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496A -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496A
CN101765496A CN200780053573A CN200780053573A CN101765496A CN 101765496 A CN101765496 A CN 101765496A CN 200780053573 A CN200780053573 A CN 200780053573A CN 200780053573 A CN200780053573 A CN 200780053573A CN 101765496 A CN101765496 A CN 101765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hancing element
enhancing
casingply
essentially
pre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3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5496B (zh
Inventor
C·阿穆里
G·洛普雷斯蒂
G·曼奇尼
M·马尔基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and C SpA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1765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5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29D30/3007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by feeding a sheet perpendicular to the drum axis and joining the ends to form an annular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29D30/305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by feeding cut-to-length pieces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drum axis and placing the pieces side-by-side to form an annular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38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30/44Stretching or treating the layers before application on the drum
    • B29D2030/4468Holding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38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30/44Stretching or treating the layers before application on the drum
    • B29D2030/4468Holding the layers
    • B29D2030/4481Holding the layers by using magnetic forces, e.g.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38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30/44Stretching or treating the layers before application on the drum
    • B29D2030/4468Holding the layers
    • B29D2030/4493Holding the layers by using suction means, e.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48Bead-rings or bead-cores; Treatment thereof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2030/482Applying fillers or apexes to bead c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构建胎体结构的步骤,胎体结构包括轴向相对端部边缘(2a、2b)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关联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构建胎体结构的步骤包括在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关联包括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的至少一个增强结构(1)的步骤,增强元件(5)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增强元件(5)优选地是通过将具有预定宽度的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成一定尺寸而获得的。并且增强元件(5)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敷设路径布置在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边缘(2a、2b)上,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构建车轮轮胎的胎体结构的步骤中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敷设增强结构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用来执行上述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该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包括关联在弹性基体中的增强帘线。胎体帘布层具有在其径向外部的位置上与环形锚固结构相应地接合的端部边缘,该锚固结构布置在通常称为“胎圈”的区域中,各个锚固结构通常由大致沿周向的环形插入件构成,在该环形插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这种环形结构通常称为“胎圈芯”,其作用是保持轮胎壁固定至特别设置在车轮轮辋中的锚固座,从而在运转时防止轮胎的径向内端边缘从该锚固座中脱离。
在胎圈处可设置有具有提高对轮胎的转矩传递的功能的特定增强结构。实际上,在加速和制动时胎圈区域在转矩从轮辋传递至轮胎过程中尤其起作用,因此在这个区域设置合适的增强结构确保了以可能的最大反应能力进行转矩传递。
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外部位置上,关联有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的带束结构,所述带束层布置成沿径向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并且具有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所述增强帘线为交叉定向和/或基本上与轮胎的圆周延伸方向平行。
在胎体结构和带束结构之间可以设置有称为“下带束层(under-belt)”的弹性材料层,所述弹性材料层的作用是使得胎体结构的径向外表面尽可能地均匀,以便于接下来设置带束结构。
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上,设置有车轮触轨面,与构成轮胎的其它结构元件一样,该车轮触轨面也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车轮触轨面和带束结构之间可以布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谓的“下层”所述下层具有适合于确保车轮触轨面自身稳定关联的特性。
在胎体结构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各个侧壁从车轮触轨面的其中一个侧边缘向上延伸至胎圈中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
在整个说明书和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增强元件”用来表示包括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一个或多个线状增强元件的元件,该线状增强元件为比如关联在弹性材料层中或者涂覆有弹性材料层的织物或金属帘线。
另一方面,术语“弹性材料”用来表示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聚合体和至少一个增强填充物的复合物。优选地,这种复合物还包括诸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的添加剂。由于提供有交联剂,所以这种弹性材料可以通过加热进行交联,从而形成最终产品。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和下面的权利要求中,考虑到增强元件基本上为二维元件(也就是与其它尺寸相比,其厚度可以忽略不计),在增强元件的最长侧测量其长度,而在其最短侧测量其宽度。
传统的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实际上是将上述轮胎的组件首先彼此分开来制造,然后在接下来的轮胎构建步骤中组装起来。
然而,当前的趋势是采用这样一种制造方法,即使得半成品的生产和存储最少或者可能的话消除半成品的生产和存储。在这种方法中,轮胎的各个组件直接形成于成形支撑件上,例如与本发明申请人相同的EP 0 928 680中所述的方法。
JP2006-205769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胎圈区域的增强结构的方法,其中通过交互地连接多个增强元件所获得的增强结构为带状元件的形式,所述多个增强元件是由关联有金属增强元件的连续带状元件按一定尺寸切割成带状片而获得的。在带状元件中,增强元件布置成使得关联在其中的金属元件根据相对于带状元件纵向方向的倾斜方向进行定向。然后带状元件缠绕成线圈,然后该线圈按一定尺寸切割并置于轮胎的圆柱形成形支撑件上。根据上述文献中所述的实施例,通过沿相同的方向布置多个帘线并且将其涂覆弹性材料而制成弹性材料片材。然后沿着帘线的方向反复地切割所述片材,以便获得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带状片。然后通过沿着圆周顺序地连接各个带状片而形成由增强材料制成的环状片材,所述圆周是在超环形构造中形成的轮胎的侧表面上限定的圆周,其中带状片变形成使得增强材料片材的外周部分形成长度比增强材料片材的内周部分的长度长的弯曲弧形。最后,该文献示出了这样一个实施例,其中各个带状片不变形地连接到与在超环形构造中形成的轮胎的胎圈部分相对应的相同圆周上限定的部分。
