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878A -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878A
CN101794878A CN201010103886A CN201010103886A CN101794878A CN 101794878 A CN101794878 A CN 101794878A CN 201010103886 A CN201010103886 A CN 201010103886A CN 201010103886 A CN201010103886 A CN 201010103886A CN 101794878 A CN101794878 A CN 101794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mine
lithium
ester
alco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3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富圈
周恒辉
黄友元
陈继涛
张新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xing 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 Co Ltd Beijing Univ
Original Assignee
Xianxing 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 Co Ltd Beijing Uni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xing 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 Co Ltd Beijing Univ filed Critical Xianxing 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 Co Ltd Beijing Univ
Priority to CN201010103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4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4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所述正极材料是LixMXO4/C复合物,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元素,X代表磷、硅或硫。该方法通过在固相合成的混料过程中添加固液相混合分散剂,改变物料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使物料颗粒的分散性好,固液相混合分散剂在高温煅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颗粒的长大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所制备的正极材料颗粒粒径分布均匀,碳均匀包覆在LixMXO4颗粒表面,电子和离子导电率高,比容量接近化合物的理论容量,倍率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从1990年Sony公司商业化成功以来,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照相机、摄像机、MP3/MP4等。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成功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多元复合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然而这些材料在电池中于高电压下会和电解液发生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制约了它们在电动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方面的大规模运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MXO4聚阴离子化合物由于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安全性好、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特别适合用于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方面的动力电池应用。目前受到广泛研究的聚阴离子化合物有LiMPO4和Li2MSiO4,然而由于其自身聚阴离子化合物结构特性,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低,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大倍率充放电的要求。通过包覆易导电物质来提高导电性、或合成具有纳米尺寸颗粒的产品以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是解决该材料电子导电率低和离子导电率低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其倍率性能。
目前制备LixMXO4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及高温固相法。
水热法能够制备形貌均一、纳米尺寸的LiMPO4。Bo Jin和Hal-Bon Gu采用氢氧化锂、硫酸亚铁、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形貌均一、纳米尺寸的磷酸铁锂(Prepar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FePO4 cathode materials by hydrothermal method[J],Solid State Ionics,2008,178:1907-1914)。采用水热法制备LiMPO4时为了将溶液pH调整到合适值需要锂盐大大过量,这造成锂盐的浪费;同时水热反应的时候需要的反应温度比较高,需要高于170℃,否则会造成合成的材料铁和锂错位,晶型不完善,电化学性能低下,因而该方法制备LiMPO4需要高温高压设备,对设备的要求高,制备成本高。
碳热还原法使用高价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如磷酸铁、三氧化二铁,在还原性气氛性下将高价金属还原到低价,得到目标化合物。H.Liu和P.Zhang等采用碳酸锂和磷酸铁在高温下反应,乙炔黑为碳源和还原剂,得到微米大小的磷酸亚铁锂,从XRD图谱上可以看出,制备的磷酸亚铁锂晶型不是很完善,存在杂相Li3Fe2(PO4)3(LiFePO4/C composites fromcarb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J],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2008,12:1011-1015)。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337666A“采用氧化控制结晶-碳热还原制备球形磷酸铁锂的方法”中采用亚铁盐为原料,用氧化剂氧化成三价铁,制备磷酸铁,再与碳源混合后经高温碳热还原得到磷酸亚铁锂。采用该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氧化剂会腐蚀设备,分离得到的磷酸铁颗粒中残余的磷酸根会造成铁磷比失衡。碳热还原法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还原性气氛。如果采用的还原性气氛中含有氢气,对设备的要求高,而且氢气在高温下安全性是很大一个问题;而若还原性气氛采用有机物分解形成的还原性气体,往往很难将高价金属还原彻底,最终得到的化合物中伴随杂相的存在。
