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5235A -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5235A
CN101755235A CN200880022682A CN200880022682A CN101755235A CN 101755235 A CN101755235 A CN 101755235A CN 200880022682 A CN200880022682 A CN 200880022682A CN 200880022682 A CN200880022682 A CN 200880022682A CN 101755235 A CN101755235 A CN 101755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peristome
base plate
area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2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5235B (zh
Inventor
木原朋和
渡部伸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5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2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G03B9/14Two separate members mov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G03B9/18More than two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底板细长,并且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靠近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而形成。快门叶片可旋转地安装于底板的叶片安装轴上,当开口部全开时,使快门叶片的用于覆盖开口部的部位置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区域内。另外,快门叶片可滑动地安装于底板的叶片安装轴上,当开口部全开时,使快门叶片的用于覆盖开口部的部位置于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内。并且,利用电磁促动器的驱动销来使快门叶片进行往复动作,以使开口部开闭。

Description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被应用到数码照相机或胶片照相机上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机用的叶片驱动装置,已知有快门装置、光阑装置、滤光装置和镜头挡板(lens barrier)装置,但是,除了快门装置中的焦面快门(focal planeshutter)以外,上述其他构件通常均配置在拍摄镜头的附近。并且,以往,从被拍摄体侧观察时,拍摄镜头配置在照相机主体的大致中央部。因此,如JP特开2004-264467号所记载那样,可以将叶片驱动装置的构成构件配置为包围着光轴的结构,以增大设计上的自由度。
但是,最近,在单体照相机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各种设计的照相机,还出现了从被拍摄体侧观察时,拍摄镜头配置在照相机主体端部一侧或角部一侧的照相机。另外,在照相机内置于便携电话、PDA和PC等信息终端装置内的情况下,通常拍摄镜头被配置在所述装置的端部一侧或角部一侧。但是,叶片驱动装置很难构成为能够与这种配置相对应的结构。其最大的理由是,难以确保从拍摄光路中退出时的叶片的配置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JP特开2005-287159号公开了颇有意思的结构的快门装置。据此,该快门装置具有同时能够向相反方向往复旋转的2个快门叶片,且使快门底板形成为大致长方形,2个快门叶片均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快门底板的长度方向一侧端与拍摄光路用开口部之间的区域内,在进行打开动作时,一个快门叶片进行旋转运动,但大致向其安装区域的方向即快门底板的长度方向进行动作;而另一个快门叶片也进行旋转运动,但大致向快门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进行动作。
关于这样构成的快门装置,由于快门底板形成为大致长方形,所以配置在宽度窄小的空间较为适合。另外,能够构成为如下结构,即,缩小与快门叶片的安装区域相反一侧的区域,即快门底板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与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之间的区域,且将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设置在靠近该另一端侧。因此,对在照相机主体和信息终端装置等的端部或角部上配置了拍摄镜头的照相机而言,更易于采用这样构成的快门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这样结构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提高单体照相机和信息终端装置的整体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即使对于如JP特开2005-287159号中所记载的快门装置那样构成的叶片驱动装置,也要求进一步缩短底板的宽度方向长度。但是,要想达到那样的要求并非易事。例如,在JP特开2005-287159号中的图1~图3所示的快门装置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那样的要求,必须使沿快门底板的大致宽度方向动作的快门叶片(JP特开2005-287159号中的快门叶片10)的形状形成为宽度窄小的更细长的形状。
但是,在那样构成的情况下,当两个快门叶片关闭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时,减小了两个快门叶片彼此间的重叠量,导致从两者重合部间发生漏光。为了不发生这种漏光现象,只要如以往那样充分确保两个快门叶片之间的重叠量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因为沿大致宽度方向动作的一个快门叶片(快门叶片10)实际上是进行旋转运动,所以无法充分地获得其前端侧的与关闭方向相反一侧的部位与拍摄光路用开口部的周边部之间的重叠量。另外,根据情况,还会在两个快门叶片之间出现间隙。因此,会从两个快门叶片重合部间或间隙中发生漏光。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在该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中,在利用驱动机构进行往复动作以进入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或从该开口部退出的多个叶片之中,具有在从开口部退出的情况下进入开口部的部位存在于底板的以开口部为间隔的长度方向上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叶片和进入开口部的部位存在于底板的以开口部为间隔的宽度方向上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叶片,其中,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以往的情况更短,底板变得更加细长。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具有:底板,其具有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在底板与盖板之间构成有叶片室,并且,以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与该开口部之间的叶片室侧的面作为第一区域,以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与该开口部之间的叶片室侧的面作为第二区域,以在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之间并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于该开口部两侧的面中的一个面作为第三区域;驱动机构,其具有在叶片室内进行往复动作的驱动销,并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反一侧的面上;第一叶片,其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能够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二叶片,其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能够与所述第一叶片同时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中。