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4939B - 乘客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4939B
CN101804939B CN2010101140203A CN201010114020A CN101804939B CN 101804939 B CN101804939 B CN 101804939B CN 2010101140203 A CN2010101140203 A CN 2010101140203A CN 201010114020 A CN201010114020 A CN 201010114020A CN 101804939 B CN101804939 B CN 101804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in
main body
tension member
lateral frame
passenger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0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4939A (zh
Inventor
宇津宫博文
田中航
军地孝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4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而且在轻量化后仍然能够提高栏杆构件的刚性。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之间的侧面部分,并且在所述侧面部分设置三角形状的孔而形成为在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具有纵向面部和斜向面部的桁架形状,由此来形成构成框架主体的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此外,在该桁架形状的纵向面部叠合并固定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横梁连接固定在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上的加强构件,由此来形成框架主体。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框架的结构上作出了独特创意的乘客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乘客传送设备的框架主体的轻量化,减少焊接作业以提高制作效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在该方案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位于该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之间的侧面部分,并且在该侧面部分设置多个三角形状的孔,由此来构成桁架形状的侧面框架主体。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昭50-30498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侧面框架主体中,通过在左右一对的侧面部分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上分别连接横梁来构成框架主体。但是,如果希望对钢板进行薄板化而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则位置比连接在侧面部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上的横梁更靠上方的钢板的横向刚性会因薄板化而下降,为此,当在该钢板上竖立地设置栏杆部分时,可能会产生如下的新问题:当乘客倚靠在栏杆构件时,或者在栏杆构件上产生了拉伸力时,包括钢板在内的栏杆构件很容易发生变形,或者在横向上出现摇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而且在轻量化后仍然能够提高栏杆构件的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之间的侧面部分,并且在所述侧面部分设置三角形状的孔而形成为在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具有纵向面部和斜向面部的桁架形状,由此来形成构成框架主体的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此外,在该桁架形状的纵向面部叠合并固定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横梁连接固定在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上的加强构件,由此来形成框架主体。
如上所述,在由钢板形成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叠合并固定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横梁将所述加强构件连接起来,因此,在采用薄型钢板时,由于刚性因加强构件得到了加强,即使在侧面框架主体的上部竖立地设置栏杆构件,也能够防止栏杆构件容易地产生变形或者横向摇晃。并且,由于在形成侧面框架主体时没有使用焊接,并且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和加强构件之间的固定也没有使用焊接,而是采用了螺栓、螺帽和铆钉连接,所以能够省略或者减少侧面框架主体的焊接作业,从而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而且在轻量化后仍然能够提高栏杆构件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线处的纵向截面放大图。
图3是图2的B-B线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侧面框架主体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
1  自动扶梯
2  上部楼层
3  下部楼层
4  框架主体
5A、5B  出入口地板
6  梯级链条
7  梯级
9  驱动机
10  栏杆构件
11A、11B  侧面框架主体
11a  上边部分
11b  下边部分
11c  侧面部分
12A、12B  横梁
13  孔
14  纵向面部
15  斜向面部
16、17  加强构件
19A、19B  支架
20A、20B  栏杆面板
21A、21B  移动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自动扶梯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具有:框架主体4,其以跨越上部楼层2和下部楼层3的方式设置在建筑物上;出入口地板5A、5B,其设置在该框架主体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梯级7,所述梯级7通过梯级链条6环状连接以在上述出入口地板5A、5B之间进行循环移动,并且具有可让乘客乘入的踏板;驱动机9,其用来驱动所述梯级链条6;以及栏杆构件10,该栏杆构件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立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4上,并位于梯级7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框架主体4具有左右一对的侧面框架主体11A、11B以及将所述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高度方向的各个中间部分彼此相连以及将各个下部彼此相连的多个横梁12A、12B。在所述侧面框架主体11A、11B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薄型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截面呈L字形状的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11a、构成截面呈L字形状的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11b以及位于上边部分11a和下边部分11b之间的侧面部分11c。在该侧面部分11c中,沿着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长度方向,通过基于冲压的冲裁或者熔断交替地设置多个朝向不同的三角形状的孔13。由此,在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形成纵向面部14和斜向面部15,将侧面框架主体11A、11B构造成桁架形状。
