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076A -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076A
CN101771076A CN201010013536A CN201010013536A CN101771076A CN 101771076 A CN101771076 A CN 101771076A CN 201010013536 A CN201010013536 A CN 201010013536A CN 201010013536 A CN201010013536 A CN 201010013536A CN 101771076 A CN101771076 A CN 101771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
zno
electrode
lay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13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076B (zh
Inventor
王冲
郝跃
马晓华
张进城
曹艳荣
杨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Hui 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0135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透明低电阻率ZnO作栅和源、漏电极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它涉及到微电子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不能应用于全透明领域,及现有全透明晶体管特性差的问题。该器件按生长顺序依次包括GaN缓冲层、本征GaN层、Al0.3Ga0.7N层、GaN帽层和源、漏、栅电极,其中源、漏电极和栅电极均采用掺杂Al2O3的透明ZnO材料,衬底采用透明的双面抛光蓝宝石。源、漏、栅电极在GaN帽层上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淀积,源区和漏区域进行Si+离子注入,以辅助源区和漏区欧姆接触的形成。本发明具有全透明,高特性的优点,可用于透明领域的抗辐照电路中的电子元件。

Description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半导体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透明低电阻率材料ZnO制作栅和源、漏电极,透明蓝宝石做衬底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及实现方法,主要用于制作全透明领域的高特性器件。
背景技术
透明薄膜晶体管TTFT(Transparent Thin Film Transistor)在平面显示、光学信息处理、宇航、军事等领域具有实际的和潜在的广泛应用。利用透明晶体管制成透明集成电路,将其嵌入房屋和交通工具的玻璃中,就可研制出具有全新信息传输方式的系统,再结合平面显示技术,构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就可用于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商用和军事等研究领域。透明晶体管将被用来控制通过系统的电流流量的大小,最终使设备具有逻辑开关、存储和信号放大等功能,适合应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控制电路等领域。更重要的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太阳能电池应用方面,需要高特性、抗辐照的全透明薄膜晶体管。
ZnO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而且为透明材料,采用ZnO薄膜材料做透明TFT则可避免硅基TFT的缺点,实现高开口率的OLED平面显示。结合ZnO基透明电极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制造透明电子设备的方法。但是,ZnO基透明晶体管由于ZnO材料的迁移率和击穿电场的不足,使得ZnO基透明晶体管的特性还有许多不足。
与其他半导体材料的参数比较,GaN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其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速度也优于其他半导体材料,并具有很大的击穿场强和较高的热导率,而且GaN本身也是透明材料。电荷载流子速度场特性是器件工作的基础,高饱和速度导致大电流和高频率,高的击穿场强对器件大功率应用至关重要,同时,由于GaN基材料与生俱来的极化特性,AlGaN/GaN异质结本身就存在高浓度二维电子气沟道,所以GaN材料是制造高温高频及大功率器件的优选材料。在GaN材料适合制作的功率器件中,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器件HEMT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器件。自1993年人们制作出第一支HEMT样管至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1年VinayakTilak等人制造的SiC衬底AlGaN/GaN HEMT获得了10.7W/mm@10GHz和6.6W/mm@20GHz的功率密度。参见文献Moon J S,Micovic M,Janke P,Hashimoto P,et al,“GaN/AlGaN HEMTs operating at 20GHz with continuous-wave power density>6W/mm”,Electron.Lett,2001,37(8):528和Kumar V,Lu W,Khan F A,et al.“Highperformance 0.25μm gate-length AlGaN/GaN HEMTs on sapphire with transconductanceof over 400mS/mm”,Electronics Letters,2002,38(5):252。后来人们研制出功率密度达到11.7W/mm@10GHz的SiC衬底AlGaN/GaN HEMT器件。
AlGaN/GaN HEMT有非常优异的电特性,而且GaN材料本身也为透明材料,但是由于其电极通常采用不透明的金属Ti,Al,Ni等材料,所以电极材料限制了GaN基AlGaN/GaN HEMT在透明领域应用。
