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0788B -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0788B
CN101840788B CN2010101111361A CN201010111136A CN101840788B CN 101840788 B CN101840788 B CN 101840788B CN 2010101111361 A CN2010101111361 A CN 2010101111361A CN 201010111136 A CN201010111136 A CN 201010111136A CN 101840788 B CN101840788 B CN 101840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ver
cover component
electrolytic capacitor
shel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11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0788A (zh
Inventor
阿部勋
浅见健一
大崎肇
松永启之
小冢日出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40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0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0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0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9/12Vents or other means allowing 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气密地覆盖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外罩构件牢固地安装于外壳的电解电容器、及包括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设备。电解电容器(1)包括:外壳(3),在密封状态下收纳含有电解液的电容器元件(1a),并且设置有安全阀(6),该安全阀(6)在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外罩构件(10),设置成将安装于所述外壳(3)的所述安全阀(6)予以覆盖;第1固定单元(12),当所述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时,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以及第2固定单元(11a),将所述第1固定单元(12)的阻止作用予以加强。

Description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electrolytic condenser)及包括使用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电路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先前,作为电气设备的例如使放电灯点灯的点灯装置一般是由滤波器(filter)电路、整流平滑电路、高频波转换电路及灯(lamp)点灯电路等所构成,为了使直流电源变得平滑,在整流平滑电路上连接着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例如是使将电解纸(electrolytic paper)卷绕在由阳极箔(anodefoil)与阴极箔(cathode foil)构成的一对电极间而成的电解电容器元件含浸于电解液,将封口橡胶安装于该已含浸完成的元件,将该元件放入至有底筒状的外壳(case)内并密封。
电解电容器随着经年变化,电解液蒸发而减少,在寿命末期,除了因电解液的减少而引起容量降低之外,电解液的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 Resistance,ESR)上升,且温度上升。不久,由于纹波电流(ripplecurrent)而使发热增大,引起热失控,温度急剧上升,该温度超过电解液的沸点之后产生电解液的蒸发气体(gas),从而有因该蒸发气体的压力而导致外壳破裂的虞虑。因此,有在外壳的一部分设置着安全阀的电解电容器,当由于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外壳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安全阀发挥作用,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向外部喷出,从而防止外壳的破裂。安全阀发挥作用的动作是以抑制外壳内的异常的压力上升为目的的正常动作,但由于向外部喷出的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看上去像烟,因此,出现如下的现象,即,使用者容易误以为是由烧毁引起的冒烟,并判断为发生了火灾。
先前,为了防止此种现象,提出有:电解电容器(参照专利文献1),包括收容从安全阀向外部放出的气体的外侧气密单元;以及电解电容器(参照专利文献2),安装有由收容部、纵伸缩部及环状伸缩部所构成的盖(cap)。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44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28696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解电容器中,将外侧气密单元的开口端挂在金属外壳的直径大的上部与直径小的下部之间的段部上,借此来将外侧气密单元卡止于金属外壳。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解电容器中,借由内置有环状橡胶等的环状伸缩部的收缩来将盖安装于金属外壳。此种外侧气密单元的卡止或盖的安装方法无法充分地应对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喷出力,存在着外侧气密单元或盖因蒸发气体的喷出力而与金属外壳脱离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及使用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设备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及使用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设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将气密地覆盖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外罩(cover)构件牢固地安装于外壳的电解电容器、及包括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设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在密封状态下收纳含有电解液的电容器元件,并且设置有安全阀,该安全阀在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外罩构件,设置成将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安全阀予以覆盖;第1固定单元,当所述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时,阻止外罩构件与外壳脱离;以及第2固定单元,将所述第1固定单元的阻止作用予以加强。