龚正良等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Li2FeSiO4(Nanostructured Li2FeSiO4Electrode Material Synthesized through Hydrothermal-Assisted Sol-Gel Process[J],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2008,11:A60-A63),粒径在40-80nm,颗粒分散均匀,碳均匀包覆在颗粒的表面,该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2C充放电具有140mA/g。但是采用溶胶凝胶法由于在合成过程需要形成溶胶凝胶,溶胶凝胶本身加工性能差严重阻碍了生产过程,因而难以用于大规模生产。
Di Zhang等以磷酸二氢胺、碳酸锂、草酸亚铁为原料,柠檬酸为原料,高温固相合成了LiFePO4(Ballmilling-Assisted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4/C forLithium-Ion Battery Adopting Citric Acid as Carbon Precursor[J],Journal of The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9,156:A802-A808),从文献中的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合成的颗粒之间团聚严重。Anton Nyten等以偏硅酸锂和草酸亚铁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2FeSiO4(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2FeSiO4 as a new Li-battery cathodematerial[J],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5,7:56-160),合成的Li2FeSiO4比容量为140mAh/g,但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含有未反应的偏硅酸锂。
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备LixMXO4的方法是高温固相法,是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产品。虽然固相法对设备要求低,在工艺上易于实现,但是这种方法合成的产品由于在高温下颗粒会长大,发生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团聚,最终颗粒粒径大,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高温固相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既保留固相法设备相对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加工成本低的特点,又能使物料混合均匀,且在高温煅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颗粒的长大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提高碳的包覆均匀性,提高其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嵌锂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所述正极材料是LixMXO4/C复合物,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元素,X代表磷、硅或硫,x为正数,将含有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X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加入液体分散介质中,并添加碳源和使固液相混合均匀的分散剂,然后将混合物研磨均匀后干燥,再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保护下煅烧一定时间,冷却后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上述方法中,原料的Li∶M∶X的摩尔比优选为0.9-2.2∶1∶0.9-1.2。含有锂离子的化合物选自但不限于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碳酸锂、磷酸二氢锂、氢氧化锂、草酸锂、甲酸锂、硅酸锂、月桂酸锂、苹果酸锂和柠檬酸锂。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选自但不限于过渡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草酸盐、卤化物(如氯化物)和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有X元素的化合物,当X为磷时,可以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锂、磷酸铁、磷酸亚铁、磷酸亚铁铵、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锂;当X为硅时,可以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硅酸、二氧化硅、正硅酸乙酯、四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烷、硅溶胶、三甲基硅基乙炔和硅粉;当X为硫时,可以选自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硫酸、亚硫酸、硫酸锂、硫酸锰、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铵、硫酸铁铵和过硫酸铵。
上述方法中,所述液体分散介质可以是水或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选自乙醇、丙酮、丙醇、异丙醇、乙二醇、正丁醇、环己烷、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方法中,使固液相混合均匀的分散剂主要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醇、脂肪胺等几类物质。
所述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胺盐型、季铵盐型和氧化胺型,例如椰油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丙酸盐、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油基二甲基氧化胺、椰油基二甲基氧化胺。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甜菜碱型、咪唑啉型,例如月桂基甜菜碱、椰油基甜菜碱、硬酯基甜菜碱、油基甜菜碱、1-羟乙基-2-椰油基咪唑啉乙酸盐。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氧基化物型、多元醇酯型、脂肪酸烷酯型、烷醇酰胺型。其中烷基氧化物型包括脂肪醇醚、烷基酚醚、烷基胺醚,例如月桂酸乙二醇醚、直链C9-11烷基聚氧乙烯醚、辛基酚乙二醇醚、壬基酚乙二醇醚;多元醇酯型包括甘油酯、山梨醇酯、季戊四醇酯、蔗糖酯,例如甘油辛酸酯、甘油月桂酸酯、甘油二月桂酸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椰油酸酯、甘油肉豆蔻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羟基硬脂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甘油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异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蔗糖硬脂酸酯、蔗糖二硬脂酸酯;脂肪酸烷酯型包括:辛酸十六/十八烷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十六烷酯、棕榈酸异辛酯、棕榈酸十六烷酯、硬脂酸十六烷酯、硬脂酸异十六烷酯、硬脂酸十三烷酯、硬脂酸十八烷酯、油酸油醇酯、芥酸油醇酯;烷醇酰胺型包括:乙酰单乙醇胺、月桂酰单乙醇胺、月桂酰二乙醇胺、月桂酰单异丙醇胺、椰油酰单乙醇胺、椰油酰二乙醇胺、油酸二乙醇胺、油酸单异丙醇胺、亚油酰二乙醇胺、豆油酰二乙醇胺。
