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092A -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092A
CN101820092A CN200910105576A CN200910105576A CN101820092A CN 101820092 A CN101820092 A CN 101820092A CN 200910105576 A CN200910105576 A CN 200910105576A CN 200910105576 A CN200910105576 A CN 200910105576A CN 101820092 A CN101820092 A CN 101820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base material
supply roll
upper strata
lower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0092B (zh
Inventor
李圣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Xinyi Automobile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Xinyi Automobile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Xinyi Automobile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055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0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0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0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0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包括基材供给轮组、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以及贴合轮组;贴合轮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轮、以及带动至少一个牵引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基材供给轮组连续输出至少一条基材到牵引轮之间;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分别输出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到牵引轮之间,并且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分别设在基材的上下两侧。通过贴合轮组的带动,将基材、上膜片和下膜片连续的引出,并由贴合轮组压紧贴合,可连续生产,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接头的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天线接头的双面贴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天线接头,特别是玻璃天线接头,通常是由基材在上下两侧贴上膜片制备而成。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利用手工制作,裁剪合适长度的基材,然后手工在基材的上下两侧贴上膜片,完成制作。然而,这种手工制作的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品质量差,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天线接头手工制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连续生产的、自动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包括基材供给轮组、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以及贴合轮组;
所述贴合轮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轮、以及带动至少一个所述牵引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基材供给轮组连续输出至少一条基材到所述牵引轮之间;
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分别输出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到所述牵引轮之间,并且所述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分别设在所述基材的上下两侧;
所述上层膜片、基材、下层膜片分别连续从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输出,并通过所述牵引轮压紧贴合。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牵引轮带动所述上层膜片、基材、下层膜片分别连续从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输出。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还包括分隔片供给轮组;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与所述贴合轮组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与所述贴合轮组之间。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组包括分隔片供给轮、带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转动的分隔片电机、以及与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相对设置的压紧轮;所述上层膜片和/或下层膜片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和压紧轮之间通过;
所述分隔片供给轮上装有若干分隔片,在所述分隔片电机带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转动时,周期性为所述上层膜片和/或下层膜片贴上所述分隔片。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缠绕着上层膜片的上层膜片轮、以及为所述上层膜片导向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上层膜片轮和贴合轮组之间;所述分隔片供给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缠绕着下层膜片的下层膜片轮、以及为所述下层膜片导向的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位于所述下层膜片轮和贴合轮组之间;所述分隔片供给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之间。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上层膜片轮或下层膜片轮的上层膜片或下层膜片输出处安装有断料感应器;
所述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还设有根据所述分隔片电机记录所述分隔片粘贴数量的计数器。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基材供给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缠绕着基材的基材供给轮、以及在所述基材供给轮和贴合轮组之间设置为所述基材导向的第一基材滑轮和第二基材滑轮。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所述基材供给轮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基材滑轮和第二基材滑轮上设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滑槽。
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牵引轮设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贴合轮组的带动,将基材、上膜片和下膜片连续的引出,并由贴合轮组压紧贴合,可连续生产,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分隔片供给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基材滑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基材滑轮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基材供给轮组、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以及贴合轮组。基材供给轮组提供基材5,如镀锡铜带等。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提供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并由贴合轮组将上层膜片1、基材5、下层膜片9压合,并提供牵引动力,连续拉出基材5、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实现连续加工。