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安装有第三叶片,该第三叶片能够旋转,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使该第三叶片与所述第一叶片同时且向与所述第一叶片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所述第三叶片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所述第三叶片的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与所述第二叶片的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重合,且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中,此时能够使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变短。
另外,在这些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中,当所述第二叶片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时,使所述滑动构件的动作或静止姿势变稳定。另外,在所述底板的叶片室侧的面上,安装有在与所述开口部重叠的部位具有小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的薄的板构件,且在该板构件与所述盖板之间构成有叶片室,该板构件的开口部为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拍摄镜头接近叶片的动作面而配置。
进而,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能够用作快门装置或镜头挡板装置,若在所述第一叶片的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用开口部的部位形成有小于该开口部的开口部,则能够用作光阑装置,而且,若在所述第一叶片上以覆盖形成为小于所述拍摄光路用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有ND滤光板,则能够用作滤光装置。并且,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作为可控制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量的装置,适合应用到用于内置在各种装置中的照相机上,因此,内置有该装置的便携电话机、PDA等信息终端装置以及车载照相机等也属于本发明。
本发明是一种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在借助驱动机构进行往复动作以进入拍摄光路用开口部或从开口部退出的的多个叶片之中,具有在叶片从开口部中退出时进入开口部的部位存在于底板的以开口部为间隔的长度方向上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叶片和进入开口部的部位存在于底板的以开口部为间隔的宽度方向上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叶片,其中,前者叶片如以往那样利用驱动机构来进行旋转,而后者叶片利用驱动机构来进行滑动,因此,能够使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以往的情况更短,从而具有能使装置小型化而增大照相机的设计自由度的效果。并且,当将后者叶片分为可滑动的叶片和可旋转的叶片时,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1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快门叶片的全开状态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实施例1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实施例1的快门装置的便携电话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a)是便携电话未使用时的主视图,(b)是(a)的左视图,(c)是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快门叶片全开状态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8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实施例2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10是快门叶片处于全开状态下的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11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实施例3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快门叶片关闭状态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13是光阑叶片处于待机状态的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光阑叶片使用状态的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15是快门叶片处于全开状态下的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5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实施例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所图示的五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其中的实施例1~3及5构成为快门装置,实施例4构成为光阑装置。但是,如上所述,本发明除了这些装置以外,还可以构成为滤光装置或镜头挡板装置。因此,在这样实施例的说明中,也适当涉及滤光装置和镜头挡板装置。此外,图1~图5用于说明实施例1,图6~图9用于说明实施例2,图10~图12用于说明实施例3,图13以及图14用于说明实施例4,图15以及图16用于说明实施例5。
实施例1
使用图1~图5来说明构成为快门装置的实施例1。图1是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从盖板侧观察叶片室内时快门叶片全开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图2所示的主要构成构件的重叠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与图2同样的快门叶片关闭状态的俯视图。进而,图5是表示安装了实施例1的快门装置的便携电话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a)是便携电话未使用时的主视图,(b)是(a)的左视图,(c)是便携电话使用时的主视图。此外,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可以应用到数码照相机上,也可以应用到胶片照相机,但实际上,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以应用到包括便携电话的信息终端装置用照相机作为前提而构成。为此,本实施例的说明以快门装置应用于数码照相机的情况来说明。
首先,主要利用图1~图3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底板1由合成树脂制成,其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其两面形成为复杂的形状。另外,安装于底板1上且在与底板1之间构成有叶片室的盖板2由合成树脂制成,其平面形状与底板1大致相同,其两面为平坦状。并且,在图2中,为了更便于理解叶片室内的结构,仅仅显示盖板2的安装于底板1上的二个部位(图1中的左下一部分部位和右上的一部分部位)。此外,在用于说明以下各实施例的图7、图10、图13和图15中,盖板2也同样只被显示出二个部位。
