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1732B -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1732B
CN101831732B CN2010101722420A CN201010172242A CN101831732B CN 101831732 B CN101831732 B CN 101831732B CN 2010101722420 A CN2010101722420 A CN 2010101722420A CN 201010172242 A CN201010172242 A CN 201010172242A CN 101831732 B CN101831732 B CN 101831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spacer rod
yarn
drafting
fine sp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2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1732A (zh
Inventor
季晓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YI COTTO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YI COTTO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YI COTTO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YI COTTO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722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1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7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该工艺不仅能较好地改善后区的牵伸能力,而且可进一步提高前区的牵伸能力,提高成纱的均匀度。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两根粗纱须条行平行喂入细纱机的后钳口;后钳口送出的两根须条沿对称轴线顺其捻回方向螺旋扭转2~3圈后再送入中钳口进行第一道牵伸;牵伸后的两根须条再平行送入前钳口进行第二道牵伸,牵伸后的两根须条由前钳口输出合并为一股,并经加捻成纱、成筒。本发明设计的牵伸装置设计巧妙,使用后改成纱条干、减少毛羽效果好。

Description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纺细纱工序中的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属纺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的功能是通过牵伸的作用,将喂入较粗的须条(粗纱)拉长拉细到所设计的细度,形成成品纱线,供针织或机织织布所用。
环锭细纱的牵伸形式有平行牵伸、V形牵伸等,无论何种牵伸形式,就牵伸对象而言,现有牵伸工艺的形式有两种,其一为单须条牵伸,即整个牵伸过程针对单根须条进行;其二为双须条平行牵伸,即整个牵伸过程针对两根平行的须条进行。
其中双须条平行牵伸工艺过程如下:
将两根粗纱须条平行喂入细纱机的后钳口;继而平行送入中钳口进行第一道牵伸;
牵伸后的两根须条再平行送入前钳口进行第二道牵伸,牵伸后的两根须条由前钳口输出合并为一股,并经加捻成纱、成筒。
上述两种牵伸工艺形式对牵伸对象的作用原理是一致的,双须条牵伸只是单须条牵伸的简单叠加,即在同一牵伸装置的作用下,对双根须条进行相互独立的牵伸。两种牵伸工艺形式在后区摩擦力界布置上主要依靠的是粗纱自身的捻回作用,即通过粗纱自身捻回使须条中纤维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力,阻止纤维的过早变速,从而降低牵伸附加不匀的程度。当握持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粗纱捻回越大,纤维间的联系力越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越有利。由于粗纱自身捻回的增加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粗纱机的生产效率、细纱牵伸装置的控制能力等,因此,这两种牵伸工艺在牵伸过程中对纤维运行的控制能力受到制约,且对原料和粗纱自身结构有较高的要求,成纱均匀度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牵伸工艺在后区控制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牵伸工艺形式,不仅能较好地改善后区的牵伸能力,而且可进一步提高前区的牵伸能力,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实现上述牵伸工艺的牵伸装置,该装置设计巧妙,该装置可提高成纱的均匀度,减少成纱毛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棉纺细纱牵伸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根粗纱须条平行喂入细纱机的后钳口;
后钳口送出的两根须条沿对称轴线顺其捻回方向螺旋扭转2~3圈后再送入中钳口进行第一道牵伸;
牵伸后的两根须条再平行送入前钳口进行第二道牵伸,牵伸后的两根须条由前钳口输出合并为一股,并经加捻成纱、成筒。
扭转后的两根须条经一分隔棒分隔后送入中钳口。
所述分隔棒位于中钳口中后部,与中钳口的间距为0.8~1.2mm.
