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0805B - 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50805B CN101750805B CN2009102606922A CN200910260692A CN101750805B CN 101750805 B CN101750805 B CN 101750805B CN 2009102606922 A CN2009102606922 A CN 2009102606922A CN 200910260692 A CN200910260692 A CN 200910260692A CN 101750805 B CN101750805 B CN 1017508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pixel
- angle
- slit
- cro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7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where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not pattern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中,反扭曲现象不能自然消失。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具有:彼此隔着一定距离而对置配置的第1和第2基板、密封于第1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定向膜、形成于第1基板侧的对置电极图案、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且具有多根电极分支的像素电极图案,其中,在多根电极分支间形成的狭缝中的、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以7°以上的角度与液晶的定向方向交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发明涉及利用在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的横向电场将液晶分子的排列旋转控制为与基板面平行的驱动方式的液晶面板。此外,本说明书中提出的发明具有作为搭载了该液晶面板的电子设备的侧面。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面板的面板构造中,除了相对于面板面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电场的纵向电场显示型之外,还提出了各种驱动方式的面板构造。例如,提出了一种相对于面板面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电场的横向电场显示型的面板构造。
在该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与基板面平行。即,在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中,液晶分子向与基板面垂直的方向旋转少。因此,公知具有光学特性(对比度、亮度、色调)的变化较少的特性。即,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具有比纵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视角大的特点。
图1中表示构成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的像素区域的剖面构造例,图2中表示对应的俯视构造例。
液晶面板1由两片玻璃基板3、5、以及按照被这两片玻璃基板夹持的方式封入其间的液晶层7构成。各基板的外侧表面上配置有偏光板9,内侧表面上配置有定向膜11。其中,定向膜11是为了使液晶层7的液晶分子组在一定方向上排列而使用的膜。一般使用聚酰亚胺膜。
此外,在玻璃基板5中形成有由透明导电膜形成的像素电极13和对置电极15。其中,像素电极13具有用连结部13B将加工为梳齿状的5根电极分支13A的两端连结起来的构造。另一方面,对置电极15以覆盖整个像素区域的方式形成在电极分支13A的下层侧(玻璃基板5一侧)。根据该电极构造,在电极分支13A和对置电极15之间产生抛物线形电场。在图1中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该电场。
另外,像素区域对应图2所示的信号线21与扫描线23包围的区域。而且,在各像素区域中,配置有用于控制对像素电极13施加信号电位的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与扫描线23连接,根据扫描线23的电位来对其导通、截止动作进行切换控制。
此外,薄膜晶体管的一个主电极通过未图示的布线案图与信号线21连接,另一个主电极与连接件25连接。因此,在薄膜晶体管进行了导通动作的情况下,信号线21与像素电极13电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在该说明书中,将电极分支13A之间的缝隙称为狭缝31。在图2的情况下,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信号线21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
作为参考,在图3的(A)和(B)中表示了连接件25附近的剖面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23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2356号公报
在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中,已知如图4所示,在狭缝31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分(由连结部13B将电极分支13A连结起来的部分的附近),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易紊乱。该现象被称为向错(disclination)。图4中,用阴影线表示了由于发生向错而出现液晶分子排列紊乱的区域41。在图4的情况下,合计12个区域41中发生了液晶分子的定向紊乱。
然而,如果对该向错施加了外部压力(手指按压等),则液晶分子排列的紊乱具有沿着电极分支13A的延伸设置方向扩展的特性。另外,该液晶分子排列紊乱作用于使液晶分子排列向与电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方向。以下,将这种现象称为反扭曲现象(reverse twist)。
图5和图6中表示发生了反扭曲现象的例子。在图5和图6中,用沿着电极分支13A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阴影线表示该液晶分子排列紊乱的区域43。
在目前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中,存在若发生反扭曲现象则无法通过自然放置使其复原的问题。原因在于,分别从像素的上部和下部延伸的向错在像素中央部结合而形成稳定状态,使得位于区域43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无法复原。结果,存在发生了反扭曲现象的区域43作为画面残留(即,显示斑点)而可见的问题。
以下,将该画面残留称为反扭曲线。
另外,反扭曲线会沿着所有电极分支13A产生,但是在图中右端的电极分支13A处最为明显地产生。
发明内容
因此,发明者们提出了一种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彼此隔着一定距离而对置配置的第1和第2基板;密封于第1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定向膜;形成于第1基板侧的对置电极图案;和形成于第1基板侧且具有多根电极分支的像素电极图案,其中,在多根电极分支间形成的狭缝中的、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形成为以7°以上的角度与液晶的定向方向交叉。