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如果使用圆柱形成形支撑件,那么为了获得具有期望延伸效果的增强结构,必须被切割的带状元件部分实质上依赖于轮胎的装配直径。因此能够在带状片的中间部分进行带状元件的切割,从而获得由多个带状片构成的增强结构,所述多个带状片除了一个之外其它的长度相同。这可使得增强结构缺乏均一性和/或使得增强结构不均匀。
申请人还注意到,上述制造方法需要制造特定类型的带状元件,用于任何期望的装配和/或任何所要求的几何形状。这在低制造产量的情况下,尤其在使用圆柱形成形支撑件时是特别不利的。
申请人已经意识到通过即使在低制造产量的情况下和即使轮胎自身具有设计复杂的几何形状时也能确保较大使用灵活性余地的方法来制造这样一种轮胎的需要,该轮胎的胎圈区域设置有具有均匀性和均一性特征的增强结构。
申请人已经发现能够制造具有上述特征的轮胎,在轮胎装配、构成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的倾斜角度、同一增强结构的宽度方面保持最大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在布置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的胎体帘布层的至少一个端部边缘处关联增强结构来防止轮胎上可能的错误成形,比如邻近的增强元件部分之间不期望的重叠,其中所述增强结构包括具有预定宽度和相同长度的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包括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构建胎体结构的步骤,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轴向相对端部边缘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关联,其中,所述构建胎体结构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至少一个端部边缘关联至少一个增强结构的步骤,所述至少一个增强结构包括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增强元件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敷设路径布置,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有利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造在胎圈区域具有增强结构的轮胎,该增强结构基本上是均一的和均匀的,并且不具有不期望的重叠连接端部,确保了在轮胎装配、增强元件的倾斜角度、增强结构的宽度方面保持最大的灵活性。增强结构的均一性和均匀性是通过顺序地敷设均具有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并且增强元件没有重叠而获得的。
因此能够制造胎圈区域增强了的具有高质量水平的轮胎,由此能够制造具有高性能的轮胎。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车轮轮胎的胎体结构的构建步骤中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敷设增强结构的装置,包括:
抓持装置,其用于每次抓持多个增强元件中的一个增强元件并且将所述增强元件敷设在胎体结构的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上,其中所述多个增强元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所述胎体帘布层与胎体结构的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关联;
用于将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移动预定的节距(pitch)的装置,所述节距计算成使得允许预定数量的所述增强元件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所述敷设路径敷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所述端部边缘上,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有利地,这种装置能够实施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方法,下文中将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车轮轮胎的胎体结构的构建步骤中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敷设增强结构的装置,包括:
抓持装置,其用于每次抓持多个增强元件中的一个增强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增强元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
组装带,其用于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从所述抓持装置接收所述增强元件;
用于将所述组装带沿着所述敷设路径移动预定的节距,所述节距计算成使得允许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所述敷设路径敷设在所述组装带上,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有利地,这种装置能够实施本发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方法,下文中将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前述的至少一个方面中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以下优选特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增强元件是通过将具有预定宽度的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切割成一定尺寸而获得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参考本发明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方面的装置在所述抓持装置的上游包括用于进给具有预定宽度的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进给装置和用于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上以预定切割角度切割一定尺寸的所述增强元件的切割装置。
在整个说明书和以下的权利要求中,“切割角度”(α)用来表示切割方向和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
有利地,切割成一定尺寸允许获得尺寸相同的多个增强元件。
更加有利的是,通过以预定的切割节奏将带状增强元件切割成一定尺寸和绕着与由此获得的增强元件的放置平面垂直的轴线将所述增强元件旋转90°-α,能够获得具有相同长度(如果沿着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切割,也就是切割角度α等于90°,那么该长度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相等)和相同宽度(等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在两个连续切割之间经过的前进距离)的增强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大于大约1mm。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大于大约30mm。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小于大约100mm。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小于大约60mm。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在大约1mm至大约100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在大约30mm至大约60mm之间。
有利的是,申请人已经证实,采用上述长度值(或者如果切割角度等于90°,则是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值)的增强元件,能够很好地应对装配变化。具体地,申请人已经发现,采用宽度以英寸表示等于π或者等于π的约数的单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并且保持构成增强结构的各个增强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变,则能够应对每次改变简单地通过一组或多组构成上述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的预定数量时可能出现的装配变化。因此能够从单个类型的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开始形成具有整数个彼此相同的增强元件的任何增强几何形状。
例如,假定切割角度等于90°,并且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增强元件的长度)以英寸表示等于π(大约81mm),当装配直径增加1英寸,增强元件的数量必须增加一组。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强结构中的增强元件之间沿着敷设路径的距离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元件并排地放置,但是没有交互的重叠。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增强结构中的增强元件之间沿着敷设路径的距离大于零。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上述距离的值为大约0mm至大约15mm之间的数值除以限定了所述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的数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切割角度大于零。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角度大于大约1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角度大于大约2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角度小于大约9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角度小于大约50°。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切割角度在大约15°至大约9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例,所述切割角度在大约20°至大约50°之间。
