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7183B -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7183B
CN101787183B CN2009101972438A CN200910197243A CN101787183B CN 101787183 B CN101787183 B CN 101787183B CN 2009101972438 A CN2009101972438 A CN 2009101972438A CN 200910197243 A CN200910197243 A CN 200910197243A CN 101787183 B CN101787183 B CN 101787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glass fiber
surface gloss
high surface
fiber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72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7183A (zh
Inventor
李文强
苏晨光
罗明华
李荣群
辛敏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mho Sunny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mho Sunny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mho Sunny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mho Sunny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72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7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71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wt%):聚碳酸酯10-3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45%、增韧剂1-10%、高岭土3-10%、玻璃纤维15-38%;抗氧剂0.1-1%、酯交换抑制剂0.1-0.5%、加工助剂0.1-3%,按组分备料后,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然后将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min,再将混合物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180-600rpm,温度为240-280℃,即得到产品。本发明能够得到具有高表面光泽,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的产品,尤其保证产品注塑成制品后的低翘曲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纤增强PBT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化学性,是PBT树脂工程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玻纤增强PBT的一个明显缺点是成型制品会产生较大的翘曲,给制品的外观甚至制品功能的正常发挥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翘曲是材料不均匀收缩的结果。材料中组分的取向和结晶、注塑时采用不恰当的工艺条件、模具设计时浇口形状和位置不对、制品设计时壁厚厚薄不匀等都会造成制品的翘曲。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的翘曲主要是玻纤在流动方向上的定向限制了树脂的收缩,PBT在玻纤周围的诱导结晶又强化了这种效果,使得制品的纵向(流动方向)收缩小于横向(垂直流动方向),这种不均匀收缩便导致了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的翘曲。
从材料的角度解决翘曲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使玻纤增强PBT体系与非晶聚合物共混,降低PBT的结晶度,减少因结晶而造成的不均匀收缩;第二种方法,用矿物填料部分替代玻纤,利用矿物填料的形状对称性减轻玻纤取向造成的各向异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减轻玻纤增强PBT体系制品的翘曲。
美国专利NO.414067提出了采用添加一定量的聚苯硫醚以改善翘曲的方法,美国专利NO.5026760采用了添加一种高分子量的聚醚酯弹性体作为改善材料翘曲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材料价格昂贵,不利于材料的商业化生产。
美国专利NO.5840798中提出了采用一种特殊断面状的玻纤的方法,通过这种特殊玻纤与普通的玻纤一起添加入PBT中从而达到控制翘曲的目的。这种方法需使用一种特殊的玻璃纤维,考虑到成本也不利于商业化生产。
美国专利NO.4460731和日本专利NO.60-124649提出使用滑石粉和玻纤混合增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材料制件翘曲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使材料的强度降低很多,同时表面光泽也不甚理想。
因此,如何获得低翘曲,又兼顾其他使用性能,同时又考虑成本,这种方法值得深入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尺寸稳定的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成及含量(wt%):
聚碳酸酯                  10-35%;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20-45%;
增韧剂                    1-10%;
高岭土                    3-10%;
玻璃纤维                  15-38%;
抗氧剂                    0.1-1%;
酯交换抑制剂              0.1-0.5%;
加工助剂                  0.1-3%。
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17000-30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45-150℃,聚碳酸酯树脂优选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制得,所述的二元酚包括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或双(羟基苯基)环烷烃,所述的碳酸酯前体包括碳酞卤、碳酸酯、卤甲酸酯、光气或碳酸二苯酯。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相对密度为1.29-1.35g/cm3,特性粘度为0.5-2.0dL/g,端羧基浓度为0.1-55meq/kg,特性粘度优选0.65-1.0dL/g;端羧基浓度优选0.5-45meq/kg。
所述的增韧剂按改性剂机理包括物理增韧改性剂和化学增韧改性剂,所述的物理增韧改性剂包括丙烯酸类增韧剂、丙烯酸-硅橡胶类增韧剂、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丙烯腈-丁二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的化学增韧剂包括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增韧剂可为一种或多种增韧剂改性剂的组合物,优选丙烯酸-硅橡胶类增韧剂、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
