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473A -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473A
CN101820473A CN201010121179A CN201010121179A CN101820473A CN 101820473 A CN101820473 A CN 101820473A CN 201010121179 A CN201010121179 A CN 201010121179A CN 201010121179 A CN201010121179 A CN 201010121179A CN 101820473 A CN101820473 A CN 101820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l
hand
pocket telephone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1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0473B (zh
Inventor
齐藤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0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0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4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7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状态判断单元(4)以及控制单元(4)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1)。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便携式电话机(10)是否收到邮件。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便携式电话机(10)选择了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个。控制单元(4)控制是否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在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出便携式电话机(10)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10)选择了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时,控制单元不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

Description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与便携式电话机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以及在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能够同时连接免提通话协议和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
背景技术
作为车室内的便携式电话机的主要用途,有免提通话,若在搭载了具有蓝牙(Bluetooth,登记商标)(以下称作BT)通信功能的车载装置的车俩的车室内带入具有BT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则车载装置和便携式电话机连接由BT通信标准定义的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规范(HFP:Hands FreeProfile)(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223288)。
另一方面,作为通过向车载装置通知带入车室内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来能够从车载装置向用户通知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规范,研究出了由BT通信标准定义的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消息访问规范(MAP:MessageAccess Profile)。
但是,在便携式电话机与车载装置之间连接了HFP的情况下,作为用户进行通话的方式,有使用便携式电话机的麦克风及扬声器来进行通话的持机通话方式,以及使用车载装置侧的麦克风及扬声器来进行通话的免提通话这两种方式,假设用户在不处于驾驶中(处于停车中或驻车中)的情况下,选择持机通话,另一方面,在处于驾驶中的情况下,选择免提通话。
申请人研究在车载装置和便携式电话机之间同时连接HFP及MAP,以使得用户以持机通话及免提通话中的任一种方式来通话时,都能够将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从车载装置通知给用户的结构。此时,若用户在持机通话,则由于假设了用户不处于驾驶中,因此即使将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从车载装置通知给用户,也不会带来任何障碍。但是,若用户在免提通话中,则由于假设了用户在驾驶中,因此如果将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从车载装置通知给用户,则存在使驾驶中的用户意识到收到邮件而分散对驾驶的注意力从而造成非期望的状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能够根据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的通话状态,适当选择是否将收到邮件的情况从车载装置通知给用户,从而提高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包括连接单元、邮件收到判断单元、状态判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上述连接单元在与便携式电话机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上述便携式电话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能够选择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通过上述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到通话对方,并且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上述声音总线,通过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被发送至通话对方,并且从通话对方接收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是否收到了邮件。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免提通话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及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个。上述控制单元对用于通知收到邮件的邮件收到通知进行控制。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不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能够选择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某一个,该持机通话状态是指,在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而将从本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本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该免提通话状态是指,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声音总线,而将由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该便携式电话机在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在本机设定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在本机设定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不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根据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或上述便携式电话机,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持机通话状态,则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从而能够使用户实时地识别收到邮件,另一方面,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免提通话状态,则不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从而不会使用户意识到收到邮件,也不会分散对驾驶的注意力。如上所述,根据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的通话状态,适当选择是否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从而能够提高方便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附图的详细描述,上述内容和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图中: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免提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来电中通知画面的图;