中钳口输出的两根须条经双眼集棉器集束后平行送入前钳口。
本发明的细纱机牵伸装置,包括双眼喂入喇叭口、后钳口、中钳口和前钳口,每个钳口分别由上、下两个罗拉组成,在后钳口与中钳口之间装有分隔棒,在中钳口与前钳口之间设有双眼集棉器。
分隔棒可从须条的上部插入或从下部插入,该分隔棒活动(以保证须条顺利通过)插装于分隔棒支架上,分隔棒支架设置在细纱机上。上销是细纱机原有结构,安装在中钳口的中上罗接上。
分隔棒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可采用一弯折状结构,一侧活动插装在分隔棒支架内,另一侧伸于中钳口后部,并尽量靠近后钳口,分隔棒支架设有适于安装分隔棒的插孔和适于上销连接的安装槽。
双眼集棉器设有两个集棉通道,该双眼集棉器通过活动连接在细纱机上。
双眼集棉器上部设有安装孔,它通过一挂勾连接于摇架体上。
本发明的细纱机牵伸装置是在现有的细纱机上增加相应部件即可,适用各种型号的棉纺细纱机,即在细纱机相应钳口位置分别增设了分隔棒和双眼集棉器,其它工艺参数不需要特别调整,即可进行相应的牵伸工艺,即可达到改善成纱均匀度及减少成纱毛羽的目的。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现有牵伸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双须条喂入,在牵伸后区将两根须条沿共轴顺粗纱捻回的方向螺旋扭转,形成附加扭矩,并用分隔棒进行分隔,保持螺旋扭转不变。须条进入牵伸前区后恢复为平行牵伸。由于后区增加了附加扭矩,牵伸过程中在粗纱自身捻回和附加扭矩的共同作用下,摩擦力界得到进一步加强,对纤维运行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牵伸附加不匀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在附加扭矩的作用下,后区对粗纱捻回的解捻作用得以缓解,可有较多的剩余捻回进入牵伸前区,使前区牵伸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粗纱捻回的作用,来提高对纤维运行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改善成纱均匀度的目的。
本发明设计的牵伸工艺形式,在同样的粗纱结构的条件下,成纱均匀率可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km-40%细节可降低65%左右,km+200%棉结可降低品40%左右,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07乌斯特公报5%水平;在同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配棉等级可降低一级以上,可节约原料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数据如下:
纺纱流程:BOA2300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CM多仓-CL-C3开清棉-SP-F异纤分离器-TC03梳棉-HL100条并卷-VC5A精梳-D35C并条-F1416粗纱-FA506细纱-№21C络筒(乌斯特电子清纱器)
品种:JC14.8tex;粗纱定量:4g/10m;粗纱捻系数:113
细纱罗拉隔距:18×31.5mm,后牵伸倍数:1.175倍;
Figure GSA00000118080300031
Figure GSA00000118080300041
注:乌斯特公报为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纱线质量检测统计公报。5%水平表示,世界上有5%的生产厂家可达到的水平。
为了解决降低成纱毛羽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羽减少装置,可在提高成纱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纱毛羽。
本发明改进后的细纱牵伸装置,在牵伸后区靠近中钳口位置增加一分隔棒,将螺旋扭转后的须条分隔,使其以平行状态进入牵伸前区,以保证两根须条以一定的平行间距进行牵伸。在前钳口附近,加设一双眼集棉器分别对两根须条进行集束,控制纤维散失和边缘纤维,减小须条的输出宽度,当两根须条在前钳口输出时,以3mm左右的间距进行并合加捻,使更多的边缘纤维包覆在纱体中,达到减少成纱毛羽的目的。这一装置可使此发明的牵伸工艺纺出的纱线毛羽降低10%-20%。该装置设计巧妙,使用后在改善成纱条干、减少毛羽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本发明所设计的牵伸装置和牵伸方法适用于棉型纤维的细纱牵伸工艺,即纤维长度38mm以下的纯棉、粘胶、化纤纯纺或它们的混纺均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两根须条螺旋扭转原理示意图。
图3为分隔棒安装示意图。
图4为分隔棒支架与中钳口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分隔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隔棒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侧视图。
图9为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分隔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双眼集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向视图。
图12是图10的侧视图。
图中:
1-后钳口;2-中钳口;3-前钳口;4-粗纱须条;5-粗纱须条;6-分隔棒;7-双眼集棉器;8-成纱;9-喇叭口;10-前上罗拉(也称前皮辊);11-上销;12-中上罗拉;13-分隔棒支架;14-后上罗拉(也称后皮辊);15-前下罗拉;16-中下罗拉;17-后下罗拉;18-插孔;19-连接凹槽;20-集棉通道;21-安装孔;22-加强筋;23-排杂口;a-牵伸后区;b-牵伸前区。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原料为纯棉,设备情况如下:BOA2300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CM多仓-CL-C3开清棉-SP-F异纤分离器-TC03梳棉-HL100条并卷-VC5A精梳梳-D35C并条-F1416粗纱-FA506细纱-№21C络筒(乌斯特电子清纱器)。
