,如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熔融挤出,为方便包装,还可以进行切粒包装。
上述熔融挤出可在本领域常用的单螺杆挤出机或者双杆挤出机或多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在长径比为20-40,螺杆转速为180-30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60-180℃、170-190℃、180-195℃、185-200℃、190-200℃、190-210℃,下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双螺杆挤出机,如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
将得到的基础产物切粒,后续即可进行成型。所述切粒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如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即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囊盖板,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而成。该气囊盖板按ASTM D955方法测得的成型收缩率不大于0.6%。
该气囊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注塑成型,得到该气囊盖板。
所述注塑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如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在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即可。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取30重量份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SEEPS,苯乙烯含量为35wt%),3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吉化集团生产的EPDM,乙烯含量为65wt%,碘值为5g,门尼粘度为30ML(1+4)),7重量份聚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28重量份聚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热变形温度为95℃),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取35重量份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SEEPS,苯乙烯含量为35wt%),10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吉化集团生产的EPDM,乙烯含量为75wt%,碘值为6g,门尼粘度为35ML(1+4)),10重量份聚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45重量份聚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35g/10min,热变形温度为95℃),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取25重量份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SEEPS,苯乙烯含量为40wt%),1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吉化集团生产的EPDM,乙烯含量为70wt%,碘值为5g,门尼粘度为40ML(1+4)),10重量份聚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35g/10min),50重量份聚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45g/10min,热变形温度为95℃),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取30重量份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SEEPS,苯乙烯含量为40wt%),8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吉化集团生产的EPDM,乙烯含量为70wt%,碘值为6g,门尼粘度为40ML(1+4)),12重量份聚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min),43重量份聚丙烯(中国石化生产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55g/10min,热变形温度为95℃),0.1重量份受阻酚(汽巴公司生产),0.1重量份亚磷酸酯(汽巴公司生产),0.1重量份受阻胺光稳定剂(汽巴公司生产),0.2重量份聚乙烯蜡,6.5重量份环烷油(新疆克拉玛依公司生产,闪点为200℃),
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组成与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三元乙丙橡胶中乙烯含量为60wt%。
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宏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R-5A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1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1加入到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中,设定条件为:长径比为20,螺杆转速为25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60℃、170℃、180℃、190℃、200℃、200℃,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得到热塑性弹性体A11。
将热塑性弹性体A11用注塑机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A1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2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2加入到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中,设定条件为:长径比为30,螺杆转速为25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65℃、175℃、185℃、195℃、200℃、210℃,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得到热塑性弹性体A21。
将热塑性弹性体A21用注塑机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A2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3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3加入到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中,设定条件为:长径比为30,螺杆转速为25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70℃、180℃、190℃、195℃、195℃、205℃,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得到热塑性弹性体A31。
将热塑性弹性体A31用注塑机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A32。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4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4加入到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中,设定条件为:长径比为30,螺杆转速为25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75℃、185℃、190℃、200℃、200℃、210℃,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得到热塑性弹性体A41。
将热塑性弹性体A41用注塑机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A42。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5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A5加入到晨光科强公司生产的TSSJ25双螺杆挤出机中,设定条件为:长径比为30,螺杆转速为250r/min,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75℃、185℃、190℃、200℃、200℃、210℃,熔融挤出,得到挤出产物。将挤出产物通过水槽冷却进行拉条,用切粒机(张家港市联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QLJ-1)在转速350r/min下进行切粒,然后烘干,得到热塑性弹性体A51。
将热塑性弹性体A51用注塑机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A5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制备气囊盖板的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的气囊盖板。
取与A31等重量的TPEE(LG公司生产的S5035),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注塑,得到气囊盖板D12。
性能测试
分别对上述制备的A11、A21、A31、A41、A51及商购的TPEE进行下列性能测试:
1、拉伸强度
采用ASTM D638方法测定拉伸强度;
2、热变形温度
采用ASTM D648方法测定热变形温度;
3、撕裂强度
采用ASTM D624-00方法测定撕裂强度;
4、密度
采用ASTM D792方法测定密度;
5、成型收缩率
采用ASTM D955方法测定成型收缩率;
上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样品   A11   A21   A31   A41   A51   TPEE
  拉伸强度/MPa   24   21   21.5   23.5   23   26
  热变形温度/%   56   58   60   57   58   60
  撕裂强度/MPa   83   92   90   80   81   93
  密度/g*cm-3   0.9   0.9   0.89   0.91   0.91   1.2
  成型收缩率/%   0.2   0.4   0.4   0.6   0.5   1.25
分别对上述制备的A12、A22、A32、A42、A52及D12进行下列性能测试:
6、爆破展开性能
采用GB19949.2-2005-T公开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35℃、25℃、80℃)下的爆破展开性能。
上述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样品   A12   A22   A32   A42   A52   D12
  -35℃低温爆破展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25℃常温爆破展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80℃高温爆破展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由上述各项性能测试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在成型过程中,成型收缩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成型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并且密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密度也明显下降。而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制成的气囊盖板产品的低温、常温和高温爆破展开性能正常。