形成在所述侧面部分11c上的纵向面部14上叠合有加强构件16,加强构件16的高度尺寸与上边部分11a和下边部分11b之间的内部尺寸H相一致,所述加强构件16通过螺栓、螺帽等固定件固定在上边部分11a以及侧面部分11c上。加强构件16的下端通过螺栓、螺帽或者铆接等固定在用于将两侧的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下边部分11b彼此连接起来的横梁12B上,由此,所述加强构件16被固定在下边部分11b上。具体来说是,加强构件16的下端通过横梁12B等其他构件固定在下边部分11b上。在此,作为其他构件,采用了作为框架主体4的构成部件的横梁12B,但也可以不使用横梁12B,而采用专用的连接片来进行连接。
由此,通过所述横梁12A将分别固定在侧面框架主体11A、11B上的加强构件16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起来。
所述加强构件16是将与各个构件接触的部分弯曲而成的型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支撑用托架来作为加强构件16,所述支撑用托架上形成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用来支撑供枢轴支撑在所述梯级7上的行驶轮7W行驶的导轨GR,或者用来支撑作为其他结构部件的裙部护板SG和设置在下方的储油盘OP等。
此外,为了提高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刚性,根据需要,在形成在所述侧面部分11c上的斜向面部15上设置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17,该加强构件17与加强构件16一样,叠合并固定在斜向面部15上。
另一方面,在为了确保刚性而用加强构件16和加强构件17等进行了加固的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上部,通过支架19A、19B竖立地设置有栏杆面板20A、20B,并且在该栏杆面板20A、20B的周缘设置在该周缘的引导下与所述梯级同步地被驱动的移动扶手21A、21B,由此来构成栏杆构件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为了实现轻量化而采用薄型的钢板来形成桁架形状的侧面框架主体11A、11B时,由于侧面框架主体11A、11B已经通过加强构件16和加强构件17等确保了刚性,所以侧面框架主体11A、11B因栏杆构件10的重量和倚靠在栏杆构件10上的乘客的重量以及拉伸力等容易发生变形或摇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能够提供可确保乘客安全的栏杆构件10。
并且,通过在钢板上开设孔13而将侧面框架主体11A、11B形成为桁架形状,所以不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因此,能够提高框架主体4的制作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构成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上弦部分以及下弦部分,三角形状的孔13设置在与上边部分11a以及下边部分11b分开的位置上,并且将三角形状的孔13的各个角部形成为圆弧形状。
如上所述,将三角形状的孔13的各个角部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且在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截面呈L字形状的上弦部分的一边和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截面呈L字形状的下弦部分的一边,通过螺栓、螺帽或者铆接固定等将所述加强构件16和加强构件17固定在纵向面部14和斜向面部15上,由此,能够将螺栓孔和铆接孔等开设在宽阔的部位,所以能够防止加强构件16、17的固定部分的机械强度下降,能够提高刚性。也就是说,如果不将孔13的角部形成为圆弧形状,则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用于固定加强构件16、17的螺栓孔和铆接孔只能开设在相邻的孔13的角部相对向的狭小的部位。其结果是,所述固定用的螺栓孔和铆接孔过于接近孔13,从而导致侧面部分11c的机械强度下降,即使用加强构件16、17进行加固,也得不到所需的刚性。
不过,如果加宽纵向面部14和斜向面部15等的宽度尺寸W1、W2,则能够避免机械强度降低。但是,如果在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整个长度上加宽纵向面部14和斜向面部15的宽度尺寸W1、W2,则会导致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重量增加,由于其与轻量化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不是理想的方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所述侧面部分11c上的纵向面部14上叠合并且固定了高度尺寸与上边部分11a以及下边部分11b之间的内部尺寸H相吻合的加强构件16,但可能会因为制作误差或组装误差等,使得加强构件16无法收容在上边部分11a和下边部分11b之间的内部尺寸H内。此时,可以如图4所示的变形例那样来形成加强构件16。
具体来说是,使加强构件16的高度尺寸小于侧面框架主体11A、11B的上边部分11a和下边部分11b之间的内部尺寸H,并且使高度尺寸较短的加强构件16与上边部分11a和侧面部分11c接触并固定,使得下边部分11b与加强构件16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g。并且,将加强构件16的下端通过位于下部的横梁12B固定在下边部分11b上。
根据上述结构,加强构件16能够方便地收纳在上边部分11a和下边部分11b之间的内部尺寸H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自动扶梯的框架主体为例对乘客传送设备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在平面设置型的电动通道的框架主体和倾斜设置型的电动通道的框架主体中。

Claims (8)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框架主体,其设置在建筑物上;梯级,其在该框架主体内被引导,且被连接成环状;栏杆,其沿着该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立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及移动扶手,其由该栏杆的周缘引导,并且与所述梯级同步地被驱动,所述框架主体具有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以及连接所述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多根横梁,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侧面部分,并且在所述侧面部分设置三角形状的孔而形成为在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具有纵向面部和斜向面部的桁架形状,由此来构成所述侧面框架主体,此外,在该桁架形状的纵向面部,在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所述上边部分和所述侧面部分上分别叠合并固定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所述横梁连接固定在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上的加强构件,由此来构成所述框架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被形成为比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的间隔短,所述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其他构件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下边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上形成有作为结构部件的支撑基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下边部分连接有横梁,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固定在与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下边部分连接的所述横梁上。
5.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斜向面部上叠合并固定有由型材构成的斜向面部加强构件。