ZnO容易实现n型掺杂,可以通过Al、Ga、In掺杂得到低电阻率n型导电特性,其电阻率可以达到10-4ohm-cm,因此可以作为栅电极金属加以利用。参见文献AkhleshG and Alvin D C,“All sputtered 14% CdS/CdTe device with ZnO:Al front contact”,3rdWorld Conference on Photovoltac Energy Conversion,2003:352。ZnO作为栅电极金属材料,人们也有过研究,如成功采用ZnO纳米棒作为栅来制作具有特殊应用的AlGaN/GaN HEMT探测器。参见文献Kang B S,Wang H T and Ren F,“Enzymaticglucose detection using ZnO nanorods on the gate region of AlGaN/GaN high 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7,91:252103-1。我们可以充分利用Al掺杂ZnO的材料的透明和低电阻率特性,采用其替代AlGaN/GaN HEMT金属电极材料,根据其透明特性可以实现AlGaN/GaN HEMT器件的全透明。而且全透明的AlGaN/GaN HEMT对栅下沟道区域能进行更多的光学研究,同时ZnO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辐照特性,可以弥补金属电极的不足,提高器件在辐照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采用Al掺杂的ZnO材料在GaN基材料上形成肖特基接触的研究已有报道。Al掺杂的ZnO材料在GaN材料上形成了良好的肖特基整流接触。PeiYi等人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材料做AlGaN/GaN HEMT栅电极实现了透明栅器件,但是该器件源漏材料为金属,源漏电极并不透明,参考文献:“AlGaN/GaN HEMT With aTransparent Gate Electrode,Electron.Device Lett,2007,30(5):439”。ITO材料的电阻率特性和Al掺杂ZnO相似,但是其抗辐照特性不如ZnO材料。
离子注入辅助实现AlGaN/GaN HEMT源漏电极低温退火欧姆接触已有报道。为了减小源漏寄生电阻,可以采用源漏注入掺杂杂质的方法来实现低温退火的源漏欧姆接触。参考文献:“Remarkable Reduction of On-Resistance by Ion Implantation inGaN/AlGaN/GaN HEMTs With Low Gate Leakage Current,Electron.Device Lett,2007,28(11):939”.采用离子注入辅助也可以实现Al掺杂的ZnO材料在GaN基材料上的欧姆接触。离子注入形成的重掺杂遂穿效应,可以克服电子势垒,形成欧姆接触。
AlGaN/GaN HEMT适合于微波和数字电路方面的应用,并且在恶劣太空环境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在抗辐照,耐高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常规结构的AlGaN/GaN HEMT栅、源、漏接触由于采用不透明的金属材料,限制了AlGaN/GaN HEMT在透明电子器件领域应用。采用ITO材料制作栅极的AlGaN/GaNHEMT仅实现了栅电极透明,但源漏电极并未采用透明材料,故不能实现全透明电子器件应用。ZnO基透明晶体管虽然可以实现透明领域应用,但是由于ZnO材料的击穿场强和材料迁移率都不如GaN材料,所以ZnO基晶体管在高性能的透明电子器件领域应用还有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以在保持AlGaN/GaN HEMT原有的器件特性优势的条件下,扩展其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太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依次包括蓝宝石衬底、GaN缓冲层、本征GaN层、Al0.3Ga0.7N层和GaN帽层,帽层上设有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其中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均采用透明的ZnO材料,蓝宝石衬底采用透明双面抛光蓝宝石,以实现器件全透明。
所述的ZnO材料为掺杂有Al2O3的透明高电导率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双面抛光蓝宝石基片上,利用MOCVD工艺,依次生长GaN缓冲层、本征GaN层、Al0.3Ga0.7N层和GaN帽层;
(2)在生长的GaN帽层表面利用PECVD工艺淀积100nm-200nm的SiN钝化层;光刻出源漏区域并采用RIE干法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
(3)利用SiN做掩模在源极、漏极区域采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Si+离子;
(4)采用光刻剥离工艺在Si离子注入的源极、漏极区域溅射出100-400nm厚的ZnO层形成透明的源极和漏极;
(5)采用光刻剥离工艺在栅极区域溅射出100-400nm厚的ZnO层形成透明的栅电极。
所述的源极、漏极和栅极制作工艺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3%Al2O3的ZnO粉末,在压强为1-3Pa,衬底温度为25-90℃,溅射功率为30-8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先在Si+注入的源漏区域形成100-400nm厚的ZnO源和漏电极,然后在栅极区域形成100-400nm厚的ZnO栅电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器件由于采用了透明的ZnO作为栅电极和源漏电极,采用透明的双面抛光蓝宝石衬底,因而能够实现器件的全透明。
(2)本发明的器件由于对ZnO栅电极和源漏电极进行Al掺杂,提高了ZnO栅电极和ZnO源漏电极的电导率。
(3)本发明由于采用ZnO作为栅电极和源漏电极,提高了器件的抗辐照特性。
(4)本发明实现了器件高特性和全透明,非常适合太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同时也有利于用光学特性分析来研究材料和器件的缺陷、掺杂、电子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器件的源漏电极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器件的栅电极制作工艺流程图。
参照图1,本发明器件的最下层为双面抛光蓝宝石衬底,蓝宝石衬底上为GaN缓冲层,GaN缓冲层上为本征GaN层,本征GaN层上为20nm的Al0.3Ga0.7N层,20nm的Al0.3Ga0.7N层上为2nm的GaN帽层;本征GaN层和Al0.3Ga0.7N层间形成二维电子气(2DEG)。GaN帽层上溅射有Al2O3掺杂的透明ZnO源、漏电极和栅电极,采用Si+离子注入辅助源漏电极欧姆接触的形成。
参照图2,本发明器件的制作给出以下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器件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外延材料生长。
参照图1和图2,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101)在双面抛光蓝宝石衬底基片上,利用MOCVD工艺,生长GaN缓冲层;
(102)在GaN缓冲层上,生长本征GaN层;
(103)在本征GaN层上,生长20nm厚的Al0.3Ga0.7N层,本征GaN层与Al0.3Ga0.7N层间形成2DEG;
(104)在Al0.3Ga0.7N层上,生长2nm厚的GaN帽层。
步骤2.源漏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3,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201)采用PECVD设备对器件进行表面SiN覆盖保护;
首先,将样片放入丙酮超声2min,其后在乙醇中超声1min,再在超纯水中冲洗1min,而后用氮气吹干;
