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2895B -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2895B
CN101762895B CN2009101403776A CN200910140377A CN101762895B CN 101762895 B CN101762895 B CN 101762895B CN 2009101403776 A CN2009101403776 A CN 2009101403776A CN 200910140377 A CN200910140377 A CN 200910140377A CN 101762895 B CN101762895 B CN 101762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carrier band
pcb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2895A (zh
Inventor
申相文
金淙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偏振板接合到液晶面板的外表面;第二步骤,将载带封装(TCP)接合到所述液晶面板;第三步骤,在所述载带封装的背面并且在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载带封装的连接部分上涂敷树脂;第四步骤,检查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第五步骤,将所述液晶面板插入转移装置;第六步骤,转移所述转移装置;第七步骤,从所述转移装置取出所述液晶面板;第八步骤,将所述载带封装接合到印刷电路板(PCB);第九步骤,检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以及第十步骤,用多个框组装所述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

Description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制造具有液晶面板、印刷电路板、以及载带封装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重量轻、外形薄、以及功耗低的平板显示(FPD)装置替代了阴极射线管(CRT)装置。平板显示(FPD)装置的一些示例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场发射显示(FED)装置、以及电致发光显示(ELD)装置。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显示运动图像的优秀特性,所以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监视器、以及电视机。
总体而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利用来自外部系统的图像信号产生选通信号(gate signal)、数据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并提供电源的驱动电路单元;利用该选通信号、该数据信号以及该控制信号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以及向该液晶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
例如,驱动电路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其中形成有利用外部系统的图像信号和时钟信号产生RGB数据和控制信号的电路;以及载带封装(TCP),其中形成有利用该RGB数据和该控制信号产生选通信号和数据信号的电路。该印刷电路板(PCB)通过该载带封装(TCP)连接到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具有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并且彼此间隔,而液晶层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液晶层的透射率根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而改变,从而显示图像。背光单元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
通过用顶框、主框、以及底框模块化驱动电路单元、液晶面板以及背光单元,来完成液晶显示装置。所谓模块化工序是指以下这些步骤:将例如印刷电路板和载带封装这样的驱动电路单元接合到液晶面板并且用顶框、主框、以及底框包封驱动电路单元、液晶面板以及背光单元。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在图1中,通过面板生产线100制造液晶面板。在模块生产线200中,将载带封装(TCP)和印刷电路板(PCB)接合到液晶面板,并且利用顶框、主框、以及底框组装该液晶面板、该载带封装、该印刷电路板以及背光单元,由此完成液晶显示(LCD)装置。
在液晶注入设备110中,在具有选通线(gate line)、数据线、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和具有滤色器层(color filterlayer)、黑矩阵(black matrix)以及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由此完成液晶面板。将在液晶注入设备1 10中完成的液晶面板转移到自动探测设备120。在自动探测设备120中检查液晶面板的缺陷(例如,选通线和数据线中的电短路或电断路)。
将经过了自动探测设备120缺陷检查的液晶面板转移到模块生产线200中的偏振板接合设备210。在偏振板接合设备210中,将偏振板接合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各个外表面。接着,将带有偏振板的液晶面板转移到载带自动键合(TAB)设备220,在载带自动键合设备220中将载带封装接合到液晶面板的各个相邻侧部。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的液晶面板转移到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230,在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230中将载带封装键合到印刷电路板。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和印刷电路板的液晶面板转移到树脂涂敷设备240。在树脂涂敷设备240中,将树脂涂敷到液晶面板和载带封装的连接部分、以及载带封装和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分,然后固化树脂。
接着,将液晶面板转移到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250,在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250中检查载带封装和印刷电路板中的缺陷。接着,将经过了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250缺陷检查的液晶面板转移到框组装设备260。在框组装设备260中,用顶框、主框、以及底框包封液晶面板、载带封装、印刷电路板以及背光单元,从而能够完成液晶显示装置。
与将载带封装和印刷电路板连接到液晶面板的模块生产线200相比,制造液晶面板的面板生产线100具有不同的洁净等级。由于微粒必然会使例如选通线、数据线以及薄膜晶体管这样的精细图案变差,因此面板生产线100应该具有相对较高的洁净等级。另外,由于微粒几乎不使大尺寸图案(例如液晶面板、载带封装、以及印刷电路板的焊盘(pad))之间的电连接变差,所以模块生产线200可具有中等洁净等级以降低维护成本。例如,面板生产线100可具有等级1000的第一洁净等级,而模块生产线200可具有等级1000到等级10000范围内的第二洁净等级。在此,可以根据每立方英尺内直径超过0.5μm的微粒的数量,来定义所述等级(ea/英尺3)。而且,可将等级1000的第一洁净等级定义为高于处于等级1000到等级10000范围内的第二洁净等级。
