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057A -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9057A
CN101779057A CN200880025598A CN200880025598A CN101779057A CN 101779057 A CN101779057 A CN 101779057A CN 200880025598 A CN200880025598 A CN 200880025598A CN 200880025598 A CN200880025598 A CN 200880025598A CN 101779057 A CN101779057 A CN 101779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running shaft
shaft
working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5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9057B (zh
Inventor
大石明文
村山拓仁
畑慎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79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9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0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4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with a shaft carrying a number of rotatable transmission members, e.g. gears, each of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shaft by a clutching member or members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hub of the transmission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7/00Systems of clutches, or clutches and couplings, comprising devices of types grouped under at least two of the preceding guide head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48/0206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in 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6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s
    • F16H61/0267Layout of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s, e.g.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16H61/0269Layout of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s, e.g. arrangement of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low integration or small number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21Valves for clutch control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1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43/18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riction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30Systems of a plurality of automatic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our forward sp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进行平稳的换档并且结构简单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第一液压式离合器(70)在第一档中为连接状态,而在第二档中为切断状态。第二液压式离合器(66)在第二档为连接状态,而在第一档中为切断状态。第一液压式离合器(70)具有第一工作室(137)。第二液压式离合器(66)具有第二工作室(133)。在第一工作室(137)和第二工作室(133)分别设置有未设置阀的油液排出路径(70a)、(66a)。

Description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过作为变速用的离合器使用多个液压式离合器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图33是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50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33所示,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500具备主轴501和副轴502。在主轴501上设置有齿数根据变速比而分别不同的1档驱动齿轮503、2档驱动齿轮504和3档驱动齿轮505。另一方面,在副轴502上设置有1档从动齿轮506、2档从动齿轮507和3档从动齿轮508。1档从动齿轮506与1档驱动齿轮503啮合。2档从动齿轮507与2档驱动齿轮504啮合。3档从动齿轮508与3档驱动齿轮505啮合。
1档驱动齿轮503能够相对于主轴501旋转。在主轴501和1档驱动齿轮503之间,设置有1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在选择1档时,连接该1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由此,主轴501和1档驱动齿轮503连接。结果,动力能够通过1档驱动齿轮503和1档从动齿轮506从主轴501向副轴502传递。
2档从动齿轮507能够相对于副轴502旋转。在2档从动齿轮507和副轴502之间,设置有2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1。当从1档向2档换档时,切断1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并且连接2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1。由此,1档驱动齿轮503能够相对于主轴501旋转。并且,2档驱动齿轮507和副轴502连接。结果,动力能够通过2档驱动齿轮504和2档从动齿轮507从主轴501向副轴502传递。
3档从动齿轮508也与2档从动齿轮507同样,能够相对于副轴502旋转。在3档从动齿轮508和副轴502之间,设置有3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2。当从2档向3档换档时,切断2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1,并且连接3档用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2。由此,2档从动齿轮507能够相对于主轴501旋转。并且,3档驱动齿轮508和副轴502连接。结果,动力能够通过3档驱动齿轮505和3档从动齿轮508从主轴501向副轴502传递。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0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500中,通过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512的离合来进行换档。于是,在换档时,需要使被切断的油压多板式离合器的残压迅速地下降。因此,如图34所示,设置有对向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512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的滑阀520、521,以及对来自油压多板式离合器510~512的工作油的排出进行控制的滑阀522、523。通过与被切断的油压多板式离合器相对应地使该控制阀522、523驱动,能够使被切断的油压多板式离合器的残压迅速地下降。于是,能够平稳的换档。
但是,在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500中,需要设置滑阀520、521,并且设置控制阀522、523。因此,存在需要的阀的数量变多、结构复杂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平稳的换档、并且结构简单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是以有级的方式进行至少包含第一档和第二档的多个档的切换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本发明涉及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包括:油泵、第一液压式离合器、第二液压式离合器、阀、第一油压排出路径、和第二油压排出路径。油泵供给油液。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具有第一工作室。从油泵对第一工作室供给油液。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在第一档中为连接状态。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在第二档中为切断状态。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具有第二工作室。从油泵对第二工作室供给油液。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在第二档中为连接状态。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在第一档中为切断状态。阀改变油泵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一油压排出路径与第一工作室连接。第一油压排出路径排出第一工作室内的油液。第二油压排出路径与第二工作室连接。第二油压排出路径排出第二工作室内的油液。在第一和第二油压排出路径中均没有设置阀。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具备上述本发明涉及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平稳地进行换档并且结构简单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踏板型车辆(scooter)的左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的截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的旋转轴配置的示意的部分截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下游侧离合器组的结构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表示油液线路的概念图。
图8是用于说明滤油器等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用于对变速装置的1档时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对变速装置的2档时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对变速装置的3档时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对变速装置的4档时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机动脚踏型车(moped)的左侧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机动脚踏型车的右侧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的截面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下游侧离合器组的结构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下游侧离合器组的结构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下游侧离合器组的结构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1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例2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3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4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变形例5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变形例6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7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8是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单元的截面图。
图29是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单元的概略侧视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下游侧离合器组的机构的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截面图。
图32是变形例8的发动机单元的示意的油压电路图。
图33是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34是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的油液线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踏板型车辆(车辆)
2 机动脚踏型车(车辆)
3 机动二轮车(车辆)
31 变速装置(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
59 第二离合器(第三液压式离合器)
59a 工作室(第三工作室)
59b 泄漏孔(第三油压排出路径)
66 第四离合器(第二液压式离合器)
70 第三离合器(第一液压式离合器)
66a 泄漏孔(第一油压排出路径)
70a 泄漏孔(第二油压排出路径)
133 工作室(第二工作室)
137 工作室(第一工作室)
140 油泵
143 阀
144 第一供油路径
145 第二供油路径
146 第三供油路径(144+145+146:油压供给路径)
148 内部路径(第一连通路径)
149 内部路径(第二连通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例子,以图1所示的踏板型车辆1为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摩托车”不限定于踏板型车辆。“摩托车”是所谓广义的摩托车的意思。具体而言,在本说明书中,“摩托车”是指通过使车辆倾斜而进行方向转换的所有车辆。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由多个车轮构成。具体而言,“摩托车”可以是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由相互相邻地配置的2个车轮构成的车辆,在“摩托车”中至少包含狭义的摩托车、踏板型车辆、机动脚踏型车辆和越野(off-road)型车辆。
(踏板型车辆1的概略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踏板型车辆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从坐在踏板型车辆1的车座14上的驾驶者来看的方向。
踏板型车辆1包括车体架10。车体架10具有未图示的头管。头管在车辆的前方部分稍微往下方倾斜并向前方延伸。在头管中,能够旋转地插入有未图示的转向轴。在转向轴的上端部设置有车把12。另一方面,在转向轴的下端部连接有前叉15。在前叉15的下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作为从动轮的前轮16。
在车体架10上安装有车体罩13。车体架10的一部分由该车体罩13覆盖。车体罩13具有挡风罩27。车辆的前表面被该挡风罩27覆盖。此外,车体罩13具有配置成比挡风罩27更靠后方并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的脚踏台17。在脚踏台17上形成有脚踏面17a。踏板型车辆1的驾驶者的脚能够踏在该脚踏面17a上。
在左右两侧的脚踏台17之间,配置有构成车体罩13的一部分的中心罩26。中心罩26形成为从脚踏台17的脚踏面17a向上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隧道状。在车体罩13的比中心外罩26更靠后方的部分,安装有驾驶者坐的车座14。另外,在车辆的大致中央,在车体架10上安装有侧支架23。
发动机单元20以能够摇动的方式悬架在车体架10上。具体而言,发动机单元20是整体摆动式(swing unit type)的发动机。在发动机单元20中,一体结合有发动机托架21。发动机单元20通过该发动机托架21能够摇动地安装在车体架10的枢轴19上。此外,在发动机单元20上安装有缓冲单元22的一端。缓冲单元22的另一端安装在车体架10的后部。通过该缓冲单元22,能够抑制发动机单元20的摇动。
发动机单元20具备对发动机单元20产生的动力进行输出的输出轴33(参照图2)。后轮18安装在该输出轴33上。由此,后轮18由在发动机单元20中产生的动力驱动。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后轮18构成驱动轮。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输出轴33设置有车速传感器88。具体而言,车速传感器88对与输出轴33一起旋转的第十四齿轮80设置。但是,车速传感器88既可以对输出轴33以外的旋转轴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相对于输出轴33以一定的转速比旋转的其他的部件上。
(发动机单元20的结构)
