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9824B - 绝缘电线 - Google Patents
绝缘电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19824B CN101819824B CN200910265687.0A CN200910265687A CN101819824B CN 101819824 B CN101819824 B CN 101819824B CN 200910265687 A CN200910265687 A CN 200910265687A CN 101819824 B CN101819824 B CN 1018198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ed electric
- lubricating layer
- electric conductor
- absorbance
- coupling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3/38 or H01B3/302
- H01B3/306—Polyimides or polyesterim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电线,其具有优异的线圈插入性的同时,没有覆膜的污浊或外观不良。在导体(2)的外周形成至少含有润滑剂的润滑层(4)的绝缘电线中,润滑层(4)的以A1和A2所表示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其中,A1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碳-氢间收缩振动的吸光度,A2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苯环骨架振动的吸光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插入性优异的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电动机或变压器等插入多个在定子槽内卷绕有绝缘电线而形成的线圈后,通过将插入的多个线圈的末端部彼此之间焊接而进行接合来形成。
由于在形成线圈时绝缘电线被高速地卷绕,因此要求以减少在该线圈形成时所产生的绝缘电线表面的伤痕为目的,卷线性优异的绝缘电线,即,提高了绝缘电线表面润滑性的绝缘电线。
作为改善绝缘电线润滑性的方法例如提案有如下的方法:在绝缘层上涂布在基料树脂中添加有聚氧化乙烯等滑剂(润滑剂)的树脂涂料,经过烧结而形成润滑层(绝缘被覆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案有在导体上涂布在基料树脂中混合有稳定化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润滑剂的树脂涂料,经过烧结形成润滑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或者涂布在基料树脂中混合有钛酸酯的树脂涂料,经过烧结形成润滑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3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451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349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近年来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出发,要求电动机或变压器高效率化,而与其相对应,由于绝缘电线导体的截面积与定子槽的截面积的比率(面积占有率)变大,因此在定子槽内以几乎没有缝隙的状态插入线圈。由此,要求以减少插入线圈时所产生的绝缘电线表面的伤痕为目的,具有优异插入性的绝缘电线,即,要求在定子槽内插入线圈时插入力(线圈插入力)的降低。
但是,以往的绝缘电线的线圈插入性是不充分的,为了改善该线圈插入性如果使用在绝缘涂料中更多的添加润滑剂的量等方法,会导致由此而引起的覆膜(润滑层)白灼化等的覆膜污浊,或在覆膜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外观不良的问题。
这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课题,具有优异线圈插入性的同时,没有覆膜污浊或外观不良的绝缘电线。
本发明是为完成上述目的而创造的发明,在至少在导体外周形成含有润滑剂的润滑层的绝缘电线中,所述润滑层的以A1和A2所表示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其中,A1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碳-氢间收缩振动的吸光度,A2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苯环骨架振动(ベンゼン環の骨格振動)的吸光度。
所述润滑层的表面润滑性有效面积可以为7%以上70%以下。
所述润滑层可以由在基料树脂中至少添加所述润滑剂、钛偶联剂和交联剂来构成。
所述交联剂可以由末端的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组成。
所述钛偶联剂和所述交联剂的质量比可以为1∶10~1∶200。
由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线圈插入性的同时,没有覆膜的污浊或外观不良的绝缘电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电线的横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绝缘电线
2 导体
3 绝缘层
4 润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电线的横截面图。
如图1所示,绝缘电线(漆包线)1是在导体2的外周顺序形成为绝缘层3、润滑层(自主润滑层)4的电线。
绝缘层3例如由下层绝缘层和上层绝缘层组成,其中,下层绝缘层是在导体2的外周涂布、烧结聚酯酰亚胺涂料而形成的,上层绝缘层是在该下层绝缘层的外周涂布、烧结聚酰胺酰亚胺而形成的。
润滑层4在绝缘层3(上层绝缘层)的外周涂布在基料树脂中至少添加有润滑剂、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树脂涂料(自主润滑涂料)、烧结而形成。
作为在树脂涂料中使用的基料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最合适。对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制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在极性溶剂中使三羧酸酐和二异氰酸酯类直接反应的化合物,或在极性溶剂中三羧酸酐先使二胺类反应形成酰亚胺结合,然后使二异氰酸酯类反应导入酰胺键的化合物。
润滑剂是对基料树脂赋予润滑性(自主润滑性)的润滑剂,可以使用混合有从聚烯烃蜡或脂肪酸酯系蜡等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润滑剂。作为聚烯烃蜡可以适用低分子量聚烯烃(聚乙烯系、聚丙烯系)、酸化型聚乙烯等,优选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化合物。这是因为平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大于10000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润滑剂的添加量只要是没有脱离后述的吸光度比A1/A2或润滑性有效面积范围的添加量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每100质量份的基料树脂为1~10质量份。这是因为润滑剂的添加量小于1质量份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大于10质量份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钛偶联剂由于显示和润滑剂同样的作用,因此应对基料树脂赋予润滑性而被添加。
