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4614A -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4614A
CN101804614A CN 201010107099 CN201010107099A CN101804614A CN 101804614 A CN101804614 A CN 101804614A CN 201010107099 CN201010107099 CN 201010107099 CN 201010107099 A CN201010107099 A CN 201010107099A CN 101804614 A CN101804614 A CN 101804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hole
ratchets
high pulling
screw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070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4614B (zh
Inventor
徐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Zhejiang Sand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Zhejiang Sand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Zhejiang Sand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070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4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4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4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轮螺丝刀,尤其涉及一种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外卡圈、棘爪座、和两个棘爪,棘爪座两侧的分别设有切面,两个切面分别设有弹簧孔,弹簧孔朝向棘爪,弹簧孔与切面成30°~60°,弹簧孔内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两个棘爪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两个棘爪的上端面与棘齿的斜面相抵。本发明通过复位弹簧使棘爪向两侧张开保持与棘齿啮合,啮合的方式是两个棘爪的上端面与棘齿的斜面相抵,增加了啮合的面积,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受大扭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轮螺丝刀,尤其涉及一种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螺丝刀均为在握把前端固设一金属制主杆,主杆自由端设有十字或一字状的扳动部,在使用时以手掌握持握把,并持续旋转,通过握把带动扳动部转动,以便作为松、紧螺栓。这种螺丝刀使用时,使用者需不断做松、紧手掌的动作,以利手掌处在易于施力位置来顺牙,而握把、扳动部为一体结构,因此使用者必需不断松、紧手掌的动作来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出现了棘轮螺丝刀,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46025.X公开的一种起子的棘轮机构,该实用新型可确实达到扩大棘轮起子使用范围及方便使用者操作的功效。但该棘轮机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该专利的螺丝刀头是直接安装在套管上,而套管只有一个连接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棘轮螺丝刀的使用范围。
美国专利US6047802公开了一种螺丝刀的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外卡圈、棘爪座和两个棘爪,棘轮座套设在棘爪座上,棘轮座的内圈设有与棘爪啮合的棘齿,棘爪座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两个棘爪安装在凹槽内,棘爪底部设有弹簧,外卡圈的内圈设有弧形凹口,两个棘爪的外端容置在弧形凹口内,弧形凹口具有两个斜凸边,向一侧旋转外卡圈时,一个斜凸边压迫一个棘爪使其与棘齿脱离啮合。由于棘爪设置两个平行槽内,棘爪与棘齿的啮合部仅为棘爪上端的棱边。因此,在受到大扭矩力的时候,棱边易磨损,降低棘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螺丝刀的棘轮装置受到大扭矩力的时候棱边易磨损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可受大扭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外卡圈、棘爪座、和两个棘爪,棘轮座的前端设有螺丝刀刀头的连接口,棘爪座后端还设有用于连接螺丝刀手柄的连接部;棘轮座内圈设有棘齿,棘轮座套设在棘爪座上,棘爪座两侧的分别设有切面,切面的底部设有铰接槽,两个棘爪的底部铰接设置在铰接槽内;两个切面分别设有弹簧孔,弹簧孔朝向棘爪,弹簧孔与切面成30°~60°,弹簧孔内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棘爪相抵,两个棘爪的上端面为平面,两个棘爪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两个棘爪的上端面与棘齿的斜面相抵;外卡圈套设在两个棘爪的外侧,外卡圈的内圈设有弧形凹口,两个棘爪的外端分别设有凸台,凸台容置在弧形凹口内,弧形凹口具有两个凸边,向一侧旋转外卡圈时,一个凸边向内压迫一个棘爪的凸台使棘爪的上端面与棘齿的斜面脱离相抵。
作为优选,上述的弹簧孔与切面成45°。
作为优选,上述的外卡圈的内圈设有三个定位口,并在棘爪座的外侧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外端设有弹珠,弹珠凸出盲孔设置,弹珠外端容置在其中一个定位口,三个定位口位置分别为两个凸边,分别为压迫棘爪时的位置和棘爪啮合棘齿时的位置。
