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0505A -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 Google Patents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0505A
CN101760505A CN201010300544A CN201010300544A CN101760505A CN 101760505 A CN101760505 A CN 101760505A CN 201010300544 A CN201010300544 A CN 201010300544A CN 201010300544 A CN201010300544 A CN 201010300544A CN 101760505 A CN101760505 A CN 101760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oxidase
solid medium
edible
aniline blue
edible fung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300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淑静
胡开辉
徐建中
林胤煌
张俊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300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0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0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0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菌遗传育种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或新品种中是否具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鉴定缺乏明显筛选标志、费时、工作量大,不能快速定性的鉴定和监测的问题,以苯胺蓝为原料之一配制固体培养基,将食用菌的菌种接种在所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鉴定出该食用菌是否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或其两种酶的食用菌。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直接、方便且灵敏的定性判断食用菌中是否具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特别适合用来定性检测两种不同类型的木腐菌或其他真菌的融合新菌株,检测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中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定性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可用于纸浆生物漂白、有机污染物降解(如土壤生物修复、印染废水及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等等,其应用非常广泛,近几年来对能够产生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食用菌种类及新品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人工选择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等食用菌常规育种手段选育新品种时缺乏筛选标记,融合菌株筛选工作量大,鉴定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是否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不同类型食用菌的融合菌株不能快速定性的鉴定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或新品种中是否具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鉴定缺乏明显筛选标志、费时、工作量大,不能快速定性的鉴定和监测的问题,该方法可以直接、方便且灵敏的定性判断食用菌中是否具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特别适合用来定性检测两种不同类型的木腐菌或其他真菌的融合新菌株,检测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以苯胺蓝为原料之一配制固体培养基,将不同类型食用菌融合后的菌种接种在所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筛选鉴定该菌株是否为:类型1即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2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两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3本身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与本身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融合后的新品种,该新品种为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4本身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与本身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融合后的新品种,该新品种为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本发明根据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与苯胺蓝(苯胺蓝又名醇溶蓝,为棕色粉末,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水,主要用于制墨水蓝。它是由碱性副品红与苯胺加热缩合,再用盐酸酸析而得。)发生反应使苯胺蓝的原本颜色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蓝色变成黄色,从而判断某菌是不是产生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因此可以利用此方法检测和筛选产生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菌种和不产生此酶系的菌种的融合菌株,建立食用菌遗传育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接、方便且灵敏的特点,可以快速监测杂交种,该方法将会改变目前各种新品种选育方法缺乏明显筛选标志、费时、工作量大的现状,极大的推动食用菌的遗传育种研究及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并为木素氧化酶系在食用菌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加快木素氧化酶的研究步伐,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木素氧化酶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雪莲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白色茶树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红平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台湾1号(袖珍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鸡腿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滑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香菇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灰树花的苯胺蓝平板变色情况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步骤包括:
(1)配制苯胺蓝固体培养基:酵母膏10g,葡萄糖10g,苯胺蓝0.1g,琼脂  18-20g,pH自然,自来水定容到1000mL,在121℃下进行高压灭菌20分钟;
(2)将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在微波炉中加热,待溶解后放于超净工作台中,待温度冷却到45℃后倒平板;
(3)待平板凝固后,将活化7天后的食用菌的菌种接种到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7天;将长满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种用1cm的打孔器取一个直径约1cm的圆形菌体放在已经凝固好的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10天;观察其对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的变色作用,以变色圈的大小来衡量菌对苯胺蓝染料的脱色能力(根据变色圈颜色的深浅初步定性的判断菌株中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大小,如变色圈黄色明显的菌株中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越大,反之越小),每天记录一次并拍照;10天后进行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对比,定性鉴定出该食用菌是否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食用菌。