作为钛偶联剂可以使用具有结合在钛原子上的亲水基和亲油基的钛偶联剂,例如可以举出异丙基三辛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异硬酯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油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棕榈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基硫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盐)钛酸酯、异丙基二甲基丙烯基异硬酯酰基钛酸酯、异丙基异硬酯酰基二丙烯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盐)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盐)环乙氧基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盐)钛酸乙二酯、二异硬脂酰基钛酸乙二酯、四异丙基双(二辛基磷酸盐)钛酸酯、四辛基双(二三癸基亚磷酸酯)钛酸酯、四(2,2-二酰丙氧甲基-1-丁基)双(二-三癸基亚磷酸酯)钛酸酯等。
钛偶联剂的添加量只要是没有脱离后述的吸光度比A1/A2、润滑性有效面积范围、以及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的添加量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每100质量份的基料树脂为0.1~10质量份。这是因为钛偶联剂的添加量小于0.1质量份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大于10质量份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交联剂是降低烧结固化反应时覆膜(润滑层4)的硬度、促进润滑剂的散开(ブリ一ド)的物质,可以使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无论异氰酸酯基团是否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只要在末端具有2处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使用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化合物。
这是因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团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情况,由于热等的外在因素如果不除去掩蔽剂,就得不到交联效果,制造工序中的烧结温度的管理难。而与此相反,使用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时,比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更容易进行交联,另外,制造工序中的烧结温度的管理容易。即,通过使用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比以往更容易地得到交联效果,因此可以期待生产效率提高这样的效果。
例如可以让在末端具有2处以上羟基的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来制作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状态下,向基料树脂中添加没有被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在末端具有2处以上羟基的醇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甘醇、丙三醇、双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但是不受这些限制。
使用没有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预想树脂涂料的增粘化,但是通过预先在树脂涂料中添加掩蔽剂可以消除这个问题,并且可以得到与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同样的效果。
作为预先在树脂涂料中添加的掩蔽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苯酚、甲酚、二甲酚、甲乙酮肟等,但是不受这些的限制。
作为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的可以举出住友拜尔氨基甲酸酯有限公司(Sumitomo Bayer Urethane Co Ltd.)制的デイスモジユ一ルAPステ一ブル、デイスモジユ一ルCTステ一ブル、日本聚氨酯社制造的ミリオネ一トMS-50、CORONET2503等。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添加量只要是没有脱离后述的吸光度比A1/A2、润滑性有效面积的范围、以及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每100质量份的基料树脂为1~200质量份。这是因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添加量小于1质量份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大于200质量份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另外,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200。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大于1∶10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小于1∶200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绝缘电线1的以A1和A2所表示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其中,A1为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来分析作为绝缘电线1的最外层的润滑层4的表面时所得到的相对于碳-氢间收缩振动的吸光度,A2为相对于苯环骨架振动的吸光度。
进一步具体的为,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的衰减全反射法(ATR法;Attenuated TotalReflection method)由多变量分析而除去噪音,观察润滑层4的最表面时,亚甲基的碳和氢间收缩振动的振动数2925cm-1(波长3.4μm)的吸光度A1除以苯环骨架振动的振动数1510cm-1(波长6.6μm)的吸光度A2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
由于碳和氢间的收缩振动来自润滑剂(例如,聚烯烃蜡),苯环的结构振动来自基料树脂(聚酰胺酰亚胺),因此吸光度比A1/A2表示为润滑性成分(润滑剂)与润滑层4的表面的基料树脂的比。
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的理由为吸光度比A1/A2小于0.06时,要么润滑剂在润滑层4的表面为不完全散开的状态,要么润滑剂由于树脂涂料烧结时的热而变得容易分解而使得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而吸光度比A1/A2大于0.12时,由于有润滑剂在润滑层4的表面过量的存在的情况,因此在润滑层4的表面有产生污浊的危险,或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绝缘电线1外观的危险。
另外,在润滑层4表面的规定范围内(例如,绝缘电线1的表面积400μm×400μm)测定吸光度比A1/A2时,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的面积与被测定的面积的比称为润滑性有效面积。
该润滑性有效面积相对于被测定的面积优选为7%以上70%以下。这是因为润滑性有效面积小于7%时,润滑性不充分,线圈插入性差,大于70%时,有产生覆膜污浊的危险,或在绝缘电线1的表面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严重影响外观的危险。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绝缘电线1中润滑层4的以A1和A2所表示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其中,A1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碳-氢间收缩振动的吸光度,A2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苯环骨架振动的吸光度。