接着,用1∶8的稀盐酸对样片表面进行处理,用超纯水冲洗,用氮气吹干;
最后,将样品放入到PECVD的腔体中,通入含量为2%的SiH4气体200sccm,氨气3sccm,氦气200sccm,在压强为600mT,温度为250℃的条件下,淀积厚度为100nm的氮化硅钝化层;
(202)采用RIE干法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进行离子注入窗口开孔;
在SiN覆盖的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光刻露出源漏电极图形;
采用光刻胶做掩模进行RIE干法刻蚀,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保护层,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3)采用离子注入机对源漏区域进行Si+注入,基板温度为40℃,注入剂量为1×1015/cm2,注入的离子能量为50keV;注入完成后整片干法刻蚀去除SiN掩模,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4)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再次光刻源漏电极图形。
(205)源漏电极淀积;
首先,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栅电极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以提高剥离的成品率;
接着,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源漏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1Pa,衬底温度为25℃,溅射功率为3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100nm的ZnO源漏电极;
最后,将样片放入到丙酮中浸泡4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去除了非源漏区域的ZnO层,然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3.栅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4,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301)栅电极淀积:
首先,在该样片上甩正胶,甩胶台的转速为5000转/min,放入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光刻获得栅电极图形;
接着,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然后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栅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1Pa,衬底温度为25℃,溅射功率为3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100nm的ZnO栅电极层;
最后,将蒸发完源漏金属的样片放入丙酮中浸泡2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氮气吹干形成栅电极,完成器件制作。
实施例2,本发明器件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外延材料生长。
参照图1和图2,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101)在双面抛光蓝宝石衬底基片上,利用MOCVD工艺,生长GaN缓冲层;
(102)在GaN缓冲层上,生长本征GaN层;
(103)在本征GaN层上,生长20nm厚的Al0.3Ga0.7N层,本征GaN层与Al0.3Ga0.7N层间形成2DEG;
(104)在Al0.3Ga0.7N层上,生长2nm厚的GaN帽层。
步骤2.源漏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3,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201)采用PECVD设备对器件进行表面SiN覆盖保护;
首先,将样片放入丙酮超声2min,其后在乙醇中超声1min,再在超纯水中冲洗1min,而后用氮气吹干;
接着,用1∶8的稀盐酸对样片表面进行处理,用超纯水冲洗,用氮气吹干;
最后,将样品放入到PECVD的腔体中,通入含量为2%的SiH4气体200sccm,氨气3sccm,氦气200sccm,在压强为600mT,温度为250℃的条件下,淀积厚度为150nm的氮化硅钝化层;
(202)采用RIE干法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进行离子注入窗口开孔;
在SiN覆盖的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光刻露出源漏电极图形;
采用光刻胶做掩模进行RIE干法刻蚀,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保护层,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3)采用离子注入机对源漏区域进行Si+注入,基板温度为40℃,注入剂量为1×1015/cm2,注入的离子能量为50keV;注入完成后整片干法刻蚀去除SiN掩模,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4)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再次光刻源漏电极图形。
(205)源漏电极淀积;
首先,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栅电极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以提高剥离的成品率;
接着,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5%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源漏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2Pa,衬底温度为50℃,溅射功率为5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200nm的ZnO源漏电极;
最后,将样片放入到丙酮中浸泡4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去除了非源漏区域的ZnO层,然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3.栅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4,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301)栅电极淀积:
首先,在该样片上甩正胶,甩胶台的转速为5000转/min,放入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光刻获得栅电极图形;