首先,对盖板2在底板1上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在安装盖板2之前如图1所示,立设于底板1上的二个盖板安装轴1a、1b形成为圆柱状。另外,在图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此时一个盖板安装轴1a的形状。在盖板2安装到底板1上时,首先,将所述圆柱状的盖板安装轴1a、1b嵌合至形成于盖板2上的各孔2a、2b中。然后,使所述盖板安装轴1a、1b的前端热溶解而变形为凸缘状。这样一来,便获得了如图2以及图3所示的盖板2的安装结构。此外,在图4中,由于省略了盖板2的图示,所以以剖面显示盖板安装轴1a、1b的轴部,以双点划线表示形成于轴部前端的凸缘部的外形。并且,在用于说明如下各实施例的图9、图12、图14和图16中,也对盖板安装轴1a、1b进行同样的显示。
如图2所示,在底板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偏左侧形成有被拍摄体光路用的开口部1c。因此,底板1的左端与开口部1c之间的区域比底板1的右端与开口部1c之间的区域小很多,在底板1的右端与开口部1c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圆弧状的长孔1d。另外,在盖板2上,在与所述的开口部1c相对的部位,形成有被拍摄体光路用的开口部2c(参照图1和图3),且在与所述的长孔1d相对的部位形成有长孔2d(参照图1和图3)。
其中,开口部2c形成为与开口部1c相似的形状,但比开口部1c大一些。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开口部1c对拍摄光路产生了限制。此外,在如下的说明中,将底板1的长度方向右端与开口部1c之间的区域称为第一区域。另外,将底板1的长度方向左端与开口部1c之间的区域称为第二区域。进而,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上的位于开口部1c的两侧的区域中的上方区域称为第三区域。另外,在如下的各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相当于上述这些区域的区域也同样称呼。
如图1所示,在底板1的叶片室侧的面上,立设有四个叶片安装轴1e、1f、1g和1h,将它们的前端分别插入至形成于盖板2上的各孔2e、2f、2g和2h中。进而,在底板1的叶片室侧的面上,立设有三个止动件1i、1j、1k。然后,将止动件1i的前端插入至形成在盖板2上的孔2i中,将止动件1j、1k的前端分别插入至形成在盖板2边缘部的切口孔2j、2k中。
在叶片室内配置有2个快门叶片3、4,且将该快门叶片3设置在底板1侧。其中,快门叶片3具有长孔3a和圆形孔3b,通过使孔3b与立设于第一区域上的所述叶片安装轴1e相嵌合,从而快门叶片3能够进行旋转。并且,在图1的状态下,该快门叶片3的进入开口部1c中的部位存在于第1区域内。另一方面,快门叶片4具有三个长孔4a、4b、4c,通过使长孔4b与立设于第一区域上的所述叶片安装轴1f、1g相嵌合,且使长孔4c与立设于第二区域上的所述叶片安装轴1h相嵌合,从而快门叶片4能够直线滑动。并且,在图1的状态下,该快门叶片4的进入开口部1c中的部位存在于第三区域内。
在底板1的与叶片室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有电磁促动器(electromagnetic actuator),以作为快门叶片3、4的驱动机构。该电磁促动器是与JP特开2005-287159号中所记载的电磁促动器同类的电磁促动器。接下来,对该电磁促动器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从图3中可知,在底板1上立设有旋转件安装轴1m,在该旋转件安装轴1m上安装有可旋转的旋转件5。该旋转件5包括:形成为圆筒形的永磁体制的主体部5a、与主体部5a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制的腕部5b、以及形成在腕部5b前端的驱动销5c,驱动销5c插入底板1的长孔1d中并在叶片室内与快门叶片3、4的长孔3a、4a相嵌合,且其前端插入盖板2的长孔2d中。并且,主体部5a沿径向被磁化为两极。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旋转件5这样构成,但也可以如JP特开2004-264467号中所记载的旋转件那样,腕部5b和驱动销5c与主体部5a一起由永磁体制成。
另外,图3所示的固定件框架6由合成树脂制成,且与挠性印刷配线板7一起以两处安装在底板1上,但在图3中仅仅显示安装于底板1的固定件框架安装轴1n上的一处安装部。并且,该安装方法与盖板2在所述底板1上的安装方法相同,因而省略了其说明。该固定件框架6具有中空的线轴部6a和二个端子安装销6b、6c,端子安装销6b、6c分别插入形成在挠性印刷配线板7上的各孔中。另外,在线轴部6a上缠绕有线圈8,该线圈8的两端缠绕在端子安装销6b、6c上且被焊接在挠性印刷配线板7上。
从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磁轭9为大致U字形,二个脚部的前端作为磁极部,且以夹着旋转件5的主体部5a的方式与该旋转件5的圆周面相对,一个脚部插入以筒状形成于固定件框架6上的线轴部6a中。并且,在该磁轭9形成有孔9a,在孔9a中嵌合有底板1的定位销1p。此外,本实施例和后述各实施例中的电磁促动器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但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并不仅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步进马达。
此外,在图3中示出与本实施例的快门叶片驱动装置一起安装于照相机中的摄像组件A。在该摄像组件A的开口部A1的内侧安装有拍摄镜头G,在该开口部A1内部的深处安装有固体摄像元件C,使拍摄镜头G与底板1的开口部1c相对。这样,由于图3所示的摄像组件A内置有拍摄镜头G,因而使快门装置配置在比拍摄镜头G更靠近被拍摄体侧。但是,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并不限于这样的配置,也可以配置为使底板1位于被拍摄体侧且使盖板2位于摄像组件A侧;也可以在未设有摄像组件A的情况下,在固体摄像元件C与拍摄镜头G之间,将底板1配置在固体摄像元件C侧,或者将盖板2配置在固体摄像元件C侧。在如下各实施例中的叶片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也与此同样配置。
这样,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具有适于小型化且薄型化的结构。因此,该快门装置能够被应用到各种的照相机上,特别易于被应用到便携电话用的照相机上。图5表示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被应用到便携电话用照相机上且配置在便携电话内的情况的一个例子。并且,图5的(a)是从正面观察未使用时的便携电话的图,(b)是从(a)的左侧观察到的图,(c)是从正面观察使用时的便携电话的图。此外,图中的附图标记S表示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附图标记A表示图3所示的摄像组件A。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表示初始状态(拍摄待机状态),快门叶片3、4使开口部1c全开,并且照相机的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因此,入射到拍摄镜头的被拍摄体光经开口部1c到达固体摄像元件C,拍摄者能够使用监视器观察被拍摄体像。另外,此时,虽然未对线圈8通电,但如众所周知那样,利用旋转件5的主体部5a的磁极与磁轭9的磁极部之间的配置关系使两者间受到磁吸引力的作用,而使旋转件5受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的作用。因此,在图2中,利用旋转件5的驱动销5c使快门叶片3受到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的作用,且使快门叶片4受到向右上方滑动的力的作用,但因快门叶片3与止动件1i相接触而维持该状态。