图2是发动机单元20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发动机单元2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单元20包括发动机30、和变速装置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发动机30为单缸发动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发动机30不限定于单缸发动机。发动机30例如也可以是双缸发动机等的多缸的发动机。
-发动机30-
发动机30包括曲轴箱32、汽缸体37、汽缸盖40和曲轴34。在曲轴箱32的内部,划分形成有曲轴室35。在汽缸体37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向曲轴室35开口的汽缸38。在汽缸体37的前端,安装有汽缸盖40。在曲轴室35配置有沿着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曲轴34。在曲轴34上安装有连杆36。在连杆36的前端,安装有配置于汽缸38内的活塞39。通过该活塞39和汽缸体37以及汽缸盖40划分形成有燃烧室41。在汽缸盖40安装有火花塞42使得前端的点火部位于燃烧室41。
图3是表示脚踏起动器100和起动机101的发动机单元20的部分截面图。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发动机单元20中,设置有脚踏起动器100。踏板型车辆1的驾驶者,通过操作该脚踏起动器100能够使发动机30起动。
脚踏起动器100具有脚蹬起动踏板24。脚蹬起动踏板24,如图1所示,在比曲轴34更靠后方并且上方,配置于曲轴箱32的左侧。如图3所示,脚蹬起动踏板24安装在脚蹬起动轴(kick shaft)102上。在脚蹬起动轴102和曲轴箱32之间,设置有压缩盘簧103。该压缩盘簧103对通过驾驶者的操作而旋转的脚蹬起动轴102赋予反转方向的作用力。此外,在脚蹬起动轴102设置有齿轮104。另一方面,在轴105不能旋转地设置有齿轮106。齿轮104与该齿轮106啮合。脚蹬起动轴102的旋转通过该齿轮104等传递到曲轴34。
在轴105形成有棘轮107。在轴105的形成有棘轮107的部分,安装有棘轮108。当轴105旋转时,棘轮108被棘轮107引导而向轴105的轴方向右侧移动。另一方面,当轴105由于压缩盘簧103的作用力而向反方向旋转时,棘轮108被棘轮107引导而向轴105的轴方向左侧移动。
在棘轮108的右侧端面,形成有卡合部109。另一方面,在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轴105的齿轮111的左侧端面形成有卡合部110。棘轮108的卡合部109,在棘轮108向右方向移动时与卡合部110卡合。由此,在棘轮108向右方向移动时,轴105的旋转传递到齿轮111。齿轮111与形成于平衡器轴115的齿轮116啮合。此外,齿轮116与形成于曲轴34上的齿轮117啮合。由此,齿轮111的旋转通过平衡器轴115传递到曲轴34。由此,当脚蹬起动踏板24被操作时,曲轴34旋转,发动机30被起动。
另外,脚蹬起动轴102在俯视时,以横跨变速装置31的方式向车辆中央侧延伸。即,如图3所示,脚蹬起动轴102被配置成从车宽度方向的左侧向车辆中央侧延伸,与变速装置31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并列。
此外,在发动机30还设置有起动机101。起动机101对曲轴箱32安装。该起动机101的旋转通过齿轮120、121和122传递到曲轴34。由此,通过驾驶者的操作起动机101被驱动,由此发动机30起动。
-发电机45-
在曲轴箱32的右侧,安装有发电机罩43。通过该发电机罩43和曲轴箱32,划分形成有发电机室44。
曲轴34的右侧端部从曲轴室35突出,到达发电机室44。在发电机室44内,在曲轴34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发电机45。发电机45包括内部部件(inner)45a和外部部件(outer)45b。内部部件45a被安装成不能相对于曲轴箱32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45b安装在曲轴34的右侧端部。外部部件45b与曲轴34一起旋转。由此,当曲轴34旋转时,外部部件45b与内部部件45a相对地旋转。由此进行发电。另外,在外部部件45b设置有风扇46。通过该风扇46与曲轴34一起旋转,进行发动机30的冷却。
在曲轴箱32的左侧安装有变速装置罩50。通过该变速装置罩50和曲轴箱32,划分形成有位于曲轴箱32的左侧的变速装置室51。
-变速装置31的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4对变速装置31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变速装置31是具备输入轴52和输出轴33的4档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变速装置31是动力通过多个变速齿轮对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的所谓齿轮系型的有级式变速装置。
如图2所示,曲轴34的左侧端部,从曲轴室35突出,到达变速装置室51。曲轴34兼作变速装置31的输入轴52。
~旋转轴结构~
变速装置31包括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和输出轴33。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输出轴33分别与输入轴52平行地配置。
在图5中,附图标记C1、C2、C3、C4、C5分别表示输入轴52的轴线、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输出轴33的轴线。如图5所示,输入轴52、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输出轴33,在侧视时,在与输入轴52的轴方向垂直的大致水平方向上排列。更加具体而言,输入轴52的轴线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和输出轴33的轴线C5,在侧视时,在大致水平的直线上排列。通过这样配置各旋转轴,能够使输入轴52和输出轴33之间的距离比较长。另外,在图5中,附图标记94表示空转齿轮。附图标记95表示起动器用的单向齿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分别分开设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也可以是共用的。换言之,也可以对第三旋转轴64安装后轮18。
~上游侧离合器组81~
在输入轴52设置有上游侧离合器组81。上游侧离合器组81包括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第一离合器55配置得比第二离合器59更靠右侧。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分别由离心离合器构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分别由鼓式的离心离合器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第二离合器59也可以是离心离合器以外的离合器。例如,第二离合器59也可以是液压式离合器。
第一离合器55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56、和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57。内部部件56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入轴52旋转。因此,内部部件56与输入轴52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57相对于输入轴52能够旋转。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大时,通过作用于内部部件56的离心力,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接触。由此第一离合器55连接。另一方面,在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时,当其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小时,作用于内部部件56的离心力变弱,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分离。由此第一离合器55被切断。
第二离合器59包括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0、和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1。内部部件60被设置为不能相对于后述的第十一齿轮62旋转。当输入轴52旋转时,其旋转通过第一变速齿轮对86、第一旋转轴53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传递到内部部件60。因此,内部部件60与输入轴52的旋转一起旋转。外部部件61相对于输入轴52能够旋转。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大时,通过作用于内部部件60的离心力,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接触。由此第二离合器59连接。另一方面,在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时,当其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小时,作用于内部部件60的离心力变弱,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分离。由此第二离合器59被切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外部部件57和外部部件61由相同的部件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部件构成外部部件57和外部部件61。
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和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换言之,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内部部件56的旋转速度、和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比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慢。更加具体地说明,第一离合器55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为第一旋转速度以上时连接。另一方面,第一离合器55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不足第一旋转速度时变为切断状态。第二离合器59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为比上述第一旋转速度快的第二旋转速度以上时连接。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不足第二旋转速度时变为切断的状态。
在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设置有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57旋转的第一齿轮58。第一齿轮58与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旋转轴53设置有第二齿轮63。第二齿轮63与第一齿轮58啮合。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63构成第一变速齿轮对8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速齿轮对86构成第一速的变速齿轮对。
第二齿轮63是所谓单向齿轮。具体而言,第二齿轮63将第一齿轮58的旋转传递到第一旋转轴53。另一方面,第二齿轮63不将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传递到输入轴52。即,第二齿轮63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
在作为第二离合器59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0,设置有第十一齿轮62。第十一齿轮62与内部部件60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旋转轴53设置有第十二齿轮65。第十二齿轮65与第十一齿轮62啮合。第十二齿轮65和第十一齿轮62构成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四变速齿轮对83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不同的齿轮比。具体而言,第四变速齿轮对83具有比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小的齿轮比。第四变速齿轮对83构成第二速的变速齿轮对。
上述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位于第一变速齿轮对86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之间。换言之,上述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配置于第一变速齿轮对86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十二齿轮65兼具作为第九齿轮87的功能。换言之,第十二齿轮65和第九齿轮87是共用的。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的第十齿轮75。第十齿轮75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也兼具作为第十二齿轮65的功能的第九齿轮87与第十齿轮75啮合。兼具作为第十二齿轮65的功能的第九齿轮87和第十齿轮75构成第一传递齿轮对84。
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的第七齿轮74。第七齿轮74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八齿轮78。第三旋转轴64与第八齿轮78一起旋转。第七齿轮74和第八齿轮78互相啮合。第七齿轮74和第八齿轮78构成第二传递齿轮对85。
第八齿轮78是所谓单向齿轮。具体而言,第八齿轮78将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八齿轮78不将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即,第八齿轮78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
但是,在本发明中,第八齿轮78不是必须为所谓单向齿轮。例如,也可以将第八齿轮78作成通常的齿轮,将第七齿轮74作成所谓单向齿轮。换言之,也可以使第七齿轮74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第七齿轮74将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传递到第八齿轮78、而不将第八齿轮78的旋转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下游侧离合器组82~
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下游侧离合器组82。下游侧离合器组82位于上游侧离合器组81的后方。如图2所示,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换言之,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的位置。
下游侧离合器组82包括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比第三离合器70更靠右侧。因此,第一离合器55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所处的方向和第四离合器66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所处的方向相同。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也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具体而言,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也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分别由所谓液压式离合器构成。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1中,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分别由盘式的液压式离合器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也可以是液压式的离合器以外的离合器。例如,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也可以是离心离合器。但是,优选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为液压式离合器。
这样,在本发明中,第一离合器55是离心离合器,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中的至少一个是液压式离合器即可。在此限制下,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既可以是鼓式或盘式的离心离合器,也可以是鼓式或者盘式的液压式离合器。但是,优选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中的2个以上为液压式离合器。特别地,优选第二离合器59为离心离合器,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为液压式离合器。并且,优选将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在相同的旋转轴上,将作为离心离合器的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配置在不同的旋转轴上。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离心离合器”是指如下离合器:具有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在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旋转速度为规定的旋转速度以上时,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卡合而连接,另一方面,在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旋转速度不足规定的旋转速度时,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分离而被切断。
