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3522A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3522A CN101823522A CN200910096239A CN200910096239A CN101823522A CN 101823522 A CN101823522 A CN 101823522A CN 200910096239 A CN200910096239 A CN 200910096239A CN 200910096239 A CN200910096239 A CN 200910096239A CN 101823522 A CN101823522 A CN 1018235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ft
- alarm
- sensor
- time
- control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该方法执行时首先采取主动制动模式,然后通过检测各个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来判断报警条件;当有报警启动解除或者开锁上锁信号接收到时立刻执行相应的步骤。因此该方法采用了优先处理的方式,使该方法使用时具有实时监控运行的能力,能自动判断车辆情况并根据车辆情况自行进入防盗报警过程,因而具有较强的防盗报警能力,且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高。该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结构合理,运算效率高,处理能力强,对外部特殊事件响应时间短。该方法还具有合理分配硬件资源的功能,能在行驶状态提供行程记录和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控制,使得该方法的功能多样化的同时兼具实用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防盗以报警控制方法,尤其涉及用于包括有主机和遥控器的、内嵌在电动自行车内部的防盗报警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作为普通自行车的升级产品具有骑行省力、速度快、价格低的优点。电动自行车通过电动机将蓄电池内电量转化为动力,推动整车行驶,骑行时通过行程开关控制电流大小即可实现车速调节,使用非常方便。随着电动自行车日益普及,电动自行车被盗发生事件越来越多,在盗窃案中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被盗,另一种是整辆电动自行车被盗。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和由此引起的间接问题。由于电动自行车使用特性所致,它的停放比其它机动车的停放要来得轻松方便,只要是空地都可以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所以一般的治安监控管理很难对每辆电动自行做到治安巡逻。这就对电动自行车自身的防盗报警能力提出要求。
由于电动自行车结构区别与其它机动车,例如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主要以自行车为原形,在此基础上添加完整的电机系统作为动力源,因而结构上较为简单,例如电池是通过一些轻质、小巧的壳体固定在车架上;电机内嵌在后车轮上,这样的结构很容易从外部用力将其破坏,而且电动自行车重量轻,极易被推行。而机动车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源,整车还需配备标准的变速传动系统,外部的车门使整车能在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其重量大,很难靠人力搬运。所以上述结构的不同导致机动车用的报警控制方法不能或者很难在电动自行车上发挥稳定、可靠的防盗报警功能。针对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的需要,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门用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例如2006年12月6日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843968Y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该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是由接受感应信号的传感器和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放大器及对放大器输出的放大信号进行转换报警的发声电路组成,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该报警装置装配在自行车车锁的锁体内。工作时,将自行车锁叉插入自行车锁孔内,自行车锁叉触动内部行程开关,此时接通报警装置的电池,使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当热式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热源红外线信号时,发生感应变化,热式红外线传感器输出一电信号,该电信号输入经过处理后促使扬声器发出报警声;当自行车锁叉从锁孔内拔出后报警停止。该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虽然能实现防盗报警的功能,但存在误报的缺点,因为它的控制过程只需要有感应到人体散发的热量就会启动报警,如此在电动自行车附近绕过的普通行人都会使该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立即进入报警状态,且该状态会一直维持到车主过来开锁位置,因此实际的使用效果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使用麻烦。
在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另外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该类装置相比上述的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具有智能和遥控的特点,例如2007年5月23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96631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盗报警的控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该控制方法主要是利用电动车控制、驱动系统中的单片机不断检测来自遥控接收电路或密码键盘电路输送过来的输入信号,检测到用户通过遥控发射器或密码键盘传输到的用户密码,单片机将用户密码与储存器中的预先设置的密码进行比对,如果密码是正确的,单片机通过程序中赋值来依次翻转控制工作的标志数值,然后单片机再根据标志数值是否为0或1,分别执行报警警戒程序步骤或者正常行驶程序步骤,然后返回前面接收密码,循环执行。该专利还公开了利用该方法的防盗装置,它包括主机和遥控两个部分。从其控制方法可以清楚的知道,防盗装置要进入防盗报警的工作状态必须由遥控信号输入,因此当没有遥控信号输入的情况下防盗装置是不会进入工作状态,这就使得车主在忘记开启防盗报警装置或者将钥匙遗忘在电动自行车上后,电动自行车很容易被盗窃。其次,该控制方法执行时会启用所有程序,这是因为该控制方法采用单一的顺序结构,不管是否有情况发生都会将事先设定的程序一一执行,这样就使得该控制方法运算效率低,处理能力低,硬件功耗大。再次,该控制方法还涉及到制动检测,这显然是需要更大更有效的运算过程,而该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控制方法很难将制动检测的运算优先处理或者单独处理,这还是由于控制方法采用顺序结构的原因,整段程序包含了多种控制,且各个控制会反复被巡查,必将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因而该专利所提供的方法设计极为不合理,实施使用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合理,运算效率高,对外部事件的处理速度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方法第一步先以声光提示,后主动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
第二步主动监测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左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