关于切割角度,申请人已经证实,决定了增强元件的长度变化的这个角度可能的大的变化可以有利地通过改变构成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的数量而被吸收。实际上,在切割角度等于90°的情况下,增强元件的长度等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而如果切割角度小于90°,则增强元件的长度大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宽度。如果切割角度远小于90°,那么能够在增强元件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圆周延伸部分,减少了构成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的数量。
增强元件在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上的位置可以随着环形锚固结构的位置而不同。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元件布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上相对于相应环形锚固结构轴向内部的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元件布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上相对于相应环形锚固结构轴向外部的位置中。
在后一种情况下提供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在胎体帘布层的端部部分卷起之前,增强结构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上胎体帘布层的端部部分处,所述端部部分用于卷起以限定容纳所述环形锚固结构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增强结构布置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的内部。
在任何情况下提供这样的实施例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其中在胎体帘布层的端部部分卷起之后,增强结构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上胎体帘布层的端部部分处,所述端部部分用于卷起以限定容纳所述环形锚固结构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在这些实施例中,增强结构布置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所述增强结构:
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切割一定尺寸的增强元件;
将所述增强元件敷设在敷设路径上,所述敷设路径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上;
将所述切割和敷设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每次将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沿所述敷设路径移动一节距,从而在所述敷设路径上敷设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其中所述节距等于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和所述预定距离的和。
有利地,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顺序地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一个接一个地敷设增强元件,增强结构直接形成于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
优选地,所述敷设路径沿着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的环形部分延伸,所述敷设路径基本上为圆形并且其中心位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的旋转轴线上。
更优选地,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上敷设各个增强元件的步骤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轴向外部的位置上提供辅助元件的步骤,所述辅助元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元件的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突出的轴向外部的端部部分,所述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更优选地,敷设所述至少一个增强元件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增强元件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处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处的第二位置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所述增强结构:
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切割一定尺寸的增强元件;
将所述增强元件敷设在敷设路径上,所述敷设路径限定在组装带上;
将所述切割和敷设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每次将所述组装带沿所述敷设路径移动一节距,以便在所述敷设路径上敷设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从而在所述组装带上形成所述增强结构,其中所述节距等于所述增强元件的长度和所述预定距离的和;
将所述组装带放置成靠近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
以预定的线性速度移动所述组装带,并且以预定的圆周速度移动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所述预定的圆周速度基本上等于所述预定的线性速度;
将所述增强结构从所述组装带输送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
有利地,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顺序地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一个接一个地敷设增强元件,增强结构形成于组装带上,按后被输送到成形支撑件上。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敷设路径沿着所述组装带沿基本上为直线形的方向延伸。
更优选地,将所述增强结构从所述组装带输送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的步骤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轴向外部的位置上提供辅助元件的步骤,所述辅助元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伸出的轴向外部的环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更优选地,敷设所述增强元件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增强元件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处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组装带处的第二位置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增强结构形成于组装带上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的各个纵向边缘包括有橡胶元件。
有利地,该橡胶元件将用作各个邻近的增强元件之间的粘合部分,从而能够在增强结构从组装带输送至成形支撑件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增强结构。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中,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包括关联在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个线状增强元件。
在本发明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在抓持和移动所述增强元件的步骤期间,使所述增强元件绕着与其放置平面垂直的轴线旋转预定角度。为此,当由多个增强元件构成的增强结构与胎体帘布层关联时,关联到各个增强元件中的线状增强元件有利地沿着非圆周方向进行定向。
优选地,所述预定角度等于大约90°减去所述切割角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一旦所述增强元件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关联,就优选地将压实压制部件移到所述增强元件上。
有利的是,这个进一步的步骤确保了敷设的增强元件完美地附着在待处理轮胎的下层结构上并且该增强元件的整个表面附着在该下层结构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中,所述抓持装置能沿着基本上彼此垂直的两个输送方向相对于所述进给装置和所述切割装置移动。所述抓持装置还能从所述切割装置附近的第一位置移动至上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附近的第二位置,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移动至前述组装带附近的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抓持装置包括吸盘保持装置,或者另一种方案是包括电磁保持装置,从而能够抓持增强元件并且在从进给装置移动至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或者组装带的过程中保持这种抓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切割角度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抓持装置绕着与所述增强元件的放置平面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以便将所述增强元件敷设在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上的装置。