在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换言之,在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内部部件71的旋转速度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内部部件67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比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慢。
第三离合器70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71、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72。内部部件71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因此,内部部件71与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72,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能够旋转。在第三离合器70不连接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轴54旋转时,内部部件71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72不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在第三离合器70连接的状态下,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双方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
在作为第三离合器70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72安装有第五齿轮73。第五齿轮73与外部部件72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六齿轮77。第六齿轮77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互相啮合。因此,外部部件72的旋转通过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构成第三变速齿轮对91。第三变速齿轮对91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齿轮比不同的齿轮比。
第三变速齿轮对91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位于与第四变速齿轮83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三变速齿轮对91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位于左侧。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也同样地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位于左侧。
另外,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换言之,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具体而言,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第四离合器66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7、和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8。内部部件67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因此,内部部件67与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68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能够旋转。在第四离合器66不连接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轴54旋转时,内部部件67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68不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在第四离合器66连接的状态下,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双方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
在作为第四离合器66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8,安装有第三齿轮69。第三齿轮69与外部部件68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四齿轮76。第四齿轮76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第三齿轮69和第四齿轮76互相啮合。因此,外部部件68的旋转通过第三齿轮69和第四齿轮76被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四齿轮76和第三齿轮69构成第二变速齿轮对90。第二变速齿轮对90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不同的齿轮比。
上述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位于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之间。换言之,上述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在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之间。
第二变速齿轮对90相对于第四离合器66位于与第一变速齿轮86相对于第一离合器55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二变速齿轮对90相对于第四离合器66位于右侧。第一变速齿轮对86也同样地相对于第一离合器55位于右侧。
另外,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换言之,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具体而言,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十三齿轮79。第十三齿轮79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比第四齿轮76、第六齿轮77更靠左侧。第十三齿轮79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输出轴33设置有不能相对于输出轴33旋转的第十四齿轮80。换言之,第十四齿轮80与输出轴33一起旋转。由该第十四齿轮80和第十三齿轮79构成第三传递齿轮对98。通过该第三传递齿轮对98,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被传递到输出轴33。
~下游侧离合器组82的详细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6~图8对下游侧离合器组82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
在第三离合器70设置有片(plate)组136。片组136包括多个摩擦片134和多个离合器片135。多个摩擦片134与多个离合器片135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层叠在车宽度方向上。摩擦片134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72旋转。另一方面,离合器片135不能相对于内部部件71旋转。
内部部件71相对于外部部件72能够旋转。在内部部件71的与外部部件72在车宽度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压力片163。压力片163由压缩盘簧92向车宽度方向右侧施力。即,压力片163由压缩盘簧92向轮毂(boss)部162侧施力。
在轮毂部162和压力片163之间,划分形成有工作室137。在工作室137中装满油液。当该工作室137内的油压变高时,压力片163变位到远离轮毂部162的方向。由此,压力片163和内部部件71之间的距离变短。于是,片组136变为相互压接的状态。结果,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一起旋转,第三离合器70变为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当工作室137内的压力变低时,压力片163通过压缩盘簧92变位到轮毂部162侧。由此,片组136的压接状态被解除。结果,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均能够相对地旋转,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
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第三离合器70形成有与工作室137连通的微少的泄漏孔。此外,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之间没有被密封。由此,在离合器70被切断时,能够迅速地将工作室137内的油液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离合器70的响应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从上述泄漏孔或内部部件71与外部部件72之间的间隙飞散出的油液,能够有效地对其他滑动部位进行润滑。
在第四离合器66设置有片组132。片组132包括多个摩擦片130和多个离合器片131。多个摩擦片130和多个离合器片131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在车宽度方向上层叠。摩擦片130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68旋转。另一方面,离合器片131不能相对于内部部件67旋转。
内部部件67相对于外部部件68能够旋转并且在车宽度方向能够变位。在内部部件67的与外部部件68在车宽度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压力片161。压力片161由压缩盘簧89向车宽度方向左侧施力。即,压力片161由压缩盘簧89向轮毂部162侧施力。
在轮毂部162和压力片161之间,划分形成有工作室133。在工作室133中装满油液。当该工作室133内的油压变高时,压力片161变位到远离轮毂部162的方向。由此,压力片161和内部部件67之间的距离变短。于是,片组132变为互相压接的状态。结果,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能够一起旋转,第四离合器66变为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当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变低时,压力片161由于压缩盘簧89而向轮毂部162侧变位。由此,片组132的压接状态被解除。结果,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能够一起相对地旋转,第四离合器66被切断。
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第四离合器66形成有与工作室133连通的微少的泄漏孔。此外,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之间没有被密封。由此,在离合器66被切断时,能够迅速地将工作室133内的油液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离合器66的响应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从上述泄漏孔或内部部件67与外部部件68之间的间隙飞散出的油液,能够有效地对其他滑动部位进行润滑。
~供油路径139~
如图7所示,第四离合器66的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和第三离合器70的工作室137内的压力,由油泵140赋予并且进行调整。如图7所示,在曲轴室35的底部,形成有油液积存部99。在该油液积存部99中浸泡有在图8中也表示的过滤器141。过滤器141与油泵140连接。通过驱动油泵140,积存在油液积存部99中的油液经由该过滤器141被往上吸。
在第一供油路径144的途中,设置有安全阀147。被往上吸的油液在净油器142中被净化,利用安全阀147被调整到规定的压力。其后,向曲轴34、汽缸盖40内的滑动部供给被净化的油液的一部分。此外,也向第四离合器66的工作室133和第三离合器70的工作室137供给被净化的油液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从净油器142延伸的第一供油路径144上连接有第二供油路径145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第二供油路径145从阀143经过曲轴箱32侧,从第二旋转轴54的右端部向第二旋转轴54内延伸。并且,第二供油路径145到达工作室133。由此,经由第二供油路径145向工作室133供给油液,调节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另一方面,第三供油路径146从阀143经过变速装置罩50侧,从第二旋转轴54的左端部向第二旋转轴54内延伸。并且,第三供油路径146到达工作室137。由此,经由第三供油路径146向工作室137供给油液。
在第一供油路径144、第二供油路径145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的连接部设置有阀143。通过该阀143能够进行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之间的开闭、以及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之间的开闭。
在阀143上,如图6所示,安装有用于驱动阀143的电动机150。利用该电动机150驱动阀143,由此进行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离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油泵140、阀143、电动机150来构成对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施加油压的致动器103。并且,该致动器103由图6所示的ECU138控制,由此能够将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断开。具体而言,致动器103对工作室133和工作室137适宜地施加油压,由此,进行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离合。
当进行更加具体地说明时,如图6所示,在ECU138连接有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和车速传感器88。作为控制部的ECU138根据被该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检测出的节流门开度、和由车速传感器88检测出的车速中的至少一方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的时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部的ECU138根据由该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检测出的节流门开度、和由车速传感器88检测出的车速这两者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具体而言,ECU138基于将从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输出的节流门开度、和从车速传感器88输出的车速应用于从存储器113读出的V-N线图而得到的信息,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阀143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阀143上形成有用于开通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的内部路径148;以及用于开通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的内部路径149。通过电动机150使阀143进行旋转,由此利用上述内部路径148、149,能够选择三个状态(position)中的任意一个,该三个状态分别为: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开通、但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被切断的状态;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开通、但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被切断的状态;以及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被切断、并且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也被切断的状态。由此,能够选择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双方都被切断的状态、第四离合器66被连接但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的状态、或者第四离合器66被切断但第三离合器70被连接的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变速装置3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9~图12对变速装置31的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起动时,1档~
首先,当发动机30起动时,曲轴34(=输入轴52)开始旋转。第一离合器55的内部部件56与输入轴52一起旋转。因此,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为规定的旋转速度(=第一旋转速度)以上,当对内部部件56施加规定以上大小的离心力时,如图9所示,第一离合器55连接。当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第一变速齿轮对86与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一起进行旋转。由此,输入轴52的旋转被传递到第一旋转轴53.