在本发明及以下的发明中,只要未特别指定,那么用语的定义及技术含义如下所述。安全阀在外壳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具有释放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功能即可,该安全阀的形态或配设位置并未特别限定,而且,外罩构件可应用硅树脂(silicone resin)等的材料,但对该外罩构件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
根据第1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第2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罩构件具有开口部,所述第1固定单元是以从外周侧将外罩构件紧固于外壳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的环(ring)状构件,所述第2固定单元是形成于开口部的周缘的厚壁部。
环状构件可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材料所构成,而且,例如可形成为C字状,此外,也可使用带(band)状的金属器件或导线(wire)来从外周侧缠绕外罩构件。
基本而言,借由作为第1固定单元的环状构件来阻止外罩构件的脱离,但有时例如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之后,一部分的已液化的蒸发气体会进入至外壳的外表面与外罩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即,在安装着环状构件的部分,已液化的蒸发气体会进入至外壳的外表面与外罩构件的内表面之间,该已液化的蒸发气体发挥像一种润滑剂那样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由于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外罩构件的内表面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向上方移动,导致外罩构件与外壳脱离。但是,借由设置作为第2固定单元的厚壁部,可制止(stop)外罩构件的移动,并加强地阻止外罩构件的脱离。
根据第2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第3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形成有敛合部,利用该敛合部来安装所述第1固定单元。
第4发明的电气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路零件的电气电路;以及作为电路零件而设置于电气电路的根据第1发明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电气电路例如可以是光源的点灯电路或马达(motor)的驱动电路等,但并无特别限定。电路零件包含构成电气电路所需的零件,例如电解电容器等的电容器、扼流线圈(choke coil)等的卷线零件、晶体管(transistor)等的开关(switching)元件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根据第1发明,当安全阀发挥作用时,可防止使用者误以为发生了火灾。而且,由于借由第1固定单元与第2固定单元来阻止外罩构件与外壳脱离,因此,该外罩构件不会因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而脱离,可确实地保持安装状态。
根据第2发明,除了第1发明的发明效果之外,还可利用简单的构成来将外罩构件固定于外壳。
根据第3发明,除了各发明的发明效果之外,还可实现第1固定单元的安装强度的提高。
根据第4发明,可提供一种发挥各发明的发明效果的电气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气密地覆盖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外罩构件牢固地安装于外壳的电解电容器、及包括该电解电容器的电气设备。电解电容器(1)包括:外壳(3),在密封状态下收纳含有电解液的电容器元件(1a),并且设置有安全阀(6),该安全阀(6)在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外罩构件(10),设置成将安装于所述外壳(3)的所述安全阀(6)予以覆盖;第1固定单元(12),当所述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时,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以及第2固定单元(11a),将所述第1固定单元(12)的阻止作用予以加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电解电容器的基本构成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3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模式性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安全阀发挥作用时的剖面图。
图5同样是模式性地表示安全阀发挥作用时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7a~图7i是表示外罩构件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9是模式性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安全阀发挥作用时的剖面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及底面图。
图11是表示将所述电解电容器安装于基板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电解电容器安装于基板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6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8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0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实施例3)的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2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作为实施方式的点灯装置的框图。
图24是表示应用了所述点灯装置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1:电解电容器             1a:电容器元件
2:外壳本体               3:外壳
3a:开口部                3b:敛合部
4:封口橡胶               5:绝缘性套筒
6:安全阀                 7:引线
10:外罩构件              11:开口部
11a:第2固定单元(厚壁部)  12:第1固定单元(环状构件)
13:夹持部                14:固定脚