接着,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然后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5%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栅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2Pa,衬底温度为50℃,溅射功率为5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200nm的ZnO栅电极层;
最后,将蒸发完源漏金属的样片放入丙酮中浸泡2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氮气吹干形成栅电极,完成器件制作。
实施例3,本发明器件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外延材料生长。
参照图1和图2,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101)在双面抛光蓝宝石衬底基片上,利用MOCVD工艺,生长GaN缓冲层;
(102)在GaN缓冲层上,生长本征GaN层;
(103)在本征GaN层上,生长20nm厚的Al0.3Ga0.7N层,本征GaN层与Al0.3Ga0.7N层间形成2DEG;
(104)在Al0.3Ga0.7N层上,生长2nm厚的GaN帽层。
步骤2.源漏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3,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201)采用PECVD设备对器件进行表面SiN覆盖保护;
首先,将样片放入丙酮超声2min,其后在乙醇中超声1min,再在超纯水中冲洗1min,而后用氮气吹干;
接着,用1∶8的稀盐酸对样片表面进行处理,用超纯水冲洗,用氮气吹干;
最后,将样品放入到PECVD的腔体中,通入含量为2%的SiH4气体200sccm,氨气3sccm,氦气200sccm,在压强为600mT,温度为250℃的条件下,淀积厚度为200nm的氮化硅钝化层;
(202)采用RIE干法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进行离子注入窗口开孔;
在SiN覆盖的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光刻露出源漏电极图形;
采用光刻胶做掩模进行RIE干法刻蚀,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保护层,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3)采用离子注入机对源漏区域进行Si+注入,基板温度为40℃,注入剂量为1×1015/cm2,注入的离子能量为50keV;注入完成后整片干法刻蚀去除SiN掩模,刻蚀时采用的电极功率为50W,压强为5mT,采用CF4/O2=10∶1的气体比例进行刻蚀。
(204)材料表面甩正胶,转速为5000转/min,最后在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然后在该样片再次光刻源漏电极图形。
(205)源漏电极淀积;
首先,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栅电极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以提高剥离的成品率;
接着,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3%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源漏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3Pa,衬底温度为90℃,溅射功率为8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400nm的ZnO源漏电极;
最后,将样片放入到丙酮中浸泡4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去除了非源漏区域的ZnO层,然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3.栅电极制作。
参照图1和图4,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301)栅电极淀积:
首先,在该样片上甩正胶,甩胶台的转速为5000转/min,放入温度为80℃的高温烘箱中烘10min,光刻获得栅电极图形;
接着,采用DQ-500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图形区未显影干净的光刻胶薄层,然后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3%的Al2O3的ZnO靶材进行ZnO栅电极的淀积。在压强为3Pa,衬底温度为90℃,溅射功率为8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400nm的ZnO栅电极层;
最后,将蒸发完源漏金属的样片放入丙酮中浸泡20min以上后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氮气吹干形成栅电极,完成器件制作。

Claims (5)

1.一种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依次包括蓝宝石衬底、GaN缓冲层、本征GaN层、Al0.3Ga0.7N层和GaN帽层,帽层上设有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其特征在于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均采用透明的ZnO材料,蓝宝石衬底采用透明双面抛光蓝宝石,以实现器件全透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ZnO材料为掺杂有Al2O3的透明高电导率材料。
3.一种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双面抛光蓝宝石基片上,利用MOCVD工艺,依次生长GaN缓冲层、本征GaN层、Al0.3Ga0.7N层和GaN帽层;
(2)在生长的GaN帽层表面利用PECVD工艺淀积100nm-200nm的SiN钝化层;光刻出源漏区域并采用RIE干法刻蚀去除源漏区域SiN;
(3)利用SiN做掩模在源极、漏极区域采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Si+离子;
(4)采用光刻剥离工艺在Si离子注入的源极、漏极区域溅射出100-400nm厚的ZnO层形成透明的源极和漏极;
(5)采用光刻剥离工艺在栅极区域溅射出100-400nm厚的ZnO层形成透明的栅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制作方法,其中步骤(4)的具体实现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3%Al2O3的ZnO粉末,在压强为1-3Pa,衬底温度为25-90℃,溅射功率为30-8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分别形成100-400nm厚的ZnO源电极和漏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制作方法,其中步骤(5)的具体实现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为掺有2-3%Al2O3的ZnO粉末,在压强为1-3Pa,衬底温度为25-90℃,溅射功率为30-80W的条件下,预溅射ZnO靶材5分钟,以清洁靶材表面和使系统稳定;再在99.9999%的高纯氩气气氛中进行溅射,形成100-400nm厚的ZnO栅电极。