上述作为固液相混合分散剂的脂肪酸优选C2~C16的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正辛酸、月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作为固液相混合分散剂的脂肪酸酯可选自:月桂酸甲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丁酯、棕榈酸甲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甲酯、硬脂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异丁酯、异硬脂酸异丙酯、油酸甲酯、油酸异丙酯、油酸丁酯、羟基硬脂酸甲酯、乳酸月桂酯、乳酸肉豆蔻酸酯、乳酸十六烷酯、月桂酸丙二醇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硬脂酸丙二醇酯、羟基硬脂酸丙二醇酯和油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作为固液相混合分散剂的脂肪醇可选自:鲸醋醇、异鲸醋醇、十六醇、十八醇、硬酯醇、异硬酯醇、油醇、山萮醇、大豆甾醇和胆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作为固液相混合分散剂的脂肪胺可选自:月桂胺、油胺、椰油胺、牛油胺、氢化牛油胺、豆油胺、硬脂胺、月桂基二甲基叔胺、椰油基二甲基叔胺、棕榈基二甲基叔胺和硬脂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固液相混合分散剂的添加量按质量计,通常是含有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X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总量的5%~50%。
上述方法中,碳源的添加量按质量计,一般是含有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X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总量的1~10%。常用的碳源选自但不限于乙炔黑、石墨、柠檬酸、抗坏血酸、蔗糖、葡萄糖、纤维素和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方法中,对混合物进行研磨的时间一般为1-30h。
上述方法中,所述惰性或还原性气氛可以是氮气、惰性气体(如氦气、氩气)、氢气、和氨气中的一种气体,或者是其中的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例如氮氢混合气、氩氢混合气。
上述方法中煅烧的温度优选为300-900℃,时间一般为5-30h。
本发明通过在固相合成的过程中加入固液相混合分散剂,改变混料过程中物料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使物料在混合过程中混合均匀,颗粒的分散性好,碳源均匀地包覆在物料的表面。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前驱体在高温煅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颗粒的长大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提高碳的包覆均匀性,从而提高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所制备的正极材料LixMXO4/C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具有纳米尺寸,导电剂碳均匀包覆在LixMXO4颗粒表面,极大地改善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嵌锂性能,电子和离子导电率高,比容量接近化合物的理论容量,倍率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无污染,成本低廉,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好,适合于大规模生成,用本发明锂离子正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可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动力电池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实施例1所制备的LiFePO4/C样品的SEM图,其中A是样品LFP-ADD的SEM图,B是样品LFP-COM的SEM图。
图2是按照实施例1所制备的LiFePO4/C样品LFP-ADD的TEM图
图3是按照实施例1所制备的扣式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图。
图4是按照实施例1所制备的扣式电池的倍率性能图。
图5是按照实施例2所制备的LiFePO4/C材料的XRD图。
图6是按照实施例2所制备的正极材料的循环伏安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例,但对本发明无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取6.01g月桂酸溶解于25ml丙酮,然后加入2.23g碳酸锂,6.91g磷酸二氢铵,10.86g草酸亚铁,研磨10h,研磨过程中加入1.42g柠檬酸。将研磨好的物料放入40℃的干燥箱里干燥12h,然后再置于80℃的干燥箱里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物料破碎过筛,然后置于氮气保护的反应炉中,在300-900℃煅烧10-3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FePO4/C粉末材料,制备的样品命名为LFP-ADD。作为对照组,取25ml丙酮,其中不加入月桂酸作为固液相混合分散剂,并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碳,制备的样品命名为LFP-COM。
图1是本实施例制备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图,从图1可以观察到,样品LFP-ADD一次颗粒小,约在100nm,颗粒分散均匀,颗粒表面光滑。而传统的固相法合成的样品LFP-COM颗粒粒径不均匀,粒径分布范围宽,一次颗粒之间的团聚严重。从LFP-ADD和LFP-COM的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出,加入添加剂能够抑制颗粒之间的团聚,使制备的颗粒分布均匀。图2是样品LFP-ADD的透射电镜(TEM)图,从TEM上可以看出,包覆碳层的厚度在2-3nm,碳均匀包覆在磷酸亚铁锂的表面。
用所制备的LiFePO4/C制备锂电池正极:按照LiFePO4/C∶导电炭黑∶聚四氟乙烯(PTFE)=80%∶10%∶10%(质量比)制备成电极。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2032扣式电池。图3是所制备的扣式电池在电压范围为2.0-4.0V(vs Li+/Li)内的0.1C(10小时完成充电或者放电)首次充放电曲线,LFP-ADD的放电比容量为168mAh/g,相比之下,没有加分散剂的样品LFP-COM为150mAh/g。图4是该扣式电池的倍率性能曲线,从图4中可以看出,LFP-ADD的倍率性能优异,10C还具有125mAh/g,而传统固相合成的LFP-COM,10C的容量只有108mAh/g。
实施例2