15:插入孔                20:电气设备(点灯装置)
21:电气电路(点灯电路)    22:滤波器电路
23:整流平滑电路          24:高频波转换电路
25:灯点灯电路            26:荧光灯
30:照明器具              32:插座
AC:商用交流电源          PWB:印刷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参照图1a、图1b至图7a~图7i,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对电解电容器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a、图1b中,电解电容器1包括外壳本体2。该外壳本体2包括具有开口部3a的有底圆筒状的铝(aluminum)制的外壳3、作为封口材料的封口橡胶4及热收缩性的绝缘性套筒(sleeve)5。在外壳3内收纳着电解电容器元件1a,该电解电容器元件1a是将电解纸卷绕在由阳极箔与阴极箔构成的一对电极间,且含浸有例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系的电解液而成。而且,在外壳3的开口部3a中插入着封口橡胶4,将开口部3a敛合于封口橡胶4来将外壳3密封。再者,该敛合部3b形成环状凹部。
另一方面,在外壳3的开口部3a相反侧的端面设置着安全阀6,当外壳3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外壳3的一部分裂开,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释放至外部。该安全阀6是在外壳3上形成K字形的薄壁部而构成,当外壳3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安全阀6裂开。该薄壁部也可形成为X字形或Y字形。而且,外壳3利用圆筒状的绝缘性套筒5来覆盖外周表面。绝缘性套筒5是印刷有额定电压、电容量、极性等且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树脂或氯乙烯树脂所构成的热收缩性的套筒,将该绝缘性套筒5套在外壳3上之后进行加热,借由收缩而包覆于外壳3的外周表面。而且,在外壳3的开口部3a侧导出有引线(lead wire)7,该引线7连接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且贯穿该封口橡胶4。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在电解电容器1上安装着外罩构件10,该外罩构件10将安全阀6与外壳本体2的上表面及侧周面一并予以覆盖。该外罩构件10是由包含半透明的硅树脂及其改质化合物的弹性体(elastomer)、包含氟系或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的化合物的弹性体等所形成,该外罩构件10具有伸缩性、耐热性及弹性且为呈圆筒形的盖状,在该外罩构件10的一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1。而且,在该开口部11的周端缘形成有剖面呈四角形状的厚壁部11a。
而且,借由具有弹性的环状构件12来从外周侧对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侧进行紧固,将该开口部11侧固定于外壳3。利用所述外壳3的开口部3a的敛合部3b来安装该环状构件12,确实地将外罩构件10予以固定。再者,环状构件12可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材料构成,而且,该环状构件12可形成为C字状,此外,也可使用带状的金属器件或导线来从外周侧而缠绕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侧。
因此,外罩构件10的内侧与外壳3的外侧所形成的空间为密闭状态,借由外罩构件10来气密地覆盖外壳3。再者,优选利用伸缩性、耐热性、弹性及对于电解液的耐腐蚀性高的材料来形成外罩构件10。
当将外罩构件10安装于外壳3时,如图3代表性地所示,从外壳3的上表面侧将盖状的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套在外壳3上。在该状态下,外壳3的上表面及侧周面成为由外罩构件10所包覆的状态。接着,一面对抗弹性力地从上方扩大环状构件12的内径,一面使环状构件12位于该敛合部3b。此处,与弹性力相抵的力解除之后,环状构件12借由自身的弹性恢复力而嵌合于敛合部3b的环状凹部,并以使外罩构件10的外周紧固于外壳3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再者,也可使用内径比外壳3的外径更小的外罩构件10。在此情况下,当从外壳3的上表面侧将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套在外壳3上时,一面扩大开口部11,一面将该开口部11套在外壳3上。
接着,参照图4,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解电容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当过电压(overvoltage)施加于电解电容器1时,或该电解电容器1在寿命末期发生异常时,在因电解液的蒸发气体致使外壳3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外壳3破裂,安全阀6发挥作用,K字形的薄壁部裂开,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向外部喷出。而且,有时也会产生可燃性气体及异臭。由于外罩构件10具有伸缩性,且气密地覆盖着外壳本体2,因此,该外罩构件10可能会膨胀,在安全阀6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该外罩构件10成为向外方膨胀成袋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蒸发气体滞留在外罩构件10内,因此,可防止该蒸发气体向外部流出。此时,由于借由环状构件12来固定着开口部11侧,因此,可阻止外罩构件10因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而与外壳3脱离,从而可确实地保持着安装状态。
基本而言,如上所述,外罩构件10的脱离被阻止,但有时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之后,一部分的已液化的蒸发气体会进入至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与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之间,即,在安装着环状构件12的敛合部3b的部分,已液化的蒸发气体会进入至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与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之间,该已液化的蒸发气体发挥像一种润滑剂那样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有如下的可能性,即,由于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向上方移动,导致外罩构件10可能与外壳3脱离。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即使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向上方移动,由于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上形成有厚壁部11a,因此,外罩构件10的移动被制止。即,厚壁部11a由于自身的厚度而无法通过环状构件12的内径侧与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侧之间,因此,该厚壁部11a像图示的箭头那样移动,并挂在环状构件12上,从而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外罩构件10确实地受到保持。