图3是表示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的图;
图4是表示免提通话中通知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邮件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待收画面上显示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的图;
图7是表示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上显示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这里说明在搭载了具有蓝牙(Bluetooth,登记商标)(以下称作BT)通信功能的BT对应的车载免提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带入具有BT通信功能的BT对应的便携式电话机,且车载免提装置与便携式电话机处于能够进行BT通信的状态的情况。
车载免提系统1由车载免提装置2和便携式电话机3构成。车载免提装置2包括控制部4、BT接口(IF)部5(本发明中所说的连接单元)、通话声音处理部6、存储部7、显示控制部8以及触摸操作输入部9。控制部4能够起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状态判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的作用。BT接口(IF)部5能够起到连接单元的作用。
控制部4具有由周知的微计算机构成的CPU、RAM、ROM以及I/O总线,控制车载免提装置2的通信动作及数据管理动作等所有动作。BT接口部5具有在与便携式电话机3之间进行BT通信的功能,与由BT的通信标准定义的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规范(HFP:Hands Free Profile)以及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消息访问规范(MAP:MessageAccess Profile)对应,并且构成为能够同时连接(所谓的多连接)这些规范。另外,这里所说的邮件是指通过周知的计算机网络交换的文字消息及图像数据等的统称。并且,BT接口部5除了对应于这些HFP及MAP之外,还与用于实现电话簿数据、呼叫履历数据及来电履历数据的传输的电话本访问规范(PBAP:Phone Book Access Profile)以及用于实现各种数据的传输的对象交换规范(OPP:Object Push Profile)等对应。这些规范意味着由每个功能定义的通信协议。另外,上述免提规范(HFP)是免提通话协议的一例,上述消息访问规范(MAP)是邮件传输协议的一例。
通话声音处理部6上连接有麦克风10,并且连接有配置在车载免提装置2的外部的音频放大器11,音频放大器11与两个扬声器12、13连接,所述麦克风1配置于车室内的例如驾驶盘附近等容易集中用户发出的声音的部位。扬声器12、13以搭载车载免提装置2的车辆的全长方向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地配置,扬声器12例如配置在驾驶席门上,扬声器13例如配置在副驾驶席门上。另外,音频放大器11上还连接调谐器14,若从调谐器14输入该调谐器14例如从音乐用记录介质再现的乐曲音或从无线电广播站接收的无线电节目,则音频放大器11将这些所输入的乐曲音或无线电节目进行放大,并从扬声器12、13输出。另外,上述麦克风10是车载免提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的一例,上述扬声器12、13是车载免提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的一例。
存储部7构成为能够存储各种数据。存储部7构成为例如能够存储:表示电话号码与登记名的对应关系的电话簿数据;有关车载免提装置2的呼叫动作或在与该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连接HFP的便携式电话机3的呼叫动作的呼叫时刻与呼叫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的呼叫履历数据;以及有关在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连接HFP的便携式电话机3的来电动作的来电时刻与来电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的来电履历数据等。
显示设备15包括显示各种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16、在显示画面上形成触摸开关的触摸操作输入装置17。若由控制部4输入显示指令通知,则显示控制部8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指令通知,对显示设备15的显示装置16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用户操作在显示画面上形成的触摸开关而由触摸操作输入装置17输入操作检测通知,则触摸操作输入部9将该输入的操作检测通知输出给控制部4,控制部4对从触摸操作输入部9输入的操作检测通知进行分析。
便携式电话机3包括对本机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与通信网18之间进行电话通信的电话通信部、进行BT通信的BT接口部、排列用户操作的各种键而构成的键输入部、存储例如表示电话号码与登记名的对应关系的电话簿数据等各种数据的存储部、显示各种显示画面的显示部、输入用户发出的声音的麦克风、以及将从通话对方接收的声音作为受话声音而输出的扬声器。此时,便携式电话机3的BT接口部具有在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进行BT通信的功能,车载免提装置2的BT接口部5同样地与HFP及MAP对应,并且构成为在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能够同时连接HFP及MAP。另外,便携式电话机3的麦克风是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的一例,便携式电话机3的扬声器是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的一例。
这里,对车载免提装置2和便携式电话机3在两者之间连接了HFP的情况下,发生了从通信网18到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的情况进行说明。这里所说的通信网18包含便携式电话机基站或基站控制装置等周知的提供便携式电话机通信服务的设备。
便携式电话机3在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连接了HFP的情况下,若检测出从通信网18发生了语音来电的情况,则将表示语音来电的情况的语音来电通知发送给车载免提装置2。此时,便携式电话机3将包含用于识别本机的识别信息(例如登记在本机中的电话号码等)的语音来电通知发送给车载免提装置2。并且,便携式电话机3若从通信网18接收到能成为通话对方的呼叫源电话号码,则将也包含该从通信网18接收到的呼叫源电话号码的语音来电通知发送给车载免提装置2。另外,若本机是对应于带内铃声(in-band ringtone)的便携式电话机,则便携式电话机3将登记在本机中的语音来电通知音也发送给车载免提装置2。
车载免提装置2的控制部4如果通过BT接口部5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语音来电通知,则在没有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语音来电通知音的情况下,使扬声器12、13输出登记在本装置中的语音来电通知音,从而将便携式电话机3上有语音来电的情况通知给用户。控制部4在通过BT接口部5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语音来电通知时,若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了语音来电通知音,则使扬声器12、13输出该接收到的语音来电通知音(登记在便携式电话机3中的语音来电通知音)。另外,控制部4将表示便携式电话机3上有语音来电的情况的、图2所示的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
由此,用户通过听见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语音来电通知音或看见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的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能够识别便携式电话机3有语音来电的情况。并且,用户若识别出便携式电话机3有语音来电的情况,则通过操作便携式电话机3,能够选择针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是通过私人通话应答还是拒绝应答,并且,通过操作车载免提装置2,能够选择针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是通过免提通话应答还是拒绝应答。这里所说的私人通话是指,在便携式电话机3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声音总线被封锁而不能收发声音,从而使用便携式电话机3的麦克风及扬声器来进行通话。免提通话是指,在便携式电话机3与车载免提装置2之间,声音总线被开通而能收发声音,从而使用与车载免提装置2连接的麦克风10及扬声器12、13来进行通话。另外,假设在用户不处于驾驶中(停车中或驻车中)的情况下,选择私人通话,另一方面,在处于驾驶中的情况下,选择免提通话。并且,将如上所述的私人通话也称作持机通话。