6.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侧面部分的三角形状的孔的角部被形成为圆弧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在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上弦部分侧和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下弦部分侧被固定在所述纵向面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框架主体的斜向面部上叠合并固定有由型材构成的斜面部加强构件,所述斜向面部加强构件在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上弦部分侧和包括所述圆弧形状的下弦部分侧被固定在所述斜向面部上。
CN2010101140203A 2009-02-18 2010-02-05 乘客传送设备 Active CN101804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4799A JP5011324B2 (ja) 2009-02-18 2009-02-18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9-034799 2009-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939A CN101804939A (zh) 2010-08-18
CN101804939B true CN101804939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60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0203A Active CN101804939B (zh) 2009-02-18 2010-02-05 乘客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11324B2 (zh)
CN (1) CN101804939B (zh)
HK (1) HK11439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628B (zh) * 2010-12-02 2014-04-1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无金属桁架结构的乘客输送装置、其安装方法及安装工装
WO2015100749A1 (en) * 2014-01-06 2015-07-09 Kone Corporation Moving walk
DE102014224460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Thyssenkrupp Ag Tragekonstruktion für eine Beförderungsvorrichtung
EP3109196A1 (en) * 2015-06-25 2016-12-28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Escalator/moving walkway modular trus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escalator/moving walkway modular truss
JP6270977B1 (ja) * 2016-12-19 2018-01-3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EP3932845A1 (de) * 2020-06-30 2022-01-05 TK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GmbH Verbindungsstütze eines trägers für eine fahrtreppe oder einen fahrstei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930A (zh) * 2004-03-17 2007-04-25 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或旅客自动输送带
CN101224840A (zh) * 2008-02-05 2008-07-23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乘客输送设备的桁架的分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0498U (zh) * 1973-06-30 1975-04-05
JPS5648434B2 (zh) * 1973-11-13 1981-11-16
JPS54170596U (zh) * 1978-05-22 1979-12-01
JPS62285891A (ja) * 1986-06-04 1987-12-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の主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930A (zh) * 2004-03-17 2007-04-25 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或旅客自动输送带
CN101224840A (zh) * 2008-02-05 2008-07-23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乘客输送设备的桁架的分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939A (zh) 2010-08-18
JP2010189131A (ja) 2010-09-02
JP5011324B2 (ja) 2012-08-29
HK1143966A1 (en) 201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939B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102666352B (zh) 用于乘客传送机的桁架构造
US9102502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RU2514317C2 (ru) Опора для сиденья в консольном выполнении
CN210710257U (zh) 背包式电梯的型材轿厢架和电梯
CN1101777C (zh) 高硬度升降厢地板
CN101812821A (zh) 铁甲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7172U (zh) 电梯主机梁
JP2013067461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1857160B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107447952A (zh) 一种可拆装式钢结构电梯井道
JP2011195213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1830389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5284590B2 (ja) 建築物耐震用の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02653284A (zh) 鹅颈式半挂车车架以及鹅颈式半挂车
CN103958387B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101723227B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103847794A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101723228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7255724B1 (ja) マンコンベヤの構造体、マンコンベヤ、支持具、及びマンコンベヤの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05023672U (zh) 曳引机底座结构
JP596353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CN215974499U (zh) 加强型轿底托架
CN201678344U (zh) 一种电梯上曳引机的布置结构
CN107237264A (zh) 一种预制t梁二期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支架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39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39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