作为优选,上述的棘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棘轮座上设有与通孔同心的连接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连接管件,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孔固定连接,连接管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间隙配合,连接管件在通孔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
作为优选,上述的连接口与连接孔相连通,连接管件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弧形凸缘,连接孔的内侧璧设有环形槽,多个弧形凸缘扣合在环形槽内。作为再优选,上述的连接管件采用铜管,所述的限位凸缘由铜管的端部锻压形成。
作为优选,上述的棘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棘轮座上设有与通孔同心的螺纹连接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的一端与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间隙配合,螺纹连接件在通孔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作为再优选,上述螺纹连接件采用内六角螺栓。
作为优选,上述的棘爪的底部为圆柱形凸头,圆柱形凸头活动容置在铰接槽内。
一种大扭矩棘轮螺丝刀,该棘轮螺丝刀的棘轮装置采用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棘轮装置。
一种大扭矩棘轮螺丝刀手柄,该棘轮螺丝刀手柄的棘轮装置采用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棘轮装置。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使棘爪向两侧张开保持与棘齿啮合,啮合的方式是两个棘爪的上端面与棘齿的斜面相抵,增加了啮合的面积,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受大扭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棘爪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棘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外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图13为本发明3种状态棘爪和棘齿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棘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便于检修拆装的螺丝刀棘轮装置,该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1、外卡圈2、棘爪座3、两个棘爪4,棘轮座1套设在棘爪座3上,棘轮座1的前端设有螺丝刀刀头的连接口11,棘爪座3后端还设有用于连接螺丝刀手柄的连接部31,棘轮座1的内圈设有与棘爪4啮合的棘齿13。如图3、图4所示,棘爪座3的中轴线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34,棘轮座1上设有与通孔34同心的连接孔14,连接口11与连接孔14相连通,所述的通孔34内设有连接管件5,连接管件5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弧形凸缘51,连接孔的内侧璧设有环形槽13,多个弧形凸缘51扣合在环形槽13内。连接管件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34并与通孔34间隙配合,连接管件5在通孔34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52。上述的连接管件5可以采用铜管,铜管的壁厚为0.5mm,所述的限位凸缘52由铜管的端部锻压形成,上述的多个弧形凸缘51可以由铜管扩孔形成。
如图3、图4所示,棘爪座3前端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切面32,切面32的底部设有铰接槽33,铰接槽33为弧形槽。如图9、图10所示,棘爪4的本体为弧形面底部为圆柱形凸头41,圆柱形凸头41活动容置在弧形槽内形成两个棘爪4与铰接槽33的铰接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切面32上分别设有弹簧孔35,弹簧孔35朝向棘爪4,弹簧孔35与切面成45°,弹簧孔35内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7,两个复位弹簧7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棘爪4相抵,两个棘爪4的上端面为平面,两个棘爪4由于复位弹簧7的作用,两个棘爪4的上端面与棘齿13的斜面相抵。
如图2所示,外卡圈2套设在两个棘爪4的外侧。如图7、图8、所示,外卡圈2的内圈设有环形凸台25,环形凸台25上设置弧形凹口22和三个定位口21,外卡圈2的外圈周向设置摩擦齿24,摩擦齿24增加摩擦便于旋动。弧形凹口22具有两个凸边26,弧形凹口22的中部设有凸起23,两个凸边26分别为斜边。两个棘爪4的外端棘爪4的外端的后侧设有凸块42,两个凸块42分别容置在凸起23隔开的弧形凹口22内。外卡圈2向一侧旋转时,一个凸边26向内压迫一个棘爪4使其与棘齿13脱离相抵。
如图2所示,棘爪座3的外侧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弹簧8,弹簧8外端设有弹珠9,弹珠9凸出盲孔设置,弹珠9外端容置在其中一个定位口21;三个定位口21位置分别为两个凸边26分别压迫棘爪4时的位置和棘爪4啮合棘齿11时的位置(如图11~13所示)。图11为原始状态,两个棘爪14分别和棘齿13相抵;图12为左侧凸边26压迫左侧的棘爪4,使左侧的棘爪4脱离与棘齿13相抵,棘轮座1可以逆时针转动;图13为右侧凸边26压迫右侧的棘爪4,使右侧的棘爪4脱离与棘齿13相抵,棘轮座1可以顺时针转动。从上述的图11~13所示可以看出,棘爪4与棘齿相啮合是通过棘爪4的上端面与棘齿13的斜面相抵,一方面增大了棘爪4的受力面积,另一方面棘爪4受到的扭力是向下的,承力是整个棘爪4,而并非部分的棘爪4,这样棘爪4不易损坏,导致脱齿的发生。