CN2010100135369A 2010-01-04 2010-01-04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1771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135369A CN101771076B (zh) 2010-01-04 2010-01-04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135369A CN101771076B (zh) 2010-01-04 2010-01-04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076A true CN101771076A (zh) 2010-07-07
CN101771076B CN101771076B (zh) 2011-08-24

Family

ID=4250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135369A Active CN101771076B (zh) 2010-01-04 2010-01-04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107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0345A (zh) * 2011-09-21 2011-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深亚微米栅长AlGaN/GaN HEMT制作方法
CN104112658A (zh) * 2014-07-24 2014-10-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04362181A (zh) * 2014-11-03 2015-02-18 苏州捷芯威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GaN异质结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6679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株式会社东芝 半导体装置
CN105895674A (zh) * 2015-02-12 2016-08-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减少结泄漏的掺杂的氧化锌和n-掺杂
CN105977291A (zh) * 2015-03-12 2016-09-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半导体装置和形成该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CN104112658B (zh) * 2014-07-24 2017-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06941116A (zh) * 2016-01-05 2017-07-11 南京励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半导体器件结构
CN10723062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北京大学 氮化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46529A (zh) * 2018-08-28 2019-0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复合势垒层的GaN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CN110600549A (zh) * 2019-10-21 2019-12-20 中证博芯(重庆)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AlGaN/GaN MOS-HEMT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3340A (zh) * 2020-08-07 2020-12-18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晶体管的非合金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12909077A (zh) * 2021-02-07 2021-06-0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异质结极化增强的准纵向GaN HEMT器件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0345A (zh) * 2011-09-21 2011-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深亚微米栅长AlGaN/GaN HEMT制作方法
CN104916679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株式会社东芝 半导体装置
CN104112658B (zh) * 2014-07-24 2017-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04112658A (zh) * 2014-07-24 2014-10-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04362181A (zh) * 2014-11-03 2015-02-18 苏州捷芯威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GaN异质结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2181B (zh) * 2014-11-03 2017-07-04 苏州捷芯威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GaN异质结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95674B (zh) * 2015-02-12 2019-06-1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减少结泄漏的掺杂的氧化锌和n-掺杂
CN105895674A (zh) * 2015-02-12 2016-08-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减少结泄漏的掺杂的氧化锌和n-掺杂