模块生产线200中执行的全部步骤不是都要求第二洁净等级,一些步骤可在低于第二洁净等级的洁净等级下执行,而不导致成品率下降。然而,由于模块生产线200中执行的这些步骤很难分开,因此一些步骤的过高维护成本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基本克服了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带来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有利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彼此不同的洁净等级下执行模块工序的多个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减少了制造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模块工序的步骤之间没有污染地转移液晶面板从而防止了成品率下降。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通过以顺列形式(in-line type)连接模块工序用的多个设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加以阐述,其一定程度上通过该说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将通过在所述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及所附附图中明确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文中所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发明宗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偏振板接合到液晶面板的外表面;第二步骤,将载带封装(TCP)接合到所述液晶面板;第三步骤,在所述载带封装的背面并且在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载带封装的连接部分上涂敷树脂;第四步骤,检查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第五步骤,将所述液晶面板插入转移装置;第六步骤,转移所述转移装置;第七步骤,从所述转移装置取出所述液晶面板;第八步骤,将所述载带封装接合到印刷电路板(PCB);第九步骤,检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以及第十步骤,用多个框组装所述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
应该明白,本发明之前所述的一般性描述以及后续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目的在于对权利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第一模块生产线中执行的多个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第二模块生产线中执行的多个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附图中例示出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而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在图2和图3中,液晶显示装置300包括液晶面板310、驱动电路单元319、背光单元320、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310包括第一基板312、面对第一基板312并且与其保持间隔的第二基板314、以及位于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可被分别称为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尽管图2和图3未示出,在第一基板31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选通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选通线和数据线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将薄膜晶体管连接到选通线和数据线,而将像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另外,滤色器层、黑矩阵、以及公共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314的内表面上。滤色器层包括均对应于像素区域的红、绿和蓝滤色器,而黑矩阵对应于选通线、数据线以及薄膜晶体管。公共电极覆盖滤色器层和黑矩阵。
驱动电路单元319包括载带封装(TCP)316、位于该载带封装316上的驱动集成电路(IC)317、以及经由该载带封装316连接到液晶面板310的印刷电路板(PCB)31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可经由柔性印刷电路(FPC)连接到液晶面板。该载带封装3 16包括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而该印刷电路板包括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将选通载带封装316a的一端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第一边缘部,而将选通载带封装316a的另一端接合到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另外,将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一端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与第一边缘部相邻的第二边缘部,而将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另一端接合到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在载带封装316和印刷电路板318均被连接到液晶面板310之后,弯曲载带封装316,以使得在模块工序中印刷电路板被设置在主框330的侧表面上或在底框350的背面下方。
印刷电路板318产生向载带封装316的驱动集成电路317提供的RGB数据和多个控制信号,而驱动集成电路317产生分别向液晶面板310的选通线和数据线提供的选通信号和数据信号。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可具有产生RGB数据和多个控制信号的单个印刷电路板,并且液晶面板可具有用于发送RGB数据和多个控制信号的附加线路。尽管图2和图3中未示出,但是在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的各个顶面上均形成有配向层以接触液晶层,并且在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之间的边界部分处形成有密封图案(seal pattern)。此外,可在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的各个外表面上形成偏振板。
向液晶面板31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320设置在液晶面板310下方。背光单元320包括灯324、白色或银色的反射板322、导光板326、以及光学片329。灯324设置在主框330的侧部上。反射板322、导光板326、以及光学片329顺序设置在底框350上方。背光单元320还可包括围绕灯324的灯引导器328。为了保护灯324,灯引导器328可包括上表面、侧表面和下表面以及朝向导光板326的开口,并且灯引导器328通过向导光板326反射光来提高光效率。在另一实施方式,灯引导器328可一体结合到反射板322。
灯324可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外置电极荧光灯(EEFL)之一。来自灯324的光在透过导光板326时将由于全反射而在导光板326中均匀地漫射,并作为平面光从导光板326的上表面朝向液晶面板310输出。另外,导光板326在其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可包括特殊图案,以提供均匀的平面光。从导光板326的下表面输出的光被位于导光板326下方的反射板322朝向液晶面板310反射,从而提高光效率。
光学片329可包括漫射片329a、棱镜片329b、保护片329c。直接位于导光板326上方的漫射片329a将来自导光板326的光加以散射,而位于漫射片329a上方的棱镜片329b则收集被散射的光。保护片329c保护棱镜片329b。因此,透过光学片329的光以均匀的亮度分布垂直地进入液晶面板310。