此外,优选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中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为7°以上15°以下。此外,优选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中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大于其他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的定向方向之间的交叉角。此外,像素电极图案和对置电极图案可以形成在相同层面,也可以形成在不同层面。即,只要是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且像素电极中具有狭缝即可,与像素区域的剖面构造无关。
发明者们着眼于容易明显出现反扭曲线的狭缝位置,实现了提高该狭缝位置的定向稳定性并实现了对反扭曲线的改善。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形成像素电极图案和定向膜:在多个电极分支间形成的狭缝中的、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以7°以上的交叉角与液晶的定向方向交叉。
通过采用该像素构造,能够实现即便产生反扭曲线,也能够通过自然放置而使其减轻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的截面构造例的图。
图2是说明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的俯视构造例的图。
图3是表示连接件附近的截面构造例的图。
图4是说明向错的图。
图5是说明反扭曲现象的图。
图6是说明反扭曲现象的图。
图7是表示液晶面板模块的外观例的图。
图8是表示液晶面板模块的系统构成例的图。
图9是说明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的图。
图10是说明交叉角的大小与显示斑点的消失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说明交叉角的大小与显示斑点的等级的关系的图。
图12说明交叉角的大小与相对透光率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4是表示第二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5是表示第三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6是表示第四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7是表示第五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8是表示第六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19是表示第七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20是表示第八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21是表示第九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22是表示第十个像素构造例的图(俯视构造)。
图23是表示第十一个像素构造例的图(剖面构造)。
图24是表示第十二个像素构造例的图(剖面构造)。
图25是说明电子设备的系统构成的图。
图26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外观例的图。
图27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外观例的图。
图28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外观例的图。
图29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外观例的图。
图30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外观例的图。
符号说明如下:
11...定向膜;13...像素电极;13A...电极分支;13B...连结部;13C...连结枝;15...对置电极;15A电极分支;31...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如下所示的顺序说明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A)液晶面板模块的外观例和面板构造
(B)在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定向膜的定向方向之间发现的特性
(C)像素构造例1:单域构造例
(D)像素构造例2:单域构造例
(E)像素构造例3:单域构造例
(F)像素构造例4:单域构造例
(G)像素构造例5:双域构造例(在2像素间为上下镜面构造)
(H)像素构造例6:双域构造例(在2像素间为上下镜面构造)
(I)像素构造例7:双域构造例(在1像素内为上下镜面构造)
(J)像素构造例8:双域构造例(在1像素内为上下镜面构造)
(K)像素构造例9:双域构造例(在1像素内为上下镜面构造)
(L)像素构造例10:双域构造例(在1像素内为上下镜面构造)
(M)像素构造例11:其他像素构造例
(N)像素构造例12:其他像素构造例
(O)像素构造例13:其他像素构造例
(P)像素构造例14:其他像素构造例
(Q)其他实施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未特别示出或记载的部分,使用该技术领域的周知或公知技术。并且,下面所说明的实施例为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A)液晶面板模块的外观例和面板构造
图7中表示了液晶面板模块51的外观例。液晶面板模块51具有在支承基板53上贴合了对置基板55的构造。支承基板53由玻璃、塑料或其他基体材料构成。对置基板55也以玻璃、塑料或其他透明部件作为基体材料。对置基板55是隔着密封材料对支承基板53的表面进行密封的部件。
另外,仅在光的射出侧确保基板的透明性即可,另一方的基板侧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基板。
此外,根据需要,在液晶面板51上配置用于输入外部信号或驱动电源的FPC(柔性印制电路板)57。
图7中表示了液晶面板模块51的系统构成例。液晶面板模块51具有如下构成:在下部玻璃基板61(与图1的玻璃基板5对应)上,配置有像素阵列部63、信号线驱动器65、栅极线驱动器67、定时控制器69。在该实施方式中,像素阵列部63的驱动电路形成为1个或多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并安装于玻璃基板上。
而且,像素阵列63具有构成显示上的1个像素的白色单元(WhiteUnit)配置成M行×N列的矩阵构造。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行,是指由沿图中X轴方向排列的3×N个子像素71构成的像素列。此外,所谓列,是指沿图中Y轴方向排列的M个子像素71构成的像素列。当然,根据垂直方向的显示分辨率和水平方向的显示分辨率来确定M和N的值。
此外,信号线驱动器65用于向信号线DL施加与像素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位Vsig。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DL被配置为沿图中Y方向延伸。
栅极线驱动器67用于向扫描线WL施加用于提供信号电位Vsig的写入定时的控制脉冲。在本实施例中,以沿图中X方向延伸的方式对扫描线WL进行了布线。
在此,子像素71中形成有未图示的薄膜晶体管,其栅极电极与扫描线WL连接,主电极的一方与信号线DL连接,主电极的另一方与像素电极13连接。
定时控制器69为向信号线驱动器65和栅极线驱动器67供给驱动脉冲的电路器件。
(B)在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的定向方向之间发现的特性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像素构造中存在如下问题:若因手指按压等而产生了液晶分子定向紊乱(反扭曲现象),则总是会作为显示斑点而被辨认出。