CN105977291A (zh) * 2015-03-12 2016-09-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半导体装置和形成该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US10157993B2 (en) 2015-03-12 2018-12-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resistance contact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06941116A (zh) * 2016-01-05 2017-07-11 南京励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半导体器件结构
CN10723062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北京大学 氮化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46529A (zh) * 2018-08-28 2019-0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复合势垒层的GaN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CN110600549A (zh) * 2019-10-21 2019-12-20 中证博芯(重庆)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AlGaN/GaN MOS-HEMT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0549B (zh) * 2019-10-21 2023-12-08 重庆麦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AlGaN/GaN MOS-HEMT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3340A (zh) * 2020-08-07 2020-12-18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晶体管的非合金欧姆接触制作方法
CN112909077A (zh) * 2021-02-07 2021-06-0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异质结极化增强的准纵向GaN HEMT器件
CN112909077B (zh) * 2021-02-07 2022-03-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异质结极化增强的准纵向GaN HEMT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076B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1076B (zh) 全透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89047B (zh) 一种增强型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CN101710590B (zh) AlGaN/GaN绝缘栅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CN100557815C (zh) InA1N/GaN异质结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3779208B (zh) 一种低噪声GaN HEMT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3928532B (zh) 一种碳化硅沟槽mos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3880B (zh)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998089A (zh) 具有源极连接的场板的宽带隙场效应晶体管
CN103165471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269433B (zh) 具有复合沟道层的氮化镓基增强型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
CN102938413A (zh) AlGaN/GaN异质结增强型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299176B (zh) 一种铁电薄膜栅增强型GaN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
WO2021254125A1 (zh)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
CN104037218B (zh) 一种基于极化效应的高性能AlGaN/GaN HEMT高压器件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2184943A (zh) 一种增强型AlGaN/GaN 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4277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04538450A (zh) 具有低特征导通电阻的SiC VDMOSFET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88013A (zh) 镁掺杂制备的增强型GaN基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2586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219431A (zh) 光电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x射线探测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59082A (zh) 垂直结构AlGaN/GaN HEM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28309A (zh) N沟道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CN104064595B (zh) 一种基于槽栅结构的增强型AlGaN/GaN MISHEMT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09322B (zh) 高阈值电压氮化镓增强型晶体管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3928345A (zh) 离子注入形成n型重掺杂漂移层台面的碳化硅umosfet器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5

Address after: 650221 Yunnan city of Kunming province Dabanqiao Street office office building No. 7 room 7-114

Patentee after: Yunnan Hui 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Taibai Road 710071 No. 2

Patentee before: Xidi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