结果,由灯324发射的光被灯引导器328聚集,并进入导光板326。接着,在导光板326中光被朝向液晶面板310折射,并且由光学片329进行处理,从而具有均匀的亮度分布。最终,液晶面板310利用该光显示图像。
用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组装液晶面板310、驱动电路单元319、以及背光单元320。底框350具有矩形板形状,其边缘部分向上弯曲,而液晶面板310和背光单元320顺序设置在底框350上方。顶框340覆盖液晶面板310的前表面边缘。呈敞口矩形圈形状的主框330围绕液晶面板310和背光单元320的侧表面。主框330与顶框340和底框350相结合,以便包封液晶面板310、驱动电路单元319和背光单元320,从而完成液晶显示装置300。顶框340可被称为顶盖、壳体盖或顶壳体,主框330可被称为支承主体、引导面板、主支撑件或模制框,而底框350可被称为盖底、底盖、或下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用多个框组装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单元和背光单元,并且所述多个框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在图4中,(图3的)液晶面板3 10通过具有第一洁净等级的面板生产线400制造,(图3的)载带封装(TCP)316通过具有第二洁净等级的第一模块生产线500接合到液晶面板310。另外,将载带封装316接合到(图3的)印刷电路板(PCB)318,并且通过具有第三洁净等级的第二模块生产线600,用(图3的)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组装具有(图3的)驱动电路单元3 19(例如载带封装3 16和印刷电路板3 1 8)的液晶面板310和(图3的)背光单元320,从而完成(图3的)液晶显示(LCD)装置300。
在面板生产线400中,以彼此相对并且彼此间隔的方式接合具有选通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的(图3的)第一基板312和具有黑矩阵、滤色器层以及公共电极的(图3的)第二基板314。此外,在面板生产线400的液晶注入设备410中,注入液晶材料以形成位于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之间的液晶层,从而完成液晶面板。将液晶面板转移到自动探测设备420,并且在该自动探测设备420中检查液晶面板缺陷(例如,选通线和数据线中的电短路或电断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滴注法(dispensing method)形成液晶层,其中,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一上形成液晶层之后接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切割被接合的包括液晶层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来完成液晶面板。
由于选通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黑矩阵、滤色器层以及公共电极具有比较精细的图案(其例如具有小于约100μm的宽度),因此由液晶注入设备410和自动探测设备420组成的面板生产线400具有作为第一洁净等级的相对较高的洁净等级。例如,第一洁净等级可以是高于等级1000的洁净等级。可以根据每立方英尺内直径超过0.5μm的微粒的数量,来定义所述等级(ea/英尺3)。此外,随着洁净等级变高,所定义的等级数变得更小。
将经过了自动探测设备420缺陷检查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的第一偏振板接合设备510。在偏振板接合设备510中,将偏振板接合到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的各个外表面。尽管图4未示出,但是在接合偏振板之前可在清洁设备中清洁液晶面板310。
接着,将带有偏振板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载带自动键合(TAB)设备520,并且在载带自动键合设备520中,将载带封装316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各个相邻侧部。在载带自动键合(TAB)步骤中,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其上带有(图3的)驱动集成电路(IC)317的载带封装316接合到被第二基板314露出的第一基板312部分中的焊盘(未示出)上。各向异性导电膜为带状,其包括热固化树脂和分散在该热固化树脂中的导电球。当向各向异性导电膜施加热量和力时,热固化树脂被硬化,并且导电球沿着一个方向被施压。结果,接合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两个物体沿着一个方向彼此电连接。例如,将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第一基板312的焊盘上,并且将载带封装316的第一焊盘(未示出)以使得载带封装316的第一焊盘对准第一基板312的焊盘的方式设置在该各向异性导电膜上,随后在较低压力和较低温度下预接合载带封装316、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液晶面板310。接着,在较高压力和较高温度下彼此接合载带封装316、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液晶面板310,从而在载带自动键合设备520中完成将载带封装316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步骤。
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转移到第一树脂涂敷设备530。在第一树脂涂敷设备530中,将第一树脂涂敷在载带封装的背面上,接着固化该第一树脂。在第一模块生产线的步骤结束之后,将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310密封到例如洁净室的转移装置中,并且将该转移装置连同液晶面板310一起在大气环境下转移到第二模块生产线600。将第一树脂涂敷在载带封装316的背面上,以便在大气环境下转移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310时保护和防止载带封装316被损坏和污染。
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第二树脂涂敷设备540。在第二树脂涂敷设备540中,将第二树脂涂敷在液晶面板310和载带封装316的连接部分上,接着固化该第二树脂以加强液晶面板310和载带封装316的连接。另外,第二树脂用于在大气环境下转移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310时保护和防止液晶面板310和载带封装316的连接部分被损坏和污染。
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316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并且在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中检查载带封装316的缺陷(例如,异常接合和异常操作)。另外,在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中还可检查液晶面板310的缺陷(例如,选通线和数据线中的电短路或电断路)。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方法中,由于载带封装316是在该载带封装316在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被接合之后由该第一模块生产线500的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独立于印刷电路板318地检查的,所以在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在接合印刷电路板318的步骤之前可以替换或维修具有缺陷的载带封装316。结果,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减少了制造时间。