因此,发明者们通过使由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形成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度可变,来对是否能以自然方式减轻液晶分子的定向紊乱进行了实验。另外,所谓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也称为“液晶的定向方向”)由液晶所具有的介电常数各项异性的朝向来定义,且设为介电常数大的方向。
下面,说明通过实验所清楚的特性。
首先,用图9说明狭缝31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之间的关系。图9为表示子像素71的俯视构造的图。另外,在图9中,着眼于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之间的关系。因此,省略了驱动像素电极13的薄膜晶体管等的显示。
图9所示的俯视构造与在图2中说明的俯视构造相同,对对应部分标记同一符号。即,子像素71形成于由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信号线21和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扫描线23包围的矩形区域内。此外,像素电极13由5根电极分支13A和将其两端连结起来的连结部13B构成。在图9中,形成于电极分支13A彼此之间或电极分支13A与图中右侧的信号线21之间的狭缝31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
即,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形成为与信号线21平行、与扫描线23垂直。
此外,在图9中,用箭头线表示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在图9的情况下,相对于Y轴顺时针方向为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在图9中,将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与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交叉角表示为α。
发明者们着眼于该交叉角α,针对各种交叉角α测量了到显示斑点消失为止的时间。
在图10中表示测量结果。图10的横轴为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图10的纵轴为到显示斑点消失为止的时间。
根据图10所示的实验结果可以确认,交叉角α小于7°时,反扭曲现象引起的显示斑点不会自然消失。
另一方面,确认了在交叉角α为7°以上的情况下,反扭曲现象引起的显示斑点可以自然消失。而且,当交叉角α为7°时,显示斑点消失所需的时间为3.5秒。此外,实验结果确认,交叉角α越大,则到显示斑点消失为止的时间越短。确认了例如在交叉角α为10°时,显示斑点消失需要3秒。还确认了例如交叉角α为15°时,显示斑点消失需要2.5秒。还确认了例如交叉角α为20°时,显示斑点消失需要1.5秒。
根据以上结果,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将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设定为7°以上,能够提高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中的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定向稳定性。即,发现了即便由于手指按压等而产生反扭曲现象,也能够使定向紊乱自然消失。
在图11中显示了在交叉角α与显示斑点的等级之间所观察到的结果。图11的横轴为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之间的交叉角α,图11的纵轴为显示斑点的辨认等级。
如图11所示,确认了只要交叉角α为10°以上,从任意的角度看显示画面都看不到显示斑点。此外,确认了交叉角α为5°时,从斜方看显示画面时,能看到微小的显示斑点。另外,确认了如果交叉角α为大于等于5°而小于10°的范围,则辨认性如图11所示逐渐变化。
但是,也确认了具有交叉角α过大则透光率会降低的特性。在图12中表示了所确认的透光特性。另外,图12的横轴为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图12的纵轴为相对透光率。而且,在图12中,将交叉角α为5°的情况设为100%。
在图12的情况下,交叉角α为5°时的透光率最大,交叉角α为45°时的透光率最小。另外,交叉角α为45°时的相对透光率约为64%。
如图12所示,可以确认交叉角α与相对透光率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从该透光率的观点来看,可知交叉角α越小,则在显示亮度方面越有利。
基于以上特性,发明者们认为优选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7°以上。
但是,如果考虑到相对透光率和显示斑点消失时间两方面均优异,发明者们认为优选交叉角α在7°以上15°以下。
(C)像素构造例1
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在与图9中说明的像素构造相同的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型液晶面板中使用。因此,像素区域的剖面构造与图1所示的构造相同。即,对置电极15以覆盖整个像素区域的方式配置在像素电极13的下层侧。
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与图9所示的像素构造的不同在于,在电极分支13A间形成的4根狭缝31中的、仅形成于图中右端的1根狭缝形成为相对于信号线21顺时针倾斜。另外,图13中的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与信号线21平行。
因此,在图13的情况下,仅该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形成为,以7°以上的交叉角α1(>7°)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交叉,其他3个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形成为与定向膜11的定向方向平行。
另外,在图13的情况下,4个狭缝31中各狭缝宽度均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然而,位于图13的像素区域右端的狭缝31,形成为如下形状:以图中下端侧的连结部13B为原点,使矩形形状的狭缝31的图中上端侧顺时针旋转。具体而言,位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大致形成为平行四边形。但是,实现该形状需要技巧。即,需要将从图中右侧开始位于第二的电极分支13A的电极图案加工成倒梯形形状。
那么,采用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的理由是,为了最大限度抑制作为像素区域整体的透光率的降低,同时改善反扭曲线所导致的显示品质降低。
如上所述,将形成于像素区域的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设定为以7°以上的交叉角α1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交叉。
在该像素区域内沿倾斜方向延伸的狭缝31,形成于像素区域内反扭曲现象出现得最为明显(或者可辨认的)的区域部分。因此,能够可靠地消除出现得最明显的反扭曲线。由此,能够大幅改善整个像素区域的显示品质。另外,为了缩短到反扭曲线消去为止所需的时间,增大交叉角α1即可,但如用图12所进行的说明,如果交叉角α1过大则透光率会降低。
因此,如果考虑到与像素区域右端部分的透光率之间的平衡,优选交叉角α1在7°以上15°以下。
然而,在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形成为,其余3个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约以3°交叉。因此,在上述狭缝31的形成区域中,不能消除反扭曲线。但是,明显出现反扭曲线的仅为狭缝31倾斜地形成的图中右端区域,因此,与以往构造(图5)相比,能够大幅改善显示品质。
此外,如使用图12所进行的说明那样,3个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定向膜11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为0°,因此,能够使上述狭缝31的形成区域的透光率最大化。