图2示出从收到来自通信网18的语音来电的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作为呼叫源电话号码的“090******01”,将作为与从该便携式电话3接收到的呼叫源电话号码对应的登记名的“织田○○”存储为电话簿数据的情况。控制部4在表示便携式电话机3语音来电的情况的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中,将表示处于语音来电中的情况的“来电中”显示在状态显示区域19a,将作为呼叫源信息的“090******01”及“织田○○”显示在呼叫源信息显示区域19b。
另外,控制部4形成并显示:用户为了对语音来电进行应答而能够操作的应答开关19c,用户为了对语音来电拒绝应答而能够操作的拒绝应答开关19d,用户为了增大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语音来电通知音的音量而能够操作的上调(up)开关19e,以及用户为了减小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语音来电通知音的音量而能够操作的下调(down)开关19f。并且,控制部4从语音来电的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的表示该便携式电话机3的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剩余容量图标和表示电波的接收状态的电波接收状态图标显示在电话机状态表示区域19g。
这样,在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语音来电状态的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便携式电话机3的应答键,能够以私人通话方式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进行应答,通过操作便携式电话机3的拒绝应答键,能够拒绝应答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通过操作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的应答开关19c,能够以免提通话方式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进行应答,通过操作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的拒绝应答开关19d,能够拒绝应答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
图3表示用户通过操作便携式电话机3的应答键而以私人通话方式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进行应答的情况。控制部4若判断出用户操作了便携式电话机3的应答键的情况,则使便携式电话机3进行对语音来电的应答动作,在BT接口部5与便携式电话机3之间不用开通声音总线,而在便携式电话机3从语音来电状态切换为私人通话状态之后,再从图2所示的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切换为图3所示的表示私人通话中的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
控制部4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中,将表示私人通话中的“私人通话中”显示在状态显示区域20a,将作为呼叫源信息的“09******01”及“织田○○”显示在呼叫源信息显示区域20b。另外,控制部4形成并显示用户为了将私人通话切换到免提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转接开关20c。并且,控制部4在该情况下,也将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的表示该便携式电话机3的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剩余容量图标和/或表示电波的接收状态的电波接收状态图标显示在电话机状态显示区域20d。
图4示出用户操作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的应答开关19c而以免提通话方式对便携式电话机3的语音来电进行了应答的情况。控制部4若判断出用户操作了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的应答开关19c的情况,则使便携式电话机3进行对语音来电的应答动作,在BT接口部5与便携式电话机3之间开通声音总线,在便携式电话机3从语音来电状态切换为免提通话状态之后,从图2所示的语音来电中通知画面19切换为图4所示的表示免提电话中的免提通话中通知画面21。
控制部4在免提通话中通知画面21中,将表示处于免提通话状态的“免提通话中”显示在状态显示区域21a,将作为呼叫源信息的“090******01”及“织田○○”显示在呼叫源信息显示区域21a。另外,控制部4形成并显示:用户为了保留免提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保留开关21c,用户为了切断免提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切断开关21d,用户为了将免提通话切换(转接)到私人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转接开关21e,用户为了增大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受话声音的音量而能够操作的上调(up)开关21f,以及用户为了减小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受话声音的音量而能够操作的下调(down)开关21g。并且,控制部4在该情况下,也将从便携式电话机3接收到的表示该便携式电话机3的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剩余容量图标和表示电波的接收状态的电波接收状态图标显示在电话机状态显示区域21h。
下面,参照图5至图7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图5通过流程图表示车载免提装置2所进行的邮件到达检测处理。在车载免提装置2中,若开始对是否发生了从通信网18到便携式电话机3的邮件到达进行判断的邮件到达检测处理,则控制部4在S1中判断是否发生了从通信网18到便携式电话机3的邮件到达。这里,控制部4若判断出未发生从通信网18到便携式电话机3的邮件到达,则S1的判断为“否”,结束邮件到达检测处理并返回其他的处理(例如主处理)。
控制部4若根据来自便携式电话机3的邮件到达通知的输入,判断出发生了从通信网18到便携式电话机3的邮件到达,则S1的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S2。在S2中,控制部4根据来自便携式电话机3的状态通知的输入,判断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是否处于私人通话状态。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S2的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S5。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不是私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S2的判断为“否”,处理进入到S3。在S3中,控制部4根据来自便携式电话机3的状态通知的输入,判断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是处于免提通话状态,还是处于待收状态(待收语音信息的状态)。
这里,控制部4若根据来自便携式电话机3的状态通知的输入,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不是处于私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任一个而处于待收状态,则S2、S3的判断都为“否”,处理进入到S4。在S4中,控制部4在待收画面上弹出并显示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的同时,由扬声器12、13输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音。
例如,如图6所示,在将路径引导中的路径引导画面(车辆当前位置重叠显示在地图画面上的画面)22作为待收画面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时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下,控制部4在作为待收画面的路径引导画面22上弹出并显示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3。由此,用户通过看见在路径引导画面22上弹出并显示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3,而能够在视觉上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通过听见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而能够在听觉上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
另外,若控制部4通过由便携式电话机3输入状态通知而判断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的情况,则S2的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S5。在S5中,处理部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上弹出并显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的同时,从扬声器12、13输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音。