将经过了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缺陷检查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并存放在第一卸载器560中。可按照顺列方式彼此连接载带自动键合设备520、第一树脂涂敷设备530、第二树脂涂敷设备540、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550以及第一卸载器560,在此通过连接装置(例如,传送设备或机械手臂)连接这些设备,从而使得这些设备步骤自动地顺序执行而无需操作人员的介入。
接着,将存放在第一卸载器560中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高压釜设备(autoclave apparatus)570,在高压釜设备570中用热量和压力去除在偏振板与第一基板312和第二基板314每一个之间的气泡。
接着,将液晶面板310转移到水平存放设备580中。在水平存放设备580中,将液晶面板310水平插入未示出的转移装置(例如清洁盒)内,并且气密地密封该转移装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高压釜设备570可被省略或者可以被包括在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并且可利用连接装置(例如,传送设备或机械臂)按照顺列方式相互连接第一卸载器560和水平存放设备580,以便自动地顺序执行相应步骤。
针对载带封装316第一焊盘的液晶面板310焊盘的宽度和节距,大于通过面板生产线400形成的精细图案的宽度,而又小于针对载带封装316第二焊盘的印刷电路板318焊盘的宽度和节距。因此,其中设有载带自动键合设备520的第一模块生产线500具有作为第二洁净等级的中等洁净等级,该第二洁净等级低于第一洁净等级。例如,第二洁净等级可以是处于等级1000到等级10000范围内的洁净等级。
接着,将转移装置连同液晶面板310一起在大气环境下转移到第二模块生产线600的加载器610并被存放在加载器610中。在加载器610中,为转移装置解除密封,并且从该转移装置中取出液晶面板310。
接着,将液晶面板310转移到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620,在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620中,将已经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载带封装316接合到印刷电路板318。例如,将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18的焊盘上,并且将载带封装316的第二焊盘(未示出)以使得载带封装316的第二焊盘对准印刷电路板318的焊盘的方式设置在该各向异性导电膜上,随后以较低压力和较低温度预接合载带封装316、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印刷电路板318。接着,在较高压力和较高温度下彼此接合载带封装316、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印刷电路板318,从而在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620中完成将载带封装316接合到印刷电路板318的步骤。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可分别设置在载带封装316的端部。
接着,将带有载带封装316和印刷电路板318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并且在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中检查印刷电路板318的缺陷(例如,异常接合和异常操作)。如果检查到了印刷电路板318的缺陷,可在液晶面板310被转移到下一设备之前替换或维修存在缺陷的印刷电路板318。另外,在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中还可检查载带封装316的缺陷。此外,由于印刷电路板318包括利用来自外部系统的图像信号产生RGB数据和多个控制信号的电路,在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中可检查图像显示缺陷(例如,闪烁的图像)以及印刷电路板318和载带封装316的操作缺陷。
将经过了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缺陷检查的液晶面板3 10转移到第二卸载器640。可利用连接装置(例如,传送装置或机械臂)以顺列方式彼此连接加载器610、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620、第二驱动电路单元检查设备630以及第二卸载器640,以便自动地顺序执行相应步骤。
将存放在第二卸载器640中的液晶面板310转移到框组装设备650,并且在框组装设备650中,用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包封液晶面板310、包括载带封装316和印刷电路板318的驱动电路单元319以及背光单元320,从而完成液晶显示装置300。
针对载带封装316第一焊盘的印刷电路板318焊盘的宽度和节距大于针对载带封装316第二焊盘的液晶面板310焊盘的宽度和节距。因此,其中设有印刷电路板键合设备620的第二模块生产线600具有作为第三洁净等级的较低洁净等级,所述第三洁净等级比第二洁净等级低。例如,第三洁净等级可以是低于等级100000的洁净等级。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方法中,在具有第一洁净等级的面板生产线400中制造液晶面板310,在具有比第一洁净等级低的第二洁净等级的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将偏振板和载带封装316接合到液晶面板310。另外,在具有比第二洁净等级低的第三洁净等级的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将印刷电路板318接合到与液晶面板310结合的载带封装316,并且用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组装带有载带封装316和印刷电路板318的液晶面板310和背光单元320。由于模块工序的这些步骤分别在具有彼此不同的洁净等级的第一和第二模块生产线500和600中独立地执行,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减少了制造时间。
图5A和图5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第一和第二模块生产线中执行的多个步骤的流程图。
在图5A的步骤ST11,在具有第二洁净等级的(图4的)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清洁(图3的)液晶面板310,并且将偏振板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外表面。
在图5A的步骤ST12,利用夹在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第一焊盘与液晶面板310的焊盘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图3的)选通载带封装(TCP)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TCP)316b的第一焊盘接合到液晶面板310的焊盘。
在图5A的步骤ST13,将第一树脂涂敷在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背面上,而在图5A的步骤ST14,将第二树脂涂敷在液晶面板310与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每一个的连接部分上。可在随后的步骤中固化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
在图5A的步骤ST15,通过向连接到液晶面板310的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施加信号,从而检查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和液晶面板310的缺陷。