取1摩尔草酸亚铁及1摩尔磷酸二氢锂,加入到高能球磨机中,并加入300ml异丙醇作为液体分散介质,在高能球磨机球磨3h,然后加入0.1摩尔的蔗糖和0.1摩尔的油胺,然后在高能球磨机上球磨3h。将浆料从高能球磨机上取出,然后置于40℃的真空干燥箱中,保持24h,待物料完全干燥之后取出。放入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炉中,在200-400℃保温5-15h使物料完全分解。将物料从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炉中取出,重新球磨均匀,然后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炉中,在600-900℃保温10-2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FePO4/C粉体材料。将煅烧得到的LiFePO4/C压成块状,进行X衍射测试。图5是XRD谱图,和标准谱图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合成的材料中没有杂相,为磷酸亚铁锂的纯相。将该材料作为工作电极,锂金属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形成三电极工作体系,加入一定量的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酯)=1∶1∶1(质量比)LiPF6 1mol/l电解液,密封该体系,在2.0-3.8 V vs Li+/Li电压范围内,以0.1mV/s的速率进行扫描,图6是扫描得到的循环伏安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氧化峰和还原峰尖锐,峰形堆成,氧化峰和还原峰之间的电位差为107mV,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实施例3
取0.25mol月桂酸甲酯溶解于1000ml乙醇,然后加入2.5mol磷酸二氢锂和2.5mol二氧化锰,球磨均匀,在球磨的过程中加入0.25mol的纤维素,球磨2-10h。将球磨之后的浆料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将浆料通入喷雾干燥机入口,设置喷雾入口温度为200℃,出口温度为60℃,调节好流量,进行喷雾干燥,干燥之后收集样品。将样品置于氮气保护的反应炉中,在300-900℃煅烧5-3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MnPO4/C粉末材料。
实施例4
取1mol硅酸锂和1mol草酸亚铁,将物料加入到高能球磨机中,并加入250ml乙醇作为分散介质,高能球磨5-30h,在球磨的过程中加入0.25mol的异鲸醋醇和0.1mol酚醛树脂。将物料干燥之后置于氮气保护的反应炉中,在300-900℃保温10-3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2FeSiO4/C粉体材料。
实施例5
取0.5摩尔碳酸锂和1摩尔的磷酸铁,加入到高能球磨机中,并加入300ml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在高能球磨机球磨3h,然后加入1.2-1.5摩尔的酚醛树脂和0.1摩尔的甘油月桂酸酯,然后在高能球磨机上球磨3h。将浆料从高能球磨机上取出,然后置于80℃的干燥箱中,保持24h,待物料完全干燥之后取出,放入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炉中,在650-900℃保温10-2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FePO4/C粉体材料。
实施例6
取2.5摩尔的醋酸锂溶解于1000ml水,置于高能球磨机中,然后加入2.5mol磷酸铁,球磨2-10h,在球磨过程中,加入0.2mol的柠檬酸和0.1mol椰油酰单乙醇胺。取出浆料置于鼓风干燥箱保温12h,取出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干燥之后置于氮氢混合气(10% H2,体积比)保护的反应炉中,在300-900℃保温10-20h,冷却至室温得到LiFePO4/C粉体材料。

Claims (10)

1.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所述正极材料是LixMXO4/C复合物,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元素,X代表磷、硅或硫,x为正数,将含有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X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加入液体分散介质中,并添加碳源和使固液相混合均匀的分散剂,然后将混合物研磨均匀后干燥,再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保护下煅烧一定时间,冷却后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锂离子的化合物选自碳酸锂、磷酸二氢锂、氢氧化锂、草酸锂、甲酸锂、硅酸锂、月桂酸锂、苹果酸锂和柠檬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选自过渡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草酸盐、卤化物和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X为磷时,含X元素的化合物选自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锂、磷酸铁、磷酸亚铁、磷酸亚铁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X为硅时,含X元素的化合物选自硅酸、二氧化硅、正硅酸乙酯、四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烷、硅溶胶、三甲基硅基乙炔和硅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当X为硫时,含X元素的化合物选自硫酸、亚硫酸、硫酸锂、硫酸锰、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铵、硫酸铁铵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散介质选自水、乙醇、丙酮、丙醇、异丙醇、乙二醇、正丁醇、环己烷和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醇和脂肪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椰油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丙酸盐、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油基二甲基氧化胺、椰油基二甲基氧化胺、月桂基甜菜碱、椰油基甜菜碱、硬酯基甜菜碱、油基甜菜碱、1-羟乙基-2-椰油基咪唑啉乙酸盐、月桂酸乙二醇醚、直链C9-11烷基聚氧乙烯醚、辛基酚乙二醇醚、壬基酚乙二醇醚、甘油辛酸酯、甘油月桂酸酯、甘油二月桂酸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椰油酸酯、甘油肉豆蔻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羟基硬脂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甘油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异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蔗糖硬脂酸酯、蔗糖二硬脂酸酯、辛酸十六烷酯、辛酸十八烷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十六烷酯、棕榈酸异辛酯、棕榈酸十六烷酯、硬脂酸十六烷酯、硬脂酸异十六烷酯、硬脂酸十三烷酯、硬脂酸十八烷酯、油酸油醇酯、芥酸油醇酯、乙酰单乙醇胺、月桂酰单乙醇胺、月桂酰二乙醇胺、月桂酰单异丙醇胺、椰油酰单乙醇胺、椰油酰二乙醇胺、油酸二乙醇胺、油酸单异丙醇胺、亚油酰二乙醇胺、豆油酰二乙醇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正辛酸、月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甲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丁酯、棕榈酸甲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甲酯、硬脂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异丁酯、异硬脂酸异丙酯、油酸甲酯、油酸异丙酯、油酸丁