例如,在将图3所示的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时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控制部4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上弹出并显示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由此,用户通过看见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上弹出并显示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而能够在视觉上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通过听见从扬声器12、13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而能够在听觉上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
另外,控制部4将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设定为小于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待收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即,例如在用户手动设定处于待收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的情况下,控制部4自动将比该设定的音量小的音量设定为处于私人通话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与此相反,例如在用户手动设定处于私人通话待收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的情况下,控制部4自动将比该设定的音量大的音量设定为处于待收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
另外,若控制部4通过由便携式电话机3输入状态通知而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则S3的判断为“是”,不用显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也不用使扬声器12、13输出邮件收到通知音,而返回步骤S2、S3,并再次判断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还是处于免提通话状态,还是处于待收状态。
并且,控制部4若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从私人通话状态切换到待收状态的情况(对应于S2的“否”,S3的“否”),则如上所述,在待收画面22上弹出并显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3的同时,从扬声器12、13输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音(对应于S4)。另外,控制部4若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从免提通话状态切换到私人通话状态的情况(对应于S2的“是”),则如上所述,在私人通话中通知画面20上弹出并显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的同时,从扬声器12、13输出表示收到邮件的情况的邮件收到通知音(对应于S5)。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车载免提装置2中,在与便携式电话机3之间连接了HFP及MAP时,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则将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或从扬声器12、13输出邮件收到通知音,从而向用户通知邮件到达,因此能够使用户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另一方面,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免提通话状态,则不将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也不从扬声器12、13输出邮件收到通知音,不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因此能够避免使用户意识到收到邮件的情况。即,如果是假设为用户不在驾驶中的私人通话状态,则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另一方面,如果是假设为用户在驾驶中的免提通话状态,则不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这样,根据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的通话状态,适当选择是否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从而能够提高方便性。
另外,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从免提通话状态切换到私人通话状态或待收状态,则将邮件收到通知画面24、23显示在显示装置16上,或从扬声器12、13输出邮件收到通知音,因此通过用户进行从免提通话切换到私人通话的操作或结束免提通话的操作,能够使用户识别收到邮件。
另外,由于将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设定为比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待收状态时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小,因此,在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待收状态时,由于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大而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识别收到邮件,另一方面,在便携式电话机3处于私人通话状态时,由于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小而能够使用户识别收到邮件,并且能够抑制对私人通话的受话声音带来的影响。由此,能够避免因邮件收到通知音而难以听见私人通话的受话声音的情况。
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扩展。
车载免提装置的功能例如可以组合到车载导航装置等其他的车载装置上。
为了将私人通话切换到免提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转接开关、为了将免提通话切换到私人通话而能够操作的通话转接开关、为了对语音来电进行应答而能够操作的应答开关、以及为了拒绝对语音来电进行应答而能够操作的拒绝应答开关不限于在显示装置上形成为触摸开关的结构,这些开关例如也可以由配置在驾驶盘附近或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机械开关构成。此情况下,可以将这些开关的操作顺序显示在显示装置。
各通知画面的各显示区域及各开关的布局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不限于如下结构:在便携式电话机将邮件收到通知发送给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判断便携式电话机的通话状态并选择用于通知收到邮件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便携式电话机判断本机的通话状态,并决定是否发送邮件收到通知。即,在便携式电话机中可以为,在本机处于私人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通过将邮件收到通知发送给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使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进行邮件收到通知,另一方面,在本机处于免提通话装置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不将邮件收到通知发送给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而不使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进行邮件收到通知。在这种结构中,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私人通话状态,则通过进行邮件收到通知,能够使用户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另一方面,通过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下,不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而能够避免用户意识到邮件到达。