第九齿轮87与第一旋转轴53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第一传递齿轮对84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通过第一传递齿轮对84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七齿轮74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第二传递齿轮对85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二传递齿轮对85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十三齿轮79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第三传递齿轮对98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传递到输出轴33。
这样,在踏板型车辆1起动时,即1档时,如图9所示,旋转通过第一离合器55、第一变速齿轮对86、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2档~
在上述1档时,与第九齿轮87共用的第十二齿轮65与第一旋转轴53一起进行旋转。因此,与第十二齿轮65啮合的第十一齿轮62、和第二离合器59的内部部件60也一起进行旋转。因此,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上升时,第二离合器59的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也上升。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成为比上述第一旋转速度快的第二旋转速度以上时,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也上升与此相当的量,如图10所示,第二离合器59连接。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比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小。因此,第十二齿轮65的旋转速度比第二齿轮63的旋转速度快。所以,旋转通过第四变速齿轮对83从输入轴52向第一旋转轴53传递。另一方面,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不能通过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而传递到输入轴52。
从第一旋转轴53向输出轴33的旋转力的传递,与上述1档时同样,通过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而进行。
这样,2档时,如图10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3档~
在上述2档时,当曲轴34(=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第二旋转速度快,并且车速成为规定的车速以上时,如图11所示,阀143被驱动,第三离合器70连接。因此,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旋转开始。这里,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齿轮比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齿轮比小。因此,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第六齿轮77的旋转速度变得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第八齿轮78的旋转速度快。因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三变速齿轮对91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不能通过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与上述1档时、2档时同样,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向输出轴33传递。
这样,3档时,如图11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三离合器70、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4档~
在上述3档时,当曲轴34(=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进一步变快,并且车速也进一步变快时,如图12所示,阀143被驱动,第四离合器66连接。另一方面,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因此,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旋转开始。此处,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齿轮比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齿轮比小。因此,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第四齿轮76的旋转速度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第八齿轮78的旋转速度快。因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二变速齿轮对90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不能通过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与上述1档时~3档时同样,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向输出轴33传递。
这样,4档时,如图12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四离合器66、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实施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以踏板型车辆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摩托车并不限定于踏板型车辆。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实施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以所谓机动脚踏型车(moped)2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图4、图7和图9~图12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进行参考。
(机动脚踏型车2的概略结构)
首先参照图13和图14对机动脚踏型车2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前后方向的方向是指,从坐在机动脚踏型车2的车座14上的驾驶者来观看的方向。
如图14所示,机动脚踏型车2具备车体架10。车体架10具有头管(未图示)。头管在车辆的前方部分稍微往下方倾斜且向前方延伸。在头管中能够旋转地插入有未图示的转向轴。在转向轴的上端部,设置有车把12。另一方面,在转向轴的下端部,连接有前叉15。在前叉15的下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作为从动轮的前轮16。
在车体架10上安装有车体罩13。车体架10的一部分被该车体罩13覆盖。在车体罩13上安装有驾驶者坐的车座14。此外,在车辆的大致中央,在车体架10上安装有侧支架23。
在车体架10上悬架有发动机单元20。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单元20固定在车体架10上。即,发动机单元20是所谓的硬式(rigid type)的发动机单元。上述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20为在前后方向比较长的类型,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20为在前后方向比较短的类型。具体而言,上述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单元20的变速装置31是输入轴52和输出轴33之间的距离比较长的类型,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20的变速装置31是输入轴52和输出轴33之间的距离比较短的类型。因此,本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单元20在要求比踏板型车辆高的运动性能的机动脚踏型车、越野车、公路车(on-road)等中特别有用。
在车体架10上安装有向后方延伸的后臂28。后臂28能够以枢轴(pivot)25为中心摇动。在后臂28的后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8。该后轮18通过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与变速装置31的输出轴33连接。由此,后轴18被发动机单元20驱动。此外,在后臂28的后端部安装有缓冲单元22的一端。缓冲单元22的另一端安装在车体架10上。通过该缓冲单元22能够抑制后臂28的摇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输出轴33设置有车速传感器88。具体而言,车速传感器88对与输出轴33一起旋转的第十四齿轮80设置。但是,车速传感器88也可以对输出轴33以外的旋转轴设置,还可以设置在相对于输出轴33以一定的转速比进行旋转的其他部件。
(发动机单元20的结构)
图16是发动机单元20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发动机单元2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发动机单元20包括发动机30、变速装置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发动机30是单缸发动机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发动机30不限定于单缸发动机。发动机30例如也可以是双缸发动机等的多缸的发动机。
-发动机30-
发动机30包括曲轴箱32、汽缸体37、汽缸盖40、曲轴34。在曲轴箱32的内部,划分形成有曲轴室35。在汽缸体37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向曲轴室35开口的汽缸38。在汽缸体37的前端,安装有汽缸盖40。在曲轴室35配置有在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曲轴34。在曲轴34上安装有连杆36。在连杆36的前端安装有配置于汽缸38内的活塞39。通过该活塞39和汽缸体37、汽缸盖40,划分形成有燃烧室41。在汽缸盖40安装有火花塞42使得前端的点火部位于燃烧室41。
图17是表示脚踏起动器100和起动机101的发动机单元20的部分截面图。如图14和图17所示,在发动机单元20,设置有脚踏起动器100。机动脚踏型车2的驾驶者,通过操作该脚踏起动器100能够使发动机30起动。
脚踏起动器100具有脚蹬起动踏板24。脚蹬起动踏板24,如图14所示,在比曲轴34更靠后方并且下方配置于曲轴箱32的右侧。脚蹬起动踏板24安装在脚蹬起动轴102上。在脚蹬起动轴102和曲轴箱32之间,设置有压缩盘簧103。该压缩盘簧103对通过驾驶者的操作而旋转的脚蹬起动轴102赋予反转方向的作用力。此外,在脚蹬起动轴102上设置有齿轮104。另一方面,在轴105上能够旋转地设置有齿轮106。齿轮104与该齿轮106啮合。通过该齿轮104等,脚蹬起动轴102的旋转能够传递到曲轴34。此外,齿轮106与设置于轴127的齿轮123啮合。因此,齿轮104的旋转通过齿轮106和齿轮123传递到轴127。在轴127上设置有齿轮124。该齿轮124与设置于曲轴34的齿轮125啮合。由此,轴127的旋转通过齿轮124和齿轮125传递到曲轴34。因此通过驾驶者操作脚蹬起动踏板24,曲轴34进行旋转。
另外,在发动机30也设置有起动机101。起动机101对曲轴箱32安装。该起动机101的旋转通过齿轮120、121和126向曲轴34传递。由此,通过驾驶者的操作驱动起动机101,由此发动机30起动。
-平衡器轴115-
如图16所示,在发动机30设置有具有平衡器轴115的平衡器115A。在平衡器轴115设置有齿轮118。齿轮118与设置于曲轴34的齿轮119啮合。由此,平衡器轴115与曲轴34一起旋转。如图16和图15所示,平衡器轴115的轴线C6配置在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2的附近。如图16所示,在从第一旋转轴53的轴方向看时,第一旋转轴53、第二齿轮63、或第九齿轮87的至少一部分与平衡器115A的至少一部分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处,特别地,平衡器轴115以在从第一旋转轴53的轴方向看时与第一旋转轴53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平衡器轴115在车宽度方向位于连杆36连接的曲轴34的中心部。另一方面,第一旋转轴53在车宽度方向位于右侧。平衡器轴115和第一旋转轴53在车宽度方向错开。换言之,平衡器轴115和第一旋转轴53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互相不重叠。
-发电机45-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曲轴箱32的左侧,安装有发电机罩43。通过该发电机罩43和曲轴箱32,划分形成有发电机室44。
曲轴34的左侧端部从曲轴室35突出,到达发电机室44。在发电机室44内,在曲轴34的左侧端部安装有发电机45。发电机45包括内部部件45a和外部部件45b。内部部件45a被安装成不能相对于曲轴箱32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45b安装在曲轴34的左侧端部。外部部件45b与曲轴34一起旋转。因此,当曲轴34旋转时,外部部件45b与内部部件45a相对地旋转。由此进行发电。
在曲轴箱32的右侧安装有变速装置罩50。通过该变速装置罩50和曲轴箱32,划分形成有位于曲轴箱32的左侧的变速装置室51。
-变速装置31的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4对变速装置31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变速装置31是具备输入轴52和输出轴33的4档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变速装置31是动力能够通过多个变速齿轮对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的所谓齿轮系型的有级式变速装置。
曲轴34的右侧端部,从曲轴室35突出,到达变速装置室51。曲轴34兼作变速装置31的输入轴52。
~旋转轴结构~
变速装置31包括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和输出轴33。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输出轴33分别与输入轴52平行地配置。
在图15中,附图标记C1、C2、C3、C4、C5分别表示输入轴52的轴线、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输出轴33的轴线。如图15所示,输入轴52、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这些旋转轴以在从侧面看时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换言之,输入轴52、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以输入轴52的轴线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在从侧面看时构成矩形的方式配置。
如图15所示,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和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中的至少一方不位于包含输入轴52的轴线C1和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的平面P上。详细地说,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相对于平面P位于一侧,与此相对,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相对于平面P位于另一侧。具体而言,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相对于平面P位于上侧,与此相对,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相对于平面P位于下侧。由此,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位于比较靠上侧的位置,第三旋转轴64位于比较靠下侧的位置。
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更靠前方。详细地说,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和输入轴52的轴线C1之间。
输出轴33的轴线C5,如图15所示,位于比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更靠上方并且更靠后方的位置。输出轴33的轴线C5在从侧面看时,位于由输入轴52的轴线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构成的假想矩形的外部。输出轴33的轴线C5,在从侧面看时,比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更靠后方。