所述的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2-1μm,优选0.3-0.8μm。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直径7-13μm的短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类和/或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磷酸三苯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所述的酯交换抑制剂包括磷酸二氢钠或焦磷酸钠。
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和偶联剂,所述的润滑剂包括脂肪酸盐、脂肪酸酰胺和/或混合物、硅烷聚合物、固体石蜡、液体石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硅酮粉、甲撑双硬脂酸酰胺或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含量(wt%)备料:
聚碳酸酯                    10-35%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20-45%
增韧剂                      1-10%
高岭土                      3-10%
玻璃纤维                    15-38%
抗氧剂                      0.1-1%
酯交换抑制剂                0.1-0.5%
加工助剂                    0.1-3%;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180-600rpm,温度为240-280℃,即得到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聚酯组合物中加入非晶聚合物来降低结晶度,减少因结晶而造成的不均匀收缩,利用高岭土的多孔微片状结构,有效减轻玻璃纤维取向造成的各向异性,从而起到低翘曲的功效,高岭土不仅增强效果比其它矿物好,也保持较好的制品表面光泽,得到的产品具有高表面光泽,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尺寸较稳定,尤其保证产品注塑成制品后的低翘曲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2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各组分含量如表1所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增韧剂、高岭土、玻璃纤维、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加工助剂,实施例1的组分含量对应于表1中实施例1的配方,实施例2的组分含量对应于表1中实施例2的配方;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450rpm,温度为240-28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
上述组分中,聚碳酸酯(PC)的分子量为20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50℃,聚碳酸酯树脂采用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2,2-双(4-羟基苯基)丙烷与碳酸酯前体碳酞卤经120℃下混合缩聚反应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对密度为1.32g/cm3,特性粘度为1.0dL/g,端羧基浓度为40meq/kg;增韧剂为丙烯酸-硅橡胶类增韧剂;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5μm;玻璃纤维为直径10μm的短纤维;抗氧剂为磷酸三苯酯;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固体石蜡和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比例1-6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各组分含量如表1所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增韧剂、滑石粉、玻璃纤维、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加工助剂,对比例1-6的各组分含量对应于表1中对比例1-6的配方;
(2)利用滑石粉代替高岭土,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等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450rpm,温度为240-28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其余组分与实施例1或2相同。
表1各组分及含量
  原料名称(kg)   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对比例6
  PC   26.85   26.85   /   19.85   26.85   26.85   26.85   26.85
  PBT   33   33   63.5   40   33   33   33   33
  增韧剂   8.4   8.4   4.9   8.4   8.4   8.4   8.4   8.4
  抗氧剂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润滑剂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酯交换抑制剂 0.15 0.15 / 0.15 0.15 0.15 0.15 0.15
  高岭土(0.8%偶联剂处理) 5 8 / / / / / /
  玻璃微珠(0.8%偶联剂处理) / / / / / 5 / /
  滑石粉(0.8%偶联剂处理) / / / / / / 5 8
  玻璃纤维   25   22   30   30   30   25   25   22
将粒子充分干燥,在注塑机上制备标准力学性能样条和阻燃样条,样条力学性能按ASTM标准测试,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测试结果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对比例6
  拉伸强(Mpa)   102.9   100.8   118.3   107.4   104.6   96.8   98.5   89.7
  弯曲强(Mpa)   146.9   144.6   176.4   152.3   148.3   142.6   145.5   135.2
  弯曲模(Mpa)   6938   6815   8213   7393   7054   6223   6831   6538
  缺口冲击强度(1/8in)(J/M) 116.7 111.9 98.1 113.2 125.6 90.3 108.6 98.7
  无缺口冲击强度(1/8in)(J/M) 828.6 782.6 742.5 832.7 856.7 634.3 741.9 686.5
  HDT(1.82Mpa)(℃)   124.6   123.7   202.6   155.3   126.6   122.5   123.6   122.9