如上所述,在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中,不仅很少出现透光率降低,而且也很少出现反扭曲线导致的显示品质的降低。
当然,因为是FFS型像素构造,因此,利用形成于像素电极13与对置电极15之间的抛物线状电场,能够使位于像素电极13上部的液晶分子也移动,因此,能够实现视角宽的液晶面板。
(D)像素构造例2
在图14中表示了第二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也在与图13中说明的第一个像素构造相同的FFS型液晶面板中使用。此外,像素电极13的图案构造与图13中说明的1个像素构造相同。
不同点在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
在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中,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形成为相对于信号线21约逆时针倾斜3°。
但是,在图14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假设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相对于Y轴方向顺时针倾斜的情况。
当然,以如下方式设计双方的倾斜角,即:易明显出现反扭曲线的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以7°以上的交叉角α1交叉。
由此,与第一个像素构造例的情况相同,能够提高像素区域右端部分的定向限制力。其结果,能够可靠地消除像素区域内明显出现的反扭曲线。
此外,在本像素构造例中,其余3个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2大于交叉角α1。
因此,与像素区域的中央和左端部分对应的狭缝31的定向稳定性高于右端部分。其结果,也能够可靠地消除上述3个狭缝31处产生的反扭曲线。但是,如在图12中所进行的说明那样,交叉角α越大则透光率越低。因此,与第一个像素构造相比,图14所涉及的像素构造的像素区域的透光率降低。
(E)像素构造例3
图15中显示了第三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也在与图13中说明的第一个像素构造相同的FFS型液晶面板中使用。此外,像素电极13的图案构造与上述2个像素构造相同。
不同点在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
在图15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假设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形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逆时针倾斜较大的情况。
此时,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和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与Y轴方向相反。
因此,相比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1,能够减小形成于其他区域部分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2。
因此,可靠地消除出现在像素区域右端部分的反扭曲线的功能,能够直接使其他像素区域的透光率比第二个像素构造例高。
(F)像素构造例4
图16中表示了第四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也是与图13中说明的第一个像素构造例对应的变形例。
图16中所示的像素构造与图13所示的像素构造的不同在于,形成于像素区域右端的狭缝31的形状不同。
例如,在第一个像素构造中,形成在像素区域内的4个狭缝31,全部形成为相同的狭缝宽度。
但是,在该像素构造中,使全部5根电极分支13A均形成为相同的图案宽度。为此,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形成为梯形形状。
另外,在图16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电极分支13A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即,仅形成于图中右端的1根狭缝31相对于信号线21顺时针倾斜而形成。当然,其他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信号线21平行。
因此,在图16所示的像素构造中,能够在将像素区域整体的透光率保持在高的状态的同时,可靠地消除在像素区域内明显出现的反扭曲线。即,能够实现像素透光率变高、且显示品质高的液晶面板。
另外,该第四个像素电极13的图案形状在如第二个像素构造例或第三个像素构造例那样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相对于信号线21顺时针倾斜的情况下,在相反的、相对于信号线21逆时针倾斜的情况下均可适用。
(G)像素构造例5
在图17中表示第五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也在FFS型液晶面板中使用。此外,该像素构造对应于图13所示的第一个像素构造的变形例。即,对应于全部狭缝31以相同的宽度形成的像素构造。此外,对应于在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与定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交叉角α1,大于其他3个狭缝与定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交叉角α2的像素构造。
但是,在该第五个像素构造中,采用以下构造:以与各扫描线23的上下(Y轴方向)邻接的2个像素区域隔着扫描线23而成为上下镜面构造的方式,像素电极13与信号线21的图案整体在各像素区域内一样地倾斜。此外,此处的图案整体的倾斜角被设定为,在与上下(Y轴方向)邻接的2个像素区域间,相对Y轴方向反转。
例如,在图17所示的像素区域中,像素电极13与信号线21的图案整体形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顺时针倾斜。另一方面,在位于图17所示的像素区域的上侧或下侧的像素区域中,像素电极13与信号线21的图案形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逆时针倾斜。另外,由于是上下镜面构造,相对于Y轴方向的倾斜角的大小,在与上下方向邻接的像素区域间相同。
在此,针对图17的情况,说明本像素构造例涉及的图案构造。如上所述,图17所涉及的像素区域,像素区域整体相对于Y轴方向顺时针倾斜。因此,具有信号线21、构成像素电极13的5根电极分支13A也相对于Y轴方向顺时针倾斜的构造。
在图17的情况下,也将形成于像素区域内的4个狭缝31之中的、位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设为α1。此外,将形成于像素区域内的4个狭缝31之中的、除位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以外的3个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设为α2。
在图17的情况下,像素区域的倾斜角与狭缝31的交叉角α2一致。当然,与3个狭缝31相对于Y轴方向的倾斜角相比,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的倾斜角大。因此,确立了交叉角α1大于交叉角α2的关系。
那么,在该像素构造例中,优选设定交叉角α2为7°以上。如果设定交叉角α2为7°以上,不仅针对像素区域右端,针对其他区域部分也能够可靠地降低反扭曲线。
结果,在上述像素构造例中,对于因为发生比例相对较低而使其残留的反扭曲线,也可以从整个像素区域上将其消除。当然,位于明显出现反扭曲线的像素区域右侧部分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1大于其他区域。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到反扭曲线消失为止的时间。即,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明显可辨认的反扭曲线,能够稍慢消除不明显的反扭曲线。
