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0925A -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0925A
CN101750925A CN200910205870A CN200910205870A CN101750925A CN 101750925 A CN101750925 A CN 101750925A CN 200910205870 A CN200910205870 A CN 200910205870A CN 200910205870 A CN200910205870 A CN 200910205870A CN 101750925 A CN101750925 A CN 101750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installed surface
arm
holding mechanism
turn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50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09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布线保持构造保持沿框架布置的布线。布线保持构造包括框架的安装孔和配合突部、以及可拆装地安装到安装孔中的保持部件。保持部件包括:旋转轴,由安装孔可旋转地支撑;突缘部,形成在旋转轴的一个端部侧,防止保持部件从安装孔脱落;臂部,从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侧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能够在安装面上旋转;以及腿部,设置在突缘部与臂部之间。保持部件以第一姿势插入到安装孔中,在第二姿势下臂部被配合突部卡定而限制线材的移动。通过本发明,能够防止配置在框架上的配线的不必要的移动。

Description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制配置在预定面上的布线的移动的布线保持构造、以及具有该布线保持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马达、显示部件、操作部件等电气部件与基板之间配置有对它们的彼此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电线。一般来说,这些电线被作为保持部件的夹子保持为使电线不会从规定的位置移动。
例如,提出了具有以下夹子的布线安装构造,该夹子包括:薄板状的夹子主体,由难燃性塑料材料形成,并具有可挠性;安装部,设置在夹子主体的一端侧,用于将夹子主体以悬臂支撑状态安装;以及弯曲部,形成在夹子主体的另一端侧,并弯曲成当将夹子主体以悬臂支撑状态安装了时在与配置于安装位置附近的固定部件之间按压保持电线。该夹子在安装部通过作为连结部件的螺丝钉固定在预定部件上。
但是,在上述布线保持构造中,为了将作为保持部件的夹子固定在预定部件上,需要用作连结部件的螺丝钉。
因此,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为了安装夹子而需要预定的作业,或者由于夹子的未用螺丝钉固定的一侧浮起而无法恰当地保持电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持部件的布线保持构造,所述保持部件在被安装在预定部件上的状态下限制布线的移动,并且无需使用连结部件就能够安装到预定部件上。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布线保持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保持沿框架布线的线材,所述布线保持构造包括:所述框架,其具有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上形成有安装孔和配合部;以及保持部件,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包括:旋转轴,从其一个端部侧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并由所述安装孔可旋转地支撑;突缘部,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防止所述保持部件从所述安装孔脱落;臂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能够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保持有预定间隙的状态下旋转;以及腿部,设置在所述突缘部与所述臂部之间,具有与所述安装面抵接的抵接部,通过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安装面抵接而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确保所述间隙;所述保持部件以第一姿势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在从所述第一姿势旋转了预定角度的第二姿势下,所述臂部被所述配合部卡定,由此将所述线材夹入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的所述间隙中而限制了所述线材的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布线保持构造,所述布线保持构造保持沿框架布线的线材,所述布线保持构造包括:所述框架,其具有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上形成有安装孔和配合部;以及保持部件,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包括:旋转轴,从其一个端部侧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并由所述安装孔可旋转地支撑;突缘部,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防止所述保持部件从所述安装孔脱落;臂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能够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保持有预定间隙的状态下旋转;以及腿部,设置在所述突缘部与所述臂部之间,具有与所述安装面抵接的抵接部,通过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安装面抵接而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确保所述间隙;所述保持部件以第一姿势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在从所述第一姿势旋转了预定角度的第二姿势下,所述臂部被所述配合部卡定,由此将所述线材夹入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的所述间隙中而限制了所述线材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打印机1的各构成要素的配置的图;
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9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定影装置9的内部的截面图;
图4的(A)是表示保持部件950的立体图;
图4的(B)是表示从图4的(A)的下侧观察保持部件950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安装孔940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处于第二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根据图1来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整体构造。图1是用于说明打印机1中的各构成要素的配置的左侧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纸张T从后述的排纸部50排出的方向的一侧(图1中的右侧)作为打印机1的前侧。