通过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在润滑层4的表面润滑剂被充分的散开,或者由于可以抑制由烧结时的热而分解润滑剂,所以在表面可以形成具有充分润滑性的润滑层4,线圈插入性为良好。
另外,通过吸光度比A1/A2为0.12以下,润滑剂在润滑层4的表面不会过度的存在,可以实现外观良好的绝缘电线1。
因此,通过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线圈插入性的同时,没有覆膜污浊或外观不良的绝缘电线1。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润滑层4的表面的润滑性有效面积为7%以上70%以下。
绝缘电线1的表面,即润滑层4的表面的润滑性有效面积大于70%时,有在润滑层4表面的一部分过度的存在润滑剂等,损害绝缘电线1的外观的危险,而相反的,润滑性有效面积小于7%时,有线圈插入性不充足的危险,通过使润滑性有效面积为7%以上70%以下,就不会有润滑性不充足,线圈插入性差,在润滑层4的表面产生污浊,产生发泡、颗粒、凹凸、坑洼等损害绝缘电线1的外观的现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润滑层4中使用的树脂涂料,使用在作为基料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至少添加有润滑剂、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树脂涂料,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1∶200。
如上所述,作为交联剂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由于在烧结固化反应时降低覆膜(润滑层4)的硬度,因此促进润滑剂的散开,钛偶联剂由于显示与润滑剂同样的作用,因此对基料树脂赋予润滑性。
乍一看来对于覆膜(润滑层4)硬度的降低而添加无机系的偶联剂的钛偶联剂,可以预想到覆膜(润滑层4)硬度的上升。但是,钛偶联剂被推测为随着其添加比例却不阻碍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性,另外,通过钛偶联剂的亲水性部分和基料树脂反应结合,对基料树脂赋予钛偶联剂的亲油性,使润滑剂更容易散开。
即,通过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0~1∶200,由钛偶联剂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合用而引起的相乘效果,可以使润滑剂更容易的散开,因此可以显著提高润滑层4表面的润滑性,改善绝缘电线1的线圈插入性。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交联剂使用末端的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由此,与以往使用的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相比,由于容易进行交联,容易地得到交联效果成为可能,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制造工序中的烧结温度的管理变容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树脂涂料的基料树脂中虽然使用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使用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绝缘层3为下层绝缘层和上层绝缘层的2层,但是也可以是绝缘层3为由聚酯酰亚胺树脂组成的1层,在其绝缘层3的外周形成润滑层4。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绝缘电线按以下的方式制造。
在由导体直径为0.8mm的铜组成的导体2的外周涂布烧结大日精化株式会社制的聚酯酰亚胺涂料EH-402-40使覆膜厚度为25μm,形成下层绝缘层,进一步,在其上层涂布烧结日立化成株式会社制的聚酰胺酰亚胺涂料HI-406-30使覆膜厚度为5μm,形成上层绝缘层,制造形成有绝缘层3的基础线使总覆膜厚度为30μm。在该基础线的上层涂布、烧结表1所示的树脂涂料使各自的覆膜厚度为3μm,得到实施例1~4、比较例1、2的绝缘电线。
表1
(混合为质量份)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
①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基料树脂)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②高蜡110P(润滑剂)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③プレンアクトKR41B(钛偶联剂) | 1.0 | 0.1 | 1.0 | 10.0 | 1.0 | 1.0 |
④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交联剂) | 50.0 | 1.0 | 200.0 | 200.0 | 5.0 | 300.0 |
③∶④(质量比) | 1∶50 | 1∶10 | 1∶200 | 1∶20 | 1∶5 | 1∶300 |
吸光度比A1/A2 | 0.08 | 0.08 | 0.08 | 0.08 | 0.08 | 0.08 |
润滑性有效面积(%) | 35 | 57 | 45 | 30 | 1 | 77 |
线圈插入性(kN) | 4.5 | 4.5 | 4.5 | 4.7 | 5.6 | 4.3 |
外观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不良 |
对于得到的各绝缘电线测定线圈插入性。线圈插入性使用翼锭卷放式(フライヤ一巻落とし)卷线机DTW-T2N(ヒ一ボエンジニアリング社制),对插入力用称重传感器进行评价,该插入力为用线圈插入机TZ-E(东洋侧器株式会社制)将制成为面积率是70%的线圈插入到中心部时的插入力。
另外,对于各绝缘电线的润滑层4的最外层表面测定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的衰减全反射法(ATR法)由多变量分析而除去噪音的吸光度A1/A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使用伯乐(BIORAD)公司制造的FTS-40A,以累计次数64次、分辨能力4cm-1对绝缘电线的表面积20μm×20μm进行测定。由红外线波长和测定深度的关系,用4000cm-1时的0.2μm、700cm-1时的0.9μm作为测定深度。
另外,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的衰减全反射法由多变量分析而除去噪音,来测定润滑层4的最外层表面的润滑性有效面积时,使用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Inc.)制的Spectrum 100和Spotlight 400,以累计次数1次、分辨能力8cm-1、以绝缘电线的表面积400μm×400μm来进行测定。
实施例1
在100质量份的聚酰胺酰亚胺涂料HI-406-30(日立化成株式会社制)中,相对于聚酰胺酰亚胺涂料中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成分添加3质量份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高蜡110P(High wax 110P)”作为润滑剂,相对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成分添加1质量份的味之素精细化学株式会社(AjinomotoFine-Techno Co.,Inc.)制的“プレンアクトKR 41B”作为钛偶联剂,和相对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成分添加50质量份的在极性溶剂中以1∶3的摩尔比使三羟甲基丙烷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而没有被稳定化的化合物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来得到实施例1的树脂涂料。该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50。在上述所说的基础线上,涂布烧结该树脂涂料,得到实施例1的绝缘电线1。