另外,形成于像素区域的中央附近或左端部分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2为7°以上,因此,该区域的透光率比上述像素构造例低。但是,即使交叉角α2为10°,如在图12中进行的说明那样,由于能够确保其透光率为95%以上,所以能够实现充分的亮度和显示品质。
此外,在图17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在邻接的一个像素区域合另一个像素区域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在一个像素区域中,通过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在另一个像素区域中,通过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能够改善视角的依赖性,能够实现视角宽的液晶面板。
(H)像素构造例6
图18中表示第六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是与在图17中说明的第五个像素构造例对应的变形例。
图18所示的像素构造与图17所示的像素构造的不同在于,形成于像素区域的右端的狭缝31的形状不同。
例如,在第五个像素构造中,形成于像素区域内的4个狭缝31形成了全部的狭缝宽度相同。
但是,在该第六个像素构造中,全部5根电极分支13A形成为全部图案宽度相同。因此,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形成倒梯形形状。
另外,在图18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形成于图中右端的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电极分支13A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即,仅形成于图中右端的1根狭缝31形成为相对于信号线21按顺时针倾斜。当然,其他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信号线21平行。
因此,图18所示的像素构造中,也能够从像素区域内消除全部的反扭曲线,并且能够将像素区域整体的透光率保持在极高的状态。
此外,与第五个像素构造例的情况相同,能够改善视角的依赖性,能够实现视角宽的液晶面板。
(I)像素构造例7
在图19中表示了第七个像素构造例。
在该像素构造例中,将1个像素区域的上侧区域和下侧区域设成上下镜面构造。因此,在图19中,采用如下构造:在像素区域的Y轴方向中央附近设置1个弯折点,使电极分支13A和信号线21分别弯折。
在图19中,为说明该上下镜面构造,表示了从弯折点沿X轴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当然,由于作为基本的像素构造为图17所示的像素构造,因此,交叉角α1大于交叉角α2。因此,通过设定交叉角α2为7°以上,便自动满足了交叉角α1为7°以上的条件。当然,仅满足交叉角α1为7°以上的条件也可以,但是,将不能消除像素区域右端以外的狭缝31中产生的反扭曲线。
然而,在图19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在像素区域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在像素区域的图中上半部分,由于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在像素区域的图中下半部分,由于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显示画面,都能够使每1个像素的光量均匀化。由此,能够实现视角宽的液晶面板。
(J)像素构造例8
在图20中表示了第八个像素构造例。该像素构造例也与在1个像素区域内形成双域构造的情况对应。
该第八个像素构造例,与将对应于图18的像素构造的上侧区域和下侧区域设为上下镜面构造的构造相对应。即,与全部5根电极分支13A的图案宽度均相同时的像素构造例对应。
在该第八个像素构造例中,也采用如下构造:在像素区域的Y轴方向中央附近设置1个弯折点,使电极分支13A和信号线21分别弯折。
在图20中,为说明该上下镜面构造,表示了从弯折点沿X轴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当然,由于作为基本的像素构造为图18所示的像素构造,因此,交叉角α1大于交叉角α2。因此,通过设定交叉角α2为7°以上,便自动满足了交叉角α1为7°以上的条件。当然,仅满足交叉角α1为7°以上的条件也可以,但是,将不能消除像素区域右端以外的狭缝31中产生的反扭曲线。
然而,在图20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在像素区域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在像素区域的图中上半部分,由于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在像素区域的图中下半部分,由于施加电场液晶分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显示画面,都能够使每1个像素的光量均匀化。由此,能够实现视角宽的液晶面板。
(K)像素构造例9
在图21中表示了第九个像素构造例。与图19的不同点在于,追加采用了将电极分支13A的弯折点彼此连接的连结枝13C。
图19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在上下邻接的2个域的边界部分,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不能避免该边界部分出现定向紊乱,有可能影响到反扭曲线现象的消失。
另一方面,图21所示的像素构造,能够利用连结枝13C将2个域完全分离。因此,能够消除各区域的边界部分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紊乱。其结果,图21所示的像素构造,与图19所示的像素构造相比能够缩短反扭曲线现象消失所需的时间。
(L)像素构造例10
在图22中表示了第十个像素构造例。该第十个像素构造例与图20所示的双域构造的变形例对应。即,说明在1个像素内采用双域构造的像素构造的变形例。
与图20的不同点在于,追加采用了将电极分支13A的弯折点彼此连接的连结枝13C。
图20所示的像素构造中,在上下邻接的2个域的边界部分,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不能避免该边界部分发生定向紊乱,有可能影响到反扭曲线现象的消失。
另一方面,图22所示的像素构造,能够利用连结枝13C将2个域完全分离。因此,能够消除各域的边界部分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紊乱。结其结果,图22所示的像素构造,与图20所示的像素构造相比能够缩短反扭曲线现象消失所需的时间。
(M)像素构造例11
在上述10个像素构造例中,对具有图1说明的剖面构造的FFS型液晶面板进行了说明。即,针对具有以下像素构造的液晶面板进行了说明:在被加工成梳齿状的像素电极13的下层,以覆盖整个像素区域的方式配置对置电极15。
但是,如图23所示,也可以采用将对置电极15加工成梳齿状的液晶面板。另外,在图23的情况下,将对置电极15的电极分支15A配置为,填充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的缝隙(狭缝31)。即,将对置电极15的电极分支15A配置为,在像素区域内不与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重叠。
(N)像素构造例12
在上述各像素构造例中,均以在不同层形成像素电极13和对置电极15的像素构造为前提进行了说明。
但是,发明者们提出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在同一层形成像素电极13和对置电极15的横向电场显示型液晶面板。
在图24中表示了与第十二个像素构造例对应的剖面构造例,并且在图24中表示了与第十二个像素构造例对应的俯视构造例。另外,像素构造13和对置电极15以外的构造基本上与图1及图2中说明的像素构造相同。
即,液晶面板91由2张玻璃基板3和5、以及以被它们夹持的方式封入其中的液晶层7构成。在各基板的外侧表面配置偏光板9,在内侧表面配置定向膜11。