打印机1包括基于预定的图像信息在纸张T上形成预定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图像形成部供应纸张T并将形成了图像的纸张T排出的供排纸部。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包括感光鼓2、带电部10、激光扫描单元4、显影器16、调色剂盒5、调色剂供应装置6、转印辊8、定影装置9、鼓清洁装置11。
另外,供排纸部包括供纸盒52、校准辊对80、纸张T的运送路径L。
感光鼓2由圆筒形状的部件形成,作为载像体发挥功能。感光鼓2以能够以垂直于图1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配置在装置主体M上。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带电部10配置在感光鼓2的上方。带电部10使感光鼓2的表面均匀地带正极性的电。
激光扫描单元4离开感光鼓2配置在感光鼓2的上方。激光扫描单元4包括未图示的激光光源、多面反射镜、多面反射镜驱动用马达等。
激光扫描单元4基于从PC(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输出的图像信息对感光鼓2的表面进行扫描曝光。通过激光扫描单元4进行扫描曝光,除去感光鼓2的表面的被扫描曝光了的部分所带的电荷。由此,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16配置在感光鼓2的前方(图1中的右侧)。显影器16将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单色(通常为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器16包括能够与感光鼓2相对地配置的显影辊17、以及用于搅拌调色剂的搅拌辊18。
调色剂盒5容纳供应给显影器16的调色剂。
调色剂供应装置6将容纳在调色剂盒5中的调色剂供应给显影器16。
鼓清洁装置11配置在感光鼓2的后方(图1中的左侧)。鼓清洁装置11除去残留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附着物等。
转印辊8将显影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通过未图示的电压施加单元向转印辊8施加用于将显影在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的转印偏压。
转印辊8相对于感光鼓2进行接触或离开。具体地说,转印辊8构成为能够在与感光鼓2相抵接的抵接位置和离开了感光鼓2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详细地说,转印辊8当将显影在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时移动到抵接位置,在其它情况下移动到离开位置。
纸张T被感光鼓2和转印辊8夹入,并被按压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这样,在感光鼓2和转印辊8之间形成转印压印线N,显影在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T上。
定影装置9使构成转印到纸张T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熔融而定影到纸张T上。定影装置9包括被加热器加热的加热辊9a、以及与加热辊9a压接的加压辊9b。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以夹持的方式运送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T。纸张T以被夹持在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之间的方式被运送,由此被转印在纸张T上的调色剂熔融并定影。
供纸盒52配置在装置主体M的下部。能够沿水平方向向装置主体M的前侧(图1中的右侧)拉出供纸盒52。供纸盒52包括载放纸张T的载放板60,在供纸盒52的载放板60上以层叠纸张T的状态容纳纸张T。盒供纸部51配置在供纸盒52的送出纸的一侧的端部(图1中的右侧端部)。盒供纸部51向运送路径L送出容纳在供纸盒52中的纸张T。
盒供纸部51包括重叠运送防止机构,该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包括取出载放在载放板60上的纸张T的前送滚轮61、以及将纸张T一张一张地向运送路径L送出的辊对63。
在盒供纸部51和排纸部(排出部)50之间形成有运送纸张T的运送路径L。运送路径L包括从盒供纸部51至校准辊对80的第一运送路径L1、从校准辊对80至转印辊8的第二运送路径L2、从转印辊8至定影装置9的第三运送路径L3、从定影装置9至排纸部50的第四运送路径L4。
第一运送路径L1、第二运送路径L2、第三运送路径L3、第四运送路径L4均大致从下方向上方延伸。
这里,在转印辊8的纸张T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图1中的下侧)配置校准辊对80。校准辊对80是在其停止状态下与从辊对63供应过来的纸张T的顶端部暂且抵接后被旋转驱动而将纸张T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送出的辊对。另外,校准辊对80是用于进行纸张T的倾斜(倾斜供纸)修正、纸张T与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定时调整的辊对。
在第四运送路径L4的端部形成排纸部50。排纸部50配置在装置主体M中的上方侧。排纸部50向装置主体M的前方(图1中的右方)开口。排纸部50向装置主体M的外部排出被定影装置9定影了调色剂的纸张T。
在排纸部50中的开口侧形成有排纸积聚部M1。排纸积聚部M1形成在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外表面)。排纸积聚部M1是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而形成的部分。排纸积聚部M1的底面构成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在排纸积聚部M1层叠积聚从排纸部50排出的、被转印了图像的纸张T。
接下来,根据图2和图3来说明在外表面(安装面)上配置了电线(线材)95的定影装置9。
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9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定影装置9的内部的截面图。这里,定影装置9被组件化,并以组件的状态对装置主体M进行装卸。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9包括被彼此组装在一起的横向长(Y方向长)的第一罩框架91和第二罩框架92。
如图3所示,加压辊9b安装在第一罩框架91的内部。加热辊9a安装在第二罩框架92的内部。加压辊9b通过未图示的加压弹簧而与加热辊9a压接。
在加热辊9a的内部配置有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93。为了对卤素加热器93进行供电而配置有电线95。另外,为了防止卤素加热器93使加热辊9a过于升温而配置有恒温器97。
如图2所示,作为布线的电线95和恒温器97配置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
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以预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恒温器97。在各个恒温器97上安装有端子98、98。
电线95沿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配置。电线95是用于将来自未图示的电源的电力供应给卤素加热器93等的导电部件。电线95是在内部配置有线状的导电部并在外部具有覆盖导电部的绝缘部的线状部件。
在电线95的两个端部安装有端子99、99。各个端子99、99铆接连接于安装在恒温器97、97上的端子98、98。
由此,连接了电线95和恒温器97。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Y方向上成为串联的方式交替地配置多个恒温器97和多条电线9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电线95固定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形成有包括配合部900和保持部件950的布线保持构造。