优选地,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辅助元件,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元件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伸出的轴向外部的端部部分,或者在采用上述组装带的情况下支撑所述增强元件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伸出的轴向外部环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已卷起端部部分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还优选地设置有压制部件,该压制部件用于在与前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边缘关联的增强结构上施加压力。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以下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敷设步骤中成形支撑件的纵向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3b为图3a的成形支撑件的端部部分在图3a中所示步骤之后的处理步骤中的放大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敷设步骤中成形支撑件的纵向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4b为图4a的成形支撑件的端部部分在图4a中所示步骤之后的处理步骤中的放大图;
图5a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敷设步骤中成形支撑件的纵向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5b为图5a的成形支撑件的端部部分在图5a中所示步骤之后的处理步骤中的放大图;
图6a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敷设步骤中成形支撑件的纵向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6b为图6a的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成形支撑件的端部部分在图6a中所示步骤之后的处理步骤中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0在整个实施例中表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制造车轮轮胎的胎圈区域的增强结构1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装置100可以制造增强结构1,该增强结构在布置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之前,在胎体帘布层2的限定了轮胎胎圈区域的相应轴向端部区域与胎体帘布层2的相对端部边缘2a、2b操作地关联。
在胎体结构的构建步骤中,直接在成形支撑件50上便利地制造增强结构1。该构建步骤包括将胎体帘布层2设置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步骤和接下来将一个或多个增强结构1和一个或多个环形锚固结构3(胎圈芯)敷设在胎体帘布层2上的步骤,所述一个或多个环形锚固结构3用于将轮胎很好地保持固定在锚固座中,锚固座特别设置在车轮轮辋中。
各层增强结构1相对于环形锚固结构3的特定轴向位置可以根据待制造的轮胎的用途和特征而改变。具体地,增强结构1可以包括单个增强层,该单个增强层直接设置在环形锚固结构3的轴向内部位置中的胎体帘布层2上,或者布置在两层环形锚固结构3之间,或者还可以设置在环形锚固结构3的轴向外部位置上。还可以设置包括多个增强层的增强结构1,该多个增强层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上与环形锚固结构3操作地关联。
在整个说明书中,为了简化说明,只对包括单个增强层的增强结构进行说明。因此术语“增强结构”和“增强层”可以互换地使用。
增强结构1的各个增强层由预定的整数个增强元件5限定,该增强元件5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宽度,沿着基本上为圆形的敷设路径一个接一个地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该敷设路径限定在胎体帘布层2的各个端部边缘2a、2b上,并且该增强元件5的中心位于成形支撑件50的旋转轴线上。
增强元件5是通过将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成一定尺寸的操作而获得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沿着图1中G所示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
该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优选地包括多个由金属或织物材料关联到弹性材料基体中而形成的线状增强元件6。这样的增强线状元件6沿着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纵向延伸方向G彼此平行地延伸。
该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借助特定的进给装置20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G进给。该进给装置可以包括诸如拉拔和/压延装置的用于呈直线地准备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装置,或者用于将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收集在一起的线圈。在后一种情况下,在线圈上游的中心系统中准备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
进给装置20的下游设置有切割装置30,该切割装置30用于实施接下来的将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成一定尺寸的操作,从而获得所述增强元件5。切割装置30沿着切割方向以预定的切割频率作用在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上,该切割方向在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放置平面上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纵向方向一起限定了预定的切割角度α,该切割角度α在0至预定值之间。在由装置100实施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切割角度α设定为大于零的值,优选地在大约15°至大约90°之间,更加优选地在大约20°至大约50°之间。
切割装置30的下游设置有用于抓持增强元件5以便接下来将其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装置40,从而将增强结构1置于该成形支撑件50上。
抓持装置40包括沿着轨道45在切割装置30的近端中的第一位置和成形支撑件50的近端中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移动臂44,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增强元件5被抓持,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增强元件5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抓持装置40沿着图1中双向箭头A和B所示的基本上相互垂直的两个输送方向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抓持装置40优选地设置有吸盘或者电磁(如果线状增强元件6为金属材料)保持装置41,用于抓取增强元件5并将其从前述第一位置移动至前述第二位置。此外,还设置有用于使得上述抓持装置40在其从前述第一位置移动至前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旋转的装置,旋转角度优选地等于90°-α。由于这种旋转,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各个增强元件5的线状增强元件6定向成彼此平行并且相对于成形支撑件50的圆周延伸方向倾斜(图1),倾斜的斜度由切割和连接增强元件5的具体方法确定。
成形支撑件50绕着旋转轴线X-X可旋转地安装在心轴和服务站(未示出)中心之间。在形成增强结构1的增强元件5敷设过程中,成形支撑件50绕着轴线X-X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和可由特定的移动装置设定的角位置旋转,该移动装置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55表示。
具体地,在增强元件5敷设过程中,上述移动装置55驱动成形支撑件50绕着其旋转轴线X-X旋转,所旋转的角度与预定的节距相对应,从而将预定的整数个增强元件5敷设在成形支撑件上,同时防止邻近的增强元件5之间的交互重叠。
增强元件5可以采用并排的关系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也就是在增强元件5和下一个增强元件之间不留任何间隙)或者在增强元件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如果D为装配直径,那么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增强元件5的预定整数数量乘以增强元件5的长度等于πD减去一个预定值,该预定值优选地在0至15mm之间变化并且均匀地分布为邻近的增强元件5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各个增强元件5布置成与之前敷设的增强元件5之间的距离为恒定值,该恒定值为0至15mm之间的数值除以增强元件5的数量。
因为成形支撑件50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何方便的方式制造,所以在此不再详细地描述成形支撑件50的结构。
如果切割角度α等于90°,那么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增强元件5的长度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宽度对应。如果切割角度α小于90°,那么增强元件5的长度等于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宽度除以角度α的正弦值。优选地,增强元件5的长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在1mm至1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30mm至60mm之间。