本实施例中,该基材供给轮组为一组,以提供一路基材5到贴合轮组。该基材供给轮组包括基材供给轮21以及基材5滑轮。该基材供给轮21用于供基材5缠绕在其上,并且可以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的机架上。在基材5用完后,可以将整个基材供给轮21进行更换,以提高生产效率。而基材5滑轮同样可以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本实施例的基材5滑轮包括第一基材滑轮3和第二基材滑轮7,用于为基材5导向接入到贴合轮组。可以理解的,基材5滑轮的数量和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每一滑轮上均设有与基材5宽度相匹配的滑槽20,以保持基材5的平稳传动。当然,可以根据基材5的宽度来选择具有不同宽度滑槽20的滑轮。
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上层膜片1轮、以及第一导向轮12和第二导向轮13。该上层膜片1轮供上层膜片1缠绕于其上,并且可以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以转动输出上层膜片1。而第一导向轮12和第二导向轮13安装在上层膜片1轮和贴合轮组之间,为上层膜片1的输出导向,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到贴合轮组中,进行压合。第一导向轮12和第二导向轮13上也可以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宽度与上层膜片1的宽度相匹配,以便于对上层膜片1的定位。当然,可以根据需要,仅使用一个导向轮或者使用更多的导向轮。
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下层膜片9轮、以及为下层膜片9导向的第三导向轮14和第四导向轮15。该下层膜片9轮供下层膜片9缠绕于其上,并且可以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以转动输出下层膜片9。而第三导向轮14和第四导向轮15安装在下层膜片9轮和贴合轮组之间,为下层膜片9的输出导向,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到贴合轮组中,进行压合。第三导向轮14和第四导向轮15上也可以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宽度与上层膜片1的宽度相匹配,以便于对上层膜片1的定位。当然,可以根据需要,仅使用一个导向轮或者使用更多的导向轮。
该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可以为相同材质的胶带、或者选用不同材质的胶带。
进一步的,在第一导向轮12和上层膜片1轮之间、在第三导向轮14和下层膜片9轮之间、和/或基材供给轮21和第一基材滑轮3之间的适当位置,设有断料感应器10,例如光电感应器、接触压力感应器等。当上层膜片1、下层膜片9和/或基材供给轮21用完后,能够发出信号,提醒用户能够及时地更换。
为了便于将贴合后的天线接头进行分段裁剪,本发明进一步的通过分隔片供给轮2、8组在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上设置分隔片。本实施例中,同时在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上均贴上分隔片,因此在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与贴合轮组之间、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与贴合轮组之间均设置有分隔片供给轮2、8组。可以理解的,也可以仅仅在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与贴合轮组之间、或者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与贴合轮组之间设置一个分隔片供给轮2、8组,仅仅在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上贴设分隔片。
该分隔片供给轮2、8组包括分隔片供给轮2、8、带动分隔片供给轮2、8转动的分隔片电机、以及与分隔片供给轮2、8相对设置的压紧轮11。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在分隔片供给轮2、8和压紧轮11之间通过,通过分隔片供给轮2、8周期性地为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贴上分隔片。
如图2所示,该分隔片供给轮2、8设置有中空的容置腔,并在圆周上设有供分隔片输出的窗口19。在分隔片供给轮2、8被分隔片电机带动转动时,当窗口19到达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的位置时,由于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具有一定粘性,直接将分隔片通过窗口19粘合到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上,从而实现周期性的在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上贴上分隔片,起到分段作用。当然,容置腔和窗口19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分段的长度来设置,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从而可以改变分隔片的贴合距离,满足不同长度的需要。该分隔片可以选用分隔纸片、胶片或其他材质的片材。进一步的,分隔片本身也可以有一定粘性,从而更容易的贴在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上。
进一步的,在容置腔的底部还可以设有弹簧,使得分隔片具有穿出窗口19的趋势,从而可以更好的贴合到上层膜片1或下层膜片9上。
本发明还可以设置计数器4,用于记录制作完成的天线接头的数量。本实施例是根据分隔片电机转动的圈数来计算贴合了多少个分隔片,也就是说计算完成了多少个天线接头,从而可以有效地记录生产的数量。
贴合轮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轮16、以及带动至少一个牵引轮16转动的驱动电机。两个牵引轮16也可以通过转动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两个牵引轮16之间具有一定缝隙,以供上层膜片1、基材5、下层膜片9通过,并且该缝隙的厚度略小于上层膜片1、基材5和下层膜片9的总厚度,从而提供一定压力,将三者贴合。并且,在驱动电机带动牵引轮16转动时,利用牵引轮16与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的外侧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上层膜片1、下层膜片9以及夹在上层膜片1和下层膜片9之间的基材5连续的从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输出,来实现连续、自动生产。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增加独立的牵引机构,来带动上层膜片1、基材5和下层膜片9连续的输出。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不同厚度的基材5和膜片,在其中一个牵引轮16上设置调节机构,来带动该牵引轮16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两个牵引轮16之间的缝隙的厚度,来适应不同的厚度需求。本实施例中,该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17、以及腰形孔18。该调节螺钉17顶住该牵引轮16的转轴,牵引轮16的转轴可以上下移动的设置在腰形孔18中,并可以拧紧或松开调节螺钉17,来改变转轴的上行极限位置,从而来改变两个牵引轮16之间的距离,实现两个牵引轮16之间的缝隙厚度的调节。
利用该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进行生产时,首先将基材5从基材供给轮21拉出,通过第一基材滑轮3和第二基材滑轮7,到达两个牵引轮16之间;同时将上层膜片1从上层膜片供给轮22拉出,通过第一导向轮12、上侧的分隔片供给轮2、8与压紧轮11之间、第二导向轮13后,到达两个牵引轮16之间,并位于基材5的上侧;同时将下层膜片9从下层膜片供给轮23拉出,通过第三导向轮14、下侧的分隔片供给轮2、8与压紧轮11之间、第四导向轮15后,到达两个牵引轮16之间,并位于基材5的下侧。并调节两个牵引轮16之间的距离,对上层膜片1、基材5和下层膜片9产生一定的压力。
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启动一个牵引轮16转动,利用另一个牵引轮16的压力,来带动上层膜片1、基材5和下层膜片9移动,进而连续的从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引出上层膜片1、基材5和下层膜片9到两个牵引轮16之间,进行贴合。同时,启动分隔片电机带动分隔片供给轮2、8转动,当分隔片供给轮2、8的窗口19转动到膜片的位置时,分隔片被贴合到膜片上,完成一个标定;该窗口19周期性的转动到膜片的位置,从而分隔片周期性的被贴合到膜片上,实现分段,来得到不同长度的天线接头。