当拍摄时按下释放按钮(release button),则放出固体摄像元件C中所蓄积的电荷,通过开始蓄积新的电荷而开始拍摄。其后,当经过适当的曝光时间时,根据来自曝光控制电路的信号而向线圈8供给正向的电流,使旋转件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利用驱动销5c使快门叶片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使快门叶片4向左下方滑动,以关闭开口部1c。并且,当开口部1c被完全关闭后,快门叶片3随即与止动件1j相抵接。此时,快门叶片3有时会发生一些弯曲,或者在快门叶片4的嵌合部产生公差,因而会使快门叶片4继续进行一些滑动运动,但该滑动运动会因快门叶片4与止动件1k相抵接而被阻止,最终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而静止。
当这样关闭开口部1c时,在该状态下作为电荷而蓄积于固体摄像元件C中的摄像信息被转送到存储装置中。并且,当该转送结束时,对线圈8供给与上述情况反向的电流。由此,使旋转件5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利用驱动销5c使快门叶片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使快门叶片4向右上方移动。其后,当开口部1c全开后,快门叶片3随即与止动件1i相抵接,由此使快门叶片3、4的移动停止。并且,当断开对线圈8的通电时,则恢复到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
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从图3以及图5中也可知,快门叶片3、4配置在比摄像组件A更靠近被拍摄体侧。即,快门叶片3、4配置在比拍摄镜头G更靠近被拍摄体侧。在便携电话的情况下,通常在快门装置的前面安装有透明盖板。因此,即使快门叶片3、4使开口部1c全开,外部的尘埃也不会侵入到拍摄镜头G。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即使未安装那样的透明盖板,也同样能够使外部的尘埃不会侵入到拍摄镜头G。即,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兼用作镜头挡板装置。
并且,在这样进行兼用的情况下,只要使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如下进行动作即可。首先,在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中,断开照相机的电源开关时,以规定时间向线圈8供给正向的电流。由此,由于使快门叶片3、4关闭了开口部1c,所以外部的尘埃不会到达拍摄镜头G。接着,在该状态下,接通照相机的电源开关时,以规定时间向线圈8供给反方向的电流。由此,快门叶片3、4使开口部1c全开,而形成图2的初始状态,因此,能够进行拍摄。
但是,在普通的照相机中,拍摄镜头大多配置在比快门装置更靠近被拍摄体侧。对于这种情况,当使所述的快门叶片3、4在拍摄镜头的前面(被拍摄体侧)进行开闭动作时,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成为了专用的镜头挡板装置。因此,与本实施例同样构成的镜头挡板装置也是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并且,在后述的实施例2、3以及5的情况下,可以说也属于同样的情形。
此外,以将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应用到数码照相机上的情况来说明上述的动作,但在快门装置被应用到胶片照相机上的情况下,图4所示的开口部1c的关闭状态成为初始状态(拍摄待机状态),若拍摄时按下释放按钮,则快门叶片3、4使开口部1c处于图2所示的全开状态后,使开口部1c返回到图4所示的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快门叶片4的长度方向两端各形成有一个长孔4b、4c,这是因为,当这样构成时,能够使快门叶片4的动作变得非常稳定。但是,在长孔4b中嵌合有二个叶片安装轴1f、1g,因此,不一定需要长孔4c和叶片安装轴1h。另外,除了长孔4b以外,在形成另一个长孔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如本实施例的长孔4c那样形成在最远离长孔4b的部位,而形成在第1区域内并与长孔4b邻接。并且,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缩短了快门叶片4的长度,因而能够使自底板1的左端到开口部1c的长度比本实施例中的长度更短。并且,对于如下的各实施例中进行移动的叶片也同样。
进而,本实施例的底板1为长方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使四边都形成为直线的底板。例如,也可以使图1中的左边形成为圆弧状。总之,只要使本发明的底板整体形成为细长状即可。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图2所示的开口部1c全开状态下,将整个快门叶片4配置在比开口部1c更靠近上方,但本发明也可以在不改变快门叶片3、4的相互配置关系,而使该两快门叶片3、4以穿过开口部1c中心(光轴)的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180度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叶片安装轴1e立设在底板1的下边附近,因此,快门叶片3进入开口部1c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快门叶片4未进入至开口部1c中的状态下,快门叶片4整体配置在比开口部1c更靠下方,因此,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开口部1c的下方区域称为本发明的第三区域。在后述各实施例的情形下也可以这样说。
实施例2
以下,利用图6~图9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也构成为快门装置,图6是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是表示从盖板侧观察叶片室内时快门叶片的全开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图7所示的主要构成构件的重叠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显示与图7同样的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俯视图。此外,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仅仅是快门叶片比实施例1的快门装置的快门叶片多出1个,其他结构几乎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因此,对与实施例1的情况实质相同的构件以及相同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结构的说明中,仅仅对与实施例1的情况不同点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底板1的自左边至右边的长度方向长度、开口部1c的大小以及位置分别以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而形成。但是,底板1的从上边到开口部1c的宽度方向长度A短于实施例1中的长度。另外,本实施例的盖板2的外形和开口部2c也形成为与底板1相对应的形状。因此,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本实施例的整个装置更加细长且小型化,相应地,在单体照相机及信息终端装置的设计上增加了自由度。
另外,在构成于底板1与盖板2之间的叶片室内,配置有3个快门叶片3、4、10。其中,配置在最靠近底板1侧的快门叶片3整体上比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3小一些,但两个实施例中的快门叶片3在底板1上的安装方法实质上都一样。另外,配置在最靠近盖板2侧的快门叶片4的上下方向长度比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4更短(更细)。但是,两个实施例中的快门叶片4在底板1上的安装方法实质上都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2个快门叶片3、4之间配置有快门叶片10。该快门叶片10具有二个长孔10a、10b和圆形孔10c,使孔10c嵌合在立设于底板1的第一区域上的叶片安装轴1q上,而使该快门叶片10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安装。并且,在长孔10a中嵌合有旋转件5的驱动销5c,但长孔10b起到在进行动作过程中不与叶片安装轴1f、1g发生干涉的作用。另外,快门叶片4因构成为能够直线滑动而仅仅以与驱动销5c的动作量大致相同的量进行移动,但是,由于快门叶片10以轴1q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与快门叶片4相比,进入开口部1c的部位的速度更快。此外,在底板1上新立设了三个止动件1r、1s、1t。为此,如图6所示,在盖板2上形成有供叶片安装轴1q前端插入的孔2m、供止动件1r、1t前端插入的切口孔2n、2p、以及供止动件1s前端插入的孔2q。