敷设装置100优选地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传统类型的压制部件,该压制部件作用在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增强元件5上,从而确保增强元件完全附着到形成的轮胎的下层结构上。该压制部件可以与抓持装置40形成为一体,并且在增强元件5敷设之后立即单独地作用在各个增强元件5上,或者该压制部件可以与抓持装置40分开,并且一旦所有的增强元件5完成敷设就作用在增强结构1上。
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用于制增强结构1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可由上述敷设装置100实施。
在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中,以预定的切割角度α从由进给装置20进给的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一定尺寸的增强元件5。典型地,切割角度α预先设定,并且在制造增强结构1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抓持装置40抓持增强元件50并且将其移动至成形支撑件50处。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抓持装置绕着与增强元件5的放置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Y-Y旋转大约90°-α。因此,优选地在增强元件5从切割装置30处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成形支撑件50处的第二位置的同时实施上述旋转步骤。
在接下来的处理步骤中,增强元件5敷设在之前敷设在成形支撑件50上的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边缘2a、2b上。
上述切割、移动和敷设增强元件5的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每次将成形支撑件50移动预定的节距,以便以并排的关系或者以彼此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敷设预定整数个增强元件5,覆盖成形支撑件5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分,从而完成增强结构1的增强层的成形。
此外,优选地提供有将压制部件移到敷设的增强元件5上的步骤。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整个实施例中用附图标记200表示。在该实施例中,与前面参考图1的装置100所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2的装置200与图1的装置1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抓持装置40和成形支撑件50之间设置有组装带60,在该组装带60上形成增强结构1。图2的装置200的组装带60的上游和下游与图1的装置100完全类似。
具体地,在图2的装置200中,抓持装置40沿着在组装带60上限定的基本上为直线形的敷设路径敷设增强元件5。在敷设步骤中,组装带60由特定的移动装置65控制而向前移动一个节距,该节距等于增强元件5的长度选择性地加上期望在两个邻近增强元件5之间留下的距离,从而在组装带60上形成增强结构1。
然后,通过将组装带60移动靠近成形支撑件50并且使组装带60以与成形支撑件50的圆周速度相等的线性速度先前移动而将增强结构1输送到成形支撑件50上。
因此,由图2的装置200实施的方法与上述由图1的装置100实施的方法完全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增强元件5敷设在组装带60上,从而在组装带60上形成增强结构1,然后将增强结构1输送到成形支撑件50上。
在图2的装置200的使用过程中,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在其各个纵向边缘处优选地设置有橡胶元件,当橡胶元件和增强元件敷设在组装带60上以形成增强结构1时,该橡胶元件用作两个增强元件5之间的粘合部分。
如上面已经提及的,增强结构1在成形支撑件50上相对于环形锚固结构3的轴向位置可以是不同的。
图3a和3b示出了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的两个步骤,其中增强结构1布置在相对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内部的位置上。如图3a所示,借助从成形支撑件50伸出的胎体帘布层2端部部分20a、20b的支撑部件51进行胎体帘布层2、增强元件5(或者如果使用图2的装置200,则为之前在组装带60上形成的增强结构)和环形锚固结构3的敷设。如图3b所示,一旦移除支撑部件51,则端部部分20a、20b卷起,从而形成活结式(slipknot-wise)部分,环形锚固结构3和增强结构1容纳在该活结式部分中。
图4a和4b示出了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的两个步骤,其中增强结构1布置在相对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外部的位置上,但是总是处于胎体帘布层2的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借助支撑部件51进行胎体帘布层2、增强元件5(或者如果使用图2的装置200,则为之前在组装带60上形成的增强结构)的敷设,之后,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部分20a、20b卷起,从而形成活结式部分,环形锚固结构3和增强结构1容纳在该活结式部分中。
图5a和5b示出了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的两个步骤,其中增强结构1布置在相对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外部的位置上并且位于胎体帘布层2的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外部。如同图3a、3b和4a、4b的情况一样,借助支撑部件51进行胎体帘布层和环形锚固结构3的敷设。另一方面,在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部分20a、20b已经卷起而形成活结式部分之后,进行增强元件5(或者如果使用图2的装置200,则为之前在组装带60上形成的增强结构1)的敷设,其中环形锚固结构3容纳在该活结式部分中。
图6a和6b示出了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的两个步骤,其中与图5a和5b中一样,增强结构1布置在相对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外部的位置上并且位于胎体帘布层2的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外部。图6a和6b的方法与图5a和5b的方法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增强元件5(或者如果使用图2的装置200,则为之前在组装带60上形成的增强结构1)的位置比图5a和5b中更加轴向靠外,并且需要使用辅助支撑元件52,该辅助支撑元件用于支撑从胎体帘布层2的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伸出的增强元件5(或者增强结构1)的外环形部分。
在这里没有详细描述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期望结构和尺寸的待用增强元件5可以直接地提供给抓持装置40。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00可不包括有特别设计成用于由连续带状元件4形成增强元件5的装置,如下文中所述,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不提供用于形成增强元件5的特定步骤,这意味着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已经单独地将这些元件设置在在成形支撑件50上或在组装带60上进行抓持和敷设的步骤之前。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清楚了解,上述方法和装置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制造在胎圈区域具有增强结构1的轮胎,该增强结构1基本上是均一的和均匀的,并且不具有不期望的重叠连接端部,即使在低制造产量的情况下和即使轮胎自身具有设计复杂的几何形状时也能确保在轮胎装配、增强元件的倾斜角度、增强结构的宽度方面保持最大的灵活性,同时确保了高质量水平,由此确保了高性能。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在之前布置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的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边缘2a、2b处关联增强结构1而实现的,该增强结构1包括具有预定宽度和相同长度的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从具有预定宽度的单个类型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开始很好地应对装配变化。实际上,对于任何装配变化,在总是使用整数个增强元件5的任何情况下,足以改变构成上述增强结构1的增强元件5的预定数量和/或这些增强元件5之间的距离和/或切割角度。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0.于以一线性速度移动所述组装带(60)的装置(65),所述线性速度基本等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的圆周速度。
54.根据权利要求45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包括辅助元件(52),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结构(1)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伸出的轴向外部环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55.根据权利要求45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还包括压制部件,其用于一旦所述增强结构(1)敷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边缘(2a、2b)上就在所述增强结构(1)上施加压力。

Claims (55)