在以上的构成中,环状构件12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厚壁部11a发挥着加强该阻止作用的功能,因此,环状构件12构成为第1固定单元,厚壁部11a构成为第2固定单元。
再者,由于可假设安全阀6发挥作用时的外壳3内的压力为8~10kgf/cm2,因此,考虑到不破坏外罩构件10的伸缩性,较为理想的构成是,外罩构件10的厚度尺寸较佳为50μm以上,更佳为0.2mm以上。而且,可推测当电解电容器1达到寿命末期时,电解液蒸发之后减少,容量变为最初的60%或60%以下。基于此种现象,为了在外罩构件10内确实地捕捉电解液的蒸发气体,较为理想的是,按照外罩构件10的内容积换算,该外罩构件10具有250%或250%以上的伸缩性,更佳具有500%或500%以上的伸缩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安全阀6发挥作用,且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之后,外罩构件10会膨胀,蒸发气体滞留在外罩构件10内,从而可防止蒸发气体向外部流出。借此,在安全阀6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可防止使用者误以为发生了火灾。而且,借由环状构件12来将外罩构件10固定于外壳3,以阻止该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并且借由厚壁部11a来加强该阻止作用,因此,可确实地保持外罩构件10的安装状态。
(实施例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外罩构件10的外周侧将环状构件12安装在比敛合部3b稍微靠近上侧的位置。根据本实施例,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的情况下,即使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向上方移动,由于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上形成有厚壁部11a,因此,外罩构件10的移动被制止。因此,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可确实地保持该外罩构件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发挥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7a~图7i,对外罩构件10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这些实施例表示作为第2固定单元的厚壁部11a的形态的变形例。
图7a中,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的周端缘,以向内周方向突出的方式而形成有剖面呈四角形状的厚壁部11a。同样地,在图7b中,以向内周方向及外周方向突出的方式而形成有剖面呈四角形状的厚壁部11a。在图7c及图7d中,厚壁部11a形成为楔状,且分别形成为向内周方向及外周方向突出。在图7e及图7f中,厚壁部11a形成为三角形状,在图7g、图7h及图7i中,厚壁部11a形成为圆形状。
根据以所述方式构成的各实施例,可将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的作用予以加强。而且,在厚壁部11a形成为向内周方向突出的情况下,当将外罩构件10安装于外壳3时,厚壁部11a的突出的部分可暂时固定于外壳3的下表面侧,从而可期待易于进行安装作业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8及图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中的外罩构件10的高度尺寸形成得较大。而且,以外罩构件10的厚壁部11a侧从外壳3的底面起延伸的方式,将外罩构件10安装于外壳3。
根据此种构成,当由于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如图9的箭头所示,外罩构件10向上方移动时,可借由厚壁部11a来制止外罩构件10的移动,并且外罩构件10可胀大与移动量相当的量,从而可将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捕捉容量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可发挥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将电解液的蒸发气体的捕捉容量增大。
其次,参照图10a、图10b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0a、图10b所示,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呈缩径的形态,且该开口部11的周缘形成为环状且较厚的夹持部13。而且,从该夹持部13的下表面侧起,隔着大致相等的间隔而突出地形成着4条固定脚14。当安装外罩构件10时,一面扩大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一面将该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本体2上。在将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本体2上的状态下,夹持部13的内周侧抵接于引线7并定位。再者,固定脚14的条数并无特别限定。
而且,如图11所示,将安装有该外罩构件10的电解电容器1安装于印刷(print)基板PWB。在此情况下,在印刷基板PWB中预先形成有与固定脚14相对应的插入孔15,固定脚14被插入或压入至该插入孔15中。而且,开口部11的周缘的夹持部13在夹持于封口橡胶4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的状态下而受到固接,由于夹持部13具有弹性,因此,该夹持部13与封口橡胶4及印刷基板PWB的密接性都很良好,外罩构件10的内侧与外壳本体2的外侧所形成的空间保持为密闭状态。借此,封口橡胶4及印刷基板PWB构成用以对外罩构件10进行固接的固定单元。再者,夹持部13也可构成为夹持在外壳本体2的底面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