生产的细纱品种:JC14.8tex;粗纱定量:4g/10m;粗纱捻系数:113;细纱捻系数403
图1是对FA506细纱机进行了改进,在其牵伸装置部分增加了分隔棒6、分隔棒支架13、以及双眼集棉器7。
分隔棒与分隔棒支架的安装:
在FA506细纱机的每个牵伸单元包括三个钳口,分别为后、中、前,每个钳口由一对罗拉组成。本发明在所述细纱机每锭的中钳口后部均设有一个分隔棒6,分隔棒6可以用金属棒弯折而成,直径约为2mm左右,并通过分隔棒支架13安装于上销11后端,分隔棒支架13起定位分隔棒6的作用。分隔棒支架13两端各设有一插孔18,插孔18用于插装分隔棒6,即一个分隔棒支架13可插装两个分隔棒6,分别对应于相邻两锭的牵伸单元(可2锭一组,也可6锭一组或多锭)。如图3、图4、图5所示,分隔棒6的有效段向中上罗拉弯折,因为安装要求中钳口的中上罗拉的中心相对中下罗拉向后偏移2mm,该弯折结构可使分隔棒靠近中钳口,分隔棒的有效段距中钳口可0.8~1.2mm.。分隔棒支架13的结构如图6、7、8所示,分隔棒6由须条的上部插入,安装分隔棒支架的上销11装于中上罗拉12上,分隔棒6一端由分隔棒支架13控制,另一端伸入牵伸后区(图1中a),分隔棒6与分隔棒支架13之间为活动配合,以保证分隔棒6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可根据须条张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两根须条牵伸力的一致和稳定。
另外分隔棒也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以适应分隔棒由须条下部插入,分隔棒上部弯折处插至中钳口,下部弯折部分活动插入带孔的分隔棒支架结构内,如带插孔的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再装在细纱机的相应位置。分隔棒可以单锭安装、双锭安装或多锭安装。
双眼集棉器的安装:
双眼集棉器7是对原有单眼集棉器的改进,其结构如图10、11、12所示,双眼集棉器整体呈弧形结构,可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它设有两个集棉通道20,两集棉通道20的中心距约4-5mm,两集棉通道20上为弧形的排杂口23,双眼集棉器7上部设有安装孔,细纱机上的专用挂钩通过该安装孔21将双眼集棉器7挂在摇架体上,每组牵伸罗拉(对应每锭)设置一个双眼集棉器7。双眼集棉器7的弧形设计为了与前钳口的前上罗拉相适配,双眼集棉器7挂于前上罗拉位置并自由搭在前上罗拉上,可保证须条通过时的自动调节。
本发明的细纱牵伸工艺:粗纱须条4、5平行喂入牵伸后区的后钳口1,在牵伸后区沿对称轴线并顺粗纱捻回的方向螺旋扭转,粗纱自身的捻回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须条沿对称轴线与捻回同方向螺旋扭转,扭转的圈数一般为2-3圈,图2中所示为扭转2圈。螺旋扭转是在粗纱自身捻回的基础上,添加附加扭矩。
经后钳口输出的须条扭转2圈后,经分隔棒6将须条分隔,分隔后的须条平行进入前牵伸区,并经设置在牵伸前区的双眼集棉器7后,平行送入前钳口输出,出前钳口后合并,并经加捻后成纱。双眼集棉器分别对两根须条进行集束,控制边缘纤维的外露和散失,减小须条的宽度,当须条在前钳口输出时,保证须条以3mm左右的间距进行并合加捻,使更多的边缘纤维包覆在纱体中,达到减少成纱毛羽的目的。
实施例二、
原料为棉涤60/40混纺,设备情况如下:
棉:BOA2300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CM多仓-CL-C3开清棉-SP-F异纤分离器-TC03梳棉
涤:A002D抓棉机-B3/3S混开棉机-B4/1单轴流清棉机-B7/3R多仓混棉机-C4梳棉机60%的棉条+40%涤条:FA302并条-FA306并条-FA326并条-F1416粗纱-FA506细纱
-№21C络筒(乌斯特电子清纱器)。
生产的细纱品种:CVC40tex;粗纱定量:4g/10m;粗纱捻系数:115;细纱捻系数405
采用图1的细纱牵伸装置,在牵伸后区沿对称轴线并顺粗纱捻回的方向螺旋扭转,扭转的圈数为3圈,相应设置了分隔棒、分隔棒支架、以及双眼集棉器。其牵伸工艺同于原有的棉涤60/40混纺的细纱工艺。也可将后钳口与中钳口的间距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放大3~5mm,即适当增加牵伸隔距。
本发明的细纱牵伸工艺适用于不同支数的棉型纤维的细纱牵伸工艺,上述仅举二例,根据不同纱支范围选择不同集棉器集棉通道的开口尺寸。

Claims (7)

1.一种棉纺细纱牵伸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根粗纱须条平行喂入细纱机的后钳口;
后钳口送出的两根须条沿对称轴线顺其捻回方向螺旋扭转2~3圈后再送入中钳口进行第一道牵伸;
牵伸后的两根须条再平行送入前钳口进行第二道牵伸,牵伸后的两根须条由前钳口输出合并为一股,并经加捻成纱、成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其中,扭转后的两根须条经一分隔棒分隔后送入中钳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其中,中钳口输出的两根须条经双眼集棉器后平行送入前钳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牵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分隔棒从须条的上部插入或从下部插入,该分隔棒活动插装于分隔棒支架上,分隔支架设置在细纱机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纱机牵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分隔棒呈弯折状,一侧活动插装在分隔棒支架内,另一侧伸于中钳口后部,所述分隔棒支架设置有安装分隔棒的插孔和适于上销连接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纱机牵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双眼集棉器设有两个集棉通道,该双眼集棉器通过挂勾活动连接在细纱机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机牵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双眼集棉器设有安装孔,它通过一挂勾连接于摇架体上。 