1.一种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包括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构建胎体结构的步骤,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在其轴向相对端部边缘(2a、2b)处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3)关联,其中,构建胎体结构的所述步骤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处关联至少一个增强结构(1)的步骤,所述至少一个增强结构(1)包括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所述增强元件(5)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增强元件(5)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敷设路径布置,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是通过将具有预定宽度的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成一定尺寸而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大于大约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大于大约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小于大约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小于大约60mm。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在大约1mm至大约100mm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在大约30mm至大约60mm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沿着所述敷设路径是恒定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的值为大约0mm至大约15mm之间的数值除以限定了所述增强结构(1)的增强元件(5)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0的切割角度(α)实施所述切割成一定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大于大约1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大于大约2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小于大约9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小于大约50°。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在大约15°至大约90°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角度(α)在大约20°至大约50°之间。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在相对于相应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内部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上。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5)在相对于相应环形锚固结构(3)轴向外部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包括端部部分(20a、20b),所述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卷起以限定容纳所述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所述增强结构(1)在所述端部部分(20a、20b)卷起之前布置在所述端部部分(20a、20b)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包括端部部分(20a、20b),所述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卷起以限定容纳所述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所述增强结构(1)在所述端部部分(20a、20b)已经卷起之后布置在所述端部部分(20a、20b)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所述增强结构(1):
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一定尺寸的增强元件(5);
将所述增强元件(5)敷设在敷设路径上,所述敷设路径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上;
将所述切割和敷设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每次将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沿所述敷设路径移动一节距,从而在所述敷设路径上敷设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其中所述节距等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和所述预定距离的和。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设路径沿着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的环形部分延伸,所述敷设路径基本上为圆形并且其中心位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的旋转轴线(X-X)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2a、2b)上敷设所述增强元件(5)的步骤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轴向外部的位置上设置辅助元件(52)的步骤,所述辅助元件(52)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轴向外部的端部部分(20a、20b)卷起之前支撑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部分(20a、20b)。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敷设所述至少一个增强元件(5)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增强元件(5)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处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处的第二位置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所述增强结构(1):
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一定尺寸的增强元件(5);
将所述增强元件(5)敷设在敷设路径上,所述敷设路径限定在组装带(60)上;
将所述切割和敷设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每次将所述组装带(60)沿所述敷设路径移动一节距,以便在所述敷设路径上敷设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从而在所述组装带(60)上形成所述增强结构(1),其中所述节距等于所述增强元件(5)的长度和所述预定距离的和;
将所述组装带(60)放置成靠近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
以预定的线性速度移动所述组装带(60),并且以预定的圆周速度移动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所述预定的圆周速度基本上等于所述预定的线性速度;
将所述增强结构(1)从所述组装带(60)输送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设路径沿着所述组装带(60)沿基本上为直线形的方向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增强结构(1)从所述组装带(60)输送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的步骤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轴向外部的位置上设置辅助元件(52)的步骤,所述辅助元件(52)用于支撑所述增强结构(1)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伸出的轴向外部的环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在其每个纵向边缘处都包括橡胶元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敷设所述至少一个增强元件(5)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增强元件(5)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处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组装带(60)处的第二位置的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2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移动所述增强元件(5)的步骤期间使所述增强元件(5)绕着与其放置平面垂直的轴线(Y-Y)旋转预定角度的步骤。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等于大约90°减去所述切割角度(α)。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一旦所述增强元件(5)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边缘(2a、2b)关联就将压制部件输送到所述增强元件(5)上的步骤。
34.根据权利要求2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包括关联在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个线状增强元件(6)。
35.一种用于在车轮轮胎的胎体结构的构建步骤中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敷设增强结构(1)的装置(100),包括:
抓持装置(40),其用于每次抓持多个增强元件中的一个增强元件(5)并且将所述增强元件(5)敷设在胎体结构的胎体帘布层(2)的端部边缘(2a、2b)上,其中所述多个增强元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所述胎体帘布层(2)与胎体结构的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关联;