在此种构成中,即使产生如下的情况,即,夹持在封口橡胶4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的夹持部13的固接力变弱,导致外罩构件10与外壳2脱离,但由于固定脚14被插入或压入至印刷基板PWB的插入孔15中,因此,可阻止作用于外罩构件10的脱离方向的力。此处,封口橡胶4及印刷基板PWB构成为用以对外罩构件10进行固接的第1固定单元,固定脚14构成为将第1固定单元的固接作用予以加强的第2固定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可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由于外罩构件10夹持在封口橡胶4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因此,无需特别的构件就可构成第1固定单元。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2固定单元的固定脚14的前端侧形成为楔状,且该固定脚14的前端侧卡止于印刷基板PWB的插入孔15的孔缘。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强化由固定脚14产生的加强作用。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4,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的周缘形成为环状且较厚的夹持部13。该夹持部13向内周侧与外周侧突出,内周侧的突出部夹持在外壳本体2的底面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而且,安装在电解电容器1附近的电子零件15的下表面配置成抵接于外周侧的突出部。
在此种构成中,即使产生如下的情况,即,夹持在外壳本体2的底面与印刷基板PWB的表面之间的夹持部13的固接力变弱,导致外罩构件10与外壳2脱离,仍可借由电子零件15来阻止作用于外罩构件10的脱离方向的力,因此,可确实地保持外罩构件10的安装状态。
此处,外壳本体2及印刷基板PWB构成为用以对外罩构件10进行固定的第1固定单元,电子零件15构成为将第1固定单元的固定作用予以加强的第2固定单元。再者,第1固定单元与第2固定单元并非必须为主次关系,也可为互补关系。再者,也可不使用电子零件15作为第2固定单元,而是特别地设置着固定构件以作为第2固定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的周端缘形成有环状的厚壁部11a。该厚壁部11a向内周侧与外周侧突出,内周侧的突出部嵌合于敛合部3b的环状凹部,电子零件15的下表面配置成抵接于外周侧的突出部。
在此种构成中,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的情况下,即使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想要向上方移动,由于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形成有厚壁部11a,因此,借由电子零件15来制止外罩构件10的移动。因此,阻止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从而可确实地保持该外罩构件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15及图16,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5所示,在外罩构件10的底面具有缩径的开口部11。因此,外罩构件10以将安全阀6与外壳本体2的上表面、侧周面及底面的规定范围一并予以覆盖的方式而被安装。当将外罩构件10安装于外壳3时,如图16代表性地所示,一面扩大盖状的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一面从外壳3的上表面侧将该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3上。然后,将环状构件12从上方固定于外罩构件10,使得外罩构件10的外周紧固于外壳3。
在此种构成中,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的情况下,即使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想要向上方移动,但由于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的直径缩小,因此,外罩构件10的移动被阻止。因此,借由作为第1固定单元的环状构件12来将外罩构件10固定于外壳3,从而阻止该外罩构件10与外壳3脱离,而且,借由作为第2固定单元的已缩径的开口部11来将所述阻止作用予以加强,因此,可确实地保持外罩构件10的安装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17及图22,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的周端缘,形成有剖面呈圆形状的厚壁部11a。而且,该厚壁部11a配设成嵌合于敛合部3b的环状凹部。此外,从外罩构件10的外周侧将环状构件12安装在敛合部3b的稍微靠近上侧的位置。
当安装外罩构件10时,一面扩大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一面将该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本体2上,将厚壁部11a嵌合于敛合部3b的环状凹部。然后,将环状构件12从上方固定于外罩构件10,使得外罩构件10的外周紧固于外壳3。因此,可将厚壁部11a嵌合于敛合部3b而暂时固定,由此可发挥易于进行外罩构件10的安装作业的效果。
(实施例2)如图19及图20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外罩构件10形成为倒锥台形状。如图20所示,在外罩构件10的底面形成有已缩径的开口部11。因此,当安装外罩构件10时,一面扩大外罩构件10的已缩径的开口部11,一面将该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本体2上在此情况下,可借由厚壁部11a缩径时的弹性恢复力来将所述外罩构件10牢固地安装于敛合部3b。
(实施例3)如图21及图22所示,外罩构件10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但形成有倒锥台形状的中空部。因此,外罩构件10形成为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的开口部11,厚度逐渐变大。当安装外罩构件10时,与上述实施例2同样地,一面扩大外罩构件10的经缩径的较厚的开口部11,一面将该外罩构件10套在外壳本体2上。在此情况下,可借由厚壁部11a缩径时的弹性恢复力来将所述外罩构件10牢固地安装于外壳3的外周。然后,将环状构件12从上方固定于外罩构件10,使得外罩构件10的外周紧固于外壳3。
在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的构成中,即使外罩构件10的内表面在外壳本体2的外表面上滑动,且外罩构件10向上方移动,但由于在外罩构件10的开口部11侧形成有厚壁部11a,因此,外罩构件10的移动被制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23及图24,对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作为电气设备的点灯装置的框图(block diagram),图24是表示应用了点灯装置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在图23中,作为电气设备的点灯装置20包括点灯电路21以作为电气电路该点灯电路21是由滤波器电路22、整流平滑电路23、高频波转换电路24及灯点灯电路25所构成,在灯点灯电路25上连接着作为光源的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26。滤波器电路22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Alternating Current,AC),该滤波器电路22具有防止由杂波(noise)引起的设备的误动作或对于其他设备造成的损害的功能,整流平滑电路23对商用交流电源进行整流而使该商用交流电变得平滑,高频波转换电路24将直流电源转换成高频波,灯点灯电路25具有使灯启动、维持点灯的功能。此处,在整流平滑电路23中使用并连接着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1。