如图5所示,棘轮座1的前端的外圈设有用于扳手的六角头12,通过设置六角头12在遇到需要大扭矩的时候,可以用扳手扳动六角头12。
实施例2
如图14~15所示的一种螺丝刀的棘轮装置,该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1、外卡圈2、棘爪座3、两个棘爪4,棘轮座1套设在棘爪座3上,棘轮座1的前端设有螺丝刀刀头的连接口11,棘爪座3后端还设有用于连接螺丝刀手柄的连接部31,棘轮座1的内圈设有与棘爪4啮合的棘齿13。如图2、图3所示,棘爪座3的中轴线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34,棘轮座1上设有与通孔34同心的螺纹连接孔16,所述的通孔34内设有内六角螺栓5′,内六角螺栓5′与螺纹连接孔16通过螺纹51′连接,内六角螺栓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34并与通孔34间隙配合,内六角螺栓5′在通孔34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52′。
实施例2的其他技术特征如实施例1所示。

Claims (11)

1.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1)、外卡圈(2)、棘爪座(3)和两个棘爪(4),棘轮座(1)的前端设有螺丝刀刀头的连接口(11),棘爪座(3)后端还设有用于连接螺丝刀手柄的连接部(31);棘轮座(1)内圈设有棘齿(13),棘轮座(1)套设在棘爪座(3)上,棘爪座(3)两侧的分别设有切面(32),切面(32)的底部设有铰接槽(33),两个棘爪(4)的底部铰接设置在铰接槽(33)内;其特征在于:两个切面(32)分别设有弹簧孔(35),弹簧孔(35)朝向棘爪(4),弹簧孔(35)与切面成30°~60°,弹簧孔(35)内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7),两个复位弹簧(7)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棘爪(4)相抵,两个棘爪(4)的上端面为平面,两个棘爪(4)由于复位弹簧(7)的作用,两个棘爪(4)的上端面与棘齿(13)的斜面相抵;外卡圈(2)套设在两个棘爪(4)的外侧,外卡圈(2)的内圈设有弧形凹口(22),两个棘爪(4)的外端分别设有凸台(42),凸台(42)容置在弧形凹口(22)内,弧形凹口(22)具有两个凸边(26),向一侧旋转外卡圈(2)时,一个凸边(26)向内压迫一个棘爪(4)的凸台(42)使棘爪(4)的上端面与棘齿(13)的斜面脱离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孔(35)与切面(32)成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卡圈(2)的内圈设有三个定位口(21),并在棘爪座(3)的外侧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弹簧(8),弹簧(8)外端设有弹珠(9),弹珠(9)凸出盲孔设置,弹珠(9)外端容置在其中一个定位口(21),三个定位口(21)位置分别为两个凸边(26),分别压迫棘爪(4)时的位置和棘爪(4)啮合棘齿(13)时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座(3)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34),棘轮座(1)上设有与通孔(34)同心的连接孔(14),所述的通孔(34)内设有连接管件(5),连接管件(5)的一端与连接孔(14)固定连接,连接管件(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34)并与通孔(34)间隙配合,连接管件(5)在通孔(34)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口(11)与连接孔(14)相连通,连接管件(5)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弧形凸缘(51),连接孔(14)的内侧璧设有环形槽,多个弧形凸缘(51)扣合在环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件(5)采用铜管,所述的限位凸缘(52)由铜管的端部锻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座(3)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34),棘轮座(1)上设有与通孔(34)同心的螺纹连接孔(16),所述的通孔(34)内设有螺纹连接件(5′),螺纹连接件(5′)的一端与螺纹连接孔(16)通过螺纹(51′)连接,螺纹连接件(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34)并与通孔(34)间隙配合,螺纹连接件(5′)在通孔(34)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连接件(5′)采用内六角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4)的底部为圆柱形凸头(41),圆柱形凸头(41)活动容置在铰接槽(33)内。
10.一种大扭矩棘轮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该棘轮螺丝刀的棘轮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棘轮装置。
11.一种大扭矩棘轮螺丝刀手柄,其特征在于:该棘轮螺丝刀手柄的棘轮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棘轮装置。
CN 201010107099 2010-02-08 2010-02-08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Active CN101804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7099 CN101804614B (zh) 2010-02-08 2010-02-08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7099 CN101804614B (zh) 2010-02-08 2010-02-08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614A true CN101804614A (zh) 2010-08-18