用于将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移动预定的节距的装置(55),所述节距计算成使得允许预定数量的所述增强元件(5)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所述敷设路径敷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边缘(2a、2b)上,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100),在所述抓持装置(40)的上游包括用于具有预定宽度的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进给装置(20)和用于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一定尺寸的所述增强元件(5)的切割装置(30)。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能沿着基本上彼此垂直的两个输送方向(A、B)相对于所述进给装置(20)和所述切割装置(30)移动。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能从所述切割装置(30)附近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附近的第二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包括吸盘保持装置(41)。
40.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包括电磁保持装置(41)。
41.根据权利要求36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30)包括用于调节切割角度(α)的范围的装置。
42.根据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包括用于在所述增强元件(5)敷设在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之前使所述抓持装置(40)绕着与所述增强元件(5)的放置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Y-Y)旋转的装置。
43.根据权利要求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包括辅助元件(52),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元件(5)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伸出的轴向外部的端部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44.根据权利要求35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还包括压制部件,其用于一旦所述增强元件(5)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边缘(2a、2b)关联就在所述增强元件(5)上施加压力。
45.一种用于在车轮轮胎的胎体结构的构建步骤中在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上敷设增强结构(1)的装置(200),包括:
抓持装置(40),其用于每次抓持多个增强元件中的一个增强元件(5),其中所述多个增强元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相同的长度;
组装带(60),其用于沿着预定的敷设路径从所述抓持装置(40)接收所述增强元件(5);
用于将所述组装带(60)沿着所述敷设路径移动预定的节距的装置(65),所述节距计算成使得允许预定数量的增强元件(5)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地沿着所述敷设路径敷设在所述组装带(60)上,所述距离的值在0至预定值之间。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装置(40)的上游包括用于具有预定宽度的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的进给装置(20)和用于从所述连续带状增强元件(4)切割一定尺寸的所述增强元件(5)的切割装置(30)。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能沿着基本上彼此垂直的两个输送方向(A、B)相对于所述进给装置(20)和所述切割装置(30)移动。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能从所述切割装置(30)附近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组装带(60)附近的第二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5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包括吸盘保持装置(41)。
50.根据权利要求45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装置(40)包括电磁保持装置(41)。
51.根据权利要求46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30)包括用于调节切割角度(α)的范围的装置。
52.根据权利要求45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包括用于在所述增强元件(5)敷设在所述组装带(60)上之前使所述抓持装置(40)绕着与所述增强元件(5)的放置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Y-Y)旋转的装置。
53.根据权利要求45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包括用于以一线性速度移动所述组装带(60)的装置(65),所述线性速度基本等于所述基本上为圆柱形的成形支撑件(50)的圆周速度。
54.根据权利要求45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包括辅助元件(52),其用于支撑所述增强结构(1)从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伸出的外部环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已卷起的端部部分(20a、20b)用于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环形锚固结构(3)的基本上为活结式的部分。
55.根据权利要求45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00),还包括压制部件,其用于一旦所述增强结构(1)敷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2)的所述端部边缘(2a、2b)上就在所述增强结构(1)上施加压力。
CN200780053573.9A 2007-06-29 2007-06-29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765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7/001804 WO2009004396A1 (en) 2007-06-29 2007-06-29 Process and apparap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496A true CN101765496A (zh) 2010-06-30
CN101765496B CN101765496B (zh) 2013-06-26

Family

ID=3910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3573.9A Active CN101765496B (zh) 2007-06-29 2007-06-29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01704A1 (zh)
EP (1) EP2170593B1 (zh)
CN (1) CN101765496B (zh)
AT (1) ATE526148T1 (zh)
BR (1) BRPI0721788B1 (zh)
WO (1) WO2009004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823335B1 (pt) * 2008-12-11 2019-02-05 Pirelli processo para fabricar pneus para rodas de veículo
JP6005049B2 (ja) * 2010-11-18 2016-10-12 ピレリ・タイヤ・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車両用車輪のタイヤを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ITMI20112349A1 (it) * 2011-12-22 2013-06-23 Pirelli Processo ed apparato per la produzione di pneumatici per ruote di veicoli
FR3084279B1 (fr) * 2018-05-17 2020-07-10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Installation de fabrication de nappes de renfort avec dispositif de retournement a plat de bandelett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3151A2 (de) * 1990-02-21 1991-08-2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Greif-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einer Reifenaufbautrommel zuzuführende Bandage
EP0956940A1 (en) * 1997-10-03 1999-11-1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ire reinforcing layer
EP1010651A2 (de) * 1998-12-09 2000-06-2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und Auflegen von Materialstrei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10597A (en) * 1961-09-01 1965-11-24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pneumatic tyres