在上述实施例及变形例中,车载免提装置2是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的一例。控制部4是邮件收到判断单元、状态判断单元、控制单元的一例。BT接口部5是连接单元的一例。麦克风10是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的一例。扬声器12、13是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的一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包括连接单元、邮件收到判断单元、状态判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上述连接单元在与便携式电话机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上述便携式电话机构成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能够选择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通过上述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到通话对方,并且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上述声音总线,通过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被发送至通话对方,并且从通话对方接收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是否收到了邮件。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及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个。上述控制单元对用于通知收到邮件的邮件收到通知进行控制。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不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持机通话状态,则通过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能够使用户实时地识别邮件到达,另一方面,若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处于免提通话状态,则不向用户进行邮件收到通知,从而不让用户意识到邮件到达,而不会分散对驾驶的注意力。这样,根据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的通话状态,适当选择是否向用户通知收到邮件,从而能够提高方便性。
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如下。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之后,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切换到上述持机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在用户进行从免提通话切换为持机通话的操作,从而便携式电话机从免提通话状态切换为持机通话状态之后,能够使用户识别收到邮件。
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如下。上述便携式电话机还构成为能够在待收语音来电的待收状态下进行动作。上述状态判断单元构成为,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上述免提通话状态及上述待收状态中的哪一个。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之后,上述状态判断单元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切换为上述待收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在用户进行结束免提通话的操作,由此便携式电话机从免提通话状态切换为待收状态之后,能够使用户识别邮件到达。
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如下。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为第一音量。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选择了上述待收状态时,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为第二音量。上述控制单元将上述第一音量设定为比上述第二音量小。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在便携式电话机处于待收状态时使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大,从而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识别邮件到达,另一方面,在便携式电话机处于持机通话状态时使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小,从而能够使用户识别邮件到达,并且能够抑制对持机通话的受话声音带来的影响,能够避免因邮件收到通知音而难以听见持机通话的受话声音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能够选择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任一个,该持机通话状态是指,在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而将从本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的声音从本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该免提通话状态是指,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声音总线,而将由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该便携式电话机在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在本机设定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在本机设定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不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的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利用该便携式电话机的接口部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时,能够选择该便携式电话机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处于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在该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从该便携式电话机向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处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在该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禁止从该便携式电话机向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另外,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将由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并且,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上述声音总线,将由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观点,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该便携式电话机具备接口部、声音输出单元、声音输入单元以及控制部。上述接口部构成为,在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上述控制部能够选择该便携式电话机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上述控制部在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在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之间封锁声音总线,将由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在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与该便携式电话机之间开通声音总线,将由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在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在处于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收到邮件的情况通知给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在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在处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不向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如上述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覆盖各种变形及同等范围的发明。另外,除如上所述对本发明所预期的各种组合和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外,还包括很多其他组合和结构,即使较少或只有一个要素,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上述每个或任何组合的程序、过程、步骤或方法,可通过软件部分或单元(例如,子程序)和/或一个硬件部分或单元(例如,电路或集成电路)来实现,包括或者不包括相关装置的功能;进一步,硬件部分或单元可以构造内部微机。
另外,软件部分或单元或者若干软件部分或单元的任何组合,可以包含在计算机程序产品,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Claims (6)

1.一种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单元(5),在与便携式电话机(3)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