由本发明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用于制备气囊盖板能提高工艺的可控性并切密度大幅度下降,能降低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和聚丙烯;以三元乙丙橡胶重量为基准,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含量为60-80wt%;以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三元乙丙橡胶含量为5-45wt%、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含量为5-45wt%、聚乙烯含量为5-30wt%、聚丙烯含量为25-6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以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重量为基准,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为30-4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三元乙丙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45ML(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碘值为4-7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0-50g/10min;所述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60g/10min,热变形温度大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含有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和橡胶填充油;以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抗氧剂含量为0.1-0.5wt%、光稳定剂含量为0-0.2wt%、润滑剂含量为0.1-0.5wt%、橡胶填充油含量为0-10wt%。
7.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经熔融挤出得到。
8.一种气囊盖板,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经注塑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盖板,其中,按ASTM D955方法测得的所述气囊盖板的成型收缩率不大于0.6%。
10.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注塑成型,得到所述气囊盖板。
CN2009101064461A 2009-03-27 2009-03-27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45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64461A CN101845194B (zh) 2009-03-27 2009-03-27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64461A CN101845194B (zh) 2009-03-27 2009-03-27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194A CN101845194A (zh) 2010-09-29
CN101845194B true CN101845194B (zh) 2011-12-14

Family

ID=4277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64461A Active CN101845194B (zh) 2009-03-27 2009-03-27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51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3805B2 (ja) 2011-04-05 2016-07-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CN102504413A (zh) * 2011-11-14 2012-06-20 江门市奇德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46139A1 (ja) * 2012-09-19 2014-03-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収納カバー
CN106977819A (zh) * 2017-04-17 2017-07-25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仪表板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734A (zh) * 2022-03-30 2022-07-22 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 耐寒高韧性共聚聚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43A (zh) * 1995-03-28 1997-01-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的衬垫
WO2006040825A1 (ja) * 2004-10-15 2006-04-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シームレスエアバッグカバー用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てなるシームレスエアバッグカバー又はエアバッグカバー付きシームレス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CN101041733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安全气囊盖
CN101050292A (zh) * 2007-04-16 2007-10-10 吴南松 聚烯烃弹性体汽车内饰仪表皮专用材料
CN101376730A (zh) * 2007-08-31 2009-03-04 谷其昌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其制造药用瓶塞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43A (zh) * 1995-03-28 1997-01-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的衬垫
WO2006040825A1 (ja) * 2004-10-15 2006-04-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シームレスエアバッグカバー用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てなるシームレスエアバッグカバー又はエアバッグカバー付きシームレス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CN101041733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安全气囊盖
CN101050292A (zh) * 2007-04-16 2007-10-10 吴南松 聚烯烃弹性体汽车内饰仪表皮专用材料
CN101376730A (zh) * 2007-08-31 2009-03-04 谷其昌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其制造药用瓶塞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钱伯章.几种热塑性弹性体的产需现状和发展趋势.《橡胶工业》.2005,第52卷(第6期),371-37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194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7907A (en) Molded polyolefin parts of improv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nd improved stiffness
US5321081A (en) Polyolefins compatibilized with styrene copolymers and/or polymer blends and articles produced therefrom
KR102510692B1 (ko) 업그레이드된 재활용된 폴리프로필렌-풍부 폴리올레핀 물질
CN101845194B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气囊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JPS6411061B2 (zh)
JP2008511721A (ja) 熱成形性プロピレンポリマー組成物
MXPA04003068A (es) Composiciones de polimero del polipropileno moldeables por soplado.
KR20140044930A (ko) 가교 조성물, 가교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성형체
WO2021074084A1 (en) Thermoplastic recycling molding composition based on recycled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EP3165567B1 (en) Polyolefin-based resin composition, film, medical bag, and tube
MXPA06002457A (es) Composicion de polimero de propileno relleno con vidrio.
US20240043667A1 (en) Recycled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andom alpha-olefinic copolymers and additional polymers
CN112154181B (zh) 具有改进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的聚乙烯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EP1713857A1 (en) High-frequency-weldable polymer mixture and processes for using the same
EP4141066B1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ethylene and recycled plastic material
JP2001181455A (ja) 中空成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中空成形容器
CN105504508B (zh) 一种高冲击,无光泽的改性再生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721548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CN117164997A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4505829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ポリマーおよびリサイクル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を含むポリオレフィン組成物
CN114456319A (zh) 一种马来酸酐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聚丙烯复合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064A (zh) 一种汽车侧围护板用塑胶料及其加工工艺
JPH08230117A (ja) 多層積層体
JPH0689214B2 (ja) スタンピング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複合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