GB1243187A (en) * 1967-12-01 1971-08-18 Dunlop Holding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pneumatic tyres
US3728194A (en) * 1970-11-27 1973-04-17 Nrm Corp Rotating expandable ply ring mechanism
US3904471A (en) * 1974-10-15 1975-09-09 Goodyear Tire & Rubber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US4100955A (en) * 1977-06-08 1978-07-18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Pneumatic tire
DE2740609C2 (de) * 1977-09-09 1982-05-13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Vorrichtung zum Aufbauen von Luftreifen oder deren Teilen
GB2179307B (en) * 1985-08-03 1989-08-02 Apsley Metals Ltd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pneumatic tyre
JP3124560B2 (ja) * 1990-12-28 2001-01-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プライ部材の成型方法
US5667610A (en) * 1994-11-30 1997-09-1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Method of supplying sheet materials
JPH1199564A (ja) * 1997-09-26 1999-04-1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224804T1 (de) * 1998-07-31 2002-10-15 Pirelli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reifenkarkasse und damit hergestellte karkasse
JP2001121622A (ja) * 1999-10-25 2001-05-08 Bridgestone Corp ストリップ片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326112B2 (ja) * 2000-04-10 2009-09-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カーカスの製造方法
JP4502579B2 (ja) * 2001-01-12 2010-07-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3251711A (ja) * 2002-03-01 2003-09-0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のベルト成形装置およびベルト成形方法
WO2004030899A1 (ja) * 2002-10-01 2004-04-1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タイヤ用コード補強層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コード補強層形成装置
JP4133301B2 (ja) * 2002-12-25 2008-08-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238040B2 (ja) * 2003-01-22 2009-03-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補強層の形成装置
JP4526791B2 (ja) * 2003-07-24 2010-08-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構成材の製造方法
JP4346436B2 (ja) * 2003-12-25 2009-10-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41937A1 (de) * 2005-09-03 2007-03-0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7501033B2 (en) * 2006-09-06 2009-03-1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 Chipper and apex subassembly as an intermediate article of manufa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3151A2 (de) * 1990-02-21 1991-08-2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Greif-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einer Reifenaufbautrommel zuzuführende Bandage
EP0956940A1 (en) * 1997-10-03 1999-11-1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ire reinforcing layer
EP1010651A2 (de) * 1998-12-09 2000-06-2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und Auflegen von Materialstreif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70593A1 (en) 2010-04-07
ATE526148T1 (de) 2011-10-15
BRPI0721788A2 (pt) 2013-04-02
BRPI0721788B1 (pt) 2018-07-03
EP2170593B1 (en) 2011-09-28
WO2009004396A1 (en) 2009-01-08
US20100101704A1 (en) 2010-04-29
CN101765496B (zh) 2013-06-26
WO2009004396A8 (en) 201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6145B1 (en) Geodesic ti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US20060191618A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undulating plies
US881503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read rubber for a vehicle tire, in particular a pneumatic vehicle tire
WO2013011396A1 (en) Metho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US7431063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el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tyre and vehicle tyre including the belt structure
JP6005049B2 (ja) 車両用車輪のタイヤを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323504A (ja) エラストマ製品用の補強プラ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65496B (zh)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0502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Tread for a Vehicle Tire
RU263478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130092973A (ko) 차륜용 타이어를 제조하는 성형 드럼들의 운영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차륜용 타이어들의 생산을 위한 설비
EP200029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JP6008871B2 (ja) タイヤ生産プラントにおいて基本半完成要素を格納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2200815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tyres
EP1827806A1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EP2229274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BR112015006147B1 (pt) método para controlar a construção de uma estrutura de reforço de pneus para rodas de veículos, processo para produção de pneus para rodas de veículos, e, aparelho para produção de um pneu para rodas de veículos
RU260316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борки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EP34876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KR101034604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RU237712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H04251733A (ja) ビードエイペックスリング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221851A (ja) 車輪のタイヤ用ベルト構造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かかるベルトを含むラジアルタイヤ
KR20070091020A (ko) 운송수단 바퀴용 타이어를 제작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GB2327390A (en) Tyre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