  燃烧残余(%)   29.7   30.2   29.7   30.1   29.8   29.7   29.6   30.4
  K值(评价翘曲程度) 1.18 1.13 1.53 1.49 1.46 1.25 1.32 1.29
表面情况   表面良好   表面良好   表面良好   表面较好,浮纤极轻微   表面较好,少量浮纤   表面较好,较轻微浮纤   轻微浮纤,有云斑   表面较好,轻微云斑
本测试中所述的评判翘曲方法为:注塑2mm、150mm×150mm的方片,正常放置24h,然后测试流动方向和垂直流动方向的收缩率,根据K=收缩率(垂直流动方向)/收缩率(流动方向)的大小来评价翘曲程度,值越大则翘曲越严重。
本测试中所述的评判表面光泽方法为:注塑2mm、直径为100mm的圆片,正常放置24h,目测其表面光泽。
从实施例和比较例可以看出,(1)PC的加入会改善制件的翘曲,但表面光泽下降;(2)少量加入偶联剂处理后的高岭土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翘曲作用,同时相比其他的矿物填料,物性和表面光泽保持较好。本发明综合采用添加非晶聚合物和少量对称性较好的矿物填料替代部分玻纤的方法来改善制件的翘曲,同时保持制品良好的表面光泽。
实施例3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聚碳酸酯(PC)10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45kg、增韧剂1kg、高岭土3kg、玻璃纤维38kg、抗氧剂0.1kg、酯交换抑制剂0.5kg、加工助剂3kg;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180rpm,温度为24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
上述组分中,聚碳酸酯(PC)的分子量为17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45℃,聚碳酸酯树脂采用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与碳酸酯前体碳酸酯经100℃下混合缩聚反应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对密度为1.29g/cm3,特性粘度为0.5dL/g,端羧基浓度为0.1meq/kg;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增韧剂;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2μm;玻璃纤维为直径7μm的短纤维;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硅酮粉和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4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聚碳酸酯(PC)35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20kg、增韧剂10kg、高岭土10kg、玻璃纤维15kg、抗氧剂1kg、酯交换抑制剂0.1kg、加工助剂0.1kg;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200rpm,温度为28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
上述组分中,聚碳酸酯(PC)的分子量为30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50℃,聚碳酸酯树脂采用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与碳酸酯前体碳酸酯经100℃下混合缩聚反应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对密度为1.35g/cm3,特性粘度为2.0dL/g,端羧基浓度为55meq/kg;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1μm;玻璃纤维为直径13μm的短纤维;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硅酮粉和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5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聚碳酸酯(PC)20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45kg、增韧剂5kg、高岭土3kg、玻璃纤维20kg、抗氧剂0.1kg、酯交换抑制剂0.3kg、加工助剂3kg;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450rpm,温度为26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
上述组分中,聚碳酸酯(PC)的分子量为20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45℃,聚碳酸酯树脂采用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与碳酸酯前体卤甲酸酯经100℃下混合缩聚反应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对密度为1.29g/cm3,特性粘度为0.65dL/g,端羧基浓度为0.5meq/kg;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增韧剂;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3μm;玻璃纤维为直径10μm的短纤维;抗氧剂为磷酸三苯酯;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硅酮粉和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6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备料:聚碳酸酯(PC)15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40kg、增韧剂1kg、高岭土3kg、玻璃纤维30kg、抗氧剂0.2kg、酯交换抑制剂0.3kg、加工助剂2kg;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原料、增韧剂、助剂和已经偶联处理纳米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500rpm,温度为280℃,真空度为0.08MPa,即得到产品。
上述组分中,聚碳酸酯(PC)的分子量为25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48℃,聚碳酸酯树脂采用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与碳酸酯前体碳酸酯经100℃下混合缩聚反应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对密度为1.29g/cm3,特性粘度为1.0dL/g,端羧基浓度为45meq/kg;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增韧剂;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8μm;玻璃纤维为直径12μm的短纤维;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酯交换抑制剂为磷酸二氢钠;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硅酮粉和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Claims (12)