在图24的情况下,像素电极13和对置电极15也形成于玻璃基板5。其中,像素电极13具有用连结部13B将加工为梳齿状的4根电极分支13A的一端连结起来的构造。另一方面,对置电极15具有将被加工成梳齿状的3根电极分支15A的一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的构造。在此,将对置电极15的电极分支15A配置为,嵌入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的缝隙。
根据该电极构造,如图24所示,在同一层交互配置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和对置电极15的电极分支15A。根据该电极构造,在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和对置电极15的电极分支15A之间产生抛物线状的电场。在图24中用虚线表示该电场。
(O)像素构造例13
在上述12个像素构造例中,均对由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形成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Y轴平行或与Y轴方向交叉为锐角(<4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由像素电极13的电极分支13A形成的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也可以与X轴方向平行或与X轴方向交叉为锐角(<45°)。
(P)像素构造例14
在上述像素构造例中,均对着眼于形成于像素区域内的5根狭缝31中的、位于图中右端的狭缝31,设定为其延伸设置方向与定向膜11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α1满足7°以上的条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也可以设定为,5根狭缝31中的位于左右两端的2根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和液晶层7的定向方向之间的交叉角α1满足7°以上的条件。
(Q)其他实施方式例
(Q-1)基板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说明中,基板为玻璃基板,但也可以使用塑料基板和其他基板。
(Q-2)产品例
在上述说明中,对可产生横向电场的各种像素构造进行了说明。在此,针对安装了具有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像素构造的液晶面板(未安装驱动电路的状态)、液晶面板模块(安装了驱动电路的状态)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在图25中,表示了电子设备101的概念构成例。电子设备101由具有上述像素构造的液晶面板103、系统控制部105和操作输入部107构成。系统控制部105中执行的处理内容因电子设备101的商品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操作输入部107的构成也因商品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由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关、按键、指示器件和其他操作元件构成。
另外,如果电子设备101搭载有显示在设备内生成的、或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或影像的功能,则不局限于特定领域的设备。
在图26中,表示了其他电子设备为电视接收机时的外观例。电视接收机111的框体正面上,配置有由前面面板113和滤波玻璃115等构成的显示画面117。显示画面117的部分与在实施例中说明的液晶面板对应。
此外,可以假设这种电子设备101例如为数码相机。在图27中表示了数码相机121的外观例。图27中(A)为正面侧(被拍摄物体侧)的外观例,图27中(B)为背面侧(摄影者侧)的外观例。
数码相机121包括保护罩123、摄像镜头部125、显示画面127、控制开关129以及快门按钮131。其中,显示画面127部分对应实施例中说明的液晶面板。
此外,可以假设这种电子设备101例如为摄像机。在图28中表示了摄像机141的外观例。
摄像机141由位于主体143的前方对拍摄对象进行摄像的摄像镜头145、摄像开始/停止开关147和显示画面149构成。其中显示画面149的部分对应实施例中说明的液晶面板。
此外,可以假设这种电子设备101例如为便携终端装置。在图29中表示了作为便携终端装置的移动电话机151的外观例。图29中所示的移动电话机151为折叠式,图29中(A)是将框体打开的状态下的外观例,图29中(B)是将框体折叠后的状态的外观例。
此外,移动电话机151由上侧框体153、下侧框体155、连结部(在本例中为铰链部)157、显示画面159、辅助显示画面161、图像灯(picturelight)163和摄像头165。其中,显示画面159和辅助显示画面161的部分对应于实施例中说明的液晶面板。
此外,可以假设这种电子设备101例如为计算机。在图30中表示了笔记本型计算机171的外观例。
笔记本型计算机171包括上侧框体173、下侧框体175、键盘177和显示画面179。其中显示画面179的部分对应于实施例中说明的液晶面板。
其他,可以假设这种电子设备101为投影仪、音频播放装置、游戏机、电子书、电子词典等。
(Q-3)其他
对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考虑各种变形例。另外,还可考虑基于本说明书的记载创作的或组合的各种变形例及应用例。
Claims (5)
1.一种液晶面板,具有:
彼此隔着一定距离而对置配置的第1和第2基板;
密封于上述第1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定向膜;
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的对置电极图案;和
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且具有多根电极分支的像素电极图案,
其中,在上述多根电极分支间形成的狭缝中的、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以7°以上的角度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交叉,
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大于其他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为7°以上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上述像素电极图案和上述对置电极图案形成在相同层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上述像素电极图案和上述对置电极图案形成在不同层面。
5.一种电子设备,具有:
液晶面板,其形成为,具有:彼此隔着一定距离而对置配置的第1和第2基板、密封于上述第1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定向膜、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的对置电极图案、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且具有多根电极分支的像素电极图案,其中,在上述多根电极分支间形成的狭缝中的、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以7°以上的角度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交叉,形成于两端部分的狭缝的至少一个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大于其他狭缝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上述液晶的定向方向的交叉角;
驱动上述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
对整个系统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系统控制部;
接受针对上述系统控制部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24780 | 2008-12-19 | ||