根据图4的(A)至图7来说明布线保持构造、以及构成该布线保持构造的配合部900和保持部件950。
图4的(A)是保持部件950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与图4的(A)相反的方向观察时的保持部件950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安装孔940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保持部件950的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并配置成第二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包括:第二罩框架92,是具有外表面(安装面)92a的部件,所述外表面(安装面)92a是形成有安装孔940的预定面;保持部件950,限制电线95从外表面(安装面)92a离开,所述电线95是沿外表面(安装面)92a配置的布线;以及配合部900,形成在外表面(安装面)92a上,限制保持部件950中的后述的臂部954的移动或变形。
如图4的(A)、(B)所示,保持部件950包括插入部951、以及与插入部951的一侧连续地形成的突出部955。保持部件950的整体由树脂材料形成。
插入部951包括旋转轴957和矩形形状的矩形部(突缘部)951a,形成为能够对安装孔940进行插入和拆卸。
旋转轴957为圆柱状,在其一个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的两侧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矩形部(突缘部)951a。与矩形部(突缘部)951a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矩形部(突缘部)951a的面的下边或上边比旋转轴957的直径短。
安装孔940呈与旋转轴957的一端部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其中央部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轴957的支撑部,两个端部具有矩形部(突缘部)951a能够插入到其中的插入部。
插入部951能够以旋转轴957为中心旋转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所述第一姿势为能够使一个端面对准安装孔940的形状而对安装孔940进行插入和拆卸的姿势,所述第二姿势为插入后以旋转轴957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而限制了插入和拆卸的姿势。
突出部955从旋转轴957的另一个端部连续地形成,并包括第一腿部952、第二腿部953、臂部954。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向旋转轴957的一个端部侧延伸,在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状态下与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
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形成为以旋转轴957为中心的两侧(与上述的矩形部(凸缘部)951a的长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线对称。
第一腿部952包括短腿部952a和长腿部952b。同样,第二腿部953包括短腿部953a和长腿部953b。
在第一腿部952中,短腿部952a形成在比长腿部952b靠内侧的位置。同样,在第二腿部953中,短腿部953a形成在比长腿部953b靠内侧的位置。短腿部952a、953a被连结部959彼此连结。
在短腿部952a、953a的各自的顶端部形成有在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状态下与外表面(安装面)92a大致平行的平面状的端面。在长腿部952b、953b的各自的顶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圆弧部960、961。
在第一腿部952中,短腿部952a和长腿部952b形成为其靠近插入部951的一侧为敞开状态的大致U字形状。另外,在第二腿部953中也相同。在插入部951插入到了安装孔940中的状态下,长腿部952b、953b分别与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由此,能够确保后述的臂部954的配合片部964与外表面(安装面)92a之间的间隙。并且,长腿部952b、953b向朝两侧展开的方向(离开旋转轴957的方向)弹性变形,以具有弹性力的状态与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从而和位于安装孔的内侧的矩形部(突缘部)951a夹持外表面(安装面)92a。由此,能够将保持部件固定在外表面(安装面)92a上。
这里,当保持部件950(突出部955)被旋转了时,短腿部952a、953a的各自的顶端部和作为长腿部952b、953b的各自的顶端部的圆弧部960、961在外表面(安装面)92a上滑动移动。
臂部954包括向与旋转轴957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配合片部964,以及一侧与配合片部964连结、另一侧与连结部959连结的连结端部965。配合片部964形成为向第一腿部952侧延伸。
配合片部964(臂部954)随着插入部951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旋转而从离开了后述的配合部900的离开位置向与配合部900配合的配合位置移动。
配合片部964(臂部954)在上述的离开位置处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的移动或变形不受限制,但是在配合位置处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的移动或变形受到限制。另外,在配合位置处配合片部964(臂部954)的旋转移动也受到限制。
在配合片部964配置在配合位置处的状态下,该配合片部964配置成与外表面(安装面)92a一起夹入电线95。
由此,限制了电线95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
这里,当保持部件950被向上述旋转方向施加了预定强度以上的力时,配合片部964被解除与配合部900的配合,从而配合片部964能够旋转。当配合片部964被从配合位置旋转了时,该配合片部964成为无法限制电线95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如图5至图7所示,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在Y方向上以预定间隔直线排列形成有保持部件950的旋转轴957插入到其中的多个安装孔940(参照图2)。安装孔940对应于插入部951的形状和尺寸而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另外,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在Y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呈直线状排列形成有多个配合部900。并且,各个配合部900形成在与安装孔940相对应的位置(在Y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参照图2)。配合部900可以与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一体地形成。
配合部900包括从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与该外表面(安装面)92a大致垂直(旋转轴957插入的方向)地立起的壁部901、以及形成在壁部901上的配合孔903。
壁部901一体地具有立起部901a、901a。通过具有立起部901a,壁部901成为具有预定强度以上的强度的状态。
配合孔903是在壁部901上形成为在Y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的通孔,配合片部964的顶端部插入到配合孔903中。