其他结构实质上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但将图7与图2作比较则可知,电磁促动器的构成构件配置在比图2的情况下的所述构成构件更靠下方一些的位置上。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也以所述快门装置被应用于数码照相机上的情况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情况。图7表示初始状态(拍摄待机状态),快门叶片3、4以及10使开口部1c处于全开,且照相机的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此时,未对线圈8通电,但如众所周知那样,因为旋转件5受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的作用,所以由旋转件5的驱动销5c对快门叶片3施加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且对快门叶片4施加向右上方移动的力,对快门叶片10施加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但是,通过使快门叶片3与止动件1i相接触,使快门叶片10与止动件1r相接触,而维持该静止状态。另外,在该初始状态下,快门叶片10的进入到开口部1c中的部位与快门叶片4的进入到开口部1c中的部位相重合,且存在于第三区域中。
若拍摄时按下释放按钮,则使蓄积于固体摄像元件C中的电荷放出,通过开始蓄积新的电荷而开始拍摄。其后,当经过适当的曝光时间时,根据来自曝光控制电路的信号向线圈8供给正向的电流。由此,使旋转件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其驱动销5c使快门叶片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快门叶片4向左下方滑动,且使快门叶片1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开口部1c关闭。并且,当开口部1c完全关闭后,快门叶片3随即与止动件1j相抵接。此时,快门叶片3发生一些弯曲,因而随后使快门叶片4与止动件1k相抵接,且快门叶片10与止动件1S相抵接,最终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静止下来。
根据图9可知,当如本实施例那样缩短底板1的自上边至开口部1c的宽度方向距离时,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叶片安装轴1e的位置向下方移动,并且快门叶片3的大小缩小了一些,因而仅以快门叶片3覆盖不完开口部1c的面积大于实施例1的情况下的面积。因此,若要充分确保快门叶片3与快门叶片10之间的重叠量,则无法仅由快门叶片10完全覆盖由快门叶片3覆盖不完的区域。
改变想法,若要充分确保快门叶片3与快门叶片4的重叠量、和快门叶片10与开口部1c的周边部之间的重叠量,则可以说仅利用快门叶片4也不够良好地覆盖仅由快门叶片3覆盖不完的区域。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利用快门叶片4和快门叶片10覆盖仅由快门叶片3覆盖不完的区域。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快门叶片3与快门叶片10之间的重叠量,也能够充分确保快门叶片4与快门叶片10之间的重叠量,而且还能够充分确保快门叶片4与开口部1c的周边部之间的重叠量。
当这样关闭开口部1c时,在该关闭状态下,作为电荷而蓄积于固体摄像元件中的摄像信息被转送至存储装置。然后,当该转送结束时,向线圈8供给与上述的情况不同的反方向的电流。因此,旋转件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驱动销5c使快门叶片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使快门叶片4向右上方移动,使快门叶片1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当开口部1c全开时,快门叶片3随即与止动件11抵接,且快门叶片10与止动件1r抵接。此时,快门叶片3、10发生一些弯曲,因而随后在快门叶片4与止动件1t抵接后,最终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静止下来。然后,当断开对线圈8的通电时,恢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3
以下,利用图10~图12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也构成为快门装置,图10是表示从盖板侧观察叶片室内时快门叶片的全开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易于理解地显示图10所示的主要构成构件的重叠状态的示剖视图,图12表示与图10同样的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俯视图。此外,在图10中,为了易于理解地叶片室内的结构可知易,仅仅显示出了盖板2的四角的部位。
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除了实施例1的构成构件以外,还新设有薄的板构件11,并且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形成在板构件11上而未形成在底板1上。因此,实施例1中的底板1和盖板2的形状一部分发生变化,而其他构成构件与实施例1的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在图10~图12中,对这些构件及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的结构说明中,仅仅对与实施例1的情况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10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底板1形成为形状与实施例1的情况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但是,开口部1c形成为圆形且比实施例1的开口部1c大很多。另外,本实施例的盖板2也形成为形状与实施例1的情况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其在底板1上的安装结构也完全相同,在图10中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各位置,形成有如图11所示的具有半球面的突出部2r、2s。并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配置有与底板1紧贴的薄的金属制板构件11,在该板构件11与盖板2之间构成有叶片室。
板构件11在与实施例1中形成于底板1上的开口部1c完全相同的配置位置,具有形状与该开口部1c完全相同的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11a。另外,在该板构件11上形成有用于供叶片安装轴1e、1f、1g、1h嵌合的四个圆形孔11b、11c、11d、11e,其中,孔11c、11e的直径小于孔11b、11d的直径。因此,叶片安装轴1f、1h也起到将板构件11安装于底板1时的定位销的作用。进而,在该板构件11上的与底板1的长孔1d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形状与长孔1d完全相同的长孔11f。并且,从图11可知,该板构件11由盖板2的突出部2f、2g维持与底板1的接触状态。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根据这样构成,可以将拍摄组件A的一部分插入底板1的开口部1c内,且将拍摄镜头G配置为接近快门叶片3、4的动作面。因此,相应地能够有效地利用照相机内的空间。此外,本实施例的动作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因而省略了其说明。
实施例4