可在按照顺列方式连接的多个设备中执行步骤ST12到ST16。例如,步骤ST12到ST16可自动地顺序执行而无需操作人员的介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图5A的步骤ST16,去除存在于偏振板和液晶面板310之间的气泡,并且将液晶面板310水平插入转移装置(例如清洁盒)中,而在图5A的步骤ST17,该转移装置被气密地密封。
另外,在图5B的步骤ST21,在具有比第二洁净等级低的第三洁净等级的(图4的)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从转移装置中取出液晶面板310。
在图5B的步骤ST22,利用夹在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第二焊盘与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的焊盘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将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的第二焊盘分别接合到选通印刷电路板(PCB)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PCB)318b的焊盘。
在图5B的步骤ST23,通过经由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向连接到液晶面板310的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施加信号,从而检测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以及液晶面板310的缺陷。
可在按照顺列方式连接的多个设备中执行步骤ST21到ST23。例如,步骤ST21到ST23可自动地顺序执行而无需操作人员的介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图5B的步骤ST24,用(图3的)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包封并组装液晶面板310、驱动电路单元319(其包括选通载带封装316a和数据载带封装316b以及选通印刷电路板318a和数据印刷电路板318b)和背光单元320,从而完成(图3的)液晶显示装置300。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中,在具有第二洁净等级的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将偏振板和载带封装316接合到液晶面板310,而在具有比第二洁净等级低的第三洁净等级的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将已经连接到液晶面板310的载带封装316接合到印刷电路板318。另外,在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用主框330、顶框340、以及底框350组装液晶面板310、包括载带封装316和印刷电路板318的驱动电路单元319以及背光单元320。由于模块工序的步骤基于优化的洁净等级分别在第一模块生产线500和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单独执行,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制造时间。
此外,由于在按照顺列方式连接的多个设备中在第一模块生产线500中执行了接合载带封装316、涂敷第一和第二树脂、以及检查载带封装316的步骤并且在第二模块生产线600中执行了接合印刷电路板318和检查印刷电路板318的步骤,因此减少了制造时间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由于利用转移装置将液晶面板310从第一模块生产线500转移到第二模块生产线600,所以防止了液晶面板310的污染并且提高了成品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本申请要求2008年12月23日向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8-013254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引将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

Claims (11)

1.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偏振板接合到液晶面板的外表面;
第二步骤,将载带封装(TCP)接合到所述液晶面板;
第三步骤,在所述载带封装的背面并且在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载带封装的连接部分上涂敷树脂;
第四步骤,检查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
第五步骤,将所述液晶面板插入转移装置;
第六步骤,转移所述转移装置;
第七步骤,从所述转移装置取出所述液晶面板;
第八步骤,将所述载带封装接合到印刷电路板(PCB);
第九步骤,检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载带封装和所述液晶面板;以及
第十步骤,用多个框组装所述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
其中,在具有第一洁净等级的第一模块生产线中执行所述第一步骤到所述第五步骤,而在具有比所述第一洁净等级低的第二洁净等级的第二模块生产线中执行所述第六步骤到所述第十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利用连接装置按照顺列方式连接的第一组多个设备中,自动地顺序执行所述第一步骤到所述第四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步骤和所述第五步骤之间还包括将所述液晶面板存放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多个设备的末端的第一卸载器中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利用连接装置按照顺列方式连接的第二组多个设备中,自动地顺序执行所述第七步骤到所述第九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六步骤和所述第七步骤之间还包括将带有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转移装置存放到连接在所述第二组多个设备的前端的加载器中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步骤和所述第五步骤之间还包括将所述液晶面板存放到连接在所述第二组多个设备的末端的第二卸载器中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清洁盒,并且所述转移装置是在大气环境下转移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步骤和所述第五步骤之间还包括去除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偏振板之间的气泡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前还包括形成所述液晶面板的第十一步骤和检查所述液晶面板的第十二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十一步骤和所述第十二步骤在具有比所述第一洁净等级高的第三洁净等级的面板生产线中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洁净等级处于等级1000到等级10000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洁净等级低于等级100000;而所述第三洁净等级高于等级1000。
CN2009101403776A 2008-12-23 2009-07-17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1762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32543 2008-12-23
KR1020080132543A KR101347895B1 (ko) 2008-12-23 2008-12-23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2895A CN101762895A (zh) 2010-06-30