1.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含量:
Figure FSB00000832702400011
所述的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2-1μm;
该复合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备料:
Figure FSB00000832702400012
所述的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2-1μm;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除玻璃纤维的原料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180-600rpm,温度为240-280℃,即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17000-30000g/mol,玻璃化温度为145-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为芳族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制得,所述的二元酚包括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或双(羟基苯基)环烷烃,所述的碳酸酯前体包括碳酞卤、碳酸酯、卤甲酸酯或光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相对密度为1.29-1.35g/cm3,特性粘度为0.5-2.0dL/g,端羧基浓度为0.1-55meq/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性粘度为0.65-1.0dL/g,端羧基浓度为0.5-45meq/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按改性剂机理包括物理增韧改性剂和化学增韧改性剂,所述的物理增韧改性剂包括丙烯酸类增韧剂、丙烯酸-硅橡胶类增韧剂、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丙烯腈-丁二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的化学增韧剂包括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增韧剂为一种或多种增韧剂改性剂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岭土的平均粒径在0.3-0.8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直径7-13μm的短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包括磷酸三苯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交换抑制剂包括磷酸二氢钠或焦磷酸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润滑剂、偶联剂,所述的润滑剂包括硅烷聚合物、固体石蜡、液体石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硅酮粉、甲撑双硬脂酸酰胺或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2.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备料:
Figure FSB00000832702400031
所述的高岭土为超细级,平均粒径在0.2-1μm;
(2)利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高岭土,进行偶联,然后将除玻璃纤维的原料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从高混机中导出,然后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同时玻璃纤维采取侧喂加料,螺杆机的转速为180-600rpm,温度为240-280℃,即得到产品。
CN2009101972438A 2009-10-15 2009-10-15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2438A CN101787183B (zh) 2009-10-15 2009-10-15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2438A CN101787183B (zh) 2009-10-15 2009-10-15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7183A CN101787183A (zh) 2010-07-28
CN101787183B true CN101787183B (zh) 2012-11-07