第三步监测到上述的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立即报警;
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解除信号后解除报警,电子刹车解除制动,以声光提示,并启用动力电源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
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启用信号后立即进入上述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即第一步先以声光提示,后主动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第二步主动监测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第三步监测到上述的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立即报警。
本发明通过上述控制过程可以完全确保该方法在硬件实施时即上电后就开始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安全监控,因为只有当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才会执行相应的命令,所以剩余情况下该方法一直会对电动自行车做防盗监测。采用优先处理的方式,使得该方法的运算效率非常高,平时都处于监控运算状态,因此当有触发信号后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有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还需判断该触发信号来源,当触发信号来源于舱盖锁传感器即舱盖锁传感器被触发后立即启用备用电池,再报警。电动自行车用于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放置在电池舱内,在防盗报警状态下,动力电池舱盖上用于监测舱盖是否被打开的舱盖锁传感器被触发就证明此时舱盖被非法打开,这就有可能发生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被盗的情况。在此时判断该触发信号来源就可以很好地将用于运行该方法的实体即控制装置切换到备用电池,以避免在没有蓄电池供电情况下停止工作,从而提高了该方法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当接收到报警解除信号后解除报警,电子刹车解除制动,以声光提示后还要判断钥匙的使用情况,当锁孔内没有插入钥匙而且此时钥匙也没有插入电池舱盖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钥匙插入电池舱盖后进行动力电池的欠压检测,当动力电源电压小于预设值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之后延时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动力电源电压大于预设值后启用对动力电池的欠压检测功能并且屏蔽备用电源,之后延时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锁孔内插入钥匙后要判断锁的打开状态,当锁处于打开状态后才能启用动力电源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当锁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后屏蔽无线装置的接收功能,然后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此过程是防盗报警解锁过程,一般情况是在用户提车时才进行,即开即行是最理想的使用情况,但为了避免用户解除防盗报警后长时间离开,或者插上钥匙后没有开锁且长时间离开的情况下发生被盗事件进行了上述逻辑判断过程;同时也为了便于用户提取或者安装蓄电池,对蓄电池进行了欠压检测,从而使该方法运算效率更高,执行速度更快。在用户插上钥匙但没有开锁的情况下会屏蔽无线接收功能,这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遥控器和钥匙肯定在电动自行车上,若无线接收功能启用则任何人都可以解除该电动自行车的防盗报警,而在屏蔽无线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使得该防盗报警控制方法更加智能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过程还包括对车辆的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所述自主安全状态检测通过检测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频率,当频率大于零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当频率为零时再检查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的状态,在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同时被触发时继续自主安全状态检测,当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只有一个被触发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在电动自行车行驶时防盗报警的功能是不需使用的,此时作为执行该方法的硬件设备肯有空闲资源,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这些空闲的资源,本发明防盗报警控制方法中设置了行程记录,行程记录的方法较为简单,执行起来需要的计算量较小,因此还会有硬件资源空闲,本方法充分利用该部分资源,将自主安全状态检测设计在其中,以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是用来判断车辆停止骑行的原因,通常停止骑行的原因有到达目的地,如等待红绿灯、与人交谈的短暂等待。到达目的地如果忘记启用防盗报警,该方法就会判断出来,因为此时驾驶的人已经离开电动自行车,把手和座位上的传感器不会有触发信号,依此延时判断就能可以知道用户以离开,自动启用防盗报警。而在短暂等待的情况下把手和坐垫上的传感器都会有触发信号,此时就会再次检测车轮转动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主动防盗信号后立即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然后以声光提示。通过该控制过程,用户可以在发现电动自行车被盗的当时主动发出警示,以威慑不法分子的盗窃行为。由于是用无线装置操控该过程的,因此用户可以在安全距离操作,在第一时间用最快的、简便的方法捍卫自己的权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寻车信号后以声光提示。这是一个寻车操作,在记不得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停放位置的情况下就能使用该功能方便地找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检测到关于动力电池的欠压信号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然后返回到防盗报警控制过程。一旦蓄电池没有电,该方法会及时启用备用电源,以维持正常防盗报警过程,这大大增加了该方法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报警过程至少包括警告性报警模式、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和防御式报警模式,所述报警过程都以声光提示,所述警告性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一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防御式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发后的任意次被触发的情况下用于响应。设计三种报警模式一方面是人性化体现,以此来尊重别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正常情况下的误报警,这是因为三种报警模式里警告性报警模式的时间最短和声响剧烈程度最低,严重警告报警模式的时间稍长和声响剧烈程度稍高,防御式报警模式的时间最长和声响剧烈程度最高。相对与路人而言,当碰到该电动自行车后首先发出较为柔和的提示,而不是爆发出响亮的警笛声,这样一来可以为路人更多的考虑;相对与盗窃分子,每一次的警告都会加剧,直至进入防御式报警模式。由此提高了该方法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防御式报警模式中的声光提示过程与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接收到主动防盗信号后响应时的声光提示过程相同。