另外,平面P向后方且在上方延伸。即,第二旋转轴54的轴线C3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线C1更高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分别分开设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也可以是共用的。换言之,也可以对第三旋转轴64安装后轮18。
~上游侧离合器组81~
如图16和图4所示,在输入轴52设置有上游侧离合器组81。上游侧离合器组81包括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第一离合器55配置成比第二离合器59更靠右侧。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分别由离心离合器构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分别由鼓式的离心离合器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第二离合器59也可以是离心离合器以外的离合器。例如,第二离合器59也可以是液压式离合器。
第一离合器55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56、和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57。内部部件56被设置为不能相对于输入轴52旋转。因此,内部部件56与输入轴52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57相对于输入轴52能够旋转。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大时,通过作用于内部部件56的离心力,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接触。由此第一离合器55连接。另一方面,在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连接的状态下旋转时,当该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小时,作用于内部部件56的离心力变弱,内部部件56和外部部件57分离。由此第一离合器55被切断。
第二离合器59包括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0、和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1。内部部件60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后述的第十一齿轮62旋转。当输入轴52进行旋转时,该旋转通过第一变速齿轮对86、第一旋转轴53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传递到内部部件60。因此,内部部件60与输入轴52的旋转一起旋转。外部部件61相对于输入轴52能够旋转。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大时,通过作用于内部部件60的离心力,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接触。由此第二离合器59连接。另一方面,在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连接的状态下旋转时,当该旋转速度变得比规定的旋转速度小时,作用于内部部件60的离心力变弱,内部部件60和外部部件61分离。由此第二离合器59被切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外部部件57和外部部件61以相同的部件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部件构成外部部件57和外部部件61。
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和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换言之,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内部部件56的旋转速度和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比第二离合器59连接时的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慢。更加具体地说明,第一离合器55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为第一旋转速度以上时连接。另一方面,第一离合器55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不足第一旋转速度时为切断状态。第二离合器59,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为比上述第一旋转速度快的第二旋转速度以上时连接。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在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不足第二旋转速度时为切断状态。
在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设置有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57旋转的第一齿轮58。第一齿轮58与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旋转轴53设置有第二齿轮63。第二齿轮63与第一齿轮58啮合。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63构成第一变速齿轮对8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速齿轮对86构成第一速的变速齿轮对。
第二齿轮63是所谓的单向齿轮。具体而言,第二齿轮63将第一齿轮58的旋转传递到第一旋转轴53。另一方面,第二齿轮63不将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传递到输入轴52。即,第二齿轮63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
在作为第二离合器59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0,设置有第十一齿轮62。第十一齿轮62与内部部件60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旋转轴53设置有第十二齿轮65。第十二齿轮65与第十一齿轮62啮合。第十二齿轮65和第十一齿轮62构成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四变速齿轮对83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不同的齿轮比。具体而言,第四变速齿轮对83具有比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小的齿轮比。第四变速齿轮对83构成第二速的变速齿轮对。
上述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位于第一变速齿轮对86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之间。换言之,上述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配置于第一变速齿轮对86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十二齿轮65兼具作为第九齿轮87的功能。换言之,第十二齿轮65和第九齿轮87是共用的。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的第十齿轮75。第十齿轮75与第二齿轮轴54一起旋转。也兼具作为第十二齿轮65的功能的第九齿轮87与第十齿轮75啮合。兼具作为第十二齿轮65的功能的第九齿轮87和第十齿轮75构成第一传递齿轮对84。
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的第七齿轮74。第七齿轮74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八齿轮78。第三旋转轴64与第八齿轮78一起旋转。第七齿轮74和第八齿轮78互相啮合。第七齿轮74和第八齿轮78构成第二传递齿轮对85。
第八齿轮78是所谓单向齿轮。具体而言,第八齿轮78将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八齿轮78不将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即,第八齿轮78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
但是,在本发明中,第八齿轮78不是必须为所谓单向齿轮。例如,也可以将第八齿轮78作成通常的齿轮,将第七齿轮74作成所谓单向齿轮。换言之,也可以使第七齿轮74兼具单向旋转传递机构。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第七齿轮74将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传递到第八齿轮78,而不将第八齿轮78的旋转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下游侧离合器组82~
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有下游侧离合器组82。下游侧离合器组82位于上游侧离合器组81的后方。如图16所示,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换言之,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下游侧离合器组82和上游侧离合器组81配置于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的位置。
下游侧离合器组82包括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比第三离合器70靠右侧。因此,第一离合器55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所处的方向和第四离合器66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所处的方向相同。并且,如图16所示,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也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具体而言,第一离合器55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59和第三离合器70也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分别由所谓液压式离合器构成。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1中,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分别由盘式的液压式离合器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也可以是液压式的离合器以外的离合器。例如,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也可以是离心离合器。但是,优选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为液压式离合器。
这样,在本发明中,第一离合器55是离心离合器,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中的至少一个是液压式离合器即可。在此限制下,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既可以是鼓式或者盘式的离心离合器,也可以是鼓式或者盘式的液压式离合器。但是,优选第二离合器59、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中的2个以上为液压式离合器。特别地,优选第二离合器59为离心离合器,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为液压式离合器。并且,优选将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在相同的旋转轴上配置,将作为离心离合器的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在不同的旋转轴上配置。
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换言之,在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内部部件71的速度和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内部部件67的旋转速度互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三离合器70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比第四离合器66连接时的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速度慢。
第三离合器70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71、和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72。内部部件71设置成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因此,内部部件71与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72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能够旋转。在第三离合器70不连接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轴54旋转时,内部部件71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72不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在第三离合器70连接的状态下,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双方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
在作为第三离合器70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72安装有第五齿轮73。第五齿轮73与外部部件72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六齿轮77。第六齿轮77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互相啮合。由此,外部部件72的旋转通过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被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五齿轮73和第六齿轮77构成第三变速齿轮对91。第三变速齿轮对91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齿轮比不同的齿轮比。
第三变速齿轮对91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位于与第四变速齿轮83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三变速齿轮对91相对于第三离合器70位于左侧。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也同样地相对于第二离合器59位于左侧。
另外,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换言之,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具体而言,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第四离合器66包括作为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内部部件67、和作为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8。内部部件67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旋转。因此,内部部件67与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68相对于第二旋转轴54能够旋转。在第四离合器66不连接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轴54旋转时,内部部件67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外部部件68不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在第四离合器66连接的状态下,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双方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