实施例2
除了将钛偶联剂为0.1质量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1.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的得到实施例2的绝缘电线1。实施例2的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
实施例3
除了将钛偶联剂为1.0质量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200.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的得到实施例3的绝缘电线1。实施例3的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200。
实施例4
除了将钛偶联剂为10.0质量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200.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的得到实施例4的绝缘电线1。实施例4的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20。
比较例1
除了将钛偶联剂为1.0质量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5.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的得到比较例1的绝缘电线。比较例1的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
比较例2
除了将钛偶联剂为1.0质量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300.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的得到比较例2的绝缘电线。比较例2的树脂涂料中的钛偶联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300。
表1一起显示了实施例1~4、比较例1和2的评价结果。
如表1所示用本发明得到的实施例1~4的绝缘电线1显示良好的线圈插入性和外观。与此相对,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5的比较例1的绝缘电线线圈插入性差,钛偶联剂和交联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300的比较例2的绝缘电线外观恶化。
像这样由实施例1~4得到的绝缘电线兼具优异的线圈插入性和良好的外观。
Claims (4)
1.一种绝缘电线,是在导体外周形成有至少含有润滑剂的润滑层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的以A1和A2所表示的吸光度比A1/A2为0.06以上0.12以下,其中,A1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碳-氢间收缩振动的吸光度,A2表示通过对所述润滑层的表面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于苯环骨架振动的吸光度,所述润滑层的表面的润滑性有效面积为7%以上7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所述润滑层通过在基料树脂中至少添加所述润滑剂、钛偶联剂和交联剂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所述交联剂由末端的异氰酸酯基团没有用掩蔽剂进行稳定化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所述钛偶联剂和所述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1∶20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45900 | 2009-02-27 | ||
JP2009045900 | 2009-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19824A CN101819824A (zh) | 2010-09-01 |
CN101819824B true CN101819824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265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5687.0A Active CN101819824B (zh) | 2009-02-27 | 2009-12-30 | 绝缘电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32468B2 (zh) |
JP (1) | JP5454196B2 (zh) |
CN (1) | CN1018198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6378B (zh) * | 2009-03-05 | 2014-05-2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绝缘电线 |
JP2017524232A (ja) | 2014-08-07 | 2017-08-24 | ヘンケル・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ウント・コムパニー・コマンディットゲゼルシャフト・アウフ・アクチェンHenkel AG & Co. KGaA | 束ねられた送電ケーブル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ワイヤの電気セラミックコーティング |
CN105575528A (zh) * | 2015-12-30 | 2016-05-11 | 合肥星辰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绕组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7624A (en) * | 1981-11-09 | 1984-10-16 |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 Heat-resist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
US5902681A (en) * | 1996-11-08 | 1999-05-11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Insulated wire |
CN1340827A (zh) * | 2000-08-31 | 2002-03-20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自润滑的漆包线 |
CN1855316A (zh) * | 2005-04-25 | 2006-11-01 | 日立卷线株式会社 |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绝缘涂料、绝缘电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CN101020857A (zh) * | 2006-02-13 | 2007-08-22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润滑组合物被覆金属板 |
CN101188151A (zh) * | 2007-12-10 | 2008-05-28 | 常州华成电工有限公司 | 自润滑漆包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07879B2 (en) * | 1988-10-27 | 2004-10-26 | Reynolds Kim A | Cabl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same |