利用同一个控制过程,这样在编写程序时就简化了程序,使得该方法执行起来速度更快。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矩阵键盘或者拨码开关输入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的密码后,进行密码核对,输入密码正确的情况下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输入密码错误的情况下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因为在用户插上钥匙但没有开锁的情况下会屏蔽无线接收功能,若要恢复可以通过对硬件复位重启使该方法所需的一些数据清零,但以这种方式恢复实施时的安全性不高,为了提供一种安全的复位方法,在该防盗控制过程中加入了界面交流操作,即通过矩阵键盘或者拨码开关输入备用密码,然后启用无线接收功能。该密码是唯一的,只有用户知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该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使用灵活性。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采用优先处理的方式,使该方法使用时具有实时监控运行的能力,能自动判断车辆情况并根据车辆情况自行进入防盗报警过程,因而具有较强的防盗报警能力,且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高。该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结构合理,运算效率高,处理能力强,对外部特殊事件响应时间短。该方法还具有合理分配硬件资源的功能,能在行驶状态提供行程记录和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控制,使得该方法的功能多样化的同时兼具实用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主程序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启用防盗报警程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解除防盗报警程序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主动防盗程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寻车程序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欠压处理程序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无线接收功能启用程序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报警程序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行程记录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需要的电参量包括后车轮轮速信号、车钥匙插入以及开锁信号、左把手的使用信号、动力电池舱盖的开合状态信号、车坐垫的压力信号、蓄电池电压信号、控制信号。这些信号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传感器或者键盘/拨码盘或者遥控器输入,后车轮轮速信号可以由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获得;车钥匙插入信号可以由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获得,而车钥匙插入后的开锁信号可以通过电压检测获得;左把手的使用信号由安装在左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获得;动力电池舱盖的开合状态信号由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获得;车坐垫的压力信号由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获得;蓄电池电压信号也可以通过电压检测获取;控制信号包括遥控解锁/上锁/主动防盗/寻车信号、键盘/拨码盘输入信号,前者可以通过遥控无线装置产生,后者可以通过键盘/拨码盘获取。
如图1所示,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的主程序,从该方法执行开始就会进入防盗报警状态,先以声光提示,后主动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接着主动监测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左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若有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还需判断该触发信号来源,当触发信号来源于舱盖锁传感器即舱盖锁传感器被触发后立即启用备用电池,再报警。报警过程包括警告性报警模式、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和防御式报警模式,所述报警过程都以声光提示,所述警告性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一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防御式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发后的任意次被触发的情况下用于响应。如图9所示,在延时程序T5所提供的时间内若第一次报警则会鸣叫三次、闪烁三次,此为警告性报警;若在延时程序T5所提供的时间内第二次发现电动自行车处于危险境况报警就加大力度,鸣叫六次,闪烁六次,此为严重警告报警;若在延时程序T5所提供的时间内第二次报警后还发现电动自行车处于危险境况报警就会定时一分钟的进行鸣叫和闪烁。每个报警程序结束后都会返回到检测所有传感器,如此循环进行。
该方法中针对控制信号、蓄电池电压信号的处理采用中断的方式进行,如图2所示,当接收到遥控上锁信号、遥控解锁信号、遥控主动防盗信号、遥控寻车信号、动力电池欠压信号、密码盘输入信号后通过中断的方式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
如图3所示,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启用信号后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即进入主程序。
如图4所示,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解除信号后解除报警,电子刹车解除制动,以声光提示后还要判断钥匙的使用情况,按照一般的使用习惯,解除报警后还需一段时间才能插入钥匙,因此启动延时程序T1,利用延时程序T1所提供的时间检测钥匙是插入锁孔了还是插在电池舱盖上,当锁孔内没有插入钥匙而且此时钥匙也没有插入电池舱盖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即返回到主程序。若钥匙插在车锁上就需要判断车锁是否打开,此时需要启用延时程序T2,若在延时程序T2提供的时间内没有开锁则会屏蔽无线装置的接收功能,然后立即回到主程序;若在延时程序T2提供的时间内车锁打开,那么才能启用动力电源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当钥匙插入电池舱盖后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欠压检测,此时有可能发生安装蓄电池或者拆卸蓄电池,因此启用延时程序T3,在延时程序T3执行完成后才开始欠压检测,当动力电源电压小于预设值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之后启用延时程序T4延时进入主程序,当动力电源电压大于预设值后启用对动力电池的欠压检测功能并且屏蔽备用电源,之后启用延时程序T4延时进入主程序。