配合部900在臂部954(配合片部964)位于配合位置的情况下限制臂部954(配合片部964)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或变形。由此,限制了电线95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能够将电线95按压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
另外,在臂部954(配合片部964)处于第一姿势的情况下,不限制臂部954(配合片部964)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或变形。
当臂部954(配合片部964)位于配合位置并对被限制了旋转移动的状态下的保持部件950向旋转方向施加了预定大小以上的力时,配合部900与臂部954(配合片部964)的配合状态被解除。
通过解除配合部900与臂部954(配合片部964)的配合状态,配合部900从通过臂部954(配合片部964)限制了电线95移动的状态变为不限制电线95移动的状态。
接下来,根据图5至图7来说明布线保持构造的作用。
首先,如图5所示,在第二罩框架92上以使其顺沿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式配置有电线95。在安装保持部件950之前的状态下,被配置成顺沿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的电线95处于包括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的移动在内的移动实质上未受到限制的状态。
如图5所示,以使插入部951成为了在旋转方向上与第一姿势相同的姿势的状态将插入部951插入到安装孔940中,由此保持部件950被安装到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
如图6所示,在插入部951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下,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的圆弧部960、961分别与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与外表面(安装面)92a保持预定的距离而配置有臂部954,并使配合片部964的长度方向沿Y方向。
当对保持部件950向箭头F所表示的方向施加了力时,保持部件950以旋转轴957为中心而向箭头F的方向旋转移动。这里,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具有弹性,圆弧部960、961在外表面(安装面)92a上滑动,因此保持部件950会顺畅地旋转。另外,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在旋转轴957的两侧(彼此相对的位置)与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因此抑制了保持部件950歪倒。
如图7所示,保持部件950旋转,由此插入部951从第二姿势变成第二姿势。
插入部951旋转成第二姿势,由此限制了插入部951从安装孔940脱落。
另外,保持部件950旋转移动,由此臂部954移动到与配合部900相配合的配合位置。具体地说,臂部954的配合片部964插入到配合部900的配合孔903内。配合片部964被插入到配合孔903中而与其配合,由此限制了臂部954(配合片部964)向离开外表面(安装面)92a的方向移动(变形),并限制了臂部954(配合片部964)以旋转轴95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在将保持部件950安装到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后,使保持部件950旋转,由此能够限制电线95的移动。布线保持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成为限制电线95移动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能够通过旋转移动来解除配合部900与臂部954(配合片部964)之间的配合状态。布线保持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从限制电线95移动的状态变为不限制其移动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能够在不使用螺丝钉等连结部件的情况下将保持部件950安装在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上。布线保持构造能够通过少的部件来限制电线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通过保持部件950的臂部954和第二罩框架92的外表面(安装面)92a夹入电线95而限制电线95移动。由此,布线保持构造能够可靠地限制电线95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通过配合部900来定位保持部件950并限制其旋转移动,因此即使产生了由热、湿度、经时变化引起的变形,也能够保持限制电线95移动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保持构造,关于保持部件950,作为构成该保持部件950的材料,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由此,增大了选择布线保持构造的材料的自由度。
这里,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具有弹性,并且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的圆弧部960、961在外表面(安装面)92a上滑动,因此保持部件950会顺畅地旋转(滑动)移动。另外,第一腿部952和第二腿部953在旋转轴957的两侧(彼此相对的位置)与外表面(安装面)92a抵接,因此抑制了保持部件950歪倒。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而说明了打印机1,但是不限于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单色复印机、彩色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合孔903形成为使保持部件950的臂部954的配合片部964保持预定的富余插入到其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与臂部954的配合片部964相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布线而说明了电线95,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信号线、光纤等输电或传送信号的导线。

Claims (8)

1.一种布线保持构造,保持沿框架布线的线材,所述布线保持构造包括:
所述框架,其具有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上形成有安装孔和配合部;以及
保持部件,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包括:
旋转轴,从其一个端部侧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并由所述安装孔可旋转地支撑;
突缘部,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防止所述保持部件从所述安装孔脱落;
臂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能够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保持有预定间隙的状态下旋转;以及
腿部,设置在所述突缘部与所述臂部之间,具有与所述安装面抵接的抵接部,通过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安装面抵接而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确保所述间隙;
所述保持部件以第一姿势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在从所述第一姿势旋转了预定角度的第二姿势下,所述臂部被所述配合部卡定,由此将所述线材夹入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臂部之间的所述间隙中而限制了所述线材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所述安装孔包括:
支撑部,支撑所述旋转轴;以及
通过部,在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姿势下允许所述突缘部通过,在所述第二姿势下阻止所述突缘部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突缘部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大致为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所述配合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立起设置,位于所述臂部的转动轨迹上,并具有能够与所述臂部配合的配合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所述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与所述安装面抵接的所述腿部的抵接部具有圆弧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其中,
在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状态下,通过由于所述腿部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和所述臂部与所述配合部之间的卡定力将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线保持构造。
CN200910205870A 2008-11-28 2009-10-21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7509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4163A JP5075799B2 (ja) 2008-11-28 2008-11-28 配線の保持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4163 2008-1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0925A true CN101750925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22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870A Pending CN101750925A (zh) 2008-11-28 2009-10-21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33393A1 (zh)
JP (1) JP5075799B2 (zh)
CN (1) CN10175092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619Y2 (zh) * 1980-03-11 1988-07-19
US4564163A (en) * 1984-06-04 1986-01-14 Trw United-Carr Limited Retaining clip
JP3267451B2 (ja) * 1994-07-29 2002-03-1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バンドクリップ
JP4117820B2 (ja) * 2001-03-09 2008-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ケーブル保持装置
JP4010487B2 (ja) * 2002-03-22 2007-11-21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構造
JP3978076B2 (ja) * 2002-05-14 2007-09-19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具
US20070023586A1 (en) * 2005-07-28 2007-02-01 Hellermann Tyton Corporation Harness clamp ti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28282A (ja) 2010-06-10
US20100133393A1 (en) 2010-06-03
JP5075799B2 (ja)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19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397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97077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developing cartridge o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308802A (ja)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15221B2 (en) Modular media regist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or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6823157B2 (en) Charging device having curved grid
US5887229A (en) Photoreceptor shipping installation clip for xerographic customer replaceable unit (CRU)
JP20092029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56782A1 (en)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conveying device
JP2008111999A (ja) ローラ部材の付勢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4391B2 (ja) 電気接続構造、画像形成装置
US7113199B2 (en) Tandem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reduced footprint
CN101750925A (zh) 布线保持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
US5953565A (en) Developer backer bar that allows axial misalignment between the backer bar and the developer donor roll
US6745000B2 (en) Cradle for a fusing assembly
US6035490A (en) Cover hinge with integral detent
EP08710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ghtweight corona device shield mounting
US6035161A (en) Developer backer bar that allows a large amount of photoreceptor wrap with minimal surface contact area for greater axial misalignment
JP5152234B2 (ja) 定着装置
CN102478778B (zh) 成像设备
JP6786650B2 (ja) 除電ブラシ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40877A (ja) シート分離装置
JP3166443U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83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71550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