在作为第四离合器66的输出侧离合器部件的外部部件68安装有第三齿轮69。第三齿轮69与外部部件68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四齿轮76。第四齿轮76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第三齿轮69和第四齿轮76互相啮合。由此,外部部件68的旋转通过第三齿轮69和第四齿轮76被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四齿轮76和第三齿轮69构成第二变速齿轮对90。第二变速齿轮对90具有与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齿轮比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不同的齿轮比。
上述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位于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之间。换言之,上述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在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之间。
第二变速齿轮对90相对于第四离合器66位于与第一变速齿轮86相对于第一离合器55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二变速齿轮对90相对于第四离合器66位于右侧。第一变速齿轮对86也同样地相对于第一离合器55位于右侧。
另外,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换言之,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输入轴52的轴方向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具体而言,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一变速齿轮对86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实质上重叠。
在第三旋转轴64设置有不能相对于第三旋转轴64旋转的第十三齿轮79。第十三齿轮79配置成在车宽度方向比第四齿轮76、第六齿轮77更靠左侧。第十三齿轮79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输出轴33设置有不能相对于输出轴33旋转的第十四齿轮80。换言之,第十四齿轮80与输出轴33一起旋转。由该第十四齿轮80和第十三齿轮79构成第三传递齿轮对98。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通过该第三传递齿轮对98传递到输出轴33。
~下游侧离合器组82的详细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18对下游侧离合器组82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
在第三离合器70设置有片组136。片组136包括多个摩擦片134和多个离合器片135。多个摩擦片134与多个离合器片135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层叠在车宽度方向上。摩擦片134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72旋转。另一方面,离合器片135不能相对于内部部件71旋转。
内部部件71相对于外部部件72能够旋转。在内部部件71的与外部部件72在车宽度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压力片163。压力片163由压缩盘簧92向车宽度方向右侧施力。即,压力片163由压缩盘簧92向轮毂(boss)部162侧施力。
在轮毂部162和压力片163之间,划分形成有工作室137。在工作室137中装满油液。当该工作室137内的油压变高时,压力片163变位到远离轮毂部162的方向。由此,压力片163和内部部件71之间的距离变短。于是,片组136变为相互压接的状态。结果,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能够一起旋转,第三离合器70变为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当工作室137内的压力变低时,压力片163通过压缩盘簧92变位到轮毂部162侧。由此,片组136的压接状态被解除。结果,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均能够相对地旋转,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
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第三离合器70形成有与工作室137连通的微少的泄漏孔。此外,内部部件71和外部部件72之间没有被密封。由此,在离合器70被切断时,能够迅速地将工作室137内的油液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离合器70的响应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从上述泄漏孔或内部部件71与外部部件72之间的间隙飞散出的油液,能够有效地对其他滑动部位进行润滑。
在第四离合器66设置有片组132。片组132包括多个摩擦片130和多个离合器片131。多个摩擦片130和多个离合器片131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在车宽度方向上层叠。摩擦片130不能相对于外部部件68旋转。另一方面,离合器片131不能相对于内部部件67旋转。
内部部件67相对于外部部件68能够旋转并且在车宽度方向能够变位。在内部部件67的与外部部件68在车宽度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压力片161。压力片161由压缩盘簧89向车宽度方向左侧施力。即,压力片161由压缩盘簧89向轮毂部162侧施力。
在轮毂部162和压力片161之间,划分形成有工作室133。在工作室133中装满油液。当该工作室133内的油压变高时,压力片161变位到远离轮毂部162的方向。由此,压力片161和内部部件67之间的距离变短。于是,片组132变为相互压接的状态。结果,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能够一起旋转,第四离合器66变为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当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变低时,压力片161由于压缩盘簧89而向轮毂部162变位。由此,片组132的压接状态被解除。结果,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能够一起相对地旋转,第四离合器66被切断。
另外,虽图示省略,但在第四离合器66形成有与工作室133连通的微少的泄漏孔。此外,内部部件67和外部部件68之间没有被密封。由此,在离合器66被切断时,能够迅速地将工作室133内的油液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离合器66的响应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从上述泄漏孔或内部部件67与外部部件68之间的间隙飞散出的油液,能够有效地对其他滑动部位进行润滑。
~供油路径139~
如图7所示,第四离合器66的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和第三离合器70的工作室137内的压力,由油泵140赋予并且进行调整。如图7所示,在曲轴室35的底部,形成有油液积存部99。在该油液积存部99中浸泡有过滤器141。过滤器141与油泵140连接。通过驱动油泵140,积存在油液积存部99中的油液经由该过滤器141被往上吸。
在第一供油路径144的途中,设置有安全阀147。被往上吸的油液在净油器142中被净化,利用安全阀147调整到规定的压力。其后,向曲轴34、汽缸盖40内的滑动部供给被净化的油液的一部分。此外,也向第四离合器66的工作室133和第三离合器70的工作室137供给被净化的油液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从净油器142延伸的第一供油路径144上连接有第二供油路径145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第二供油路径145从阀143经过变速装置罩50侧,从第二旋转轴54的右端部向第二旋转轴54内延伸。并且,第二供油路径145到达工作室133。由此,经由第二供油路径145向工作室133供给油液,调节工作室133内的压力。另一方面,第三供油路径146从阀143经过曲轴箱32侧,从第二旋转轴54的左端部向第二旋转轴54内延伸。并且,第三供油路径146到达工作室137。由此,经由第三供油路径146向工作室137供给油液。
在第一供油路径144、第二供油路径145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的连接部设置有阀143。通过该阀143能够进行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之间的开闭、以及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之间的开闭。
在阀143上,如图18所示,安装有用于驱动阀143的电动机150。通过该电动机150来驱动阀143,由此进行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离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油泵140、阀143、电动机150来构成对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施加油压的致动器103。并且,该致动器103由图18所示的ECU138控制,由此能够调整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油压。具体而言,对工作室133和工作室137的油压进行调节。由此,进行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离合。
当进行更加具体地说明时,如图18所示,在ECU138上连接有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和车速传感器88。作为控制部的ECU138根据由该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检测出的节流门开度、和被车速传感器88检测出的车速中的至少一方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部的ECU138根据由该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检测出的节流门开度、和由车速传感器88检测出的车速这两者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具体而言,ECU138基于将从节流门开度传感器112输出的节流门开度、和从车速传感器88输出的车速应用于从存储器113读出的V-N线图而得到的信息,来对致动器103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阀143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阀143上形成有用于开通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的内部路径148;以及用于开通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的内部路径149。通过电动机150使阀143进行旋转,由此利用上述内部路径148、149,能够选择三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该三个状态分别为: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开通、但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被切断的状态;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开通、但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被切断的状态;以及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三供油路径146被切断、并且第一供油路径144和第二供油路径145也被切断的状态。由此,能够选择第四离合器66和第三离合器70双方都被切断的状态、第四离合器66连接但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的状态、或者第四离合器66被切断但第三离合器70连接的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变速装置3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9~图12对变速装置31的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起动时,1档~
首先,当发动机30启动时,曲轴34(=输入轴52)的旋转开始。第一曲轴55的内部部件56与输入轴52一起旋转。因此,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为规定的旋转速度(=第一旋转速度)以上,当对内部部件56施加规定以上的大小的离心力时,如图9所示,第一离合器55连接。当第一离合器55连接时,第一变速齿轮对86与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一起进行旋转。由此,输入轴52的旋转被传递到第一旋转轴53。
第九齿轮87与第一旋转轴53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第一传递齿轮对84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通过第一传递齿轮对84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七齿轮74与第二旋转轴54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第二传递齿轮对85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二传递齿轮对85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
第十三齿轮79与第三旋转轴64一起旋转。因此,伴随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第三传递齿轮对98也进行旋转。由此,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传递到输出轴33。
这样,在机动脚踏型车2起动时,即1档时,如图9所示,旋转通过第一离合器55、第一变速齿轮对86、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2档~
在上述1档时,与第九齿轮87共用的第十二齿轮65与第一旋转轴53一起进行旋转。因此,与第十二齿轮65啮合的第十一齿轮62和第二离合器59的内部部件60也一起进行旋转。因此,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上升时,第二离合器59的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也上升。当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成为比上述第一旋转速度快的第二旋转速度以上时,内部部件60的旋转速度也上升与此相当的量,如图10所示,第二离合器59连接。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变速齿轮对83的齿轮比比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齿轮比小。因此,第十二齿轮65的旋转速度变得比第二齿轮63的旋转速度快。所以,旋转通过第四变速齿轮对83从输入轴52传递到第一旋转轴53。另一方面,第一旋转轴53的旋转不能利用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传递到输入轴52。
从第一旋转轴53向输出轴33的旋转力的传递,与上述1档时同样,通过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而进行。
这样,2档时,如图10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二传递齿轮对85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3档~
在上述2档时,当曲轴34(=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变得比第二旋转速度快,并且车速成为规定的车速以上时,如图11所示,阀143被驱动,第三离合器70连接。因此,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旋转开始。这里,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齿轮比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齿轮比小。因此,第三变速齿轮对91的第六齿轮77的旋转速度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第八齿轮78的旋转速度快。因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三变速齿轮对91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不能利用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与上述1档时、2档时同样,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向输出轴33传递。
这样,3档时,如图11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三离合器70、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4档~