CN2010101722420A 2010-05-14 2010-05-14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22420A CN101831732B (zh) 2010-05-14 2010-05-14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22420A CN101831732B (zh) 2010-05-14 2010-05-14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732A CN101831732A (zh) 2010-09-15
CN101831732B true CN101831732B (zh) 2011-10-26

Family

ID=4271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22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732B (zh) 2010-05-14 2010-05-14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1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9309B2 (en) 2018-12-21 2022-06-14 Target Brands, Inc. Ring spun yarn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061167T3 (da) * 1999-06-15 2004-11-01 Wgf Colcoton Garn Hasenack & C Strikprodukt, såsom strömpe, strömpebuks, sok el. lign. samt anvendelse af Siro-garner til fremstilling af strömper, strömpebukser, sokker og andre strikkede elastiske beklædningsdele
CN101270527B (zh) * 2008-03-21 2011-04-06 五邑大学 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
CN201395661Y (zh) * 2009-05-14 2010-02-03 童云章 一种专用于棉赛络纺的集合器组件
CN101550620B (zh) * 2009-05-14 2011-03-30 童云章 一种专用于棉赛络纺的集合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732A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4190B (zh) 一种特高支纯棉精梳纱线及其纺制工艺
CN101871147B (zh) 以麻类纤维为主材料的混纺方法
CN103243439B (zh) 一种柔软光洁纱线及生产方法
CN103397419B (zh) 一种低捻高强纱及其纺纱工艺
CN101665998A (zh) 一种集聚复合纱的纺纱装置
CN103981612B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3469382A (zh) 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和彩纱
CN110747549B (zh) 一种聚乳酸与天丝混纺纱线及纺纱方法
CN110067053A (zh) 一种紧密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02260942A (zh) 一种纯棉高支纱的生产方法
CN201686788U (zh) 多股纺纱装置
CN1948574B (zh) 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101956255A (zh) 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及其纺纱方法
CN101831732B (zh) 棉纺细纱牵伸工艺及其牵伸装置
CN102358974A (zh) 棉纤维与铜氨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88208B (zh) 竹节弹力针织纱及其制作工艺
CN200996078Y (zh) 细纱机上的牵伸机构
CN105525403B (zh)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CN203451698U (zh) 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
CN106149124A (zh) 一种超高支紧密赛洛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CN201835035U (zh) 细纱双眼集棉器
CN102704073B (zh) 分束长丝同轴双向展丝器及应用
CN201850349U (zh) 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
CN206143372U (zh) 一种赛络纺旋转分离式压力棒隔距块
CN2703008Y (zh) 一种环锭纺细纱机四罗拉六皮圈牵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