接下来,利用图13以及图14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构成为光阑装置,图13是表示从盖板侧观察叶片室内时光阑叶片的待机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显示与图13同样的光阑叶片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的光阑装置中,以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3构成为光阑叶片12,以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4构成为辅助叶片13,其他构成构件的形状和配置位置也与实施例1的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在图13以及图14中,对这些构件及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的结构说明中,仅仅对与实施例1的情况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叶片室内配置有光阑叶片12和辅助叶片13,且将该光阑叶片12配置在底板1侧。光阑叶片12除了外形形状与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3完全相同以外,也具有供驱动销5c嵌合的长孔12a、和形成在与辅助叶片13未重叠的区域的光阑用开口部12b,且该光阑叶片12可旋转地安装在叶片安装轴1e上。另外,辅助叶片13形成与实施例1的快门叶片4完全相同的形状,且具有供驱动销5c嵌合的长孔13a、供叶片安装轴1f、1g嵌合的长孔13b、以及供叶片安装轴1h嵌合的长孔13c,该辅助叶片13受叶片安装轴1f、1g、1h的引导而能够直线移动。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如本实施例那样的光阑装置,无论在应用到胶片照相机的情况或还是应用到数码照相机上的情况下,通常也是在进行拍摄前,使开口部1c全开。因此,本实施例的动作说明也以那样的情形来说明。图13表示本实施例的初始状态(拍摄待机状态),且照相机的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此时,未对线圈8通电,但与所述的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对旋转件5施加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但是,由于光阑叶片12与止动件1i相接触,因此维持该状态。
当在拍摄时按下释放按钮时,根据来自测光装置的测光结果,判断是对被拍摄体光进行减光来拍摄还是不减光来拍摄。并且,在判定无需减光来拍摄的情况下,在保持图13所示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光阑装置完全未进行动作。反之,在判定进行减光来拍摄的情况下,对线圈8供给正向的电流,而使旋转件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利用驱动销5c,使光阑叶片1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使辅助叶片13向左下方移动,并且使上述两叶片分别进入各开口部1c内。并且,当光阑叶片12的开口部12b的中心到达开口部1c的中心位置时,光阑叶片12与止动件1j相抵接而发生一些弯曲。因此,使辅助叶片13与止动件1k相抵接,但最终,光阑叶片12利用自己的回复力而恢复原形,并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静止下来。
当这样处于图14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快门装置等进行拍摄。并且,当拍摄结束时,与上述情况不同,对线圈8供给反方向电流。由此,使旋转件5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利用驱动销5c使光阑叶片1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使辅助叶片13向右上方滑动。并且,当开口部1c全开时,随后光阑叶片12与止动件1i相抵接,且使光阑叶片12和辅助叶片13的动作均停止。并且,当断开对线圈8的通电时,则恢复到图14所示的初始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构成为光阑装置,如众所周知那样,在光阑叶片12上以覆盖开口部12b的方式安装ND滤光板,则构成了滤光装置。因此,本发明的叶片驱动装置也包含滤光装置。
实施例5
以下,利用图15以及图16对实施例5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构成为快门装置,图15是表示从盖板侧观察叶片室内时快门叶片的全开状态的俯视图,图16表示与图15同样的快门叶片的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的快门装置不仅如实施例2那样在快门叶片4的长孔4c中嵌合有一个叶片安装轴1h,而且还嵌合有立设于底板1上的另一个叶片安装轴1u。因此,实施例2中的底板1、盖板2和快门叶片4的形状改变了一部分,而其他构成构件与实施例2的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在图15以及图16中,对这些构件及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在以下的结构说明中,仅仅对与实施例2的情况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底板1的长度方向上的自左端至开口部1c的长度比实施例2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长一些。并且,在该底板1上的叶片安装轴1h的左下方位置,还邻接立设有另一个叶片安装轴1u,与实施例2的情况相比止动件1k立设在更靠左下方位置。另外,本实施例的盖板2的外形形成为与底板1相对应的形状,实施例2中的孔2h形成为能够插入二个叶片安装轴1h、1u的前端的形状。进而,快门叶片4的长孔4c的长度形成为比实施例2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更长,以便供二个叶片安装轴1h、1u嵌合。因此,快门叶片4前端部的长度也比实施例2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更长。其他结构实质上与实施例2的情况相同。
本实施例的动作与实施例2的情况下相同,因而省略了其说明。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快门叶片4的前端部受二个叶片安装轴1h、1u的引导,因而快门叶片4的动作比实施例2的情况更稳定。
此外,所述的各实施例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以被应用到便携电话机等信息终端装置的照相机上的情况为前提来进行说明,而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具有适于小型化且薄型化的结构,因此,能够用作例如汽车背后的辨识用照相机、应用到道路的车线识别系统以及障碍物检测系统等上的遥感照相机等车载用照相机单元中的叶片驱动装置。并且,因为本发明的叶片驱动装置能够控制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量来进行摄像,所以有利于被应用到这些车载用照相机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能够作为快门装置、光阑装置、滤光装置以及镜头挡板装置,而被应用到单体照相机、内置于便携电话、PDA以及PC等信息终端机装置中的照相机以及投影装置等上,非常实用。

Claims (9)

1.一种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板,其具有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在底板与盖板之间构成有叶片室,并且,以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与该开口部之间的叶片室侧的面作为第一区域,以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与该开口部之间的叶片室侧的面作为第二区域,以在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之间并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于该开口部两侧的面中的一个面作为第三区域;
驱动机构,其具有在叶片室内进行往复动作的驱动销,并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反一侧的面上;
第一叶片,其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能够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