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能够选择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
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将由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
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声音总线,将由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10)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12、13)输出为受话声音;
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是否收到邮件;
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及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以及
控制单元(4),对用于通知收到邮件的邮件收到通知进行控制;
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4)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4)不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之后,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切换为上述持机通话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4)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式电话机(3)还能够以待收语音来电的待收状态进行动作,
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构成为,判断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以及上述待收状态中的哪一个,
在上述邮件收到判断单元(4)判断出在与上述连接单元(5)之间连接了上述邮件传输协议的便携式电话机(3)收到邮件的情况,并且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的情况之后,上述状态判断单元(4)判断出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切换为上述待收状态的情况时,上述控制单元(4)向用户进行上述邮件收到通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12、13)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为第一音量,
在收到邮件的便携式电话机(3)选择了上述待收状态时,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12、13)输出的邮件收到通知音的音量为第二音量,
上述控制单元(4)将上述第一音量设定为比上述第二音量小。
5.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能够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能够选择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某一个,该持机通话状态是指,在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的状态下,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而将从本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本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该免提通话状态是指,在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声音总线,而将由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
该便携式电话机在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在本机设定了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在本机设定了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不向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6.一种便携式电话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用于实现免提通话的免提通话协议和用于实现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协议,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时,能够选择该便携式电话机以持机通话状态及免提通话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进行动作,
在上述持机通话状态下,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封锁声音总线,将由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
在上述免提通话状态下,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开通上述声音总线,将由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入单元输入的声音作为送话声音发送给通话对方,并且将从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从该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侧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为受话声音,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处于上述持机通话状态时,在该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从该便携式电话机向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与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之间同时连接了上述免提通话协议和上述邮件传输协议,并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处于上述免提通话状态时,在该便携式电话机收到邮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禁止从该便携式电话机向上述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通知收到邮件的情况。
CN2010101211798A 2009-02-18 2010-02-11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5174A JP4978638B2 (ja) 2009-02-18 2009-02-18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JP035174/2009 2009-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473A true CN101820473A (zh) 2010-09-01
CN101820473B CN101820473B (zh) 2013-08-28

Family

ID=4235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11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473B (zh) 2009-02-18 2010-02-11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8358B2 (zh)
JP (1) JP4978638B2 (zh)
CN (1) CN101820473B (zh)
DE (1) DE102010000398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37A (zh) * 2011-06-28 2013-01-1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通信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04101358A (zh) * 2013-04-02 2014-10-15 歌乐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和信息显示方法
CN104247381A (zh) * 2012-04-23 2014-12-24 株式会社电装 动作限制方法、动作限制程序产品、便携终端、车辆用装置、车辆用通信系统
CN106515612A (zh) * 2015-09-11 2017-03-22 阿尔派株式会社 车载设备及车载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2269A (ja) 2006-10-02 2008-04-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