在上述3档时,当曲轴34(=输入轴52)的旋转速度进一步变快,并且车速也进一步变快时,如图12所示,阀143被驱动,第四离合器66连接。另一方面,第三离合器70被切断。所以,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旋转开始。此处,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齿轮比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齿轮比小。因此,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第四齿轮76的旋转速度变得比第二传递齿轮对85的第八齿轮78的旋转速度快。因此,第二旋转轴54的旋转,通过第二变速齿轮对90传递到第三旋转轴64。另一方面,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不能通过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传递到第二旋转轴54。
第三旋转轴64的旋转,与上述1档时~3档时同样,通过第三传递齿轮对98向输出轴33传递。
这样,4档时,如图12所示,旋转通过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第一传递齿轮对84、第四离合器66、第二变速齿轮对90和第三传递齿轮对98从输入轴52向输出轴33传递。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也如图19、20所示,在作为第一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形成有作为第一油压排出路径的泄漏孔70a。因此,在第三离合器70和油泵140之间由阀143切断时,能够迅速地使工作室137的油压下降。此外,在作为第二油压离合器的第四离合器66形成有作为第二油压排出路径的泄漏孔66a。因此,在第四离合器66和油泵140之间由阀143切断时,能够迅速地使工作室133的油压下降。于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2,3档、4档间的平稳的换档成为可能。
此外,分别在泄漏孔66a、70a设置有阀。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1、2的变速装置31中,需要的阀的数量少。于是,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小型的变速装置31、以及发动机单元20。
另外,泄漏孔66a、70a的流路面积,只要在油泵140和离合器66、70连接时离合器66、70为连接状态的面积,就没有特别的限制。泄漏孔66a、70a的流路面积根据离合器66、70的容量、油泵140的功率等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泄漏孔66a、70a的流路面积既可以比第二和第三供油路径145、146的流路面积大,也可以比其小,还可以实质上相等。泄漏孔66a、70a的流路面积也可以在例如第二和第三供油路径145、146的流路面积的0.95倍以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泄漏孔”是指用于泄漏油液的孔。泄漏孔典型地形成为横截面为圆形。但是,泄漏孔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此,能够根据离合器的特性等适当地进行设定。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构成工作室的轮毂部和压力片的嵌合间隙来构成泄漏孔。
泄漏孔的流路面积只要是在向工作室供给油压时离合器为连接状态程度的大小就不特别限定。例如,在横截面大致圆形的泄漏孔的情况下,泄漏孔的直径一般为1~2mm左右。
例如,也可以考虑用电磁阀进行油泵140和工作室133、137之间的离合。但是,在使用电磁阀来进行油泵140和工作室133、137之间的离合的情况下,需要在油泵140和工作室133之间、油泵140和工作室137之间双方都设置阀。即,对于各工作室133、137而言需要阀。于是,需要的阀的数量变多。结果,变速装置31的结构变得复杂,具有变速装置31大型化的趋势。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泵140和工作室133、137之间的离合上使用旋转式的阀143。因此,通过一个阀143,能够进行油泵140和工作室133、137之间的离合。于是,能够使变速装置31的结构变得简单。此外,能够使变速装置31小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由液压式离合器构成。因此,在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中,能够比较迅速地进行离合器的离合。换言之,在离合器的离合时,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不会在比较长的时间持续滑动。因此,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的能量损失的大小变得比较小。因此,能够使踏板型车辆1的燃料效率提高。
仅从使踏板型车辆1的燃料效率提高的观点来看,优选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以及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都为液压式离合器。但是,液压式离合器能够比较迅速地进行离合。因此,在将第一离合器55作成液压式离合器的情况下,在起动时第一离合器55突然连接。因此,平稳的起动变得困难。于是,不能兼顾平稳的起动和燃料效率的提高。
对此,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对第一速的第一变速齿轮对86设置的第一离合器55为离心离合器。离心离合器与液压式离合器相比缓慢地使离合器离合。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的平稳的起动。即,将对第一速的第一变速齿轮对86的第一离合器55作为离心离合器,并且将对比其高速侧的变速齿轮对的离合器的至少一个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由此能够谋求燃料效率的提高,并且实现平稳的起动。特别地从实现车辆的平稳的起动、加速的观点来看,优选将第二离合器59也作成离心离合器。
另外,第一、二速用的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即使是离心离合器,也不会在过长的时间持续滑动。此外,第一速、第二速的行驶的频率相对低。即,占据全部行驶时间的第一速、第二速的行驶时间的比例比较少。因此,即使在将第一离合器55、第二离合器59作成离心离合器的情况下燃料效率也不会大幅下降。
但是,在燃料效率的提高比平稳加速更优先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第一离合器55作成离心离合器,将其以外的离合器作成液压式离合器。
即,如上述实施方式1、2那样,通过使用2个以上液压式离合器,能够进一步谋求燃料效率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第一离合器55为离心离合器,因此根据节流门调节器的调节量、车速的加速度等,第一离合器55的连接情况适当地进行变化。因此,通过将第一离合器55作成离心离合器,能够实现反映了驾驶者意图的运行。
例如,操作者为了以比较大的加速度起动,在大幅调节节流门调节器的情况下,第一离合器55比较迅速地连接,以比较大的加速度进行起动。另一方面,驾驶者为了以比较小的加速度平稳地起动,在较小地调节节流门调节器的情况下,第一离合器55比较缓慢地连接,以比较小的加速度平稳地进行起动。因此,能够实现高的操纵性能。
离心离合器的离合的时机由发动机转速决定,而如果是液压式离合器,通过ECU138的控制能够自由地控制离合的时机。即,通过使用2个以上液压式离合器,变速装置31的控制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根据行驶状态、驾驶者的操作,能够微细地调节离合器的离合控制。具体而言,根据节流门开度和车速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微细地进行离合器的离合控制。
例如,如上述实施方式1、2那样,在使用多个液压式离合器的情况下,优选在相同的旋转轴上配置那些多个液压式离合器。具体而言,如果是上述实施方式1、2的情况,优选在相同的第二旋转轴54上配置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通过这样做,能够使向液压式离合器的油液供给路径变得比较简单。因此,能够使变速装置31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
此外,能够减少在内部形成油液供给路径的旋转轴的数量。因此,变速装置31的制造变得容易,也能够使制造成本减少。
特别地,从使变速装置31的结构变得简单的观点来看,如上述实施方式1、2那样,优选使安装有离心离合器的旋转轴和安装有液压式离合器的旋转轴不同。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方式1、2的情况下,优选在输入轴52设置作为离心离合器的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在第二旋转轴54设置作为液压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第二离合器59的外部部件61由相同的部件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将第一离合器55的外部部件57、第二离合器59的外部部件61分开设置。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第八齿轮78配置有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对第七齿轮74配置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3。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第二齿轮63配置有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23所示,也可以对第一齿轮58配置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离合器55和第二离合器59配置在第一变速齿轮对86和第四变速齿轮对83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第一离合器55配置成相对于第一变速齿轮对86靠左侧,并且将第二离合器59配置成相对于第四变速齿轮对83靠左侧。
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三离合器70和第四离合器66配置于第三变速齿轮对91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第三离合器70配置在相对于第三变速齿轮对91靠左侧,并且也将第四离合器66配置在比第二变速齿轮对90靠左侧。
在图24所示的情况下,由于在前后方向排列有输入轴52、第一旋转轴53、第二旋转轴54、第三旋转轴64和输出轴33,因此能够实现宽度比较窄的变速装置31。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实施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例子,以4档的变速装置3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变速装置31也可以是5档以上。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在第三旋转轴64和输出轴33之间设置2个附加的旋转轴,在该2个轴上设置附加的离合器、附加的变速齿轮对。
此外,例如变速装置31如图25所示,也可以是3档的变速装置。具体而言,在构成3档的变速装置的情况下,如图25所示,能够考虑不设置在图4中表示结构的变速装置31的第四离合器66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结构。
《变形例6》
此外,例如,变速装置31如图26所示,也可以是2档的变速装置。具体而言,在构成2档的变速装置的情况下,如图26所示,能够考虑不设置在图4中表示结构的变速装置31的第二离合器59、第四变速齿轮对83、单向旋转传递机构96、第四离合器66、和第二变速齿轮对90的结构。
《其他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发动机30为单缸发动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发动机30不限定于单缸发动机。发动机30例如也可以是双缸发动机等的多缸发动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分别分开地设置有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输出轴33和第三旋转轴64也可以是共用的。换言之,也可以对第三旋转轴64安装后轮1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2和各变形例中,对齿轮对直接啮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齿轮对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齿轮而间接地啮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如图15所示,第一旋转轴53以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位于比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高的位置的方式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第一旋转轴53以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位于比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低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也可以将第一旋转轴53以第一旋转轴53的轴线C2位于平面P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将第三旋转轴64以第三旋转轴64的轴线C4位于平面P的上方的方式配置。
《本说明书的用语等的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摩托车”不限定于所谓狭义的摩托车。“摩托车”的意思是所谓广义的摩托车。具体而言,在本说明书中,“摩托车”是指通过使车辆倾斜来进行方向转换的全部车辆。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由多个车轮构成。具体而言,“摩托车”也可以是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通过相互相邻配置的2个车轮而构成的车辆。“摩托车”中至少包含狭义的摩托车、踏板型车辆、机动脚踏型车辆和越野型车辆。
“离心离合器”是指如下离合器:具有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在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旋转速度在规定的旋转速度以上时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卡合而连接、而在输入侧离合器部件的旋转速度不足规定的旋转速度时输入侧离合器部件和输出侧离合器部件分离而被切断。
《实施方式3》
图27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机动二轮车3的左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该机动二轮车3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2实质相同的功能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参照,省略说明。
如图28和图3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第三旋转轴64和输出轴33之间配置有第四旋转轴240、第五旋转轴241。第十四齿轮8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第四旋转轴240。
此外,在第四旋转轴24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第十五齿轮315。第十五齿轮315通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五旋转轴241的第十六齿轮316,与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输出轴33上的第十七齿轮317啮合。通过这些第十五齿轮315、第十六齿轮316和第十七齿轮317,构成第四传递齿轮对320。第四旋转轴240的旋转通过该第四传递齿轮对320被传递到输出轴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通过第二旋转轴54,构成第一中间轴的轴本体180。通过第二旋转轴54、第三离合器70、第四离合器66、第三齿轮69、第五齿轮73、第十齿轮75和第七齿轮74,构成第一中间轴18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3个第二中间轴。第一个第二中间轴182由第三旋转轴64、第四齿轮76、第十三齿轮79、第六齿轮77和第八齿轮78构成。第二个第二中间轴183由第四旋转轴240、第十四齿轮80和第十五齿轮315构成。第三个第二中间轴184由第五旋转轴241和第十六齿轮316构成。
如图29所示,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更靠后侧的位置。此外,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位于比包含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输入轴33的轴心C5的平面P稍微靠下侧的位置。