第二叶片,其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能够与所述第一叶片同时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安装有第三叶片,该第三叶片能够旋转,利用所述驱动销的往复动作使该第三叶片与所述第一叶片同时且向与所述第一叶片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进入所述开口部或从所述开口部退出,当所述第三叶片从所述开口部退出时,所述第三叶片的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与所述第二叶片的进入所述开口部的部位重合,且大致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叶片室侧的面上安装有薄的板构件,该板构件在与所述开口部重叠的部位具有小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在该板构件与所述盖板之间构成有叶片室,该板构件的开口部为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叶片的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的部位,形成有小于该开口部的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叶片上,以覆盖形成为小于所述拍摄光路用的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有ND滤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对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量进行控制。
8.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9.一种车载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CN2008800226829A 2007-06-29 2008-06-26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5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3083/2007 2007-06-29
JP2007173083 2007-06-29
PCT/JP2008/061631 WO2009004975A1 (ja) 2007-06-29 2008-06-26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5235A true CN101755235A (zh) 2010-06-23
CN101755235B CN101755235B (zh) 2013-01-16

Family

ID=4022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268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5235B (zh) 2007-06-29 2008-06-26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18503B2 (zh)
JP (1) JP5323697B2 (zh)
KR (1) KR20100027236A (zh)
CN (1) CN101755235B (zh)
TW (1) TWI438555B (zh)
WO (1) WO200900497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306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9478003A (zh) * 2016-07-19 2019-03-15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CN110073285A (zh) * 2016-12-20 2019-07-3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10081985A (zh) * 2019-06-17 2019-08-02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红外探测装置
CN111263056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操作装置以及叶片操作方法
CN112154370A (zh) * 2018-12-20 2020-12-29 维克多哈苏有限公司 镜头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体
CN11282496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带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以及叶片驱动装置
CN110081985B (zh) * 2019-06-17 2024-05-24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红外探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5008B1 (en) * 2009-11-13 2011-06-07 Vi-Tai Technology Co., Ltd. Magnet array member with more than four poles and shutter
CN102073192B (zh) * 2009-11-23 2015-09-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快门装置
TWI468848B (zh) * 2010-03-04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機械式快門及採用該機械式快門的便攜式電子裝置
DK177395B1 (en) 2011-11-02 2013-03-18 Maersk Container Ind As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a cargo container
TW201426154A (zh) * 2012-12-26 2014-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取像鏡頭遮蔽結構
CN104950549B (zh) * 2015-07-06 2017-10-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门与导向筒的连接装置
US10863102B2 (en) * 2015-12-15 2020-12-08 Sony Corporation Blade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o secure favorable photographing states by use of a biasing spring and magnetic driving portion for setting a rotation 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locked/unlocked states
TW201740781A (zh) * 2016-05-13 2017-11-16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211718594U (zh) * 2019-06-14 2020-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7474164B2 (ja) 2020-09-23 2024-04-24 ニデック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羽根開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2737A (ja) * 1999-06-14 2000-12-19 Canon Inc 光量調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機器
JP2002196391A (ja) * 2000-12-25 2002-07-12 Nidec Copal Corp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
CN1220910C (zh) * 2001-10-25 2005-09-28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幕帘式快门装置