JP4735725B2 (ja) * 2009-02-13 2011-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KR101581256B1 (ko) * 2009-07-09 2016-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무선 연결 기기의 음량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307065B2 (en) 2009-10-09 2016-04-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mail and outgoing calls
US20120117169A1 (en) 2010-11-08 2012-05-10 Robert Plotkin Time-Based Computer Control
KR101066212B1 (ko) 2011-03-10 2011-09-20 한국뉴매틱(주) 퀵-릴리즈 진공펌프
US8971946B2 (en) * 2011-05-11 2015-03-03 Tikl, Inc. Privacy control in push-to-talk
JP2015138538A (ja) * 2014-01-24 2015-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通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15129B2 (ja) * 2014-04-25 2017-10-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640055B1 (ko) * 2014-12-09 2016-07-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단말기, 그와 통신하는 오디오 장치 및 차량
CN105491239B (zh) * 2015-12-11 2018-10-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信息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JP7059092B2 (ja) * 2018-04-25 2022-04-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処理システム
CN110505265B (zh) * 2019-04-30 2021-11-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2211A2 (en) * 2004-04-30 2005-11-02 Casio Computer Co., Ltd.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CN1801199A (zh) * 2005-11-29 2006-07-12 冯志刚 利用“抄送”功能筛选重要邮件向用户发送短信通知的方法
CN1846403A (zh) * 2003-09-04 2006-10-11 施克莱无线公司 新电子邮件到达的有效通知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1223B2 (ja) 2001-01-29 2009-0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ンズフリー電話装置
JP2002291052A (ja) 2001-03-28 2002-10-04 Denso Corp 携帯電話
JP2005175832A (ja) * 2003-12-10 2005-06-30 Ntt Docomo Inc 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66145A (ja) * 2005-12-13 2007-06-28 Nec Corp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メール着信報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27403A (ja) * 2007-07-19 2009-02-05 Nippon Seiki Co Ltd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
JP5102188B2 (ja) * 2008-12-04 2012-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JP4735725B2 (ja) * 2009-02-13 2011-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6403A (zh) * 2003-09-04 2006-10-11 施克莱无线公司 新电子邮件到达的有效通知
EP1592211A2 (en) * 2004-04-30 2005-11-02 Casio Computer Co., Ltd.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CN1801199A (zh) * 2005-11-29 2006-07-12 冯志刚 利用“抄送”功能筛选重要邮件向用户发送短信通知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37A (zh) * 2011-06-28 2013-01-1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通信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02883037B (zh) * 2011-06-28 2015-07-0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通信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04247381A (zh) * 2012-04-23 2014-12-24 株式会社电装 动作限制方法、动作限制程序产品、便携终端、车辆用装置、车辆用通信系统
US9313716B2 (en) 2012-04-23 2016-04-12 Denso Corporation Operation regulation method, operation regulation program product, mobile terminal, vehicular apparatus, and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01358A (zh) * 2013-04-02 2014-10-15 歌乐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和信息显示方法
US10015299B2 (en) 2013-04-02 2018-07-03 Clarion Co., Ltd.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CN104101358B (zh) * 2013-04-02 2019-01-01 歌乐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和信息显示方法
CN106515612A (zh) * 2015-09-11 2017-03-22 阿尔派株式会社 车载设备及车载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00398A1 (de) 2010-08-26
US20100233998A1 (en) 2010-09-16
JP2010193149A (ja) 2010-09-02
CN101820473B (zh) 2013-08-28
JP4978638B2 (ja) 2012-07-18
DE102010000398A8 (de) 2011-01-20
DE102010000398B4 (de) 2017-06-08
US8478358B2 (en) 201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473B (zh) 带免提功能的车载装置及便携式电话机
CN101902237B (zh) 车载装置、蜂窝电话设备以及用于控制二者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01808158B (zh) 免提装置
CN101808146B (zh) 具有免提功能的车载设备
JP4849119B2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JP4687778B2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US9026184B2 (en) In-vehicle handsfree apparatus
JP4844645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機能付きメール操作装置
JP4687777B2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CN101753162A (zh) 免提车载设备
JP4697290B2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US8019391B2 (en) In-vehicle handsfree apparatus
US8766913B2 (en) Telephone book data processor
JP4530061B2 (ja) 車載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JP5316613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機能付きメール操作装置
JP4297276B2 (ja) 車載用通話装置
JP2011188514A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JP5318439B2 (ja) 車載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JP2013243532A (ja) 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CN116489267A (zh) 一种基于车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146026B2 (ja) 車載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