观察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当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颜色由原来的蓝色变成黄色时,鉴定出培养的食用菌中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当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颜色为原来的蓝色没有发生变化时,鉴定出培养的食用菌中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所述食用菌的菌种活化7天的培养步骤为:
1、配制PDA固体斜面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PH自然,定容到1000ml,再分装到18*180规格的试管中,每支约装5ml。
2、将分装好的试管培养基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
3、待灭菌锅压强降到0pa时,打开锅将试管培养基进行摆斜面,斜面高度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
4、将冰箱中的食用菌菌种取出和PDA斜面一起放在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灭菌2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时用接种铲铲取一块菌块放在斜面上即可。
5、接种完成后,将接种好的斜面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即可。
食用菌的菌种接种到平板上为:将活化好的试管斜面菌种用接种铲铲取一小块菌种放在已经凝固好的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封口膜封好后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待用。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各种食用菌;特别适用于定性检测两种不同类型的木腐菌或其他真菌的融合新菌株。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每个食用菌菌种的检测的具体步骤都是将长满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种用1cm的打孔器取一个菌塞放在已经凝固好的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封口膜封好后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0天。其中每天记录各个菌种菌丝圈的直径和变色圈的直径大小,并拍照。其余的培养步骤均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进行。
(1)苯胺蓝平板变色
实施例1  雪莲菇
结果如图1中:从图1可以看出,在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上雪莲菇菌丝圈直径和苯胺蓝变色圈直径是同等的,说明雪莲菇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或锰过氧化物酶或两种酶的能力很强。
实施例2  白色茶树菇
结果如图2中:从图2可以发现白色茶树菇在十天后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变色非常明显,且和菌丝一起占满整个平皿。说明其以上两种酶或其中一种很强。
实施例3  红平菇
结果如图3中:从图3可以看出红平菇在十天后平板也发生变色,但是颜色不如雪莲菇和白色茶树菇好,说明它产酶能力一般。
实施例4  台湾1号(袖珍菇)
结果如图4中:从图4从上面的相片可以看出台湾1号(袖珍菇)在十天后平板也会发生变色,但还不如红平菇颜色变化明显,由此可知它的产酶能力不如以上三种好。
(2)苯胺蓝平板不变色
实施例5鸡腿菇
结果如图5中:从图5可以看出鸡腿菇在十天内菌丝圈直径每天都有所增加十天后长满整个平皿,可是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一直没有变色,说明鸡腿菇不能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或锰过氧化物酶。
实施例6滑菇
结果如图6中:从图6可以看出滑菇在十天后菌丝长满整个平皿但是平板颜色没有发生改变,说明滑菇也不产以上任何一种酶。
实施例7香菇
结果如图7中:由图7可以看出香菇在十天后长满了整个平皿,可是平板颜色并未发生改变,说明香菇不产以上任何一种酶。
实施例8灰树花
结果如图8中:由图8可以看出灰树花在十天内一直没有长满整个平皿且平板颜色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灰树花也不产以上两种任何一种酶。
食用菌种类繁多,各具有优缺点,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通过苯胺蓝平板变色法检测有些食用菌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使苯胺蓝的原本颜色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蓝色变成黄色;有些食用菌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平板中培养基苯胺蓝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苯胺蓝平板法适合用来定性检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木腐菌或其他真菌的融合新菌株,且该法直接、方便且灵敏。
验证试验
亚甲基蓝(MB)法检测木素过氧化物酶(Lip)
Lip的定性反应混合液2.7mL酶液,0.1mL 1mmol/L的MB,0.3mL 0.5mol/L的酒石酸钠缓冲液(pH 4.0),加入0.1mL 4.5mmol/L的H2O2启动反应。用灭活的酶液体系做空白对照。
愈创木酚法检测锰过氧化物酶(Mnp)
Mnp的定性反应混合液2mL酶液,含有终浓度为0.4mmol/L的愈创木酚,0.1mmol/L的H2O2,0.2mmol/L的MnSO4及50mmol/L的琥珀酸钠缓冲体系,调节pH至4.5,加入H2O2启动反应。用灭活的酶液体系做空白对照。
菌种/10d   白玉   茶树菇   红平菇   秀珍菇   鸡腿菇   滑菇   香菇 灰树花
木素过氧化物酶Lip   1333U/L   1667U/L   1500U/L   333U/L     0     0     0     0
锰过氧化物酶Mnp   120U/L  145U/L  108U/L   0     0     0     0     0
从以上表中的结果中可以得出采用验证试验验证本发明定性判断的这几种菌种中的确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的一种或两种,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定性的判断出菌种中是否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初步筛选类型3。

Claims (8)

1.一种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胺蓝为原料之一配制固体培养基,将不同类型食用菌融合后的菌种接种在所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筛选鉴定该菌株是否为:类型1即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2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两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3本身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与本身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融合后的新品种,该新品种为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
或者类型4本身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与本身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融合后的新品种,该新品种为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观察苯胺蓝固体培养基的变色情况,当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颜色由原来的蓝色变成黄色时,鉴定出培养的食用菌中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或两种酶均有;当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颜色为原来的蓝色没有发生变化时,鉴定出培养的食用菌中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各种食用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定性筛选和鉴定两种不同类型的木腐菌或其他真菌的融合新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配制苯胺蓝固体培养基:酵母膏10g,葡萄糖10g,苯胺蓝0.1g,琼脂18-20g,pH自然,自来水定容到1000mL,在121℃下进行高压灭菌20分钟;
(2)将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在微波炉中加热,待溶解后放于超净工作台中,待温度冷却到45℃后倒平板;