JP2699118B2 (ja) * | 1989-12-20 | 1998-01-19 |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 自己潤滑性絶縁電線 |
JP3217882B2 (ja) * | 1992-11-26 | 2001-10-15 |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 路側通信用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ア組成物 |
JPH07134912A (ja) * | 1993-11-09 | 1995-05-23 |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 自己潤滑性絶縁電線 |
JP3414063B2 (ja) * | 1995-08-01 | 2003-06-09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新規な絶縁電線 |
JP2007213908A (ja) * | 2006-02-08 | 2007-08-23 | Hitachi Cable Ltd | 自己潤滑性エナメル線及び塗料 |
JP5089095B2 (ja) * | 2006-07-07 | 2012-12-05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絶縁電線 |
JP5320639B2 (ja) * | 2008-02-13 | 2013-10-23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絶縁電線 |
-
2009
- 2009-12-30 CN CN200910265687.0A patent/CN101819824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1-08 US US12/684,493 patent/US7932468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2-12 JP JP2010028667A patent/JP545419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7624A (en) * | 1981-11-09 | 1984-10-16 |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 Heat-resist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
US5902681A (en) * | 1996-11-08 | 1999-05-11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Insulated wire |
CN1340827A (zh) * | 2000-08-31 | 2002-03-20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自润滑的漆包线 |
CN1855316A (zh) * | 2005-04-25 | 2006-11-01 | 日立卷线株式会社 |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绝缘涂料、绝缘电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CN101020857A (zh) * | 2006-02-13 | 2007-08-22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润滑组合物被覆金属板 |
CN101188151A (zh) * | 2007-12-10 | 2008-05-28 | 常州华成电工有限公司 | 自润滑漆包线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平3-190014A 1991.08.20 |
JP平6-168623A 1994.06.14 |
JP平7-134912A 1995.05.23 |
JP平9-45143A 1997.02.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454196B2 (ja) | 2014-03-26 |
US7932468B2 (en) | 2011-04-26 |
JP2010225579A (ja) | 2010-10-07 |
US20100218972A1 (en) | 2010-09-02 |
CN101819824A (zh) | 2010-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19824B (zh) | 绝缘电线 | |
KR20160133518A (ko) | 절연전선, 절연전선의 제조방법, 회전 전기기기용 스테이터의 제조방법 및 회전 전기기기 | |
EP3093855B1 (en) |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coil and electric/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cking prevention method for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 |
JP4685744B2 (ja) | 高速差動伝送ケーブル | |
EP2681266B1 (en) |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for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 |
MXPA06005179A (es) | Cable de datos con enroscadura de cruz de perfil cablegrafiado. | |
WO2004102591A1 (en) | Cable with foamed plastic insulation comprising an ultra-high die swell ratio polymeric material | |
CN101831240B (zh) | 绝缘涂料、绝缘电线以及使用其的线圈 | |
CN102136317A (zh) | 无卤阻燃性电缆 | |
CN107077922A (zh) | 绝缘电线和旋转电机 | |
CN101399111B (zh) | 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电绕组导体 | |
EP3385960A1 (en) | Self-fusible insulated wire, coil and electrical/electronic device | |
JP5089095B2 (ja) | 絶縁電線 | |
US20130161061A1 (en) | Insulated wire and coil using the same | |
CN101826378B (zh) | 绝缘电线 | |
JP2010282776A (ja) | 車載用アンテナ同軸ケーブル | |
KR101813514B1 (ko) | 중공형의 발포 개재심을 포함하는 케이블 | |
US20110260570A1 (en) |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
JP5453898B2 (ja)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 |
JP2015180180A (ja) | 回転電機用絶縁シート及び絶縁シート製造方法 | |
JP5104706B2 (ja) | 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樹脂ワニ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 |
US20200328009A1 (en) | Insulated wire | |
JP2008300305A (ja) | 通信ケーブル | |
JP2010031101A (ja) |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塗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 |
JP2019106391A (ja) | 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多芯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