如图4、5所示,是本发明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采用两个基材供给轮21,来提供两路基材5,其他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该两个基材供给轮21并排设置,在支架上进一步设置基材5导向轮,使得两路基材5能够同时导入到同一的第一基材滑轮3上,并通过同一的第二基材滑轮7进入到贴合轮组中。第一基材滑轮3和第二基材滑轮7上可以仅设置一个滑槽20,使得两路基材5重叠设置。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并排设置的滑槽20,使得两路基材5分开设置,互不干涉。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基材供给轮21,来提供多路基材5,当然,基材5滑轮的滑槽20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供给轮组、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以及贴合轮组;
所述贴合轮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轮、以及带动至少一个所述牵引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基材供给轮组连续输出至少一条基材到所述牵引轮之间;
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分别输出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到所述牵引轮之间,并且所述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分别设在所述基材的上下两侧;
所述上层膜片、基材、下层膜片分别连续从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输出,并通过所述牵引轮压紧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带动所述上层膜片、基材、下层膜片分别连续从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基材供给轮组和下层膜片供给轮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还包括分隔片供给轮组;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与所述贴合轮组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下层膜片供给轮组与所述贴合轮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组包括分隔片供给轮、带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转动的分隔片电机、以及与所述分隔片供给轮相对设置的压紧轮;所述上层膜片和/或下层膜片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和压紧轮之间通过;
所述分隔片供给轮上装有若干分隔片,在所述分隔片电机带动所述分隔片供给轮转动时,周期性为所述上层膜片和/或下层膜片贴上所述分隔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缠绕着上层膜片的上层膜片轮、以及为所述上层膜片导向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上层膜片轮和贴合轮组之间;所述分隔片供给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膜片供给轮组包括缠绕着下层膜片的下层膜片轮、以及为所述下层膜片导向的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位于所述下层膜片轮和贴合轮组之间;所述分隔片供给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膜片轮或下层膜片轮的上层膜片或下层膜片输出处安装有断料感应器;
所述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还设有根据所述分隔片电机记录所述分隔片粘贴数量的计数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供给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缠绕着基材的基材供给轮、以及在所述基材供给轮和贴合轮组之间设置为所述基材导向的第一基材滑轮和第二基材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供给轮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基材滑轮和第二基材滑轮上设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牵引轮设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
CN2009101055763A 2009-02-26 2009-02-26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55763A CN101820092B (zh) 2009-02-26 2009-02-26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55763A CN101820092B (zh) 2009-02-26 2009-02-26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092A true CN101820092A (zh) 2010-09-01
CN101820092B CN101820092B (zh) 2012-10-31

Family

ID=4265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55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092B (zh) 2009-02-26 2009-02-26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00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311A (zh) * 2015-03-23 2015-06-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0661A (zh) * 2004-01-06 2005-07-20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检测设备及其中的贴膜装置与检测装置
CN1670238A (zh) * 2004-03-19 2005-09-21 株式会社新柯隆 溅射装置及形成薄膜的方法
CN201189740Y (zh) * 2008-03-13 2009-02-04 上海金纬挤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型材气动压紧可调旋转万向贴膜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0661A (zh) * 2004-01-06 2005-07-20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检测设备及其中的贴膜装置与检测装置
CN1670238A (zh) * 2004-03-19 2005-09-21 株式会社新柯隆 溅射装置及形成薄膜的方法
CN201189740Y (zh) * 2008-03-13 2009-02-04 上海金纬挤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型材气动压紧可调旋转万向贴膜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311A (zh) * 2015-03-23 2015-06-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092B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30446U (zh) 面膜切割装置及产线
CN204644170U (zh) 一种用于玻璃贴膜的自动贴膜机
CN105750164A (zh) 自动打胶机
CN201735494U (zh) 一种自动刷胶机
CN101820092B (zh) 天线接头双面贴膜装置
CN102950812B (zh) 一种上胶装置
CN205998739U (zh) 一种纸板条上双面胶的自动粘贴装置
CN2866129Y (zh) 卡纸裱合机涂胶装置的调节机构
CN204675487U (zh) 自动贴胶纸机
CN106313636B (zh) 一种自动贴胶设备
CN201389573Y (zh) 焊丝滚压装置
CN201614347U (zh) 玻璃纱上胶机
CN215047354U (zh) 一种新型泡棉贴胶装置
CN202943911U (zh) 一种上胶装置
CN201597220U (zh) 覆装饰膜装置
CN215201364U (zh) 一种基于夹芯板铝材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04091649A (zh) Ffc专用贴胶装置
CN211547087U (zh) 一种金纸的制备装置
CN204117688U (zh) Ffc专用贴胶装置
CN201656223U (zh) 端子自动压着机送线机构
CN110053248B (zh) 一种全自动塑料件热压合贴膜及其分切设备
CN103009431A (zh) 一种厚壁滴灌带高速打孔装置
CN113615914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假发三联机
CN201573247U (zh) 竹薄片双面涂胶机
CN2532960Y (zh) 纸板轮转模切机的速度补偿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