第一中间轴181的轴心,与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相同。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更靠上侧的位置。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位于比平面P更靠上侧的位置。
第二中间轴182的轴心与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相同。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和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稍微靠上侧的位置。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位于比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位于比平面P更靠上侧的位置。
第三中间轴183的轴心与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相同。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和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靠后侧的位置。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稍微靠上侧的位置。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位于比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靠下侧的位置。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位于与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位置。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位于比平面P更靠上侧的位置。
第四中间轴184的轴心与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相同。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和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位于比输入轴52的轴心C1和第一旋转轴53的轴心C2稍微靠上侧的位置。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位于第二旋转轴54的轴心C3、第三旋转轴64的轴心C4和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位于比平面P更靠上侧的位置。
此外,在输入轴52、第一旋转轴53、第三旋转轴64和第四旋转轴240的下方,形成有油液积存部99。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液积存部99形成于比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更靠前侧的位置。在第四旋转轴240的轴心C7和第五旋转轴241的轴心C6的下方没有形成油液积存部99。
第一和第二旋转轴53、54,在机动二轮车3处于静止状态时,配置于比油液积存部99高的位置。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和第二旋转轴53、54设置的齿轮63、65、69、73、75、74也在机动二轮车3处于静止状态时,配置于比油液积存部99高的位置。
在由曲轴箱32、变速装置罩50、发电机罩构成的壳体211上形成有位于输出轴33的下方且凹向下方的凹部211a。
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地,在第三和第四离合器70、66形成有泄漏孔70a、66a。因此,3档、4档间的平稳的换档成为可能。此外,分别在泄漏孔66a、70a没有设置阀。于是,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小型的变速装置31、以及发动机单元20。
(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对在工作室133、137和油泵140之间的离合上使用旋转式阀14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在工作室133、137和油泵140之间的离合上也可以使用电磁阀。如果是电磁阀,例如能够通过对占空比进行控制,能够微细地对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更加微细地对工作室133、137内的油压进行控制。于是,能够更加微细地对离合器66、70的离合器力进行控制。
(变形例8)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对由液压式离合器构成离合器66、70、由离心式离合器构成离合器55、59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由液压式离合器构成离合器66、70,并且构成离合器55、59中的至少一方。
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离合器59由液压式离合器构成。第二离合器59具备工作室59a。工作室59a通过第四供油路径160与第一供油路径144连接。在第四供油路径160和第一供油路径144之间,配置有阀143。在阀143上形成有内部路径148、149,并且形成有内部路径161。通过该内部路径161,第四供油路径160和第一供油路径144连接。
在第二离合器59形成有作为第三油压排出路径的泄漏孔59b。泄漏孔59b与工作室59a连接。工作室59a内的油液从泄漏孔59b排出。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设置有3个以上液压式离合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旋转式阀143,能够以一个阀对向3个以上的液压式离合器供给油压进行控制。于是,在使用3个以上液压式离合器的变速装置中,特别优选使用旋转式阀。

Claims (7)

1.一种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以有级的方式进行至少包含第一档和第二档的多个档的切换,其特征在于:
包括:
油泵,用于供给油液;
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具有从所述油泵被供给油液的第一工作室,所述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中为连接状态,而在所述第二档中为切断状态;
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具有从所述油泵被供给油液的第二工作室,所述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在所述第二档中为连接状态,而在所述第一档中为切断状态;
阀,改变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油泵与第二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一油压排出路径,其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接,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工作室内的油液;和
第二油压排出路径,其与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工作室内的油液,
在所述第一油压排出路径和所述第二油压排出路径均没有设置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压排出路径和所述第二油压排出路径的流路面积分别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工作室或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时,所述第一液压式离合器或所述第二液压式离合器为连接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形成有第一泄漏孔,所述第一泄漏孔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工作室内的油液泄漏,
在所述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形成有第二泄漏孔,所述第二泄漏孔与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二工作室内的油液泄漏,
所述第一油压排出路径由所述第一泄漏孔构成,
所述第二油压排出路径由所述第二泄漏孔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是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是形成有第一连通路径和第二连通路径的旋转式阀,所述第一连通路径在第一旋转角度将所述油泵和所述第一工作室连接;所述第二连通路径在第二旋转角度将所述油泵和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档中包含变速比与所述第一档和所述第二档不同的第三档,
还包括:
第三液压式离合器,具有从所述油泵供给油液的第三工作室,所述第三液压式离合器在所述第三档中为连接状态而在所述第一档和所述第二档中为切断状态;
第三油压排出路径,其与所述第三工作室连接,用于排出所述第三工作室内的油液,
所述阀对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油泵与第三工作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改变,
所述第一液压式离合器和所述第二液压式离合器在所述第三档中为切断状态,
在所述第三油压排出路径没有设置阀。
7.一种车辆,具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
CN2008800255982A 2007-08-21 2008-08-13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4313 2007-08-21
JP214313/2007 2007-08-21
JP2008204923A JP4335960B2 (ja) 2007-08-21 2008-08-08 有段式自動変速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204923/2008 2008-08-08
PCT/JP2008/064510 WO2009025214A1 (ja) 2007-08-21 2008-08-13 有段式自動変速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9057A true CN101779057A (zh) 2010-07-14
CN101779057B CN101779057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37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559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057B (zh) 2007-08-21 2008-08-13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51602A4 (zh)
JP (1) JP4335960B2 (zh)
CN (1) CN101779057B (zh)
BR (1) BRPI0814753A2 (zh)
WO (1) WO20090252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8914A (zh) * 2015-08-03 2018-06-08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四速摩托车传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9093B1 (en) * 2009-09-15 2016-01-06 Honda Motor Co., Ltd. Speed senso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 a vehicle
ITUB20152778A1 (it) * 2015-08-03 2017-02-03 Piaggio & C Spa Cambio sincrono a tre velocita
EP4001684B1 (en) * 2020-11-19 2024-01-03 Volvo Car Corporation Two-speed gearbox for an electric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82517A (en) * 1940-11-16 1942-05-12 Wright Aeronautical Corp Transmission
JPS5824654B2 (ja) * 1978-02-01 1983-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作動クラツチのチエツクバルブ
DE2902290C2 (de) * 1978-02-01 1983-10-06 Honda Giken Kogyo K.K., Tokyo Rückschlagventileinrichtung in einer druckmittelbetätigten Reibscheibenkupplung
JPH01131326A (ja) * 1987-11-16 1989-05-24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作動クラッチのチェックバルブ
US5327793A (en) * 1991-02-05 1994-07-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hrust bearings and bevel gears arrangement of marine propulsion unit
JP2001108083A (ja) * 1999-10-13 2001-04-20 Honda Motor Co Ltd 遊星歯車装置を備えた変速装置
JP2002071012A (ja) * 2000-08-31 2002-03-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086488B2 (ja) * 2001-09-19 2008-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式自動変速機付き内燃機関
CN100335353C (zh) * 2003-11-05 2007-09-05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摩托车多离合器全自动变速器
JP4530964B2 (ja) * 2005-09-30 2010-08-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8914A (zh) * 2015-08-03 2018-06-08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四速摩托车传动装置
CN108138914B (zh) * 2015-08-03 2020-12-18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四速摩托车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35960B2 (ja) 2009-09-30
CN101779057B (zh) 2012-09-05
JP2009068696A (ja) 2009-04-02
BRPI0814753A2 (pt) 2015-03-03
WO2009025214A1 (ja) 2009-02-26
EP2151602A1 (en) 2010-02-10
EP2151602A4 (en)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1991B (zh) 混合动力车辆
CN101247969A (zh) 车辆驱动装置
CN101210505B (zh) 二轮摩托车用动力单元
CN101779057B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101779059A (zh) 动力单元以及具备该动力单元的摩托车
CN102016351B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具有它的动力单元和车辆
CN101779056B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和具备其的车辆
CN102119290B (zh) 骑乘型车辆用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动力单元和具备该动力单元的骑乘型车辆
AU2002301977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rque Converter
CN101779055B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动力单元和具备该动力单元的摩托车
CN101796325B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和具备其的摩托车
CN101779058B (zh) 骑乘型车辆用的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动力单元和具备该动力单元的骑乘型车辆
CN103299105A (zh) 有级式自动变速装置和具备其的车辆
CN102112781B (zh) 机动二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