在图24中,照明器具30是埋入于天花板面而设置的埋入形的器具,在器具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插座(socket)32,在该插座32上连接着作为光源的直管形荧光灯26。在器具本体31内收纳着所述点灯装置20。
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点灯装置20接通商用交流电源AC之后,通过滤波器电路22来对整流平滑电路23的电解电容器1进行充电,经由高频波转换电路24,所充电的电压作为高频波电压而供给至荧光灯26,使荧光灯26点灯。此处,电解电容器1的安全阀6发挥作用,在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的情况下,可借由外罩构件10来防止蒸发气体向外部流出,从而可防止使用者误以为发生了火灾。而且,由于外罩构件10固接于外壳本体2,因此,不会因蒸发气体的喷出压力而脱离,可确实地保持安装状态,从而该外罩构件10可稳定地发挥功能。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电气设备并不限于点灯装置,也可适用于对马达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装置等,此外,也可适用于包括使用电解电容器的电气电路的其他电气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收纳含有电解液的电容器元件,并且设置有使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的安全阀;
外罩构件,设置成将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安全阀予以覆盖;
第1固定单元,当所述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时,阻止外罩构件与外壳脱离;以及
第2固定单元,当所述电解液的蒸发气体喷出时,与所述第1固定单元相互配合产生作用,将所述第1固定单元的阻止作用予以加强;
所述外罩构件具有开口部,所述第1固定单元是以从外周侧将外罩构件紧固于外壳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的环状构件,所述第2固定单元是形成于开口部的周缘的厚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形成有敛合部,利用所述敛合部来安装所述第1固定单元。
3.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电路零件的电气电路;以及
作为电路零件而设置于电气电路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CN2010101111361A 2009-01-30 2010-01-27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101840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9854 2009-01-30
JP2009019854A JP5348474B2 (ja) 2009-01-30 2009-01-30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0788A CN101840788A (zh) 2010-09-22
CN101840788B true CN101840788B (zh) 2012-10-31

Family

ID=4209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1361A Active CN101840788B (zh) 2009-01-30 2010-01-27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18289B2 (zh)
EP (1) EP2214186B1 (zh)
JP (1) JP5348474B2 (zh)
CN (1) CN101840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7824A (zh) * 2013-01-09 2013-05-01 安徽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压可调式电容器
AT14177U1 (de) * 2013-06-27 2015-05-15 Secop Austria Gmbh Elektrischer Kondensator für Kältemittelverdichter
US9142352B2 (en) 2013-08-30 2015-09-22 Cornell-Dubilier Marketing, Inc. Capacitor for high g-force applications
WO2015031099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Cornell-Dubilier Marketing, Inc. Capacitor for high g-force applications
CN203464034U (zh) * 2013-10-14 2014-03-05 韩厚华 串灯
DE102014105114B4 (de) * 2014-04-10 2022-12-29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Stromrichteranordnung mit Kondensatoreinrichtung
JP2015207697A (ja) * 2014-04-22 2015-11-19 東芝シュネデール・インバータ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用防火カバー
JP6319074B2 (ja) * 2014-12-15 2018-05-0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DE102015203791A1 (de) * 2015-03-03 2016-09-08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Multifunktionsgehäuse für elektronische Bauelemente
CN105931770B (zh) * 2016-04-28 2017-05-1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低通绝缘套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2753B (zh) * 2017-09-30 2024-02-09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器
CN109273269B (zh) * 2018-10-08 2020-06-26 广东省新电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电容器
CN109300699A (zh) * 2018-11-19 2019-02-01 深圳市大强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湿防漏液高安全性的密封法拉电容模组
CN110853929B (zh) * 2019-11-15 2021-12-14 安徽航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