JP2008324780A JP2010145870A (ja) | 2008-12-19 | 2008-12-19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50805A CN101750805A (zh) | 2010-06-23 |
CN101750805B true CN101750805B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226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06922A Active CN101750805B (zh) | 2008-12-19 | 2009-12-18 | 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9366903B2 (zh) |
JP (1) | JP2010145870A (zh) |
KR (1) | KR101669637B1 (zh) |
CN (1) | CN101750805B (zh) |
TW (1) | TWI4015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81666A (ko) | 2010-12-31 | 2012-07-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제조용 노광 마스크 |
JP5750074B2 (ja) * | 2012-03-12 | 2015-07-1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I464505B (zh) | 2012-03-28 | 2014-12-1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面板與畫素結構 |
JP5963564B2 (ja) * | 2012-06-20 | 2016-08-03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3926753B (zh) * | 2013-10-18 | 2017-05-0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tft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CN103913908A (zh) * | 2013-12-25 | 2014-07-0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电极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4062818B (zh) * | 2014-06-27 | 2017-10-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KR102211598B1 (ko) * | 2014-07-10 | 2021-02-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4267547B (zh) * | 2014-09-24 | 2017-03-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4503163B (zh) * | 2014-12-24 | 2018-05-11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4678665B (zh) * | 2014-12-30 | 2017-11-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988246B (zh) * | 2015-03-03 | 2019-09-06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TWI565039B (zh) * | 2016-05-30 | 2017-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可撓式畫素陣列基板及可撓式顯示面板 |
WO2022120783A1 (zh) * | 2020-12-11 | 2022-06-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极、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230047799A1 (en) * | 2020-12-11 | 2023-02-16 |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Pixe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US20240234435A1 (en) * | 2022-05-23 | 2024-07-11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JP2024042589A (ja) * | 2022-09-15 | 2024-03-2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24192705A1 (zh) * | 2023-03-22 | 2024-09-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7424A (zh) * | 2003-10-13 | 2005-04-20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 |
CN1653382A (zh) * | 2002-05-10 | 2005-08-10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梳状结构图像电极的双稳态液晶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94873B2 (ja) | 1996-10-15 | 2001-08-0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US20020008799A1 (en) * | 2000-07-10 | 2002-01-24 | Hitachi,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
TW387997B (en) | 1997-12-29 | 2000-04-21 |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
JP2002323706A (ja) * | 2001-02-23 | 2002-11-08 | Nec Corp | 横電界方式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850380B1 (ko) * | 2002-09-03 | 2008-08-04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횡전계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
US8098355B2 (en) * | 2003-10-15 | 2012-01-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0680510B1 (ko) * | 2004-12-31 | 2007-02-08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0648223B1 (ko) | 2005-05-11 | 2006-11-24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반투과형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
JP4380648B2 (ja) | 2005-05-25 | 2009-12-09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813842B2 (ja) * | 2005-07-29 | 2011-11-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827459B1 (ko) * | 2006-04-11 | 2008-05-06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횡전계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