在执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的过程当中主要是检测车轮旋转传感器反馈的轮速信息。如图10所示,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记录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次数,然后进行计算,计算完了再输出,输出时会轮流输出总的里程和当前里程。首先启用延时程序T6,在延时程序T6所提供的时间内记录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次数,在延时结束后计算并输出里程。若在该过程中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次数为零则会调用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检测车辆当前的安全状态。自主安全状态检测通过检测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频率,当在延时时间T7所提供的时间内检测到车轮旋转传感器被触发则继续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过程,若延时时间T7结束,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只有一个被触发则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返回到主程序;若延时时间T7结束,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同时被触发则重新自主安全状态检测。
如图5所示,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主动防盗信号后立即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然后以声光提示,提示方式为定时一分钟的进行鸣叫和闪烁。
如图6所示,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寻车信号后以声光提示,提示方式为鸣叫三声和闪烁三次,然后返回主程序执行防盗报警控制。
如图7所示,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检测到关于动力电池的欠压信号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然后返回到主程序继续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如图8所示,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矩阵键盘或者拨码开关输入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的密码后,进行密码核对,输入密码正确的情况下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并立即进入主程序执行防盗报警控制过程;输入密码错误的情况下立即进入主程序执行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先以声光提示,后主动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
第二步主动监测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左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
第三步监测到上述的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立即报警;
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解除信号后解除报警,电子刹车解除制动,以声光提示,并启用动力电源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
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报警启用信号后立即进入上述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即第一步先以声光提示,后主动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第二步主动监测安装在后车轮上的车轮旋转传感器、安装在车锁上的车钥匙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把手上的把手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舱盖上的舱盖锁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坐垫内的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第三步监测到上述的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立即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车轮旋转传感器、车钥匙检测传感器、把手传感器、舱盖锁传感器、车坐垫压力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发出的触发信号后,还需判断该触发信号来源,当触发信号来源于舱盖锁传感器即舱盖锁传感器被触发后立即启用备用电池,再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报警解除信号后解除报警,电子刹车解除制动,以声光提示后还要判断钥匙的使用情况,当锁孔内没有插入钥匙而且此时钥匙也没有插入电池舱盖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钥匙插入电池舱盖后进行动力电池的欠压检测,当动力电源电压小于预设值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之后延时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动力电源电压大于预设值后启用对动力电池的欠压检测功能并且屏蔽备用电源,之后延时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当锁孔内插入钥匙后要判断锁的打开状态,当锁处于打开状态后才能启用动力电源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当锁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后屏蔽无线装置的接收功能,然后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过程还包括对车辆的自主安全状态检测,所述自主安全状态检测通过检测车轮旋转传感器的触发频率,当频率大于零时进行行程记录以及记录输出;当频率为零时再检查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的状态,在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同时被触发时继续自主安全状态检测,当把手传感器和车坐垫压力传感器只有一个被触发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主动防盗信号后立即切断电动自行车的用于骑行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源,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的电子刹车,使之处于制动状态,然后以声光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无线装置接收到寻车信号后以声光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检测到关于动力电池的欠压信号后启用备用电池并屏蔽欠压检测功能,然后返回到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过程至少包括警告性报警模式、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和防御式报警模式,所述报警过程都以声光提示,所述警告性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一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严重警告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发时用于响应,所述防御式报警模式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次被触后的任意次被触发的情况下用于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式报警模式中的声光提示过程与在防盗报警控制过程接收到主动防盗信号后响应时的声光提示过程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的任意时刻通过矩阵键盘或者拨码开关输入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的密码后,进行密码核对,输入密码正确的情况下启用无线装置接收功能,并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输入密码错误的情况下立即进入防盗报警控制过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6239A CN101823522A (zh) | 2009-03-02 | 2009-03-02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6239A CN101823522A (zh) | 2009-03-02 | 2009-03-02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3522A true CN101823522A (zh) | 2010-09-08 |