CN112086403B (zh) * 2020-09-02 2022-04-15 东莞市柏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三极管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6415A (en) * 1981-12-10 1985-10-08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on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230001A (zh) * 1998-03-23 1999-09-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
CN1250942A (zh) * 1998-10-13 2000-04-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
US6690573B2 (en) * 2001-12-18 2004-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5221A (ja) * 1988-12-07 1990-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防爆型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
TW388043B (en) * 1997-04-15 2000-04-21 Sanyo Electric Co Solid electrolyte capacitor
US5926362A (en) * 1997-05-01 1999-07-20 Wilson Greatbatch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capacitor
US6201686B1 (en) * 1997-11-10 2001-03-13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JPH11329385A (ja) * 1998-05-14 1999-11-30 Jec Service Kk 電池用カバー
AUPP596598A0 (en) * 1998-09-16 1998-10-08 Energy Storage Systems Pty Ltd A flexible charge storage device
JP2005044868A (ja) * 2003-07-23 2005-02-17 Seiko Eps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電源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86969A (ja) * 2005-03-31 2006-10-19 Seiko Epson Corp 電子部品及び該電子部品を備えた回路基板、該回路基板を備えた記録装置、電子機器
JP4723927B2 (ja) * 2005-06-21 2011-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DE102006038157A1 (de) * 2006-08-16 2008-02-21 Epcos Ag Kondensator
JP2010027887A (ja) * 2008-07-22 2010-02-0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電気機器
JP2010123762A (ja) * 2008-11-19 2010-06-0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電気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6415A (en) * 1981-12-10 1985-10-08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on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230001A (zh) * 1998-03-23 1999-09-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
CN1250942A (zh) * 1998-10-13 2000-04-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
US6690573B2 (en) * 2001-12-18 2004-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95271A1 (en) 2010-08-05
JP5348474B2 (ja) 2013-11-20
EP2214186B1 (en) 2014-03-26
JP2010177526A (ja) 2010-08-12
EP2214186A3 (en) 2010-10-06
EP2214186A2 (en) 2010-08-04
CN101840788A (zh) 2010-09-22
US8218289B2 (en) 2012-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0788B (zh) 电解电容器及电气设备
US8980455B2 (en) Lithium-ion battery with a gas-releasing and explosion-proof safety valve
CN103268823B (zh) 适用于交流电路的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5788858A (zh) Gis均压电容器
CN108352255A (zh) 具有安全排气口的电解电容器
CN201051449Y (zh) 一种防止普通电容器爆炸的装置
CN102637534A (zh) 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的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法
KR101593530B1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하우징
CN2896537Y (zh) 镁锰纸板一次电池
CN205248114U (zh) 一种带故障指示灯的电容器
CN105092929B (zh) 一种改进的1000kv柱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CN202678108U (zh) 直流耦合电容器
CN208608058U (zh) 一种电容芯组防摔、散热壳体
CN207116234U (zh) 一种用于并联电路的干式电容器
CN207947173U (zh) 一种基于防爆盖的薄膜电容器
CN206210581U (zh) 一种阀引线的屏蔽结构
CN205564534U (zh) Gis均压电容器
CN101458995A (zh) 电容储能器及包含电容储能器的电容储能装置
RU170167U1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конденсатор
CN109698290A (zh) 一种防漏型电池
CN102074380B (zh) 一种高寿命电解电容
CN204802480U (zh) 用于套管的全天候仓储及试验支架
CN203706865U (zh) 光伏风电干式直流滤波电容器
CN210110639U (zh) 一种柱上断路器
CN203871124U (zh) 用于油浸式电力设备绝缘油体积补偿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