CN101762895B true CN101762895B (zh) 2012-09-26

Family

ID=42266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3776A Active CN101762895B (zh) 2008-12-23 2009-07-17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51415B2 (zh)
KR (1) KR101347895B1 (zh)
CN (1) CN101762895B (zh)
TW (1) TWI402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1160B1 (ko) * 2010-03-31 2016-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장치
KR102527659B1 (ko) 2017-11-27 2023-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CN108363225A (zh) * 2018-02-26 2018-08-03 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og工艺的lcd贴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991A (zh) * 2004-02-06 2005-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912698A (zh) * 2005-08-08 2007-0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6005A (ja) * 1993-07-20 1995-02-07 Fujitsu Ltd 液晶パネルの検査装置
JP3429553B2 (ja) * 1994-04-01 2003-07-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クリーンボックス
JP3588444B2 (ja) * 2000-10-26 2004-1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KR100447233B1 (ko) * 2001-12-28 2004-09-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4078171A (ja) * 2002-06-18 2004-03-11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TWI294519B (en) * 2004-05-24 2008-03-1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Structure test method for panel component and mechanism thereof
KR20060077948A (ko) * 2004-12-30 2006-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 시스템
US20080003091A1 (en) * 2006-06-22 2008-01-03 Bonora Anthony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queuing, and loading of large area substrates in multi-tool processing operations
TWI328990B (en) * 2007-05-04 2010-08-11 Chimei Innolux Corp Fpc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991A (zh) * 2004-02-06 2005-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912698A (zh) * 2005-08-08 2007-0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12973A 2004.07.29
JP特开2006-113480A 2006.04.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47895B1 (ko) 2014-01-06
TW201027171A (en) 2010-07-16
KR20100073782A (ko) 2010-07-01
TWI402562B (zh) 2013-07-21
US20100159782A1 (en) 2010-06-24
US8451415B2 (en) 2013-05-28
CN101762895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64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64249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製造方法
US8319109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03042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1625471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818747B (zh) 显示设备
US7688398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030055856A (ko) 필름 타입 터치패널 일체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39016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019666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849767Y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00481427C (zh) 信号传输薄膜、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17464A (zh) 带有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US6798232B2 (en) Bump structure for tes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60128143A1 (en) Light source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substrate inspection method
WO2020258534A1 (zh) 液晶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2895B (zh) 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120089920A (ko)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5678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2783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와 fpc의 본딩 검사 장치 및 이의 검사방법
KR2012007586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9036171B (zh) 液晶屏信号转接带密封方法
KR2007011719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점등 검사 장치
JP2006098441A (ja) 導電性樹脂粒子、該導電性樹脂粒子を用いた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接続状態検査方法
KR20070023383A (ko)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 이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