Family
ID=4268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96239A Withdrawn CN101823522A (zh) | 2009-03-02 | 2009-03-02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2352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55A (zh) * | 2017-03-08 | 2018-09-25 | 天津市天瑞地毯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防盗坐垫 |
CN109062056A (zh) * | 2018-09-17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131213A (zh) * | 2018-07-19 | 2019-01-04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报警警示方法 |
CN109250013A (zh) * | 2018-09-29 | 2019-01-22 | 天津飞踏自行车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识别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09533104A (zh) * | 2018-12-07 | 2019-03-29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法、电动滑板车 |
CN109774831A (zh) * | 2018-12-07 | 2019-05-21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滑板车的告警方法、滑板车、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N110630949A (zh) * | 2018-06-05 | 2019-12-31 | 宁波奥莱新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学习功能的太阳能感应灯具 |
CN112644611A (zh) * | 2020-12-02 | 2021-04-13 | 深圳市概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自行车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09
- 2009-03-02 CN CN200910096239A patent/CN10182352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55A (zh) * | 2017-03-08 | 2018-09-25 | 天津市天瑞地毯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防盗坐垫 |
CN110630949A (zh) * | 2018-06-05 | 2019-12-31 | 宁波奥莱新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学习功能的太阳能感应灯具 |
CN110630949B (zh) * | 2018-06-05 | 2021-08-17 | 宁波奥莱新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学习功能的太阳能感应灯具 |
CN109131213A (zh) * | 2018-07-19 | 2019-01-04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报警警示方法 |
CN109131213B (zh) * | 2018-07-19 | 2021-12-07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报警警示方法 |
CN109062056A (zh) * | 2018-09-17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250013A (zh) * | 2018-09-29 | 2019-01-22 | 天津飞踏自行车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识别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09533104A (zh) * | 2018-12-07 | 2019-03-29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法、电动滑板车 |
CN109774831A (zh) * | 2018-12-07 | 2019-05-21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滑板车的告警方法、滑板车、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N112644611A (zh) * | 2020-12-02 | 2021-04-13 | 深圳市概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自行车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3522A (zh)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方法 | |
CN104859757B (zh) | 车用上锁提醒方法、装置及具有该提醒装置的单车 | |
CN203032608U (zh) | 智能汽车防盗报警装置 | |
CN201278162Y (zh) | 一种汽车被动式无钥匙门禁系统 | |
CN202208277U (zh) | 一种车牌防盗报警装置 | |
CN201080214Y (zh) | 具有智能防盗锁的电动车 | |
CN202608725U (zh) | 基于多传感器的汽车防盗系统 | |
CN106585780B (zh) | 一种电动车防盗追踪系统 | |
CN107284407A (zh) | 一种汽车远程防盗保护报警系统 | |
CN201380898Y (zh) | 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控制器 | |
CN103481973A (zh) | 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 | |
CN202783515U (zh) | 电动车防盗器 | |
CN102730112A (zh) | 一种熄火锁车重启刷卡的智能防盗电动车 | |
CN209581679U (zh) |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防盗预警设备 | |
CN106476936B (zh) | 一种自行车防盗锁和自行车 | |
CN203204926U (zh) | 一种模拟汽车防盗系统的实验装置 | |
CN201863921U (zh) | 摩托车、电动车多方位双向防盗报警器 | |
CN201071034Y (zh) | 汽车防盗装置 | |
CN205507931U (zh) | 一种短信报警追踪指纹防盗锁 | |
CN201105712Y (zh) | 具有无线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车用防盗系统 | |
CN101464943B (zh) | 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 | |
CN204915916U (zh) | 一种具有定位报警功能的电动车控制系统 | |
CN204548301U (zh) | 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 | |
CN207712004U (zh) |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防盗系统 | |
CN106005114A (zh) |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4 |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