US7025513B2 (en) * 2002-11-18 2006-04-11 Olympus Corporation Optical apparatus, shutter device, and camera
JP4216621B2 (ja) 2003-02-28 2009-01-2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用シャッタ
JP4335616B2 (ja) * 2003-08-29 2009-09-30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光学機器
JP5323305B2 (ja) * 2003-10-14 2013-10-2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用情報端末装置
JP4107220B2 (ja) * 2003-10-29 2008-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絞り機構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87689B2 (ja) 2004-03-29 2010-11-2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0432823C (zh) * 2004-07-29 2008-11-12 佳能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和摄像装置
JP5207580B2 (ja) 2004-07-29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量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628091B2 (ja) 2004-12-24 2011-02-0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JP2006251467A (ja) * 2005-03-11 2006-09-2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003A (zh) * 2016-07-19 2019-03-15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CN109478003B (zh) * 2016-07-19 2021-05-11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CN110073285A (zh) * 2016-12-20 2019-07-3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10073285B (zh) * 2016-12-20 2021-08-27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09413306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9413306B (zh) * 2017-08-18 2020-10-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11263056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操作装置以及叶片操作方法
CN112154370A (zh) * 2018-12-20 2020-12-29 维克多哈苏有限公司 镜头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体
CN110081985A (zh) * 2019-06-17 2019-08-02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红外探测装置
CN110081985B (zh) * 2019-06-17 2024-05-24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红外探测装置
CN11282496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带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以及叶片驱动装置
CN112824963B (zh) * 2019-11-20 2024-03-15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带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以及叶片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04975A1 (ja) 2009-01-08
JPWO2009004975A1 (ja) 2010-08-26
US20100202770A1 (en) 2010-08-12
US8118503B2 (en) 2012-02-21
TWI438555B (zh) 2014-05-21
KR20100027236A (ko) 2010-03-10
TW200921262A (en) 2009-05-16
CN101755235B (zh) 2013-01-16
JP5323697B2 (ja)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5235B (zh)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KR101277428B1 (ko) 카메라용 블레이드 구동 장치
CN101498827B (zh) 透镜镜筒和成像设备
US20070110433A1 (en) Shutter driving apparatus for camera module
CN102081277A (zh) 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
US10955640B2 (en) Camera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15577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US20080175585A1 (en) Light amount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KR20110026337A (ko) 셔터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소형 카메라
JP2007316477A (ja)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JP5230111B2 (ja)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JP2004212452A (ja) 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CN107621739A (zh) 像抖校正装置
KR20130039108A (ko) 3차원 초소형 카메라모듈의 자동초점조절장치
JP5181542B2 (ja) ブレ補正装置、電子機器
US87735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amera shutter
CN113433760A (zh) 用于相机模组的致动器、相机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15179206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14858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カメラ付き携帯機器
JP2004198684A (ja) 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JP5183890B2 (ja)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JP4887683B2 (ja) カメラ搭載端末装置
JP5755989B2 (ja) 撮像装置用羽根駆動装置
JP4962867B2 (ja) 電動マクロ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携帯機器
JP5844118B2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