JP4916770B2 (ja) * | 2006-05-22 | 2012-04-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07677B2 (ja) * | 2006-08-11 | 2010-02-03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パネル |
EP2071394B1 (en) * | 2006-09-27 | 2011-10-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JP4203676B2 (ja) * | 2006-09-27 | 2009-01-0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JP2008096840A (ja) * | 2006-10-13 | 2008-04-24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814776B2 (ja) * | 2006-12-14 | 2011-11-16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873025B1 (ko) * | 2007-01-17 | 2008-12-10 |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시야각 조절이 가능한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액정표시장치 |
JP4544251B2 (ja) * | 2007-02-27 | 2010-09-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
US8212954B2 (en) * | 2007-11-21 | 2012-07-03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9145366A (ja) * | 2007-12-11 | 2009-07-02 | Seiko Epson Corp | 電界駆動型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490480B1 (ko) * | 2008-07-07 | 2015-02-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2010145872A (ja) * | 2008-12-19 | 2010-07-01 | Sony Corp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
2008
- 2008-12-19 JP JP2008324780A patent/JP2010145870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12-14 TW TW098142721A patent/TWI401516B/zh active
- 2009-12-16 KR KR1020090125517A patent/KR10166963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2-18 US US12/642,346 patent/US9366903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2-18 CN CN2009102606922A patent/CN101750805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5-23 US US15/161,777 patent/US981728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12 US US15/782,430 patent/US103309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4 US US16/450,332 patent/US116932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5-23 US US18/200,923 patent/US2023029694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3382A (zh) * | 2002-05-10 | 2005-08-10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梳状结构图像电极的双稳态液晶显示装置 |
CN1607424A (zh) * | 2003-10-13 | 2005-04-20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50805A (zh) | 2010-06-23 |
US11693281B2 (en) | 2023-07-04 |
US20160266455A1 (en) | 2016-09-15 |
US20180052371A1 (en) | 2018-02-22 |
US20100157229A1 (en) | 2010-06-24 |
US20230296943A1 (en) | 2023-09-21 |
US10330995B2 (en) | 2019-06-25 |
US9817285B2 (en) | 2017-11-14 |
KR20100071917A (ko) | 2010-06-29 |
KR101669637B1 (ko) | 2016-10-26 |
JP2010145870A (ja) | 2010-07-01 |
TW201030435A (en) | 2010-08-16 |
US9366903B2 (en) | 2016-06-14 |
US20190310526A1 (en) | 2019-10-10 |
TWI401516B (zh) | 2013-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50805B (zh) | 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
US11029567B2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an electrode with a bent portion | |
CN101750804B (zh) | 液晶面板及电子设备 | |
US987569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2209929B (zh) | 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 |
US906447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US1073989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1750803A (zh) | 液晶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
JP5458059B2 (ja)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0518961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5755709B2 (ja)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
JP5755710B2 (ja)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
KR102262709B1 (ko) | 평판표시장치 | |
JP5203475B2 (ja) |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IPPON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1123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3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oration |