酯、羟基硬脂酸甲酯、乳酸月桂酯、乳酸肉豆蔻酸酯、乳酸十六烷酯、月桂酸丙二醇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硬脂酸丙二醇酯、羟基硬脂酸丙二醇酯、油酸丙二醇酯、鲸醋醇、异鲸醋醇、十六醇、十八醇、硬酯醇、异硬酯醇、油醇、山萮醇、大豆甾醇、胆甾醇、月桂胺、油胺、椰油胺、牛油胺、氢化牛油胺、豆油胺、硬脂胺、月桂基二甲基叔胺、椰油基二甲基叔胺、棕榈基二甲基叔胺和硬脂基二甲基叔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按质量计,是含有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X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总量的5%~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选自乙炔黑、石墨、柠檬酸、抗坏血酸、蔗糖、葡萄糖、纤维素和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的时间为1~30h;煅烧的温度为300~900℃,时间为5~30h;煅烧在氮气、惰性气体、氢气、氨气、氮氢混合气或氩氢混合气的保护下进行。
CN201010103886A 2010-01-29 2010-01-29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01794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3886A CN101794878A (zh) 2010-01-29 2010-01-29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3886A CN101794878A (zh) 2010-01-29 2010-01-29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878A true CN101794878A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8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3886A Pending CN101794878A (zh) 2010-01-29 2010-01-29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4878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322A (zh) * 2011-07-22 2011-12-2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离子热制备方法
CN102509776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兰州理工大学 由微硅粉制备掺杂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583416A (zh) * 2012-03-02 2012-07-18 郑州大学 合成硅酸盐基锂离子电池材料所用原料Li2SiO3的制备方法
CN102738449A (zh) * 2011-04-07 2012-10-17 刘天龙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2916191A (zh) * 2012-09-21 2013-02-0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均匀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0553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氯化铁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03931A (zh) * 2010-11-11 2013-11-20 科莱恩(加拿大)股份有限公司 碳沉积的碱金属磷硅酸盐阴极材料以及包括两步干燥高能研磨步骤的用于其制备的方法
WO2013178056A1 (zh) * 2012-05-28 2013-12-05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电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3474616B (zh) * 2013-08-29 2015-07-0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碳包覆硅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溶胶沉淀制备方法
CN105977456A (zh) * 2015-03-12 2016-09-28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LiMn1-xFexPO4/C复合材料的固相合成方法
CN106299293A (zh) * 2016-09-13 2017-01-04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压密橄榄石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74391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亚胺聚阴离子锂盐及其制法和作为非水电解质的应用
CN108598393A (zh) * 2018-04-03 2018-09-28 肇庆益晟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266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咸阳师范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7863A (zh) * 2020-07-02 2020-09-11 河北大学 Li2FexSiO4正极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472799A (zh) * 2022-09-29 2022-12-1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含卤素的纳米纤维素基硫酸盐复合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931A (zh) * 2010-11-11 2013-11-20 科莱恩(加拿大)股份有限公司 碳沉积的碱金属磷硅酸盐阴极材料以及包括两步干燥高能研磨步骤的用于其制备的方法
CN103403931B (zh) * 2010-11-11 2017-06-13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碳沉积的碱金属磷硅酸盐阴极材料以及包括两步干燥高能研磨步骤的用于其制备的方法
CN102738449A (zh) * 2011-04-07 2012-10-17 刘天龙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2299322A (zh) * 2011-07-22 2011-12-2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离子热制备方法
CN102509776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兰州理工大学 由微硅粉制备掺杂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509776B (zh) * 2011-10-19 2014-01-29 兰州理工大学 由微硅粉制备掺杂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583416A (zh) * 2012-03-02 2012-07-18 郑州大学 合成硅酸盐基锂离子电池材料所用原料Li2SiO3的制备方法