CN101804614B CN101804614B (zh) 2012-04-25

Family

ID=4260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07099 Active CN101804614B (zh) 2010-02-08 2010-02-08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461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3072A (zh) * 2017-04-11 2017-08-18 绍兴环洲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工具
CN108202584A (zh) * 2016-12-16 2018-06-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饰板联接装置
KR20180070788A (ko) * 2016-12-16 2018-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트림 결합장치
CN113103172A (zh) * 2021-04-26 2021-07-13 宁波佰特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螺丝批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2584A (zh) * 2016-12-16 2018-06-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饰板联接装置
KR20180070788A (ko) * 2016-12-16 2018-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트림 결합장치
KR20180070787A (ko) * 2016-12-16 2018-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트림 결합장치
CN108202584B (zh) * 2016-12-16 2022-05-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饰板联接装置
KR102531098B1 (ko) 2016-12-16 2023-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트림 결합장치
KR102531101B1 (ko) 2016-12-16 2023-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트림 결합장치
CN107053072A (zh) * 2017-04-11 2017-08-18 绍兴环洲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工具
CN113103172A (zh) * 2021-04-26 2021-07-13 宁波佰特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螺丝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614B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3551Y (zh) 棘轮螺丝刀及其棘轮装置
CN101386160B (zh) 棘轮螺丝刀及其棘轮装置
CN101804614B (zh)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CN201659524U (zh) 一种螺丝刀的棘轮装置及棘轮螺丝刀和棘轮螺丝刀手柄
CN102785206B (zh) 一种螺丝刀棘轮装置及使用该棘轮装置螺丝刀
CN201659523U (zh) 大扭矩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及棘轮螺丝刀和棘轮螺丝刀手柄
CN201632992U (zh) 一种卡簧钳
CN203680184U (zh) 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手柄
CN101758475B (zh) 一种螺丝刀的棘轮装置
US6928903B1 (en) Bidirectional ratchet wrench with a ratchet assembly
CN103507007B (zh) 倍数转动棘轮装置
CN201604110U (zh) 内置棘轮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及其应用
CN210850024U (zh) 一种带有脱落装置的打滑式力矩扳手
CN209566045U (zh) 一种可翻转折叠变臂长的扳手
CN208304886U (zh) 一种稳定性更好的棘轮扳手
CN203680174U (zh) 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
CN202780966U (zh) 一种棘轮螺丝刀手柄
CN203510062U (zh) 倍数转动装置
WO2010130119A1 (zh) 一种两用扳手
CN201659525U (zh) 便于装配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螺丝刀手柄和螺丝刀
CN203510065U (zh) 一种内置刀头的螺丝刀手柄
CN101804613B (zh) 便于装配的螺丝刀棘轮装置
CN103522247A (zh) 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手柄
CN101767319B (zh) 内置棘轮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及其应用
CN2801407Y (zh) 双头尖尾棘轮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