Family

ID=4253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724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7183B (zh) 2009-10-15 2009-10-15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71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065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聚碳酸酯/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275A (zh) * 2010-08-12 2010-12-15 东莞市信诺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4271B (zh) * 2010-09-02 2012-07-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环保阻燃pbt/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220B (zh) * 2010-12-10 2012-08-08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装饰圈用聚酯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824B (zh) * 2010-12-28 2015-03-2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增强耐翘曲pbt/pt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0872A (zh) * 2011-01-31 2011-07-13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易喷涂、高耐热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4717A (zh) * 2011-11-24 2012-04-25 南京鸿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增韧聚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32855B (zh) * 2012-02-15 2013-06-19 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注塑级增韧剂、增韧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注塑级增韧剂的制备方法
CN103589128A (zh) * 2012-08-13 2014-02-19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增强聚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987A (zh) * 2012-10-17 2014-05-07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低翘曲改性聚苯硫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7460A (zh) * 2012-12-12 2013-03-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级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505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杯壳体用轻质耐磨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42727A1 (ja) * 2014-09-18 2016-03-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押出樹脂板
CN104356623B (zh) * 2014-09-30 2017-01-11 广东天保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翘曲变形的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52093A (zh) * 2014-12-06 2015-03-25 常熟江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CN104559105B (zh) * 2014-12-09 2016-09-21 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d打印的低收缩高强度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93768B (zh) * 2014-12-23 2018-01-26 深圳市科罗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59114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058A (zh) * 2015-09-25 2015-12-23 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头盔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355A (zh) * 2015-12-25 2016-06-29 上海胜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防翘曲玻纤增强的pbt/pc合金材料
WO2018021002A1 (ja) * 2016-07-29 2018-02-01 ウィンテック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6280369A (zh) * 2016-08-23 2017-01-04 陈晓锋 一种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80370A (zh) * 2016-08-23 2017-01-04 陈晓锋 一种新型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36640A (zh) * 2016-08-26 2017-01-18 青岛海尔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pc/pbt合金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811A (zh) * 2016-09-29 2017-02-08 芜湖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基于高岭土改性的汽车空调鼓风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6452A (zh) * 2016-10-26 2017-03-15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韧剂、超韧pbt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961A (zh) * 2016-12-14 2017-05-17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高喷漆良率滑石粉填充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225A (zh) * 2017-03-23 2017-07-14 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纳米成型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353606A (zh) * 2017-06-29 2017-11-17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低翘曲玻纤增强pbt组合物
CN107446331A (zh) * 2017-07-24 2017-12-08 合肥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阻燃pc/pet/纳米高岭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302A (zh) * 2018-09-30 2019-02-15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翘曲高抗冲玻纤增强pbt/pc/abs三元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041668A (zh) * 2019-03-29 2019-07-23 苏州威瑞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刚性增强无卤阻燃ptt/pc合金材料
WO2021045124A1 (ja) * 2019-09-05 2021-03-11 東洋紡株式会社 無機強化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11286163A (zh) * 2020-02-14 2020-06-16 中广核瑞胜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阻燃低翘曲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500A (zh) * 2020-08-10 2020-11-10 南京跃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961341B (zh) * 2020-08-25 2022-10-21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定架及墙壁开关
CN112592565A (zh) * 2020-11-19 2021-04-02 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玻纤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5404B (zh) * 2020-11-25 2022-03-0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强度、低翘曲和高热变形温度的玻纤增强pbt/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04703B (zh) * 2021-03-16 2022-04-08 苏州汇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高回弹导热硅胶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8051B (zh) * 2021-05-25 2022-12-09 浙江普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的夜光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917B (zh) * 2021-11-12 2023-07-1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良外观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196A (zh) * 2004-05-12 2005-11-16 东丽株式会社 聚合物合金、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CN101056940A (zh) * 2004-11-11 2007-10-17 巴斯福股份公司 由聚酯和线性低聚碳酸酯组成的聚合物共混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196A (zh) * 2004-05-12 2005-11-16 东丽株式会社 聚合物合金、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CN101056940A (zh) * 2004-11-11 2007-10-17 巴斯福股份公司 由聚酯和线性低聚碳酸酯组成的聚合物共混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065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聚碳酸酯/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777065B (zh) * 2017-11-15 2021-07-23 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聚碳酸酯/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7183A (zh) 201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7183B (zh)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玻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649094B (zh) 阻燃abs/pvc/pet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26759A (ko) 반도체 칩 트레이용 폴리페닐렌옥사이드 또는폴리페닐렌에테르계 복합 수지 조성물
CN102532849B (zh) 一种pc/asa/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2566B (zh) 一种低烟密度含卤阻燃增强pbt/pet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48617A (zh) 玻璃纤维/矿物复合增强改性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5405B (zh) 一种低烟密度无卤阻燃增强pbt/pet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60103A (zh) 一种低温韧性良好的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651A (zh) 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4384A (zh) 低翘曲高机械性能无卤阻燃增强的pbt材料及其制法
CN106147185A (zh) 含多维碳纳米材料的导电聚碳酸酯基粒料、其制法及应用
CN103467958B (zh) 无机填料增强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612B (zh) 一种高流动性耐析出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7974A (zh) 一种abs/埃洛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60154A1 (zh) 一种pbt/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27830A (zh) 一种abs/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459B (zh) 一种低翘曲、高光泽、高韧性的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31384A (zh) 一种高光泽低翘曲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7813A (zh)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2838B (zh) 一种无卤型低翘曲低线膨胀系数挤出级薄壁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563186A (zh) 一种低翘曲、高表面光泽度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
CN102372916A (zh) 一种低模垢的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504B (zh) 一种低气味阻燃pc/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343A (zh) 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聚苯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4476B (zh) 一种工程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Wenqiang

Inventor after: Su Chenguang

Inventor after: Luo Minghua

Inventor after: Li Rongqun

Inventor after: Xin Minqi

Inventor before: Li Wenqiang

Inventor before: Luo Minghua

Inventor before: Li Rongqun

Inventor before: Xin Minq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 WENQIANG LUO MINGHUA LI RONGQUN XIN MINQI TO: LI WENQIANG SU CHENGUANG LUO MINGHUA LI RONGQUN XIN MINQ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