WO2013178056A1 (zh) * 2012-05-28 2013-12-05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电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2916191B (zh) * 2012-09-21 2016-03-30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均匀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6191A (zh) * 2012-09-21 2013-02-0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均匀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0553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氯化铁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74616B (zh) * 2013-08-29 2015-07-0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碳包覆硅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溶胶沉淀制备方法
CN105977456A (zh) * 2015-03-12 2016-09-28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LiMn1-xFexPO4/C复合材料的固相合成方法
CN106674391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亚胺聚阴离子锂盐及其制法和作为非水电解质的应用
CN106299293A (zh) * 2016-09-13 2017-01-04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压密橄榄石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98393A (zh) * 2018-04-03 2018-09-28 肇庆益晟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393B (zh) * 2018-04-03 2020-05-15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266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咸阳师范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7863A (zh) * 2020-07-02 2020-09-11 河北大学 Li2FexSiO4正极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647863B (zh) * 2020-07-02 2022-03-25 河北大学 Li2FexSiO4正极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472799A (zh) * 2022-09-29 2022-12-1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含卤素的纳米纤维素基硫酸盐复合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4878A (zh) 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Fu et 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Ni0. 6Co0. 2Mn0. 2O2 cathode at high cutoff voltage by modifying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with lithium metasilicate
Rommel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synthesis of high voltag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 review on LiNiPO 4
Yi et al. Synthesis of LiNi0. 5Mn1. 5O4 cathode with excellent fast charge-discharge performanc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CN104752718B (zh) 一种LiMnxFe1‑xPO4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6791B (zh) 一种碳包覆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锂铁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70495B (zh)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9607505A (zh) 一种改善低温性能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53558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Mn1-xFexPO4/C的合成方法
CN102496714A (zh)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生产方法和所应用的锂离子电池
CN107732176A (zh) 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78113A (zh) 钒、钛离子共掺杂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9178B (zh) 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69131A (zh) 一种制备磷酸锰铁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529456A (zh) 30c倍率镍钴锰酸锂ncm523三元正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7768613A (zh) 一种包覆碳的磷酸锰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2738463A (zh) 一种采用edta为碳源包覆改性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Huang et 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layered nickel-rich oxide cathode by KMnO4 treatment precursor
CN105406038A (zh) 一种溶胶凝胶法合成高容量高循环纳米级磷酸铁锰锂材料
CN103413944A (zh) 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25418A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2906B (zh) 微纳结构的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8624A (zh) 一种低温固相法制备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Min et al. Effects of heating rate on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oute in organic-free solution
Wang et al.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Ni, Mn co-doped FePO4@ C cathode material for Na-ion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