(3)待平板凝固后,将活化7天后的食用菌的菌种接种到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然后将长满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种用1cm的打孔器取一个直径1cm的圆形菌体放在步骤(2)已经凝固好的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封口膜封好后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0天,观察其对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的变色作用,10天后进行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的变色情况对比,定性鉴定出该食用菌是否含有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食用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接种菌株后的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平板进行观察,以变色圈颜色的深浅来衡量菌对苯胺蓝染料的脱色能力,每天记录各个菌种菌丝圈的直径和变色圈的直径大小,并拍照;根据变色圈颜色的深浅初步定性的判断菌株中锰过氧化物酶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的菌种活化7天的培养步骤为:
(1)配制PDA固体斜面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pH自然,定容到1000ml,再分装到18*180规格的试管中,每支装5ml;
(2)将分装好的试管培养基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
(3)待灭菌锅压强降到Opa时,打开锅将试管培养基进行摆斜面,斜面高度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
(4)将冰箱中的食用菌菌种取出和PDA斜面一起放在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灭菌2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时用接种铲铲取一块菌块放在斜面上即可;
(5)接种完成后,将接种好的斜面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筛选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活化后的食用菌的菌种接种到平板上为:将活化好的试管斜面菌种用接种铲铲取一小块菌种放在已经凝固好的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封口膜封好后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待用。
CN201010300544A 2010-01-21 2010-01-21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Pending CN101760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544A CN101760505A (zh) 2010-01-21 2010-01-21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544A CN101760505A (zh) 2010-01-21 2010-01-21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0505A true CN101760505A (zh) 2010-06-30

Family

ID=4249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300544A Pending CN101760505A (zh) 2010-01-21 2010-01-21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05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1331A (zh) * 2010-12-02 2011-05-18 吉首大学 一种快速筛选泌酸菌的方法
CN102428835A (zh) * 2011-09-23 2012-05-02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于秸秆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的优选方法
CN117603818A (zh) * 2023-11-14 2024-02-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分泌锰过氧化物酶的茶树菇菌株及其降解真菌毒素的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1331A (zh) * 2010-12-02 2011-05-18 吉首大学 一种快速筛选泌酸菌的方法
CN102428835A (zh) * 2011-09-23 2012-05-02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于秸秆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的优选方法
CN117603818A (zh) * 2023-11-14 2024-02-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分泌锰过氧化物酶的茶树菇菌株及其降解真菌毒素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tvani et al. Production of laccase and manganese peroxidase by Lentinus edodes on malt-containing by-product of the brewing process
Singh et al.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of bulk enzymes from spent mushroom compost
Mata et al. Changes in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 activites in six Pleurotus spp. strains cultivated on coffee pulp in confrontation with Trichoderma spp.
Adak et al. Laccase production by a novel white-rot fungus Pseudolagarobasidium acaciicola LA 1 through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Parthenium bioma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yes decolorization
Yoon et al. Comparison of dyes for easy detection of extracellular cellulases in fungi
CN104928202A (zh) 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inoculum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olid-state fermentation—Cellophane film culture (CFC) technique
CN101642054B (zh) 一种斑玉蕈及其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03305430B (zh) 一株产漆酶齿毛菌及其应用
CN101760505A (zh) 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筛选方法的建立
Sukmawati et al. Potential amylase-producing yeast isolated from indigenous fermented beverages originating from Bali, Indonesia
Postemsky et al. In Vitro Studie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 Related Responses in Some Species of Genus Grifola (Agaricomycetes) from Argentina
CN101638621B (zh) 一种产漆酶的灵芝菌株
CN102071146B (zh) 一种韦伯灵芝菌丝球培养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22939B (zh) 桦褐孔菌深层培养方法
CN103409379B (zh) 一种阿魏菇与胶红酵母共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
Mitchell et al. Mode of growth of Rhizopus oligosporus on a model substrate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KR20170134756A (ko) 이산화탄소 발생제를 함유하는 박막 배양 장치
CN102533685A (zh) 一种固态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
Kuek Shake-flask culture of Laccaria laccata, an ectomycorrhizal basidiomycete
CN104789635A (zh) 一种黑曲霉麸曲孢子活力的评价方法
CN101544958B (zh) 一种高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suft F14及其应用
Hailei et al. A novel membrane-surface liquid co-cultur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laccase from Ganoderma lucidum
CN103305481B (zh) 一种发酵齿毛菌生产漆酶的方法
CN103173422A (zh) 以硬毛粗毛盖孔菌产漆酶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